当前位置:首页>

揭秘白领易患肺癌的三大原因

揭秘白领易患肺癌的三大原因
发表人:绿色医疗倡导者

肺癌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很多人认为只有抽烟者才会患上肺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白领女性的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那么,白领为什么会成为肺癌的偏好人群呢?

首先,白领长期处于室内和室外环境都污染的状态中。电子污染和办公室设备污染会导致肺部过敏和支气管哮喘等问题。同时,外部空气污染也被认为是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白领接触室内污染的时间比一般人更长,而室内空气流通少,相对污浊,容易损伤肺部,因此肺部极易处于“弱态”。

其次,白领的饮食习惯也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他们的饮食往往精细,高糖、高脂肪,缺乏防止肺癌的微量元素硒。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易得肺癌的诱因之一。

最后,白领的运动量普遍较少。运动可以使肺部强健,特别是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进行跑步等有氧运动。然而,白领们往往缺乏新鲜空气和锻炼时间,导致肺脏逐渐衰弱,无法抵御外界的“敌人”。

综上所述,白领易患肺癌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室内外环境污染、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只有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预防肺癌的发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肺肿瘤切除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肺肿瘤切除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肺结节,一个让人既好奇又担忧的词汇。它可能在体检中被发现,也可能因为外伤或其他疾病的就诊而被注意到。然而,对于肺结节的本质、形成原因以及良恶性判断等问题,市民们常常感到困惑和恐慌。今天,我们将为您解开肺结节的神秘面纱,提供科学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首先,肺结节并非都是肺癌。虽然肺癌是其中一种可能的病因,但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肺结节的形成。要准确判断肺结节的病因,目前最可靠的方法是通过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测。因此,如果您发现自己有肺结节,不必过于惊慌,应及时就医并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其次,肺结节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吸烟、环境污染、室内空气污染、肺部慢性疾病等。了解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我们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肺结节的发生风险。

    再者,虽然病理切片是判断肺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但也有一些临床迹象可以提供参考。例如,结节的大小、边缘形状、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都可能暗示肺结节的良恶性。然而,这些迹象并不能取代专业的医学检查和诊断。

    最后,如果您被诊断出肺结节,千万不要自行服药或频繁进行CT检查。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随访观察肺结节的变化,或者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记住,专业的医疗服务是最可靠的保障。

    总之,肺结节虽然常常被误解和恐惧,但只要我们保持科学的态度,及时就医并听从专业的建议,就能有效应对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向肺结节说再见,迎接健康的生活。

  • 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统计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为了提高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特制定本规范。

    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有吸烟史并且吸烟指数大于400支/年、接触石棉等高危职业、肺癌家族史、以及45岁以上者。肺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常见的症状有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或血痰、胸痛、发热、气促等。如果呼吸道症状超过两周,经治疗不能缓解,尤其是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或者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需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肺癌的诊断技术和应用包括高危因素筛查、临床表现评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MRI、骨扫描、PET-CT)、内窥镜检查(如纤维支气管镜、纵隔镜、胸腔镜)、其他检查技术(如痰细胞学、经胸壁肺内肿物穿刺针吸活检、胸腔穿刺、胸膜活检、浅表淋巴结活检)和血液免疫生化检查。其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方法,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透壁淋巴结穿刺活检术(EBUS-TBNA)和纤维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透壁淋巴结穿刺活检术(EBUS-TBNA)对肺癌N1和N2的精确病理诊断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支持。

    肺癌的病理评估包括标本固定标准、取材要求、病理报告内容和病理类型。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肺癌确诊和治疗的依据,活检确诊为肺癌时,应当进行规范化治疗。对于不能确定病理诊断的病例,建议临床医师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情况进一步选择诊疗方案,必要时临床与病理科医师联合会诊确认病理诊断。

    肺癌的分期采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IASLC 2009),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中,T、N、M的定义详见规范。小细胞肺癌分期:对于接受非手术的患者采用局限期和广泛期分期方法,对于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采用IASLC 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

    肺癌的治疗原则是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细胞学、病理学类型、侵及范围(临床分期)和发展趋向,合理地应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等治疗手段。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具体的治疗模式和适应证详见规范。

    肺癌的诊疗流程和随访也非常重要。肺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是:影像学检查、肺癌相关标记物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门诊拟诊肺癌患者、可切除性评估、排除诊断、明确诊断与TNM分期、多学科会诊、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访、复发转移。随访频率为治疗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一次,2~5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

  • 在面对各种身体问题时,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至关重要。X光、CT和核磁共存,各自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这些检查方法的选择标准。

    对于外伤骨头,首选是X光片,快速易得;而要进行更精细的观察,则需要选择CT。超声和MRI在骨皮髓质等方面的成像效果不如X射线为基础的X光片和CT。

    在颈椎、腰椎、肌肉等软组织的检查中,MRI是首选。它能够提供最清晰的三维图像,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同样,对于关节、肌肉和脂肪组织的检查,MRI也是最佳选择。

    当涉及到脑、脊髓疾病时,MRI的软组织分辨率是无可比拟的。它可以提供全面的诊断信息,早于CT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异常。然而,在出血性脑卒中急诊情况下,CT检查仍然是首选,因为它可以最早发现异常。

    对于胸部疾病,X光胸片可以进行初步检查,但CT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更高,特别是在早期肺癌的确诊方面。高分辨CT进一步提高了对肺部的观察分辨率,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应用有限。

    在腹部、盆腔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是首选。它不受呼吸影响,且在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下,诊断准确率与CT、MRI相当。然而,超声在含气较多的肠道等区域的诊断准确率会大幅下降。

    总的来说,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疾病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等。只有在充分了解每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后,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腺癌和鳞癌,占据临床肺癌的80%。在这些病例中,绝大部分是不可切除的Ⅲ期肺癌患者。RTOG 0617研究是30年来首项评估肺癌最佳放疗剂量的研究,可能会改变临床实践。目前,非标准剂量(大剂量)放疗已在美国应用,特别是对于那些虽不可治愈但仍可接受积极治疗的Ⅲ期患者,因为其病变仍局限于肺和淋巴结而尚未发生其他部位转移。

    该研究随机将423例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为两组:放疗标准剂量(6周,30次,2 Gy/d,共60 Gy)±西妥昔单抗组或大剂量放疗(7周,37次,2 Gy/d,共74 Gy)±西妥昔单抗组。入组标准包括活检证实ⅢA/B,体能状态(PS)评分为0或1及1秒用力呼吸量至少为1.2 L/s。排除标准包括锁骨上或对侧肺门疾病,体重减轻至少10%及之前未接受手术。

    结果表明,大剂量放疗并未改善患者的总生存(OS),而60 Gy剂量、非鳞癌和肿瘤体积小三个因素与OS显著相关。同时,大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在毒性反应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讨论和争议,关于是否采用大剂量放疗仍存在分歧。一些专家认为74 Gy的剂量对于不可切除Ⅲ期患者是有效的,而另一些专家则提倡60~74 Gy的剂量,具体选择取决于患者的肺、食管、心脏和脊髓的功能情况。

    总的来说,RTOG 0617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放疗对不可切除Ⅲ期患者的价值仍待进一步探讨。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提供更多关于肺癌放疗剂量的指导,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 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出现身体某个部位的疼痛时,需要警惕是否有骨转移的可能性。如果确诊为骨转移,幸运的是有药物可以治疗。最近,一位肺癌患者的家属在在线问诊平台上联系了我。他的亲人被诊断出肺腺癌,并且基因存在突变。经过两年的第三代靶向药治疗,最近开始出现腰疼的症状。核磁检查显示可能存在骨转移。他希望我能为其开具地舒单抗的处方,据他所说,他在我之前的科普文章中看到我曾经给一位天津市蓟州区的患者开过这个药。实际上,地舒单抗在肺癌诊疗指南中被推荐用于骨转移的治疗,其效果优于传统的治疗骨转移的药物。然而,我无法直接为他开具处方,因为我没有相应的权限。之前我为另一位患者开具地舒单抗的处方,是因为我们之间建立了长期的信任关系,所以我才敢这样做。现在的医疗环境不容乐观,医生们不敢轻易开具外购处方,担心被误解为没有医德。因此,大家在网上看到这种情况时,第一反应往往是负面的,认为医生不负责任。这种舆论环境也限制了医生们的行为,导致他们不敢冒险。总之,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可能的并发症。

  • 肺癌被许多人视为一种生存期极短的致命性疾病,导致患者得知患病后常常感到悲观失望、对治疗缺乏信心。然而,事实上,在肺癌的治疗中,心理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不良情绪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力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而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还可以使已存在的肿瘤处于自限状态,最终被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消灭。

    一项对258例男性肺癌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精神因素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专家们对5600例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了总结,发现精神因素是肺癌发病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医护人员对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医护人员应当向他们传达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尽管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但随着新的治疗手段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患者的预后已经大幅改善,生存期也得到了明显延长。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引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重视药物治疗,通过综合治疗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肺癌患者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最终战胜这一疾病。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正规治疗,生命得到延续,并且活得越来越好。因此,我们应该鼓励肺癌患者看到生命的希望,重拾战胜病魔的勇气,在精神上轻视肺癌。

  •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这些药物的有效率在不同患者中存在差异。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各种指标来预测这些药物的疗效,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

    首先,PD-L1表达是一个重要的指标。PD-1和PD-L1是免疫系统中的两个关键分子,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免疫细胞攻击肿瘤细胞。如果肿瘤细胞表面有PD-L1的表达,那么使用PD-1抑制剂或PD-L1抑制剂的概率就会增加。因此,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情况成为了预测PD-1/PD-L1抑制剂有效率的一个指标。

    其次,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也是一个重要的生物标志物。MSI-H状态的肿瘤组织使用PD-1抑制剂的有效率高于MSI-L和MSS状态的肿瘤组织。

    第三,肿瘤基因突变负荷(TMB)检测也可以预测PD-1抑制剂的疗效。高TMB的肿瘤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概率更大。

    最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检测也是一种有用的方法。浸润的淋巴细胞越多,PD-1抑制剂的有效率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指标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肺癌。例如,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鳞癌患者来说,肺癌组织中PD-L1表达的高低与肺癌治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相反,对于非鳞癌患者来说,PD-L1表达的高低与肺癌治疗疗效有明显的相关性。

    总的来说,肿瘤生物标记物检测对于预测肺癌免疫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些指标,医生可以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患者通常会关注抗纤维化药物的疗效。从多个文献角度出发,我们将客观地分析和讨论这些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作用机制、副作用、适用人群等方面的信息,以期为IPF患者和家属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吡非尼酮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IPF的药物。它在四个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轻至中度IPF患者的病情进展有抑制作用,并能有效提高生存率。尼达尼布也被证实对IPF有疗效,且已获得批准。然而,两者在重症IPF中的疗效和最佳治疗疗程仍不明确。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NAC)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法,需要纳入优质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其有效性。由于IPF患者的死亡原因包括急性加重和肺癌,药物治疗不仅应关注疾病进展的减缓,还应关注这些风险的降低。因此,研究联合治疗的疗效是非常必要的。

    IPF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涉及肺泡上皮细胞破坏和死亡、异常的损伤修复和过度的纤维化等过程。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是目前唯一能有效减缓IPF进程的药物。吡非尼酮的主要副作用是光敏反应和胃肠道症状,尼达尼布的主要副作用是腹泻。PDE4B抑制剂BI 1015550是近期的研究热点,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能延缓IPF患者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虽然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已被批准用于治疗IPF,但它们的疗效远未达到“治愈”的水平。目前尚不清楚在哪个疾病阶段和哪种类型的患者中使用这些药物最为适宜。轻度IPF患者可能首先需要观察。同时,急性加重和肺动脉高压是影响IPF预后的重要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抗纤维化药物对这些因素的影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综合治疗策略的建立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 肺癌在晚期阶段,对于某些患者来说,传统的靶向和化疗方法可能只能延长控制的时间,而非实现根治。即使在前期接受了多种治疗,肿瘤仍可能出现进展。如果患者的身体状态不佳,最佳的治疗选择就是对症治疗。然而,对于那些身体状态仍然允许的患者,可以尝试更积极的治疗方案。

    例如,一位58岁的女性在三年前被诊断出晚期肺癌,经历了一系列的治疗后,肿瘤再次出现进展。但由于她的身体状态良好,家人也支持积极治疗,医生决定给她安排免疫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使用的是PD-L1的免疫类药物,通过皮下注射恩沃利单抗注射液来进行。这种治疗方式在晚期肺癌的后线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控制效果,希望这位患者能够从中受益。

  • 回顾近年来治疗肺癌的经历,虽然曾经走过弯路、经历迷茫,但通过临床实践、阅读和深思熟虑,基本确立了中医治疗肺癌的核心原则。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不会轻易改变,并且对患者有益。

    基本治则:坚持以培土生金为主要原则,并辅以化痰软坚散结和疏肝理气的药物。

    一般原则:不应轻易使用所谓的“中药抗肿瘤”药物,例如白花蛇草、半枝莲、半边莲等。因为这不是中医的优势所在,如果必须抗肿瘤,那么西药化放疗可能更为合适。

    核心原则:坚持免疫调节这个核心原则,不作改变。

    辅助治疗:在化疗的同时,可以使用活血化瘀药物。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帮助药物更好地到达病灶,二是如果肿瘤细胞脱落,活血化瘀药物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杀灭效果。然而,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需要谨慎。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