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女性乳房自我检查:预防乳腺疾病的重要步骤

女性乳房自我检查:预防乳腺疾病的重要步骤
发表人:健康管理专家

在当今社会,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乳腺癌和宫颈癌被认为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两大“杀手”。据统计,90%以上的女性胸部都存在问题,每年有200万女性患乳腺疾病,5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因此,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对于女性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女性更好地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我们提供以下详细的指导。首先,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检查。对于未绝经的女性,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对于绝经后的女性,应每月固定一天进行。其次,记住以下口诀:洗澡时、睡觉前、月经完后三五天,先举手、后叉腰,然后左右仔细观察。最后,左摸右、右摸左,手指平移回腋窝。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乳房自我检查的四个步骤。第一步,面对镜子站立,上肢放松自然下垂,观察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一致,皮肤是否有凹陷、橘子皮样改变、不正常凸起、溃烂或变形,乳头是否有内陷、糜烂或溢液,皮肤是否有湿疹样改变或红肿表现。第二步,触摸乳房是否有肿块。以乳头为中心画一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将乳房分为四个象限,乳头及乳晕为中央区,然后通过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触摸有无肿块。第三步,仰卧平躺,左肩下垫一个不太高的枕头或垫一条折叠的毛巾,左臂上举,左手垫在头下;用右手触摸左侧乳房和左侧腋下,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从乳房根部到乳头处,不断用手指指腹转小圈,尽量把所有的区域都触摸一遍,轻压感觉皮肤下的改变,重压感觉深部乳房组织的改变。最后,平躺着触摸左侧腋下,看能否摸到淋巴结。同样的方法检查右侧乳房。第四步,站立位再次触摸腋下淋巴结。最后,沐浴后或用温水清洗乳头后轻轻抓住乳头,看是否能挤出分泌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自我检查过程中,均要求用手指平放触摸,不得用手指抓捏,否则就很容易误认为触及肿块。同时,若发现乳房皮肤有异常或能触摸到乳房内有肿块、硬块,不要自己妄下断论,最好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免自己的误判耽误病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乳房皮肤原位癌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超声常被用于乳腺癌的筛查工作。然而,早期乳腺病变声学特征不典型,导致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乳腺结节是临床常见就诊原因,病因可以是良性或恶性。良性结节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只需随访观察。然而,在多发病灶中,医生可能会忽略小结节,导致漏诊。

    乳腺癌的发病率已上升到42.55/10万,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至关重要。通过先进设备配合临床触诊,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偶发癌。在我国,超声是乳腺疾病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之一,如何提高恶性病灶的检出率,尤其是在多发灶中找到可疑结节,一直是超声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常规超声存在操作者经验依赖性、可重复性差等缺点,而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正好克服了这些缺陷。ABVS在乳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的临床诊断价值非常突出,避免了常规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容易在多发结节诊断中漏诊的缺陷。ABVS检査采用AcusonS2000ABVS系统,探头为宽幅高频线阵探头,频率5-14MHz,设置中心频率11MHz。每侧乳房常规完成3个方位的基本扫查,包括正中位、内侧位、外侧位,乳房较大或结节位置特殊时增加扫查方位。完成扫查后,容积数据传输至ABVS工作站,进行数据分析。每个病灶从横切面、矢状面、冠状面观察其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ABVS的优势在于不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具有可重复性,能留给诊断医师充足的时间进行图像的分析处理;是一种最佳的可以覆盖全乳腺的扫描技术,其独特的冠状切面图像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类同钼靶片的反转图像以及类似于MRI断层的冠状面断层图像,能大大提高对病灶的灵敏度。研究表明,ABVS能够提高对乳腺偶发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ABVS精确反应肿块的边缘特征,二是ABVS能提高超声对微钙化的检出率。总之,ABVS技术为客观、科学筛查偶发癌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手段,在高危人群及既往有异常病史的患者随访中有着重要意义。

  •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乳腺癌已经超越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乳腺癌是完全有可能被治愈的,且其治愈率相对较高。

    然而,治愈并不是最完美的结果。乳房对于女性来说,不仅是美的象征,也承载着家庭和社会功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关注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外形和生活质量。

    一个专业的团队,涵盖乳腺癌治疗的各个方面,能够为患者设计最符合诊疗规范且最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这个团队包括乳腺外科、护理、影像、超声、病理、肿瘤内科、放疗科、心理疏导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专家。通过精心的规划和执行,患者可以顺利完成肿瘤治疗和随访全程管理,达到治愈的目标。

    一个具体的病例可以很好地展示每一个环节的效果。我们曾经接诊过一位年轻妈妈,她在得知自己患有乳腺癌后,感到无助和恐惧。通过心理干预,她逐渐敢于直面病痛,并积极抗争。最终,在肿瘤根治性切除的基础上,放置胸肌后扩张器,保持了良好的乳房外形;前哨淋巴结活检未见癌转移,使她避免了腋窝淋巴结清扫,保证了今后更好的生活质量。根据肿瘤病理分子分型,制定并实施精准靶向治疗和密集化疗,新春佳节到来前,她顺利完成了治疗。之后,她又顺利完成扩张器-假体置换手术,向未来的美好生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克服对肿瘤的恐惧、树立治疗的信心是心理治疗的“美”;根除肿瘤病灶是手术的“美”;乳房外形保留和乳房重建是形象的“美”;后续治疗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是全程管理的“美”;家庭和社会的关爱是和谐的“美”。这些“美”糅合在一起,才是乳腺癌的完美治疗,也是乳腺外科追求的极致目标。

  • 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治疗中,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方法。然而,关于阴性切缘的定义,目前仍存在不同的看法。这种分歧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因素:导管癌的异质性、对增生的不同状况难以区分认定、切缘位置的解剖考虑、以及缺乏有关导管原位癌预后因素的前瞻性资料。

    尽管如此,多数专家认为大于10mm的切缘可以被视为阴性。对于1-10mm之间的切缘,通常认为距离越大,复发的风险就越小。然而,对于位于乳腺腺体边缘部位的肿瘤,例如靠近胸壁或皮肤的肿瘤,如果手术切缘不足1mm,不一定需要再次手术。相反,可以考虑对其进行较大剂量的增量照射(2B类)。

  •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辅助化疗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辅助化疗可以有效降低进展期乳腺癌的复发和死亡风险。根据最新的指南,年龄小于70岁、肿瘤直径大于1厘米或腋窝淋巴结宏转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都被建议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对于肿瘤直径小于1厘米和(或)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辅助化疗也可以酌情考虑。

    然而,辅助化疗相比于不进行辅助化疗所带来的绝对获益究竟有多大?不同群体中又是如何?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总结对照组中不含辅助化疗的乳腺癌大型临床研究。下表列出了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总体而言,辅助化疗的加入使得乳腺癌长期无病生存率提高了4%至12%(平均9%),长期生存率提高了2%至10%(平均6%)。其中,ER阳性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率提高了1%至12%(平均7%),长期生存率提高了2%至12%(平均5%);ER阴性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率提高了6%至15%(平均11%),长期生存率提高了5%至8%(平均7%)。淋巴结阳性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率提高了7%至12%(平均9%),长期生存率提高了8%至9%;淋巴结阴性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率提高了4%至15%(平均10%),长期生存率提高了3%至10%(平均5%)。

    这些结果表明,无论是从总体还是激素受体、淋巴结情况来看,辅助化疗都可以使乳腺癌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率最高提高15%,长期生存的绝对获益率最高接近10%。这意味着有15%的患者通过辅助化疗避免了复发,10%的生存期较不化疗者延长。这些基本的疗效数据在临床决策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辅助化疗的疗效是否发生了变化?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安慰剂对照的辅助化疗临床研究均在上世纪完成入组,并且多采用上世纪的CMF及类似方案。近20年来,辅助化疗方案的不断进步可能使得其远期疗效进一步提高。但同时,手术技术、新辅助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乳腺癌术后的复发率、复发后的远期生存率已有极大的改善,辅助化疗对预后的影响可能会减小。然而,为了得出确切的结论,需要重新评估设有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尽管如此,对于循证医学的观点和证据,通过细读原始资料、追根溯源来保持充分、客观的自我认识仍然十分必要。

  • 乳腺癌是一种依赖于内分泌激素的肿瘤,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抗雌激素药物的临床应用开创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新时代。内分泌疗法具有毒副作用小、方便患者服用等优点,且其临床效果与化疗相当。

    1895年,Beatson首次使用卵巢切除术治疗晚期及复发性乳腺癌,标志着内分泌治疗的开始。20世纪50~60年代,外科手术切除内分泌器官或放射方法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其毒副作用大,仅有1/3的患者有效。随着新内分泌疗法的出现,手术和放疗方法的应用逐渐减少,目前已极少采用。

    20世纪30~40年代,内分泌药物开始用于乳腺癌治疗。到20世纪60~70年代,雌激素受体的发现和分离,以及三苯氧胺的应用,推动了内分泌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进程。目前,可供选择的内分泌药物包括抗雌激素制剂、孕酮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孕酮制剂和雄性激素等。内分泌疗法可用于各期乳腺癌的治疗,甚至用于某些高危人群的乳腺癌预防。

    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及激素受体状况有关,而与内分泌功能状态无关。只要病例选择得当,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并不比化疗差;而且内分泌治疗的毒副反应较化疗明显减少,利于巩固性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高。内分泌治疗可降低非转移性乳腺癌的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相对于化疗有一定优势。早期乳腺癌临床实验协作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辅助化疗总体可降低24%的年复发率和15%年死亡率。而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应用5年三苯氧胺的效果相当显著,总体可分别降低47%的年复发危险及26%的年死亡危险。

    内分泌治疗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亦有优势地位。研究发现,未经选择的转移性乳腺癌病例20%~30%对内分泌治疗有效,ER阳性者50%~60%对内分泌治疗有效,ER和PR均阳性者内分泌治疗有效率为可达75%以上。而ER、PR均为阴性者,有效率10%左右。内分泌治疗的毒副作用明显小于化疗者。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不至于因治疗而降低其生活质量,且疗效维持时间较长,对一种内分泌治疗药物产生耐药后,再选择其他药物仍然有效,因此可普遍应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传统上内分泌治疗药物被认为是一种“抑制癌细胞生长的药物”,即让癌细胞处于“休眠期”,但研究发现内分泌治疗可以诱使癌细胞自杀――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药物改变了细胞的内环境。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芳香酶抑制剂或灭活剂、黄体激素释放素类似物、孕酮类药物、雌激素和雄激素等。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副作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选择内分泌治疗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病灶部位、手术到复发的间隔时间以及受体测定等。内分泌药物的选择还应根据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副反应而定。总的来说,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乳房发育在女孩中比较常见,但对于男孩来说,这种情况往往被忽视。然而,过多的雌激素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乳房发育对男孩的身心健康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男性在高雌激素环境中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群高20~50倍,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

    男性乳房发育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乳房发育通常发生在新生儿、青春期和更年期等特定年龄段,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恢复。病理性乳房发育,医学上称为男性乳房发育症,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腺组织增大,可能伴随乳腺胀痛、乳晕下硬结、乳头乳晕着色、偶见乳头内陷、乳头溢液等症状。引发这种病症的原因包括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或雄激素分泌减少等因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导致男性体内性激素代谢紊乱和雌激素水平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睾丸疾病、肝脏疾病、肾上腺疾病、下丘脑-垂体疾病以及某些药物的影响。例如,睾丸功能不佳、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睾丸炎、睾丸损伤及睾丸肿瘤等都可能导致雄性激素分泌量减少,从而使雌激素水平相对增加,引起乳房发育。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也可能影响雌激素的代谢,导致乳房发育。肾上腺疾病、下丘脑-垂体疾病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引起乳房发育。

    此外,一些其他疾病如甲状腺病、糖尿病、慢性结肠炎等也可能导致乳房发育。因此,一旦发现男性乳房发育症状,应尽快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人工流产可能对女性乳腺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虽然这方面的证据仍然有限,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流产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具体来说,人工流产可能会干扰女性体内的激素平衡,进而影响乳腺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关联并非绝对,且许多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乳腺癌的发生率。因此,女性在考虑人工流产时,应该全面评估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 乳腺癌是对女性健康构成最大威胁的疾病之一。虽然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经历复发。那么,如何预防和尽早发现乳腺癌复发呢?

    首先,了解复发的风险因素至关重要。根据国际乳腺癌研究组织的标准,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情况、淋巴管和血管受侵情况等都是影响复发风险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评估,可以确定自己的复发风险等级。

    其次,定期检查是预防复发的关键。乳腺癌患者术后应每三个月随访一次,直至五年内,以便及时了解康复情况和是否有复发或转移的迹象。复查项目包括淋巴结肿大、胸壁皮肤小结节、易转移部位的检查等。血液检查也可以帮助监测机体免疫状态和肿瘤标记物的变化。

    此外,了解乳腺癌复发的常见形式也很重要。局部复发、对侧新发和远处转移是乳腺癌复发的主要形式。对侧新发的危险度将增加3—4倍,而远处转移则是导致乳腺癌死亡的最大诱因。因此,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和给予患者关爱和鼓励支持至关重要。

    最后,了解乳腺癌复发的常见症状也很重要。骨转移可能导致疲乏、骨痛等症状;肺转移可能导致咳嗽、气短、胸痛等症状;肝转移可能导致疼痛、厌食、黄疸等症状;脑转移可能导致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而胸壁肿物或肿大淋巴结通常通过查体发现。

  •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在中国女性中发病率居首。即使经过根治性手术,20%至30%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仍可能出现疾病复发转移。对于转移性乳腺癌(MBC),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治疗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激素受体(HR)和人类表面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治疗史以及一些预后因素。

    全身化疗主要适用于HR阴性疾病的治疗和HR阳性疾病内分泌治疗失败后的后续治疗。对于HR阳性转移性乳腺癌,首选内分泌治疗;而对于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应采用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治疗,通常可联合化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和方案。

    转移性乳腺癌的全身化疗包括蒽环类、紫杉烷类、非紫杉类微管抑制剂和抗代谢物等细胞毒药物。联合化疗方案相对于单药序贯化疗具有更高的客观缓解率和更长的至疾病进展时间,但在生存方面获益较小。铂类药物也显示出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潜力。

    维持治疗在转移性乳腺癌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合理的维持治疗包括对激素敏感性且未内分泌耐药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对HER-2阳性患者停细胞毒药物仅赫赛汀靶向单药维持,以及不适用内分泌和靶向药物患者的化疗维持治疗。卡培他滨是晚期乳腺癌患者维持治疗的优选药物。

    总之,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和药物。通过合理安排各种治疗手段,转移性乳腺癌有可能成为一种慢性疾病。

  •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响着全球数百万女性。了解自己的风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以下是乳腺癌的主要高危人群和相关因素。

    遗传因素: 大约5%到10%的乳腺癌与两种特定的基因突变有关,分别称为BRCA1和BRCA2。如果你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如父母或姐妹)曾经患有乳腺癌,那么你的患病风险会增加。

    月经因素: 月经初潮早(在5岁之前)可能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这是因为体内雌激素的作用时间更长。

    生育因素: 未生育或在30岁后第一次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轻微升高。相反,生育后自己哺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则会轻微降低。

    射线影响: 如果你在青少年时期因淋巴瘤等疾病接受过胸部放射治疗,那么你的乳腺癌发生风险可能会增加。

    激素替代治疗: 一些研究表明,更年期女性使用补充激素来缓解更年期症状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尽管近期也存在不同观点。

    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非典型增生是一种癌前病变,会明显增加未来患乳腺癌的机会。然而,普通的乳腺增生并不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一侧患乳腺癌: 如果你曾经患有乳腺癌,那么你对侧乳房再次发生癌的机会比正常人群更高。因此,乳腺癌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观察。

    生活方式: 长期饮酒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升高。肥胖,尤其是绝经后肥胖者,也比正常体重者更容易患乳腺癌。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