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先天性心脏病每年10万新生儿患有,应该怎么预防?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先天性心脏病每年10万新生儿患有,应该怎么预防?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发表人:许刚
每年10万新生儿得的这种病,怎防怎治看这篇就够
 

这种先天性疾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在我国每年出生的1400多万新生儿中,大约有10万以上患有此病,它就是先天性心脏病。也就是说,每一百位新生宝宝中,就有一名“先心宝宝”。在所有的先天性畸形当中,先天性心脏病位列第一。

 

在资讯发达的今日,人们对“先心病"并不陌生,但第一反应往往是,“治不好”、“影响一生”、“负担重”…甚至在胎儿阶段就考虑放弃。对此,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许刚教授说,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救治的,其治愈率达到九成以上。不过,大约有一半的先心病患儿可能并无症状,家长往往掉以轻心。如果不及时干预,等到出现症状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先心病并不难被发现,只要及时尽早诊断,明确疾病类型,确定治疗策略和方法进行规范治疗,大部分患儿都能回归正常工作生活。”
 

那些剧烈运动中的心跳骤停,比如平素身体强健的运动员,跑马拉松过程中突然倒地不起、心脏骤停这样的意外事件时不时被报道。而这些意外,往往源于心脏,其中又有一些人,直到意外发生后才被查出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

 

这种隐匿的先天性心脏病平时没有什么大问题,关键时刻却在剧烈运动的刺激下发病并导致严重后果。

许刚介绍说,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儿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发育不完善导致的各种畸形和缺陷。先心病中有五成以上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以往保健意识不足的情况下,很多患者会带着轻症的先心病长大成人。在一些偶然机会下被检出或直接发病。

 

“如今的新生儿大部分是能够及时发现先心病缺陷的,需要强调的是,没有症状不代表可以不去处理它。要接受专科医生的全面检查评估,对是否手术、何时手术、如何居家观察等问题给出专业意见,这样才能心里有底,不会错过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如何早期发现先心病的蛛丝马迹?

 

家长如何发现宝宝有先天性心脏病呢?

许刚介绍,如今通常大医院出生的宝宝都会得到全面的健康筛查,9成半以上的先心病都会在这个环节通过心脏超声被发现。如果真的错过了这一次的筛查,尽管平时没有明显症状,但通过孩子成长各个阶段的儿保、入学体检等,都不难发现问题。

对于无症状患儿,医生从体征也能初步诊断。比如心前区的震颤或杂音有时候很明显,哪怕不用听诊器、不是专业人士,其实也能听到。特别是在小孩子熟睡的时候,家长可以留意,如果靠近孩子的胸前会听到有震颜或杂音,可能就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体征表现,需要找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排查。

 

另外,如果是复杂的紫绀型先心病,平常会体现为气促、易累、口面发紫、手指呈现杵状指等。先心患儿也比较容易感冒,平时如果发现婴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育不良、喂养困难等情况,都要留心。
 

这项产前检查能够提前发现胎儿心脏问题。其实,在宝宝出生之前的产前检查,也有筛查先心病的手段一在怀孕12~16周后,胎儿心脏B超就已能够发现胎儿的心脏发育是否有异常,其准确率可达60%~80%。

 

许刚介绍,目前我国常规的产前检查并不包含先心病筛查,但如果孕妇存在先心病高危因素,比如有家族病史、孕12周内曾感冒、服药或有任何身体异常等,都会被医生建议到心脏儿科接受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

 

虽然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前些年便实施了全国首例胎儿心脏病宫内介入治疗手术,但目前这一类治疗干预还属前沿技术。许刚强调,产前筛查先心病的意义在于为出生后早干预做好准备,这并不意味着产前查出先心病的患儿都要放弃。“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救治的,根治手术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部分简单的心脏缺陷,其手术修复成功率甚至可以达到99%,且手术预后良好,基本不影响孩子正常工作生活。这还不包括部分先心病可能终身没有症状,或者能够在3岁内自愈,都不需要治疗。”
 
先心病的治疗没你想象的那么难,

经医生检查诊断,简单的非紫绀型先心病,有一部分病人是可以自愈的,在孩子3岁以内,只需要每半年复查心脏超声,观察心脏是否自行发育痊愈:如果超过3岁还没有发育到正常状态,那自愈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这时医生会建议通过外科手术或微创介入封堵等手段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患上复杂的紫绀型先心病,一定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并不能够自愈:有时甚至手术要分期进行,一期手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必须进行,所以如果不及时尽早治疗,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后期再进行治疗,效果和预后也会大打折扣。

 

家有先心病患儿,除了担忧治疗难度和效果外,经济负担也是很多家庭的烦心事。许刚透露,绝大部分简单的非紫绀型先心病,手术治疗费用大概在5~6万元,现在国家很多地区的医保最少都能够覆70%~80%的费用,部分地区甚至可覆盖90%以上。同时,社会上还有不少公益基金专项扶持特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资助力度不小,病人家庭需要自费的比例其实比想象的低。相关的资助信息,也可以咨询自己的主治医生。
 
先心病对孩子的人生影响有多大?
 
发育:

人们对先性病的第一个担忧是,是否影响发育?许刚说,这要看病情的严重程度,总体而言,超过一半以上的先心病如果不及时干预,都会影响生长发育、包括生长困难、发育迟缓、喂养不佳等,需尽早明确诊断,由医生判断和告知最佳的手术时机、治疗方案。

 

运动:
大家熟知的棋圣聂卫平就是一名先心病患者,从小不能上体育课。是不是所有先心病患儿都不能和正常孩子一样运动呢?许刚说,并非如此。其实大部分先心病都是简单的非紫绀型,患儿在接受一期根治手
不后,在手木后二个月到半年内不建议剧烈运动,此后就就可以跟正常孩子一样尽情撒欢跑掉了。终身不能正常运动的患者,其实只占少数。
 
生育:
很多人会担心患有先心病会影响生育能力或将疾病遗传给下一代。对此,许刚解释说,先天性心脏病是有遗传的易感性,但它不是遗传病。女性先心病患者是否适宜生育,要看病情的复杂程度,以及准备生育时的身体状况、心脏功能。

一般简单的非紫绀型先心病,心脏畸形并不特别复杂,也无明显症状,不影响怀孕和生产。病情复杂的,如备孕前已有症状,则建议接受治疗、完全康复以后再怀孕,否则怀孕过程会增加心脏负荷,影响母婴安全。

 

如果患儿在婴儿期已及时接受根治手术、恢复良好,大部分人都能健康成长,并不影响婚育。只有极少非常复杂的病情无法做根治手术,甚至需要长期吃药,则可能不适宜生育,需要找心脏和妇产科医生进行全面评估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肺细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脏病[阿耶萨氏综合征]疾病介绍: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在出生时病变即已存在的疾病,简称先心病。先心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在我国,先心病的发病率为0.7%~0.8%[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患上心脏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致命的伤害,近年来患上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有非常之多,是因为孕妇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没有做好孕前检查,及怀孕期间吃了孕妇不能吃的药所造成的,所以各位准妈妈就一定要注意了。


    现在很多婴儿会患上一些严重的疾病,例如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患上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就会给婴儿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征兆,才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那么,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呢?下面给各位朋友介绍介绍。


    青紫:出生后三至四个月逐渐明显,在口唇、指(趾)甲床、鼻尖最明显。而潜伏青紫型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平时并无青紫,只是在活动、哭闹时才出现青紫,晚期发生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时可出现持续青紫。

     


    心脏杂音: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听到杂音,这种噪音相对较大,粗糙,严重的病例可能与胸部震颤有关。心脏杂音在医生的医生。一些正常的儿童可能有生理噪音。


    体力差:心脏功能不良,缺乏血液供应和缺氧导致的严重婴儿喂养在婴儿期难以吸几口停止,呼吸短促,容易呕吐和出汗,垂直保持,年龄较大的儿童倾向疲劳,阵发性呼吸困难,哭泣或大便突然昏厥,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倾向于呼吸道感染: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肺血液增多,通常易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复发性呼吸道感染和进一步导致心力衰竭,这两种常常导致和影响彼此,如先天性心脏病原因死亡。


    发育差:先天性心脏病多有发育迟缓,有青紫者尤其明显,严重者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影响。

     


    其他症状:先天性心脏病如左心房增大或肺动脉压缩复发性喉头神经,然后哭泣,容易呼吸短促,咳嗽;结合其他畸形,如先天性白内障,唇裂和腭裂和唐氏综合征;增加可能是由胸前凸起,胸廓畸形引起的;持续性瘀伤可能与棍棒有关,多在青紫出现后1~2年形成。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多发于婴儿。所以各位家长了解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征兆是非常之重要,才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注意孕前检查和婚前检查。

  • 妊娠增加了心脏和循环系统的压力,但是很多患有心脏病的妇女仍然可以生产健康的婴儿。通过精心规划和孕程管理,大多数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妇女也是能够成功怀孕。有心脏病的孕妇在孕期需要特殊的护理。

     

    要不要先请教医生?

     

    首先要咨询你的心脏科医生,妇产科医生以及相关的医疗机构。每一位因先天性心脏病怀孕的孕妇,以及所需的体检安排都不一样,医疗团队会根据您的情况量身打造。对身体异状的主动告知和你的配合都很重要。

     

     

    药品的作用?可以继续吃药吗?需更改药方?

     

    孕期服用的药物对胎儿有影响,通常情况下,连续服药对胎儿的益处大于坏处。医生和药剂师,会为你开出最安全,剂量最合适的处方,你一定要按医嘱服用,切忌私自停药或自己加量。

     

    你的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因为它需要向其他器官多输送40%的血液。血流膨胀导致血管扩张,从而使血压逐渐降低。为避免在生产时发生血崩,身体的自然机制会使血液更容易凝固,从而提高血液凝固的能力,以降低生产时发生大出血的可能性。一般人的心脏会自动适应这些变化,但是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心脏所承受的压力就像是9个月来一直在跑步机上连续跑一样。

     

    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你必须在妊娠后期和生产期间接受专业医生的特殊护理。随着子宫开始收缩,大量血流从子宫内其它部位涌出,心脏负荷增加,所有心跳血压都会随着疼痛和焦虑而升高,产妇在产时也有可能出现失血。

     

    能选择自然生产吗?

     

    大部分先心病患者能够顺利、自然地生产,这也是最佳的生产方法,而剖腹产仅适用于有特殊需要的生产过程。

     

    危险程度取决于你的心脏状况而定。可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率急速和心衰等。所有并发症的处理和治疗都要谨慎,以确保母子的安全。

     

    孩子们将面临什么危险?

     

    可能发生流产、先天性缺陷、早产、胎儿体重过轻和死胎。所以照顾好母亲,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照顾。

     

    如何减少这一风险呢?

     

    关心好自己:

    一、常规检查。

    二、遵照指示服药。

    三、尽可能的休息。

    四、控制体重

    五、保持身心平静,避免焦虑。

    六、不抽烟,不喝酒,不吸毒。

     

    如果得到良好的护理,大多数女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都能成功怀孕。请与你的先天性心脏病医生和产科医生协商并讨论后再准备怀孕。如发现任何相关症状或征兆,请与医生联系,特别是有呼吸困难,劳累或休息时气短,心悸、心跳加速或脉搏不规律,胸痛,咳嗽或夜间咳嗽。

  •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一种婴儿出生以后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的一种疾病。随着产前检查以及孕中超声等检查的手段增多,先天性心脏病在没有出生之前被筛查出来的概率越来越高,所以先天性心脏病也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少。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没有被发现,直到婴儿出生以后才被发现。孩子出生以后,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今天陈大夫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先天性心脏病的那些问题。

     

     

    一、先天性心脏病种类很多吗?

     

    先天性心脏病确实种类很多,常见的比如左右心房之间的缺损房间隔缺损,左右心室之间的缺损室间隔缺损,以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异常通道型先心病;还有各处瓣膜可能狭窄或者是闭锁,比如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等。当然还会有左心发育不良、单心室、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法洛氏四联症等更为复杂危险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有资料显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比较常见的前四位依次是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


    二、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危害?

     

    先天性心脏病出现以后,就会导致心脏的结构改变,血流动力学也会随之出现异常,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机体器官供血供氧障碍,进而可能影响患儿发育,还可以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出现心力衰竭、反复肺部感染、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的出现。如果这些可以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的结构,不能得到改变,患儿可能会因为反复感染心衰等情况导致死亡,严重者可能出生不久便不能存活!所以很多先天性心脏病危害很大。但仍有小部分血流动力学改变不严重的患儿在成年后才被发现。


    三、先天性心脏病应该怎样治疗?

     

    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结构异常和血流动力学严重改变的程度,我们往往需要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比如采取外科手术还是介入治疗。但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介入治疗,都需要在比较合适的时机进行。而这个合适时机也就是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很多种因素,包括先心病的复杂程度、年龄、发育情况、营养状态等等,一般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时间,建议在学龄前完成,而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比较严重,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威胁生命时,那么可能需要越早预手术越好。

     


    其实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通过手术和介入的方法,大概率有根治的可能!但治疗上如果错过最佳时机,一旦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患儿会预后较差。所以一旦发现先天性心脏病,一定要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定期复查,根据患儿情况决定,合适的治疗时机非常重要。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高能量、高蛋白精细食物进入人们的餐桌;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这些都会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患有便秘的风险。当然,这些只是诱发因素,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如年龄、不良的生活习惯、肛肠疾病和其他全身系统疾病、心理因素等均会不同程度的造成便秘。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种机能都在减退,肠道分泌液的减少,大肠蠕动的减慢,腹腔盆底肌肉的松弛,都会使大便在肠道中存留过久,大便干燥,引起长时间没有便意或者排除困难;不良的生活习惯,除了文章开头所说的食物当中精细食物比重过大之外,平时喝水较少,食量较小,富含纤维素食物摄入过少也会引起大便排出困难。

     

    平时活动较少,导致刺激大肠蠕动的功能减退亦容易引起便秘;抑郁、情绪低落等情志心理因素也会造成便秘:临床中许多相关疾病亦能引起便秘,如痔疮、肠道炎性疾病、肠道肿瘤、直肠前突等肛肠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低钾血症等其他疾病;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中观察到许多年轻女性朋友通过长时间节食减肥,最终引起便秘。

     

    长时间便秘不仅影响生活的质量,而且会引起许多其他并发症,如会加重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便秘时排便需要的力气要比平时要大,这样会增加腹压,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会诱发脑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会加重或引起痔疮、直肠脱垂等肛肠类疾病;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会引起患者情志改变;除此之外,少数还会引起患者皮肤的改变。

     

     

    当出现了便秘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要确定是否为器质性便秘,如果是疾病引起来的便秘,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一旦治愈,便秘的症状自然会消失,然而临床中更多常见的是功能性便秘,这类便秘的病因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治疗的困难性。

     

    其次,可以适当改变一下生活方式,经常做一些户外运动,把自己的生活节奏放慢,减轻压力;饮水要充足,饮水量一天要在1500ml以上,饮食结构要均衡,不仅包含米饭、馒头、肉、蛋、奶等精细食物,还有包括红薯、南瓜、玉米等富含纤维素的粗粮。

     

    再次,学会排便,养成规律排便的好习惯,一次蹲厕所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在厕所不宜进行玩手机、看书等其他活动,应该全神贯注。

     

    最后,如果便秘严重,可以咨询医生选择一些治疗便秘的药物。市场上有许多大力宣传的治疗便秘的药物,但是一定要学会辨别药物的所含成分,含有大黄类的泻药效果确实立竿见影,但是长时间口服这种泻药容易引起黑便病,副作用较大,最好选择一些刺激性小的口服药。

     

    上述方法仍然不能改善便秘症状,建议去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 肾脏被称为人体的排毒工厂,它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忙碌着,及时的将身体中的毒素垃圾排出体外。

     

    29岁的小王突然出现昏迷,被同事紧急总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他尿蛋白异常,血压偏高,尿酸超标,已经出现了肾衰竭。经过医生的抢救,小王已经脱离危险,但此后,却需要靠透析来维持命。苏醒后的小王,崩溃大哭:为什么这么年轻肾脏会衰竭?

     

    原来,小王家里条件不好,爸爸妈妈供他大学毕业已经很不容易了,毕业后交了个女朋友,女朋友嫌弃他家条件不好,于是小王就每天就拼命工作,想要改变生活的现状。下班后唯一的"减压"方式就是吃点烧烤,喝点啤酒,心情烦躁时候还要抽烟来缓解。

     

    医生不禁叹息,小王的这些习惯,才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一般来说,"肾功能受损"会有这些基础表现:

     

    1. 身体出现少尿、水肿等问题。这是因为肾脏的"水、钠排泄"出现障碍

     

     

    2. "血肌酐"出现明显的升高。

     

    3. 高血压、心脏前后负荷加重,都会导致反复出现心衰,称之为"心肾综合征"。

     

    4. 肾素分泌增加,前列腺素分泌减少,导致"肾性高血压"发病,一般此高血压数值高且难控制。

     

    5.食欲下降、恶心、脱屑以及皮肤干燥等问题;这是由于代谢废物刺激胃肠道粘膜导致粘膜水肿。

     

    拒绝坏习惯,请您科学"养肾":

     

    生活中总是喜欢相信"以形补形"的理论,所以就认为吃腰子可以补肾,其实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食物仅仅是食物,没有任何神奇的治病作用。 我们还是要学习科学养肾。

     

    1. 戒烟戒酒

     

    无论是焦油还是尼古丁,都会引起动脉硬化间接损伤肝脏,最终会由于肝功能衰竭导致出现肝肾综合征。另外,香烟燃烧后的有害物质,会导致蛋白尿、血肌酐升高,加重肾病进展。

     

    过量摄入酒精会增加体内尿酸的生成、抑制肾脏排泄尿酸,导致高尿酸、痛风发作的风险增加,从而导致肾脏损害。

      

    2. 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疾病的风险,肾脏的压力也会剧增。另外多项研究也显示,夜间睡眠时间短(小于5-6小时)、睡眠质量差,可导致尿蛋白增加,加速肾脏的衰退。所以,熬夜无疑是巨大的损害。

     

    3. 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产生很多的代谢产物,从而就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4. "滥用药"和"乱用药"

     

    肾脏是身体中主要的代谢器官,体内所有的代谢废物都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

    吃药可以,但请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用药。

     

     

    5.定期体检

     

    现如今,导致出现"慢性肾衰竭"的最大病因就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此问题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很多人到发现时已经"后悔莫及"。

     

    建议您每年规律体检。关注自己的身体,积极对待肾脏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不少人以为骨质疏松是老人才会面临的问题,其实婴幼儿喂养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2018首次发布的《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 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

     

    • 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40~49岁人群低骨量率达到34.0%,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为57.4%,其中男性为49.9%,女性为67.6%。据此计算,我国低骨量人群超过2亿。

     

    骨量就像银行存款,30岁之前在“骨矿银行”存的越多,骨质疏松来得越晚。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生命时报》采访专家,给你一份壮骨建议。

     

    受访专家

    西安市红会医院(陕西省骨科医院)骨质疏松科主任医师 曾玉红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 闫慧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医师 张波

     

    35岁后,每年骨质减少1%

     

    人体内,随时发生着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竞争。通俗讲,破骨细胞负责拆迁,成骨细胞责盖楼。

     

    成骨细胞占优势,骨骼合成速度快,骨量就会增加;破骨细胞占优势,骨骼“溶解”速度快,骨质疏松就会找上门来 。

     

    35岁后,骨溶解速度逐渐超过骨合成速度,每年骨质平均减少1%。

     

     

    偏食、运动不足、日晒不足、吸烟、酗酒等习惯,以及女性妊娠期、哺乳期、围绝经期激素变化,年龄增长、身体消瘦等,都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被忽视的骨质疏松信号

     

    我们常听长辈说:“人老了,身上难免到处痛”,其实疼痛、驼背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

     

    左图:正常骨密度;右图:骨质疏松

     

    疼痛

     

    腰背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占疼痛患者的70%~80%。

     

    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驼背

     

    椎体前部多为松质骨组成,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身高变矮

     

    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厘米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骨折

     

    骨质疏松严重时,轻微的外力,比如咳嗽、打喷嚏、搬动轻质物体等,就能导致骨折。北京协和医院骨外科翁习生教授估计,我国家每年因骨质疏松导致的脆性骨折大约在100万例左右。

     

    呼吸受限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 。

     

    一个公式自测“骨松”风险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约有30%~50%的患者无明显骨痛、肌痛或腰背痛等症状,需要通过骨密度测定确诊。绝经后的女性、6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或每两年查一次骨密度。

     

    大家平时可用亚洲人骨质疏松的自我筛查工具(OSTA)来了解自身骨骼健康。

     

    OSTA指数=(体重公斤-年龄)×0.2

     

    • OSTA大于-1: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低;

     

    • OSTA在-1~-4之间为中风险;

     

    • OSTA指数小于-4为高风险。

     

    若出现中高风险,应尽快就医。

     

    经检查确诊患上骨质疏松的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骨吸收的药物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或促骨形成类药物以提高骨量。只要积极接受药物治疗,可使骨折风险下降70%~90%。

     

    适合所有人的壮骨计划

     

    骨量偏低或现阶段正常的人,不要等中老年骨量不足才开始注意,从儿童时期就应该做好预防。

     

     

    多吃“补骨”营养素

     

    钙:补骨”原材料

     

    中青少年、中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尤其要多补钙。建议保证喝一杯牛奶,多吃豆制品、绿叶蔬菜、贝壳类水产品、海带、黑芝麻、紫菜等钙含量高的食物。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每天至少要晒太阳20~30分钟;多吃蛋黄、海鱼、鱼肝油、蘑菇类等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

     

    维生素K:领钙入骨

     

    想让吃进去的钙精的补在骨骼上,少不了维生素K2的帮助。可通过绿叶菜、肝脏、蛋黄、奶酪等食物摄入。

     

    坚持运动

     

    运动有助促进钙质在骨骼沉积,帮老人预防摔倒。

     

    • 青春期后的5年是骨骼发育黄金期,十三四岁的男孩每周踢3小时球就能起到增强骨密度的功效。青少年多打羽毛球和篮球等也有助于骨骼发育。

     

    • 中年人可多进行跳绳、慢跑、有氧体操或游泳。

     

    • 老年人要有针对性地训练上下肢:多练习负重摆臂快走,做八段锦、太极拳;也可练习靠墙下蹲或仰卧举腿,增加髋关节、下肢力量。

     

    睡个好觉

     

    为保护骨骼健康,年轻人尽量不要熬夜,老年人也要保证每晚7个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保持身姿

     

    站姿要保持耳垂和颈部垂直,肩膀向后伸展,挺腰收腹,避免头部和肩膀前倾;坐姿要挺腰收颈,双脚触地,椅高及膝,不要探头弯腰;睡觉时,床板要加硬褥,腰背伸平直。

     

    心情舒畅

     

    人长期处在压力之中,可导致激素代谢紊乱引发骨丢失,焦虑会造成骨质疏松。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量维持。▲

     


    本期编辑:张杰

  •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农耕社会,步入了脑力时代。也正是如此,以往人们出现的腰椎问题,现在也开始转化为颈椎问题了。这也很让人们困惑不已,为什么劳动了会使腰椎受累,而不劳动又会是颈椎受累呢?

     

    其实,简单来说都是因为受力引起的,因为不同的姿势导致了不同部位的受力不均,才会出现相应的问题。那么,生活中应该如何去预防颈椎问题,以及如何去更好地保护我们的颈椎呢?

     

     

    一、不要为了自觉舒服的坐姿,而加大了颈椎的受力能力。

     

    有人说,颈椎所受的力比胸椎、腰椎所受的力要小的多,因为颈椎所受的重力全部来自于头部,而其他的则来自于身体,所以相比之下,颈椎所受的力确实要小很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颈椎的压力就很轻松很多,因为身体的构造都是相当复杂、精细的。比如说,胸椎虽然受力要重,但是它相对固定一些,而颈椎要保持头部的旋转、运动,所以相对要灵活一些。

     

    按照受力的技巧来讲,颈椎只有在保持身体头部、躯干相对笔直的时候,颈椎受力才会更小一些。但是,如果为了自觉舒服的坐姿,必须身体斜躺在椅子上面,这样就很难保证颈椎和躯干在一条线上面,那么颈椎所受的力也就会更大一下,为什么?因为成角的颈椎为了用同等的力支撑头部,就必须在合力的基础上承受更大的力量。

     

    所以要提醒大家,无论是看书也好,还是对着电脑工作也罢,一定不要让颈椎有过度的弯曲,这样很容易导致相应的颈椎问题出现,时间越久就会使问题越严重。所以,及早地进行纠正就能减少更多的痛苦。

     

     

    二、不要为了加班加点的工作,而忘记了抽时间适当休息。

     

    人的颈椎不仅是几块骨头拼凑在一起,它里面还有丰富的神经、血管从中间穿行,所以长期不注意去维护它,那么就可能殃及这些附属的组织,比如导致血管、神经受压迫。一般来说,只有颈椎出现变形以后,相应的神经和血管才会被压迫,最后才会使人出现“颈椎病”,即临床上常见的头昏,脖子痛等系列症状。

     

    对于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大家怎么去呵护自己的颈椎,这也是有方法的。比如说,每次工作到一段时间以后,一定要停下来休息一下,这里所说的休息不是让大家抛开工作的事,转而去对着电脑或手机看娱乐消息,或者是玩游戏,而是要停下手中的活儿,出去走一走、转一转,活动一下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颈椎得到适度的休息。

     

     

    除此之外,如果有感觉自己颈椎总是有胀满感的人群,不妨在每周抽时间进行一至两次颈椎方面的理疗,这样对于活动紧追的血管、神经,以及放松周围的肌肉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总而言之,颈椎绝不是一个可以被怠慢的部位,大家要兼顾工作的同时,学会用空余的时间给颈椎“放假”,这样才不至于使颈椎问题不请自来。

  • 卵巢,作为女人的“生命之源”,掌控着子宫、输卵管、宫颈、阴道、外阴的休养生息,但它得到的关注却远远不够。

     

     

    卵巢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生殖系统肿瘤第三位,死亡率长期高居榜首,被称为“最凶妇癌”。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23万卵巢癌新发病例,死亡人数达15万。

     

    今天是“世界卵巢癌日”,《生命时报》邀请专家,教你读懂卵巢发来的预警信号,指导如何科学养护卵巢。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 张璐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主任 魏丽惠

    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妇科中心主任 朱兰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 黄曼婷

     

    月经不调,卵巢癌风险高

     

    一些年轻女性对月经不规律问题表现得不太在意,但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女性年轻时如果月经不规律,特别是出现无故中断,老年后更易患上卵巢癌。

     

    研究原文

     

    美国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针对1.5万余名女性,展开了持续5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与月经正常的女性相比,月经周期过长或无故中断的女性,在70岁之前罹患卵巢癌的风险几乎高出一倍。患癌风险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到77岁,年轻时月经不规律女性的患癌风险将达到月经正常女性的3倍。

     

    不过研究人员也强调,月经中断可能是卵巢癌发出的预警信号,但压力、体重低、怀孕、运动过度以及激素失调等都可能导致月经中断,需要注意排查。此外,月经中断与患癌风险升高只是存在相关性,并非因果关系。

     

    卵巢对于女性至关重要

     

    卵巢对女性的重要性,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乳房、子宫,却常不被重视。

     

     

    卵巢深藏盆腔,将两个大拇指并排,大约就是卵巢的大小。卵巢与子宫间隔着输卵管,但子宫的一举一动均受制于卵巢。子宫内膜每月周期性剥脱形成月经的过程,就离不开卵巢的激素调节。

     

    女性卵巢有四个重要功能:

     

    • 储存卵子并排卵,掌控生育功能。

     

    • 分泌激素,管理生理周期。

     

    • 调节内分泌,影响健康美丽。

     

    • 保护心脑血管、骨骼健康。

     

    按正常生理规律,25~35岁是卵巢功能的巅峰时期,过了35岁,卵巢功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下坡”速度快了些。出现这5类症状,代表你的卵巢可能要“提前退休”了。

     

    生殖系统:月经不调、阴道萎缩干涩、排卵率低、性冷淡等。

     

    体形:小腹臃肿、臀部下坠、腰围增粗等,此外,皮肤也开始干燥、失去弹性,头发光泽减退、数量减少。

     

    心血管系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泌尿系统:尿道萎缩、尿多、尿频、尿失禁等。

     

    植物神经系统:潮热、易怒、抑郁、失眠等。

     

    卵巢早衰的患者还易有颈椎病、关节炎、骨质疏松、食欲减退、便秘及免疫力降低等问题。

     

    5个信号提示卵巢“亮红灯”

     

    由于卵巢深居盆腔,体积小,缺乏典型症状,在卵巢出现异样的早期,患者很难有特别的感觉,等到发现有异常时,肿瘤已经发展到晚期。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需要警惕:

     

    1.怀孕困难,提示卵巢早衰

     

    女性40岁前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更年期提前、性欲下降、难以怀孕,驼背、骨质疏松、焦虑失眠、乳房变形、闭经后出现便秘等。

     

    2.不正常痛经,可能卵巢囊肿

     

    不正常的痛经、下腹剧烈疼痛(尤其是月经到来的头几天)、性交疼痛、受孕困难,这4种症状均需警惕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3.慢性腹痛、腹胀,当心卵巢癌

     

    这种腹胀伴有腰腹部疼痛,或在腹部有肿块,反复服用助消化药都无效。

     

    若腹胀时嗳气、泛酸,且常见于饭后,服用助消化药后得到缓解,则多是消化道疾病。

     

    4.长期长痘,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

     

    严重青春痘、长期月经不调、身体中线部位多毛(如胡须、大腿内侧多毛)、不孕、长痤疮的年轻女性,更应及时去妇科检查。

     

    5.月经不调,小心卵巢肿瘤

     

    研究显示,初潮早、月经周期不规律、绝经晚的女性卵巢癌风险也会更高。

     

    妇科专家的“护巢指南”

     

     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一旦发现月经量减少或突然停经应及时检查卵巢,以下五种人尤其要注意:

     

    未婚晚婚、不育少育和不哺乳的女性。

     

    50岁以上绝经女性。

     

    用促排卵药的女性。

     

    偏爱高热量饮食的女性。

     

    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女性。

     

     经期注意补铁

     

    经血会带走身体中大量铁元素,而铁能为卵子提供充足养分。

     

    月经期间可多吃菠菜、动物内脏;经期后注意进食一些鸭血汤、猪肝汤等食物。

     

    多做瑜伽、游泳及健走

     

    推荐女性通过瑜伽、游泳及健走释放身心压力、保养卵巢。

     

    每天至少活动30分钟,干家务,上下班走一两站地,勤活动活动筋骨都有助于卵巢健康。

     

     科学避孕是关键

     

    反复人流或药流,不仅伤子宫,还伤害卵巢。

     

    保护卵巢,尤其应注意科学避孕。已有子女暂无生育要求的,若有痛经,建议口服避孕药。

     

    补充维生素E和豆制品

     

    大豆和大豆食品是植物雌激素的最佳来源;维生素E也有助改善卵巢功能,坚果和粗粮多富含维生素E,可适当多吃。

     

    不迷信美容院的卵巢保养

     

    目前没有任何资料表明,通过精油按摩、热磁疗等能够保养卵巢。

     

    相反,精油中如果添加了过量雌激素,少数人可能会以为恢复了美貌,长此以往可能增加肿瘤风险。▲

     


    本文编辑:邓玉

  • 今年的4月15日—21日是我国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京东健康将和大家一起关注如何防癌。

    今天我们将重点介绍女性如何防癌,女性哪些癌症高发,又怎样针对性的预防呢?一份《女性专属防癌攻略》请收好。记得转给身边的她们,一起筑起健康的防线。

    根据2024年2月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新预估数据:

    2022年中国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数229万,占总数的47%,将近一半。

    其中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发病人数最多,其次为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宫颈癌、肝癌、食管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1]

    癌症类型不同,预防方式也不同。

    1. 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乳腺癌占女性癌症新发病例的约30%[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高发癌症,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中的比例为24.5%[2]

    预防措施:

    • 定期乳腺筛查

    建议35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乳腺钼靶检查),以及定期自我检查。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筛查应提前至30岁[2]

    • 健康生活

    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限制酒精摄入等,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2. 肺癌

    肺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占女性癌症新发病例的比例约为17.5%。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女性肺癌的新发病例也逐年增加,其中吸烟是导致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3]

    预防措施:

    • 戒烟限烟

    戒烟是预防肺癌的首要措施。同时,避免吸二手烟也十分重要。

    • 定期肺部筛查

    每年进行一次胸部CT检查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长期吸烟的高危人群。

    3.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据最新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癌症新发病例的约10%[1]

    预防措施

    • 定期肠道筛查

    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检查,以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结肠镜检查。

    • 健康饮食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谷物、蔬菜等),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4.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之一,我国女性甲状腺癌的新发病例数量不断增加,发病率约占女性癌症的8%,尤其在年轻女性中发病率较高[4]

    预防措施:

    • 定期甲状腺筛查

    对于正常女性来说,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对于有甲状腺病史或者甲状腺结节的女性来说,建议半年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

    • 控制碘摄入:适量的碘摄入有利于甲状腺健康,但过量摄入可能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

    5. 胃癌

    我国女性胃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胃癌在女性中也属高发癌症之一,发病率约占女性癌症的7%,尤其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发病率较高[5]

    预防措施:

    • 饮食健康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盐、烟熏、腌制食品,有助于降低患胃癌的风险。

    • 定期胃部筛查

    对于女性来说,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胃癌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如胃炎、胃溃疡患者。

    6. 宫颈癌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占女性癌症的5%[1]

    预防措施:

    (1)HPV疫苗接种

    HPV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市面上的HPV疫苗有二价、四价和九价三种类型。

    • HPV二价疫苗

    主要针对HPV16和HPV18型感染,这两种HPV型别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能够预防80%的宫颈癌。

    接种人群:建议接种年龄为9至45岁。同时,未曾接种过HPV疫苗的成年人,尤其是性活跃的女性,也可以考虑接种。

    • HPV四价疫苗

    除了针对HPV16和HPV18型外,还针对HPV6和HPV11型,这两种型别感染是导致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疣的主要原因。因此四价疫苗能够预防70%的宫颈癌和大部分的生殖器疣。

    接种人群:建议接种年龄为9至45岁。

    • HPV九价疫苗

    针对的HPV病毒较为广泛,包括HPV16、18、31、33、45、52、58型以及两种致疣状乳头瘤的HPV型别6和11,能够预防90%的宫颈癌。

    接种人群:九价疫苗接种年龄较为宽泛,9至45岁都可接种,最佳接种年龄为9至14岁。

    (2)定期宫颈细胞学检查(Pap smear)

    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7. 肝癌

    肝癌在我国女性中的发病率也不容忽视。肝癌发病率约占女性癌症的5%[1]

    肝癌发病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饮酒等因素有关。

    预防措施:

    • 乙肝病毒筛查和疫苗接种

    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正常人每年进行一次乙肝病毒筛查,并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 戒酒限酒

    8. 食管癌

    食管癌在我国女性中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女性食管癌的发病率接近女性癌症新发病例的约5%[1]

    预防措施:

    • 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酗酒是导致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限酒对于预防食管癌至关重要。

    • 健康饮食

    多摄入蔬菜水果,减少过热食物和油炸食品的摄入,有助于降低患食管癌的风险。

    9.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约占女性癌症的4%,尤其在更年期女性中发病率较高。

    预防措施:

    • 定期妇科检查:

    对于健康女性而言,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妇科检查是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 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体重、规律生活、避免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等,有助于降低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10. 卵巢癌

    卵巢癌在女性中虽然不如其他癌症那样常见,但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卵巢癌的发病率占女性癌症新发病例的约3%。

    预防措施:

    • 定期妇科检查

    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和盆腔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卵巢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有卵巢肿块或疼痛等症状的女性,更应该加强筛查。

    • 健康饮食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谷物和蔬菜),减少饱和脂肪和加工食品的摄入,有助于降低患卵巢癌的风险。

    预防癌症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但可以积少成多。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爱护自己,健康才是女性最美的底妆。

    审核专家: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马水根

     

    参考文献:
    【1】Zheng RS, Chen R, Han BF, Wang SM, Li L, Sun KX, Zeng HM, Wei WW, He J.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2024 Mar 23;46(3):221-231. Chinese.
    【2】Loibl S, Poortmans P, Morrow M, Denkert C, Curigliano G. Breast cancer. Lancet.2021May8;397(10286):1750-1769.
    【3】Cao M, Chen W. Epidemiology of lung cancer in China. Thorac Cancer. 2019 Jan;10(1):3-7.
    【4】Chen DW, Lang BHH, McLeod DSA, Newbold K, Haymart MR. Thyroid cancer. Lancet. 2023 May 6;401(10387):1531-1544.
    【5】Guan WL, He Y, Xu RH. Gastric cancer treatment: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J Hematol Oncol. 2023 May 27;16(1):57.
  • 当一个姑娘开始月经紊乱、长胖、长痘,甚至长胡子,别犹豫,带她去医院检查吧,因为她可能得了一种既会影响颜值,又可能导致不孕的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个常见病,约8%~10%的育龄女性都受其影响。

     

    今天,熊小知就告诉你,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怎么威胁女性健康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什么?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该病主要受遗传、环境影响。

     

    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大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健康,蜗居、点外卖,久坐不动等,从而导致肥胖;高强度的学习或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作息不规律,容易内分泌失衡……这就让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机可乘。

     

    青春期、生育期、围绝经期,该病最为常见,而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50%~80%可能不孕。

     

    从青春期开始,一个正常卵巢里,每个月会有3~10个小卵泡发育,经过“优胜劣汰”,最“突出”的那颗卵子脱颖而出,完全成熟被排出,并释放大量孕激素,子宫内膜从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期。

     

    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却充斥了10多个卵泡,没有一个卵泡可以发育成熟,无法排卵,不能产生孕激素,导致月经不规律,没法受孕。

     

    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雌激素不断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但没有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无法脱落,就会不断增生,很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甚至可能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除了育龄女性,以下几个时期也可能患此病:

     

    • 胎儿期,可出现宫内高雄激素和宫内营养不良;

     

    • 青春期及性成熟期,可能产生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等诸多并发症;

     

    • 妊娠期,需留意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随着年龄增长,该病患者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患病风险也会增加,在绝经期可能使子宫内膜癌等妇科肿瘤患病几率增加。

     

    有6类表现要当心

     

    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多变,时隐时现,因此,所有女性都不要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掉以轻心,如出现以下情况,就要提高警惕。

     

    月经异常

     

    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征兆之一。

     

    大多数患者的月经周期会越来越长,月经量逐渐减少,严重者可能提早闭经;有些患者的月经就像“关不紧的水龙头”,老是滴滴答答、淋漓不净,持续时间较长;还有些患者月经间隔时间短,频频发生。

     

    高雄激素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脸上莫名出现了小胡子,体毛多、黑、粗,大部分分布在身体中央部位,例如双乳之间、肚脐周围,腹股沟、大腿内侧。

     

     

    脸上的痤疮迟迟消退不了,还会“传染”到背上、胸部,这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睾酮水平过高导致的。

     

    肥胖、超重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大部分都是较为肥胖的女性。短时间内,体重莫名其妙地迅速增长,腰部开始变得松软,就要引起重视。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外表不胖,但腰围粗,腰臀比超标。

     

    B超可见“项链征”

     

    B超检查时可见多个不成熟的小卵泡呈串珠状包绕于卵巢周边,俗称“项链征”。

     

     

    长期不孕或反复流产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排卵障碍,所以怀孕的几率较正常妇女要低,一旦怀孕,又易因为特有的高雄激素、高促性腺激素、高胰岛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等因素,引起自然流产。

     

    代谢异常

     

    部分患者会伴有代谢异常,如胰岛素抵抗、肥胖、糖耐量受损、血脂异常等。

     

    关于“多囊”,你要了解4件事

     

    怀疑患病,要做哪些检查?

     

    首先要选择妇科就诊。最重要的是内分泌检查(测定雄激素、孕激素等激素的水平);同时做体格检查,测血压、身高、体重,外观评估有无高雄激素表现。

     

    还需测量基础体温,进行盆腔B超检查、诊断性刮宫等;还可以做腹腔镜监测卵巢及取卵巢组织活检确诊;对于腹部肥胖的患者还应检测血糖和血脂。

     

    怎么样才能诊断是否患病?

     

    • 排卵明显减少或长期无排卵
    • 有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
    • 超声提示卵巢多囊表现

     

    以上3项中有2项或以上,就能诊断。此外,还必须排除其他高雄疾病或低促性腺疾病伴随的卵巢多囊样改变。

     

    这种病会遗传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并不明确,普遍认为遗传、营养、环境、精神因素等是诱发因素,如母亲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或有月经稀发、父亲有秃顶、家族中有糖尿病人,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相对增加。

     

    生育后的女性需要治疗吗?

     

    需要。很多人都觉得,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为了要孩子,生育后就不用再治了。其实,此病还严重影响代谢,置之不理的后果是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将远高于普通人。

     

     

    这样做,帮你防治“多囊”

     

    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加上适当药物治疗,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也是诱发因素之一。要治疗,先从健康减肥开始。

     

     

    此外,导致该病的原因之一——内分泌失调,还会打乱人体自有的生理节律,对健康非常不利,因此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让内分泌系统重新排兵布阵、井井有条。

     

    1.坚持运动

     

    适当运动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协调内分泌。可选择有氧运动项目,如慢跑、跳健身舞、快步走等。

     

    根据超重程度调整运动时间,每次尽量不少于30分钟,每周坚持3~5次。

     

    2.控制饮食

     

    偏胖的患者要坚持低热量饮食、调整营养成分;体重正常的患者要保证体重不增加;偏瘦的患者要适当增加热量和蛋白质饮食,增加体重。

     


    建议多吃低糖、富含高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此外,还必须要戒烟、戒酒、少喝咖啡。

     

    3.药物治疗

     

    针对月经不调症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对于暂时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可服用避孕药调节雄激素,主要用于保护子宫内膜、调整月经周期,通过降低卵巢产生的雄激素改善多毛和痤疮。

     

    4.调整情绪

     

    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因为紧张和抑郁的情绪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要学会缓解心理压力,减少精神刺激,多与社会交流和接触。

     

     

    最后,熊小知想说,青春期和育龄期的女性,千万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警报,当身体出现异常,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排查,避免让身体受到更大伤害。▲

     


    本期编辑:王晓晴  美术设计:靳丰华

  • 小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TAPVC)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特点是在心脏的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没有正常的室间隔,导致血液无法直接从右心室流入肺动脉。这种情况下,血液会部分或全部通过未闭合的动脉导管或通过心脏的左侧流入肺动脉。在乌鲁木齐这样的高海拔地区,夏季天气炎热,家庭成员应该注意以下预防措施:
    1.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儿童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停留,以防中暑。
    2. 增强儿童的户外活动,提高身体抵抗力,避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3. 注意饮食均衡,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儿童体质。
    4. 定期带儿童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5. 在家中常备一些基本的医疗用品,如退热药、消毒液等。
    治疗策略方面,针对TAPVC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控制心率和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2. 心导管介入:通过心脏导管技术,关闭未闭合的动脉导管。
    3. 心脏手术: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可能需要通过手术修复室间隔缺损,重建正常的血流通道。
    在乌鲁木齐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特殊,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需要更加细致,以确保儿童的健康。

  • 新生儿先天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它指的是在出生前就已经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这种疾病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其他未知原因引起的。在兰州这样寒冷的冬季,家庭护理和治疗策略尤为重要。
    首先,家庭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室内温暖,避免新生儿受到寒冷刺激,因为寒冷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同时,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面色和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在饮食方面,家长应确保新生儿获得充足的营养,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应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以增强新生儿的抵抗力。
    对于已确诊为新生儿先天心脏病的孩子,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控制症状和改善心脏功能。手术治疗则是在心脏结构异常明显时采取的,目的是修复心脏缺陷,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介入治疗则是通过导管技术来修复心脏缺陷,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先天性心脏病。
    在兰州这样的地区,家长应与当地医疗机构保持紧密联系,了解最新的治疗进展和疾病预防知识。此外,冬季寒冷,家长应特别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避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加重心脏病症状。
    总之,新生儿先天心脏病是一种需要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疾病。通过合理的家庭护理、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先天畸形,是指婴儿出生时就已经存在的形态结构或功能异常。在昆明春季,这一时期由于气候变化,家庭护理不当等因素,可能导致某些先天畸形的发生率有所上升。以下是对昆明春季常见的先天畸形及其预防与治疗策略的详细介绍。
    一、疾病介绍
    昆明春季常见的先天畸形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脊柱裂、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水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二、家庭预防
    1. 孕前咨询:在计划怀孕前,夫妻双方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2. 健康饮食:孕妇应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充足的叶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以预防胎儿畸形。
    3. 适量运动:孕妇应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5. 定期产检:孕妇应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发育异常。
    三、治疗策略
    1. 先天性心脏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2. 脊柱裂: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3. 唇腭裂:手术治疗是治疗唇腭裂的主要方法。术后还需进行语音治疗、心理辅导等。
    4. 先天性脑积水: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四、总结
    昆明春季是先天畸形的高发期,家庭预防与治疗策略至关重要。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

  • 我和我的宝宝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健康危机。39天大的他因为肺炎住院,医生在检查中发现了心脏问题:室间隔膜膨出瘤并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我和丈夫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恐慌之中,担心孩子的健康和未来。

    在西城区的医院里,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专业和耐心的医生。通过线上问诊平台,我们得以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医生详细解释了孩子的病情,并给出了明确的治疗方案和建议。他的专业知识和温暖的态度让我们感到安心和信任。

    医生告诉我们,室间隔缺损两次变化不大,都是偏小型缺损,闭合可能性很大。卵圆孔未闭已经闭合了。对于动脉导管未闭,医生建议我们继续观察和随诊。同时,医生也关注到了孩子的体重增长问题,提醒我们要注意喂养和营养的摄入。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艰难但充满希望的治疗之旅。我们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复查,密切关注他的健康状况。同时,我们也在家中精心照顾他,保证他有足够的休息和营养。虽然过程中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始终坚信,孩子一定能够战胜疾病,健康成长。

    先天性心脏病就医指南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常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体重增长缓慢、易疲劳等。易感人群主要是新生儿和婴幼儿。 推荐科室 心脏外科或儿科心脏病专科 调理要点 定期随诊,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注意营养和喂养,保证孩子的体重和身高正常增长 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果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手术或药物治疗 家长应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 胎儿先心病,即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心脏结构异常的情况。这种疾病在我国新生儿中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南京秋季作为先心病高发季节,家庭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一、预防措施
    1. 孕妇定期检查: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进行产检,特别是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早期发现胎儿心脏问题。
    2. 注意饮食:孕妇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E、叶酸等营养素的食物,以促进胎儿心脏健康。
    3. 避免有害物质: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酒精、农药等,以防胎儿心脏发育异常。
    4. 良好的生活习惯: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二、治疗策略
    1. 早期诊断:一旦确诊胎儿先心病,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降低疾病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2. 医疗干预:根据病情,医生会采取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术后康复:术后,新生儿需进行康复训练,以帮助其心脏功能恢复。
    4. 定期随访:治疗后,新生儿应定期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针对出生不久的婴儿进行的一系列检查,旨在早期发现并治疗可能影响婴儿健康的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包括遗传代谢病、先天性心脏病、听力障碍等。在银川春季,由于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等因素,一些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可能会有所增加。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
    1. 确保孕妇在孕期接受定期的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因素。
    2. 新生儿出生后,及时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进行。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婴儿接触污染物的机会。
    4. 注意婴儿的保暖,避免受凉。
    5. 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有助于提高婴儿的免疫力。
    治疗策略:
    1. 对于确诊的疾病,应立即开始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2. 遵医嘱,按时按量给婴儿服用药物。
    3. 定期进行复查,监测治疗效果。
    4. 对于需要特殊护理的婴儿,应给予专业的护理和康复训练。

  •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它是指在胎儿期心脏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异常。在澳门冬季,由于气候干燥寒冷,儿童的心血管系统更容易受到影响。以下是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些介绍和该地区相关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母亲怀孕期间的疾病或药物使用等。在澳门,冬季寒冷的气候可能加剧了一些环境因素对胎儿心脏发育的影响。

    家庭预防措施包括:
    1. 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酒精和某些药物。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
    3.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心脏畸形的因素。
    4. 在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儿童因寒冷导致的呼吸道感染,这些都可能增加心脏负担。

    治疗策略方面,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心脏介入治疗等。
    1. 轻度的心脏病可能只需要药物治疗,如控制心律失常或降低血压。
    2. 中度至重度的心脏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心脏修补术或心脏移植。
    3. 心脏介入治疗适用于某些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或房间隔缺损。

    在澳门,家庭应与儿科医生紧密合作,确保儿童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 胎儿先心病,即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心脏及大血管的结构出现异常。这种疾病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诊断通常在孕期通过超声检查完成。在贵阳这样的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可能对孕妇及胎儿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家庭预防和治疗策略尤为重要。

    预防措施:
    1. 孕前咨询:在计划怀孕前,夫妇双方应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宜孕育。
    2. 健康饮食:孕妇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富含叶酸的食物摄入,有助于胎儿心脏发育。
    3.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这些习惯可能增加胎儿心脏畸形的概率。
    4. 定期产检:孕期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胎儿心脏问题。
    5. 温度调节: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孕妇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治疗策略:
    1. 早期干预:一旦确诊胎儿先心病,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2. 医疗支持:孕妇应密切关注胎儿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必要时住院治疗。
    3. 心理支持:家庭应给予孕妇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减轻心理压力。
    4. 新生儿护理:出生后,新生儿应继续接受医生的随访和护理,确保心脏功能的正常发展。

  • 新生儿先天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指出生前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是新生儿时期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这种疾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药物和化学物质等因素有关。在长沙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室内外温差大,新生儿容易受到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影响,从而增加先心病的发生风险。
    一、家庭预防措施
    1. 加强孕期保健: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起先心病的风险因素,如感染、药物暴露等。
    2. 注意孕期营养:孕妇应保证营养均衡,特别是叶酸和铁的摄入,以降低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风险。
    3.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油漆、农药等,减少胎儿心脏发育不良的可能性。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5. 注意保暖:冬季气温低,新生儿容易受凉感冒,家长应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新生儿受凉。
    二、治疗策略
    1. 早期诊断:新生儿出生后,应尽快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先心病。
    2. 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先心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轻症者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重症者可能需要心脏移植等复杂手术。
    3. 定期随访:先心病患儿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 心理支持:家长应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先天畸形,是指婴儿出生时就存在的身体或器官结构异常。这些异常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银川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家庭室内外温差较大,一些先天畸形疾病可能更为常见。以下是关于先天畸形疾病在银川冬季的相关介绍及预防治疗策略。

    一、疾病介绍
    先天畸形疾病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畸形、神经系统异常、消化系统异常等。其中,心脏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二、家庭预防
    1. 增强体质:在银川冬季,家长应注重为婴幼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合理搭配膳食,确保婴幼儿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 预防感冒: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家长要注重为婴幼儿保暖,避免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待在封闭空间。
    3. 定期检查:定期带婴幼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4.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家长要尽量避免婴幼儿接触有害物质,如农药、油漆等,以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三、治疗策略
    1. 心理支持:先天畸形疾病的诊断可能会对家庭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家长要关注婴幼儿的心理状况,给予关爱和支持。
    2. 医疗干预:针对不同类型的先天畸形疾病,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一些轻微的畸形,可能只需进行药物治疗或定期观察;而对于严重的畸形,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 康复训练:对于患有先天畸形疾病的婴幼儿,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训练,帮助婴幼儿提高生活质量。

    四、注意事项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家长要确保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婴幼儿感冒。
    2. 注意饮食卫生:冬季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家长要注重婴幼儿的饮食卫生,预防疾病。
    3. 关注婴幼儿情绪:先天畸形疾病可能对婴幼儿的情绪产生一定影响,家长要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