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北京五一医院内查获制售假药窝点(图)

北京五一医院内查获制售假药窝点(图)
发表人:精准医疗探秘

近年来,假药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医疗行业。近日,北京五一医院内查获一处制售假药窝点,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据了解,该窝点位于医院地下室,生产条件恶劣,药品质量堪忧。执法人员在现场查获了大量假药,包括中药、西药等,其中不乏国家明令禁止的成分。

令人遗憾的是,医院院长对此事表示“不知道”,声称可能是科室个别人员在制药。然而,现场查获的票据显示,该窝点至少从年初就开始制售假药。

此次事件暴露了医疗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提醒广大患者,在购买药品时要提高警惕,切勿贪图便宜购买来路不明的药品。

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对医疗机构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药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以下是一些关于药品安全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购买药品时,要到正规的药店或医疗机构购买,切勿购买来路不明的药品。

2. 仔细查看药品的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来源可靠。

3. 如发现药品质量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4. 了解药品的基本知识,包括适应症、禁忌症、用药方法等,避免盲目用药。

5. 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切勿擅自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预防用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预防用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随着儿童用药市场的不断扩大,儿童用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3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童用药品种和厂家较少,导致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达32%,成人用药儿童化现象严重。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儿童用药品种和厂家较少:目前我国专用于儿童的药品批文仅有3000多条,涉及生产儿童用药的厂家也只有10多家,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

    2. 儿童用药缺乏针对性:很多成人用药减半给儿童使用,但儿童和成人的生理结构不同,药物在儿童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理也不同,因此成人用药减半给儿童使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 药品说明书信息不全:很多药品说明书没有针对儿童的特殊用法用量说明,导致医生和家长在使用过程中难以把握用药剂量。

    4. 药品监管力度不足:一些药品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忽视儿童用药安全,导致不良事件频发。

    针对儿童用药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儿童用药监管、鼓励儿童用药研发等。同时,家长和医生也要提高儿童用药安全意识,确保儿童用药安全。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家长和医生更好地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

    2.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3. 不要随意给儿童使用成人用药。

    4. 及时关注儿童用药安全信息。

    5. 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

  • 近年来,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备受关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基本药物制度旨在通过提供基本药物,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但现实情况却与其初衷有所偏差。

    首先,基本药物制度的公平性有待提高。尽管我国已建立基本药物目录,但实际报销比例并不高,且存在地区差异。这导致农村地区居民难以享受到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实惠。

    其次,基本药物供应体系存在不足。由于筹资水平有限,农村地区居民基本药物的实际报销比例并不高,且由于异地就医结算困难,基本药物有限的“福利”也被大打折扣。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对国家药物政策进行重新设计。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案:

    1. 基本药物免费供应:由中央财政建立基本药物独立的筹资体系,实行有限目录、免费供应。这有助于让国家基本药物成为一种福利,惠及普通百姓。

    2. 合并目录:将医保甲类药品目录、基本药物目录和低价药物目录等合并,并实施统一管理。这有助于减少组织机构,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医院使用低价药的积极性。

    3. 长期用药全额报销:结合大病医疗保险,针对低收入群体、残障人士、老龄人口等建立长期用药全额报销制度。这有助于保证大病的及时救治,减少因病致贫出现的几率。

    总之,对国家药物政策进行重新设计,有助于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药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广泛关注。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郑筱萸在接受采访时,就药品打假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未来监管工作进行了展望。

    郑筱萸指出,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打击药品违法行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加大了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完善了药品监管体系,提高了药品监管效能。具体措施包括:

    1. 加强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管,严格审查药品生产企业的资质,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2. 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药品安全问题;

    3. 加强药品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用药安全意识。

    然而,药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郑筱萸表示,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存在生产条件不达标、质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药品质量难以保证。此外,一些药品销售企业存在违规经营、虚假宣传等问题,误导消费者用药。

    针对这些问题,郑筱萸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加强药品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2. 完善药品监管法规,加大处罚力度;

    3. 加强药品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用药安全意识;

    4.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药品监管,共同维护药品安全。

    此外,郑筱萸还介绍了我国农村药品监管工作的进展。他表示,我国农村药品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药品品种规格少、价格高、假劣药品泛滥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开展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即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和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通过这些措施,农村药品市场得到了有效规范,药品质量得到保证,药品价格也得到合理控制。

    总之,药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药品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 近年来,过期药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老百姓大药房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开展了“过期药品销毁”活动。6月30日下午,湘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老百姓大药房湘潭区域29家门店联合行动,共焚烧了价值5万余元的过期药品。

    据了解,老百姓大药房自2006年起,每年都会在全国各地开展“清理家庭小药箱 有偿回收过期药品”的活动。这些年来,老百姓大药房共回收过期药品总价值超过2000万元,有效保障了公众用药安全。

    过期药品不仅会失去药效,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老百姓大药房通过开展过期药品回收活动,提醒广大市民关注用药安全,及时清理家庭小药箱,避免因使用过期药品而引发健康问题。

    除了回收过期药品,老百姓大药房还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用药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用药意识。例如,在门店内设立用药咨询台,为市民提供用药咨询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发布用药安全知识文章;开展用药安全讲座等。

    湘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此次销毁过期药品活动对普及市民用药安全知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统一销毁过期药品,防止了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以及被不法药贩重新包装上市造成的安全隐患。

    总之,老百姓大药房通过开展过期药品回收、销毁活动,以及普及用药安全知识,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然而,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一些医疗机构却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

    河南的朱先生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他因为前列腺疾病,来到河南省现代医学研究院医院求医,却没想到买到的竟然是“三无药”。这种药物不仅没有经过正规审批,连生产日期和厂家信息都没有,堪称“三无产品”。朱先生服用后出现了干呕、恶心等不良反应,经过检查,才发现自己中了招。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医院方面却表示“不知道”。医院负责人称,售药行为属于医生个人行为,院方并不知情。这种说法显然难以让人信服。毕竟,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对药品的质量和来源负有监管责任。出现此类事件,医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事实上,近年来,关于医疗机构售假药、劣药的事件屡见不鲜。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牺牲患者的健康。这不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也严重影响了医疗行业的形象。因此,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医疗机构的行为,刻不容缓。

    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患者在就医时,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关注药品的来源和质量。

    2. 患者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 患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

    4. 医疗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5.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药品广告也日益增多。然而,其中不乏一些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本文将从一位消费者的角度,谈谈他对药品虚假广告的看法。

    首先,虚假广告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误导。很多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无法辨别广告的真伪,往往会盲目相信广告中的夸大其词,导致过度治疗或延误病情。例如,一些虚假广告声称某种药品可以根治癌症,但实际上这种药品可能只是对症治疗,并不能彻底治愈癌症。

    其次,虚假广告损害了患者的权益。患者由于相信虚假广告,往往会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无效或有害的药品,导致经济负担加重。同时,一些虚假广告还会诱导患者购买未经批准的药品,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虚假广告还扰乱了医疗市场的秩序。一些药品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采用虚假广告手段,误导消费者,损害了其他企业的合法权益。

    那么,如何辨别药品虚假广告呢?首先,消费者要增强自身医学知识,提高辨别能力。其次,关注官方发布的药品信息,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的药品广告。最后,如果发现虚假广告,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总之,药品虚假广告对消费者、企业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共同抵制虚假广告,为营造一个健康的医疗市场贡献力量。

  •   近年来,儿童用药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90%的药品没有儿童版,导致儿童用药“成人化”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儿童用药的风险,还使得不良反应成为儿童“重灾区”。

      儿童生理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能力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儿童用药应严格按照体重、年龄或体表面积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然而,由于缺乏儿童专用药物,医生往往只能根据成人药物的剂量进行估算,这种“凭经验”的做法很容易导致药物过量或不足,从而引发不良反应。

      据调查,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高达12.9%,新生儿甚至高达24.4%,而成人仅为6.9%。每天有数百人因不良用药而死亡,其中儿童占32%。更令人担忧的是,每年约有3万孩子因用药不当致聋。

      造成儿童用药“成人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儿童专用药物研发和生产成本高,利润低,导致药企积极性不高。

      2. 儿童药品市场潜力巨大,但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不良药品流入市场。

      3. 家长对儿童用药知识缺乏,容易盲目跟风,导致用药不当。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大儿童专用药物研发和生产投入,鼓励药企积极参与。

      2. 加强儿童药品监管,严厉打击不良药品。

      3. 加强儿童用药知识普及,提高家长用药安全意识。

      4. 完善儿童用药指南,为医生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用药环境。

  •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保健品市场迅速发展。然而,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添加违规成分的保健品,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曾警告近300种添加违规成分的保健品,提醒消费者警惕这些潜在的健康风险。

    保健品中添加违规成分,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例如,减肥保健品中可能添加西布曲明等药物成分,这类成分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健美产品中可能含有合成类固醇,会导致肝损伤、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性保健品中可能添加万艾可、希爱力等药物成分,这些药物成分只能作为处方药出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能服用。

    那么,如何判断保健品中是否含有药物成分呢?首先,要关注保健品广告。合法的保健品不能涉及“疗效”,只能补充日常膳食中未能提供的营养。如果保健品广告中宣称能替代药物,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就要提高警惕。其次,要关注服用后的效果。如果服用保健品后出现不适症状,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厌食、失眠等,可能就是添加了药物成分。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保健品的监管,严厉打击添加违规成分的行为。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也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仔细查看产品成分和说明书,避免购买添加违规成分的保健品。

    此外,消费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了解保健品的成分,避免对某些成分过敏。
    • 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保健品。
    • 服用保健品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服用方法进行。
    • 关注保健品市场的动态,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

  • 近日,江西省药监局对11种存在违规行为的药品进行了暂停销售的处理。这些药品在广告宣传中存在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众用药安全。以下是针对这一事件的几点分析:

    首先,这些药品在广告宣传中存在诸多问题。它们使用了绝对化和承诺性语言,对产品的功效进行不科学的断言和保证,甚至利用专家和患者的名义为产品的功效做证明。这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从而影响他们的用药选择。

    其次,这些药品的违规行为给公众用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如果消费者因为对药品功效的错误认知而擅自用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针对这一事件,我们应如何提高药品广告监管力度呢?首先,药监局应加强对药品广告的审查,严格规范药品广告内容,严禁使用绝对化和承诺性语言。其次,加大对违规药品广告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最后,加强公众用药安全教育,提高消费者对药品广告的辨别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药品广告中常见的误导性宣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导性宣传方式:

    1. 使用绝对化语言:如“100%有效”、“包治百病”等。

    2. 虚构专家和患者证言:如“某某专家推荐”、“某某患者亲身经历”等。

    3. 虚构治愈病例:如“某某患者服用后,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等。

    4. 虚构药品成分:如“采用最新科技研制”、“纯天然无副作用”等。

    总之,面对这些误导性宣传,消费者应保持理性,不要盲目相信广告,要关注药品的真实功效和适用范围,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 近年来,我国医疗市场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其中尤以中药饮片造假问题为甚。从国家药监局专项整治食品药品市场,到公布去年“11·17”集群战役中涉案药店名单,再到查处“俏妹牌减”,一系列行动都在表明,打击假药已经成为我国医疗行业的重要任务。

    7月24日下午到25日凌晨,广州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破获4起制售假药案,缴获假药约121万粒,涉案金额共1.2亿元。这起案件涉及一个跨国、跨省制售假药犯罪网络团伙,充分暴露了假药问题的严重性。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广东药品质量公告》显示,第一季度对57个药品生产企业、683个药品经营企业和266个医疗机构的736个品种2577批次药品进行抽检,其中88个品种215批次不合格。多家上市药企生产的药品也被卷入质量问题,令人担忧。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陈其广指出,中药饮片造假问题尤为严重,主要原因包括药材资源紧缺、以药养医、不法中药商逐利心理严重等因素。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采取啤酒浸泡法、熏蒸等方式“伪装”处理药渣,重新拿到市场上出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针对假药频出,国家食药监局发布《规范中药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对假药制售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对非法资金的流动进行限制,遏制不法商家制售假药、聚敛财富的行为。

    作为患者,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假药呢?首先,要选择正规药店购买药品,不要轻信低价药品广告;其次,要关注药品的质量,如发现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