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跌倒绝不是⼩事

⽼⼈跌倒绝不是⼩事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张闻闻

随着⽼龄化社会的进程加快,⽼年⼈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卫健委在六⽉中旬发起了⾸个“⽼年健康宣传周”,七家机构联合发布《⽼年⼈防跌倒联合提⽰》,指出:跌倒已成为 65 岁以上⽼⼈因伤致死的⾸位原因,⼀半以上⽼⼈因跌倒受伤⽽就诊。在此我们提醒⼤家:⽼⼈跌倒绝不是⼩事!关爱⽼⼈,请从预防跌倒开始!

⽼⼈不慎跌倒差点危及⽣命

70 岁的张阿婆,夜间睡觉时,不慎从床上摔下,后脑勺着地,张阿婆跌倒后感觉头部隐隐作痛,但是由于是深夜,不想影响家⼈休息,张阿婆强忍疼痛,没有告诉家⼈。两天后,张阿婆的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加重,并出现头晕乏⼒的情况,张阿婆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冠⼼病、⾼⾎压”等,来到医院就诊,CT 已经提示额叶脑挫裂伤,对于张阿婆的病情,显然是十分危急的。

另外⼀位林⽼伯,在⾛路时不慎摔倒,头部先着地,当下出现头晕头痛,恶⼼呕吐,到当地卫⽣院就诊后因条件限制, 转运到我院急诊科进⼀步治疗,林⽼伯神志越来越模糊,病情加重,紧急⾏头颅 CT 检查,诊断为蛛⽹膜下腔出⾎、左侧硬膜外⾎肿等,转⼊了我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

还有⼀位陈阿婆,在上厕所时,因地滑没有扶好拐杖,臀部着地,腿痛⽆法站⽴,⽴即呼叫 120。专业的 120 急救医⽣ 和护⼠赶到陈阿婆家中,评估她的病情,安全将其转运到我院急诊科,紧急做检查明确诊断为:硬膜外血肿,右侧股⾻颈⾻折,先后在神经外科和⾻科进⼀步治疗。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徐亦农主任解析

针对⽼年跌倒与多⽅⾯因素相关

跌倒严重威胁⽼年⼈的健康,已成为 65 岁⽼⼈因伤致死的⾸位原因,50%以上的⽼⼈因跌倒受伤⽽就诊,⽽且年龄越 ⼤,跌倒的风险越⾼。

然⽽⽼年的跌倒是与多⽅⾯的因素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慢性疾病(如脑⾎管疾病、影响视⼒的眼部疾病、腿部疾病)、⽣理因素(如体⼒差、视⼒障碍)、环境因素(灯光暗、物体摆放杂乱、没有防滑垫等)、药物因素(镇静、抗焦虑、降压、降糖药物等)等。

病例⼀中,张阿婆原本就有较多的基础病:冠⼼病、⾼⾎压等,加上晚上灯光暗,⼀不⼩⼼就从床上摔落,导致脑出血。

案例⼆中,林⽼伯肌⾁⼒量衰退,摔倒时不会采取⾃我保护措施,使头部着地,导致脑出⾎。

案例三中,陈阿婆上 厕所,⾏动不便却没有使⽤拐杖,地滑摔倒,导致脑出血和⾻折。细细分析,每个案例中都有危险因素⽽未预防,最终导致跌倒事件发⽣。

神经外科医⽣⽀招

六招让⽼⼈⾛得稳、站得更稳

那如何预防⽼年⼈跌倒呢?急诊医学科王国标主任指出,要从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上避免。

  • 加强疾病的治疗
  • 加强对脑⾎管疾病的治疗,减少其对⽼年⼈⾝体平衡能⼒的损害,视⼒障碍要及时进⾏相关治疗。
  • 合理的运动与健康的饮⾷
  • ⿎励⽼年⼈积极开展个体化、适宜⽼年⼈的体育运动,锻炼步态的平衡性及稳定性,改善平衡能⼒。如:散步、打太极拳。通过体育运动提⾼⽼年⼈的体能,避免因体⼒不⽀⽽发⽣跌倒。对⾏动不便者可借助辅助⼯具活动,如:轮椅、拐 杖。饮⾷上合理营养、均衡饮⾷,可适当使⽤富含钙质的⾷物摄⼊。
  • 加强环境管理
  • 将家中物品归纳整齐,调亮灯光、增加防滑垫、在卫⽣间增设扶⼿、居家适⽼化改造等。
  • 叮嘱⽼年⼈遵医合理⽤药
  • 在服⽤降压、降糖、镇静等药物时,若出现头晕症状时应及时卧床休息,并叮嘱家属陪伴避免同时服⽤多种药物。
  • 普及⽼年⼈预防跌倒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嘱咐⽼年⼈应尽量避免⼀些会引起跌倒的危险⾏为。
  • 养成良好的⽣活习惯,“以慢为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医院推荐专家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之前分享了姑姑克服心魔通过手术重新站起来的故事,你以为这就完了?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她的神奇经历--没有跌倒也会发生骨折、半年内做第二次手术、第二次重新站起来的故事。

     

    姑姑的无缘无故就骨折了,活久见!

     

    话说半年前我姑姑克服重重困难做了手术,前前后后将近4个月的康复,终于可以正常站立行走。然而,大年初二正她开开心心地回娘家拜年的时候,她无缘无故地“跪了”,你没看错,是无缘无故地“跪了”,当时她瘫坐在地上、豆大的冷汗在额头上狂飙、一边用手不断指着左侧大腿根部喊疼,那一刻,我们都慌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会不会是手术后的并发症……短暂的慌乱后我马上想起了庞医生,虽然是大过年的,也顾不得那么多,直接拨通了他的电话,讲了姑姑的情况。

     

     

    庞医生非常耐心详细询问了姑姑出现的症状,然后让我拍了姑姑的照片和视频给,他判断姑姑的髋部发生了骨折(最有可能就是股骨颈骨折),要马上到医院急诊确定和处理。

     

    可是姑姑根本没有跌倒也没有外伤呀?难道没有跌倒外伤也会发生骨折吗?!这简直超出我们的想象,说出来你能信?

     

    我们家人都不信,包括姑姑自己,但是现实是,她痛呀,站都站不起来,更不要说走路了,没办法,只能听医生的。我们叫了一辆面包车,拆了后座,铺上一层被褥,几个男人将姑姑搬上车,一溜烟开到医院急诊,庞医生安排好了医生给姑姑检查,一拍片,真是活久见了,股骨颈骨折,没有跌倒也没有外伤髋骨无缘无故地断了……

     

     

    庞医生看了片子后,眯着眼盯着我们看了看,一副“我早就说了你们不相信的”神态,然后问我们如何打算,姑姑和家里人的意见很分散,有要求马上住院治疗的,有要求先回家过了新年再说的(有些老广比较传统哈,认为新年动刀见血不吉利),姑姑只有一个要求:不痛,能走路即可,最好过了年初七再手术(又是老广的一种传统,初七是人日,人人的生日,不希望在生日的时候手术)。

     

    大家的都发表完意见了,庞医生开始解释病情,他说这是一种特殊的骨折,属于病理性骨折,叫做什么衰竭性骨折,它的特点就是没有明显的外伤都会发生骨折,其根源是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案就是换人工髋关节……

     

    推荐医生:庞智晖

     

    晴天霹雳:没有外伤也会发生骨折,要换人工髋关节?

     

    信息量有点大,我们一时无法统一意见,疑问也很多,刚刚换了膝关节,又要换髋关节,身体熬得住吗?安不安全,可不可靠,有没有替代方法?能不能拖一拖再换?

     

    庞医生告诉我们这个部位的骨折通常被称为“人类一生最后一次骨折”,通常骨折后拖着不积极处理没过几天人就没了,特别是冬天,并发症尤其多,大家都不做声了,这个病真的会出人命的,但刚刚还大声说不住院的人又不好下台。

     

    最后大家妥协了一下,庞医生为姑姑先用小腿布套牵引复位、控制骨折端移动引起疼痛,然后安排姑姑年初七入院,年初八第一台手术……

     

    术前准备姑姑已经经历过一次,大同小异,虽然姑姑半年前做了一次人工膝关节手术,但术后恢复的还不错身,医生会诊后认为她可以手术,于是年初八早上姑姑就顺利完成了手术,手术时间很短,只有40分钟,10点半左右就出手术室了,术后顺利回到病房,安全渡过了麻醉关和手术关,姑姑感觉比膝关节手术要轻松很多。

     

     

    不可思议:医生说“肉包骨”的地方(髋关节)更容易恢复并且不怎么痛

     

    术后8小时麻醉基本消退后,康复师就教姑姑做收缩大腿和小腿的肌肉,轻微弯曲活动膝关节;术后48小时拔掉了尿管、伤口引流管和镇痛泵,姑姑可以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在床边坐起,扶着助行器下地负重,交替完全站直和坐到床沿上和原地踏步了。

     

    大概术后第3天,姑姑已经可以很自然地站立和坐下后,医生就让她练习走路了,她的感觉比膝关节手术要好太多了,伤口不痛、头不晕、自己能够拿着助行器在室内和病房走廊里走动,现在术后快3周了,姑姑拿着助行器在村里慢慢走动,走得不错,乡亲们都表扬她够坚强、恢复快,她挺开心的,在室内基本上就放开助行器走路了。

     

    出院的时候,庞医生交代一个月复查一次,大概复查和康复3次,我们计划三月初复诊。真是不可思议:庞医生说“肉包骨”的地方(髋关节)更容易恢复并且不怎么痛,看来好像这是这么一回事。

     

     

    经过姑姑半年内做第二次人工关节手术的故事,想和病友分享:

     

    1)人生无常,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医生很有用,关键时刻,就得听医生的。

    2)意外保险,尽量别用得上,但是真的很有用。

    3)方法总比困难多,咨询专业的意见,采纳专业的治疗方案是对病人最大的保障和爱护。

    4)贫穷固然会限制你的想象,无知也会限制你的想象,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任重道远。

  • 由于医药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步入老年后如何活得健康,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65岁以上的人中,每100人中,有8人在过去一年中曾经因跌伤而求医,并且在之后仍有很高的几率再次跌倒。受伤的不仅仅是健康,还有钱包。数据显示,跌伤老人平均住院费用在9-13万不等!更糟糕的是,由于跌伤而卧床一段时间,所有的病痛都来了,不仅仅失去了行动力,搞不好连自己的生命都受到伤害了。

    「长者防跌倒」,除了小心,避免不安全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增强肌肉耐力、平衡感及柔软性,但我国一向不是一个运动风潮盛行的国家,许多长者年轻时忙于为家人打拼,很可能没有机会养成运动习惯。对于想要防止跌伤的银发族,或者想要激励他们的父母,祖父母动起来的年轻读者,可以参考下面这四点,让运动融入生活。

    1.逐步进行

    对那些希望重新获得运动乐趣的老年人来说,一开始就挑战那些需要高肌肉耐力的重训型运动,很容易就会让他们对健康乐活的“野心”感到恐惧。慢慢地养成锻炼的习惯,一点一点地积累,比风风火火地开始来得重要。

    2.制定短期目标

    对于长者来说,设定短期目标可以激发他们的运动动机。给目标就像给方向一样,给了行动的概念,使它不再仅仅是让人“流汗”或“疲倦”,而是有了新的含义。

     

    值得一提的是:最好不要设定像“一个月减三公斤”这样的目标,因为这会给长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会浇灭他们运动的意愿。推荐更适合作为“减压”或“增加能量”等目标。

     

     

    3、一切从简

    老人最怕麻烦。如果想让他们好好运动,最大的前提就是要简单,好上手,这样运动就不会太有挑战性,运动最好是长者本不熟悉的。器械也不能太复杂,而且运动场所离家越近越好,例如街口的社区体育中心,楼下的公园等等,也许远处的器械精良,但年长者很难步行到达的高档体育馆。

    4.多元和多才能是有趣的

    如果只做一项运动,就会让人觉得无聊,久而久之就受到伤害继续运动的动力。年长的人可以建议多做一些运动,或者在运动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比如跳舞时配上动听的音乐,跑步时戴上耳机听喜欢的节目等等。诚然,「独乐不如众乐」,年长的人与朋友或好邻居一起运动,大家互相陪伴,建立人际间的沟通和联系,对年长的人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

     

     

    最后提醒大家,安全第一!天雨路滑时,请长辈尽量避免在户外运动。身体有任何不适,就算是轻微的头晕、喘气、心悸也不能轻忽,应马上暂停运动。若对健康有疑虑,或是担心筋骨受伤而不愿运动,建议向医事专业人员咨询。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过老人跌倒的新闻?跌倒,看似寻常,但这仅仅是对于年轻人而言,像小孩或年轻人不小心跌倒了,只要没大碍,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就能走。而老年人若不小心跌倒了,那问题可就大了,因为老人身上的骨骼本来就比较脆弱,一旦跌倒,可能就会发生骨折、骨裂,而这些可能从表面上看不出来。

     

     

    有些老人不小心摔倒了,当时没什么事,几天后就不幸离世了,这种新闻也非常普遍,因为在跌倒的时候,骨头刺穿了大动脉的现象也是有的,所以当老人跌倒的时候,我们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要及时检查才能安心。

     

    跌倒已经成为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重要原因

     

    在很多人眼里,跌倒这件事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不小心摔倒或绊倒,极有可能直接危及生命。

     

    骨骼虽然是人体内最坚硬的部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也会开始老化,尤其是在体内钙质流失速度加快,钙质补充不足的情况下,骨骼会变得非常脆弱,这也是老年人容易出现骨折甚至患上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而在跌倒的过程中,外力作用于骨骼,很容易导致其他创伤。众所周知,发生骨折以后,轻则需要住院养伤,严重的可能会直接导致瘫痪,而长期卧床不起,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也会危及其他内脏,诱发疾病。

     

    所以,我们在看待老年人跌倒这个问题时,千万不能大意。

     

    人为什么会跌倒?

     

    生理因素

     

    前面也提到了,随着年纪增长,我们的骨骼会开始退化,其他各个器官也进入了衰退期,视力、听力会下降,腿脚会不听使唤,身体的稳定性、平衡性都会降低,足部患有疾病等因素也都是老年人容易跌倒的原因。


    疾病因素

     

    中老年人群是各种疾病的高发群体,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痛风、神经系统疾病等,都是容易找上他们的疾病,而这些疾病所带来的并发症,会让老年人的身体失控,更容易发生危险。

     

    行为因素

     

    很多朋友都是急性子,明明事情可以慢慢来,但他们总是格外着急,经常急匆匆忙来忙去,其实上了年纪以后,不仅要把心态放平和,在行为上也要都加注意,不能再像年轻人一样莽撞了,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磕到、碰到、跌倒。

     

    环境因素

     

    很多朋友都习惯在饭后去公园散步,而晚上公园的光线并不充足,路灯的光线不足以照亮整条路,如果路上有一些障碍物或者路面比较湿滑的话,老年人是很难看清的,这也会导致我们不小心跌倒。


    老年人如何预防跌倒?

     

    加强锻炼

     

    上了年纪以后,很多朋友都渐渐"丢掉"了锻炼的习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不适合运动了,觉得自己"老胳膊、老腿"再瞎折腾是给家人添麻烦。其实人越老,越不能放弃锻炼身体,因为锻炼的意义就是刺激骨骼生长,促进钙质吸收,如果长时间不刺激身上的各个关节的话,这些关节就会"生锈",变得更加僵硬。

     

    所以,不论年纪多大,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坚持锻炼下去,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老年人怎么说都不能跟年轻人比,所以在运动过程中,也不能急于求成,太过激进,要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来安排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


    改善环境

     

    其实很多老人不小心跌倒的原因都得怪环境因素,如下雨天路面湿滑,路上光线不足,路面有障碍物等,所以想要避免摔倒,最关键的还是要先解决这些问题。在夜间外出时,大家要记得随身携带手电筒,走路时不要分心,仔细观察路面状况。

     

    同时,建议大家平时不要一个人单独外出,尤其是去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在这种地方不小心摔倒了,可能很难遇到好心人。很多朋友为了养生,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公园晨练,这种积极程度确实值得我们敬佩,但太阳还没出来,路上光线不足,路面有露水,比较湿滑,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建议大家还是等天亮了再出门吧。


    总结:年轻人不小心摔倒都有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更何况身体素质本来就不好的老年人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时刻小心,别在最基本的问题上犯错。

  • 家里有70岁左右的老人的话,对于老人的日常应该格外注意了,要尤其注意防止老年人摔倒。有关调查研究显示70岁及其以上的老人,因跌倒引起的伤害死亡,位居全国第一。

      


    跌倒就站起来啊,怎么会这么严重?

     

    是的,很严重。如果是中年人、青年、小孩摔倒了,那立刻站起来就好了,可是对于70岁的老年人来说,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70岁以上的老人,多少都有些骨质疏松问题,平衡能力也会下降。平时走路、上台阶的时候非常容易摔倒,并且摔倒后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疾病,如半身不遂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每年大约有3000万老人跌倒,不仅会造成骨折,后续还有很多坏处。比如长久卧床,会造成感染、心脑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大约有10%~20%的老年人跌倒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甚至还会造成2成的摔倒的老年人死亡。这也是为什么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原本身体很好,但是跌倒一次后,身体就垮了,甚至是影响了寿命。

      
    那么什么样的老年人容易跌倒呢?

     

    视力、听力差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容易跌倒;老年痴呆患者容易跌倒;贫血或者血压不稳的患者容易跌倒;行动障碍、步态不稳的患者容易跌倒;服用利尿、镇静安眠、降压、泻药者容易跌倒。老人跌倒后果比较严重。那么如何防止跌倒呢?希望家里有老年人、尤其是七十岁左右的老年人格外注意。

      
    防跌倒10条建议:

     

    1、穿平底鞋、脚步稳健,便于行动。

     

    2、走路要注意坑洼地面、湿滑地板、注意周围宠物。

     

    3、不到光线不明亮的地方走动。

     

    4、卫生间安装扶手,湿滑地板及时清理。

     

    5、家里电线、丝状物不要乱放,尽量不发昂带有卷边的地板,尽量少放带轮的座椅。

     

    6、清理楼梯间杂物,保证灯光充足。

      
    7、多晒太阳可补钙,减缓骨质疏松发展。

     

     

    8、勤锻炼,增加肌肉力量和平衡训练,减少跌倒的可能。

     

    9、多交朋友,保持一颗愉悦的心情。

     

    10、家人多陪伴,减少孤独感。

     

    七十岁是老年人生命中的一个大关,七十岁左右的人大多身体很脆弱,比较容易跌倒,进而引发一系列病情。所以,有70岁左右老年人的家庭平时应该增加对他们的关怀。

  • 今天好像是个晴天,

    但我的头顶被蒙了一层黑布。

    灰蒙蒙的,无法遏制的落寞突然降临。

     

    刺耳尖锐的闹铃声响起,我想去关掉它,奈何我的手臂像绑了千斤石一般,粘在了床单上,尝试了大概几秒钟后,我果断放弃挣扎。

     

    我呆呆地望着出租屋泛黄且有裂痕的天花板。

     

    屋外,天亮了,可屋内似乎又是漆黑一片。

     

    从头到脚充斥着疲倦,我似乎是一夜无眠,又似乎是从噩梦中醒来。

     

    终于,令人讨厌的闹铃声停了,屋里很静,我能感受到自己加快的心率,沉重的呼吸,以及疼得快要炸掉的头。

     

    厌烦透了,人为什么要有这多余的呼吸、心跳。

     

    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要创造人这个物种?

     

    好像很快,又好像很慢,刺耳尖锐的闹铃声又响了。

     

    我想起床,可是我动弹不了。我的身体僵硬而疲惫,完全不受控制。我发了一会呆,叹了几声气。

     

    ……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连基本的工作都无法完成了,我真是个废物。

     

    我看向窗外,如果我从这里跳下去,那么是不是一切都能解脱了?

     

     

    上面是一段来自抑郁症患者的第一人称叙述。

     

    如果你未曾得过抑郁症,你可能很难想象,抑郁发作时那种无法描述又具体的痛苦,和身体被世界剥离的感觉。

     

    “心脏疼,头疼,严重的时候疼到呼吸都困难、缺氧,但是做了检查又没有生理上的问题,没有办法制止。”

     

    他们可能正在承受这样的痛苦,但并不一定能让你看出来,或者,他们自己已经躲了起来。

     

    “你就像是被放在了一个玻璃罩子里面,我们看到你笑、打招呼、出门逛街、吃饭、手挽手一起走,可是就是觉得你不在我旁边,像个空壳子。”一位母亲对她患抑郁症的女儿如此说。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有些被忽略的言行里,甚至出现了“微笑抑郁”这种非典型的抑郁表现形式,他们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开心,但在微笑和乐观的背后,却充满了无价值、残缺和绝望感。

     

    2019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等在《柳叶刀》发表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的患病率数据显示,在中国,抑郁症发病率达到2.1%。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在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为6.8%,12个月患病率(12个月内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为3.6%。照此计算,超过9500万中国人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

     

    但事实上,接受了有效治疗的患者不足一半。

     

    因公众对精神疾患普遍存在偏见与污名现象(含自我污名),哪怕是在一线城市上海,也只有41.6%的人能正确识别出抑郁症。

     

    大量患者直到变成重症后,自己和家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终酿成悲剧。

     

    战战兢兢隐藏自己的抑郁患者,可能就是我们的至亲好友,甚至我们自己。

     

    01

    我懒,不想出门,是抑郁吗?

    有戏言称,焦虑抑郁不分家

     

    终于到了休息日。

     

    什么都不干都觉得累,话都懒得说,字也懒得打。答应好的聚会突然不想去了,只想赖在床上抠手机,饿了吃困了睡,无忧无虑没有束缚……连出门拿快递都不想在外面多待几秒。

     

    这只是正常的懒,谁都有惰性。 多数人的懒惰,大多是一种行为习惯

     

    这种懒惰通常是有选择性的。大多是不愿去做那些费心、费力又吃苦的事情,或者不愿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则乐此不疲。

     

    抑郁症患者的懒惰则没有选择性而是有普遍性,即无差别地不愿做任何事情。一些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几乎不能做任何事,包括吃饭、如厕等日常活动……即使以前喜欢的事情,也引不起患者的兴趣。患者往往感觉行动不起来,或力不从心,或一拖再拖。有的患者即使打起精神去做,也体验不到以往快乐的感觉。

     

    所以,很多抑郁症患者并非真正的懒惰,而是其行为被抑郁情绪抑制了,看起来显得懒惰而已。患者处于抑郁状态后,只会从不懒到懒,或者从懒到更懒——就像从平地进入低谷一样,前后有一个落差。

     

    抑郁症有很多种病因可能,包括遗传基因易感性因素(多基因遗传疾病)、脑的器质性和功能性变化、体内生化系统(例如激素、神经递质等)的不平衡、生活压力事件、性格缺陷、药物以及药物滥用问题等。通常这些因素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抑郁症。当然,也有很多抑郁症患者是无故发病的。

     

    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在非专业人士眼里,与思想品德、个性、人格问题相混淆,但对专科医生来说,这些症状恰恰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

     

    很多家长难以理解——他们认为,孩子就是变懒了、好逸恶劳、逃避学习、“玻璃心”、“无病呻吟”。

     

    这样的看法,对患者不仅极其不公平,还会把他推进更深的深渊。处于抑郁状态的孩子不是懒,只是在别人不知道的世界里遭受着折磨,并且很多患者不敢告诉家人,“怕给身边人添麻烦”。

     

     

    如果你一直不想出门达一周以上,不想理人,心情低落,经常想哭。兴趣下降,没有喜欢的事情,思考困难,不能集中注意力,对生活失去希望,甚至想自害、轻生,你或许要警惕抑郁症。请一定想办法咨询专业医生,拿上医保卡,到精神科挂个号,很便宜的不必有压力,也不用害羞,医生会对你的情况负责且对别人保密。

     

    如果你不想出门,不想社交,不敢到人多的地方,与人说话就脸红,不敢对视,一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就浑身紧张冒冷汗,极度不自在,坐立不安,头脑一片空白,注意力不能集中,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呆在家中就放松很多。久而久之,经常有逃避行为,变得不爱出门,避免与人打交道,虽然心中想与人交流但做不到,这可能是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属于焦虑症的一种,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和成年早期,我国焦虑症的患病率高达7.6%。 

     

    但这只是“焦虑障碍”的冰山一角。成年人中常见的病理性焦虑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惧症、社交焦虑症、广场恐惧症、特殊恐惧症、惊恐障碍。所谓的病理性焦虑包括这些特点:无明确致焦虑因素,致焦虑因素和反应不相称,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过长。

     

    有戏言称,焦虑抑郁不分家。实际上,焦虑和抑郁虽是两种疾病,但很多人同时受到两者的困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70%的抑郁症患者有焦虑障碍,而约一半的慢性焦虑者也有明显的抑郁症临床症状。两者的重叠使得病程拖长,并可能损害患者的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且增加他们的自杀风险。

     

    02

    抑郁中,不为人知的痛苦与绝望

    “我跳下去的时候,你们能不能赶快把我盖住,别吓到我家人?”

     

    *若你处于深度负面情绪,请谨慎观看*

     

    来自自身的痛苦

     

    人生没有任何乐趣,只有痛苦。”

     

    作家安德鲁·所罗门的一段描述:“人类文字中对于抑郁的崩溃阶段描述并不多,处于那个阶段的人几乎全无理智,但他们却又需要尊严,一般人往往缺乏对他人痛苦的尊重。无论怎样,那种痛苦都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当你陷入抑郁的时候。”

     

    除了抑郁症患者,没有人可以真正了解抑郁带来的痛苦和绝望。你可以想象,虽然身上没有伤,但是痛苦却切切实实地烙在感官上的状态。

     

    “自制力像脑子里的一个开关,我的开关已经坏了。”

     

    有人会在上课时突然哭出来,也有人会在上班时疯狂地用头撞墙——只要还在能够忍耐的范围内,就感受不到疼痛。感知被关闭了,不开心被放大了。即便入睡也仍然感到不安。经常做梦,梦境被暴力、血腥和鬼怪的元素围绕着,醒来之后头痛欲裂。

     

    “当你意识到快乐的那一刻,就是它开始消逝的时候。”

     

    很多人对抑郁症的看法是,抑郁无非是人对于生活感到失望和悲伤,就像是生活中的一些不顺心的小事,比如:工作压力逼退发际线,爱情举步维艰……但事实上,抑郁症是即使所有的事情都很顺利,你依然可以感觉到这种悲伤。就像身处漩涡,被巨大的阴影笼罩。

     

     

    在精神遭受如此的长期折磨下,厌世情绪也随之而来:“如果有一个按钮按下去,可以让我消失掉,不再有任何感受,爱我的人都能把我忘记,不给任何人留下难过与悲伤,我会毫不犹豫地按下去,即使我的确爱着家人、朋友、爱人。我只是,讨厌活着这件事情而已。”

     

    接下来,患者的接纳度和耐受度会跟着降低,整个人从内到外都呈现出一种被“压缩”“封闭”的状态,也就对应了“抑”和“郁”二字的含义。

     

    “没有任何原因的沮丧、哭泣、猜忌,觉得没有人爱我,世界上只有我自己跟我在一块儿。”

     

    除了情绪低落、思维阻滞之外,很多人往往会浑身乏力,肢体僵硬,呼吸急促、心跳过速、头晕目眩、各种疼痛……身体也慢慢不堪负荷。

     

    “做噩梦了,醒不过来,有时候梦里都是现实,醒来后很恍惚,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醒了,但真正要起床的时候睡眠又像沼泽一样,要付出搏斗一样的努力才能睁开眼睛。”

     

    这些感觉,不是只出现一分钟、一小时或一天,而是以月甚至年为单位持续着的。

     

    财新传媒的张进在他自己的抑郁症笔记《渡过》一书中回忆道:“我还记得,那时我四肢僵硬地躺在床上哭泣,因为太害怕而无法起来洗澡,但同时,心里又知道洗澡其实没什么可害怕的。我在心里复述着一连串动作:起身,然后把脚放到地上,站起来,走到浴室,打开浴室门,走到浴缸旁边,打开水龙头,站到水下,用肥皂抹身体,冲洗干净,站出来,擦干,走回床边。12个步骤,对我来说就像经历耶稣的艰险历程一样困难。我用全身的力气坐起来,转身,把脚放到地上,但是之后觉得万念俱灰,害怕得又转过身躺回床上,但脚却还在地上。然后我又开始哭泣,不仅因为我没办法完成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而且还因为这样让我觉得自己愚蠢无比。”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开心一点,出去走走,对于他们来说可能难于登天;一个无心的玩笑,一个小小的分歧,甚至一个简单的事务,一个阴沉的天气,都有可能成为万劫不复的导火索。

     

    就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如此说的:“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是的,他也是一名抑郁症患者。

     

    来自他人的折磨

     

    “凭什么奇怪的动物被保护被喜爱,奇怪的人类反而被远离被讨厌?凭什么?”

     

    除了来自心灵深处的折磨,和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有更加糟糕的事情:

     

     

    说出这些话的不仅是陌生人,还有抑郁症患者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

     

    “最令当时的我痛苦的,是家人对于这个病的不理解,和我自己的病耻感。其实对于心理上的疾病,大部分年纪较大的人就会有这种病耻感,估计他们觉得和精神病扯上关系是件不好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我,不关心我。 ”

     

    “对于患上了抑郁症的人来说,感知爱的能力也消失了。任何人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话都会被解读出很多种不好的敌对意思,尤其是身边同事亲人朋友。所以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容易突然生气和哭泣。”

     

    当面对别人的偏见时,那些话在抑郁症患者听起来就像是——不会游泳的我溺水了,岸上的人却都在对我大喊:“撑住啊!用嘴呼吸啊!傻x!”

     

    劝是没有用的。劝一个抑郁症患者“别多想”,就好像告诉一个烫伤了皮肤的人“你别觉得疼”一样徒劳。

     

    相信对抑郁症持有偏见的人,并不在少数。正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偏见,很多抑郁状态的人,不能被理解,或者恐慌自责、不敢求助,正在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无助和痛苦。

     

    即使有人的身心状态还没有发展到“症”的阶段,但这样的大众认知环境,恐怕真的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还有一部分患上抑郁症的人,会被大家评价为无私、善良、好脾气、认真负责、完美主义、乐于助人等等。仿佛这个病,也挺喜欢跟我们眼里的“好人”过不去。

     

    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微笑抑郁”。这种现象来自抑郁症本身那个令人讨厌的特点——抑郁症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从外在很难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抑郁症。

     

    他们 假装自己过得很好,假装把自己放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但是内心的荒凉却只有自己知道。

     

    但是,当周围的一切褪去,他们往往又要承受更加沉重的负担,更加难以释怀的情感。

     

    这些“好人”劳心费力了半天,也许总是在成全别人、顾及别人、照亮别人,恰恰忽略了自己,不停地燃烧着自己。

     

    或者,这些“好人”在不停让自己坚持和维护着一大堆高标准、严要求的东西,不管这些东西是不是真有什么确切的意义。

     

    但别忘了,不管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还是对别人认真负责重感情,都需要先有个身心健康的状态,让足够的能量去支持你完成这些事情。

     

    当你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心神不宁、百病缠身之时,再去强迫自己追寻什么奉献他人或者实现自我价值之类的东西,恐怕就又变成了本末倒置。

     

    心病还需心药医,但每个人的「心药」都不同,它只能靠你自己去找到。”

     

    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以及不同的应对,易抑郁的人群,相对更为敏感,更难抗压、更在意别人的言语、更会情绪自攻。这导致他们在平日里更易处于一种自我高压的状态下,不能放松。然后经历量变到质变,让体内调整压力的开关按钮处于一种失控或者是高疲劳状态,从而容易将一些心理疾病转换成生理疾病。

     

    我们和身边抑郁症患者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从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角度看,最亲密的朋友会去理解自己,陌生人知道自己的抑郁症也无所谓。他们最不想被身边关系一般的人知道,尤其是那些躲不开的同事同学和普通朋友。因为那些议论会一直萦绕在耳边:“你干吗想那么多”“没必要”“会自杀吗”“你的事情解决了就好了”。

     

    但,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被解决的,也不是所有“想太多”都是可以被控制的。最终,他们的情绪被当成小孩子的无理取闹,没有被当作一种疾病加以重视同龄人不理解,父母更不理解。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即便和最亲密的人接触,他们也敏感地保持着微妙的距离。有患者在崩溃边缘时对心理咨询师说:我依然打心底里觉得,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接受那种负能量,也没有义务接受我的压力,所以我不愿意把负面情绪带给别人。  

     

    03

    抑郁症是“温柔”的疾病? 可别再乱贴标签了

    温柔这个词跟抑郁症没有半毛钱关系

     

    很多时候,抑郁症患者会对“抑郁症”这三个字感到不满——没说几句话,5分钟的时间,医生就用这三个字概括了他所有的痛苦。

     

    徐凯文(精神科医生,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副教授)认为,仅仅从现象层面进行描述而发明的医学标签本身就是粗暴的。“人类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的认识还是很不足的。无论精神科医生,还是心理学家,都不应该停留在只是简单地贴上抑郁症的标签。”

     

    “世界上有几百种精神疾病,有一些是有明确原因的,比如梅毒、吸毒导致的精神症状,治好了梅毒,相应的症状就会消失;还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一个人经历地震、战争,经历了生死,受到了惊吓,经历了丧失的痛苦与创伤,这些都是明确病因的。但抑郁症的诊断,只在症状层面有相似性,它是一种现象的描述,不同的抑郁症患者在实际发病机理有很大的不同,跟生物、社会、经济、文化都可能有关系。”

     

    很多专业的心理治疗师,从来不会称对方为抑郁症患者,而是“抑郁的人”。这背后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他们认为人不该被精神疾病所定义,也不希望对方总是在意这个标签。治疗师们也希望,“抑郁的人们”永远不要改变看待自己的方式,不要让抑郁阻止任何人去做喜欢的事情或者成就自己。

     

    还有太多媒体,仍用不当的方式在宣传

     

    “抑郁症是一个很温柔的疾病,我希望你们去了解它理解它,关爱抑郁症患者群体。”

     

    网络上很多媒体和作者,在用类似上面这样的句式,把抑郁症当成情感话题在宣传:请关爱抑郁症群体。

     

    实际上,社会文化水平在提高,当代青年受教育程度也越来越高,现代人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接纳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但是,上述宣传方式却可能造成很差的社会影响

     

    1. 这可能会让读者产生逆反情绪——你让我们了解这个了解那个,最后什么都没有了解到。
    2. 这种美化的方式也回避了抑郁症最重要的本质——它是一个疾病。大众无法从“温柔”这种比喻中理解,为什么抑郁症是一个疾病。
    3. 这甚至会让一部分不懂事的人以得了抑郁症为荣,认为自己是“很酷的”、“有故事的”。

     

    有些作者或许会出来反驳:我这么说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往往只伤害自己,而不伤害他人。

     

    别开玩笑了,别的大多数疾病就不是这样吗?

     

    以情绪式强加标签的宣传,反倒把抑郁症患者拉入了更难解的困局。这导致很多抑郁症患者自己都不懂:为什么我得了这个病,为什么我会这样,这是一个疾病?是因为我太温柔了吗?

     

    如果你真的跟抑郁症“相处”过,你就会知道,温柔这个词和抑郁症没有半毛钱关系。患者本身就要面对极其痛苦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症状,他们身边的人也要消耗更多的温柔与耐心来对待患者。

     

    抑郁症不该被美化。抑郁症患者最重要的诉求之一就是:请所有人都把抑郁症当成一个疾病。

     

    如果一定要把抑郁症与温柔这两个词关联,那只能说:抑郁症是需要学会对自己温柔的疾病,需要学会温柔地接纳自己,愿意去接纳自己患病的事实,愿意遵医嘱吃药治疗,努力摆脱这个疾病的困扰。

     

    04

    人大代表建议将抑郁症纳入医保

    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把心理咨询纳入医保、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内容……

     

    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我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广州市委会主委、广州大学副校长李小琴建议,建立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由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牵头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探索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有效模式。

     

    首先,抑郁症知识普及性不足,“污名化”严重,社会对抑郁症的偏见和歧视有增无减。

     

    研究发现,早发现早治疗,超过70%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治愈。但目前抑郁症的教育和普及还是比较落后,群众普遍缺乏防治知识和主动就医意识。

     

    第二,抑郁症患者底数不清,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亟待开展。

     

    各地尚未能定期开展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尤其是缺乏抑郁症专项流调,抑郁症患者底数和患病负担亟需开展调查。

     

    第三,抑郁症干预治疗可及性不足,重点人群干预有待加强。

     

    目前,抑郁症尚未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心理咨询更未能进入医保范围。

     

    以广州为例,在实际治疗中,公立医院心理咨询收费标准为300元/40分钟,私立门诊收费更为高昂。

     

    第四,心理服务人才不足,人才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率较低,校园、社区等免费心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即便筛查出患者也未能跟踪和开展相关治疗。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专科三级甲等医院)院长、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王刚称:“中国抑郁症的主要问题是诊断和治疗不充分。为抑郁症设置单独的科室,是近10来年中国精神医学的一大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抑郁症治疗的社会需求是很大的。社会关注度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抑郁症不是一个小众的疾病,而是一个患病率较高的疾病。”

     

    在提高抑郁症治疗的医保报销比例的同时,在全社会去除抑郁症病耻感也同样重要。

     

    否则,即使报销额度提高了,大家也不敢享受,因为由“抑郁症”、“精神病”这些标签带来的歧视,给患者和家庭造成的损失,比经济损失更大。而消除病耻感,需要改善对于精神疾病的社会管理。

     

    笔者按:

     

    抑郁往往不是冲动,反而是理智下的悲观。

     

    外人根本无能为力,他们只能选择独自承受,然后用无数个无眠的黑夜消化。直到最后消化不完,这种痛苦也基本都是无声的。

     

    如果有一天,你身边那个平时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还有点佛系的朋友告诉你:我心里很难过。

     

    你可以给他陪伴,或者倾听就可以了。请不要随意发表一些自以为是的看法,不要打趣也不要反过来吐槽倾诉——可能他心里的垃圾桶早就满了,他想找一个宣泄口,你只要安慰他听他说,甚至都不用评价什么,他或许都可以找到一个生存的点。

     

    谁都有可能面临抑郁,它可能因为环境、事件、体内的化学物质,甚至很大程度只是你“运气不好”,所以请不要觉得是你自己的错。

     

    任何人都有权利享受这世界带给我们的欢愉,而并非独自承受无尽的悲观。

     

    如果你正深陷泥沼,却无人可求。

     

    找个靠谱的医生吧。

     

    即便他不能感同身受,但至少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

     

    即便他不能感同身受,可至少会用尽全力拉你上岸。

     

    或许人生的底色就是悲伤,但那些碎片般的片刻幸福和温暖,也是能支撑我们走过漫漫长夜的明灯。

     

     

    YOU NEVER WALK ALONE.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到了快中午的时候,关节外科的门诊来了一位男子,他虽然不胖,但身体看着很壮实,拄着双拐就进来了,跟着男子的妹妹,手里拎着片子袋,医生简单的询问了男子的情况,得知男子两条腿的股骨头坏死了,现在不住拐根本走不了路。

     

     

    大哥从妹妹手里拿过片子递给医生。“股骨头坏死已经Ⅳ期了啊,现在症状又这么重,只能换假的了(髋关节置换)”医生看了片子后又问:“经常喝大酒吗?还是曾经大量用过激素,比如地塞米松,甲强龙之类的”。大哥说:“唉,我都不喝酒,大概1年半前,我从我们县医院做过化验,然后我们村的赤脚医生看了说我是布病(布鲁氏杆菌病),连着给我输了3个月的地塞米松和青霉素”。“可惜了,才38,就这样了”医生一声叹息后说。

     

    为什么输了三个月的激素,就股骨头坏死了呢?临床上股骨头坏死的最常见三大原因:

     

    一,髋部骨折后的股骨头坏死,髋部骨折最常见的是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股骨颈骨折后,损伤股骨头血液的供应,发生股骨头坏死,这种多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

     

    二,就是大量饮酒后的股骨头坏死,大量饮酒伤肝,这个大家都知道,酒精性肝硬化,最后发展为肝癌。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量长期饮酒后,可能你的肝还很顽强,股骨头却先倒下了。

     

    三,就是这位大哥这种情况,大量应用激素(老百姓说的激素一般特指糖皮质激素),大量应用激素后,易导致脂肪栓塞、血液高凝状态引起血管炎,骨小梁疏松,股骨头塌陷进而股骨头坏死。至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就很简单了,早期就是对症保守治疗,严重者髋关节置换。

     

     

    股骨头坏死很常见,但是医生为什么说这位大哥很冤枉呢?原来是村医生只看了化验单就说他是布病。但是入院后进行相关检查后发现男子,布鲁氏菌抗体测定阴性;没有与羊、牛、猪、狗等携带布病病原体的动物的频繁接触史;也没有布病感染时发热、多汗、关节痛等表现。因此,这位大哥感染布病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平白无故应用三个月的地塞米松,最后导致了才38岁股骨头就坏死的结果。

     

    最后,想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身体哪里不舒服,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遗憾。

  • 作者 | 王健医生

    文章首发于 | 骨科王健医生头条号

     

    33岁的陈先生,是一名电工。做电工这份工作,危险常有,但平时多多注意,还是没什么大碍的。并且,工资也不算低,养家糊口是没问题的。

     

    然而,2个星期前,陈先生在安装电表时,不慎从高处坠落,随即被送进了我们医院。

     

     

    患者平车入院,左下肢长夹板固定,呈外旋缩短畸形,左大腿上段压痛明显,中段及以下肢体无触压痛,膝关节周围无触压痛。拆除夹板,见左下肢皮肤完好无外伤及出血,膝关节活动度可,左下肢末梢循环、感觉、运动正常。

     

    胸部X线平片未见异常,左股骨粗隆下骨折,建议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率,非特异性ST抬高,右室肥大的可能性,肺部疾患的可能性。

     

     

    我科进一步完善各项检查,建议手术。随后,与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病情,家属强烈要求手术。

     

    各项术前准备未见手术绝对禁忌症,于是在全麻下行“左股骨转子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下肢血管探查+肌腱探查+髂胫束松解术”。术后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补液,止痛,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

     

    因患者术后复查血小板降低至87×109/L,考虑与NSAIDs类镇痛药物使用有关,予以停用后复查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水平。

     

     

    现患者一般情况可,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查体无异常。患肢功能恢复可,切口表面敷料覆盖,无明显渗出,家属要求出院。

     

    建议其遵嘱继续服药,循序渐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出院后3日内消化内科复查肝酶,患肢免负重,可适当双拐免负重下地活动,避免摔倒,加强营养以促进切口及自身机能恢复。

     

    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我科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出院诊断:1.左股骨转子下骨折;2.中度贫血;3.低蛋白血症;4.高血糖症;5.肝功能异常;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相信不少朋友平时都有遇到过突然站起来时,眼前一黑的情况,可能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贫血或者低血糖,但如果经常出现,可能跟两者没有关系,而是别的问题。

     

     

    为什么突然站起来时,会出现眼前一黑的现象?

     

    在身体没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我们的生理结构导致在蹲下时,下半身的血管会被压迫到,导致大脑及上半身出现缺氧的情况,如果蹲的时间长了,突然起身就会导致心脏压力增加。这个时候上半身的血液流动是正常的,而人体的血压则会出现急速上升的症状。

     

    而我们的大脑是非常敏感的,在这种血压突然升高的刺激下,会出现晕眩或眼前一黑的症状。但是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并且持续时间很短,稍微活动一会儿身体就会调整好状态,跟贫血或者低血糖没什么关系。

     

     

    如何避免这种生理性“眼前一黑”的现象?

     

    根据上面所介绍的原理,大家只要避免蹲的时间过长,以及猛然起身即可,在蹲着的时候,尽量不要蹲太久,站起来时也要放慢速度,缓慢起身,这样就能很好地预防这种现象。同时,缓慢起身也能减轻心脏和血管的压力,对人体健康也有好处。

     

    除了生理原因导致眼前一黑的现象,还有2种比较常见的因素

     

    体位性低血压

     

    有些朋友不恰当的姿势也会引起低血压的症状,相比于病理性的低血压,这种就简单多了。一般蹲的时间过久就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因为在突然站起来的时候,血压都灌注在人体的下半部分,影响大脑的血压水平,从而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的症状。


    解决方案也很简单,还是一样应该缓慢起身,不要猛地站起来。除此之外,平时也要记得多补水,尤其是到了夏天,出汗多,总是忘了及时喝水的话,也会影响人体血液循环速度。体质虚弱的朋友,平常出现这种情况的次数可能更多,这就需要加强锻炼,提高体质了。

     

    血液粘稠

     

    有些朋友明明诊断了并不贫血,却经常遇到蹲下站起时头晕、眼前一黑的现象,这或许跟体内血液的黏稠度有关。当血液过于黏稠的时候,血液流动就变得不那么通畅了,血液循环也受到影响。


    而且这个时候还很容易诱发血栓,危害人体健康。这种因素所导致的眼前发黑,则需要我们重视起来,因为随时都可能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想要避免这种现象,大家就要通过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来预防了。加强体育锻炼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最佳方案之一,坚持运动一段时间,体内的毒素也会及时排出,血液浓度也能得到降低。同时,少吃油炸食物和油腻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可以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加速血液的流通。


    以上就是关于“眼前一黑”的原因分析和相应的建议,如果大家平时经常出现这种症状的话,还是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健康状况。

  • 日常中最令爸妈崩溃的事,就是‘明明孩子已经学会做这件事,今天却说不会!’举例:‘昨天成功戒尿布,今天又尿床’、‘教会坐餐椅吃饭,忽然硬要边吃边玩’、‘明明睡过夜,半夜却哭闹着喝奶’,不是孩子不会了,而是爸妈忽略孩子小小心灵中的恐惧。

     
     
    爸妈育儿要有好奇心,否则可能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突然说‘不要’,爸妈先别动怒

    每天洗澡,我通常都会习惯收拾东西,把灯关掉,再直接到浴室等孩子,通常孩子‘摸一摸’就会自动来洗澡了。

     

    这一天晚上,孩子还在玩黏土,已经按照平常的步骤提醒她:‘准备洗澡了!’接着一样一样收后,就把灯关掉。下一秒,随即听到孩子大喊‘不要!’

     

    面对孩子拒绝洗澡,其实我们也能理解,因为平常她也会有赖皮的时候,例如:跑来跑去,一直说‘不要洗澡、不要睡觉’,都是三岁小孩的日常。只是孩子每次都用‘叫’来表达,很容易惹恼我。

     

    这次,孩子也疑似故技重施,并转头大叫:‘不!要!关!灯!!!啊~’这个举动让我不爽。孩子她是‘上层脑的生气’,想用赖皮的方式,达成目的,也就是多玩一会,‘怎么能让你得逞呢!’我心想。

     

    我站在那边看着她,开始思考用什么方法来坚守原则,并一边犹豫着:‘要不要打开灯?’可是又想着:‘不能因为你生气、大喊就破坏掉规矩啊!’

     


     

    先倾听孩子怎么说

    动作停止的时刻,我开始好奇,‘为什么孩子不去洗澡?’、‘为什么平常不叫?今天却叫了?’、‘为什么是叫不要关灯?不是不要洗澡?’、‘为什么是叫?不是哭?’心中开始充满各种问号。

     

    这一好奇,我的想法变了。

     

    不只是想解决问题,更想知道问题!从生气转变成关心,于是走过去,蹲了下来,问孩子:‘为什么会不想关灯呢?’她没说话。

     

    进一步揣测她的想法,继续追问:‘是因为还想玩吗?’她说:‘不是,是因为关灯会有怪物。’

     

    孩子一说完,他们才想起这阵子幼儿园流行一个‘关灯会有怪物’的游戏,有点哭笑不得。虽然客厅灯关了,但不至于到全黑,走廊的光还是能照亮客厅,真的有这么夸张吗?‘你会害怕吗?’爸妈还是要同理孩子的心情。

     

    ‘嗯...我想要自己关灯。’她说完,就拿着小椅子跑去把灯打开,然后自己关灯,接着,便开始脱衣服去洗澡了。

     

     

    父母有好奇心,才能守护孩子的好奇心

    对于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活中发生的事,都会有一种‘嗯!一定是这样’的想法,用自己的观点,去定义、评断每一件事情。

     

    就像孩子开始大喊、拒绝洗澡时,我马上就下定论‘她一定是贪玩、想挑战规矩’,也差点就依据自己的想法,去处理这件事情。

     

    还好,有多一点好奇。我们所看到的行为,只不过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

     

    孩子行为背后,有更多的资讯,是爸妈看不到的。然而,爸妈却一直着重在孩子表面的行为。‘极力想要修正、想要去解决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试想,如果少了那么一个好奇,一个幼儿园的小游戏,却让孩子被误会成贪玩,害怕被误会成在生气,孩子的心里,肯定充满委屈、不谅解。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也会渐渐被扼杀掉。

     

    提醒爸妈,在面对孩子时,抱持着好奇的心态,你会发现,问题自然就不在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胖就胖呗,看习惯就好了。”

    “心宽体胖,胖子都是善良的。”

     

    很多胖胖的朋友都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宽慰自己;还有些人认为只要不胖的太过分就无所谓。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只要超过正常体重就会对健康有影响。因为,肥胖现在已是公认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了,有的人虽然只是有点胖,但也决不能忽视,一定要控制体重,否则后患无穷。

     

    原来肥胖这么危险

     

    当BMI>25以后,随着BMI的增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当BMI>30的时候,死亡风险会成倍递增。

     

    因此,控制体重增长十分必要。严重肥胖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肿瘤的死亡率明显增高。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肥胖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但还有其他标准同时决定着肥胖的风险。如,BMI轻度上升,看起来不严重,但腰围较大时,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也会上升。所以,中心型肥胖者比全身型肥胖者更危险。

     

     

    肥胖还会对心理造成影响,尤其是青少年肥胖。容易出现自卑、抑郁、不愿交流、入学或工作受歧视等现象。

     

    万病“胖”中来

     

    肥胖是万病之源,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

     

    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骨关节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还会增加不孕不育的发病风险。

     

    当BMI≥24,患高血压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者,患高血压病的风险约是正常腰围者的3.5倍,患糖尿病的风险约为2.5倍。

     

    肥胖伤脾胃

     

    中医认为,肥胖病位在脾;长期食用肥甘厚味,导致脾胃负担太重,水谷精微不能及时运输至全身,堆积在体内以至发胖。其实就是我们通俗讲的,能量摄入过多,又没有充分消耗,剩余的糖类、蛋白质等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

     

    此外,经常吃肉、蔬果吃的少当然也不利于肠胃健康啦,要控制自己的小欲望,均衡饮食哦~

     

    虽然生活中胖子很常见,但并不代表“胖”是一件小事,有一点胖也不是无所谓的事,严格控制体重非常重要。如果刚开始发胖不重视,后面会越来越胖的,健康问题也会逐渐显现出来,这个时候再控制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参考文献:

    1. 倪国华, 张璟, 等. 中国肥胖流行的现状与趋势[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3, 19(10) 70-74.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 中国成人肥胖症专家共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 27(9) 711-717.

    3. 曲伸, 朱冰. 从代谢角度认识肥胖,用整体策略管理肥胖——近期国内外肥胖观点的理解与解析[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8, 34(4) 269-273.

    4. 吴秋燕, 王佑华, 等. 中医治疗肥胖症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 17(16) 2444-2447.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