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关注心理健康

关注心理健康
发表人:杨德超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较大,不论哪类群体,都有各自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遇到事情不顺利时,难免会心情不好,那我们该如何去缓解消极情绪呢?心理治疗师杨德超给您支支招:

一、生活规律有计划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将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平衡,将所做之事列出清单,按计划循序渐进完成,这样会增强自我的掌控感,提高自我效能感,能够很好地缓解情绪。

二、“停”下进度得感悟

当面对一些难处理之事时,不妨“停”下来一段时间,不纠结于具体的选择,不急于一个答案,真诚的告诉自己:我可以难过,可以失败,也可以暂时停下来。或许你会得到新的感悟。

三、周围资源善利用

尽量避免与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的隔离。即使你感到没有动力,也要试着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参加一些轻松愉悦的活动。与他人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扰,刚开始时或许你有些不适,但相信它会缓解你的消极情绪。

四、歪曲认知来调整

歪曲认知可引起我们的焦虑、抑郁情绪,我们可使用应对卡技术识别及解决我们的自动化思维、认知错误和不恰当归因。比如,卡片正面写下未经验证的负性观念(头晕、胸闷、出汗...);卡片反面写下一些理性观念(我只是紧张、紧张会引起这些正常反应...)等,通过这些来调整我们的不良思维,从而使情绪得到缓解。

五、心理技术随身备

运用心理学上的稳定化技术来调节情绪,如蝴蝶拍、保险箱、安全岛等,这些是可以在室内完成的一套简单易学、抚慰心灵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自身资源进行提取、深化,提升复原力。

六、主动上前寻帮助

当我们的消极情绪依靠自我或周围资源仍解决不了,且持续较长时间时,我们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抑郁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现代生活高节奏运转,加班熬夜已成为上班族的日常,导致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迅速攀升。据统计,近几年中国有近2亿以上的人甲状腺出现问题,本片文章就甲状腺常见疾病防治,提出了几个建议。

     

    一、甲状腺结节需辨良

     

    甲状腺是影响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万一出现病变,人体其他器官的新陈代谢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如心脏、大脑神经,肌肉、眼睛、骨骼、皮肤甚至生长发育及生殖等。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腺肿块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甲状腺结节中有些结节内容是实体组织,有些结节内部则充斥着液体,因此,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及新生物等均可表现为结节。甲状腺结节病情呈慢性持续性发展,病情未及时治疗时,则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恶化风险增加,极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甲状腺结节可以是单一结节或两个以上的多发性结节。单发性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只长了一个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与周围不粘连,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质地较正常腺体略硬,无粘连无压痛的肿块,可长期维持原状或缓慢长大,多见于30岁以上的女性。

     

    甲状腺多发性结节是指具有两个以上的结节,临床较为常见。甲状腺多发结节发病率很高,但是临床多数为良性,恶性仅占5%。单发结节恶变的发生率为15.6%~28.7%,可见单发结节的恶变可能性较大。单发性甲状腺结节多考虑为甲状腺腺瘤或甲状腺癌,对发展快、质硬的单发结节,特别是彩超检查提示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血流丰富,甚至伴有微小钙化,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恶性可能较大,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囊肿在中医来讲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而引发。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施行一人一方,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么?

     

     

    甲状腺多发结节多为良性,切勿盲目手术。甲状腺多发结节多为无痛性甲状腺炎和桥本氏甲状腺炎引起,多数为良性,如结节性甲状腺肿,所以如果发现结节为多发,切忌盲目手术。鉴于多发结节也有继发功能亢进和恶变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促甲状腺素(TSH),如有明显的数值升高或降低则需要进一步做促甲状腺受体抗体,吸碘率测定以及核素扫描等相关检查,辨别良恶性之后再进行科学的治疗。

  •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房的有效收缩产生的泵血功能丧失。同时也导致心室律的不整齐,易导致心衰、心房附壁血栓、脑栓塞的发生。

     

    一、房颤有哪些分类呢?

     

    房颤分5类,具体如下:

     

    1.首诊房颤:首次确诊、首次发作或首次发现房颤。


    2.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常≤48小时,能自行终止。


    3.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不能自行终止,需要药物或电复律转复。


    4.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患者有转复愿望,可以考虑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5.永久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药物或电复律终止房颤无效或终止房颤后又复发。

     


    二、引发发颤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房颤的原因很多,既包括心肺疾病,也包含内分泌系统疾病。正常人在情绪激动、饮酒、劳累等情况下也会出现房颤,而且随诊年龄的越来越大,房颤的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老人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水钠潴留也很容易诱发房颤发作。常见的原因有饮酒、外科手术、体力劳动、情绪激动、低钾等。与房颤相关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常见的其他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也可引起房颤。老年人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好发房颤,也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身上,尤其是二尖瓣病变者。

     

    三、房颤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如喝咖啡、浓茶可以导致心跳加快,有一定诱发几率。焦虑、抑郁、熬夜、休息不好、吸烟、肥胖也会增加房颤发生的几率。在有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缺血的患者中,如果原发病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房颤的发生。

     

    四、如何确诊房颤?

     

    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可做初步诊断,同时查体检查的一些特点也可作为房颤的诊断,其准确性和查体医生的医学水平有一定关系。

     

     

    1.心电图:表现为正常的窦性P波消失,被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振幅变化不定、小而不规则的基线颤动波所取代,临床上称为F波,频率为160~35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一般心室率在100~160次/分,QRS波形态通常正常,如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则QRS波增宽。

     

    2.查体:心脏听诊时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每分钟心率的次数大于脉搏的次数,即出现了短绌脉。

  • 一、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大涉及多种疾病,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现象,是一个形态学名词,并非疾病名。一旦发现甲状腺肿大,必须进一步诊断及评估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是否为恶性肿瘤所导致。甲状腺位于颈前部气管前下方,外形轮廓难以辨认。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是既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当甲状腺重量超过35克时,望诊能发现腺体的外形,有时还可察觉结节,此时则表明甲状腺已经肿大或者已经生长肿物。

     

     

    自我辨别甲状腺肿大

     

    怎么判断甲状腺是否肿大?准备个镜子,脖子稍微抬高,后仰,让脖子充分展现在镜子前。对着镜子,看看甲状腺的位置是否有肿大,两侧是否对称、是否有一侧偏大的情况。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头并拢,从脖子中间和两侧,从上到下轻轻触摸,看有无结节、肿大。咽口水时,再摸一摸甲状腺对应在脖子上的位置,看能否摸到硬硬的小结节或者软软的小鼓包、小肿块。甲状腺肿大的分度是评价甲状腺疾病严重程度和观察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0 度:无甲状腺肿大;

    Ⅰa度:甲状腺可扪及,颈部充分伸展时仍不可见到;

    Ⅰb度:甲状腺可扪及,颈部充分伸展时可见到;

    Ⅱ度:甲状腺肿大既可以看到,也可以摸到,但在胸锁乳突肌之内。把头转到一侧,就可以看到或摸到那条硬硬的胸锁乳突肌了;

    Ⅲ度:甲状腺肿大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

     

    在显著消瘦的患者中,甲状腺体(尤其是峡部)比较突出,可误认为是甲状腺肿大,须加注意。如做吞咽动作,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可与颈前其他包块作鉴别。甲状腺肿大是一种常见的形态性改变,甲亢、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儿童青春发育期碘缺乏等患者均可出现甲状腺肿大,日常中很多食物也可导致甲状腺肿大,须查明病因再治疗。

     

    二、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瘤贵在防变,临床上,甲状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一般情况下,甲状腺良性肿瘤并不严重,肿瘤小时没有明显的症状,良性肿瘤对异常增生有一定的限制,对人体的伤害比较轻。良性肿瘤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瘤体会日益增大,个别瘤体较大患者会因为瘤体压迫气管、食管和喉返神经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此外,良性甲状腺瘤有相当部分的恶变率。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科门诊中最常见的癌症,其中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细胞癌、未分化癌、髓样癌等。最常见的也是恶性危机程度最低的乳头状癌。甲状腺肿瘤若不及时治疗或干预,病程一长,病情加重,气阴两伤,最终阴阳互损,成为难治之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发现甲状腺肿瘤后应尽早到医院接受检查和规范治疗。

  • 一、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以广泛、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焦虑形式来源于各种不同的经历,包括对于正确或错误的信息进行观察学习,以及直接经历真实或者感知到的创伤。在长期的状态下发展成目前的行为模式,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二、焦虑症有哪些分类?

     

    急性焦虑:急骤、严重、相对短程的重度焦虑,伴有深刻的认知、生理及行为改变,包括惊恐焦虑、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分离焦虑障碍等。


    慢性焦虑:持续性的轻度焦虑,与前者存在质和量的差异,又称广泛性焦虑症。


    特定焦虑症:一般是对特定的事物,如飞行等产生的焦虑或是害怕等。


    三、引发焦虑症的原因有哪些?

     

    焦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主要与自身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不同类型其病因不尽相同,总之疾病因素以及生活中的环境因素参与其发病。

     

     

    1.急性焦虑


    应对不良情绪所致的焦虑,例如人格特征的脆弱性、面临威胁时容易退缩或是进退两难、危及生命的内科或外科疾病、缺少家庭或其他社会支持,以及孤独感或者被抛弃感,患者开始变得害怕、颤抖、入睡困难,以及反复寻求关心和安慰、抱怨疼痛难忍或其他躯体症状,最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焦虑症发生。
    有创治疗所致的焦虑,近年来人们开始发现严重的内科疾病及有创治疗也能导致明显的焦虑反应,甚至已接近或达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标准。

     

    妨碍疾病评估及治疗的焦虑,焦虑可能会影响对患者疾病的评估及治疗,往往需要精神科会诊,例如因为害怕疼痛或者不适而拒绝检查及治疗,对躯体症状或辅助检查而出现过度的恐惧反应或弱化,甚至不承认情况的严重性,这些都对评估疾病造成极大的限制。与焦虑症类似的内科疾病,焦虑症状可能是潜在内科疾病的主要表现,在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中,最终发现有5%~42%的患者感到痛苦,是因为之前未被查出的内科疾病,而他们的主诉往往是抑郁或者焦虑。

     

    2.慢性焦虑


    慢性焦虑症患者常因缺乏理智而感到不适、紧张、恐惧和不安,有些人可能处于长期恶劣的环境中,比如长期熬夜、长期精神紧张,也与性格因素,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家庭环境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等有关,并没有明确原因而是持久性焦虑,是一种慢性焦虑状态。

  • 随近抑郁患病人群不断增加,对于抑郁的治疗和预防已经成为日常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专家介绍:抑郁症,老年人抑郁症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会出现疲劳、食欲下降、失眠、多梦等症状,这些症状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很多的困扰。积极预防抑郁症的发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日常一定要照顾好老人生活起居,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每天都应安排一段时间的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积极预防躯体并发症。

     

    一、老年抑郁症多发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脑内参与精神活动的一些生化物质及大脑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身体的生物节律也产生了变化,老年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明显下降。本病的病因可以归结为遗传因素;病前人格特征,老化过程也常伴有人格特征的改变,如孤僻、被动、依赖和固执等;生化代谢异常。近期研究提示DA功能不足也是老年人易患本病的原因之一;神经内分泌改变。如离休后心理不平衡、经济拮据、就医困难、丧偶、离婚、再婚、子女就业、下岗等,这些矛盾发展是老年抑郁症的主要诱因。

     

    二、老年抑郁患者的护理方法

     

    (1)注意精神心理卫生。要善于观察,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等,有针对性的做心理说服、解释、劝慰、鼓励工作。选看一些电视风光片、音乐片和喜剧片。有条件的可参加一些老年社会活动,经常与朋友分享烦恼,容易宣泄压力,并且如果朋友恰好风趣、幽默、健谈,对避免和医治孤独和离异感,减轻抑郁症状更有效果。

     

     

    (2)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总之,24小时不应该离人。护理人员还应学习有关的卫生知识,了解病人的情况,掌握相应的护理技能。

     

    (3)要照顾好老人生活起居,尽量按时吃饭,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每天都应安排一段时间的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积极预防躯体并发症。

     

    (4)坚持服药,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既要耐心,又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不可随意增减?物,有情况可向医生反映,更不可因?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以免造成治疗的前功尽弃。

     

    (5)防止发生意外。因这种病人往往有轻生企图,故不可疏忽大意。事故多半发生在一刹那,凡能成为病人自伤的工具都应管理起来。

  • 一个人的健康可分类为: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只有两者都达到比较平衡的一个状态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的人。现在还有一种更加先进的说法,就是健康分为三大类,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适应社会的能力。但不管怎么说,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其实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就能了解这其中的关系。为什么我们说,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息息相关呢?其实,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缺一不可。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就如同鱼和水的关系,在水中鱼才能活。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又如同人与氧气,人缺了氧气只能称之为:死人。

     

    生命的奇妙在于:生命是由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共同来维持的,缺一不可。只有精神没有身体,我们将会看不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只要身体,没有精神,就如同一块肉无法运行。所以,有了身体,才有精神活动的显现,而精神健康才能指导身体达到比较相对良好的状态。

     

    虽然,现在无法完全解释人死后,身体会消失,精神去哪里的深奥问题,但是不可否定的是现在,现在我们是身体与精神的结合体,只有身体和心理对相对健康的情况下我们才会不怎么痛苦。

     

     

    心理不健康的情况下我们会产生:委屈苦,焦虑苦,压力苦,恐惧苦,抑郁苦,幻想苦,担忧苦等等等等一系列的苦。而身体不健康的情况下我们会产生:头痛,牙齿痛,手痛,腰痛,脚痛,脚趾痛,心肝脾肺肾不协调会导致整个人不在状态,慢性病也是一种折磨。如果我们是在身心不健康的状态中度过人生,那今生真的是很苦,很苦,很痛,很痛。

     

    而当我们心理方面发生了故障的时候,心理因素又会引起躯体疾病。身体的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相成的。比如:一个人受了很大的惊吓,又或者自身的精神压力太大,会自然而然发生身体的改变、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

     

    而当一个人身体产生着痛苦和折磨的时候,就像是癌症,严重的炎症,非常猛烈的疼痛症状,自身严重的身体疾病,以及人体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等,这些疾病都有可能导致出现心理疾病或者让人的精神在短期内发生不太好的症状。总而言之,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两者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不过,如果一个人,身体和心理都达到比较相对良好的状态,这时候我们会发现,相对来说是比较快乐的。所以,凡事不可堕两边,最好能保持中道。我们说的是相对良好的状态,而不是非常好的状态是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一切都只能是相对而言。就像见到大的苹果,那是相对小苹果而言它是大的,而见到比大苹果更大的苹果,它又变成小的了。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是这样的,只能是对比于同龄,或者对比于某一类来说,相对健康。

     

    我们身体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不感冒,不咳嗽,不发烧,没有重病的情况下,身体能自动运行并且没有产生太多的不适,这个时候身体就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良好的状态。而当我们心理相对比较平静,起伏不大,遇事不惊,抗压力相对比较强的时候,这就是我们心理处于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

     

    身体健康靠调节,心理健康靠心的转变。其实,身体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一个状态,有医生的帮助,一般来说让身体健康问题不大。交给有缘的医生调节,适当的时候进行保养,服用适量的营养品,一般来说就能让自身的身体维持一个相对良好的状态。而心理健康相对比较复杂,因为它多样化,而且当代中国的心理方面发展也没太完善。我们有好的医生,有各大医院,但是心理医院基本上很少。

     

    不过,在心理健康方面,当一个人能接纳的程度变得很高的时候,也就是说能如同大地一样能包容万物的时候,基本上是不会有心理问题发生的。所以,对于心理健康的方面,我们要提升自己的容纳程度,接纳程度。假如经常都是不如意就马上把脾气给炸出来了,这对于身心来说损害都极大。又假如总是委屈接纳,长期下去也会是对于身心受损比较大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保持中道,尽可能做到接纳但是不委屈。暂时接纳不了的先不接纳,能勉强接纳的尽可能接纳,这样能对于我们心理健康方面相对有利。

     

    总而言之,不管我们是什么国家的人,什么种姓的人,什么性别的人,我们都离不开身体和心理,只有身心都健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

  • 心痛!撕心裂肺!当这些形容心理感受的词语真的成了我们心脏感觉的“客观描述”,该是一件多么痛苦和可怕的事情啊。可是,这并不是一种无端的想象。现已明确,焦虑抑郁、生活压力等负面情绪或事件真的与心血管疾病相关[1]

     

     

    心血管疾病是心身疾病 [2]

     

    异常的精神心理状态与疾病有密切关系,即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和体征,发病原因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且随着患者情绪与人格特征的不同而有明显的病征差别,以及用单纯的生物学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许多研究证实,心脏和心理是关联的,主要涉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迷走神经抑制,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免疫状态异常;而炎症则可能是情绪、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桥梁。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就是常见的心身疾病。

     

     

    心碎综合征 [2]

     

    情绪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目前了解较多的是应激性心肌病,也叫心碎综合征、心尖球囊综合征。发病前患者常伴有剧烈的情绪爆发或身体发生意外,如亲人离世、争吵、恐惧、手术、事故、创伤等。

     

    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但很多证据显示,交感神经激活是发病的核心机制,当机体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和神经肽类时,冠状动脉可能发生痉挛,从而导致心肌缺血。

     

     

    负面情绪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生活事件(主观认为对自己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的事情)发生率明显升高。负性生活事件使情绪受到刺激,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血管收缩等,致使原来已经存在病变的冠状动脉、心脏发生需氧供氧失调,导致心肌梗死。

     

    悲伤、抑郁、焦虑等情绪也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冠心病和抑郁的共病率高,而焦虑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且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冠心病患者中,有抑郁和/或焦虑情绪的患者预后较差。同时,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和重性抑郁障碍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冠心病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积极的心理 [2]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和挫折,会被一些事物所伤害,会陷入莫名的孤独和悲伤之中,如果一味地压抑或掩饰,就会影响健康。所以,适时的调节,改变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做自己的主人,这就是积极心理。

     

    在设定目标时,应该是有挑战性的、可评估的、有价值和内驱动力的,并且是努力可以完成的。这样有助于我们自我检查、运用潜能、把我们的价值观和目标联系起来、让自己感到充实,从内在,而不是外在得到激励。

     

     

    健康应至少包括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2],我们只有做到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最好状态。

     

    参考文献:
    1. Dimsdale JE.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Am Coll Cardiol, 2008, 51(13).
    2. 林曙光, 谭宁. 重视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2).
  • 如果您是患者,医生告诉你得了糖尿病,你知道这个时候医生是怎么想的吗?可以看看下面医生的自勉文章。

          

    如果医生拿着化验单告诉你,你被诊断为糖尿病了,你会有什么感觉,什么心理,什么表现,什么行为,可能没得病的人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做为医生会每天面对这样的问题,针对不同患者要怎么做,应该有个相应的预案。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有糖尿病患者1.16亿,糖尿病前期近5亿,其中糖尿病伴有焦虑的统计数据显示为40%,可见心理问题在糖尿病发病和治疗过程中始终相伴,尤以早期比重更为偏多。

        

    做为医生如何应对身体疾病的同时解决心理问题,医生需要多方面知识储备。要解决问题就要先分析问题,先来看看可能出现的情况,当知道自己患病后,患者有的茫然无措,有的怀疑不信,有的无所畏惧,有的黯然神伤,有的激动暴躁。

       

    根据不同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认识不足型

    此类最多见于年轻男性,平时不注意饮食控制和运动保持,平时聚会和应酬较多,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医生要及早发现酮症酸中毒和肾功能受损情况,要进行的最多的是糖尿病教育,耐心指出糖尿病的危害和远期并发症带来的损害和生命危险。仔细找到患者尚未发现的身体不适,让其接受已经患病必须治疗的理念。

          

    悲观失望型

    多见于中年男女,本来生活的压力对中年人来说就非常沉重,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工作艰难,突然发现患病,会觉得不堪重负,会自动想法认为前途无望,压力陡增。这样的患者虽然可能配合治疗非常积极认真,但也最容易出现矫枉过正。医生在这些患者处理上要始终抱有同情心,尽量指出糖尿病虽然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但只要控制好,标准化治疗,对寿命和生活质量影响有限,要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

         

         

    茫然无措型

    多见于老年人。年龄大的患者患病后往往对医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不足,对医生的讲解也是一知半解,很难快速掌握治疗方法和用药原则,针对这样的患者需要的是耐心,同时尽量简单化治疗方法和服药方式,依从性对这些患者至关重要,同时尽量避免可以导致低血糖的药物使用,告诉患者生活中出现血糖变化时的应对方法,同时教育子女对老人多关心,配合掌握治疗和生活帮助。

          

    幼小无知型

    见于低龄儿童,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胰岛功能缺失决定了这些患者只能胰岛素注射治疗,这样的治疗方法繁琐,对注射环境技能要求比较高,患儿往往糖尿病认识无法达成人水平,且1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早,要对患儿父母进行反复知识教学,反复申明重要性,反复指导用药,并强调预防低血糖等,家属的作用在这样的患者中至关重要。

        

    糖尿病人群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逐渐增加上必然趋势,糖尿病治疗任重道远,糖尿病教育应该贯穿糖尿病诊断治疗全过程,糖尿病患者心理帮助是医生的另一个战场,医者仁心,同情心,同理心,共情心是医生本分。综合施治才能最大化医疗行为本身。看了医生要做的,患者朋友也对号入座一下,看看自己是那个类型,看看医生是怎么处理的,会有帮助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有人说,考验两个人是否有共同语言的一个方法,就是看他们是否在追同一部剧。

     

    追剧成了一部分人日常休闲的常态,遇到心仪的影视剧,就算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要见缝插针地看。

     

     

    明知道熬夜追剧伤身,却仍然义无反顾?最近一项研究显示:爱追剧的人,抑郁风险更高。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解读为什么人们爱追剧,并教你如何避免追剧带来的伤害。

     

    受访专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麦舜翩

    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陈曼华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伤科主任 屈留新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脊柱外科中心主任 吴小涛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张瑞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汪天宇

     

    爱追剧,抑郁风险高

     

    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来自英国生物库中超过100000名参与者的基因组数据,发现了几种可能加剧抑郁症的习惯和行为。

     

    研究人员发现,花更多时间看电视与预约随访时患抑郁症的风险更大有关。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病例数据库中106个潜在风险因素,创建了一个综合因素比较。这些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如运动、睡眠、饮食和使用媒体模式),社交参与频率和环境等变量。

     

    结果显示,社会、睡眠、媒体、饮食和运动相关的许多因素都与抑郁症有着前瞻性的联系,甚至在高危人群中也是如此。

     

    研究人员发现,花更多时间看电视与预约随访时患抑郁症的风险更大有关。另一方面,定期的社会活动会有保护性作用。例如,和信任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在降低个体患抑郁症风险方面特别有效。

     

    这就是说,我们需要更多的家庭(沟通、倾诉)时间,和更少的“沙发土豆”(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式生活来帮助避免抑郁情绪。

     

    为什么人们爱追剧

     

    花钱充会员、通宵达旦地看,在等待更新的期间也常常围绕剧情展开讨论。

     

    为什么影视剧能有如此大的魅力,能让无数观众牵肠挂肚、欲罢不能?

     

     

    有助于减压

    以宫斗剧为例,网络上对这种类型影视剧的讨论,有一个词语出现得相当频繁——“爽”。剧中主角往往是在经历多次打压后进行报复,一次次漂亮的反击让观众们感觉十分解气,获得情绪宣泄的畅快感。

     

    实质上,对这一套路乐此不疲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的压抑和憋屈。人们内心暗暗渴望像主角一样对待不公平的事,这一心理需求被编剧们很好地利用了。

     

    投射心理

    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有一类电视剧特别受观众欢迎:主角都是普通人,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却一路幸运克服各种困难走上人生巅峰。

     

    这样的剧情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观众很容易产生带入感,常常主角“上身”,认为主角跟自己很像,引起共鸣。观众跟主角同悲同喜,满足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求。

     

     

    蔡格尼克效应

    人有与生俱来的完结欲,心理学上称为“蔡格尼克效应”。这是一种记忆效应,指的是人们对已完成、已知结果的事极易忘却,但对那些中途被打断的、未竟的事情印象深刻。

     

    这些没完成的事情,会在潜意识里不断提醒我们去完成。电视剧巧妙地把故事划分成多集,且常常在两集之间埋下悬念。这使得观众为了知道结局一集一集往下追,直到最终完结。

     

    追剧时身体承受5种伤害

     

    精彩的电视剧让人着迷,有些人抱着手机或平板电脑,一看就是一天,这让身体默默承受着不少“压力”。

     

    关灯看剧——易患青光眼

    长时间盯着子屏幕,特别是黑夜关灯后,房间里只剩下屏幕发出的亮光,这时光线对比度非常高,容易让眼睛感到疲劳。

     

     

    长时间刺激可能影响血管神经调节中枢,使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引起眼压急剧升高,最终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

     

    长时间低头——颈椎压力大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无疑是颈椎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在低头时,颈椎部受到的压力过大,使颈椎前屈度发生变化,易引起颈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等。

     

    窝在沙发——腰椎很受伤

    采取半卧位时,腰椎会因缺乏足够支撑,导致原有弧度改变,让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诱发椎间盘退变、突出。

     

     

    站立时,腰背部肌肉、韧带会帮助腰椎支撑重量,但半卧位时肌肉、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失去原有的固定作用,使脊柱变形,久而久之造成腰椎病。

     

    熬夜追剧——压垮心脏

    情绪激动、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天气变化等突然刺激,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对原本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跌宕起伏的电视剧情,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心情跟着大起大落,使得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血管处在危险边缘。

     

    另外,熬夜追剧会导致失眠,使白天精力不济、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整个人浑浑噩噩。

     

    沉迷剧情——更易逃避生活

    剧中各种浪漫的桥段、惊险刺激的场景,都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越看越让人浮想联翩,深陷剧情不能自拔。

     

    通常成瘾的患者还有其他的社会心理问题,如抗压能力较弱、人际关系紧张、与家庭成员无法和睦相处。

     

    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妥善处理这些压力,于是在虚拟世界里获得满足。

     

    这样追剧,远离伤害

     

    如果非要追剧的话,专家建议做好以下4个细节,将伤害降到最低。

     

    1.注意护眼

    最好用眼1小时左右望望远处,放松一下,不要在昏暗的环境下长时间看屏幕、看书、工作,看电视、手机时最好开一盏灯。

     

    2.控制时间

    建议追剧控制时间,计划安排好时间和集数,以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为前提,不要忽视人际交往。

     

    此外,追高质量好剧有益心理健康,不要在肥皂剧上浪费太多时间。

     

    3.坐姿正确

    追剧时要采用良好的坐立姿势,不要窝在沙发或半躺着看手机,还要减少低头时间,看手机可放在与视线平行的位置,看剧1小时就要起身走一走。

     

    可做一些仰头耸肩的动作以舒缓颈椎部紧张的肌肉,一些运动也可缓解颈椎病,比如游泳、打羽毛球等。

     

     

    4.学会节制

    追剧前最好给自己定个规矩,每次看剧两小时左右为宜,最多不要超过3小时,更不要通宵达旦。

     

    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可看一些内容轻松愉快的节目,不适合太过惊险恐怖的片子和竞争激烈的体育节目。

  • 真实故事  

     父爱  如山  

    20岁的小美(化名)因为情绪容易崩溃,反复有自杀的冲动来到心理科就诊。经了解,起因是小美读小学时就离开了的父亲再次回到家中,但小美和父亲相处得并不愉快。小美常与父亲发生争吵,对父亲的怨恨让她感到极端的痛苦。  

    小美描述,父亲一直重男轻女,几乎没有夸奖过自己,他只想生个男孩,并为此经常与母亲发生争吵。在与母亲生活的这么多年,小美一直是寄人篱下,这让她感到自卑,敏感多疑,常感觉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甚至对自己充满敌意。这种心理又让她感到愤怒和委屈,心情低落,并常有伤害自己的行为。  

    从案例中,我们看到一个绝望痛苦的年轻女孩,在爱与痛的边缘中挣扎,一面渴望能得到理想中父亲的认可,一面又憎恨着父亲。从小低自尊也让她感觉不到安全和被爱,时常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防止别人来 “伤害”自己。在她的人格发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关键的人物——父亲。

    在社会分工,社会赋予的角色以及传统的文化里,母亲在养育孩子中承担着大部分的功能,并且在亲子关系中也是最多次的被强调的角色,但从一个个体的童年到成为一个成年人的过程来看,父亲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就是从父母开始,与他们的情感状态以及关系会不断的被内化,并在一生中不断的重复,我们现在的人际互动通常都来自于幼时与父母的关系模式。  

    婴儿时期,我们与母亲密不可分,母亲的爱温暖而又包容,孩子对妈妈是绝对的依赖,同时也认为自己是妈妈最重要的人。  

    但到了 6岁之后,进入俄狄浦斯期,孩子拥有了另一种关系,即与父亲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父亲帮助孩子逐渐脱离母亲,开始走向独立,进入现实世界。从父亲的爱中,孩子获得是边界感,规则感,感到对抗的力量与被否定的可能。得到父亲的爱与支持,孩子可以从与母亲的二元关系中分离,去探索自我的需要与价值。

    但是,父亲若总是缺位,孩子会一直处在与母亲缠结的关系中, TA无法放下母亲,需要一直承担着让母亲快乐的责任,而无法去发现自我的需要。在心灵无法获得力量,也无法接受被否定的可能时,会常常感觉到自卑、恐惧、脆弱,并没有安全感,常常会有无力面对、无助、无所依靠的绝望感。  

    男孩无法认同男性的性别或是男性化的品质,变得自卑软弱或是具有攻击性。  

    女孩对父亲的幻想,会投注到亲密关系中伴侣的身上,渴望被时时关注,被无条件宠爱,被疼惜照顾,但在发现幻想破灭时,亲密关系也会随之破裂,因此也在不断的重复不被爱、不被接纳的体验。  

    一个有良好的人格以及有爱的父亲,都是别人无法被替代的,他带给妻子的是承担与稳定,带给孩子的是成长与安全感。也正是有了父亲的爱,我们才能坚定而自信的绽放,成为自己。  

     

    作者简介

    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临床心理科副主任,中华心身医学会心理治疗学组秘书,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成瘾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瘾与心身障碍协作学组组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治疗协作学组秘书,长沙市妇幼保健协会妇女心理保健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药结合学会第一届心理治疗学组委员。

    2014年-2016年获得中德精神分析师连续培训项目证书,师从德国精神分析协会主席Wolfgang Merkle,主持与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