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磨玻璃结节术后会有气道播散吗?

磨玻璃结节术后会有气道播散吗?
发表人:医联媒体

1cm的磨玻璃结节做完手术是微浸润,分期1A期,预后情况跟气道播散离得很远。气道播散实际上,就是说肿瘤细胞进入到了肺泡气管,叫做肺泡气道播散。气道播散到底有没有影响,如果是真正的肿瘤细胞脱落进了气道,肿瘤细胞本来是贴壁生长。如果这个肿瘤细胞脱落下来,进到气腔里面,是容易造成别的脏器转移。但是也有一些气道播散,不是肿瘤细胞脱落下来引起的,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比如说做完手术,外科医生会摸一摸结节在哪里,病理科医生会取结节切片,都要去触动磨玻璃结节,碰了它也有可能是表现为气道播散,但是它不是真正的脱落细胞的气道播散。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千万别把结节拖成癌。#癌症 #结节 #肿瘤

  • 术前磨玻璃结节复查需要做CT平扫检查。早期的肺癌是不用紧密复查,半年后复查时做一次CT平扫是完全足够的。对于本身复发概率比较低的患者,是能够长期生存的存活10年、20年,甚至是30年 、40年。如果每三个月,甚至每两个月就做一次CT,放射量积累也会导致癌症发生。对于1A期和1A2期的肺腺癌患者,在术后半年做一次CT平扫就足够了。

  • 7mm的磨玻璃结节,30%贴壁,5.5mm的浸润,不影响寿命的。小于5mm磨玻璃结节叫微浸润,而5.5mm就给定成浸润了。但是5mm这个尺寸是医生以及专家定出来的,其实5mm和5.5mm我认为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的性质应该是接近的。所以其治疗效果应该是接近微浸润,这种情况我认为能治好,因此不用担心,只需要定期复查。

  • 肺磨玻璃结节,如果有症状,基本上就是要靠吃药去干预。如果没有症状,要搞清楚是什么菌引起来的,或者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要定期去复查,如果有不舒服就要吃药干预。 因为如果磨玻璃结节越来越多,就可能代表是有炎症的进展,又或者是有其他的病变在这里。如果是没有什么进展,就跟普通的结节一样的性质,是良性的,不是恶性的,所以也不用管。

  • 磨玻璃结节中的实性成分有可能是一个塌陷的肺泡或者是阻塞的痰液,通过医生仔细地读片是可以排除掉。更多时候磨玻璃结节可能是癌变细胞形成的浸润灶,这个时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 磨玻璃结节5mm半年后大小不变在饮食上不需要特别注意。对与5mm的结节,仅需进行年度复查,越往后面复查的间隔可以拉得更大。在结节没有变化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一年半在两年的复查间隔。若是结节没有任何变化,在饮食上是不用特别注意的,正常饮食是被允许的,茶和咖啡都是可以正常品尝的。

  • 磨玻璃结节实性程度增多增大,是有风险的表现,经过评估后才知道是否可以手术。结节变大、变实、变得有血管,都是肿瘤进展的情况。如果病灶没有变大,只是变实了,可以做肿瘤的CTC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查来帮助判断是否出现肿瘤的加重,从而进一步决定是否要做手术。

  • 3月手术过后,病理微浸润,8月复查,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2-3mm,最大4mm。这种情况,首先,2-3mm的结节完全可以不管,而4mm的结节稍微重视一下,但是也不紧张,因为一般认为5mm以下的结节都是年度复查就行。然后,可以拿以前的CT来对比,如果是以前那个位置没有,后边才刚钻出来的则不管。如果以前有,始终存在,要稍微重视。但是,由于以上所说的多发磨玻璃结节太小,小到可能没临床意义,所以个人意见是,定期复查就行。如果不放心,可以复查的频率稍微近点,近到每隔半年做一次,那算非常近的程度。

  • 磨玻璃结节密度测量结果不同可能是测量的误差。磨玻璃结节密度比较淡也比较小,都是小于1cm、几mm的结节,在片子上模糊不清,在电脑上一层一层看显示是1mm一层。不同的医生可能在不同的层面测量就会有误差,包括大小和密度。最准确的做法是把前后的两张摆到一起,同一个层面,同样的参照物测量出来的结果最准确。

  • 检查磨玻璃结节建议选择低剂量螺旋CT。关于CT的叫法,可能人们在每个医院听到的名称不太一样。CT是一大类,CT中不同的名称有小的区别。比如,普通CT、低剂量螺旋CT、高分辨薄层CT、薄层CT等都是CT的统称。如果是复查磨玻璃结节,建议最好选择低剂量螺旋CT,但低剂量螺旋CT在很多医院还未完全普及。通过低剂量螺旋CT可以筛查、发现这些结节,然后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以及决定结节的干预措施。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