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脏引起的疼痛是剧烈运动、暴饮暴食、情绪激动、焦虑紧张引起的,休息三五分钟绝大部分能够缓解。如果十几二十分钟依然没办法缓解,同时伴随着头晕、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甚至有一种濒死感,很可能就是心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梗
视频简介: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马礼坤
心肌梗的发病率近年来是逐年增高,一定要在生活方面要特别注意,要注意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第一、控制危险因素,常见的就是戒烟戒酒,因为吸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戒烟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而且吸烟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
第二、健康的饮食,多吃一些谷物类、蔬菜或者水果,少吃一些油的、油炸的一些食物,或者胆固醇含量高的一些食物。
第三、进行一些锻炼,要进行合理的锻炼。锻炼可以增加、增强心脏的功能,建议有氧运动,可以降低冠心病的一些相关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合并三高的一些人群,要定期的进行一些合理的运动。
第四、针对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病人,要进行早期的干预,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发生和进展。必要的时候要进行一些药物的治疗,比如长期口服的一些降血压和降血糖的药,控制体重,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等等。
心梗治疗时机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主动脉夹层引起的心梗,越急做越好。但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如果在发病的6个小时之内做,可以急诊的去把桥搭了。当超过6个小时以后,心肌水肿了,建议缓一步做手术。因为那个时候一做,上了台可能也不一定下手术台。一定要选择手术时机和选择手术方法,要根据医生给你的介绍来决定。
视频简介: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马礼坤
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梗死的部位伤及了一些心脏的传导系统就会留下一些后遗症。
1、心律失常,大约有75%~95%的心肌梗死的早期,可能合并有一些心律失常的现象。由于人体心肌梗死会造成心脏传导系统的紊乱、心电不稳定,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情况——心脏骤停,甚至于猝死,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所以急性心梗死一旦发生,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2、心源性休克,大约10~20%的大面积心肌梗死的病人,梗塞面积超过了40%,可能会遗留有心脏收缩功能不行,造成的早期的一些休克或者是严重的心衰这,样一些严重的后果。
3、急性心包炎,发生率不是太高,预后往往是一种自限性的,是一个变态反应以后引起的。
除此之外,急性心肌梗死还有其他的合并症,如穿孔或者是室壁瘤的形成等,这都是有可能。少数情况下急性心梗发生,可能还合并有心室的血栓形成。
85岁急性ST段抬高心梗,没办法做支架,只能保守治疗。如果没办法做支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保守治疗因为可能年龄比较大,风险会比较高。如果方便的话,建议去省会或者是北京、上海、广州大一点的医院,可能经验丰富一点,敢去做支架。如果单纯只能保守治疗的话,肯定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当然年龄那么大了,通过药物控制病情,也不是说不能接受,但肯定是有危险的,因为没有在根本上去治疗这个病,只是缓解症状而已。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李琳
心肌缺血和心梗虽然都是心脏方面的病症,产生的原因也都和冠心病有关,但还是存在差别的。
心肌缺血是心肌缺乏血液的供应,心肌的能量代谢异常,从而难以维持心脏的正常工作,正常情况下,心肌一般不会缺血,而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可能会造成心肌缺血,因此,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
而心肌梗死是心肌重度缺血的表现,当冠状动脉内的斑块发生破裂形成血栓,并完全的堵塞血管,这部分血管供应的心肌就会发生坏死即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常表现为剧烈而持续的胸痛,甚至出现濒死感,及时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也不能缓解,一般需要及时进行溶栓或支架介入治疗,以免威胁生命。
七个急性心梗,4个是80后
视频简介: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马礼坤
得过心肌梗死的病人可不可以坐飞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如果心肌梗死在一个稳定的、又处于恢复期,或者是既往很多年前得过心肌梗死,现在没有心绞痛、没有梗塞和心律失常、血压也是好的、没有心衰,在这些情况下坐飞机,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有冠心病,得过心肌梗死的病人,往往可能会注意一点。出差可能会带一些急救药,比如说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这些就以备万一病人坐飞机的过程中,或者是长途旅行的过程中间出现不适,他也可以随时进行一些急救,自己进行一些急救处理。
得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在长途旅行或坐飞机中,万一病人出现不舒服,要及时跟相关的一些人员进行汇报、请求帮助。总而言之,得过心肌梗死以后的病人,一般都是可以坐飞机的,没什么太多影响。如果本身病情不稳定是另外一回事,建议不要坐飞机。
如果确诊心梗,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快速开通血管。主流的方法包括介入以及溶栓的方法,如果有条件,还是建议进行介入的治疗,还有一部分是需要外科搭桥的处理。无论是进行介入治疗还是溶栓治疗,都需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如果确实明确是急性ST抬高心梗,还是建议患者的家属和患者尽早签署知情同意书,主要的目的是缩短血管开通的时间。
如果把心脏的血管,想象成是高速公路或者是公路,出现心梗时,就相当于路边的滑坡导致公路堵塞。此时所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把公路开通恢复车流,这就相当于介入手术,比如支架的手术等方法。但是修通这路,如果不把原因去除掉,以后还会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因此,还是要标本兼治。所以不光要把导致的血管堵塞疏通,同时要针对血管闭塞的原因进行治疗。其重要的药物,就是降血脂、降胆固醇的药物,也就是他汀类的药物,这是治疗整个冠心病及时性的药物。当然,目前也有很多其他控制胆固醇的药物,都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搭配,得到更好的远期效果。
心梗治疗后的注意事项至关重要,规范的药物治疗是关键。
心肌梗死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各异。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在六小时以内,应立即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若血管梗死符合支架治疗指征,可进行支架植入术。若起病时间长,无支架植入指征,则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抗动脉硬化、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疗。合并心力衰竭者,还需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和稳定血管斑块的药物,以预防冠状动脉狭窄加重。若血管狭窄率超过百分之七十五,可考虑支架植入。常用药物包括他汀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若病情不稳定,可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并配合倍他受体阻滞剂。心梗合并高血压患者,常需合用ACEI/ARB类药物。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心率和血压控制,定期复查以了解药物副作用和治疗效果。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肝功受损、肌肉损伤,需将低密度脂蛋白降至理想水平。
除了药物治疗,心梗患者还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减肥运动、戒烟戒酒、规律作息、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预防心梗复发。
心梗治疗后的康复过程,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对预防心梗复发至关重要。
心梗治疗后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总之,心梗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包括规范药物治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等。通过综合管理,降低心梗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心脏血管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这种疾病发病迅速,症状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心梗的治疗主要分为一般治疗和再灌注治疗两种方式。
一般治疗包括:
1. 休息和吸氧: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给予吸氧治疗,保证心脏供氧。
2. 心电监测:在医院内进行心电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血氧和呼吸频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 止痛治疗:对于剧烈胸痛的患者,可给予盐酸哌替啶或吗啡等止痛药物,减轻疼痛。
4.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防止血栓形成。
5. 抗凝治疗:给予肝素等药物,防止血栓形成。
6. 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辛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等药物,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再灌注治疗包括:
1. 静脉溶栓: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心脏血流。
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手术建立新的心脏血管,绕过阻塞的血管。
3. 直接支架治疗:通过支架扩张阻塞的血管,恢复心脏血流。
心梗的预防措施包括:
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2.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
3.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
4.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
5. 心理平衡:保持心态平衡,学会释放压力。
6. 定期体检: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和体重,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指标。
心肌缺血与心梗虽同属于心血管疾病范畴,但它们之间存在本质区别。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供氧不足,从而引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这种状况并非心脏血管完全阻塞,而是血液供应不足,使得心脏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而心梗则是心脏血管完全或部分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心肌坏死。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猝死等严重后果。
在治疗心肌缺血方面,常见的药物包括扩张冠脉血管的药物、降血压药物、降血脂药物等。此外,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心梗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溶栓治疗是治疗心梗的首选方法,可以有效溶解阻塞血管的血栓,恢复心脏血液供应。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控制心肌缺血和心梗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脂肪食物。
2. 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3.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
4.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深夜,救护车急促的鸣笛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一位55岁的男子被紧急送往医院。不幸的是,经过抢救,他最终还是离世了。这位男子离世的原因竟然是心梗!
这位男子名叫老李,平时喜欢打麻将。上周周末,老李在麻将馆打了一晚上麻将,情绪激动,输得气急败坏。凌晨时分,他突然感到胸闷、胸痛,紧接着就失去了意识。被紧急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心梗。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那么,如何预防心梗呢?以下这四件事,中老年人睡觉前一定要少做:
1.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诱发心梗。因此,中老年人在睡觉前,一定要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
2.吸烟喝酒
吸烟和喝酒都会损伤心血管,增加心梗风险。因此,中老年人在睡觉前,一定要戒烟戒酒。
3.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诱发心梗。因此,中老年人在睡觉前,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
4.吃得过于油腻
油腻食物会增加心血管负担,从而诱发心梗。因此,中老年人在睡觉前,一定要避免吃得过于油腻。
除了以上四点,中老年人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心梗:
1.保持良好的作息
2.合理饮食
3.适当运动
4.定期体检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要引起重视,积极预防,才能保障身体健康。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严重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了解心肌梗死的前兆,及时采取抢救措施至关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支架植入治疗,因此,对于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并做好冠脉造影的准备。心梗的发生可能与情绪波动、大量饮酒或血管狭窄等因素有关。
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需在120分钟内转运至具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医院,并接受相应的治疗。如果患者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转运,医生会评估其是否符合溶栓治疗的条件,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心梗的前兆症状包括心绞痛,表现为发作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或药物缓解效果减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牙痛、咽喉部疼痛、腹痛等症状。心梗的先兆症状还包括频繁发作的心绞痛、四肢无力、烦躁易怒等。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状为心前区持续性闷痛或压榨样疼痛,伴随大汗、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且药物无法缓解。
预防心肌梗死,患者需注意饮食、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安静、舒适、整洁的休息环境,室内温度适宜。对于心梗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遵循医嘱进行康复治疗。
以下是一些与心肌梗死相关的医疗知识,供大家参考:
1. 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支架植入、溶栓治疗、药物治疗等。
2. 心肌梗死的预防措施: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心肌梗死的康复治疗:运动康复、心理康复、饮食康复等。
4. 心肌梗死的相关检查:心电图、心肌酶学、冠脉造影等。
5.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患者舒适,及时处理并发症。
心梗与腹胀的关系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心梗(心肌梗死)一般不会引起腹胀。心梗主要表现为心前区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部疼痛、心慌和心悸等症状。而腹胀通常与消化系统有关,如进食过多油腻食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引起腹胀。
心梗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脂性斑块脱落堵塞血管,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心梗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心电图和心肌坏死标志物等检查。
心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建议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适当运动,并严格控制血糖。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再次心梗。
对于腹胀症状,患者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缓解:
总之,心梗与腹胀并无直接关系。在出现腹胀症状时,应考虑消化系统原因,并及时就医。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著名歌手黄安也曾因心梗差点丧命。据了解,黄安年仅52岁,此前并无心血管病史,却在5日突然感到气喘不上来,紧急住院抢回一命。当时他发文苦喊“我差点挂了”,一度发文表示已经没有大碍,但他表示现在,心脏需要做搭桥手术。
心梗,全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吴伟康教授指出,以下几种情况容易诱发急性心梗:
一是过度劳累和睡眠不足的情况下,有高血压等疾病而不自知的“工作狂人”最易中招;
二是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下,比如过度高兴或悲伤,以中老年人居多;
三是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情况下,比如气温过高或过低、温度骤降骤升等。“寒冷最容易激发人体的应激反应,天气冷可导致血管痉挛,喝水少也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心梗呢?吴伟康教授建议,做好以下三件事,可以有效降低心梗的发生风险:
一是夜间喝250毫升白开水。据统计,心梗患者绝大部分是清晨起床时被发现的,猝发时间多在半夜。人在夜间因呼吸和出汗会耗散部分水分,加之老年人常有起夜习惯,体液随之消耗也较多。夜间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小板凝聚力亢进,使原来粥样硬化的血管更易产生栓塞,老年人如果在夜间喝一杯白开水,有助于预防中风和心梗的发生。
二是每天喝一杯以上绿茶。有研究发现,与那些从不喝绿茶的人相比,每天喝绿茶一杯以上的人发生心梗的可能性减少42%。绿茶中含有高水平的黄酮类化合物,这种植物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以及茶和红酒中,也有研究证实,摄入黄酮类化合物较多的人能够降低心梗的发病危险。
三是半年洗一次牙。多数急性心梗患者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卫生不良和牙病,其中最常见的牙病是牙周炎和牙周脓肿。牙病患者的口腔局部都会隐藏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一些链球菌,这些细菌可以通过释放内毒素的方式,促使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白细胞向细菌周围聚集,形成菌血栓子,后者随着血流进入冠脉循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使冠脉循环的血液受阻,严重者即为急性心梗。
建议无论是心血管病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人群,除常规的刷牙漱口外,最好半年请牙科医生用超声洁牙仪,将牙齿周围的牙石、牙垢及牙面菌斑彻底清除,减少口腔中的致病菌。
心梗患者饮酒会对身体产生严重影响,加重病情。
心肌梗死,又称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心梗患者常常出现剧烈胸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饮酒对心梗患者的危害不容忽视。首先,酒精会刺激心脏,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其次,饮酒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甚至诱发心梗。此外,饮酒还会影响药物代谢,降低药物疗效。
因此,心梗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饮酒对身体造成进一步伤害。同时,患者还需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血脂等药物,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以降低心梗复发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心梗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心梗患者康复期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心脏功能。同时,患者还需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心梗,全称为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当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时,就会发生心梗。心梗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胸痛、胸闷、气促、出汗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心梗的自救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舌下含服急救药:心梗患者应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一旦出现胸痛等症状,应立即舌下含服。
2. 紧急拨打120:向家人或邻居求助,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3. 保持冷静:心梗患者应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
4. 减少活动:心梗患者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尽量保持卧床休息。
5. 保持呼吸畅通: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
心梗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等。
心梗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
2. 适量运动:保持适量运动,增强心脏功能。
3.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酗酒对心脏的损害。
4.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梗的高危因素,应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与心梗之间的关联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梗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群。这是因为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尤其是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从而增加心梗的风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管内壁的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腔狭窄。当斑块破裂或血管痉挛时,就会引发心梗。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格外注意,积极控制血压,预防心梗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以免引发并发症。一旦出现心梗症状,如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进行系统检查和治疗。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还应注重日常保养。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精神压力过大,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心梗的发生。
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是治疗高血压和心梗的主要科室。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降低心梗的风险。
总之,高血压与心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梗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