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感冒后顽固性咳嗽的原因辨析!

感冒后顽固性咳嗽的原因辨析!
发表人:马永鑫

是什么原因导致感冒后遗留咳嗽呢? 

站在中医的角度,我个人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只服用化痰祛痰的药。一般情况下开始用化痰的药有些效,后来又没效了?不仅仅是病人,而且医生都有这样的困惑。这是因为咳嗽这个症状,分开来看,包括咳和嗽两个方面,嗽而有痰无声,咳而有声少痰。因此,化痰不一定止咳。严格来说,化痰祛痰,嗽重咳轻较适合。

二、一般人都只局限于治肺。《素问 》云:“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说明咳嗽的发生主要关于肺,但其他脏腑病变也可累及肺,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而咳嗽。因此,感冒后咳嗽,如咳重嗽轻,不应只局限于治肺,即咳重嗽轻,不独治肺。如果是儿童的话一般需要兼顾脾胃的调理,老年人需要结合之前的既往病史。

三、没有顾及体质的强弱。

 平素体质比较虚弱之人,在感冒之后,免疫力比较低,外感风寒或者风热之邪不能很好的得到祛除,即风邪犯肺,导致肺气不利,久咳不愈的情况。因此,感冒后咳嗽“老不好”,需要从是否存在“免疫力低,风邪犯肺导致久咳不愈”的角度来考虑。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感冒疾病介绍:
哺乳期感冒是指发生在产后哺乳婴幼儿时期产妇所患的感冒,该疾病的表现与发生于普通人的感冒相类似,也有发烧、流涕、咳嗽、咽喉肿痛等表现,普通感冒常为自限性,一到两周往往可以自愈。流行性感冒通常症状要严重,容易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需要注意避免传染给婴儿。服用药物可以加快疾病痊愈进程,及时规范治疗,疾病预后较好,无后遗症。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流行性感冒有并发肺炎、心肌炎等风险,增加治疗难度,也可危及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回想起小时候,每逢季节交替,妈妈总会叮嘱我们:“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

    在我们印象中,感冒只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小病,挨几天就会自然好转。

    然而,近期的一则新闻,却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常见“小病”。

    近日,据多位博主发文称,河北石家庄的网红二胎宝妈因感冒五天未就医而离世,此事引发广泛关注。

    实图片来自微博

     

    你是不是以为这只是个案?但类似的事件其并不罕见。

    感冒,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小病”,真的会致命吗?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今天,我们将为你揭示感冒背后的科学真相。

    一、感冒导致的死亡:真相与误解

    首先,要明确一点:感冒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死亡。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感冒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疾病等,这些并发症有可能导致死亡。因此,网传的“感冒导致的死亡”并不完全准确。

    感冒广义上来说分为普通感冒和流感。普通感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常见的病毒主要有鼻病毒、腺病毒等。

    感冒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上呼吸道部分,如鼻腔、喉部等,导致鼻塞、咳嗽、喉咙痛等症状。通常病程较短,一周左右即可痊愈[1]

    而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我们常说的甲流、乙流都属于流感。流感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导致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季节性,多在冬春季发病,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规模传播。流感的恢复期较长,需要更多的休息和治疗[2]

    为什么有些人会“因感冒而死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 基础疾病的影响 :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肺部疾病等)的人来说,感冒可能会加重他们的病情。
    • 并发症的影响 :感冒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这些并发症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例如,病毒性心肌炎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
    • 免疫力低下 :老年人、儿童、孕妇、产后和身体虚弱的人更容易感染感冒病毒,且恢复期较长,容易引发并发症。这些疾病会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3-4]
    • 误诊与延误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感冒可能掩盖了其他严重疾病的早期症状。如果这些疾病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严重时有可能导致死亡。

    二、感冒出现哪些情况一定要就医?

    虽然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如果你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就医:

    • 持续高热 :体温超过38.5℃,且持续时间较长。高热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过多,容易出现脱水症状。脱水症状会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导致病情恶化。这时你需要立即就医。
    • 呼吸急促 :呼吸频率明显加快,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这可能是肺炎等并发症的征兆。
    • 胸痛、胸闷 :提示可能存在心脏疾病或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 咳嗽加重、咳痰 :咳嗽持续时间较长,痰液颜色异常(如黄痰、血痰)。这可能是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征兆。
    • 严重的全身症状 :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这些症状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三、哪些人更要警惕感冒?

    • 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力逐渐下降,容易感染感冒病毒且恢复期较长。
    • 儿童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感染感冒病毒。此外,儿童在感冒期间容易发生并发症。
    •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身体虚弱、长期卧床、营养不良、存在基础疾病等人群容易感染感冒病毒且恢复期较长。
    • 孕产妇 :孕期和产后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感染感冒病毒,也容易对宝宝造成影响。此外,孕产妇在感冒期间需特别注意用药安全。有些孕产妇担心服药会影响宝宝,一旦得了感冒,也不管症状轻重就硬抗,这也是非常不可取也不提倡的错误做法。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新认识感冒这个“小病”,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诊感染学组. 成人普通感冒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3)[J]. 国际呼吸杂志,2023,43(03):254-279.DOI:10.3760/cma.j.cn131368-20221221-0113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0,13(06):401-405,411.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6.001
    [3] 廖艺璇,李燕明. 老年人流行性感冒的特殊考量[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03):277-281.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3.03.007
    [4]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17):1281-1288.DOI:10.3760/cma.j.cn101070-20200224-00240
  • 京东健康药师团队出品

    审核专家:北京中医医院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 苏芮

     

    风热感冒在北方常见于冬季,在南方常见于夏季和冬季,四季皆可发病。如果天气骤变,感受风寒,再多吃些温燥的食物,风热感冒很容易找上你。到底什么是“风热感冒”?有什么症状?如何选择合适的感冒药?本文一次说清楚。

    Q :什么是风热感冒?有什么症状?

    A:风热感冒俗称热伤风,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典型症状有发热重(高达39~40℃)、恶寒轻,喉咙红肿、疼痛,口干渴,咳嗽,痰粘稠色黄,鼻塞,流黄涕或浊涕,舌苔薄黄等。

    Q :风热感冒药物如何选用?

    A:首先应该确认感冒类型为风热感冒,可在医生或专业药师指导下,根据具体病程、症状、年龄等不同,酌情选择疏风解毒、宣肺化痰功效的感冒药。

    Q :风热感冒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A:外感风热的患者要避寒保暖,适时增添衣物,切忌汗出当风;宜清淡饮食,多饮水,忌油腻滋补;作息规律,适当活动,减少聚集,勤开窗通风换气。

    风热感冒用药指导
    症状 药品 功效 用药提醒
    风热感冒初期,发热或未发热、轻咳少痰、咽红不适 桑菊感冒颗粒、风热感冒颗粒、四季抗病毒合剂、板蓝根颗粒、抗感颗粒(儿童装)、小儿豉翘颗粒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寒感冒禁用;脾胃虚寒者、孕妇、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慎用。
    咽喉肿痛 为主,发热、鼻塞 金银花口服液(银黄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片(口服液)、清热解毒颗粒(口服液)、小儿咽扁颗粒、穿王消炎片、清咽滴丸 清热解毒,清利咽喉 风寒感冒禁用;糖尿病患者慎用;脾胃虚寒者不能久服。
    伴有喘咳有黄痰 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颗粒)、肺力咳合剂(胶囊)、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清肺消炎丸、痰热清胶囊、橘红化痰丸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风寒感冒禁用;脾胃虚寒、腹痛腹泻者慎服;
    全身症状明显 ,有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全身酸痛、口渴 疏风解毒胶囊、抗病毒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连花清瘟颗粒、金花清感颗粒、感冒灵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 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风寒感冒禁用;高血压、运动员、孕妇、脾胃虚寒者、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慎用。
    头痛明显 芎菊上清丸 清热解表,散风止痛 肝火上攻或风阳上扰所致的头痛慎用;体虚者慎用。
    高热、明显烦躁不安 清开灵颗粒(口服液)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风寒感冒禁用;孕妇、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慎用。
    伴发热恶寒重,头痛,肌肉酸痛,大便秘结,小黄短赤 防风通圣丸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孕妇、身体虚弱以及容易腹泻的人慎用。
    湿热腹泻、大便绵密 葛根芩连片、复方穿心莲片 清热解毒,利湿止泻 脾胃虚寒腹泻、慢性虚寒性痢疾者慎用。
    儿童胃口差、腹胀、大便酸臭等积食症状者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疏风解表,清热导滞 体质虚弱禁用;脾胃虚弱慎用。
    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 小柴胡颗粒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风寒表证者不宜使用;
    发热体温超过38.5℃,或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用药提示

    1.病证相同的药物尽量避免同时服用,可根据症状判断选择其中一种即可。如需联合其他感冒药,请咨询专业药师或医生。

    2.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和海鲜类食物,尽量不要同时服用滋补类药物。

    3.如果连续服药三天仍不见效果,或者出现持续高热、咯黄痰、胸闷喘憋等症状,请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 北京急诊医学学会, 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版).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 32(1): 17-31.
    [2]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3]方邦江,张洪春,张忠德等.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04):1-6.DOI:10.13424/j.cnki.jsctcm.2023.04.001
    [4]刘清泉,陈腾飞,赵国桢等.中医药治疗流感临床实践指南(2021)[J].中医杂志,2022,63(01):85-98.DOI:10.13288/j.11-2166/r.2022.01.016
  •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喝枸杞水,但是枸杞真的养生吗?相信有很多人也想知道答案。

     

    常吃枸杞能够增强体质,保护肝脏,保护眼睛,是一种养生的好食材。

     

     

    常吃枸杞,会有这些好处:

     

    增强免疫力

     

    日常吃一些枸杞,能够增强人们的免疫功能,使人们的适应能力提高,有助于抵抗疾病的侵害,保护我们的身体。例如人们受到寒冷的刺激,常食用枸杞,能使耐寒能力提高。

      
    延缓衰老

     

    枸杞中含有的物质有抗氧化的效果,女性经常食用,可以延缓衰老,减少皱纹的出现,对于一些上班族,可以用枸杞水代替咖啡,会更健康。

     

    另外,枸杞能使皮肤状态更好,更光滑,还有助于美白。如果出现了皮肤病,还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保护眼睛

     

    枸杞中的胡萝卜素对眼睛有利,可以用枸杞泡水喝,有明目的效果。如果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办公,喝枸杞水有很大的好处,可以缓解眼睛干涩的情况,也有助于减轻疲劳。如果上火导致眼睛酸痛,喝一杯枸杞水也有缓解的作用。

      
    保护肝脏

     

    如果患有肝脏疾病,日常喝水时加入适量枸杞,能保护肝脏,加快肝细胞产生,使病情好转。

     

    降低血糖

     

    枸杞能帮助降低血糖,如果血糖升高,可以食用一些枸杞,能帮助控制血糖,并且还能够辅助治疗糖尿病。

     

    提高睡眠质量

     

    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枸杞,常喝枸杞水会使身体更强健,还会使睡眠质量提高。建议夏季喝枸杞水,最好在下午饮用,而冬季更适合煲汤。

      
    5种人最好少吃枸杞:

     

    感冒的人

     

    枸杞是温热性,吃完后会使体温升高,如果感冒发烧,尽量不要吃枸杞,这时食用会使病情加重,会导致体内的热气不能很好的排出,不仅不会起到养生的作用,还会使患者更加难受。

     

    拉肚子的人

     

    如果身体有炎症,也不要吃枸杞,对病情没有好处。如果经常上火,可以吃一些清热的食物,但是不要吃枸杞。例如如果出现腹泻,吃枸杞会导致腹泻加重,也会给身体造成一些影响。

      
    喜欢吃油腻食物的人

     

    有一些人特别喜欢吃肉类,各种油腻的食物都喜欢,如果长期如此,会使体内的热量堆积,这时再吃一些枸杞会使热量增加,危害身体健康,也有可能会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高血压的人

     

    身体虚弱的人很适合吃枸杞,有助于身体健康。但高血压患者要少吃,不利于稳定血压,会加重身体的负担,使身体出现不适。

      

    孕妇要少吃

     

    孕妇正处于特殊阶段,本身火力比较旺盛,并且因为行动不便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如果吃一些枸杞,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不利于自身和婴儿的健康。

     

    注意:

     

    枸杞虽然对健康有利,但是不要食用过多。好的东西控制好摄入的量才能发挥它的功效。在食用枸杞时不能过量,否则可能会导致流鼻血。建议成年人每天吃20颗左右的枸杞即可,并且直接嚼食是最好的方式,能更好起到养生的效果。

     

    食用枸杞的这些注意事项你了解清楚了吗?

  • 很多家长表示对于小儿肺炎的类型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有时候可能会不能确定孩子的病因。

     

    对于小儿肺炎的类型,其中特殊的一种就是支原体肺炎,它对孩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些吧!


    儿童特殊类型的肺炎: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是一种病原微生物,它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菌。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除引起肺炎外,还可导致支气管炎、气管炎和咽喉炎。儿童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孩子患了支原体肺炎,症状往往不太典型,容易引起误诊。患儿的主要表现为,开始时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有低度或中度发热,可持续1至2周,伴有头痛、咽痛和胸痛。


    支原体肺炎有传染性,且易复发。体质较差的孩子,可以去当地医院儿童保健科注射肺炎支原体疫苗进行预防。

     


    如何鉴别肺炎和普通感冒:


    体温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至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一会儿。

     

    小儿感冒也发热,但以38℃以下为多,持续时间也较短,用退热药效果也较明显。


    咳嗽及呼吸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的症状,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

     

    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鼻翼翕动),口唇发紫。

     

    这也说明肺炎病情严重,不可拖延。


    精神状态感冒的孩子,一般精神状态仍较好,能玩。而患肺炎的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甚至抽风等。


    饮食孩子患感冒,饮食尚正常,或少量进食。但患肺炎时,食欲明显下降,不肯进食。

     


    睡眠孩子患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睡不熟,易醒、爱哭闹,而且夜里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


    听孩子的胸部家长把耳朵轻轻贴在孩子脊柱两侧的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医生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炎的重要体征。孩子感冒一般不会有这种声音。


    一般患上小儿肺炎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发烧,且伴有咳嗽的现象,那么就应该及时的去医院检查,如果检查是肺炎的话,家长们不要太过担心,积极的带着孩子治疗,做好护理,还是很容易康复的。

  •  

    一般而言,血管年龄会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很多时候,两者并不完全一致,血管提前衰老的情况并不鲜见。

     

    生命的维持离不开血液,而将血液运输到身体各处的血管,如同树木的筋脉,任何一段发生病变都可能给人带来致命性的损害。一个人出生后,胆固醇等物质会在血管壁上沉积,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逐渐降低,血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走向老化、硬化甚至栓塞。

     

    然而,许多年轻人过早地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原本不该在这个年龄发生的心脑血管恶性病变,是因为血管在生理年龄之前衰老了。

     

     

    “血管垃圾”是怎样形成的呢?

     

    血管垃圾是人体代谢后未排出体外的产物沉积在血管壁,日积月累形成的。

     

    血管是生物运送血液的管道,它布散全身,无处不至,负责将心脏搏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且将代谢终产物(或废物)运回心脏,然后通过肺、肾等器官排出体外。

     

    血管依运输方向可分为动脉、静脉与微血管。动脉从心脏将血液带至身体组织,静脉将血液自组织间带回心脏,微血管则连接动脉与静脉,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心脏是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而运输血液的管道系统就是血管系统。

     

    生命诞生时,体内的血管都是干净光滑的,为了保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进行,人体需要营养供给。在吃进的各种食物中不可能都是人体的必需品,必然会随着食物带入一些无用的、过剩的,甚至有害的物质。

     

    如脂肪中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会在血管内壁沉积,形成血管垃圾,使血管内皮逐渐增厚,血管逐渐变窄。

     

    从20岁开始,血管垃圾便开始沉积在血管中;30岁以后,胆固醇的沉积速度明显加快;50岁以后,近80%的人都会受到血管垃圾的侵扰。

     

    随着年龄的增长,沉积在血管内壁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不渐增多,致使血管壁增厚,甚至形成斑块。当血管狭窄部分达到75%以上时,血流阻力明显增大,血流变慢,血流量减少,带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减少,供不应求,就会出现头晕、头痛、气短、胸闷等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表现。

     

    而且,劳累过度、天气变冷、情绪激动,甚至吃得太饱,都可能成为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的诱因,出现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的危险。有时,虽然血管狭窄部分还在50%以下,但血管壁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随着血液流动至某一部位堆积,形成血栓,阻塞血流,同样会出现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血管老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年龄的增长、生活不规律、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等都会造成血管老化

     

    1,年龄的增长

     

    人的血管伴随着人体一同生长,也必然会因人体衰老而老化。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血管的新陈代谢也会减慢,而且随着血管垃圾的沉积,其血流量也会减少,所能带走的有害物质也会随之减少,如此恶性循环,血管会一天天老化。

     

    2,生活不规律

     

    从养生角度来说,晚上23点到凌晨1点钟,是心肾相交的时刻;凌晨1点至3点,是保证肝脏代谢血流的时间。熬夜时,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长期“昼夜颠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规律作息的人增加一倍。

     

    3,脂代谢异常

     

    血脂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机体细胞正常代谢的必需物质,可以说没有血脂,就没有生命。血脂代谢异常,体内血脂多于体内需要,血脂增高会使血液黏度增加,血液流动性减弱。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就会加快改变,导致细胞衰老。

     

     

    预防血管堵塞的办法

     

    血管堵塞,会给人体带来伤害,所以,我们有必要积极地预防血管堵塞,时时为血管进行清理。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1,定期检查血管

     

    保护血管必须先了解自己血管的健康状况,通过检查血压,血脂、血胆固醇、血液黏稠度、血糖、心电图、胸透情况和眼底即可初步判定是否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从而得知自己血管是否存在疾患及其所患疾病程度,再在医生指导下制订方案。

     

    2,积极调理

     

    血管疾患多为慢性,所以必须长期坚持治疗;有些病则应终身治疗。因此,对付这类疾病,必须要有毅力和耐心,进行综合调理。应做到如下几点:

     

    3,合理饮食

     

    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不超量吃盐;饮食中优质蛋白质不可少,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新鲜绿叶蔬菜也应多吃些;戒烟,勿酗酒。

     

    4,稳定情绪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病情均与情绪有关。长期存在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而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可使病情好转。

     

    适量运动、生活有规律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可改善血管调节功能,保持血压、血脂、血糖稳定,并预防血管堵塞和老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长时间不排便,体内大便去哪了?身体会有哪些影响?很多人不清楚

     

     

    排便是人体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人任务,通过排便情况也能够看出来一个人健康状况。有时候我们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偶尔还会化验大便来检测身体的具体情况。虽然这是一个人们羞于提起的话题,但是大便对我们身体的排毒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根据不同人的身体状况和肠胃消化吸收的循环时间,排便的周期也各不相同,但是正常情况下是一天1-2次,或者两天1次,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有朋友1周排便次数只有1-2次,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长时间不排便,体内大便去哪了?身体会有哪些影响?很多人不清楚。

     

    1、 为什么会长时间不排便?

     

    长时间不排便是分情况的:一种是没有排便的感觉、另一种是有排便的感觉,但是肚子很疼就是排不出来。这两种情况对于普通人来说通常适合日常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每天的吃的粗粮、粗纤维比较多的话,那么就会排便较多。但是如果每天吃的都是我们所称的“细粮”,那么身体就会消化掉很大一部分,形成的大便自然就会变少。

     

     

    不过有的朋友长期不排大便,就认为是“吸收”完了,身体没东西可排了,其实并不是。因为只要我们身体正常在进食和运动,那么肠道就一定会将一些垃圾和毒素向身体外排出。长时间不排便很可能是因为喝水太少或者不运动使得大便在体内干结,所导致的排便不畅或者肠胃蠕动过慢。

      
    2、 大便去哪了?

     

    如果超过一星期时间排便不畅的话,很可能就是由于便秘所造成的。大便当中含有体内不要的杂质和垃圾,并且还有一部分水分。如果长期不排便,这些水分就会被身体的其他部分所吸收,从而通过其他方式,如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体外,从而达到体内排毒的目的。但是这样就造成了已经形成的这部分粪便过于干燥,干结在体内,极容易形成肠梗阻等病症。

     

    所以说,大便并没有被我们“完全吸收”,而是始终停留在我们的身体里,并且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不同,大便的梗阻程度也会不同。因此我们在平时要加强锻炼,并且多喝水,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排便的通畅。

      
    3、 如何顺利排便?

     

    有调查表明,10个人当中有近一半的人们都会有过便秘的现象,并且有1/3的人表示经常有排便困难的情况发生。便秘、排便困难的确是困扰着很多人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才能顺利排便呢?首先,我们应当给自己的肠胃定下一个“规矩”,譬如说在每天的一个时间段或时间点内,必须要进行排便。可能起初身体会不适应,或者没有便意,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排便习惯。

      
    此外,应当给自己的肠胃规定一个排便的时间。医生建议,排便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虽然有的人可能会觉得5分钟的时间有些不够,但是这是为了防止我们因长期如厕而患上痔疮等疾病的措施。如果每天排便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那么患得痔疮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同时,日常生活方面,应当多喝水,谁能够稀释我们的血液,同时还能够进入大肠中,滋润我们的肠道,缓解大便干结的现象。在饮食方面,要避免吃一些油腻或者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的吸收,甚至会造成便秘的情况。

      
    现在很多人出现便秘情况后,都会选择一些药物治疗方式,如开塞露或者一些泻药。但是药物之所以能够快速通便,是因为其中有刺激肠胃的成分,虽然能解一时之需,但是不建议经常使用。

  • 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缺血,患者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心绞痛症状,如何缓解已经出现了心肌缺血呢?

     

    一、去除诱因,缓解症状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是心脏缺血反射到身体表面所感觉的疼痛心绞痛的发作,大多数也是有诱发原因的。比如患者剧烈活动后,或者是生气后,或者是饱餐后出现的心绞痛等心缺血症状,那么在去除诱因以后,患者的症状可能会有缓解,去除诱因以后进行休息症状,如果仍然不缓解,那么就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发生。

     


    二、药物治疗,控制再发

     

    一旦确诊冠心病心肌缺血,那么进行药物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进行心肌缺血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是依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心绞痛的控制,可以控制大部分的心绞痛,心肌缺血的发作。


    三、改变习惯,减少加重

     

    生活方式的干预是在确诊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后就需要开始进行的,无论你是否进行药物治疗,进行介入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都必须在药物或者其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而且几乎是终身的。只有减少吸烟,减少喝酒,适量运动,减少肥胖等,才可以减少心肌缺血发作的加重。

     


    四、如有必要,血运重建

     

    如果进行了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干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仍然频繁发作,那么就需要考虑,患者是否需要血运重建治疗,血运重建治疗主要有介入和外科手术两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具体选择。


    心肌缺血的发作是否需及时的进行血运重建,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但无论是哪种方法,如果患者的症状仍然持续不能缓解,都需要及时就诊,以避免延误治疗。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事业上坚韧的TA,为何背后却脆弱不安?

    TA生活的那么努力,为什么会放弃?

    TA看起来很正常啊,为什么会想不开?

    ……

     

    抑郁症不一定就是看起来「死气沉沉」、「颓废沮丧」……很多人习惯用面具来伪装自己,将自己的脆弱和不安隐藏起来,藏入人群中。

     

    据统计,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高达9500万人,这意味着每15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抑郁症,它与我们的距离真的很近。

     

    为什么那些看起来乐观的人会得抑郁症?它与「完美主义」的性格是否相关?药物控制是否可以治疗抑郁症?

     

    京东健康特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李冰为您解答↓

     

    问题一:为什么“微笑型抑郁症”不易察觉?是否与精神心理疾病的病耻感相关?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冰:

     

    专家观点1:医学上没有“微笑型抑郁症”的分型,这是1种社会名词

     

    从医学上,精神心理诊断是没有“微笑型抑郁症”的,这是老百姓的一种描述,这类病人,往往是表现为“人前乐观,人后自我伤感”。在门诊接诊也常常见到,他们往往有体面的工作、较高的文化素质,能够在人群中有效的控制情绪,但微笑背后是内心的郁郁寡欢,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的情况。表面上的确看不出来,但临床抑郁量表中会提示,自我意志分数较高。

     

    专家观点2:病耻感,使很多精神心理疾病不易被察觉

     

    这些年,像抑郁症这类的精神心理问题,逐渐得到大众关注,但仍存在病人“病耻感”的现象,尤其是有身份地位的中年人,他们如未及时就医,的确是会被忽视。 关于“微笑型抑郁症”的严重后果(自杀),可以这样理解:

     

    人类是利用各种防御机制,来应付生活的变化。抑郁症患者外部防御机制启动的话,是可以完成“正常交流”、“微笑回应”、“正常推进生活、工作事项”等动作的;而回到家人身边或者独处时,就会开启自我防御,一旦出现问题,心理就会全线崩溃,甚至出现自杀的行为,所以,自我防御又称为“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问题二:社会精英为什么抑郁症高发?抑郁症是否与“完美主义”的性格相关?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冰:

     

    专家观点1:抑郁症存在一定的性别倾向,但与社会属性无直接关系

     

    据临床数据统计,抑郁症的发生率女性较高,因抑郁症引发的自杀率女性占比大,自杀成功率是男性更高。而“微笑型抑郁症”的发生,更多见于中年人。但不是说社会精英多引发抑郁症,而是因为社会精英患抑郁症的事件影响力更大,引发的关注也更多。

     

    专家观点2:完美主义的性格特点,使抑郁症的发生率增加

     

    完美主义者的性格是事事循规蹈矩、处处认真负责,随时担心闪失和意外的发生,压力是比正常人高很多的,这很可能成为引发和加重抑郁症的重要环节。

     

    问题三:运动对抑郁症是否有好处?谈谈药物控制、环境等因素,对抑郁症的影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冰:

     

    专家观点1: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能够辅助治疗抑郁症

     

    国外文献有证据证实,运动后机体可以产生多巴胺,使身心愉悦,可辅助抑郁症的治疗。精神心理科的医生,除了给予病人药物治疗外,一般也会叮嘱病人规律运动。但仅靠运动来对抗抑郁症,一定是达不到控制病情的效果的。

     

    专家观点2:超2周的情绪低落,建议去医院就诊

     

    越来越多社会事件的发生,使大众对抑郁症产生了重视。但是什么节点去就医,仍很难判断。中度及重度的抑郁症,若不能通过药物干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简单的办法,只要情绪低落超过2周,一定要去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诊,让医生通过专业手段判断病情,及时干预治疗。

  •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过便秘的经历,大便干燥,排不出或大便排出困难,强力排便,肛门容易裂开,撕裂疼痛,便血。大便偏稀时,可以排出少许大便,但总感觉排出不畅,肛门灼热疼痛。

     

    一.便秘可不是你觉得

     

    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简单来说就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便秘除常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外,还会引发腹胀、腹痛、头晕、食欲减退、易继发痔疮、肛裂等病。便秘是常见症状,如若长期持续存在,甚是扰人,影响生活质量。

     

    有人会说,我两三天没有大便了,是不是属于便秘?

     

    其实便秘不是随便就可以界定,也不是你个人觉得便秘就是便秘。有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习惯2-3天才排便一次,大便成形,没有明显腹痛、腹胀和排便困难等情况,那么就不应认为是便秘。通常,一个成年人一次排便量大约在100~300克之间,排便量越多,对健康越好。健康优质的大便,味道不会太重,状态是半沉半浮,表面含有较多的纤维质,香蕉状、牙膏状大便是健康的“金条”象征。

     

    当然,排便量也是因人而异,如果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也没有必要非要坚持一天一次,一次要多少克。

     

    二.便秘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么?

     

    我们每天进食,随之每天也都要排出粪便,粪便中含有浊毒,浊包括机体代谢出来的不需要的产物,毒则主要指热毒。为了健康,及时排泄大便非常重要,若长期便秘,这些浊毒会留滞于体内,为患甚烈,甚至是许多大病的源泉。

     

    1.不少人未至老年即出现黄褐斑,或在手背,或在面颊,或在周身皮下。一般来说,黄褐斑者多有便秘的问题,因饮食浊毒不能及时排出,反被吸收,郁于皮下,即成诸斑。再者,肝主疏泄,平时肝气郁结之人往往疏泄不足,浊毒不得疏泄,亦易聚而成斑,故要治斑,只此两条:通大便,畅心情。

     

     

    2.临床所见,便秘很容易长痘痘,因为浊毒不能从大便排出,上攻头面,郁于皮下,即成痘痘,所以说,治痘痘一定要通畅大便,否则,浊毒不去,痘痘难安。

     

    3.再者,中风病人一定要重视大便是否通畅。按中医理论,饮食中的精微被脾运化后,浊气自肠而排出。若便秘,则浊毒内郁,上攻于脑,影响神明,最易导致病情缠绵难愈。

     

    4.有些老年朋友还可增加脑溢血、肠缺血、自发性腹膜炎、肺炎等危急重症的发生。便秘日久,滞而不通,则痰浊瘀血易于积聚,久则生块,变生他症,也是百病之源。

     

     

    三.为什么会出现便秘?

     

    中医认为便秘一症虽在大肠,但却是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失调的一种局部表现,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皆有密切关系。便秘通常是由于粪便在消化道中移动太慢,或无法从直肠中有效清除时,导致粪便脱水、变硬和干燥,从而引发的便秘。

     

    慢性便秘有许多可能的原因,一般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可能与直肠、肛门病变等器质性病变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结肠传输与排便功能紊乱等功能性因素有关,以及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年龄增长、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压力等都是便秘发生的高危因素。除此之外,排便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排便姿势其实更容易排便,此时人体肛肠角在100-110°。坐在马桶上时,也可以用小板凳把脚垫高,能够达到同样效果。

     

    四.便秘是不是吃点泻药就好了?

     

    生活中,人们遇到便秘,会自己买点泻药吃,用完泻药后,症状有所减轻。但后来越用,便秘反而越严重。

     

    市面上的泻下药有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等。

     

    攻下药比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这类药多味苦性寒,不宜久服,否则影响肠道正常功能。

     

    另一类泻药为润下药,这类药多富有油脂,可以润肠,作用一般较攻下药弱,包括火麻仁、郁李仁等。这类药物可以适当服用,改善便秘。

     

    峻下逐水药,药力峻猛,服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能利尿,使体内潴留的水饮通过二便排出,消除肿胀。本类药攻伐力强,副作用大,易伤正气,不可久服。

     

    五.四个可以促进排便的穴位 

     

    天枢穴

     

    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是大肠之气结聚于腹部的穴位),它具有调中和胃、健脾化湿的功效,是治疗便秘最常用的穴位之一;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可以经常揉按天枢穴进行保健。

     

    天枢穴定位:位于脐中旁开2寸(脐中至腹侧外缘连线的内1/3处)。

     

    支沟穴

     

    支沟是属于三焦经的穴位,针刺该穴位可以补一补气,通一通,大便自然就会通顺。在日常中我们通过对该穴位的揉按刺激也可达到一定的效果。

     

    支沟定位:在手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三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大横穴

     

    大横属于脾经上的穴位,脾胃相表里,脾胃和大便调也。 

     

    大横定位:在腹部,肚脐旁开4寸,乳头直下,如图。

     

    合谷穴

     

    合谷穴,出《灵枢·本输》。别名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因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交接,且它们是同名经,二者“同气相求”,因此刺激合谷穴能调经气,对于治疗胃腑和胃肠道方面的疾病有显著疗效。

     

    合谷定位:在第1、2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或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禁忌:怀孕忌按此穴,以防子宫强力收缩流产。

  • 产后风,即产后风湿,是许多新妈妈在坐月子期间容易遇到的一种疾病。产后风的发生与产后身体的虚弱、气血两虚、筋骨关节受损等因素有关。

    产后风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手脚麻木、怕冷、头痛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产后风会严重影响新妈妈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终身残疾。

    预防产后风的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暖:产后风的主要原因是身体受寒,因此,产后妈妈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凉。

    2. 通风:虽然产后妈妈要注意保暖,但也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浊。

    3. 避免潮湿:产后妈妈要注意保持室内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4. 适当活动:产后妈妈要注意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5. 注意饮食:产后妈妈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体质。

    除了以上预防措施外,产后妈妈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治疗产后风:

    1.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产后风是由于气血两虚、筋骨关节受损所致,因此,可以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

    2.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产后风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抗炎镇痛药、营养神经药等。

    产后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只要做好预防措施,积极治疗,就能有效避免产后风的发生,保障新妈妈的健康。

  • 厨房里常见的葱、姜、蒜、辣椒,不仅是调味佳品,更是防病保健康的良药。这“四辣”各有其独特的功效,分别针对身体的不同部位。

    大葱——血管的守护者

    大葱被誉为“天然抗菌药”,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预防血栓形成。常吃大葱还能降低消化道癌症的风险。

    生姜——暖胃驱寒的良药

    生姜性温味辛,具有祛寒、止咳、解毒等功能。对于感冒风寒、胃病、口腔溃疡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大蒜——杀菌消炎的卫士

    大蒜具有杀菌、消肿、解毒、健胃等功效。夏天腹泻、牙龈肿痛等小病小痛,都可以用大蒜来缓解症状。

    辣椒——维生素的宝库

    辣椒富含维生素C,具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辣椒还能促进食欲,增加饭量。

    这“四辣”不仅美味可口,更是身体健康的守护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食用这些天然的调味品,让健康伴随每一天。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药箱已成为许多家庭必备的物品。然而,面对种类繁多的药品,如何选择合适的药品成为了一个问题。本文将针对老年人常见疾病,介绍家中常备的五类中成药,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常见疾病。

    一、感冒类药物

    感冒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和暑湿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感冒,选用不同的中成药。

    1. 风寒型感冒:常用中成药包括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软胶囊等,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主。

    2. 风热型感冒:常用中成药包括银翘解毒颗粒、夏桑菊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等,以辛凉清解、肃肺泻热为主。

    3. 暑湿感冒:常用中成药包括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以解表祛暑、化湿和中为主。

    二、止咳化痰药

    咳嗽、痰多也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以下中成药在止咳化痰方面效果较好。

    1. 蜜炼川贝枇杷膏: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型、肺燥型、痰热型咳嗽。

    2. 祛痰灵:主要用于清热、化痰、止咳,适用于痰热咳嗽。

    三、消食类药物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以下消食药可供选择。

    1. 山楂丸: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开胃的作用。

    2. 健胃消食片:具有健胃消食、和中止泻的作用。

    四、通便类药物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以下通便药可供选择。

    1. 复方芦荟胶囊:具有润肠通便、清热解毒的作用。

    2. 麻仁润肠丸:具有润肠通便、养血润燥的作用。

    五、清热解毒类药物

    以下清热解毒类药物可供选择。

    1. 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2. 牛黄解毒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等。

    此外,老年人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清淡、适量运动等。如有疾病困扰,应及时就医。

  • 春季,气温变化无常,‘倒春寒’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应对倒春寒,预防感冒。

    首先,春季锻炼不宜过早。由于早晨气温低、空气污染严重,建议老年人在下午气温回暖后进行适量运动,如太极、慢跑等。同时,长期熬夜、过度疲劳者应注意休息,调节情绪。

    其次,做好‘春捂’工作。春季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较低,应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适当添加衣物,避免着凉。

    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肥胖者应加强锻炼,戒烟限酒,少吃油炸食品。多喝水,保持体内血流通畅,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针对儿童,家长应多让孩子接触阳光,增加户外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勤晒被褥,减少病菌滋生。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应做好自我保健,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中医建议,在倒春寒期间,可适当食用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冲食物,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 春季,万物复苏,同时也是多风的季节。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人体受到风邪入侵容易患病。因此,在多风季节,我们要谨防风邪致病,特别是以下三种常见疾病:咳嗽、眩晕和感冒。

    一、咳嗽

    咳嗽是春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将其分为风寒和风热两种类型。风寒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声重、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有流清涕、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治疗原则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风热咳嗽则表现为咳嗽较剧、咽喉干燥疼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色黄、易汗出等症状,治疗原则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二、眩晕

    眩晕是春季另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将其分为风阳和风痰上扰清空两种类型。风阳型眩晕常见症状为眩晕、耳鸣、头胀痛、目赤、目胀、口苦、失眠多梦、面红、急躁易怒等,治疗原则为平肝息风。风痰上扰型眩晕则表现为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饮食不香、嗜睡、苔白腻等症状,治疗原则为化痰息风。

    三、感冒

    感冒是春季的多发病,中医将其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时行感冒三种类型。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治疗原则为辛温解表、散寒止咳。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较重、微恶风、汗出不畅、头胀痛、咳嗽、咯黄痰、咽痛、咽干、口渴、鼻塞流黄涕等症状,治疗原则为辛凉解表、疏风清热。时行感冒则表现为恶寒、高热、头痛、身痛、肢体酸痛、疲乏无力等症状,治疗原则为解表清热、解毒化湿。

    除了以上三种疾病,春季还应注意以下养生保健措施:

    1. 避风防寒:春季气温多变,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2. 保持心情舒畅:春季肝气旺盛,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情舒畅。

    3. 加强锻炼:适当进行户外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饮食调养:春季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5.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

  • 哺乳期感冒是困扰许多新妈妈的问题。由于产后抵抗力下降,加上照顾宝宝的压力,哺乳期妇女更容易患上感冒。许多妈妈担心感冒会影响乳汁质量,甚至传染给宝宝,因此对治疗感冒持有谨慎态度。

    那么,哺乳期感冒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如果症状较轻,如流涕、咳嗽等,妈妈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症状:

    1. 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2.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有助于加快病毒排出。

    3. 适量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4. 服用感冒冲剂:如板蓝根冲剂、维C银翘片等,但需注意药物成分,避免对宝宝造成影响。

    5. 鼻腔护理: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缓解鼻塞症状。

    如果感冒症状加重,如出现高烧、乏力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输液、抗生素等。在治疗期间,妈妈们仍可继续哺乳,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 高烧期间暂停哺乳:以免宝宝因抵抗力较弱而感染。

    2. 服药期间暂停哺乳:确保药物成分不会影响宝宝。

    3. 治疗期间保持充足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4. 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宝宝。

    除了以上方法,以下几种传统偏方也可用于缓解哺乳期感冒症状:

    1. 葱白生姜汤:将葱白和生姜煎煮后饮用,具有发汗解表、散寒止咳的功效。

    2. 白胡椒热汤面:将白胡椒末和葱白加入热汤面中,具有辛温解表、消痰解毒的功效。

    3. 绿豆茶:将绿豆、绿茶和冰糖一起冲泡,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总之,哺乳期感冒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在治疗过程中,妈妈们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给宝宝,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 随着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无常,感冒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很多人对此容易混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感冒和流感的区别,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两种疾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感冒。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喉咙痛、鼻塞、流涕、咳嗽等。普通感冒的传染性相对较低,通常不会引起大规模流行。

    而流感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症状比普通感冒更为严重,包括高热、寒战、肌肉酸痛、乏力等。流感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容易引起暴发流行。

    那么,如何区分感冒和流感呢?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症状的严重程度。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轻,通常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而流感症状较为严重,病程较长,可能需要数周才能恢复。

    预防感冒和流感的关键在于增强自身免疫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 增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4.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5. 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此外,以下是一些治疗感冒和流感的常用药物:

    1.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2.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 止咳药:如氨溴特罗、右美沙芬等。

    4. 喉咙疼痛缓解剂:如碘甘油、利咽灵等。

    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和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因此,切勿滥用抗生素。

  • 生姜,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其药用价值同样不容忽视。自古以来,民间就有‘生姜治百病’的说法,它不仅能够为菜肴增香添色,更在中医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首先,生姜具有很好的发汗解表作用,对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在感冒初期,可以用生姜熬汤饮用,或者在热姜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和醋,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除了感冒,生姜对于口腔溃疡、牙周炎、偏头痛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用热姜水漱口可以缓解口腔溃疡,减少牙周炎引起的疼痛,热姜水泡手则可以缓解偏头痛。此外,生姜还具有温中止呕的作用,对于胃寒、呕吐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生姜还具有很好的抗炎、抗菌作用,对于一些皮肤问题如暗疮、雀斑等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用温热姜水洗脸,可以清洁皮肤,改善皮肤状况。对于腰肩疼痛、脚臭等问题,生姜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用热姜水泡脚可以去除脚臭,用热姜水敷于患处可以缓解腰肩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生姜虽然具有很多药用价值,但并非万能。在使用生姜治疗疾病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并遵循医嘱。此外,生姜性温,对于体质偏热的人群应适量食用。

    总之,生姜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药用价值不容忽视。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适量食用生姜,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 感冒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很多人认为输液可以快速治愈感冒。然而,这种观念是否正确呢?本文将为您揭秘感冒输液的真实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感冒的病因。感冒主要由病毒引起,如流感病毒、鼻病毒等。这些病毒侵入人体后,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针对感冒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等;物理治疗包括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那么,感冒是否需要输液呢?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大多数感冒患者,通过口服药物和物理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需要考虑输液治疗:

    • 病情严重,如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
    • 合并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
    • 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
    • 口服药物难以吸收的患者。

    输液治疗虽然可以快速缓解症状,但并非万能。输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过敏反应等。此外,输液治疗费用较高,不如口服药物经济实惠。

    因此,对于大多数感冒患者,建议采用口服药物和物理治疗。只有当病情严重时,才考虑输液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感冒: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
    •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总之,对于感冒患者,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输液治疗,避免过度依赖。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才能早日康复。

  • 春天,万物复苏,但同时也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在这个季节,如果家里有人不幸中招,我们该如何预防感冒的传播呢?很多人认为,感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会特别注意避免与感冒病人共用餐具、水杯等物品。然而,关于感冒病毒的传播途径,你是否了解得足够全面呢?

    事实上,感冒病毒主要通过鼻病毒引起。这种病毒需要通过鼻腔进入呼吸道,才有可能黏附在支气管、肺部等部位生长繁殖,最终引起感冒。因此,从理论上讲,感冒病毒通过口腔进入身体是不会致病的。

    《好奇实验室》针对这个问题咨询了多位呼吸科医生,他们的一致观点是:感冒病毒通过口腔进入身体不会致病,只能通过鼻腔进入呼吸道引起感冒。例如,浙医二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王选锭指出,口腔环境并不适合呼吸道病毒生长,唾液本身对病毒有杀菌作用,即使在口腔中存活、吞到胃里,胃液也会将其杀死。

    那么,如果我们喝水时鼻子也在呼吸,会不会把杯子上的感冒病毒吸入鼻腔内呢?医生们认为,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小。感冒病毒基本上是黏附在杯子表面,不会漂浮出来,即使有极个别的病毒漂浮出来,也是很少量的,不足以致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接吻可能会传染感冒。这是因为,深吻时,两人近距离呼吸,容易发生气体交换,从而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因此,为了预防感冒,建议尽量避免与感冒病人接吻。

    医生们最后提醒,防范感冒的最佳方法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等。同时,尽量与感冒病人保持一定距离,减少接触。此外,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膳食等,也是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