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几年春节没回家,外婆竟忘记了我是谁……

几年春节没回家,外婆竟忘记了我是谁……
发表人:京东健康

每年的春运返乡,都是令人值得高兴的时刻。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将要面对的,却是家中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两年没回老家的小李,是外婆从小一手带大的,因此也和外婆最亲。可是当外婆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后,一切都改变了。

 

原本性情温和的人,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起来,做饭忘加盐、独自出门迷路,甚至在和小李的通话中,说出了最为揪心的话:「你是谁?」

 

这块名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橡皮擦,究竟是什么?

 

阿尔茨海默病如何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名字:老年痴呆。

 

除了记忆力障碍之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还存着失能(即失去先前熟知的工作技能和自我照顾能力)、常见物品失认和失用、情绪不稳定、性情改变等特殊现象。

 

 

而进展至疾病的终末阶段,患者还可能会完全卧床,丧失全部的吞咽功能、言语能力、日常活动能力。

 

可能会因严重营养不良、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压疮等致命的并发症而走向生命的终结……

 

下面这些要点,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步诊断和鉴别标准:

 

起病隐袭,进行性加重,出现工作及日常生活功能的损害。

 

以遗忘为主的认知损害,同时还有非遗忘领域如语言功能、视空间、执行功能等的进行性损害。

 

出现人格、精神活动和行为的异常改变。

 

不过在诊断中,需要注意排除其它常见的老年期神经与精神障碍,例如谵妄、老年期抑郁障碍、老年期精神病等等。

 

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治疗吗?

 

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是「尽早诊断,及时治疗,终身管理」。

 

只要抓住疾病早期的「黄金干预期」,通过有规划的、科学的药物和非药物干预,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而且,部分患者更是可以存活10年或更长的时间。

 

 

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心理社会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也同样重要。

 

鼓励患者尽可能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提供职业训练、音乐治疗和群体治疗等,也可帮助延缓记忆衰退速度。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的起病症状并不典型,更大程度上要依赖家属的细心观察和临床医生的专业知识,才能为患者争取更多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

 

护理TA们,这些细节要注意!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还是以预防和护理为主。

 

预防患病,我们可以鼓励家中的老年人多培养一些如读书、棋牌等脑力相关的爱好。

 

 

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让他们吃些水果蔬菜、肉蛋奶等营养或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

 

而一旦我们发现家中的长辈经常忘事儿,千万别以为是正常现象,应该立刻重视起来,带他们去医院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护理。

 

除了提醒他们按时吃药,还要把常用物品和药物尽量放在同一个地方,帮助患者进行记忆。

 

让患者随身携带手机和家人的电话号码,佩戴信息牌或其它防丢标识,以免老人走丢遭遇困境。

 

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多一些陪伴、少一些「斥责」,保持护理的耐心和情绪,别让「不耐烦」成为他们自尊心受到二次伤害的原因。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阿尔茨海默病疾病介绍: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加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伴有各种精神行为症状和人格改变,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脑内淀粉样斑块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以及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等。本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可以通过治疗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的进展。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老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难以抗拒的自然规律。

     

    然而脑老化与痴呆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比如正常老人和痴呆病人的大脑都会出现萎缩,也可以出现脑内神经细胞减少等。

     

    但二者也有不同,即上述改变在痴呆病人的大脑内损害程度要重的多,由量变到质变,达到了病理状态,而并非生理性减退。

     

    因此,脑老化并不意味着痴呆,脑老化是生理过程,而痴呆是病理状态。

     

    大脑老化的都有哪些变化?

     

    大脑老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大脑体积的减少以及大脑重量的减轻。

     

    大脑的「重量」

     

     

    • 青年:人脑饱满充实,重量大约为1300克~1400克。
    • 老年:随着人到中年,特别是进入老年期后,大脑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表现为脑回变窄、脑沟加深、大脑皮层变薄,脑的重量也会减轻100~150克左右。

     

    一般年龄越大,上述改变越重。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大脑的这种改变已经可以应用一些仪器设备准确检出,例如脑CT或脑核磁共振成像(脑MRI)。

     

    这些仪器所拍下的照片可以记录一个人从青少年到老年脑的体积变化,清晰的显示不同时期的脑叶、脑区甚至脑回、脑沟随年龄出现的萎缩改变。

     

    神经细胞的「丢失」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证明了老年人脑内神经细胞较青年人减少,一般减少10~20%。

     

    但是在某些部位,神经细胞的脱失明显,如额叶和颞叶的部分区域,神经细胞的丢失可达40~50%。

     

    正常成年人大脑皮层的厚度约一公分左右,而一般老年人大脑皮层的厚度较青年人下降10~20%。

     

     

    值得重视的是,老年人脑内不同区域神经细胞的丢失程度是不同的:

     

    • 不随增龄而改变的神经细胞:负责面部肌肉运动的面神经核,以及主管眼球侧向转动的展神经核等。
    • 受年龄的影响的神经细胞:主管记忆的海马和杏仁核的神经细胞数量在老年人脑中与青年人相比,平均可减少15~20%。

     

    不同神经递质对大脑的影响

     

    由于海马和杏仁核与人的记忆和情绪密切相关,因此有理由认为老年人的记忆力减退、情感的波动是与这些部位神经细胞老化有关,有组织结构改变的基础。

     

    人类活动的神经信息传递可以通过电传递和化学传递两种方式完成。而后者所依赖的生物化学物质,也被称为「神经递质」相当重要。

     

    这些由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又被相应的神经细胞回收,再生产、又释放,循环往复。

     

     

    因为神经递质的产生与神经细胞密切相关、唇齿相依,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神经细胞的脱失,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各种神经递质的产生以及代谢变化,进而影响神经信息的传递。

     

    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是与人们学习记忆过程密切相关的化学递质,其含量的减低可以导致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受损。

     

    和乙酰胆碱活动相关的神经细胞广泛分布在大脑皮层,海马等脑组织中。

     

    由于老年人这些部位的神经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因此乙酰胆碱的产生及发挥作用的能力也会减弱。

     

    谷氨酸与γ-羟基丁酸

     

    谷氨酸与γ-羟基丁酸是一对相互制约的神经递质。谷氨酸属兴奋性递质,而后者为抑制性递质,这二种化学物质平衡才能维持神经功能的稳定。

     

    在老年人中,与这二种神经递质转化活动的神经细胞功能均有下降,因此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基本稳定性也变得十分脆弱。

     

    五羟色胺

     

    五羟色胺这种神经递质除了与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相关外,它和人的情感、睡眠调控紧密关联。

     

    而在老年人脑中,与五羟色胺合成、分泌以及代谢活动相关的神经细胞均有脱失或活力下降,这与老年人一些情感活动障碍不无关系。

     

    缓解脑老化进程,可以这么做

     

    认识脑老化的客观规律,正视这一客观现象,不仅老年人本身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其亲朋好友也应帮助其创造温馨和谐的活环境和氛围。

     

     

    可以鼓励其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尽可能的减缓脑老化的进程,延迟脑功能衰退症状的出现。

     

    要增强记忆功能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 保持专注:注意力集中,专心一致,高度精神关注可以帮助你捕捉到瞬间发生的事物。

    2. 加强重复、学习:如头一天看一篇小说,如果以后再不去想它,可能就此遗忘,但如果第二日、第三日再回味一下,和他人交流一下,就有可能长时间记住书的内容,甚至终生不忘。

    3. 加强趣味性:一件使人动情的事物可以让人即刻记住而且长期保留,而对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事件可能毫无印象,所以提高兴趣是保持记忆的重要条件。

    4. 联想与实践:即动脑、动手、增加视觉、色彩形象等,都是保持记忆力的好办法。

  • 阿尔茨海默症目前无法彻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缓解症状,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另一类是控制精神症状的药物。

     

    一、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具有进行性加重的记忆力障碍,学习能力下降,综合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注意力、执行能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下降。这些症状都与兴奋传递受到抑制有关,需要应用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

     

    1.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

     

    胆碱酯酶抑制剂能够与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结合,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降解乙酰胆碱的活性,从而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到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的水解,增强对突触后膜胆碱能受体的刺激。

     

    胆碱酯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应用中用于改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的主要药物,主要包括石杉碱甲、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厌食、失眠、头痛、头晕等,对此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 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

     

    具有调节谷氨酸活性的功能,临床上多用于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美金刚。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便秘、嗜睡、高血压,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3. 脑代谢赋活剂

     

    临床上用于改善认知功能,常用药物有奥拉西坦、茴拉西坦。主要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恶心、精神兴奋、睡眠紊乱,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对此药过敏者禁用。

     

    二、控制精神症状的药物

     

    许多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在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如抑郁、焦虑、幻觉、妄想、睡眠紊乱等症状。医生通常会给予患者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类药物进行治疗。

     

    1.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当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出现抑郁、情感淡漠的时候,可以选用该类药物。主要包括氟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主要不良反应有食欲减退、胆固醇水平升高、嗜睡、眩晕、头痛、恶心、呕吐、便秘、瘙痒、关节痛、耳鸣等;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如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可选用此类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失眠、焦虑、头晕、头痛、口干、便秘,肝肾功能损害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对此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应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得擅自加减药物,更不得擅自停药,应该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用药期间严格监测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量或更换药物。

  • 特朗普虽为总统,却有很多令人所思的行为。

     

    近期他参加了一项测试,这项测试一般是被用于老年痴呆研究所使用,不知道他是否患有老年痴呆,但是参加了这项测试,

    那么证明他可能有这方面的困扰。

     

    老年痴呆医学上被称之为阿尔兹海默病,无法治愈,只能依靠药物以及日常的调养,使恶化的程度减缓。

     

     

    老年痴呆的三个阶段

     

    第1个阶段:在患上老年痴呆的1到3年中。这时的情况并不严重,记忆力减退,社交较为困难。不过日常照顾自己是没有问

    题的,但是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家人辅助。

     

    第2个阶段:患有老年痴呆2~10年的时间有可能会进入第2阶段,这时的情况会较为严重,记忆力严重受损,各种神经症状

    显现,情感也会变得比较急躁,还有可能出现尿失禁的情况,这时必须要有人来护理了。

     

    第3个阶段:患有老年痴呆8~12年就会进入重度痴呆症,老人的记忆力完全丧失,会出现肢体僵硬等情况,最终导致昏迷。

     

    在这个阶段的家人一定要好好照料老人,这样的老人是特别容易感染并发症的,最终生命受到危险。

     

    老年痴呆基本无法治愈,只能从预防入手

     

    老人担心患有老年痴呆症或者作为儿女孝顺父母就会买各种保健品。

     

    老年痴呆症如今在各国都没有达到医治的水平,只能预防。想要通过保健品治疗老年痴呆症,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用保健品预防也应该遵从医嘱,去专业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不要私自滥用保健品,不然会适得其反。

     

     

    预防老年痴呆的方法

     

    1、健康的饮食

     

    想要预防任何疾病应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很多老人有嗜酒的坏习惯,进入中老年之后就应该慢慢改善。日常生活中防

    止过量饮酒,吃的食物也要以低盐、低油脂为主。通过饮食改变身体亚健康的状况,老年痴呆症也会远离。

     

    2、不熬夜

     

    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减短,但是也要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老年人经常会出现失眠的情况,应该及时调理,经常熬夜对

    老人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损伤。

     

    3、适当的运动

     

    想要身体灵活,头脑健康最重要的就是运动。适合老年人人的运动也有很多,只要不是太过激烈的运动,把握好时间和尺度

    基本是没有问题的。老年人最适合的运动就是步行,长期有规律的,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步行可以刺激人脑集中力,对老人

    有很多的好处。除了步行之外,老人也可以多骑自行车,加强身体代谢功能。

     

    4、多用脑

     

    预防老年痴呆最重要的就是多用脑。退休之后思考的事情较少了,但是千万不能减少脑部的使用。老年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爱

    好,多读书、弹钢琴,都是对脑部健康很有利的。老人也千万不要将自己关在家中,走出家门扩大交际范围,激活人脑逻辑

    思维,减缓记忆力下降的速度。

     

    其实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心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必然会降低,千万不要再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而焦虑。到了哪个人生阶段就要接受现状,并且以

    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才能更健康、更长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相对于一般老年病来说,老年痴呆有时更容易让人手足无措,像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疾病最起码有明确的药来治疗,只要将血糖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即可,而老年痴呆由于其病因不详,所以治疗起来也相当困难。

      
    老年痴呆即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常在65岁以上发病,有些表现为记忆力障碍,有些表现为失语、认知障碍、人格或行为改变等,造成老年痴呆的病因迄今不明,但有研究表明该病与家族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头部外伤等许多因素有关。

     

     

    对于阿尔兹海默病的治疗,现在主要是对症治疗,即对患者出现的情志改变,比如焦虑、抑郁、狂躁等使用抗焦虑、抑郁,抗精神病药,另外,益智药及改善认知功能的药也常常使用。但除了药物干预外,最重要的还是对老年痴呆病患者的护理及爱护。

      
    前几日,门诊来了一对老夫妻,老爷爷拉着老奶奶走进来,老奶奶患有老年痴呆,不能表达,对周围环境及陌生人很害怕,行动迟缓,但是脸上却挂着笑容,老爷爷对老伴儿特别有耐心,他们这次来看病是因为奶奶发烧,嗓子有痰,吃了几天药都不见好转。由于年纪较大,且由于老年痴呆,老奶奶不会咳痰,不能自理,所以病情顽固。

     

     

    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怀疑是肺部感染,嘱其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家属对老人的照料非常仔细,每天陪老人聊天,给其拍背、喂饭,帮助她做一些简单的活动。虽然患者已经不认识亲人了,精神也比较淡漠,但是在家人的照料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所以,病情很快就好转了。每次查房,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对老爷爷不离不弃的照料感动,对家属无微不至的孝心感动。如果没有家人的陪伴及照顾,谁也无法想象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不仅家人要对阿尔兹海默病人给予更多关爱,我们作为旁观者也应该对其给予关心,老年痴呆患者本身就有情志方面的改变,更容易受到刺激,所以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老年痴呆的老人,我们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能因为他们行为异常而嘲笑他们。还要积极鼓励他们,鼓励他们走出不良情绪环境,并在生活上给予一定帮助。

  • 1、吃得太饱

     

    “饱生众疾“是古人的一句名言。饱食会使血液过久地滞留于胃肠,帮助消化造成大脑缺血,缺氧会妨碍脑细胞发育,降低智商。更槽的是,饱食时可诱发大脑中一种叫做“酸性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蛋白质大量分泌,该因子可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造成管腔狭窄、供血能力减弱,从而加重脑缺氧,使思维功能下降,经常过量进食的儿童智力差就是这个道理。

     

     

    除适量节食外、目前我们尚无有效药物能限制这种损伤脑组织和脑功能的物质分泌。

     

    调查发现,大约30%-40%的老年性痴呆症的病人,与其年轻时食量偏多及摄入动物性食物过多有关。研究表明:实验大鼠摄入过量的食物后,鼠脑中的酸性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比实验前增加了数万倍。检测发现人进食过饱后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由于该因子可使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增殖,从而促进脑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所以是促使机体组织细胞衰退的惰性因子。酸性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可使大脑皮质的血氧量减少,脑神经细胞会因血、缺氧而退化、坏死,致使大脑早衰,严重危害青少年的智力!现已了解,只有通过限食才可以控制其生成延缓大脑衰老。

     

    2、“所食愈多,心愈塞,年度损”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欲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不妨改成“欲得身体安,须带三分饥和寒”,对提高我们健康素质更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

     

    两位长寿者的悲刷,对我们有两点启示。一是“饱生众疾”,甘于清贫和宁静淡泊,是长寿的关键所在。近年研究发现,饱腹时体内营养积聚过多,造成细胞膜增厚,使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敏感性降低,导致免疫力下降,加速衰老。临床上现有45岁的“老年痴呆”患者就是证明饮食营养构成对寿命的影响很大。

     

    现代医学的研究,著名的“麦卡效应”也证实了这一点。医学界认为限制热量摄入是使体温下降的最有效的方法(甚至可使体温下降2~3度),从而使免疫中枢器官胸腺的定时紊乱得以推迟,延缓了衰老过程。正如古人所云:“所食愈少,心意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

     

    3、调节生命之火,オ能百年不熄

     

    古时候有一位老中医,收了一个弟子。但老中医并不传授医术给他,却整日让其管理火炉,并要求炉火不能熄灭。数年后,弟子已将火炉管理得得心应手,即白天有“欢火”,夜间则“封火”,炉火终年燃烧不熄。直到这时老中医才向弟子传授医道一一他告知徒弟:“医生给人看病就如同调节人的生命之火,圣医才能使之百年不熄。” 弟子闻言后大彻大悟。

     

    人进食就如同向火炉中添加木柴等燃料,当人体处于活动量大的生长发育期或青壮年时期,略多进食就犹如白天向火炉中添加燃料,使炉火烧得更旺些,并无大得;但到了生长发育减慢或停滞的中老年,就应当适当减少膳食摄入量,采用“低热量膳食”,说白了就是吃七八成饱。即采用管理火炉的“封火”方式,使生命之火稍稍减弱,以达到百年不熄的目的。

     

    美国近年对灵长目动物猴子的研究也证明,减少食物摄取量有助于延长寿命。少摄入40%的食物,能够使某些猴子的寿命延长30%。吃得少的猴子体重和体温相对较低,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却明显增强。自然界中凡是长寿动物都是少食的,如仙鹤、龟、蛇等。乌龟的平均寿命为300年左右。诗人陆游日:“多寿只餐饭少。”

     

    重点提示:对中老年而言,注意适当节食对保证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4、低热量饮食有助延衰老

     

    研究发现,长期摄取低热量饮食能减少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破坏,有助于延缓衰老。参与研究的48个体重稍超重者被分成4组:

     

    第一组每天的热量摄取量比原本低25%、同时进行运动;

     

    第二组热量摄取减少12.5%、除每周5天的体力活动外,再增加12.5%的运动;

     

    第三组每天摄取热量为890卡的流质食品,3个月后再摄取控制体重的饮食;

     

    第四组则为维持稳定体重的饮食(美国政府建议每人每天摄的取热量介于2000-3000卡路里之间,依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程度而定)。

     

     

    6个月后,前3组参与者体重平均减轻了8公斤,第四组则没有变化。摄取流质食品组体重降低比较显著,前3组人的胰岛素水平也出现下降、新陈代谢减慢,这些转变均有助于延缓衰老。血液检验显示前3组人DNA的破坏也减少了,众所周知,DNA的破坏会导致癌症和老年病的发生。

     

    重点提示

     

    日常膳食中食物种类越多越好,种属越远越好,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合理搭配,这样不仅能提高食欲,而且氨基酸种类齐全,蛋白质互补,促进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改善营养状态。应包括鱼、肉、蛋、离、奶,米、豆,菜类包括根、茎、叶、花、果,还有菌类、藻类食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生活中胸闷气短这种现象很常见,它是我们自身的主观感受,觉得胸口像被什么东西给压迫了,气不够用而出现呼吸急促的表现。它的严重程度要根据发病的周期、每次发病的时间、年龄以及有无基础疾病来判断。

     

    临床上常将其分为功能性的和心脏神经官能症型或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的如在剧烈运动、有幽闭空间恐惧症的人、心情抑郁、与他人发生争执后,以上情况下出现胸闷气短多是正常的,不用过于担心;心脏神经官能症型或器质性病变的:多数人首先会想到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该病多好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常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受凉等诱因下发作,多是突发型的,除胸闷气短外,还会有胸骨后疼痛,常常会波及至左肩,左臂内侧,该症状一般在停止诱因活动后症状就会逐渐缓解,也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5分钟即可缓解。

     

     

    心肌梗死多是在心绞痛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症状也更为严重;临床上心肌受累时也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但是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常会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等表现;可以引起胸闷气短的疾病还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肺癌、气胸等,腹部疾病也会出现这种症状,胆囊炎、胆石症以及食管病变等均会出现该现象。

     

    一般对于胸闷气短的检查项目有:血常规、肝功能、X线胸部透视、腹部B超、心电图等检查。通过以上检查项目,可以明确原因,确定是无病变还是病变导致,以利于治疗。

     

     

    经常出现胸闷气短的患者,一定要在治疗过程中要仔细加以辨别,区分是功能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如果是功能性胸闷气短,则应该积极寻找病因,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彻底消除症状。还要注意的是定期检查身体非常有必要,如果身体有病变,通过体检都能查出来。像病理性胸闷症状本身就不太明显,定期体检非常重要,这可以避免被动接受治疗的情况出现。

     

    需要明确的是这种症状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查清是何种疾病所致的,才能做到对症治疗,这个才是最为关键的。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 我是一个糖尿病家族的人,家里的亲戚,记不清已经有几个人因糖尿病并发症而过世了,就连我的师母也因糖尿病被截肢,最后也是因为这个病去世,因此糖尿病早早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


    2020年,我居然还是没有逃脱糖尿病的魔爪,我茫然失措,害怕、恐惧让我终日惶惶不安,今天担心这样,明天担心那样,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几乎感觉自己已经面临死亡一般。


    偶然机会我认识了很多糖友,这也让我从此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居然那么多糖友活得好好的。


    后来我了解了很多关于糖尿病的知识,让我顿时茅塞顿开,心情好了很多,从此,我也终于懂得了糖尿病虽意味终身与它相伴,但是只要能控好糖,避免并发症发生,我们也可以与病共存,快乐生活。在这里我结合一年多学习实践体会,与糖友一起分享我的控糖经验!

     


    1、学会了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熬夜、久坐是我几十年工作形成的习惯,学习后得知这些行为会导致我们的血糖波动大,抵抗力下降 ,影响病情稳定, 必须要彻底改掉,我努力地改掉这些不良习惯,现在基本上约定晚上十点睡觉 ,平时多运动,至少每天三次运动,甚至在家看电视、聊天都在运动。


    2、坚持每天学习。


    我每天必会看一些糖尿病文章,有一些不够明白的还会反复学习呢,力求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的知识、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办法、运动方法,学会了很多糖友餐的搭配与制作,也学会了较多的运动方式。


    3、坚持每天定期监控血糖。


    通过监测了解每一天自己的血糖状况,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从而达到控制血糖在稳定状态。

     


    4、坚持“管住嘴”。


    科学合理饮食不容忽视——控制热量、按时吃饭、慢嚼细咽、食物多样性是稳糖的保障。现在我也改掉了过去饮食坏习惯——暴饮暴食、酗酒、喝高汤、吃高糖、高热、高油食物等坏习惯。


    无论是平日还是节日,自己的饮食都是精心设计的,坚持做到了“三少一多”——少糖少盐少脂多品种,绝大部分时间每天食物达到十多种甚至二十多种。现在为了更好的控糖,我学会了新的食物搭配法,如杂粮饭,在米饭中加入各种豆类、杂粮让起升糖慢,混搭菜——几样菜一起煮,可以减少油和盐的用量,吃饭顺序基本按照:汤——蔬菜——肉——主食(少量配菜)。


    买了食物称以后,经常将吃的食物过称,测血糖,这样可以知道自己吃什么、吃多少,血糖保持得好。还经常进行食物测评,记录下来什么食物可以吃多少量,为以后吃东西懂得一个合适的量。


    5 、坚持“迈开腿”。


    曾经的“懒动虫”如今每天基本坚持“三段式锻炼法”。而且锻炼的地点、内容都是多样化的,因地制宜,确保锻炼的时间、运动量达标。


    6、坚持早睡早起。


    过去是熬夜王,不过12点不睡觉,甚至2—3点或通宵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为了控好糖,现在晚上10:00前睡觉,基本上保证8小时/天。


    7、保持乐观心态。


    不良情绪会刺激压力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经常出去跳舞、散步、旅游、聚会,开心每一天。


    曾经我也是美食狂、懒动虫、熬夜王,不知不觉成了“三高”人,后来通过学习、交流、实践让我有了巨大改变,如今,我已从“糖尿病”的“阴霾”中走出来了,自觉严格坚持以上几条规范自己,血糖控制也比较好,基本各项指标都达标了,自从病情控制好以后,人也开朗活泼了许多,轻松、开心每一天!


    2020年我开始了我“新的人生路”,我研究新美食,创新我的控糖“新美食”,我积极运动,是朋友圈的打卡达人,我坚持过自律的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让我的血糖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棒,心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希望糖友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控糖方法,并且为之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糖人!

  • 尿毒症大家都不陌生,一般会认为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肾脏疾病,但是对于尿毒症具体是什么,早期尿毒症有哪些症状,诱发尿毒症的因素等问题都是非常迷茫的,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尿毒症的相关问题。

     

    尿毒症是什么?

     

    尿毒症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脏疾病,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身体出现的一系列综合征。如果说正常的肾脏功能有100%,在各种疾病的影响下,肾功能衰竭到仅剩10%以下时,尿毒症。

     

    如果把身体比作一个井井有序的城市,那么肾脏就是这个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如果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发生了意外,导致下水道系统发生了严重的堵塞,届时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这个城市也会变得难以生存。

     

    尿毒症虽然可怕,但是“冰冻三尺亦非一日之寒”,尿毒症在早期就已经展现出了一些症状,只是这些症状或许不曾被你留意,又或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下面这些细小的蛛丝马迹,就是尿毒症的“前兆”。

     

     

    尿毒症的“前兆”是什么?

     

    尿毒症的早期症状不具有典型性,很难被发现,经常被认为是其他疾病的特征,不以为意,耽误了治疗。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这几个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

     

    1、精神不振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工作繁忙,睡眠不足等,本来就非常难以和尿毒症联系在一起,稍微休养过后症状减轻,更加难以发现。

     

    2、面色发黄

     

    尿毒症病人在患病早期通常都会发生面色发黄的情况,这是因为尿毒症患者体内积聚的毒素过多,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很容易误诊为贫血,导致治疗方向错误,耽误患者的治疗。

     

    3、身体浮肿

     

    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功能障碍,许多水分不能及时地排出体外,从而储留在身体内,导致水肿。这里和肥胖的症状很类似,都是身体逐渐“圆润”了起来,但是和肥胖那种“弹性的圆润”不同,水肿的部位受压后会出现长时间的凹陷。如果患者发现自己的脚踝发生浮肿,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4、胃口不佳

     

    由于肾脏病变加剧,尿素等原本需要经由尿液排出体外的有害物质潴留体内,当有害物质侵入消化道时,便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出现胃口不佳的症状。如果不及时去医院治疗,后续还可能出现口腔方面的疾病,如口腔溃疡等。

     

    5、呼吸不畅

     

    尿毒症早期会造成机体心肺功能减弱,如果你在呼吸过程中经常不自觉地叹气或者深呼吸,那可能就是尿毒症的早期症状,不妨去医院检查一下肌酐,尿素等指标。

     

    以上就是尿毒症的5个“前兆”,如果我们及时注意到了这些症状并及时治疗,就能一定程度上减慢疾病的发展速度,为我们赢得更多的治疗时间。这时候我们回头仔细想想:到底是哪些因素会诱发尿毒症呢?我们又应该如何针对性地去调理呢?

     

    诱发尿毒症3大因素

     

    致病因素一:高血压

     

    高血压与肾病可谓是“狼狈为奸”,肾病也是引发尿毒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肾脏主要由肾小球组成,长期的高血压会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造成内壁损伤和血管硬化,引发肾脏出血,导致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又会导致肾脏供血不足,血压就会持续升高,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成为了治疗肾脏疾病,预防尿毒症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减少每日盐分摄入量,减轻体重等多种方式控制自身血压,从而减小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

     

    另外也要注意每年做一次的尿常规检验。如果发现自己没有尿蛋白,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如果发现自己有尿蛋白,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致病因素二: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各个国家尿毒症的第一大病因。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变化大,内分泌代谢紊乱,可能会引发糖尿病肾病,进而引发肾衰竭,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最终可能进入肾衰竭终末期变为尿毒症

     

    因此,如果自己确诊为2型糖尿病之后,至少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肾脏病变的筛查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都是医生重点了解的项目;此外还需要通过控制饮食习惯,合理运动等方式积极控制血糖。

     

    还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蛋白质的摄入也应该适量减少,可以用低蛋白米饭代替家常主食;与此同时也要保证吃足够的蔬菜(至少每天1斤),为了更好地吸收蔬菜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叶酸等有害物质的摄入,最好可以水煮5-10分钟后再吃。

     

     

    致病因素三:慢性肾小球肾炎

     

    在我国,慢性肾小球炎是造成尿毒症的第二大原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外界的细菌无关,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具体的病理原因目前仍未可知。可能会伴随蛋白尿,血尿,水肿等临床症状。对于此种疾病,医学界还没有彻底治疗的方法,只能通过延缓疾病的进展来改善临床症状,防止并发症。

     

    通常医生会选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治疗,包括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A等药物,也会和一些降血压药物,利尿剂,阿司匹林等药物联合用药来控制病情。

     

    如果发展到了后期,大部分肾小球丧失功能后,就只能通过透析来进行治疗,到那时治疗的难度和费用都将直线上升,而且会出现很多难以治疗的并发症,非常不划算。

     

    尿毒症是肾衰竭发展到终末期后身体出现的一系列综合征。早期可能会出现几种鲜少被人注意的症状,但是不要掉以轻心,及时的治疗可以极大地延缓疾病发展,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我们也要注意引起尿毒症的三种致病因素,及时处理,对症下药,改善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用最小的成本把尿毒症扼杀在摇篮中。

  • 一、要查骨质疏松,抽一管血,看看血钙低不低就行了,对吗?

     

    不能把低血钙与骨质疏松划等号,事实上,绝大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钙并不低,这是由于当尿钙流失导致血钙下降时,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动员骨钙入血而使血钙维持正常。所以这种说法不对。

     

     

    二、经常有些药店或商场,免费检测骨密度,这种检查靠谱吗?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国际上公认的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主要检查部位是脊柱和髋部。药店或商场使用的多为单能X线吸收法,检查部位多为腕部。所以不靠谱,应该在正规医院检查。

     

    三、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症是一回事吗?

     

    一字之差,含义大不相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与正常成年人的最高骨量相比,降低一个标准差(SD)以上但未达到2.5个标准差(SD)时,叫骨量减少,降低2.5个标准差(SD)以上才叫做骨质疏松症。也就是说骨质疏松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骨质疏松症。

     

     

    四、年轻人说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事,跟我没关系,对吗?

     

    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或老年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比如截瘫、偏瘫、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风湿病等。还有一种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所以,骨质疏松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老年人说骨质疏松就是一种老化,就像人老了头发会白,牙齿会脱落,很正常的事。比起冠心病、高血压来不算个啥,对吗?

     

    疼痛、脊柱变形(身长变短、驼背)、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一旦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死亡。冠心病、高血压常被描述为急性杀手,骨质疏松症则是慢性杀手,同样要命,不得不防。

     

    六、预防骨质疏松,无需从小开始,对吗?

     

    人的一生当中,骨组织不停地进行骨吸收和骨形成的过程。从出生到青年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逐渐增多,大约在 20-30岁,骨量达到最高峰值(即骨峰值),此后骨量开始逐年流失,更年期后最为明显。所以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注重饮食补钙并坚持适量的运动,最大程度地提高骨峰值。这就好比我们年轻时必须好好工作多多赚钱,等到年老退休后才有的钱花。

     

    七、古人说以形补形,吃啥补啥,骨头汤可以补钙,加醋效果更好,对吗?

     

    临床检测显示每升不加醋的骨汤钙含量只有11毫克,每升加醋骨汤钙含量为43.2毫克,而每升牛奶中的钙含量为1113毫克。可见,骨头汤中的钙微乎其微。牛奶含钙量高,营养丰富,容易吸收,值得推荐。虾皮虽含钙量非常高,但由于虾皮质量太轻了,喝一袋牛奶获得的钙需要吃一脸盆虾皮才够,显然不切实际。豆制品不仅含蛋白质,而且含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的作用,可预防骨质疏松,同样值得推荐。

     

    八、钙是好东西,多补点有益无害,对吗?

     

    缺钙可以导致骨质疏松,但补钙绝非多多益善。钙的吸收需要良好的肠道和肝肾功能,否则补的再多也吸收不了。同时,钙摄入过量会加重消化道的负担,出现胃痛、便秘等不适,严重时可引起高钙血症,增加肾结石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九、治疗骨质疏松,单纯补钙就行,对吗?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形成和骨分解失平衡导致的,是骨代谢的异常,因此,单靠补钙来治疗骨质疏松症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纠正骨代谢失衡的问题,补再多的钙也会流失。补钙必须与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抑制骨吸收的药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

     

    十、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故患者宜静不宜动,对吗?

     

    要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的应力刺激,太空宇航员骨量会丢失,就是缺乏应力刺激的结果,长期卧床也是这个道理。运动锻炼通过增加骨与骨之间的应力刺激,可以促进骨的形成。需要强调的是,运动不仅应包括增加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健身操、骑车等,也要加强易骨折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比如腰背肌、大腿肌、腕部肌群,同时还要配合下肢平衡功能训练,三者结合才能真正起到锻炼的效果。

  • 青光眼是世界范围内第二位的致盲性眼病,仅次于白内障。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最终无法逃脱失明的厄运。庆幸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医生不但能采取药物(已有多种抗青光眼的滴眼液)、激光(近年来有无损伤的选择性激光)、手术(包括各种显微手术、植入物引流等)治疗青光眼,而且在某些青光眼如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还能通过及时的干预(缩小瞳孔或做周边虹膜切除/切开术)来防止青光眼的发生。因此,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完全有可能保住视功能。

  •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里根病的药物市场也呈现出土洋交锋的局面。里根病,又称阿兹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市场上既有传统的中药治疗方法,也有现代的西药治疗药物。本文将从里根病的病因、治疗方法、药物市场等方面进行探讨。

    里根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可能与其发病有关。目前,治疗里根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日常保养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传统的中药治疗方法以辨证施治为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用药。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等,具有补气养血、健脑益智等作用。而现代的西药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在药物市场方面,土洋药物各有所长。中药治疗里根病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点,但起效较慢,需要长期服用。西药治疗里根病起效较快,但副作用较大,需要医生严格监控。因此,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日常保养也是治疗里根病的重要环节。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延缓病情发展。日常保养则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运动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预防并发症。

    总之,里根病治疗药物市场土洋交锋,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康复训练和日常保养,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陪着82岁的母亲来到了线上互联网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母亲自从19年被诊断出小脑萎缩后,生活已经大不如前,而十一天前的新冠感染更是让她雪上加霜。退烧后,咳嗽虽好,但从前天开始,她开始说胡话,看到已经去世的人在家里,床底下有狗等等,甚至晚上对我这个女儿都有些辨认不出来。

    医生***的态度非常专业和耐心,他详细询问了母亲的病情,并耐心地解答了我们的疑问。他告诉我,母亲的症状很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加重或并发症。虽然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会使基础疾病加重或诱发并发症,但医生***并没有让我们过于担心。他建议我们可以使用盐酸美金刚和奥氮平来缓解症状,同时,他也提醒我们要加强母亲的生活支持和心理支持。

    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让我深感敬佩。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治疗方案,还详细地指导了我们如何进行日常照顾和心理支持。他告诉我们,对待患者要尽可能简单明了,不要争执,不要经常变换对待患者的方式,要尽可能提供有利于患者定向和记忆的提示或线索。

    在医生***的帮助下,我预约了药品,并了解了如何正确服用。虽然母亲的治疗之路还很长,但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够陪伴母亲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也让我更加信任和尊重医生的专业素养。

  • 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患病因素复杂多样。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解析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因素,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首先,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家族史、基因突变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其次,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长期处于压力环境、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都会影响大脑健康,增加患病风险。

    此外,脑部损伤、脑部感染、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表明,脑部损伤后,大脑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异常物质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从而引发疾病。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针对症状进行干预,如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改善认知功能。同时,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于延缓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定期进行脑力训练,如学习新知识、阅读、下棋等;关注家族病史,早发现、早干预。

  • 脾气波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你是否知道,脾气突然变化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在脾气变化的背后,隐藏着多种严重的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脾气变化相关的疾病,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1.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尤其在青壮年人中较为常见。患者可能出现情感淡漠、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思维紊乱等症状。如果发现家人或朋友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2. 老年性痴呆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逐渐下降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老年人出现性格改变、喜怒无常、行为古怪等症状,就需要警惕老年性痴呆的可能性。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3. 肺心病

    肺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乏力等。患者可能出现幻觉、言语错乱或行为反常等症状。对于肺心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氧疗、呼吸训练等综合治疗。

    4.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患者可能出现烦躁、易怒、毁物、打人等粗暴行为。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硬化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5. 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是女性必经的人生阶段,此时可能出现性格改变、情绪波动、失眠等症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进行心理疏导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

    6. 中毒性精神病

    长期接触某些药物或化学物品,如阿托品、溴化物、异烟肼等,可能导致中毒性精神病。如果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7. 慢性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表现为性格改变、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为了身体健康,应尽量避免过量饮酒。

    总之,脾气变化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出现脾气波动,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心态,也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相关疾病。

  •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除了常见的临床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时间及空间定向力障碍等,基因检测也成为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

    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出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的遗传因素。目前,已经发现一些基因突变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如APP、PS1和PS2基因。通过检测这些基因是否存在突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老年痴呆,并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基因检测并不能确诊老年痴呆,只能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对于疑似患者,医生会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RI)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全面评估。

    除了基因检测,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预防老年痴呆的重要手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等,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此外,针对老年痴呆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但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手段,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通过结合基因检测、临床症状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

  • 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痴呆等类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语言能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等。

    目前,老年痴呆尚无根治方法。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常见的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此外,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和生活护理也是老年痴呆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痴呆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护理也非常重要。饮食上,应保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坚果等。生活上,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锻炼,避免过度劳累。此外,患者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老年痴呆的预防也很重要。建议从年轻时就开始关注大脑健康,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进行适当的脑力训练等。此外,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认知功能障碍也是预防老年痴呆的有效方法。

    在治疗老年痴呆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非常重要。建议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医院和科室,如神经内科、精神科等。这些科室拥有专业的医生和先进的设备,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治疗。

  •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痴呆症,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因此,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帮助您保护大脑健康,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1. 保持规律的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大脑功能。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50分钟的轻中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2. 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对大脑健康至关重要。每天保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并适当进行午休,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3. 避免脑外伤:任何脑外伤都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引发阿尔茨海默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4. 增强脑力:经常进行脑力活动,如下棋、学习新技能、阅读等,可以延缓大脑衰老,预防痴呆。

    5.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痴呆风险。

    6.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会损害大脑健康,增加痴呆风险。戒烟限酒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措施。

    7.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多样化,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预防痴呆。

    8. 控制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增加痴呆风险。积极控制慢性疾病,有助于降低痴呆风险。

    9. 持续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可以锻炼大脑,提高认知功能。

    10. 保持乐观心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痴呆风险。

  •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围绕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

    1. 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之一是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记忆力下降,患者往往记不住最近发生的事情,但对过去的事情记忆犹新。

    2. 语言交流能力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语言表达困难,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无法正常进行沟通。

    3. 精神行为异常: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幻觉、妄想等精神行为异常,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4. 生活工作能力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如不会穿衣、洗澡、做饭等,工作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二、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法

    目前,老年痴呆症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手段可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1. 药物治疗:常用的抗痴呆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3.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延缓病情进展。

    三、老年痴呆症的预防措施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2.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可以增强记忆力,延缓认知功能下降。

    3. 学会应对压力:学会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4.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发现早期疾病,及时进行治疗。

    总之,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解其早期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

  •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面临着各种健康挑战,其中抑郁症和痴呆症是常见的两种精神疾病。这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容易混淆。本文将介绍如何区分老年期抑郁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两种疾病。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老年人面临重大精神刺激后出现短暂的抑郁情绪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不属于病态。但若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较长,并逐渐加重,就需要警惕是否患有抑郁症。

    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点是认知功能逐渐减退,包括记忆力、判断力、语言能力等。而老年期抑郁症则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等症状。

    那么,如何区分这两种疾病呢?以下是一些鉴别要点:

    1. 起病速度:老年期抑郁症起病较快,发展迅速;而老年性痴呆症则起病缓慢,发展也较慢。

    2. 抑郁症状:老年期抑郁症的抑郁症状持续较久;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不稳定。

    3. 认知功能: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智能障碍为暂时性的、部分性的;而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智能损害是全面性的,呈进行性恶化。

    4.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脑CT检查无阳性发现;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5. 抗抑郁药物效果: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后症状可得到缓解;而老年性痴呆症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效果不明显。

    总之,区分老年期抑郁症和老年性痴呆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神经系统检查等因素。若发现老年人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 服务已开始。

    医生提醒事项:1、医生必须完整查看患者病例后开始诊疗行为;2、为6岁以下儿童开具处方时,请确认患儿有监护人和相关专业医师陪伴;3、根据相关规定,互联网医院不得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处方。

    您已接诊,本次问诊可持续2天。

    您好,可以去宣武医院或者天坛医院看看。

    她这个算什么情况呢?

    老人家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至少做个脑核磁。

    55岁,会是发病的年纪吗?

    不好说。

    可以挂记忆和认知障碍门诊,或者老年痴呆症门诊。

    中医方面,去东直门医院,田金洲院士那里最权威。

    西医或者中医,我先去哪一个合适?

    先西医诊断,再治疗,中医为主。西医没有特效药。

    这病,需要早介入,早治疗早受益。晚了没用,恶化的快。

    全家痛苦。

    好的,那主要的检查内容都有什么吗?

    麻烦您跟我说一下。

    核磁和各种调查量表。

    已为您提供所需要建议,后期病情没有好转或出现其他不适反应,请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稍后会话将关闭,如有疑虑请在会话关闭前提出。祝早日康复,生活愉快,再见!

    问诊已结束。

    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您对该医生的服务满意,可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如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

    服务已结束。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