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超声引导下巨大肝癌的消融病例分享(两例)

超声引导下巨大肝癌的消融病例分享(两例)
发表人:董刚

超声引导下巨大肝癌的消融病例分享(关键词:肝癌、大肝癌、射频消融、肝癌治疗思路)

 

大肝癌是指直径大于5cm的原发性肝癌。由于其生长迅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发生血管侵犯、肝内播散和肝外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大肝癌的治疗不像早期肝癌那样,只需要局部治疗(根治手段为手术或消融或移植),相对简单。大肝癌行常规肝切除时,常需要切除较大范围的正常肝组织,对肝功能影响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即便切除,往往很快就有新发病灶,甚至血管转移。大体地讲,适合肝切除的大肝癌患者只有10%左右,且大肝癌早期肝内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发现时往往已经压迫或侵犯重要的管道结构,因此成为了肝癌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往往局部消融或者局部栓塞加消融的同时,要全身用药,综合治疗。

针对那些肿瘤较大较多,既无法手术治疗,采用其他方法如肝动脉化疗栓塞又无法完全根除时,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肿瘤负荷,以减缓病情,减少痛苦并延长生命。这类患者往往病情重、肿瘤大、肿瘤数目较多。超声引导下反复消融治疗可成为比较好的治疗方案,此方案在考虑安全性的情况下,可酌情治疗减瘤、减缓病情、减少痛苦并延长生命。更好的情况是,如果能通过栓塞使肿瘤延缓生长,争取到时间后,再经过一次或者多次消融,使肿瘤在影像学上完全灭活以后,以后定期监测,一旦新发现肿瘤,没等长大,发现一个消融一个,就有可能长期生存了。

在此我们报道2例巨大肝占位的消融治疗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以作借鉴。

 

病例1

巨大肝占位(三面环绕胆囊),采用单针射频消融完全灭活肿瘤同时保护胆囊不被热损伤,达到了很好的肿瘤根治效果。同时服用靶向药延长新发肿瘤发生的时间。

54岁女性,因上腹部不适10天在当地医院检查,抽血发现乙型肝炎,腹部超声提示:肝实质性占位病变(Ca待排)。后转诊至我院,腹部MRI提示:肝IV段、V段病变大小为79mm×112mm×82m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图2)。超声造影及MRI均提示肝占位。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

手术过程:1.保护周围脏器:超声引导下18GPTC针进入腹腔,置入引流管,腹腔灌注2500ml左右形成人工腹水,把肝脏用水和周围组织分隔开,避免消融时热损伤周围。2.避免胆囊热损伤:超声引导下胆囊置管术+胆囊壁穿刺注液。以中心静脉穿刺针进入胆囊内,置入引流管,抽出胆汁约10ml,引流管外接冰生理盐水,并持续滴注。另穿刺针穿刺胆囊壁注入生理盐水,直至胆囊壁水肿,厚10mm。3.肿瘤穿刺活检。4.肿瘤消融:彩超引导下使用射频针(裸露尖端4cm)进入结节深部,采用移动+固定消融,全程均在超声监视下,至结节完全被强回声覆盖,结束治疗。5.术毕,彩超观察是否有出血,超声造影评估肿瘤是否消融彻底。腹腔内抽出淡红色腹水1500ml(也能间接观察是否出血),拔出引流管。

术后1个月腹部MRI增强:肝IV段、V段病变范围约73mm×81mm×76m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边缘可见不规则多发环状强化。

 

讨论:

原发性肝癌 (HCC) 是常见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 ,每年全球肝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而其中55%的病例发生在中国。肝癌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早期诊断率低等流行病学特征,确诊时常为中晚期,多已失去最佳手术机会。

“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 一直是肝癌治疗追求的目标。以TACE为主的综合疗法是目前治疗不可切除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单纯TACE治疗存在肿瘤坏死率低、术后肿瘤易复等问题,远期效果不甚理想。射频消融对于直径小于3.0cm肝脏肿瘤的治疗效果已经获得了学者们一致的认同。但是对于较大的肝癌,由于肿瘤较大或形态不规则以及二维影像图像导向下的对三维肿瘤定位和治疗的非完全适形治疗,容易存在消融不完全、术后局部复发、难以保证足够的“安全边界”等问题。目前,通过和TACE联合治疗,同时超声引导能监测整个消融过程,不至于像CT引导下,消融过程无法监测,而且消融时术中多次超声造影,可有效发现残余病灶,进行补充消融,争取一次消融彻底。

我们此次报道的大肝癌(直径10cm),三面环绕胆囊,通过形成人工腹水、保护胆囊、合理规划布针消融等方法,达到了肿瘤完全适形消融,为大肝癌、危险部位肝癌的消融提供了新的治疗思维。

 

病例2

肝内巨大占位伴下腔静脉癌栓形成—消融治疗术后肝内病灶缩小,下腔静脉癌栓“灭活”。

 

一、基本情况

55岁男性,间断性右上腹疼痛1年余,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2019-8-7因剑突下疼痛难耐,至当地医院查传染病示:丙型肝炎。行彩超示:1、肝右叶实性占位;2、下腔静脉膈肌段及右房内低回声(栓子?)。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遂于8.12入住我院。 

 

二、完善相关检查(MRI及超声造影)

术前造影:肝右叶实性占位大小约86mmX56mm,下腔静脉内病灶大小约38mmX23mm.为确定肿瘤性质,次日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病理回示:肝细胞癌。

 

三、确定治疗方案

由于患者肝占位较大,且下腔静脉膈肌段及右房内已有血管癌栓形成,病情较为严重,不可再拖延。与家属详细沟通后,拟定“DSA下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并化疗栓塞术+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方案。

请介入科会诊,排除禁忌后,遂于8.16先行“DSA下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并化疗栓塞术”。术程顺利,术后给予保肝、化疗药治疗。

患者介入术后身体恢复较好,为进一步治疗,于2019.9.3再次入住我院。

增强MRI及超声造影:消融后肿瘤各期均未见明显强化。

术后病灶与治疗前肿瘤大小比较:肝右叶病灶大小约60mmX56mm,下腔内占位大小约15mmX14mm,可见瘤体不同程度的缩小。

 

四、讨论与分析:

1、患者术前、术后要完善相关影像检查(增强MRI及超声造影),以便评估治疗效果。

2、先行“DSA肝动脉栓塞术”的原因:

肝癌是一种浸袭性很强的肿瘤,一些邻近大血管的肿瘤容易浸袭血管,发生转移形成癌栓。本病例下腔静脉附壁癌栓长度约8CM,造成下腔静脉狭窄率>50%,且侵犯右心房,因此先行栓塞减少血供(消融时热量不宜被带走),同时延缓肿瘤生长。

3、再行消融的目的:

①.使肝右叶大占位完全“灭活”。

②.把肝脏入下腔静脉癌栓附近的肝实质完全消融,使下腔静脉癌栓血供彻底阻断,让其逐渐吸收。

4、麻醉方式:由于癌栓脱落的风险很高,全麻之后脱落风险增大,栓子进入肺动脉,会引起肺栓塞,因此该操作是在局麻下完成的。

5、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因受肿瘤大小、数量、位置、远处转移、肝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已不宜实行传统切除手术,超声引导下消融可让肿瘤细胞直接死亡,其治疗肿瘤的效果明确,改善了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具有优势:①、创伤小,并发症小、可重复性治疗 ②、对正常肝组织几乎无损伤 ③、超声下能实时监测,定位准确,甚至能准确进针至门静脉及下腔静脉内精准消融,在实时监测下,一旦消融到管壁就可以随时停止,还可以根据热量消散范围随时调整针尖,避免过度消融。④、超声造影能在术中随时发现未消融干净的部分,及时补充消融,避免下台后发现残留还需要再次治疗。

6、术后随访不可缺。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应行增强MRI(或CT)及超声造影检查,及时评估有无复发。

该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造影下示:肝内病灶均明显缩小,下腔静脉癌栓吸收情况良好,且没有造影剂充填,呈“无强化”。说明下腔静脉癌栓已被完全“灭活”。灭活后,门静脉、下腔静脉里的癌栓部分患者甚至能完全吸收!

后患者监测过程中数次发现新发病灶,一发现就及时消融予以清除,此患者新发病灶周期越来越长,慢慢从活跃期进入了影像学无活性病灶的稳定期,最后一次消融是2020年9月,一年多一直未再复发,生存至今。

 

总结:

目前治疗肝癌的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局部主要为外科切除、肝移植、介入栓塞、消融、放疗等,全身治疗主要是靶向药物治疗、中药调理等,治疗方案一般是诸多方案的组合。对于大肝癌患者来说,消融治疗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它是利用针尖物理加热把肿瘤细胞烧死,减瘤是最直接的,一般不会损伤肝功能,微创,也没有栓塞介入或者灌注的化疗毒副作用。只要精准消融,消融的干净彻底,就能达到手术切除的同等效果。且消融治疗最有效最经济的就是能及时发现,及时消融,发现一个做一个,让肿瘤始终保持在不威胁生命的一个范围,把它作为慢性病长期治疗,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病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好的肿瘤治疗方案都是灵活的,个体化的,也要考虑经济基础和心理状况。要避免非左即右,左右摇摆,要坚定肿瘤长期化治疗的信念,及时监测,动态观察,在人体能承受的前提下,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方案,循序渐进,既不造成过度也不至于耽误。

在此分享关于肝癌治疗的一些方法及建议,希望大家能一起少走弯路,在抗癌的路上走得更远更长!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甲状腺癌虽然被称为「懒癌」,不易转移、进展缓慢,但近年来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却居高不下,全国每年被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约有4万人。

     

    很多人拿到“甲状腺结节”的体检报告后忧心忡忡,开始琢磨到底要不要手术。

     

     

    甲状腺结节离癌有多远?《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为你解答关于结节的疑问。

     

    受访专家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主任  邹大进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伍学焱

     

    甲状腺结节,90%是良性的

     

    甲状腺结节指的是位于甲状腺内的肿瘤、囊肿或正常组织构成的团块,是临床很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尽管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但不必过度惊慌。不能单纯地将结节等同于癌症,更不能只靠“切”解决问题。

     

     

    多数是良性

     

    约90%以上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所以体检报告上3级及以下的结节,不会引起身体不适,一般半年或一年左右进行复查即可;

     

    4a级及以上的结节,有恶性风险,患者要进行穿刺以明确良恶性,即使穿刺呈阴性,也需定期随访,最好每3个月复查一次。若连续复查3~4次,结节无明显变化,则一般为良性。

     

    癌变风险小

     

    很多人担心甲状腺结节会癌变,这个认知误区需要更正。临床证据表明,良性甲状腺结节基本不会转“恶”。 

     

    如果是恶性的,从一开始就是恶性的;如果不是,就很难再发生恶变,大家要消除对结节的恐惧心理。

     

    3种结节需要注意

     

    出现以下3种情况的甲状腺结节时,需要考虑切除。

     

    1.直径大于5厘米,并引起压迫症状,出现声音嘶哑时;

    2.恶性结节,若彩超显示结节是实质性包块、砂砾状微钙化、边界不清楚、血流丰富并伴有淋巴结转移时,则高度怀疑为甲状腺癌;

    3.影响甲状腺功能,有些结节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的患者,可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一是让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二是消除结节。

     

    有些患者是与其他甲状腺疾病一起并发的甲状腺结节,治疗方法与单发性甲状腺结节一致,要看结节是否为恶性才考虑手术治疗。但要在饮食上控制好甲状腺功能:

     

    • 如桥本甲状腺炎伴发的结节患者,需注意低碘饮食,以免加重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
    • 结节若是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高功能腺瘤,需严格忌碘;
    • 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尽量用无碘盐,忌食高碘食品;
    • 结节合并甲减需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低碘饮食。

     

    其他甲状腺结节患者,饮食上不用刻意忌碘。

  • 俗语说:有钱难买老来瘦,意思是人老了发胖容易得病,清瘦一些有利于健康。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从大量的研究数据发现,低体重老年人的死亡率高过微胖的老年人,反而是稍稍有些肉的老年人更容易长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目前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2.6亿,占总人口的18.70%。营养是保证老年人健康的基石,然而调查却发现,我国很多大城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营养不良率竟然高达50%!其中,很多老年人对营养有误解,认为饮食清淡就是不吃肉只吃素。

    清淡饮食指少油少盐少糖

    所谓饮食清淡,实际上是指饮食口味清淡,少油少盐少糖,而不是不吃肉。恰恰相反,老年人对肉类等优质蛋白质的需求与年轻人是一样的,每天鱼、肉、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至少4~6两,另外每天至少300毫升牛奶,50克豆腐皮或相当量的豆制品。主食中也可以提供一些蛋白质,多选择粗杂粮杂豆,杂豆类的蛋白质种类和比例都比较好,常见的有:红小豆、鹰嘴豆、芸豆、豌豆等。由于消化、吸收、咀嚼等能力所有下降,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吃的太“粗犷”。需要对食材处理的要求更高一些,更精细一些。

    在食材选择、加工方面

    多选择鱼虾蛋等优质蛋白质高、脂肪含量低、容易消化吸收的食材,比如三文鱼、鲽鱼、鲅鱼、带鱼、黄花鱼、海虾、皮皮虾、北极虾等,禽肉、畜肉也是不错的选择,最好是提前剔除鱼刺、虾壳、骨头等不能食用甚至易造成危险的部分。大块的肉做成肉丝、肉末、肉馅等小块的,尽量剔除肥肉、肉皮部分,多选择瘦肉。实际上,去皮鸡腿肉的脂肪含量比鸡胸肉还低。

    在烹调制作方面

    肉类食材烹调时多选择蒸、煮、炖、焖、烩,少油炸油煎红烧熏烤等油腻口重的烹调方法。延长烹制时间,让食物熟的更软烂一些,方便咀嚼、吞咽。可以自制肉丸、鱼丸、虾丸、水饺、馄饨、包子等等。

    适量增加体力活动延缓肌肉衰减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不得不面临肌肉衰减的问题,即骨骼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减退。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的重要方法就是吃动结合、保持健康体重。多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做一些抗阻运动,比如拉弹力绳、举沙袋等,每次20~30分钟,每周至少3次。此外,每天快走、跳操、打太极拳等至少30分钟,多出门晒晒太阳,减少在房间里静坐或卧床的时间。活动时,应注意量力而行,动作舒缓,避免碰伤跌倒等事件的发生。

    那么,保持多少体重是合适的呢?从降低营养不良风险和死亡风险的角度考虑,老年人的体质指数BMI维持在20~26为好。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健康。

    BMI如何计算?BMI=体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假设体重60公斤的人,身高1.65米,那么BMI为22。

    算一算,你或你身边的老人的BMI合格吗?

  • 你被“心律不齐”吓到过吗?

     

     

    一些人做心电图后会被告知有“窦性心律不齐”,于是误以为自己心脏出了问题。

     

    其实,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不属于心脏病,“窦性心律太齐”反倒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关于心跳的种种真相。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 孙宁玲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郭艺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公永太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 李学奇

     

      心跳太齐反而不健康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部“电动机器”,正常人心脏中的电流就来源于一个叫“窦房结”的地方。

     

    窦房结像一个微型发电站,每分钟发出60~100次电脉冲,使心脏规律跳动。

     

    另外,心脏中有两种神经,一种是交感神经,它兴奋后心跳会增快;另一种叫迷走神经,它兴奋后心跳会变慢。健康人的这两种神经一直在交互作用,随时调节心跳快慢,其目的是让心跳频率更好地适应身体内部与外界环境变化。

     

     

    例如,我们高兴、急躁、情绪冲动或运动时,身体会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这时交感神经就会更兴奋,心跳增快。当我们安静休息或睡眠时,身体需要血液供应较少,迷走神经变得更兴奋,心跳就会相应减慢。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调节作用,可以受到极细微变化的影响,甚至吸气和呼气时,心跳频率都有差别,所以每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不完全一样,只是我们察觉不到而已。

     

    所谓“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相邻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相差超过了0.12秒,这种差值的增大并不意味着心脏有病变。

     

    反之,如果心跳频率过于恒定,反而提示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系统出了问题,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节心跳快慢,是不健康的表现,同时也意味着这部分人群未来出现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的风险较高。

     

    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一种叫“心率变异性检查”的项目,就是用更精密的方法评估心跳是不是“太整齐”了。一旦确诊,应在生活中格外重视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以防不良事件发生。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心脏跳动是规律匀齐的,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老年人心率较慢,50次/分也可视为正常。

     

    有种心律不齐需要治疗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心脏跳动是规律匀齐的,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老年人心率较慢,50次/分也可视为正常。

     

    普通青壮年人心率较慢时,常表现为不齐,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但这种现象并非病理状态,无需过分担心。

     

    引起心律不齐表现的疾病之一是传导阻滞,指心脏传导系统出现了损伤、阻断,主要包括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根据严重程度,传导阻滞可分为一度、二度及三度。

     

    ▶如果患有一度传导阻滞但无症状,可不进行相关治疗。

    ▶二度患者要查明病因,比如是有冠心病还是仅为心律失常,同时进行必要干预。

    ▶三度患者常有晕厥表现,病情一般较重,心率多在40次/分以下,严重者甚至发生心脏骤停,因此要尽早查明病因并及时治疗。

     

     

    有种心律不齐很危险

     

    早搏也是常见的一种心律不齐,一般分为房性和室性早搏,患者常感到心慌或是“偷停”。

     

    当常规心电检查发现早搏时,不要过分紧张,应再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早搏总数。如果总数大于5000要及时就诊,明确是心脏疾病还是其他原因造成。

     

    健康人饮用过量咖啡或茶等,也可表现为大量早搏,减少饮用即可恢复。

     

    房性早搏

     

    病理性的房性早搏后续会发展为房速或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会出现绝对的心律不齐和脉搏紊乱。

     

    这部分患者要尤为注意,如不及时恢复窦性心律,长此以往,可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栓子一旦脱落堵塞脑血管则会引起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常与冠脉疾病相关,因为冠脉血管堵塞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早搏形成。

     

    当出现连续几个室性早搏时,要格外警惕,因为这很容易诱发室速或室颤。

     

    室颤是最危险的一类心律失常,此时心脏丧失了正常的射血能力,几分钟内就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有些室颤可迅速发展为心脏骤停,患者往往来不及到医院就诊就已出现严重后果。

     

    这样的心跳最长寿

     

    人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都是正常的,在专家眼里,有个最长寿的心率。

     

    60次/分钟最长寿

     

    台湾卫生研究院名誉研究员、中国医药大学教授温启邦,研究了近200万份体检资料发现:

     

    除去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健康人平躺5分钟后的心跳应在60次/分钟左右。

     

    • 超过70次/分钟属于偏快,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就可能减少4个月。
    • 心跳70~89次/分钟的人,平均减寿3年6个月。
    • 90~99次/分钟,减寿8年。
    • 超过100次/分钟,可能会缩短13年寿命。

     

    这项研究首度证实,心率快是造成寿命缩短的重要因素,这一规律在动物界也得到了印证。

     

    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总数基本上相同,约为7.3亿次,心跳越快,相对寿命越短。

     

    低于50次/分要就诊

     

    当然,长期心率过慢容易导致心脏“泵”血不足,引发人体缺氧、缺血,严重者可能猝死。

     

    如果心跳小于50次/分钟,就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5招调整你的心率

     

    心率不超过100次/分钟,一般不需要治疗,可通过运动、调整生活方式等扭转这一长寿劣势。

     

     

    1.规律运动

     

    定期锻炼,运动强度适宜,会使心功能得到锻炼。研究发现,坚持至少3个月以上的运动,就能使心率下降4~5次/分钟。

     

    科学的运动频率是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不包括热身和结束后的整理运动。

     

    推荐的运动项目有健走、游泳、太极拳等。

     

    一般而言,运动时的心率比静息心率快20次左右比较合适。国际上通行的公式:运动心率=170-年龄;体弱且年纪较大的人,运动心率=(170-年龄)×0.9。

     

    2.保持适当体重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体质指数(BMI)是评定肥胖程度的重要方法。在我国,通常认为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BMI=体重÷身高^2

    (其中体重以千克为单位,身高以米为单位)

     

     

    3.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烟、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少喝浓茶,特别是不要在睡前喝;还应定时大便,保持排便顺畅。

     

    4.避免生气

     

    生活中心态要平和,不要总着急、生气,如果因为紧张、生气的等情况出现心率过快,可以听通过音乐、静心冥想等方式逐渐恢复平静。

     

    5.合理膳食

     

    减盐限盐,戒烟限酒,少点外卖,少吃快餐,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病人吃什么好得快?骨折病人又不宜吃什么呢?骨折后的吃喝还是挺有讲究的。有人说骨折了要喝骨头汤,小编可以告诉你,用处不大。骨折病人其实需要多种营养。下面就让我们为您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骨折病人吃什么好?

      骨头的生长需要:胶原、钙、磷以及维生素C、D,这些都是是成骨要素,所以骨折了以后要重点补充这些物质,尤其是老年人。

      1.高能量、高蛋白膳食:有助于恢复元气。但宜在骨折2周后食用。骨折初期还应以清淡饮食为宜。

      2.维生素D:骨折后若一直在室内休养,晒不到太阳,容易缺乏致维生素D。因此骨折后要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脏、蛋黄等),并尽可能多晒些太阳。

      3.维C: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山楂、鲜枣、猕猴桃、草莓、桂圆、荔枝、柑橘等,蔬菜则有黄花苜蓿(草头)、辣椒、甜椒、油菜薹、花椰菜、抱子甘蓝(汤菜)、苦瓜、豆瓣菜、绿花菜、青苋菜等。

      4.水:骨折后由于久坐不动,容易引发便秘,此时应多喝些水来保证肠道畅通。

      骨折后2周,可补充的饮食有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骨折5周以上,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骨折病人的饮食禁忌事项

      1.忌大量进补骨头汤

      骨的愈合主要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体内骨胶原增加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由于肉骨头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钙,因此大量进补骨头汤会使人体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过量进补骨头汤还可能诱发血钙增高、血磷降低等症状。

      2.忌盲目补钙

      对于大部分骨折患者而言,只要根据病情和医生嘱咐,加强锻炼,有规律地运动,便能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加速骨折的愈合。盲目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3.忌单一进补

      骨折患者伤处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而机体修复受伤组织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单一摄取某一种营养物质弊大于利。

      4.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骨折患者多因固定伤处而活动受限,加上伤处肿痛,心情忧郁,因此往往食欲缺乏,时有便秘。因此,养病期间的饮食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利于通便,忌食等易胀气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大多数骨折患者都行动不便,因此,不少人都是能少喝水就少喝,以减少小便次数。此类患者特别是卧床患者,由于活动较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因此,卧床骨折患者应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 风湿关节炎也就是临床上的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合理治疗。

    一般治疗:

    • 首先要注意做好保暖的工作,避免潮湿和受寒
    • 急性期可以适当进行关节制动
    • 恢复期需进行关节功能的锻炼
    • 卧床休息只适合急性期、发热以及内脏受累的病人

    药物治疗:

    • 一旦确诊,需要及时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以便清除溶血性链球菌
    • 常用药物有苄星青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
    • 对于单纯关节受累引起的症状,首选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缓解,如布洛芬胶囊、阿司匹林等
    • 还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以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症状和全身炎症

    具体的治疗方法以及药物的使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心梗和脑梗都是我们常见的多发病,而且他们都会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和我们的生活质量。心梗和脑梗又是怎样发生的呢?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心梗和脑梗呢?今天咱们一起来共同学习一下心梗和脑梗的那些事儿。

     

     

    一、心梗和脑梗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无论是心肌梗死还是脑梗死,其发生的原因是一样的吗?事实上心肌梗死也好,脑梗死也罢,它们的发生机制是一样的。所谓的心梗和脑梗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以后,逐渐在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当斑块出现不稳定状态或者破溃后,就会使得各种凝血因子聚集到破溃和不稳定的斑块处,以修复不稳定和破溃。但正是这种机制,却造成了大量凝血因子聚集到一起,动脉血管内急性血栓形成。也就发生了我们所谓的心梗和脑梗。


    二、心梗和脑梗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无论是心梗还是脑梗,都是动脉血管内急性血栓形成,进而使得血液供应减少和完全消失。发生在心脏冠状动脉内就是所谓的心梗,发生在脑血管内就是脑梗。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心肌细胞和脑细胞的坏死,所以尽早尽快的开通闭塞动脉以血运重建治疗,减少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坏死,减少并发症和死亡,是心梗和脑梗治疗的最终目的。所以使用药物进行溶栓治疗,或者是急诊介入治疗,以便开通闭塞动脉并预防并发症发生是心梗和脑梗治疗的主要方法。


    三、如何预防心梗和脑梗?

     

    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发生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所以预防心梗和脑梗,就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且预防已经出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不稳定。如何预防这些事件的发生呢?两者也是有相通之处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包括戒烟、戒酒、戒除其他不良习惯、保持良好心态等等!其次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也是减少心梗脑梗发生的重要一环。最后,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进行药物一级预防也可以有效减少心梗脑梗发生!

     


    心梗脑梗虽然可怕,但依然可防、可控、可治,所以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减少发生概率!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玉米是一种很好的东西,很多人提到玉米就觉得是一种粮食,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物。德国著名学者拉赫曼指出,玉米含有7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钙、谷胱甘肽、维生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等等。玉米是含钙比较丰富的一种物质,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多食用玉米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中美洲印第安人经常食用玉米,人们对那里的人进行研究发现,他们不易患高血压。

     

     

    有学者提出如果每天摄入1克钙,6周后血压能降低9%。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有防癌作用玉米中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常常食用玉米,可有效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胃病、肠炎、肠癌等。玉米胚芽所制的油,能够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 

     

    我本人也喜欢吃玉米,主要有两种吃法,一是煮玉米吃,另一种就是喝大楂子粥。我媳妇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读研究生,我去看望她的时候经常和大碴子粥,那里有一个老头熬的,真是难得的美味。煮玉米也是我的最爱,老家种了很多玉米,每次赶上玉米收获的季节,都会弄上好多,然后煮着吃。我们那煮玉米主要吃青玉米,就是不能太老,而大碴子粥就需要老玉米了。我什么都吃,所以我健康。中医理论中提到很多关于杂粮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知识,比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提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说的是,人要想健康就要多吃五谷杂粮,玉米是很好的代表。 

     

     

    说了那么多玉米的好,和标题不相符。那么开始说今天的主题。我刚工作时候没钱,一个月就两千多块钱,去掉一千五的房租,那么肯定是不够花。所以我就在颐和园附近卖玉米,卖那种煮的玉米。刚开始很纳闷,说大冬天去哪里弄玉米去?要知道,不熟的玉米很不容易保存,放几天就坏。然后我自己去卖才知道,看似在煮的玉米,其实是从商家批发过来的秋季就煮好的玉米。路边煮的玉米都有个特点,那就是很好看,黄橙橙的,看着就诱人。而且,这种玉米吃起来很好吃。

     

    经过深入了解,我才知道。路边煮的玉米的猫腻。首先是好吃的问题,是因为在煮玉米的过程中加入了玉米香精。按照规定,煮玉米是原粮为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但是加入了,所以不符合规范。关键问题还不在这里,更重要的是玉米的防腐问题。我前面提到,你在冬天或者除外秋季玉米丰收的季节吃到的玉米大多是事先煮好的放在冷藏室储存的。大家都知道不老的玉米很难保存,所以在储存过程中加入了防腐剂,目的是确保反季节销售的煮玉米和刚弄下来一样还有玉米皮等。这些防腐剂的添加,国家没有一个标准。玉米香精加上防腐剂,就成就你吃到的路边的煮玉米。作为一名医生,我建议大家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这样的玉米。 

     

    如果想吃,可以等到玉米丰收的季节,到市场上买点青玉米,然后自己回家煮着吃。自己煮的玉米没有路边好吃,但很健康。本文主题就是建议大家少吃反季节玉米,吃应季的,自己煮的。

  •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没有哪一种比较好的说法,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

    1.一般治疗:首先需要避免诱发因素,如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空气污染物、病毒感染、剧烈运动等。尽量避免这些触发因素,有助于减少哮喘发作的风险。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管理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快速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快速缓解药物(如短效支气管舒张剂,硫酸特布他林或沙丁胺醇气雾剂)用于急性症状缓解,能迅速扩张支气管并缓解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其次也可以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环索奈德等,可以抑制气道炎症。

    3.手术治疗:必要时可行支气管热成形术,可通过支气管热成形系统使支气管平滑肌出现凝固性坏死,患者不会受外界刺激而产生过度的支气管收缩反应,进而起到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

    具体的治疗方法,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理选择。

  •   我还年青,不用着急?

      紧绷有弹力、白皙的肌肤是年轻女性的特权。但是您知道吗?女性过了20岁以后,肌肤就开始老化了。‘我还年轻’--这种无知的自信等于您准备无任何戒备地全盘接受老化现象。眼周肌肤是脸部肌肤中最薄、最娇嫩的部分,所以很容易干燥,油脂分泌也较少,其老化速度也比其他部位要快得多。那么该如何护理如此敏感脆弱的眼周肌肤呢?

      护理

      护理的主要原理就是迅速补水的同时,防止水分流水。 用专用眼膜或、修护啫哩、眼霜等产品向眼周提供水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您不习惯于眼霜的粘稠感觉,那么可以用渗透力很强的眼部Essence或修护啫哩类产品。

      眼妆用的专用刷应该尽量选择柔软的毛刷,而且上妆时手法也要轻。卸妆时则用眼妆专用的卸妆水。

      此外,因为促进皮肤老化的最大敌人是烟,它能加速皱纹的产生,所以如果您想拥有富有弹性的眼部,最好远离烟。

      正确的洁肤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过于频繁的洗脸反而会破坏皮肤的PH平衡,反之则由脸上残留下来的有害物质导致皱纹的产生。而且,过于深度的洁肤或磨砂膏的使用次数一定要有节制。

      抵抗黑眼圈

      我们常说的黑眼圈是因为眼周的皮下静脉胀开之后使眼周看起来铁青,这样很容易给人忧郁、病恹恹的感觉。25岁以后经常出现的黑眼圈是因为过度的精神压力和疲惫引起血管循环障碍,使得眼周变得又青又黑。

      产生黑眼圈的原因之一,是平时不正确的洗脸方法。一定要养成彻底卸妆的习惯,如果眼线或睫毛膏没洗干净,往往会残留在敏感的眼部肌肤上。所以要用化妆棉沾着眼妆专用卸妆水仔细拭去眼部的彩妆。

      原因之二,眼部血液循环不畅通会导致黑眼圈产生。所以,要经常按摩眼周部位,帮助眼部血液循环。用冷、热毛巾交替敷眼,也能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此外,精神压力大、抽烟、睡眠不足或身体状况欠佳这些都能导致黑眼圈的生成。因此一定要养成有规律、正确的生活习惯。

      正确使用眼霜

      涂抹过多的眼霜,反而会产生副作用。分量如黄豆般就已经足够了。为防止细菌滋生,用专用勺来取出眼霜轻轻涂抹于眼部,方向由眼头向眼尾就可以了。

  • 盐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

     

    古人调味,先要用盐和梅,《尚书》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酸、苦、甘、辛、咸这五味之中,以咸为首,所以盐也是"百味之首"。

     

     

    有了盐之后,我们的食物才变得有滋有味。可是,我们在享受味蕾刺激的同时,也被食盐中的“钠”悄悄伤害了健康:“钠”元素摄入过多,让我们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

     

    怎样在兼顾美味的情况下,让自己吃得更健康?《生命时报》结合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研究,教你健康吃盐。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 陈燊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  宋新

     

    换种盐,每年减少45万人死亡

     

    《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模型研究,评估在中国用低钠盐取代普通盐(在餐桌上或在烹饪过程中使用的任意一种盐)的干预措施,对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tti Marklund联合北京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中国食盐替代与中风研究(SSaSS)的数据,发现如果在中国使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食盐,将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减少了11%[1]。

     

    低钠盐是一种含钠较少的盐,一般使用25%~67%的氯化钾替换掉食盐中的氯化钠。

     

    使用低钠盐大约能降低5mmHg的收缩压和2mmHg的舒张压。在中国台湾进行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使用低钠盐与较少的心血管死亡相关[6]。

     

    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发现,每3名成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据估计,中国大约1/7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为高钠摄入,也就是盐吃多了[3]。而因此减少钠的摄入十分必要。

     

    低钠盐,每天可以吃多少?

     

    “低钠盐”,即在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或碘化钾(KI)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低钠盐适当降低了食盐中的钠含量,增加了钾含量。

     

    正常成人每天钠需要量为2200毫克,我国成人一般日常摄入的食物本身大约含有钠1000毫克,需要从食盐中摄入的钠为1200毫克左右(大约3克食盐)。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摄入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上限是6克,而我国居民的摄入量远高于这一标准。因此,在营养师看来,即使吃低钠盐,也尽量控制在6克以内。

     

     

    低钠盐,3类人慎吃

     

    虽然食用低钠盐可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不是人人皆宜。

     

    低钠盐中钠的含量减少了,为了不降低咸味,会添加钾。大多数情况下摄入钾离子是安全的,但以下三种情况除外。

     

    1.肾功能不好的人

     

    钾离子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

     

    当肾功能受损时,人体内的钾离子不能顺利排出,会在体内蓄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血钾升高。当血钾超过5.5毫摩尔/升,就会对心血管造成威胁。

     

    2.服用“普利”及“沙坦”类降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常用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氯沙坦、缬沙坦等降压药,会抑制了体内的激素——醛固酮的作用,导致钾离子排出受阻,血钾也就自然升高。

     

    因此服用上述两种降压药物的同时,再食用低钠盐,高血钾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3.服用螺内酯的人

     

    螺内酯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也同时是一种降压药物,它也会抑制醛固酮发挥作用。

     

    因此,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也不宜多吃低钠盐。

     


    参考资料:
    [1] MARKLUND M, SINGH G, GREER R, et al. 2020. Estimated population wide benefits and risks in China of lowering sodium through potassium enriched salt substitution: modelling study. BMJ [J], 369: m824.
    [2] Newberry S J, Chung M, Anderson C A M,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intake on chronic disease outcome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J].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 2018.
    [3] Mozaffarian D, Fahimi S, Singh G M, et al. Global sodium consumption and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1(7): 624-634.
  • 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生与正气内虚、气滞、血淤、痰结、湿聚、热毒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通过调理肝、脾、肾的功能,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预防肿瘤的按摩方法:

    1. 叩齿:有助于提神醒脑、生津固齿益肾、健脾和胃。

    2. 摩头:有助于畅通任督、调和阴阳、祛风止痛、健脑护发。

    3. 搅海:有助于生津固齿益肾、清洁口腔、预防消化不良。

    4. 鼓漱:有助于助消化、健脾胃、提高消化道免疫功能。

    5. 鸣天鼓:有助于充肾阴、补真元、健脑醒神、消除疲劳、清肝泻火、解郁散结、疏通经络、调和脏腑。

    6. 拍胸:有助于畅通气机、安神定惊、宣肺利气、止咳化痰。

    7. 揉脘腹:有助于健脾和胃。

    8. 摩脐轮:有助于温阳固脱、益精壮元。

    9. 疏肝胆:有助于疏肝利胆、理气导滞、调和冲任。

    10. 擦少腹:有助于疏肝理气、补肾益精。

    11. 摩腹:有助于固本培元、健脾和胃、强身健体。

    12. 腰功:有助于调和气血、疏经通络、补肾益精、温经散寒、调和脏腑、补肾培元、强身益寿。

    13. 翕周:有助于滋阴降火、补肾壮腰。

    14. 擦涌泉:有助于引火归元、滋阴育阳、安阳宁志、活血通络。

  • 近年来,关于肿瘤消失的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听到别人说长出来的肿瘤消失以后,觉得难以置信,不相信这是真的。那么,肿瘤消失这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肿瘤消失并不等同于治愈。肿瘤消失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但不限于:

    1. 治疗效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等,肿瘤可能会缩小甚至消失。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2. 疾病自然进程:某些肿瘤可能会在自然进程中逐渐缩小或消失,尤其是某些良性肿瘤。

    3. 感染:某些肿瘤可能与感染有关,如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肿瘤消失。

    4. 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和清除癌细胞的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可能会成功清除肿瘤。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消失并不意味着治愈。即使肿瘤消失了,也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肿瘤是否复发。

    那么,如何判断肿瘤是否已经消失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查方法:

    1.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2. 实验室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检测血液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

    3. 肿瘤活检: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

    总之,肿瘤消失并不等同于治愈,但也不必过于恐慌。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我们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癌指标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肿瘤标志物,能够反映多种肿瘤的存在,是评估结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疗效、进展、监测和预后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其特异性不强,敏感性不高,肿瘤的早期诊断并不明显。因此,在诊断癌症时,除了癌指标,还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碳水化合物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甲胎蛋白等,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癌症是一种源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肿瘤的来源,可分为上皮源性肿瘤和间充质源性肿瘤。上皮源性肿瘤包括癌,如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间充质源性肿瘤包括肉瘤,如骨肉瘤、淋巴瘤等。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与吸烟、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术是治疗癌症的首选方法,适用于早期癌症。放疗和化疗适用于中晚期癌症,能够杀死癌细胞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能够针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分子进行靶向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除了治疗,癌症的预防也非常重要。预防癌症的措施包括改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致癌物质、接种疫苗等。改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包括避免接触烟草、石棉、苯等致癌物质。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癌症,如乙型肝炎疫苗可以预防肝癌。

    癌症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患者应该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健康体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众多体检项目中,肿瘤标志物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的或者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健康人体中本不应该存在或者不应该大量存在。当它们出现或者异常增多时,就意味着可能存在肿瘤。

    目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等。这些标志物在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肿瘤标志物检测并非完美无缺。由于肿瘤标志物存在于多种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比率较高。这就需要我们在解读检测结果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除了肿瘤标志物检测,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心态以及定期的体检也是预防肿瘤的重要措施。

    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让更多患者受益。

    当然,肿瘤的确诊还需要结合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等综合判断。肿瘤标志物检测只是辅助手段,不能作为确诊的唯一依据。

    总之,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健康体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肿瘤,从而实现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

  • 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全球恶性肿瘤高发地区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彭延生主任医师指出,遗传因素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家族中有肿瘤病史的人群需提高警惕,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做好日常预防和保健,降低癌症风险。

    肿瘤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密切相关。在我国,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直肠癌等癌症发病率较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彭延生强调,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乳腺癌、胃癌等癌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对于家族中有肿瘤病史的人群,彭延生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如乳腺钼靶、胃镜、肠镜等,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也是预防肿瘤的重要措施。

    彭延生还指出,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和免疫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家族中有肿瘤病史的人群,应关注以下方面:

    1. 定期体检:包括乳腺钼靶、胃镜、肠镜等,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3. 注意饮食: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高盐分等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 避免接触致癌因素:如放射性物质、石棉等。

    5. 积极参与防癌科普宣传,提高防癌意识。

  • 英国厨师发现完美圆形鸡蛋

    近日,在康沃尔布里斯托尔酒店工作的厨师詹姆斯·彻奇在准备早餐时,意外发现一枚形状奇特的鸡蛋。这枚鸡蛋并非常见的椭圆形,而是一枚完美的圆形,令人称奇。

    据彻奇介绍,他从事厨师工作多年,每天都要处理大量鸡蛋,但如此形状的鸡蛋还是第一次见到。据了解,圆形鸡蛋的出现几率甚至只有10亿分之一,堪称罕见。

    在医学领域,鸡蛋是常见的食材,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然而,关于鸡蛋形状的研究却鲜有报道。这枚圆形鸡蛋的发现,或许能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从疾病防治的角度来看,鸡蛋是优质蛋白的来源,对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鸡蛋的摄入量也需要适度,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胆固醇升高,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在药品方面,鸡蛋提取物也被用于一些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例如,鸡蛋清可以用于制备疫苗、抗凝血剂等药物。这枚圆形鸡蛋的发现,或许能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在治疗建议方面,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对于鸡蛋的摄入,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搭配饮食,确保营养均衡。

    此外,鸡蛋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这枚圆形鸡蛋的发现,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总之,这枚圆形鸡蛋的发现,不仅令人称奇,也为医学、药物、治疗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预防癌症,做好防癌检查至关重要。那么,肿瘤八项是什么?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一、肿瘤八项检查项目

    1.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防癌体检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来判断是否存在癌症风险。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等,它们在癌症患者体内含量会明显升高。

    2. 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是检查直肠癌的有效方法,通过触摸肛门及直肠壁,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肿瘤或其他异常。

    3. 大便潜血检查

    大便潜血检查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大便中是否含有血液来判断是否存在癌症风险。

    4. X线胸片

    胸部X光片可以检查肺部肿瘤、纵隔肿瘤等,对于早期发现肺癌具有重要意义。

    5. B超

    B超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以检查甲状腺、肝脏、肾脏、盆腔等器官的肿瘤。

    6. 妇科宫颈涂片或TCT

    妇科宫颈涂片或T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是女性防癌体检的重要项目。

    7. 乳腺钼靶摄片

    乳腺钼靶摄片可以检查乳腺肿瘤,是女性防癌体检的常规项目。

    8. 胃镜和肠镜检查

    胃镜和肠镜检查是诊断食管癌、胃癌、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重要手段。

    二、预防癌症的日常保养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癌症风险,因此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作息时间。

    2. 均衡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腌制等刺激性食物。

    3. 适度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癌症风险。

    4.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防癌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癌症,提高治愈率。

    总之,肿瘤八项检查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手段,大家要重视体检,做好防癌工作。

  • 随着白露时节的来临,秋意渐浓,气温逐渐降低。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秋季是一个需要格外注意身体健康的时期。

    首先,在‘衣’的方面,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体温调节能力不足,需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寒气入侵,导致感冒或肺部感染。但也要避免过度保暖,以免影响身体散热。

    ‘食’的方面,秋季天气干燥,肿瘤患者更应注意饮食调理。应以养阴润肺为主,多吃新鲜时令水果和蔬菜,如莲藕、百合、白果、丝瓜、木耳、莲子等,以滋养肺部。同时,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住’的方面,肿瘤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注意保暖。同时,要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行’的方面,肿瘤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

    除了以上几点,肿瘤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

    3.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4.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5. 遵医嘱,进行必要的辅助治疗。

  •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恶性肿瘤更是成为许多国家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该如何认识和预防肿瘤呢?本文将为您解析肿瘤的成因、常见类型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您了解肿瘤,远离肿瘤的威胁。

    一、肿瘤的成因

    肿瘤的成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人患过肿瘤,其亲属患肿瘤的风险会增加。

    2.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如烟草、酒精、化学物质等。

    3. 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缺乏运动、过度肥胖等。

    4. 慢性炎症:慢性炎症可导致细胞损伤,增加肿瘤发生风险。

    5.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发生肿瘤。

    二、肿瘤的常见类型

    1. 肺癌: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2. 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肥胖、遗传等因素可增加患病风险。

    3. 胃癌:胃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4. 肝癌:肝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滥用等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5.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是结直肠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三、预防肿瘤的措施

    1. 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肿瘤。

    3. 疫苗接种:接种乙肝疫苗等预防性疫苗。

    4. 避免接触致癌物质:避免接触烟草、酒精、化学物质等致癌物质。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体检报告中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变化特别敏感,一旦发现指标升高,便心生恐慌。其实,肿瘤标志物并非绝对可靠,其升高并不一定代表患有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组织自身产生,可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生化物质。然而,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并非肿瘤所特有,它们也可能存在于良性肿瘤、炎症甚至正常组织中。例如,AFP(甲胎蛋白)在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患者以及孕妇中可能升高;CEA(癌胚抗原)在长期吸烟者中可能升高;CA125(癌抗原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囊肿患者中可能升高。

      此外,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还可能受到标本质量、化验操作因素、试剂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当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时,不必过于恐慌。可以适当休息一个月左右进行复查,如果复查结果没有大的变化,通常临床意义不大。但是,如果肿瘤标志物持续或进行性升高,则需要提高警惕,并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或病理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肿瘤标志物对特定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例如,AFP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较高;CA15-3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NSE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CEA对某些呼吸道或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

      此外,接触宠物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有案例报道,家中养宠物的人体检发现多个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经过隔离宠物一段时间后,复查结果恢复正常。

      因此,对于长期吸烟、染发、近期房屋装修、有肿瘤家族史以及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肿瘤标志物检查。即使肿瘤标志物结果为阴性,也建议每年进行健康体检,以预防肿瘤的发生。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