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各种不舒服:小心抑郁症

各种不舒服:小心抑郁症
发表人:杨媛

不久前我的诊室里走进来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子。

 
体型消瘦,表情痛苦,行动迟缓。
 
该患者叙述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总是感觉周身不适。
 
有时会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易疲倦,劳累后、生气后、情绪激动后上述症状会有所加重,近半年体重下降近20斤。
 
反复就诊于综合医院,反复进行各种检查,包括各部位的CT、心脏造影、胃镜、肿瘤标志物等等等等,但均未发现与躯体症状相适应的器质性改变。
 
前不久因周身不适再次就诊于某综合医院某专家门诊,该专家建议其到精神科就诊。
 
经过仔细的精神科检查,发现该患者除躯体不适症状之外还存在明显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无愉快感等等。
 
再结合相应的量表测查及脑功能检查,该患者初步考虑为抑郁状态,给予抗抑郁剂治疗。
 
两周后再复查时该患者躯体不适症状明显缓解,食欲改善,体重未再下降。
 
患者及家属均感到不可思议,看了这么久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居然在精神科门诊解决了!
 
其实上述这类病人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因躯体症状严重,从而掩盖了情绪问题,以致于这类患者经常游走于各大医院各个内科诊室。
 
从而出现了逛医行为,不但延误了病情、同时还增加了病人及家人的痛苦。
 
在我国抑郁障碍诊治现状并不乐观,我国通科医院对抑郁障碍的识别率仅4%;
 
国民健康状况调查(NHWS)数据库显示我国抑郁症确诊率仅8.3%;
 
50%~80%的抑郁症患者不寻求治疗;50%的病人曾接受治疗但只有不到20%的病人得到了充分治疗;
 
63~68%的抑郁症患者首诊综合医院而非精神科。
 
所以在此我对患者和家属提出几点建议:
 
1、家属要意识到患者并非无病呻吟,而是确实生病了。
 
2、要充分的理解、接纳患者,多多陪伴、多多给予支持。
 
3、要在综合医院排除躯体疾病后尽快到精神科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心理科门诊就诊评估。
 
4、精神科门诊就诊后一定要督促患者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药,避免自行减药甚至停药。定期随访,配合医生完成全病程的管理。
 
5、与患者充分交流,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和关怀,使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意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甲状腺癌虽然被称为「懒癌」,不易转移、进展缓慢,但近年来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却居高不下,全国每年被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约有4万人。

     

    很多人拿到“甲状腺结节”的体检报告后忧心忡忡,开始琢磨到底要不要手术。

     

     

    甲状腺结节离癌有多远?《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为你解答关于结节的疑问。

     

    受访专家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主任  邹大进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伍学焱

     

    甲状腺结节,90%是良性的

     

    甲状腺结节指的是位于甲状腺内的肿瘤、囊肿或正常组织构成的团块,是临床很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尽管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但不必过度惊慌。不能单纯地将结节等同于癌症,更不能只靠“切”解决问题。

     

     

    多数是良性

     

    约90%以上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所以体检报告上3级及以下的结节,不会引起身体不适,一般半年或一年左右进行复查即可;

     

    4a级及以上的结节,有恶性风险,患者要进行穿刺以明确良恶性,即使穿刺呈阴性,也需定期随访,最好每3个月复查一次。若连续复查3~4次,结节无明显变化,则一般为良性。

     

    癌变风险小

     

    很多人担心甲状腺结节会癌变,这个认知误区需要更正。临床证据表明,良性甲状腺结节基本不会转“恶”。 

     

    如果是恶性的,从一开始就是恶性的;如果不是,就很难再发生恶变,大家要消除对结节的恐惧心理。

     

    3种结节需要注意

     

    出现以下3种情况的甲状腺结节时,需要考虑切除。

     

    1.直径大于5厘米,并引起压迫症状,出现声音嘶哑时;

    2.恶性结节,若彩超显示结节是实质性包块、砂砾状微钙化、边界不清楚、血流丰富并伴有淋巴结转移时,则高度怀疑为甲状腺癌;

    3.影响甲状腺功能,有些结节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的患者,可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一是让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二是消除结节。

     

    有些患者是与其他甲状腺疾病一起并发的甲状腺结节,治疗方法与单发性甲状腺结节一致,要看结节是否为恶性才考虑手术治疗。但要在饮食上控制好甲状腺功能:

     

    • 如桥本甲状腺炎伴发的结节患者,需注意低碘饮食,以免加重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
    • 结节若是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高功能腺瘤,需严格忌碘;
    • 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尽量用无碘盐,忌食高碘食品;
    • 结节合并甲减需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低碘饮食。

     

    其他甲状腺结节患者,饮食上不用刻意忌碘。

  • 俗语说:有钱难买老来瘦,意思是人老了发胖容易得病,清瘦一些有利于健康。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从大量的研究数据发现,低体重老年人的死亡率高过微胖的老年人,反而是稍稍有些肉的老年人更容易长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目前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2.6亿,占总人口的18.70%。营养是保证老年人健康的基石,然而调查却发现,我国很多大城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营养不良率竟然高达50%!其中,很多老年人对营养有误解,认为饮食清淡就是不吃肉只吃素。

    清淡饮食指少油少盐少糖

    所谓饮食清淡,实际上是指饮食口味清淡,少油少盐少糖,而不是不吃肉。恰恰相反,老年人对肉类等优质蛋白质的需求与年轻人是一样的,每天鱼、肉、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至少4~6两,另外每天至少300毫升牛奶,50克豆腐皮或相当量的豆制品。主食中也可以提供一些蛋白质,多选择粗杂粮杂豆,杂豆类的蛋白质种类和比例都比较好,常见的有:红小豆、鹰嘴豆、芸豆、豌豆等。由于消化、吸收、咀嚼等能力所有下降,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吃的太“粗犷”。需要对食材处理的要求更高一些,更精细一些。

    在食材选择、加工方面

    多选择鱼虾蛋等优质蛋白质高、脂肪含量低、容易消化吸收的食材,比如三文鱼、鲽鱼、鲅鱼、带鱼、黄花鱼、海虾、皮皮虾、北极虾等,禽肉、畜肉也是不错的选择,最好是提前剔除鱼刺、虾壳、骨头等不能食用甚至易造成危险的部分。大块的肉做成肉丝、肉末、肉馅等小块的,尽量剔除肥肉、肉皮部分,多选择瘦肉。实际上,去皮鸡腿肉的脂肪含量比鸡胸肉还低。

    在烹调制作方面

    肉类食材烹调时多选择蒸、煮、炖、焖、烩,少油炸油煎红烧熏烤等油腻口重的烹调方法。延长烹制时间,让食物熟的更软烂一些,方便咀嚼、吞咽。可以自制肉丸、鱼丸、虾丸、水饺、馄饨、包子等等。

    适量增加体力活动延缓肌肉衰减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不得不面临肌肉衰减的问题,即骨骼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减退。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的重要方法就是吃动结合、保持健康体重。多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做一些抗阻运动,比如拉弹力绳、举沙袋等,每次20~30分钟,每周至少3次。此外,每天快走、跳操、打太极拳等至少30分钟,多出门晒晒太阳,减少在房间里静坐或卧床的时间。活动时,应注意量力而行,动作舒缓,避免碰伤跌倒等事件的发生。

    那么,保持多少体重是合适的呢?从降低营养不良风险和死亡风险的角度考虑,老年人的体质指数BMI维持在20~26为好。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健康。

    BMI如何计算?BMI=体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假设体重60公斤的人,身高1.65米,那么BMI为22。

    算一算,你或你身边的老人的BMI合格吗?

  • 你被“心律不齐”吓到过吗?

     

     

    一些人做心电图后会被告知有“窦性心律不齐”,于是误以为自己心脏出了问题。

     

    其实,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不属于心脏病,“窦性心律太齐”反倒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关于心跳的种种真相。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 孙宁玲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郭艺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公永太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 李学奇

     

      心跳太齐反而不健康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部“电动机器”,正常人心脏中的电流就来源于一个叫“窦房结”的地方。

     

    窦房结像一个微型发电站,每分钟发出60~100次电脉冲,使心脏规律跳动。

     

    另外,心脏中有两种神经,一种是交感神经,它兴奋后心跳会增快;另一种叫迷走神经,它兴奋后心跳会变慢。健康人的这两种神经一直在交互作用,随时调节心跳快慢,其目的是让心跳频率更好地适应身体内部与外界环境变化。

     

     

    例如,我们高兴、急躁、情绪冲动或运动时,身体会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这时交感神经就会更兴奋,心跳增快。当我们安静休息或睡眠时,身体需要血液供应较少,迷走神经变得更兴奋,心跳就会相应减慢。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调节作用,可以受到极细微变化的影响,甚至吸气和呼气时,心跳频率都有差别,所以每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不完全一样,只是我们察觉不到而已。

     

    所谓“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相邻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相差超过了0.12秒,这种差值的增大并不意味着心脏有病变。

     

    反之,如果心跳频率过于恒定,反而提示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系统出了问题,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节心跳快慢,是不健康的表现,同时也意味着这部分人群未来出现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的风险较高。

     

    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一种叫“心率变异性检查”的项目,就是用更精密的方法评估心跳是不是“太整齐”了。一旦确诊,应在生活中格外重视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以防不良事件发生。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心脏跳动是规律匀齐的,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老年人心率较慢,50次/分也可视为正常。

     

    有种心律不齐需要治疗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心脏跳动是规律匀齐的,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老年人心率较慢,50次/分也可视为正常。

     

    普通青壮年人心率较慢时,常表现为不齐,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但这种现象并非病理状态,无需过分担心。

     

    引起心律不齐表现的疾病之一是传导阻滞,指心脏传导系统出现了损伤、阻断,主要包括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根据严重程度,传导阻滞可分为一度、二度及三度。

     

    ▶如果患有一度传导阻滞但无症状,可不进行相关治疗。

    ▶二度患者要查明病因,比如是有冠心病还是仅为心律失常,同时进行必要干预。

    ▶三度患者常有晕厥表现,病情一般较重,心率多在40次/分以下,严重者甚至发生心脏骤停,因此要尽早查明病因并及时治疗。

     

     

    有种心律不齐很危险

     

    早搏也是常见的一种心律不齐,一般分为房性和室性早搏,患者常感到心慌或是“偷停”。

     

    当常规心电检查发现早搏时,不要过分紧张,应再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早搏总数。如果总数大于5000要及时就诊,明确是心脏疾病还是其他原因造成。

     

    健康人饮用过量咖啡或茶等,也可表现为大量早搏,减少饮用即可恢复。

     

    房性早搏

     

    病理性的房性早搏后续会发展为房速或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会出现绝对的心律不齐和脉搏紊乱。

     

    这部分患者要尤为注意,如不及时恢复窦性心律,长此以往,可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栓子一旦脱落堵塞脑血管则会引起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常与冠脉疾病相关,因为冠脉血管堵塞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早搏形成。

     

    当出现连续几个室性早搏时,要格外警惕,因为这很容易诱发室速或室颤。

     

    室颤是最危险的一类心律失常,此时心脏丧失了正常的射血能力,几分钟内就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有些室颤可迅速发展为心脏骤停,患者往往来不及到医院就诊就已出现严重后果。

     

    这样的心跳最长寿

     

    人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都是正常的,在专家眼里,有个最长寿的心率。

     

    60次/分钟最长寿

     

    台湾卫生研究院名誉研究员、中国医药大学教授温启邦,研究了近200万份体检资料发现:

     

    除去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健康人平躺5分钟后的心跳应在60次/分钟左右。

     

    • 超过70次/分钟属于偏快,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就可能减少4个月。
    • 心跳70~89次/分钟的人,平均减寿3年6个月。
    • 90~99次/分钟,减寿8年。
    • 超过100次/分钟,可能会缩短13年寿命。

     

    这项研究首度证实,心率快是造成寿命缩短的重要因素,这一规律在动物界也得到了印证。

     

    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总数基本上相同,约为7.3亿次,心跳越快,相对寿命越短。

     

    低于50次/分要就诊

     

    当然,长期心率过慢容易导致心脏“泵”血不足,引发人体缺氧、缺血,严重者可能猝死。

     

    如果心跳小于50次/分钟,就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5招调整你的心率

     

    心率不超过100次/分钟,一般不需要治疗,可通过运动、调整生活方式等扭转这一长寿劣势。

     

     

    1.规律运动

     

    定期锻炼,运动强度适宜,会使心功能得到锻炼。研究发现,坚持至少3个月以上的运动,就能使心率下降4~5次/分钟。

     

    科学的运动频率是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不包括热身和结束后的整理运动。

     

    推荐的运动项目有健走、游泳、太极拳等。

     

    一般而言,运动时的心率比静息心率快20次左右比较合适。国际上通行的公式:运动心率=170-年龄;体弱且年纪较大的人,运动心率=(170-年龄)×0.9。

     

    2.保持适当体重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体质指数(BMI)是评定肥胖程度的重要方法。在我国,通常认为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BMI=体重÷身高^2

    (其中体重以千克为单位,身高以米为单位)

     

     

    3.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烟、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少喝浓茶,特别是不要在睡前喝;还应定时大便,保持排便顺畅。

     

    4.避免生气

     

    生活中心态要平和,不要总着急、生气,如果因为紧张、生气的等情况出现心率过快,可以听通过音乐、静心冥想等方式逐渐恢复平静。

     

    5.合理膳食

     

    减盐限盐,戒烟限酒,少点外卖,少吃快餐,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病人吃什么好得快?骨折病人又不宜吃什么呢?骨折后的吃喝还是挺有讲究的。有人说骨折了要喝骨头汤,小编可以告诉你,用处不大。骨折病人其实需要多种营养。下面就让我们为您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骨折病人吃什么好?

      骨头的生长需要:胶原、钙、磷以及维生素C、D,这些都是是成骨要素,所以骨折了以后要重点补充这些物质,尤其是老年人。

      1.高能量、高蛋白膳食:有助于恢复元气。但宜在骨折2周后食用。骨折初期还应以清淡饮食为宜。

      2.维生素D:骨折后若一直在室内休养,晒不到太阳,容易缺乏致维生素D。因此骨折后要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脏、蛋黄等),并尽可能多晒些太阳。

      3.维C: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山楂、鲜枣、猕猴桃、草莓、桂圆、荔枝、柑橘等,蔬菜则有黄花苜蓿(草头)、辣椒、甜椒、油菜薹、花椰菜、抱子甘蓝(汤菜)、苦瓜、豆瓣菜、绿花菜、青苋菜等。

      4.水:骨折后由于久坐不动,容易引发便秘,此时应多喝些水来保证肠道畅通。

      骨折后2周,可补充的饮食有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骨折5周以上,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骨折病人的饮食禁忌事项

      1.忌大量进补骨头汤

      骨的愈合主要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体内骨胶原增加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由于肉骨头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钙,因此大量进补骨头汤会使人体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过量进补骨头汤还可能诱发血钙增高、血磷降低等症状。

      2.忌盲目补钙

      对于大部分骨折患者而言,只要根据病情和医生嘱咐,加强锻炼,有规律地运动,便能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加速骨折的愈合。盲目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3.忌单一进补

      骨折患者伤处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而机体修复受伤组织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单一摄取某一种营养物质弊大于利。

      4.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骨折患者多因固定伤处而活动受限,加上伤处肿痛,心情忧郁,因此往往食欲缺乏,时有便秘。因此,养病期间的饮食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利于通便,忌食等易胀气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大多数骨折患者都行动不便,因此,不少人都是能少喝水就少喝,以减少小便次数。此类患者特别是卧床患者,由于活动较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因此,卧床骨折患者应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 风湿关节炎也就是临床上的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合理治疗。

    一般治疗:

    • 首先要注意做好保暖的工作,避免潮湿和受寒
    • 急性期可以适当进行关节制动
    • 恢复期需进行关节功能的锻炼
    • 卧床休息只适合急性期、发热以及内脏受累的病人

    药物治疗:

    • 一旦确诊,需要及时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以便清除溶血性链球菌
    • 常用药物有苄星青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
    • 对于单纯关节受累引起的症状,首选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缓解,如布洛芬胶囊、阿司匹林等
    • 还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以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症状和全身炎症

    具体的治疗方法以及药物的使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心梗和脑梗都是我们常见的多发病,而且他们都会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和我们的生活质量。心梗和脑梗又是怎样发生的呢?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心梗和脑梗呢?今天咱们一起来共同学习一下心梗和脑梗的那些事儿。

     

     

    一、心梗和脑梗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无论是心肌梗死还是脑梗死,其发生的原因是一样的吗?事实上心肌梗死也好,脑梗死也罢,它们的发生机制是一样的。所谓的心梗和脑梗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以后,逐渐在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当斑块出现不稳定状态或者破溃后,就会使得各种凝血因子聚集到破溃和不稳定的斑块处,以修复不稳定和破溃。但正是这种机制,却造成了大量凝血因子聚集到一起,动脉血管内急性血栓形成。也就发生了我们所谓的心梗和脑梗。


    二、心梗和脑梗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无论是心梗还是脑梗,都是动脉血管内急性血栓形成,进而使得血液供应减少和完全消失。发生在心脏冠状动脉内就是所谓的心梗,发生在脑血管内就是脑梗。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心肌细胞和脑细胞的坏死,所以尽早尽快的开通闭塞动脉以血运重建治疗,减少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坏死,减少并发症和死亡,是心梗和脑梗治疗的最终目的。所以使用药物进行溶栓治疗,或者是急诊介入治疗,以便开通闭塞动脉并预防并发症发生是心梗和脑梗治疗的主要方法。


    三、如何预防心梗和脑梗?

     

    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发生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所以预防心梗和脑梗,就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且预防已经出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不稳定。如何预防这些事件的发生呢?两者也是有相通之处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包括戒烟、戒酒、戒除其他不良习惯、保持良好心态等等!其次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也是减少心梗脑梗发生的重要一环。最后,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进行药物一级预防也可以有效减少心梗脑梗发生!

     


    心梗脑梗虽然可怕,但依然可防、可控、可治,所以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减少发生概率!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玉米是一种很好的东西,很多人提到玉米就觉得是一种粮食,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物。德国著名学者拉赫曼指出,玉米含有7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钙、谷胱甘肽、维生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等等。玉米是含钙比较丰富的一种物质,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多食用玉米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中美洲印第安人经常食用玉米,人们对那里的人进行研究发现,他们不易患高血压。

     

     

    有学者提出如果每天摄入1克钙,6周后血压能降低9%。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有防癌作用玉米中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常常食用玉米,可有效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胃病、肠炎、肠癌等。玉米胚芽所制的油,能够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 

     

    我本人也喜欢吃玉米,主要有两种吃法,一是煮玉米吃,另一种就是喝大楂子粥。我媳妇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读研究生,我去看望她的时候经常和大碴子粥,那里有一个老头熬的,真是难得的美味。煮玉米也是我的最爱,老家种了很多玉米,每次赶上玉米收获的季节,都会弄上好多,然后煮着吃。我们那煮玉米主要吃青玉米,就是不能太老,而大碴子粥就需要老玉米了。我什么都吃,所以我健康。中医理论中提到很多关于杂粮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知识,比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提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说的是,人要想健康就要多吃五谷杂粮,玉米是很好的代表。 

     

     

    说了那么多玉米的好,和标题不相符。那么开始说今天的主题。我刚工作时候没钱,一个月就两千多块钱,去掉一千五的房租,那么肯定是不够花。所以我就在颐和园附近卖玉米,卖那种煮的玉米。刚开始很纳闷,说大冬天去哪里弄玉米去?要知道,不熟的玉米很不容易保存,放几天就坏。然后我自己去卖才知道,看似在煮的玉米,其实是从商家批发过来的秋季就煮好的玉米。路边煮的玉米都有个特点,那就是很好看,黄橙橙的,看着就诱人。而且,这种玉米吃起来很好吃。

     

    经过深入了解,我才知道。路边煮的玉米的猫腻。首先是好吃的问题,是因为在煮玉米的过程中加入了玉米香精。按照规定,煮玉米是原粮为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但是加入了,所以不符合规范。关键问题还不在这里,更重要的是玉米的防腐问题。我前面提到,你在冬天或者除外秋季玉米丰收的季节吃到的玉米大多是事先煮好的放在冷藏室储存的。大家都知道不老的玉米很难保存,所以在储存过程中加入了防腐剂,目的是确保反季节销售的煮玉米和刚弄下来一样还有玉米皮等。这些防腐剂的添加,国家没有一个标准。玉米香精加上防腐剂,就成就你吃到的路边的煮玉米。作为一名医生,我建议大家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这样的玉米。 

     

    如果想吃,可以等到玉米丰收的季节,到市场上买点青玉米,然后自己回家煮着吃。自己煮的玉米没有路边好吃,但很健康。本文主题就是建议大家少吃反季节玉米,吃应季的,自己煮的。

  •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没有哪一种比较好的说法,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

    1.一般治疗:首先需要避免诱发因素,如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空气污染物、病毒感染、剧烈运动等。尽量避免这些触发因素,有助于减少哮喘发作的风险。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管理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快速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快速缓解药物(如短效支气管舒张剂,硫酸特布他林或沙丁胺醇气雾剂)用于急性症状缓解,能迅速扩张支气管并缓解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其次也可以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环索奈德等,可以抑制气道炎症。

    3.手术治疗:必要时可行支气管热成形术,可通过支气管热成形系统使支气管平滑肌出现凝固性坏死,患者不会受外界刺激而产生过度的支气管收缩反应,进而起到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

    具体的治疗方法,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理选择。

  •   我还年青,不用着急?

      紧绷有弹力、白皙的肌肤是年轻女性的特权。但是您知道吗?女性过了20岁以后,肌肤就开始老化了。‘我还年轻’--这种无知的自信等于您准备无任何戒备地全盘接受老化现象。眼周肌肤是脸部肌肤中最薄、最娇嫩的部分,所以很容易干燥,油脂分泌也较少,其老化速度也比其他部位要快得多。那么该如何护理如此敏感脆弱的眼周肌肤呢?

      护理

      护理的主要原理就是迅速补水的同时,防止水分流水。 用专用眼膜或、修护啫哩、眼霜等产品向眼周提供水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您不习惯于眼霜的粘稠感觉,那么可以用渗透力很强的眼部Essence或修护啫哩类产品。

      眼妆用的专用刷应该尽量选择柔软的毛刷,而且上妆时手法也要轻。卸妆时则用眼妆专用的卸妆水。

      此外,因为促进皮肤老化的最大敌人是烟,它能加速皱纹的产生,所以如果您想拥有富有弹性的眼部,最好远离烟。

      正确的洁肤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过于频繁的洗脸反而会破坏皮肤的PH平衡,反之则由脸上残留下来的有害物质导致皱纹的产生。而且,过于深度的洁肤或磨砂膏的使用次数一定要有节制。

      抵抗黑眼圈

      我们常说的黑眼圈是因为眼周的皮下静脉胀开之后使眼周看起来铁青,这样很容易给人忧郁、病恹恹的感觉。25岁以后经常出现的黑眼圈是因为过度的精神压力和疲惫引起血管循环障碍,使得眼周变得又青又黑。

      产生黑眼圈的原因之一,是平时不正确的洗脸方法。一定要养成彻底卸妆的习惯,如果眼线或睫毛膏没洗干净,往往会残留在敏感的眼部肌肤上。所以要用化妆棉沾着眼妆专用卸妆水仔细拭去眼部的彩妆。

      原因之二,眼部血液循环不畅通会导致黑眼圈产生。所以,要经常按摩眼周部位,帮助眼部血液循环。用冷、热毛巾交替敷眼,也能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此外,精神压力大、抽烟、睡眠不足或身体状况欠佳这些都能导致黑眼圈的生成。因此一定要养成有规律、正确的生活习惯。

      正确使用眼霜

      涂抹过多的眼霜,反而会产生副作用。分量如黄豆般就已经足够了。为防止细菌滋生,用专用勺来取出眼霜轻轻涂抹于眼部,方向由眼头向眼尾就可以了。

  • 盐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

     

    古人调味,先要用盐和梅,《尚书》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酸、苦、甘、辛、咸这五味之中,以咸为首,所以盐也是"百味之首"。

     

     

    有了盐之后,我们的食物才变得有滋有味。可是,我们在享受味蕾刺激的同时,也被食盐中的“钠”悄悄伤害了健康:“钠”元素摄入过多,让我们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

     

    怎样在兼顾美味的情况下,让自己吃得更健康?《生命时报》结合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研究,教你健康吃盐。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 陈燊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  宋新

     

    换种盐,每年减少45万人死亡

     

    《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模型研究,评估在中国用低钠盐取代普通盐(在餐桌上或在烹饪过程中使用的任意一种盐)的干预措施,对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tti Marklund联合北京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中国食盐替代与中风研究(SSaSS)的数据,发现如果在中国使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食盐,将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减少了11%[1]。

     

    低钠盐是一种含钠较少的盐,一般使用25%~67%的氯化钾替换掉食盐中的氯化钠。

     

    使用低钠盐大约能降低5mmHg的收缩压和2mmHg的舒张压。在中国台湾进行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使用低钠盐与较少的心血管死亡相关[6]。

     

    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发现,每3名成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据估计,中国大约1/7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为高钠摄入,也就是盐吃多了[3]。而因此减少钠的摄入十分必要。

     

    低钠盐,每天可以吃多少?

     

    “低钠盐”,即在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或碘化钾(KI)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低钠盐适当降低了食盐中的钠含量,增加了钾含量。

     

    正常成人每天钠需要量为2200毫克,我国成人一般日常摄入的食物本身大约含有钠1000毫克,需要从食盐中摄入的钠为1200毫克左右(大约3克食盐)。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摄入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上限是6克,而我国居民的摄入量远高于这一标准。因此,在营养师看来,即使吃低钠盐,也尽量控制在6克以内。

     

     

    低钠盐,3类人慎吃

     

    虽然食用低钠盐可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不是人人皆宜。

     

    低钠盐中钠的含量减少了,为了不降低咸味,会添加钾。大多数情况下摄入钾离子是安全的,但以下三种情况除外。

     

    1.肾功能不好的人

     

    钾离子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

     

    当肾功能受损时,人体内的钾离子不能顺利排出,会在体内蓄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血钾升高。当血钾超过5.5毫摩尔/升,就会对心血管造成威胁。

     

    2.服用“普利”及“沙坦”类降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常用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氯沙坦、缬沙坦等降压药,会抑制了体内的激素——醛固酮的作用,导致钾离子排出受阻,血钾也就自然升高。

     

    因此服用上述两种降压药物的同时,再食用低钠盐,高血钾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3.服用螺内酯的人

     

    螺内酯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也同时是一种降压药物,它也会抑制醛固酮发挥作用。

     

    因此,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也不宜多吃低钠盐。

     


    参考资料:
    [1] MARKLUND M, SINGH G, GREER R, et al. 2020. Estimated population wide benefits and risks in China of lowering sodium through potassium enriched salt substitution: modelling study. BMJ [J], 369: m824.
    [2] Newberry S J, Chung M, Anderson C A M,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intake on chronic disease outcome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J].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 2018.
    [3] Mozaffarian D, Fahimi S, Singh G M, et al. Global sodium consumption and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1(7): 624-634.
  • 糖尿病与抑郁症,这两种看似无关的疾病,却有着密切的联系。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患上抑郁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倍。那么,为何糖尿病和抑郁症会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识别和应对抑郁症状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糖尿病和抑郁症的关系。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而抑郁症则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等为主要表现。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承受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那么,糖尿病患者患上抑郁症会有哪些表现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1. 睡眠障碍: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失眠、早醒、睡眠质量差等症状,这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

    2. 血糖控制困难: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血糖控制困难,需警惕抑郁症的可能。

    3. 认知功能下降: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症状,这可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管理。

    4. 情绪低落:情绪低落、易怒、自我评价过低等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这些情绪变化,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5. 自我伤害倾向: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因对疾病的绝望而产生自杀念头,家人和朋友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

    面对糖尿病和抑郁症的双重困扰,糖尿病患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整情绪。

    2.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沟通交流。

    3.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并治疗抑郁症。

    4. 遵医嘱进行血糖管理,控制病情。

    5. 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治疗。

    总之,糖尿病和抑郁症是两种相互影响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应关注自身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治疗抑郁症,以维护身心健康。

  •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正如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以确保行驶顺畅,人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定期进行“年检”和“保养”,以确保心理状态的健康和稳定。

    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指出,定期对夫妻情感进行梳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维修”和“保养”,能让婚姻往双方都期望的好方向发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方法:

    一、失眠

    失眠是现代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长期失眠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情绪低落,甚至引发抑郁症状。以下是一些应对失眠的方法: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

    2. 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3. 尝试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瑜伽等。

    4. 如有需要,可咨询专业医生,寻求药物治疗。

    二、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过度担心、紧张、不安等情绪。以下是一些应对焦虑症的方法:

    1. 了解焦虑症相关知识,消除对焦虑症的误解。

    2.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3.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

    4. 如有需要,可寻求专业心理治疗。

    三、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乏力等症状。以下是一些应对抑郁症的方法:

    1. 积极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

    2. 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

    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适量运动等。

    4. 学会调整心态,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

    总之,关注心理健康,定期进行“年检”和“保养”,对于维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外,饮食也是缓解抑郁症症状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有助于减轻抑郁症症状的食物:

    1. 鱼类

    鱼肉中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具有抗抑郁作用,可以缓解心理焦虑。研究表明,鱼类消费量较多的国家,抑郁症发病率较低。因此,多吃鱼类对缓解抑郁症症状有益。

    2. 含有微量元素的食物

    微量元素如硒、锌、铜等对大脑功能和情绪调节有重要作用。富含这些微量元素的食物包括牡蛎、动物肝肾、奶制品、乌贼、虾、羊肉、蘑菇、干果、鸡肉、海鲜、谷类等。适量摄入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症状。

    3. 复合碳水化合物

    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苏打饼干等可以提供稳定的能量,有助于改善情绪。建议抑郁症患者适量摄入复合碳水化合物,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4. 绿茶

    绿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研究发现,绿茶可以帮助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情绪。

    5. 樱桃

    樱桃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改善情绪。适量食用樱桃可以帮助缓解抑郁症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食物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抑郁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注意饮食调整。

  •   在医学领域,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以抑郁症为例,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遭受心理创伤,从而引发抑郁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单亲家庭的孩子抑郁症的患病率是普通家庭的2-3倍。

      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我国心理卫生协会建议,家长和学校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干预。同时,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服务也是帮助孩子走出阴影的有效途径。

      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着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也是预防和治疗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

      在药物治疗方面,抑郁症的治疗主要采用抗抑郁药物。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抑郁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疗法等。通过心理治疗,患者可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等,都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此外,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寻求社会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家长和学校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关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 睡眠对于大脑健康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高质量的睡眠质量是保证大脑健康的关键。然而,现实生活中,失眠问题困扰着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和白领阶层。那么,如何走出失眠的困扰呢?本文将为您解析失眠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建议。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失眠的原因。失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心理压力、生活作息不规律、环境因素、身体疾病等。其中,心理压力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都可能引发失眠。

    针对失眠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保养。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并开具相应的药物。心理治疗方面,医生会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心理压力。日常保养方面,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适当进行运动等。

    除了治疗,日常保养对于改善失眠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建议: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和起床。

    2. 避免熬夜,尽量在晚上10点前入睡。

    3. 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房间温度适宜,光线柔和。

    4. 适当进行运动,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5. 饮食方面,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钙、镁等矿物质的食物。

    6.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失眠抑郁科作为中国睡眠研究会的会员单位,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如果您有失眠困扰,可以拨打83337088咨询曹绍莲教授。

  • 孕期抑郁症是困扰许多孕妇的常见问题。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孕妇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甚至患上抑郁症。然而,孕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流产风险。

    研究表明,孕期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10%-20%。既往有抑郁症病史的妇女在孕期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尤其是在孕期的头三个月。

    孕期抑郁症的症状包括焦虑、失眠、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孕期抑郁症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激素水平变化、孕期反应等;心理因素包括家庭压力、社会支持不足、焦虑等。

    孕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增加流产风险。尤其是帕罗西汀、文拉法辛等药物,如果孕期大剂量服用,会增加流产风险。

    孕妇在孕期应尽量避免服用抗抑郁药物。如果必须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

    预防孕期抑郁症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压力;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等。

  •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暖冬现象愈发普遍,这不仅仅影响了动植物的习性,也对人类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一些动物无法按时进入冬眠状态,而人类在寒冷的冬季也容易出现失眠、焦虑、烦躁、头晕等症状,甚至患上季节性抑郁症。

    季节性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它通常在冬季来临之际发作,而在春季或夏季缓解。

    季节性抑郁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 日照时间减少:冬季日照时间短,阳光照射不足,导致体内褪黑激素水平升高,进而影响情绪。
    • 生物钟紊乱:冬季作息时间紊乱,导致生物钟紊乱,进而影响情绪。
    • 心理因素:个人性格、生活压力、家庭环境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季节性抑郁症。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季节性抑郁症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规律作息: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2. 多晒太阳:每天保证充足的日照时间,尽量在户外活动。

    3. 增加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4.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季节性抑郁症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远离季节性抑郁症的困扰。

  • 性健康不仅是男性行为的体现,更是男性健康状况的晴雨表。本文将探讨男性在床上的一些常见表现,以及它们可能反映出的健康问题,帮助男性朋友们关注自身健康。

    1. 性欲低下,性爱次数骤减

    性欲低下可能是雄激素水平偏低的表现。雄激素是男性重要的代谢激素,其水平偏低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风险增加。建议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了解雄激素水平,必要时可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2. 性趣寡然,每天情绪低落

    性趣寡然可能是抑郁症或抗抑郁药物所致。抑郁症患者往往出现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3. 勃起越来越困难

    勃起功能障碍(ED)是男性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前列腺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4. 性爱时突然“软”了,腿部感觉莫名其妙的疼痛

    性爱时突然“软”了,腿部疼痛可能是血管堵塞的表现。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5. 射精时感觉疼痛

    射精时感觉疼痛可能是肌肉痉挛或前列腺炎的表现。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6. 有高潮无射精

    有高潮无射精可能是前列腺药物所致。建议咨询医生,了解相关治疗方案。

    7. 睾丸发现异常肿块

    睾丸发现异常肿块可能是睾丸癌的表现。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男性朋友们应关注自身性健康,如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 抑郁症,这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治疗选择。其中,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作为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它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帮助患者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症的惊恐障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同样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时,患者需要遵循医嘱,正确用药。通常,抑郁症患者每日服用一次,剂量为10mg。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剂量可以增加至每日20mg。治疗通常需要2-4周才能看到明显的疗效,症状缓解后,应至少持续治疗6个月以巩固疗效。

    对于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症的惊恐障碍患者,建议的起始剂量为每日5mg,持续1周后增加至每日10mg。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剂量可以继续增加,直至最大剂量每日20mg。治疗约3个月可取得最佳疗效,疗程一般持续数月。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65岁)推荐以上述常规起始剂量的半量(5mg)开始治疗,每日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0mg。儿童和青少年(<18岁)不适用于儿童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对于肾功能降低者,轻中度肾功能降低者不需要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降低(CLcr<30mL/分钟)的患者慎用。肝脏功能降低者建议起始剂量每日5mg,持续治疗2周。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剂量可以增加至每日10mg。对于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慢代谢者,建议起始剂量每日5mg,持续治疗2周。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可将剂量增加至每日10mg。

    停药时,应避免突然停药,以避免出现停药症状。需要停止本品治疗时,应该在1-2周内逐渐减少剂量。每日20mg以上剂量的安全性还未得到证实。

  •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为大家科普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调养等方面。

    一、抑郁症的病因

    抑郁症的病因复杂,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大脑化学物质失衡等;心理因素包括性格、应对压力的能力等;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工作压力等。

    二、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症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 精力不足、疲劳感明显
    • 失眠或过度睡眠
    • 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
    •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 自责、自卑、消极观念
    • 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三、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 药物治疗: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疗法等。
    •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压力等。

    四、抑郁症的日常调养

    为了预防和缓解抑郁症,以下是一些日常调养建议:

    •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学会调整压力,适当放松
    •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五、医院和科室介绍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出现抑郁症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下是一些治疗抑郁症的医院和科室介绍:

    •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
    •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