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计划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计划
发表人:黄添隆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计划

  首先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能给你带给你一个比受伤后更好的关节,但手术只是治疗的开始,之后需要长期的锻炼。因为韧带重建只能给您提供 70-80% 的稳定性,其它的稳定性需要您长期肌肉锻炼来获得。

 

肌肉力量:

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主要包括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和大腿后方的腘绳肌,这两束肌肉群力量的增强有利于吸收运动时关节应力和冲击力。肌肉力量越强,越能稳定关节,有效的减少关节微损伤,从而缓解疼痛。

 

前方股四头肌            后方腘绳肌

 

肌肉弹性

如果只进行肌肉力量锻炼容易导致肌肉过度紧张,过度强壮的肌肉虽然增加了关节的稳定性,但肌肉本身却更容易受伤从而引起关节周围症状。因此每次锻炼之后应进行适当的拉伸运动以减少肌肉的紧张度,以保证肌肉处于一个良好的弹性状态。

 

如何锻炼?

一、锻炼总则

1 、逐步开始

进行肌肉力量锻炼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您肌肉力量的增强,可以逐渐的增加锻炼的组数和运动量。

2 、避免疼痛

锻炼过程中您会感觉到“痛苦”,这是因为您在挑战您的肌肉,但不应感觉非常疼痛,如果您感觉到非常疼痛,应马上中止锻炼。什么程度是非常疼痛,就是您停止锻炼休息 15-30 分钟仍感觉疼痛表明过度了,您下次锻炼的时候就应该让自己锻炼程度和疼痛程度有所降低。

3 、避免过量

锻炼后您会感到肌肉酸痛和紧张,这是正常现象,但一般休息后可明显缓解。如果休息后不能缓解,您可能运动过量了,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肌肉充分休息。

4 、充分准备

在进行屈伸锻炼的时候,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准备好热敷和冰敷。锻炼前充分热敷, 10 分钟左右,然后进行几组抬腿锻炼,让肌肉热身好;锻炼完冰敷,一般 15-30 分钟,让锻炼引起的疼痛和炎性反应降至最低。

5 、肌肉锻炼和活动度锻炼的区分

肌肉锻炼在可承受范围内是越多越好,肌肉越强壮,关节越稳定。基本目标目标应该是双侧大腿周径一致,最好能够比健侧大腿更为强壮

活动度锻炼则是到位即可,不需要反复练习,每天锻炼一到两次达到有效目标即可,过多锻炼反而会引起关节肿胀、疼痛无法耐受而影响下一步锻炼。

6 、支具调整原则

1 )术后第一周调至 0-30

2 )以后每周增加 15 度。

我们医院有两种支具,一种是 15 度位一格,一种是 10 度为一格。我个人偏好前一种支具,如果使用后一种支具请根据自己锻炼情况调整增加一格还是两格。

3 )功能锻炼的时候增加 15 度的锻炼范围。

例如第一周是 0-30 度,锻炼时应为 0-45 度,以达到 45 度为目标。

第二周增加 15 度,平时为 0-45 度,锻炼时为 0-60 ,以达到 60 度为目标。

4 )下床活动的时候减小 15 度活动范围。

例如第一周是 0-30 度,下床活动时应为 0-15 度。

第二周增加 15 度,平时为 0-45 度,下床活动时应为 0-30 度。

5 )术后 5-6 周时为移植肌腱最脆弱的时候,这两周建议维持原活动度,或者适当缓慢增加,如有不适,建议不要过度锻炼,过犹不及。

7 、咨询专业人士

如果您锻炼后感到疼痛或者不知道锻炼的幅度和频率,请立即咨询我。

 

二、专业训练计划

力量训练

注意:力量锻炼前应行 5-10 分钟的热身,比如行走或踩单车

1 、直腿抬高锻炼:锻炼大腿前部肌群

仰卧位,锻炼侧肢体伸直,另一侧屈曲。利用大腿前群肌肉抬高肢体至离地 20-30cm ,保持 3-5 秒,放下不落地再继续进行,双侧交替锻炼。

注意:上肢放松,腹肌用力,使下腰部平卧于地板。

 

 

避免:腰部拱起,抬腿过高。

2 、腘绳肌锻炼:锻炼大腿后部肌肉

双手扶住椅背保持平衡,重心置于一侧肢体,另一侧屈膝足部上抬,维持 3-5 秒,缓慢放下,重复并交替进行。

注意:双膝尽量靠拢

避免:锻炼侧屈膝不超过 90 °。

 

3 、膝关节稳定锻炼:全方位锻炼大腿、髋部和臀部肌肉。

双手扶住椅背保持平衡,重心置于一侧肢体,另一侧抬起稍离开地面,按图示向各个方向锻炼并紧张相应肌肉。每个动作持续3-5秒,重复并交替进行。

注意:保持支撑腿平衡,支撑腿肌肉承受应力并不比锻炼侧少。

避免:锻炼时腰背部不要弯曲和偏斜。

4、靠墙半蹲:锻炼大腿所有肌肉。特别注意,该锻炼必须在经过我复诊,建议您做此锻炼才能进行。

先靠墙站立,头部、背部和臀部紧贴墙壁。然后逐渐将双足移动于离墙1步的距离,缓慢下蹲直至坐姿,坚持5-10秒,缓慢站起。重复

注意:保持腹肌紧张,坚持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整个过程应保持头部、背部和臀部紧贴墙壁。

避免:半蹲锻炼,髋关节不应低于双膝关节。支撑腿膝关节注意不要过度前屈,不能超过脚趾平面。

 

5、台阶锻炼:锻炼大腿、髋部和臀部前后方所有肌肉。特别注意,该锻炼必须在经过我复诊,建议您做此锻炼才能进行。

准备一高约 15cm 台阶,一侧肢体站在台阶上,另一侧肢体悬空,支持 3-5 秒后缓慢下方至地板,重复并双侧交替。分侧方锻炼和前方锻炼两组。

注意:将重心保持在置于台阶上的肢体侧。

 

 

  避免:支撑腿膝关节不要过度伸直。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交叉韧带修补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交叉韧带修补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康复前注意要点:

      1、功能练习中存在的膝前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2、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肌肉容量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望认真练习。

      3、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4、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 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及时咨询主治医生。

      5.冰敷每次20~25分钟,每日4~6次。如平时感到关节肿、发热明显,冰敷次数可适当增加。可在锻炼之后增加1次。

      6、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咨询主治医生。

      康复程序

      一、早期:水肿炎性反应期(0~2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负重;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㈠ 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绷劲及放松。

      ㈡ 术后1天:术后24小时可扶双拐患肢不着地行走(仅限去洗手间!)

      1、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尽可能多做。(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3、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大于500次/每日。

      4、正确体位摆放:患腿抬高放于枕头上,足尖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边,膝关节下方应空出,不得用枕头将腿垫成微弯

      位置。如疼痛不可忍受,则在医生指导下摆放于舒适体位。

      5、开始尝试直抬腿:完全伸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M处,保持至力竭。10次/组,2~3组/日。

      ㈢ 术后2天:拔除引流管,拆除棉花腿,安装卡盘支具(0°位固定),注意必须在支具胫骨前加垫,以使胫骨向后推移减少重建的韧带的张力。但须防止胫骨上后的腓总神经受压。

      1、继续直抬腿练习,20次/组,2~3组/日。

      2、踝泵改为抗重力练习(可由他人协助或用手扶住大腿)。每次下床后进行可有效防止肿胀。

      3、开始侧抬腿练习:20次/组,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

      4、开始后抬腿练习:俯卧位,患腿伸直向后抬起至足尖离床面5厘米为1次,20次/组,2~3组/日,组间休息30秒。

      ㈣ 术后3天:

      1、继续以上练习,各个方向抬腿次数每天以5~10次递增。

      2、负重练习:保护下双足分离,在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争取可达到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分钟/次,2次/日。

      3、平衡练习:双足前后分离,移动重心,争取可达到单腿完全负重站立。

      ㈤ 术后4天: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

      1、继续以上练习。

      2、加强负重及平衡练习,逐渐至可用患腿单足站立。

      3、开始屈曲练习: 去除支具坐于床边,膝以下悬于床外,在0°~90°范围内最大限度屈曲1次。但不超过90°。

      4、伸展练习:

      伸展练习:去除支具,于足跟处垫枕,使患腿N窝处完全离开床面,放松肌肉使膝关节自然伸直。(非常重要,防止跛行)3次/天

      ㈥ 术后5天:

      1、继续加强以上负重、平衡、屈伸腿练习。

      2、继续在0°~90°范围内最大限度屈曲每天练习一次。

      ㈦ 术后1~2周:(根据个体差异的不同,屈曲角度的进度各不相同)

      1、继续加强以上负重、平衡、屈伸腿练习。

      2、继续在0°~90°范围内最大限度屈曲每天练习一次,到2周后力争主动屈曲达90°。

      3、膝关节功能支具2周内保持伸直位固定(即0°),每周加15°。

      二、初期:保护性康复训练期(3~8周)

      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逐步改善步态。

      ㈠ 术后3周:

      1、被动屈曲至90°~110°。

      2、加强主动屈伸练习,强化肌力练习。(直抬腿可在大腿一侧加重物为负荷)。

      3、如可单足站立1分钟,即可用单拐行走,并于室内可脱拐行走。

      ㈡ 术后4~5周:(睡眠时可不带支具)

      1、被动屈曲练习达110°~120°。

      2、调整支具至可在0°~30°范围行走,力求达到正常步态行走。

      3、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患腿在前及跨出一侧负重。

      ㈢ 术后6~8周:此期为重建韧带较为薄弱时期,以保护性康复训练为主,屈曲范围维持在120°以内,所有运动停量

      滞在5周前水平。

      三、中期:强化肌力训练期(9周~12周)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 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

      ㈠ 术后9~11周:

      1、被动屈曲达120°~130°。

      2、调整膝关节功能支具0~60°内活动,支具保护下进行静蹲练习。

      ㈡ 术后12~14周:

      1、被动屈曲角度逐渐至与健侧相同。

      2、“坐位抱膝”与健腿完全相同后,开始逐渐保护下全蹲。

      3、强化肌力,但不加大负荷,只增加练习的角度、次数及时间。

      ㈢ 术后15周~3个月:

      1、主动屈伸膝角度基本与健侧相同,且无明显疼痛。

      2、每日俯卧位屈曲使足跟触臀部,持续牵伸10分钟/次。

      3、坐位抱膝角度与健侧完全相同后,开始跪坐练习。

      4、开始蹬踏练习。

      四、后期:(3个月~6个月)(可去除支具)

      目的: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

      后期提高最大力量,选用大负荷(完成12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8-12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90秒,至疲劳为止。1膝绕环练习2跳上跳下练习3侧向跨跳练习4游泳(早期禁止蛙泳)。跳绳及慢跑。5 运动员开始基项动作的专项练习。6 踩皮球练习(以利于本体感觉恢复)

      五、恢复运动期:(7个月~ 1年)

      目的:强化运动中的肌力练习,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 逐渐恢复一般体育活动。

      六、全面恢复体育运动:( 1年后
     

  • 肝脏是一个整天跟毒素以及病毒打交道的器官,我们吃进体内的食物,喝进体内的水,都可能含有各种不卫生成分,而这些东西都要经过肝脏化解然后排出体外,这样才能够避免身体其它部位受到伤害,也可以保证身体每天都能够正常运行,而这也导致肝脏很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的伤害,而肝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有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乙肝等等,而其中最棘手的就是乙肝。新型肺炎确诊是指核酸检测为阳性,而乙肝患者确诊则是体内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乙肝病毒一旦侵入体内,基本上很难清除,更无法彻底治愈。

     

    乙肝属于肝炎的一种,但是它又不是肝癌,一般都具有很长的潜伏期,而且感染前期,身体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如果不注意控制,乙肝病毒就会不断发作,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防护,因为乙肝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乙肝虽然无法被治愈,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对它进行彻底控制,这样身体也会慢慢自愈。

     

     

    乙肝病毒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消化系统障碍

     

    我们每天都需要靠一日三餐获取身体运行所需的营养以及能量,而我们吃进体内的食物都需要消化系统进行分解,才能够被各器官吸收利用,所以消化系统的正常与否直接决定了我们身体的营养是否充足,而肝脏出了解毒排毒以外,还要负责分泌胆汁,促进食物的消化分解,而一旦肝脏被乙肝病毒感染,它分泌胆汁的功能就会受到抑制,胆汁分泌量不足,自然身体的消化功能就会降低,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气血不足

     

    肝脏出了消化以及解毒功能以外,还参与红细胞的合成,所以它对新鲜血液的生成也有促进作用,而我们体内时刻都在进行着血液循环,循环过程中不仅给各部位提供着能量,还传递着大脑下达的动作指令,而一旦乙肝病毒爆发,肝脏合成血液的能力就会下降,时间一长,体内的血液供应就会出现问题,导致气血不足,轻则引起四肢冰凉,严重的话很可能影响身体器官的协调能力,甚至会出现血管破裂的风险。

     

     

    免疫力下降

     

    肝脏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解毒排毒,一旦在我们体内发现一点有毒物质,它就会马上进入快速解毒状态,而肝脏也是对毒素防御能力最强的器官,而一旦它被乙肝病毒包围,它的解毒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而进入体内的毒素就会想其它器官蔓延,时间一长,就会导致体内器官的活性降低,激素分泌也会受到抑制,免疫力自然也会下降。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满足的五个标准

     

    劳逸结合

     

    随着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每天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以及精力越来越多,所以大部分人每天都处于极度劳累的状态,而这就会导致肝脏的运行负担增加,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也会下降,所以希望各位一定要做到劳逸结合,学会忙里偷闲,肝脏得到足够的休息,自然对乙肝病毒的控制能力也会增强。


    心态乐观

     

    现在每个人都面对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平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方式,心态长期处于抑郁状态,自然会导致肝脏活性降低,所以希望各位能够知道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比如写字,唱歌等等,心情好了,体内激素分泌会更加旺盛,肝脏的活性也会更强,乙肝病毒自然不敢放肆。


    营养均衡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营养的补充尤为重要,但是切记不要过度进补,同时避免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否则很容易增加肝脏的代谢压力,不利于乙肝病毒的控制,平时尽量多吃新鲜蔬菜以及水果。


    远离酒精

     

    我们都知道喝酒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而肝脏是承受伤害最终的一个器官,我们喝进体内的每一口酒都需要肝脏进行解酒,所以各位要想乙肝能够自愈,就尽量要做到滴酒不沾。


    坚持锻炼

     

    不管是对于任何身体异常,身体锻炼都不能少,每天进行运动,能够有效的增强肝脏活性,促进肝脏的代谢,对乙肝病毒的控制也非常有好处。

  • 脑出血是一个可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脑出血导致的致残率、致死率都很高,为什么会脑出血呢?脑出血后导致的后遗症,又怎样能康复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可怕的脑出血。

     

     

    一、脑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脑出血这么可怕,危害这么大,为什么会脑出血呢?估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在以前的科普中,我们不止一次的讲到过脑出血的原因,咱们今天再科普一下。脑出血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当脑部血管持续承受过重的压力时,就有可能因为压力过高导致出血,而高血压就是这样的机理。当然除外高血压,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会导致出血,比如脑血管畸形、外伤、脑血管炎症、凝血障碍等等等,也都会导致脑出血。

     

    二、脑出血为什么会有后遗症?

     

    脑细胞脑组织都有着明确的分工,哪部分是管呼吸,哪部分是管肢体等等,而如果出血部分损害了相应部位的脑组织,这部分脑组织一旦坏死,我们身体相应的功能便会受损。举例说明,如果管左侧肢体活动的脑组织受损,那么患者就会留下左侧肢体的瘫痪,损害越大,肢体活动受影响也就越大。如果损害了语言中枢,那么患者的语言功能便会受损,这就是脑出血为什么会有后遗症的机理。相应组织受出血影响,该受影响组织支配的功能便会受损。

     

    三、脑出血后遗症该如何康复?

     

    脑出血以后,脑组织受影响的部位,如果脑细胞组织没坏死,只是暂时的受压等原因,那么待脑水肿等好转后患者功能可明显恢复。但如果脑细胞组织坏死,那么这些脑组织所支配的相应部位便会受损,因为脑组织脑细胞是不可逆不可再生的,所以这些相应的功能需要通过康复锻炼的方式使得其他脑组织代偿其坏死组织的功能。如果不能代偿,那么患者就不可能康复,代偿越好,患者的康复也就越好。但是否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功能和水平,是需要根据受损程度和后期康复的程度来决定的。所以,康复治疗,是改善脑出血后遗症的最好方法。

     

     

    看懂了吗?康复是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最好方法,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咳嗽、打喷嚏或大笑时漏尿;跳广场舞、大步快走时憋不住尿……这些在医学上称为“尿失禁”,其病根儿很可能是你的「盆底肌」松了。

     

     

    由于分娩等因素影响,女性的盆底肌更易出现松弛,漏尿、脏器脱垂、盆底痛等便会接踵而至。

     

    每年6月的最后一周是世界尿失禁周。《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教女性收紧盆底肌,改善漏尿等尴尬。

     

    受访专家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妇科主任 余立群 □妇科盆底和生殖内分泌门诊主治医师 闵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主治医师 王一婷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主任、盆底中心主任 任东林

     

    盆底肌,女人最该锻炼的肌肉

     

    盆底肌是骨盆底的肌肉,它就像一张“吊床”,从下方托住盆腔内的膀胱、尿道、子宫、直肠、阴道、前列腺等脏器,使这些组织处于正常位置。

     

     

    在盆底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中,尿失禁是最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 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打喷嚏、大笑等导致腹压增加,尿液漏出。
    • 急迫性尿失禁:有强烈尿意时,还没到厕所尿液已经漏出。
    • 混合性尿失禁:前两者症状兼有。

     

    根据中华医学会尿控学组的数据,23%~45%的中国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禁。

     

    导致尿失禁的因素主要有:

     

    妊娠、多产,使盆底肌和膀胱颈后尿道松弛,影响控尿能力;

     

    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搬重物、肥胖、长时间憋尿等,使腹压增加,盆底肌长期受到较重压力,造成控尿能力受损;

     

    45岁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支持功能随之下降,也会导致尿失禁;

     


    接受盆腔及阴道手术后,引起盆腔正常解剖结构改变,导致控尿能力减弱。

     

    即使有些女性分娩后没有尿失禁表现,但复查结果已显示轻度的阴道、子宫脱垂。

     

    尿失禁应及早干预,以免绝经后由于体内缺乏雌激素支持,而导致病情严重。

     

    多科医生推荐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训练,也叫凯格尔运动,在妇产科、泌尿科、肛肠科、男科医生眼中,可缓解多种病症:

     

    • 预防或缓解尿失禁;
    • 帮助顺产及产后恢复;
    • 预防痔疮;
    • 提高性功能;
    • 按摩并保护前列腺,缓解排尿困难。

     

    女性的盆底肌更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女性尤其应注重盆底肌训练。对男性来说,盆底肌训练则是一项可以改善勃起、缓解排尿困难的加分项。

     

    具体操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找到你的盆底肌

     

    憋小便和憋大便的感觉,就是你在收缩盆底肌肉,但不要在如厕时做凯格尔运动。

     

    2.排空膀胱

     

    膀胱充满尿液时做凯格尔运动,易增加尿路感染风险。建议运动前先排尿,确保膀胱是空的。

     

    3.开始练习

     

    吸气,肛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3秒,再呼气放松3秒。每次进行肛门紧缩和放松各20~30下,早晚各一次。

     

    随着运动的进行,可逐渐增加紧缩或放松的时长,一般在3~10秒比较合适。

     

    采取卧位做凯格尔运动效果更好,方法是:

     

    • 仰卧,把头和两个脚后跟作为支点;
    • 吸气,抬高腰部和臀部,收缩盆底肌,保持3~10秒;
    • 呼气,放下臀部,放松3~10秒。

     

    4.坚持

     

    凯格尔运动好处多且操作简单,难就难在坚持。一般来说,坚持4~8周,效果就会比较明显。

     

    除肛门局部感染、痔疮急性发炎或肛周脓肿等情况外,凯格尔运动可在任何时候进行,如开会、排队、办公时。

     

    憋不住尿,你还可以这样做

     

    女性一生中,妊娠分娩和绝经两个时期,尤其要防治尿失禁。

     

    妊娠期及分娩后,要尽量避免咳嗽、便秘,产后及时做盆底检查。

     

    绝经期,应积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便秘等增加腹压的疾病,定期做妇科检查,平时不要憋尿,注意控制体重。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尿失禁,患者都应尽量选择幅度小的运动,减少长期站立或行走,避免负重的运动。

     

    饮食清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不要吃得过饱,少喝咖啡和浓茶,预防便秘。

     

    穿衣服以松软透气的材质较好,避免穿紧身裤,便后及时清洗外阴,减少泌尿道和阴道感染的机会,一般使用清水清洁即可。

     

    出门尽量备好干净的衣服和卫生巾护垫等,以防出现不自主漏尿。

     

    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进行盆底肌训练。只有盆底肌得到充分锻炼,恢复正常功能,才能有效缓解漏尿的尴尬。▲

     


    本期编辑:郑荣华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增快,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形成不良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导致脑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1位的死亡原因!脑梗以前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是近些年来不断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那么问题来了,脑梗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们又该如何提前预防脑梗呢?今天医者良言,在这里,仔细为您说清楚。


    脑梗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发病较急,多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并且多表现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障碍,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和昏迷,脑梗死亡率偏高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送医太晚导致就医不及时,就医过晚,脑梗病情恶化,所以死亡率就很高。

     


    其实,脑梗大多都是"拖"出来的!


    在发生脑卒中之前,大部分人会有一些“小中风”的症状,小中风又被医生称之为“暂时性缺血中风”。


    其常常发生在中风前几天之内,不过因小中风的症状较轻,病发时间短暂且症状较常见,所以经常被大家无视。但是如果置之不理,三个月内中风几率可高达30%至50%。


    所以说,及早发觉“小中风”,对预防中风来说异常重要。


    首先,脑梗来临前, “小中风”会有哪些征兆呢?


    1、头晕,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眩晕,走路不稳或者跌倒的情况,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在1小时之内会有所缓解,可以反复发作。


    2、短暂性的视力障碍,视力表现为一过性的事物模糊或视野缺损,或者复视,这种现象一般在一个多小时之内可以自行缓解,这也是较早的脑梗预支信号。


    3、语言和精神的改变,是指突然出现讲话不清楚,失语或者不会写字,或者个性突然发生变化,不说话,淡漠,脾气暴躁,烦躁不安等,或者会出现遗忘,回答问题不正确等,这些都提示早期脑梗的症状。


    4、表现为困乏或者嗜睡,病人不断的打哈欠,是中枢神经缺氧的反应。


    5、是躯体上的感觉和运动的异常,如发作性的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有的病人可能拿东西的手突然失力,或者是原因不明地突然的晕倒,跌倒,也叫触发,或者是突然性,嘴歪,眼斜,持续时间一般在1小时之内,可以完全缓解,可以反复的发作。


    6、剃须刀落地现象,它是指病人在刮脸的过程中,当头转向一侧的时候,忽然感到拿剃须刀的手臂没力,剃须刀落地,同时伴有说话不清,但在一两分钟会完全的恢复正常,这主要是因为颈部转动的时候,加重了硬化的颈动脉的狭小的程度,导致大脑的一过性缺血。


    7、一过性黑蒙,指的是眼前突然发黑,很快几秒或者几分钟就可以完全的恢复正常,没有恶心,头晕,也没有其它的不舒服。


    8、还有些其它的先兆,比如突然流口水、恶心,呃逆或者是血压波动,伴有眼花,耳鸣等,这些也都是脑梗的前兆。

     


    那么,得了脑梗,如何锻炼恢复的最快呢?


    第一是按摩与被动锻炼,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家人要对瘫痪的肢体进行按摩,防止肌肉的萎缩,包括伸膝、屈膝、伸肘、屈肘手指这些被动活动,稍微能活动的患者,可以在他人搀扶下,锻炼腿、胳膊;


    第二是循序渐进的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


    第三是上肢的训练,包括先进行伸 、抬胳膊,最后要进行精细的康复训练。


    脑梗的发生大多和我们平时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所以,想要降低脑梗几率,尽量少吃以下几种食物!


    1、高油食物


    日常生活中,如果有经常食用大鱼大肉或外卖等高油食物的习惯,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升高。这使得血脂沉淀增多,血栓的形成几率也大大升高,会使得患脑梗的几率更高。


    2、高盐食物


    过多的摄入盐分对身体伤害比较大。相信大家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医生说,低盐饮食,有益健康。食盐中的氯化钠在血液中堆积,会造成钠离子滞留,引发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使血压升高。动脉斑块受冲刷容易剥落,随着血液流动。一旦堵塞脑血管,脑梗就离得不远了。


    3.含糖量高的食物


    甜点、蛋糕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会加速血管的病变,增加血液粘度,会影响血液对脑部的正常供应。


    另外,除了饮食,在喝酒和饮料方面,也需要注意!


    在喝酒或者饮料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也是引发脑梗的一大因素。饮料中含糖量比较高,长期摄入会使血糖升高,增加血液粘稠度,诱发高血脂。而高血脂会影响血液对大脑的正常供应,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另外,常喝饮料还会引起肥胖,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还有,吸烟、熬夜、久坐等也是导致脑梗的高危原因。


    想要有效预防脑梗,你最好坚持做以下三件事。


    预防脑梗,除避免沾染上述不良习惯之外,还需要坚持做三件事。


    一、多吃抗氧化的绿色蔬菜和水果


    抗氧化剂能在自然饮食中找到,是被称为三大抗氧化物质的维生素E、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所以大家可以多吃就水果。比如抗氧化最强的水果,我列出来几个:蓝莓、山楂、红石榴、橄榄、柠檬。


    英国分子生物学家Harman指出:氧化应激决定寿命。


    因此,抗氧化剂是血管健康必须的营养物质,能有养护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抗氧化剂进入体内,可抵御自由基对血管的“老化作用”,使血管“年轻态”,并且能有效的抑制血管内斑块形成,维持血管生理功能,减少甘油三酯、胆固醇、自由基对血管的损伤,降低心梗等心脏病发生率。


    二.控制血压、血脂


    1、控制血压


    血压长期偏高,会造成血管弹性的损伤,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并且血压波动大的人,脉压差大,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很容易引发脑梗。


    血压正常值为:90mmHg<收缩压<140mmHg、60mmHg<舒张压


    2、控制血脂


    血脂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多,会造成血脂粘稠,影响血液流通,从而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血脂正常值:总胆固醇:2.8~、甘油三酯:0.56~1.7mmol/L、胆固醇脂:2.8~


    三.临床上常用的两个“清栓”动作


    双手按摩颈部:


    将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停止按摩。


    这样可使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


    空抓手防脑溢血:


    左右手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


    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经常锻炼左手,可以锻炼右脑,减少病变发生。

  • 乙肝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呢?在大家的生活中,乙肝是种比较普遍的疾病,我们身边可能就有很多的乙肝患者。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很关键的,但是日常的护理工作也同样非常的重要。那么,乙肝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呢?


    1、定期复查: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要随时注意观察自己的病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五项、B超、HBV-DNA、甲胎蛋白(AFP)等。一旦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不正常,就要及时的采取措施治疗遏制其发展。


    2、注意阻断传染: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病,特别是在HBV-DNA阳性的时候起传染性比较大,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注意自身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醒身边接触到的亲朋好友及时的注射乙肝疫苗来预防感染。

     


    3、调整饮食结构: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膳食的均衡营养。平时饮食中药主要采用低脂肪、低糖、高蛋白饮食,例如豆制品、牛肉、鸡肉、鱼肉等、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4、禁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乙肝患者要注意禁忌烟酒、忌辛辣、刺激、高铜类饮食,少食油腻、油炸以及易上火食物以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乌鸡、羊肉、猪蹄、动物内脏等。


    5、注意劳逸结合和调畅情志: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注意休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并结合适当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以便机体战胜病毒。

     


    6、适量运动:乙肝患者多做户外活动,如去公园散步,田野踏青,和朋友打球,自己在一个地方打太极拳等,这样调理的话既能使人气血通畅,促进身体的吐故纳新,对于乙肝患者强健身体,又可以帮助乙肝患者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7、多饮水:天气干燥易缺水,乙肝患者多喝水可补充体质,增强乙肝患者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医学实验表明乙肝患者多喝水还可以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上面介绍的就是乙肝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希望各位乙肝患者多了解一下。这些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对于乙肝患者都是很有帮助的。另外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要和别人太过亲密,避免把疾病传染给别人,使他人也陷入疾病的困扰之中。

  • 二三十岁的人,五六十岁的腰。“腰痛”早已成为跨越年龄的通病: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走几步腰部发沉,坐久了直不起身,越想尽快缓解它,越是如影随形。

     

     

    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是导致腰痛常见的原因,但这两者怎样区分?你的腰疼又是哪一种?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推荐一个动作自测腰痛的原因,并教你对症缓解不同类型的腰痛。

     

    受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疼痛科主任 孙岩军   主治医师 周昊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骨科主治医师 朱泽兴

     

    “一站一坐”自测腰痛原因

     

    有的人站着行走时腰疼明显,坐着时缓解;有的人则是在做某些特定动作时腰疼。“一坐一站”动作虽然简单,在医生的眼中,却可以简单地测试腰痛的原因。一般来说,站着腰疼要重点看椎体,而坐着难受更多的是腰肌劳损。

     

    站着腰疼看椎体

     

    如果说脊柱是人体的“支柱”,腰椎就是脊柱的“根基”,是我们腰部主要的负重结构,包括腰椎椎骨、椎间盘、韧带、关节囊等。

     

    腰椎间盘,作为腰椎中间的一个“软垫子”,对腰椎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

     

    腰椎之间的压力较大时,就会把椎间盘中的髓核挤出来,压迫脊髓神经,产生腰痛、腿痛、坐骨神经痛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与椎体相关的腰痛,往往表现为站立时疼痛明显,甚至出现“走着走着就瘸了”的症状,而卧床后疼痛减轻。

     

    这是由于直立位时,人体重量会加重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扩张,同时也加重了病变对周围神经的刺激。

     

    自己在家做个“直腿抬高试验”,可以初步判断是不是腰突:

     

    平躺放松,双腿并拢、伸直。找人帮忙抬起其中一条腿,膝关节不能打弯,看看能抬多高。

     

    如果到60°~70° 也没有觉得不适,很可能不是腰突;抬高在60°以内,坐骨神经(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就痛得不行,则基本可判断为腰突。

     

     

    值得注意的是,腰椎间盘突出并不是一种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才是。成年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如果突出的椎间盘没有压迫到神经,并不会出现不舒服,只有严重到一定程度才叫“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十分复杂,除了腰痛,还包括腿麻、下肢肌肉萎缩、双腿无力等情况。

     

    如果没有以上症状,那么恭喜你,你的腰椎很可能暂时处于安全状态。

     

    坐着难受是劳损

     

    腰椎附近的肌肉丰富且力量强大,足以承担起日常腰部的各种活动,但过度负荷、不当发力,也可能造成腰损伤。

     

     

    若是急性损伤,往往是在弯腰拾物、旋转腰部时疼痛剧烈,但站立或坐着时,只要保持腰部姿势正常,就基本没有痛感。

     

    慢性腰肌劳损属于慢性的无菌性炎症,症状常出现在久站、久坐、夜间久卧后。此时,适当活动可以缓解疼痛,改善症状

     

    在骨科门诊,10个腰部不适的患者中,就有4个是腰肌劳损。腰肌劳损反复发生,会造成腰椎不稳定,增加患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

     

    与体位无关的痛,可能是脏器原因

     

    肾脏以及输尿管疾病、慢性盆腔炎等引发的疼痛,往往和体位变化没有明显关联,比如:

     

    • 泌尿系统的慢性炎症往往表现为一侧腰部的慢性、反复性疼痛,可以伴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 尿路结石往往表现为剧烈的腰痛,可以向大腿内侧放射,严重时伴有恶心、大汗淋漓等表现;
    • 慢性盆腔炎疼痛,往往表现为下腹坠胀痛,也可出现腰骶部酸胀痛。

     

    以上方法可用来简单自测原因,腰痛反复或长时间疼痛的人,要及时去骨科就诊。

     

    不同腰疼各有缓解法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腰疼,治疗方式也各不相同。

     

    腰肌劳损

    急性发作期主要是卧床休息以及物理治疗(按摩、热浴、牵引等);配合使用消炎镇痛类药物及外用膏药。

     

    疼痛缓解期要注重“养”,改变不良姿势,减轻腰部肌肉等软组织的负担。

     

    1保持正确坐姿

    平卧时,腰椎为1.0倍负荷;站立时为1.5倍;前倾约70°时则为2.5倍负荷。椅子高度要合适,调至双腿屈膝90°时,大腿与地面平行即可。

     

     

    最好使用一个靠垫,为腰部提供支撑。没靠垫时,臀部要把椅面坐满,不建议只坐一半椅子。

     

     

    最重要的,不要跷二郎腿,以免使腰臀部的肌肉力量左右不对称,进而诱发腰痛。

     

    2避免久坐、久站、久躺

    久站、久坐、久躺都可能导致腰痛,在工作或劳动中要劳逸结合,建议每坐下30分钟就起来走一下。卧床时,避免高枕和窝着看电视、看书。

     

    3选个软硬适中的床垫

    腰不好的人应睡软硬适中的床垫,以躺在上面腰部没有明显下陷最为适宜。

     

    合理的床垫硬度有个3:1原则,比如3厘米厚的床垫,手压后应陷下1厘米;10厘米厚的床垫,陷下约3厘米。

     

    4最好侧躺,减少仰卧

    腰痛的人不宜长时间仰睡,侧躺微蜷可以减轻腰部压力。侧卧时,应避免将上侧的膝盖搭下来,可以在双腿间夹个小枕头。

     

     

    腰椎椎体异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压缩性骨折等引起的腰部疼痛,往往要采取微创手术的方式解决疼痛根本原因,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开放性手术治疗。

     

    如果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生大多会说注意静养,但这并不是叫你回家往床上躺着,而是不宜有太剧烈或者过度的运动。

     

    如果只是属于轻度的腰椎间盘突出,打太极、散步、仰卧模拟蹬车、游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痉挛。

     

    病情严重者则要遵医嘱积极接受手术治疗。另外,大家还要注意避免久坐、弓腰驼背、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等不良习惯。

     

    缓解腰痛的3个“王牌动作”

     

    腰背肌功能锻炼,是腰部疼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治疗方法。不管你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腰痛,都可以练练以下动作:

     

    1小燕飞

    此动作能训练臀大肌和脊椎沿线的肌肉,并有效调动下背部肌肉。

     

    俯卧在瑜伽垫上,以腹部为支点,双臂夹紧尽力后展,双腿并拢,绷腿、绷脚尖,头颈部上抬。持续5秒钟,放松5秒钟,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10分钟左右。

     

     

    2臀桥

    仰卧,双膝屈曲并拢置于瑜伽垫上,抬起臀部,头部和肩部置于垫面,整个人形成拱桥状。

     

    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做3组、每组15个,在臀部抬离垫面时维持5秒。

     

     

    3平板支撑

    俯卧,双前臂支撑在身体前方,保持身体笔直,尽力保持最长支撑时间。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做3组,每组间隔2~3分钟。

     

    该动作可锻炼竖脊肌、臀大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提高核心肌群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动作的重点,是要收紧腰背部的肌肉,所以不要一味追求动作难度。

  • 关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办法,早在1989年,世卫组织就明确提出了补钙、饮食和运动疗法三大原则。

     

    可是在大众普遍的认知中,一旦发生了骨质疏松,那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补钙,如口服营养制剂,或者是在饮食中增加鱼、蛋、虾、奶制品等来补充钙质。而对于运动疗法却不太了解,甚至是不太信任,因为有些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也有可能因运动不当而增加骨折的风险,且大部分患者自身无法判断运动干预后的真正疗效,更加削弱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事实上,不同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效果是不一样的,只要选对了方法,提高日常活动量是可以在短期内获得确切疗效的。

                        

    不同运动形式的不同作用

     

    骨骼上的应力或负荷不足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之一,而不同的运动方式产生的运动负荷是不一样的,相应的,对骨骼产生的刺激自然也不同,进而对骨密度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一、抗阻运动

     

     

    抗阻运动也就是负重运动,是指依靠自身力量克服外界阻力的运动方式。抗阻运动能够提高肌肉力量,促进骨骼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目的,有实验结果显示,抗阻运动可阻止绝经后妇女腰椎骨骨密度的丢失。

     

    但对于老年人来说,抗阻运动的执行难度较大,因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运动能力都比较弱,容易发生意外,所以老人在进行抗阻运动时要多注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二、冲击运动

     

    冲击运动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受力部位对身体产生反作用力的一种运动,就好比用拳头击墙,手也会感到疼痛,就是受到了反作用力的缘故。如跑步、体操、举重、篮球等都属于高冲击力运动,其产生的反作用力有利于刺激骨头发生成骨反应,促进骨生长,从而提高骨密度。

     

    但对于老年患者,应尽量选择如游泳、划船等低冲击运动项目,减少骨折发生的风险,避免加重病情。

     

      

    三、传统养生功法

     

    传统养生功法的形式多样,且负荷较低,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都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群参与。以五禽戏来说,其运动动作幅度大,可涉及全身多方面肌肉,促使身体大部分部位受到足够的运动量,增强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症有预防之效[1]

     

    四、振动运动

     

    全身振动训练不仅可以改善骨骼成分,提高参与者的肌肉力量以及身体其他技能[2],更重要的是提高某些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3],其优势并不完全显示在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而在于能够以较小的负荷有效提高骨密度,所以更适合骨质疏松人群的中高龄、运动功能受损以及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的患者。

     

     

    不同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不同对骨密度值的影响也不相同,中等或低等强度的运动对骨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高强度的运动反而可能对骨质疏松症产生负面影响,使机体骨密度降低。有研究显示,运动强度刺激有一个阈值,在该阈值下运动,运动强度增大,骨密度值提高,超过该阈值,刺激强度增大,骨密度值则不会再随之增长[4]

     

    所以说选对了运动,不但不容易骨折,还能锻炼肌肉,更好的保护我们的骨骼,而且不管什么时候开始运动,对维持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哦。

     

    参考文献
    [1]改良五禽戏防治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8):920-923.
    [2]斯托尔森贝格 N,贝拉夫 DL,拉维尔R, et铝.骨质疏松女性神经肌肉表现的振动或平衡训练[J].国际 J 体育 Med,2013,34(11):956-962.
    [3]哈利利 A,阿尔马西 Mh,雷萨达特萨, et铝.背部扩展强化锻炼对骨质疏松症妇女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J].J 女性老龄化,2017,296:505-514.
    [4]张林.不同强度运动对骨质疏松大鼠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0,20(5):72-76.
  • 头痛既可以是一种疾病,也可能是某一种疾病的症状,它出现的频率仅次于感冒,临床患病率达到20%左右。

     

    很多人认为头痛是脑袋里出问题了,其实头痛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颈椎病。

     

     

    颈椎问题造成的头痛有什么特点?如何缓解这种疼痛?《生命时报》采访专家,绘制不同区域头痛对应需放松的位置,教你对症止痛。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  罗学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  岳剑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博士  王小平

     

    八成头痛是颈椎惹来的

     

    头痛是最常见的慢性疼痛,80%以上的头痛是由于颈椎引起的,专业术语叫做“颈源性头痛”。

     

    病根在颈椎

    颈源性头痛病根在于椎间盘、小关节、肌肉、神经出了问题,使枕神经在颈枕部受到压迫所致。

     

    多个位置都有可能

    头痛症状与颈椎问题的严重程度、病程等有关。

     

    疼痛位于枕部、耳后部、颈部,可放射至头顶、太阳穴周围等处。

     

    红色区域为疼痛位置

     

    一般呈闷胀、酸痛感;多数表现为单侧头痛,但也有双侧交替疼痛或同时疼痛者。

     

    劳累后加重

    疼痛有诱发加重因素,如长期伏案后、劳累、睡眠不好、阴天下雨、女性月经期间等;疼痛有缓解期,并不都是持续存在,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缓解期会越来越短。

     

    一般来说,颈椎问题导致的头痛,医生可在颈椎旁、枕部等处找到压痛点,核磁检查有助确诊。

     

    找到让你头痛的肌肉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头痛时按摩一下太阳穴或是某个地方,疼痛症状就好转很多?

     

    这些能缓解疼痛的位置有一个专业的名称——肌筋膜触发点,拉伸、锻炼以及按摩对这些位置可改善局部肌肉紧张的状态。

     

    一侧疼 拉伸斜方肌

    斜方肌是一块比较大的肌肉,从后脑勺到肩膀的区域都有它的身影。

     

     

    ◈ 拉伸方法

    以右侧斜方肌拉伸为例,头侧向左边,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向左侧牵拉,此时会感觉到颈肩部的紧绷感,保持15秒左右,然后换方向,重复8组。

     

     

    经常做耸肩动作也可以放松斜方肌。

     

    眼眶、额头疼 拉伸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就是我们在转头时,脖子侧面最突出的那块肌肉。

     

     

    ◈ 拉伸方法

    左侧胸锁乳突肌为例,左手放于身后,右手从头顶绕过,食指和中指加紧耳朵,使头向右侧侧屈感觉到很强的拉伸感,然后头向左侧旋转,感觉到很强的拉伸感,保持15秒,最后头向左上方抵抗6秒以上,再换方向进行同样动作。

     

     

    头顶、眼角、眉弓疼 拉伸颈后肌群

    半棘肌、头夹肌、颈夹肌位置接近,且功能类似,可用相同的拉伸动作放松。

     

     

    ◈ 拉伸方法

    双手在后脑勺交叉,在头部向后使劲的同时,手掌向前用劲,形成对抗的状态,每次坚持15秒,放松10秒,每组15分钟,每天3组。

     

     

    除了颈部拉伸和肌肉锻炼,也可以通过自我按摩放松肌肉,双手揉按上图中蓝叉所示位置即可。

     

    生活中,预防颈源性头痛,要少低头玩电子产品,工作和学习的时候保持正确的坐姿,睡觉时保持良好的睡姿。

     

    4种头痛应该立刻看医生

     

    头痛时一些人会选择吃止痛药、休息来缓解,但剧烈头痛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不能抱着忍忍就好了的心态,以下几种情况要立即就医。

     

     

    高血压患者剧烈头痛    警惕脑出血

    一般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症状是头昏和钝痛,只有当急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脑病发作时,会发展到头痛难忍,有爆裂沉重感,若血压骤升时,有可能成为中风的前兆。

     

    无原因剧痛    警惕脑血管破裂

    颅内动脉瘤或先天性脑血管畸形为先天性的,平时没有症状,一旦破裂出血,首先出现的是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头胀如天崩地裂,接着是昏迷。

     

    外伤后头痛    警惕颅内出血

    头部受伤之后出现的头痛主要表现为短暂的神志丧失,不久就苏醒,但苏醒后30分钟到一个小时又再度发生剧烈头痛并伴有呕吐、吵闹不安,渐渐地神志不清。

     

    凌晨头痛    警惕颅脑肿瘤

    在脑肿瘤患者中,90%以上的病人存在头痛症状。这种疾病的头痛常发生在早晨四五点钟,往往在熟睡中被痛醒,到上午八九点钟疼痛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除清晨头痛外,还常伴有恶心、呕吐、癫痫及局灶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 我曾经是一名健身爱好者,深蹲、硬拉、卧推等力量训练项目都是我的日常。然而,在一次训练中,我突然感到右膝外侧一阵剧痛,随后便发现自己无法站立。经过多次就诊和检查,医生告诉我我的右膝外侧半月板前角损伤了3度,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我的心情从最初的窘迫和焦急,逐渐转变为绝望和无助。每天都在想,我的健身生涯是否就此终结?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联系了一位在线医生,开始了我的线上问诊之旅。起初,我对这种方式持怀疑态度,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发现这位医生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而且非常耐心和细心。他一步步解读我的MRI报告,指出我的半月板并没有损伤,真正的问题在于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的损伤。他的解释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之前的诊断报告并不准确。

    医生还详细地为我讲解了保守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避免下蹲、久站和久走,保持膝关节温暖等。同时,他也建议我进行上肢运动,以维持身体的代谢水平。他的建议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开始积极地进行康复训练。

    现在回想起来,我非常感激这位在线医生。如果没有他,我可能会一直被错误的诊断报告所困扰,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为我提供了一个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平台,让我在家中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咨询和指导。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和精力,也大大降低了我的治疗成本。

    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损伤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见症状包括膝关节疼痛、肿胀、不稳定感和活动受限。特别是在进行深蹲、跳跃或转向等动作时,疼痛会加剧。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症状相似,但疼痛可能更集中在膝关节后方。 推荐科室 骨科或运动医学科 调理要点 1. 保守治疗:避免下蹲、久站和久走,保持膝关节温暖,进行上肢运动等。 2. 物理治疗:如理疗、按摩等,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3. 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损伤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或重建韧带。 5. 康复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等,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 我从小就热爱运动,尤其是篮球。每周末我都会和朋友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然而,半年前的一次比赛改变了我的生活。一个不小心的动作让我摔倒在地,膝盖传来一阵剧痛。经过核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我前交叉韧带受伤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运动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失去运动的能力就像失去了我自己的一部分。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按摩和药物治疗。然而,疼痛依然存在,我的心情也越来越低落。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出于好奇,我决定试一试线上问诊。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与一位专业的运动医学科医生进行了视频咨询。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治疗经历,并要求我上传核磁共振检查报告。经过仔细分析,医生告诉我我的前交叉韧带虽然有部分损伤,但并不需要手术治疗。只要适当休息、进行康复训练,我的膝盖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医生的建议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我开始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并且定期与医生进行线上复诊。几个月后,我的膝盖逐渐恢复了正常功能,疼痛也消失了。现在,我可以重新回到球场上,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对于像我这样远离大城市的患者来说,线上问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就医方式。它不仅节省了时间和金钱,还可以让我们更方便地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

    前交叉韧带损伤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见症状包括膝盖疼痛、肿胀、僵硬和不稳定感。受伤后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和肿胀,甚至可能听到或感觉到“咔嚓”声或“弹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和进一步的损伤。 推荐科室 运动医学科 调理要点 1. 休息和冰敷:在受伤后的前48小时内,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受伤的膝盖,并使用冰袋进行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和力量,包括按摩、牵引和康复训练等方法。 3.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或阿司匹林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韧带重建或修复等方法。 5. 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避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例如穿着合适的鞋子、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等。

  •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需要依赖互联网医院的人。然而,去年的一次意外让我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左膝外侧髌骨疼痛,核磁检查显示前交叉韧带损伤,这个消息像一道晴天霹雳,打破了我平静的生活。作为一个活跃的人,突然间不能运动、不能下蹲,甚至连上厕所都成为了问题,这种无助感让我感到窘迫和焦急。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开始尝试线上问诊。起初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毕竟这是一种全新的就医方式。但是,当我第一次与肖医生交流时,我的疑虑被打消了。他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让我感到安心和信任。通过网络看诊,肖医生详细地解释了我的病情,并给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案和调理要点。他的建议不仅仅局限于药物治疗,还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理疗方法。

    在肖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漫长的康复之路。每天都要进行一系列的热疗和按摩,避免下蹲和过度活动。虽然过程中有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我始终坚持下来。半年后,我的膝盖逐渐恢复了正常功能,我也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医院的重要性。对于像我这样远离大城市、无法及时就医的人来说,线上问诊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还可以让我们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当然,网络看诊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不能进行体检和手术等。但总的来说,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就医方式。

    前交叉韧带损伤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见症状包括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不稳定感。这些症状可能会在运动或日常活动中加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易感人群主要是从事高强度运动或工作的人群,例如足球运动员、篮球运动员、建筑工人等。 推荐科室 骨科或运动医学科 调理要点 避免下蹲和过度活动,减少对膝关节的压力。 进行热疗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使用支撑性好的鞋子和护膝,保护膝关节免受进一步损伤。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如果疼痛严重,可以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或阿司匹林来缓解症状。

  • 我妈妈的脚后跟疼痛和肿胀已经持续了一个月。起初,我们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站立或走路造成的。但是,情况开始变得越来越糟。有一天晚上,她甚至无法正常走路,脚后跟弯曲,非常吃力。我们赶紧带她去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包括尿酸和血液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然而,疼痛和肿胀依然存在,甚至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们决定尝试在线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们联系到了肖主任。肖主任非常耐心地听取了我妈妈的症状,并要求我们上传了相关的影像资料。经过仔细的分析和解释,肖主任告诉我们,根据核磁共振结果,我的妈妈可能患有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和关节腔积液。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长期的运动或劳损引起的。肖主任建议我们尽快到医院进行面诊,以便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和治疗。

    我们非常感谢肖主任的帮助和指导。在线问诊不仅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我妈妈的病情。我们决定按照肖主任的建议,到赣州人民医院进行面诊。希望通过专业的治疗和调理,我的妈妈能够早日康复。

    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和关节腔积液的诊断与治疗 常见症状 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和关节腔积液的常见症状包括脚后跟疼痛、肿胀、走路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推荐科室 骨科或运动医学科 调理要点 1. 休息和避免过度使用受伤的关节; 2. 使用冰敷或热敷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3. 如果需要,可以服用止痛药或消炎药; 4.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或康复训练; 5.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我是一名年轻的白领,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最近几个月,我开始感到膝盖疼痛,尤其是在上下楼梯或长时间站立后。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因为过度劳累或缺乏锻炼。但是,疼痛逐渐加剧,甚至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我开始担心自己是否患上了某种疾病。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决定尝试在线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很快联系到了一位资深的骨科医生。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并要求我上传X光和核磁共振图像以便更好地诊断。虽然一开始我对这种方式有些疑虑,但医生的专业态度和解释让我放心了下来。

    经过仔细的检查和分析,医生告诉我我患有前交叉韧带损伤,并且存在积液和膝盖疼痛的症状。医生解释说,这种情况通常需要静养和适当的治疗,包括避免剧烈运动、弯腿休息、加热保暖等方法。同时,医生也建议我使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药物来辅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漫长的康复过程。虽然一开始我感到有些沮丧和无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并且开始看到一些改善。现在,我已经能够正常行走和工作了,虽然还需要继续注意保护自己的膝盖。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在线问诊的重要性和便利性。通过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服务,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利用这种方式,以便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健康。

    前交叉韧带损伤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见症状包括膝盖疼痛、肿胀、僵硬和不稳定感。患者可能会感到膝盖在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会发出响声或“卡住”的感觉。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推荐科室 骨科 调理要点 1.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起,以减少对膝盖的压力。 2. 在休息时,使用枕头或垫子将膝盖抬高,以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 3. 加热保暖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建议使用热水袋或热敷贴。 4. 使用活血化淤的药物,如氟比洛芬巴布膏等,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5. 在康复期间,注意保持良好的营养和休息状态,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 我曾经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总是忙碌于工作和生活之间。然而,最近几个月来,我开始感到左膝盖的疼痛,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后。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只是疲劳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在我走路或上下楼梯时也能感受到。更糟糕的是,我开始听到咔嚓咔嚓的响声,这让我非常担心。

    我决定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经过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医生告诉我我左膝前交叉韧带受损,并且有囊肿。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我的工作需要我长时间站立,如何才能继续工作并恢复健康呢?

    医生建议我采取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他还强调了改变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例如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进行适当的锻炼。我也被告知可以使用贴膏药来缓解疼痛,例如洛索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虽然这些方法不能完全治愈我的伤势,但它们可以帮助我管理疼痛并逐渐恢复。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认真遵循医生的建议。我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尽量减少站立时间,并在家中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物理疗法。同时,我也开始使用贴膏药来缓解疼痛。虽然恢复的过程并不容易,但我坚信只要我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这次健康危机。

    前交叉韧带损伤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见症状包括膝盖疼痛、肿胀、僵硬和不稳定感。患者可能会在行走、上下楼梯或进行体育活动时感到疼痛和不适。有时还会伴随着咔嚓声或锁定感。 推荐科室 骨科或运动医学科 调理要点 1.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 2.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或重建。 3.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站立、减少高强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等。 4. 使用辅助设备:如膝盖支架或拐杖等,可以帮助减轻膝盖的压力和疼痛。 5. 定期复查:及时了解伤势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 我曾经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尤其是爬山和打乒乓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膝盖开始出现不适。起初,我只是觉得走平路时左膝有些疼痛,但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只是疲劳或者轻微的拉伤。可渐渐地,这种疼痛开始影响我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左膝甚至不敢用力。这种情况让我非常焦虑和困扰,我开始频繁地搜索相关的医疗知识,希望能够找到解决办法。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了线上问诊的存在。于是我尝试联系了一位医生,通过文字和图片的方式描述了我的症状。医生很快就回复了我,询问我是否有外伤历史,走平路和上下楼梯的情况,以及是否有腿打软的现象。我如实回答了医生,并提供了我的核磁共振报告。医生告诉我,我的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都有损伤,左膝的情况更为严重,需要注意保守治疗,避免过度运动。

    我感到非常失落和无助,因为我已经在坚持吃药和休息半年了,但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医生建议我继续进行康复运动,包括臀腿肌肉力量的练习等,并且强调了这些都是老化性问题,不用过于担心。虽然医生的回复让我稍微安心了一些,但我还是决定去看一位线下医生,希望能够得到更详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我找到了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医生,他仔细地查看了我的核磁共振报告,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他的诊断结果与线上医生基本一致,确认了我的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然而,他也提醒我,我的右膝虽然情况相对较好,但也需要注意,因为股四头肌垫和髌键在髌骨的止点都有轻微的损伤,这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医生建议我进行保守治疗,包括继续吃药、多休息,并且加强康复运动。同时,他也推荐我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减轻膝盖的压力,例如膝盖支架和按摩器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我的膝盖情况有所改善,疼痛减轻了很多,左膝也能承受更多的压力了。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虽然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提供了便利和快速的服务,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疾病,还是需要去线下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同时,我也感谢那位线上医生,他的初步诊断和建议为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让我更早地开始了康复之路。

  • 我是一名45岁的男性,平日里喜欢散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去年冬天,我的膝盖内侧突然开始疼痛,尤其是在步行超过1万步后。起初,我并未太在意,认为只是普通的劳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逐渐加剧,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我开始感到焦虑和无助,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

    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医生告诉我可能是半月板或膑下脂肪垫的问题,开了一些药物给我。但是,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于是,我决定寻求第二意见,转向了互联网医院。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我联系到了一位资深的骨科医生。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症状持续时间、是否进行过检查以及检查结果等信息,并要求我上传了X光和核磁共振图像。经过仔细的阅片和分析,医生最终给出了诊断结果: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和髌骨软骨软化。

    医生建议我进行保守治疗,避免下蹲、久站和久走等可能加重伤情的动作,并推荐了一些理疗措施。同时,医生也强调了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他的专业解释和详细的治疗方案让我感到安心和信任。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长达半年的保守治疗。虽然一开始我对这种方式持有疑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症状逐渐减轻。现在,我已经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而不再感到剧烈的疼痛。虽然恢复的过程漫长而艰辛,但我非常感激医生和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帮助。

    前交叉韧带损伤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见症状包括膝盖内侧疼痛、膝关节不稳定、走路无力、膝关节怕冷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在活动量增加或遇到冷风时加剧。 推荐科室 骨科 调理要点 1. 避免下蹲、久站和久走等可能加重伤情的动作。 2. 保持膝关节温暖,推荐穿长裤和晚上盖被子保暖。 3. 尽量弯腿80-100度休息,包括睡觉时。 4. 避免爬楼梯、爬山、马步、瑜伽、靠墙蹲、跑步、斜坡路、踩单车、广场舞等运动。 5. 可以尝试一些理疗措施,如远红外理疗灯、周林频谱仪、粗盐包插电加热等,帮助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 我是一个宝妈,生活中总是忙碌于照顾孩子和家务。直到那一天,我骑车摔倒,膝盖受伤了。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只是皮外伤。然而,疼痛并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于是我决定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在医院,医生建议我做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我的前交叉韧带大部分撕裂,变粗了。医生告诉我需要去市区的上海六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我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担心手术的风险和恢复期的长短。

    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我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个平台。出于尝试的心态,我决定在这里咨询专业的医生。通过在线问诊,我得到了详细的解答和建议。医生告诉我可以先保守治疗三周,然后再复查核磁共振。同时,医生还建议我使用支具固定三周,避免脚踩地,并进行大腿肌肉力量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康复之路。虽然过程中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我始终坚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最终,我的膝盖逐渐恢复了健康,我也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平衡和快乐。

    前交叉韧带损伤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前交叉韧带损伤常见症状包括膝盖疼痛、肿胀、不稳定感等。易感人群主要是运动员和经常进行高强度活动的人群。 推荐科室 骨科 调理要点 1. 保守治疗:使用支具固定、避免脚踩地、进行大腿肌肉力量锻炼等; 2. 药物治疗:如有疼痛可以使用止痛药缓解症状; 3. 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疗等; 4. 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进行韧带重建手术; 5.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膝盖功能和力量。

  • 我是一名22岁的运动爱好者,热衷于打篮球和健身。然而,自从一次打球后,我开始感到膝盖酸胀,虽然没有刺痛,但每次运动量增加时,膝盖就会变得更胀更酸,甚至有时会打软腿,力量也大不如前。起初,我并未太在意,认为只是普通的运动损伤,直到我去医院拍了核磁共振,医生告诉我前交叉韧带可能有损伤。

    我开始四处求医,希望能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有医生说我只是需要静养,有医生则认为我的前交叉韧带确实受损。由于抽屉实验结果为阴性,我仍然无法确定自己的膝盖状况。两个月过去了,我的膝盖依然酸胀,虽然没有疼痛,但我开始担心这是否会影响我的日常生活和运动习惯。

    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我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注册了账号并开始了我的在线问诊之旅。通过与医生的交流,我上传了我的核磁共振片子,并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和治疗历程。医生告诉我,我的前交叉韧带确实存在损伤,但幸运的是没有断裂。他们建议我减少运动量,注意关节保养,并考虑使用口服药和外用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尝试关节内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这种保养性治疗。

    通过这次在线问诊,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也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高效性。现在,我正在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希望能够早日康复,重新回到我热爱的运动中去。

    前交叉韧带损伤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见症状包括膝盖酸胀、打软腿、力量下降等。这些症状通常在运动量增加时加剧,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习惯。易感人群主要是过度运动者,尤其是那些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 推荐科室 运动医学科或骨科 调理要点 减少运动量,避免过度运动对膝盖造成进一步损伤。 注意关节保养,少爬山、少爬楼、少下蹲等。 口服药和外用药结合使用,缓解症状和促进恢复。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关节内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这种保养性治疗。 定期复查,监测膝盖的恢复情况。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