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过度追求完美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种“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悲伤乳头综合症主要是指当乳头被刺激时,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悔恨、抑郁等。主要是采取心理疏导,药物治疗以及改善生活方式等解决。
悲伤乳头综合症患者,建议及时就医,采取相关的措施,以上用药遵医嘱。
老年抑郁症是发病于老年期(年龄≥65岁),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特征以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及诸多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发生率可达50%。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精神疾病中发病率最高(16%-26%)的,其次才是老年痴呆症。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一、老年抑郁症有什么表现
1、情绪低落:不开心,高兴不起来,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流泪叹气。有的则否认心情不好,甚至强装笑脸。
2、悲观自责,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拖累了子女,严重者觉得活着没意思,有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3、莫名担心:表情紧张、坐立不安、来回踱步,有诸多担心,惶惶不可终日。
4、反应迟缓:觉得脑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言语少、语调低、语速慢。自觉“脑子较前明显的不好使”。常结结巴巴的说:“我不知道”,“我不会”。
5、少语少动:行动缓慢,生活懒散,不想做事,不愿与周围人交往,丧失以往生活的热情和乐趣,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甚至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重者终日卧床,达到不语、不动、不食的地步。
6、睡眠困难:严重失眠,难以入睡,容易醒,早醒,醒后无法继续入睡。
7、食欲减退:吃饭没有胃口,腹胀、便秘,体重减轻。
8、各种身体不适:如头痛、腰背痛、关节痛、心慌、胸闷胸痛、出汗、恶心、呕吐等。
二、老年抑郁症应该怎样治疗
自我调整
1.自我心理护理:参加社会活动,参加文体活动,多听音乐等;减少卧床时间,多交朋友,常谈心互助。
2.家庭和睦:家庭成员间要多关心、支持、互相鼓励,尽力保持家庭和谐气氛。
3.坚持锻炼:尤其是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跳绳、做健身操、健身舞等,每周至少做3次,每次持续15至20分钟。
4.营养疗法: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粗粮、鱼等,或服一定剂量的复合维生素B。
5.阳光疗法:坚持每天早晨连续散步30至60分钟,让脸好好晒晒温暖的阳光。
精神专科治疗
当自我调节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应迅速寻求正规专业机构如老年精神科、心理科治疗。服用药物治疗;进行心理治疗以及其他如支持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光照治疗等。
有人说,考验两个人是否有共同语言的一个方法,就是看他们是否在追同一部剧。
追剧成了一部分人日常休闲的常态,遇到心仪的影视剧,就算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要见缝插针地看。
明知道熬夜追剧伤身,却仍然义无反顾?最近一项研究显示:爱追剧的人,抑郁风险更高。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解读为什么人们爱追剧,并教你如何避免追剧带来的伤害。
受访专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麦舜翩
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陈曼华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伤科主任 屈留新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脊柱外科中心主任 吴小涛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张瑞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汪天宇
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来自英国生物库中超过100000名参与者的基因组数据,发现了几种可能加剧抑郁症的习惯和行为。
研究人员发现,花更多时间看电视与预约随访时患抑郁症的风险更大有关。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病例数据库中106个潜在风险因素,创建了一个综合因素比较。这些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如运动、睡眠、饮食和使用媒体模式),社交参与频率和环境等变量。
结果显示,社会、睡眠、媒体、饮食和运动相关的许多因素都与抑郁症有着前瞻性的联系,甚至在高危人群中也是如此。
研究人员发现,花更多时间看电视与预约随访时患抑郁症的风险更大有关。另一方面,定期的社会活动会有保护性作用。例如,和信任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在降低个体患抑郁症风险方面特别有效。
这就是说,我们需要更多的家庭(沟通、倾诉)时间,和更少的“沙发土豆”(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式生活来帮助避免抑郁情绪。
花钱充会员、通宵达旦地看,在等待更新的期间也常常围绕剧情展开讨论。
为什么影视剧能有如此大的魅力,能让无数观众牵肠挂肚、欲罢不能?
有助于减压
以宫斗剧为例,网络上对这种类型影视剧的讨论,有一个词语出现得相当频繁——“爽”。剧中主角往往是在经历多次打压后进行报复,一次次漂亮的反击让观众们感觉十分解气,获得情绪宣泄的畅快感。
实质上,对这一套路乐此不疲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的压抑和憋屈。人们内心暗暗渴望像主角一样对待不公平的事,这一心理需求被编剧们很好地利用了。
投射心理
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有一类电视剧特别受观众欢迎:主角都是普通人,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却一路幸运克服各种困难走上人生巅峰。
这样的剧情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观众很容易产生带入感,常常主角“上身”,认为主角跟自己很像,引起共鸣。观众跟主角同悲同喜,满足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求。
蔡格尼克效应
人有与生俱来的完结欲,心理学上称为“蔡格尼克效应”。这是一种记忆效应,指的是人们对已完成、已知结果的事极易忘却,但对那些中途被打断的、未竟的事情印象深刻。
这些没完成的事情,会在潜意识里不断提醒我们去完成。电视剧巧妙地把故事划分成多集,且常常在两集之间埋下悬念。这使得观众为了知道结局一集一集往下追,直到最终完结。
精彩的电视剧让人着迷,有些人抱着手机或平板电脑,一看就是一天,这让身体默默承受着不少“压力”。
关灯看剧——易患青光眼
长时间盯着子屏幕,特别是黑夜关灯后,房间里只剩下屏幕发出的亮光,这时光线对比度非常高,容易让眼睛感到疲劳。
长时间刺激可能影响血管神经调节中枢,使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引起眼压急剧升高,最终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
长时间低头——颈椎压力大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无疑是颈椎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在低头时,颈椎部受到的压力过大,使颈椎前屈度发生变化,易引起颈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等。
窝在沙发——腰椎很受伤
采取半卧位时,腰椎会因缺乏足够支撑,导致原有弧度改变,让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诱发椎间盘退变、突出。
站立时,腰背部肌肉、韧带会帮助腰椎支撑重量,但半卧位时肌肉、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失去原有的固定作用,使脊柱变形,久而久之造成腰椎病。
熬夜追剧——压垮心脏
情绪激动、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天气变化等突然刺激,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对原本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跌宕起伏的电视剧情,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心情跟着大起大落,使得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血管处在危险边缘。
另外,熬夜追剧会导致失眠,使白天精力不济、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整个人浑浑噩噩。
沉迷剧情——更易逃避生活
剧中各种浪漫的桥段、惊险刺激的场景,都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越看越让人浮想联翩,深陷剧情不能自拔。
通常成瘾的患者还有其他的社会心理问题,如抗压能力较弱、人际关系紧张、与家庭成员无法和睦相处。
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妥善处理这些压力,于是在虚拟世界里获得满足。
如果非要追剧的话,专家建议做好以下4个细节,将伤害降到最低。
1.注意护眼
最好用眼1小时左右望望远处,放松一下,不要在昏暗的环境下长时间看屏幕、看书、工作,看电视、手机时最好开一盏灯。
2.控制时间
建议追剧控制时间,计划安排好时间和集数,以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为前提,不要忽视人际交往。
此外,追高质量好剧有益心理健康,不要在肥皂剧上浪费太多时间。
3.坐姿正确
追剧时要采用良好的坐立姿势,不要窝在沙发或半躺着看手机,还要减少低头时间,看手机可放在与视线平行的位置,看剧1小时就要起身走一走。
可做一些仰头耸肩的动作以舒缓颈椎部紧张的肌肉,一些运动也可缓解颈椎病,比如游泳、打羽毛球等。
4.学会节制
追剧前最好给自己定个规矩,每次看剧两小时左右为宜,最多不要超过3小时,更不要通宵达旦。
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可看一些内容轻松愉快的节目,不适合太过惊险恐怖的片子和竞争激烈的体育节目。
社交媒体对人的吸引力有多大?荷兰一项研究将它比为尼古丁。
发朋友圈后,不停查看点赞和评论;打开微博,刷新并浏览每一个热搜词条;推送消息一弹出,马上点开APP回复……
据某国际社交媒体管理平台最新报告,截至2021年1月,全球手机用户数量52.2亿,互联网用户数量46.6亿,而社交媒体用户数量达到42亿,占全球总人口的53%以上。
信息碎片化、手机依赖、偷走睡眠和户外活动时间……社交媒体带来的伤害不只这些,还可能引发抑郁症。
《生命时报》结合研究采访专家,解读社交媒体为何让人抑郁,教你几招有效抽离。
受访专家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汤永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 肖震宇
近日,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合作的一项研究表明,常用社交媒体,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并且在儿童和青年群体里尤为明显。
该研究采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进行抑郁症评估,首先对8045名成年人评测,再对其中没有抑郁症的5395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482人(8.9%)出现轻微抑郁症。
其中,社交媒体Snapchat(色拉布,照片分享应用)、Facebook(脸书,照片分享应用)和TikTok(海外版抖音,短视频平台)使用者的抑郁症状显著增加,分别增加53%、42%和39%。
此外,TikTok和Snapchat的使用者中,35岁或以上人群更易产生抑郁症状;Facebook使用者的情况相反,35岁以下人群更易产生抑郁症状。
美国著名社交媒体Facebook的前高管肖恩·帕克曾表示,社交媒体的研发理念是“如何消耗用户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设计者利用人类渴望交流的心理弱点,创造出这些能让人时时感觉与他人联系的软件,并通过一些细节设计,引导、鼓励用户不断使用,最终养成稳定的使用习惯。
比如,当收到点赞时,人的大脑会分泌“快乐激素”多巴胺,进而刺激人们发布或浏览更多内容。这种“诱导技术”正是社交媒体成功的秘诀。
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9个小时,互联网普及率达71.6%。
据报告发布时数据:有9.83亿人正在使用即时通讯,8.88亿人在看短视频、6.38亿人专注直播,4.69亿人点外卖,3.25亿人在使用在线教育。
社交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主要源于两大因素:
心理成瘾机制
社交媒体具有心理成瘾机制,每个人表现不一,或轻或重。成瘾受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
比如有的人过度焦虑,回避现实,好奇心强,社会支持不足,喜欢虚拟刺激感等,这类人很容易成为社交媒体重度沉迷者。还有的商家和平台会根据大数据算法,投其所好,让人欲罢不能。
随机性回报
使用社交媒体时,总是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回报,不知道下一条消息或通知会不会引起朋友圈的点赞,期待所谓的“被肯定”以及“相互点赞”。
这种随机性回报使得个体的反应持续更长的时间,成为一种不由自主的黏性使用和网络社交沉迷。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发现,近20年来社交媒体上瘾现象不短涌现,它可能对人们的感情、行为、人际关系造成长期危害,比如扰乱自我认知、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理解复杂问题等。
心理学家指出,减少社交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要适时地从网络中抽离,和自己“约法三章”。
固定时间使用社交媒体
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刷微信、微博,不带手机进卧室,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眼前的人和事上。
多和朋友进行现实沟通
让电子设备和社交媒体休息一下,约上亲朋好友,面对面交流。但也不必过分排斥,在与远方亲友的沟通上,社交媒体还是维系感情的重要工具。
培养“走出去”的爱好
培养兴趣爱好,扩大社交圈,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充实自己,多走出去,少宅在家。
需要提醒的是,应定期检查社交媒体的隐私设置,为所有账号设置安全、独立的密码,谨慎共享位置信息,警惕陌生人的好友请求,不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等。
如果我告诉你,全球范围内有超过3亿人都曾饱受抑郁症的困扰,请不要感到惊讶;如果抑郁症让你感到疲倦、烦躁、没有活力,请不要感到害怕;如果抑郁症给你以及你的家人和朋友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也请不要感到绝望......
因为抑郁症,是可以被治愈的!
抑郁症的发生是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治疗抑郁症应从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方面入手,采取药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的治疗方式,达到有效控制疾病、消除症状和恢复社会功能的目的,最终战胜抑郁症。
抑郁症的治疗一般有3种方式
1、药物治疗
可以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很多,一定要在精神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抗抑郁治疗。就目前治疗的效果来看,即使非常严重和持久的抑郁症,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大多数都会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2、心理治疗
当服药一段时间,患者的病情进入稳定期,药物的改善作用就会变得不那么明显。但此时千万不能擅自停药,一定要谨遵医嘱。临床上一般认为进入稳定期后,需要持续并根据情况不断减量地服药 1~2 年。在此期间,心理治疗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
心理治疗旨在帮助抑郁症患者快速恢复「心理社会功能」,这其中包括恢复他们的工作效率,帮助建立与亲人、朋友和同事的关系,并养成一套健康、良好、规律的生活作息等。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只有很少很少的抑郁症病人能够得到系统的心理治疗。
3、物理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在医院抑郁症还有物理治疗的选择。近年来,国内外权威的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抑郁症也具有明确的效果。
总之,改变的方法有很多,唯独不建议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或自己偷偷改变治疗方案,等它自己好。当然,我们也要明白,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去积极寻找和探索最适应的方法。
当抑郁症发生时,不要害怕、不要惊慌,就把它当作是潜意识的一次呼唤、一次求助。正是它的出现,给了你一个绝佳的机会去重新审视自己、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让你可以做一个更加幸福、美好的人!
————————————
“腺苷、多巴酚丁胺、依伐布雷定、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布洛芬)、大剂量激素、氨茶碱以及双磷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可以使房颤风险增加。
但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因为这些风险而停用药物,增减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
今天小哈要和大家聊一聊一个非常重要但常常被忽略的话题——房颤发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1. 坏情绪让你更易患房颤!
心血管领域著名的Framingham研究对3682例参与者的愤怒、敌对情绪、性格类型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
另外,恐慌、工作压力、消极情绪这些因素也与房颤的发生有关。
相反,愉悦的情绪对房颤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目前认为心理因素对房颤的影响可能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来实现,但其中的具体机制仍然比较模凌两可,尚需进一步研究去证明。
2. 一半房颤发作因坏情绪!
坏情绪不仅可以使健康人的房颤风险增加,还可以使已经患上房颤的人发作更加频繁。
一项针对100例住院患者的调查发现54%的患者是由心理应激而导致的房颤发作。
甚至,情绪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手术的术后复发情况也有关系。
3. 焦虑?术后复发增1倍!
一项小样本研究发现,SF-36量表心理健康一项得分每增加1分,术后房颤复发的风险就降低7%。另一量表中的焦虑特质评分每增加1分,就可以使房颤复发风险增加1倍以上。
大哲学家康德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小哈提醒您,情绪管理对保持健康十分重要。如果出现了长时间不能缓解的抑郁焦虑情绪或是发现自己无法控制愤怒情绪,请及时到专业门诊就医。
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情况,是一种患病率高、 临床治愈率高的精神障碍,但由于普通人对该病认知不足,导致坚持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较少,因此也有接受治疗率低、复发率高的特征。
如果想要治好抑郁症,恢复到生病之前的状态,必须要进行药物治疗,而且一定要长期巩固治疗,以抗抑郁剂为例,虽然这类药物口服吸收比较快,但是达到恒定的有效血浆浓度大约要在用药两周以后才会出现,因此过早的停药或者是换药都会影响疗效的观察。
有许多的病人因为服药几天以后不但没有出现病情的好转,相反却出现了令人烦恼的药物不良反应,于是擅自停药,这是很多抑郁症病人长期不愈的原因之一。一些药物一般需要经过3-4周的观察以后才能判断该药是否有效,当然有些药物可能也会早一些,当药物出现疗效以后一般要维持应用2-3个月,病情好转以后一般还应该维持治疗6-8个月以上,个别人有维持治疗长达5年之久,所以患者要想完全治愈抑郁症,就必须坚持服用药物。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心理治疗,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心理专家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准确分析病因,坚持正确的疗法才能更好的康复且防止病情复发。
l 改变想法和生活方式
容易抑郁的人,通常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如果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就容易否定自己,最后就会越来越抑郁。
其实别人并不会把你看得比自己还要重要,也不会那么的在乎。有些事情是根本不需要太在意。如果是你是很难不去在乎别人说的话的人,建议跟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用勉强待在会让你难过的地方。请在让自己感到舒适的地方,享受放松的感觉。
l 自我暗示
潜意识是一种自我暗示,一般是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累积,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抑郁症的人群,要经常的自我肯定,譬如我相信自己、我最喜欢自己、我真是太棒了等认同自己的话,或者是说一些会让自己开心的话,久而久之,心情就会明朗。
总之,患者要想恢复到生病之前的状态,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药物治疗,其次要进行自我心理暗示,阳光就会很快到来。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良好的情绪是古今中外公认的长寿“灵药”。曾有这样一项研究,在七万名志愿者中,男性乐观人群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1%,女性乐观人群则延长了15%。
而健康时报也提到过,笑能增强心脏泵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脏病的发生。在中医理论中,快乐则有助于调畅情志、保护脏腑,助我们拥有更长的寿命。
情志安宁,气血通畅
中医认为,生命的正常活动,贵在气血通畅。而导致气血不畅的主要因素就包括了心情不快、情志不宁。
情绪安宁,可使气血运行保持动态平衡;反常的情志,则使气血运行逆乱,影响整体健康。
“人始生,先成精”,精藏于五脏,是各种代谢反应的物质基础;精再化生为气,气运行于全身,则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动力源泉。“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人体的精神活动就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和能量基础的。反过来,这些不良情绪也会过多地消耗五脏精气。
喜伤心,心主神明,心动则会加重情志不调;怒伤肝,肝主疏泄,肝郁则气机运行不畅;思伤脾,脾主运化,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悲伤肺,肺主宣降,肺劳则精液输布失调;恐伤肾,肾主藏精,肾虚则精气固定无能。可见,情志安宁在养生方面的重要性。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不良情绪会引起多种疾病。
心血管疾病
不良情绪、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以及负面生活事件等,与心血管疾病明确相关。大量研究证明,心脏和心理是联动的,主要涉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迷走神经抑制,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免疫状态异常;而炎症可能是情绪、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桥梁。
抑郁和焦虑的患者会发生体内自主神经紊乱、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等情况,并引发一系列疾病或症状,比如,心率加速以及血压升高等。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这一描述可对应中医里面的情志致病。适度的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反之,七情失度,就会引发疾病。
比如:应激性心肌病发病前患者常伴有剧烈的情绪爆发,或身体发生意外;负面生活事件使情绪受到刺激,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血管收缩等;郁症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焦虑也显著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保持好心情,养养花、喝喝茶,培养一点小爱好,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更快乐。笑口常开,健康便不是难事。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是现代人心理疾病最重要的类型。通常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心情低长时间地低落消沉,从一开始的闷闷不乐到最后的悲痛欲绝,自卑、痛苦、悲观、厌世,感觉活着每一天都是在绝望地折磨自己,随之出现消极、逃避,最后甚至有自杀倾向和行为。
患者身体上也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幻听、被害妄想症、多重人格等精神分裂症状,和精神病患者有相似之处。抑郁症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一年甚至数年,大多数病例有复发的倾向。
因为抑郁症患者会出现一些精神病的相关症状,所以精神科医生会要求抑郁症患者吃一些抗精神病的药物,例如氟西汀和奥氮平联合治疗抑郁症。奥氮平是精神科医生经常使用的药,它不仅使用在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的精神病性疾病中,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和焦虑症中也有应用,例如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氟西汀和奥氮平联合治疗是美国精神卫生协一级推荐的药物,有大量的循证证据证实有些抗精神病药,是具有抗抑郁抗焦虑治疗的增效作用的,如奥氮平、喹硫平和阿立哌唑等抗精神病药经常联合情绪药物共同治疗。
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为失眠、乏力以及情绪低落等低动力症状,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精打采,无精就是精力不足,打采就是兴趣不足。从发病机制出发, 无精打采的产生和5羟色胺(5-HT) 对多巴胺(DA) 和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的抑制作用有关:脑干GABA中间神经元上分布有5-HT2C受体,突触间隙的5 HT与5-HT2C受体结合后,升高了GABA神经元的活性,导致GABA释放增加,最终却抑制了前额叶皮质对NE和DA的释放,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低动力症状。而氟西汀和奥氮平合用对5-HT2C的协同作用有利NE和DA的释放,有利于改善症状,所以抗精神病药物对抑郁症是有帮助的。
抑郁症是比较复杂的疾病,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除了服用一些抑抗精神病药,有些患者还需要短时间内合并一些催眠药或者抗焦虑药,像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奥沙西泮、氯硝西泮。以上药物都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的诊断和处方下来使用,不要自行选择药物使用。
在门诊曾接诊了一名中年女患者,因为工作压力大,婆媳关系又不大和睦,不幸患上了抑郁症,精神萎靡,脸色蜡黄,弱不禁风。
去医院就诊时,我给她开了中药,并嘱咐她配合西药,多食黄花菜,再加上精神疏导,三管齐下,以减轻西药的副作用。经过一段治疗后,抑郁症状大为缓解。她自述现在经常食用黄花菜,并笑言,何以解忧,唯有黄花。
为什么要建议抑郁症患者多吃黄花菜呢?
黄花菜即萱草,又名金针、忘忧草、疗愁等。作为一种常见蔬菜,黄花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除烦镇静的作用。古人在游子出门之前,在母亲居住的北堂,种上成片的萱草,以减轻母亲思念游子的忧愁。
同时,人在抑郁或者情绪不佳的时候,肝脏往往会受到损伤。而黄花菜具有抗氧化和护肝、保肝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从萱草根中提取的类胡萝卜素、甾体皂苷、黄酮类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可以起到镇静,改善睡眠,缓解肝脏损伤,保护肝脏细胞的作用。
黄花菜是一种低脂、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富含各种无机物和维生素,而且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食用主要选取萱草的嫩叶和花。黄花菜就是萱草的花蕾晒干来作为蔬菜的。老幼皆宜,经常食用黄花菜,可以起到降脂、抗氧化、抗肿瘤、镇静、安眠等作用。
萱草性甘、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相传李时珍行医来到大同县,见当地村民多患浮肿。于是上山采药,见到满山的黄花,仔细辨认,是萱草。便以萱草根煎药给村民服用。七天后村民的浮肿消失,身体恢复了健康。这正是萱草的清热利尿功能起了作用。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新鲜的黄花菜含有一种叫做“秋水仙碱”的物质,经过胃肠道吸收,在体内会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具有较大的毒性。
新鲜的黄花菜,食用前用开水焯过,就可以完全消除毒性。市售的干黄花菜可以放心食用,因为经过处理已经没有毒性。至于它的根部入药,萱草的根具有毒性。毒性大小因为产地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药用必须听从正规医师的,绝对不能自作主张乱用。
西方的母亲花是康乃馨,而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母亲花,那就是萱草。唐朝诗人聂夷中《游子吟》云:“ 萱草生堂偕,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因此,萱草因为母爱在中国被尊称为母亲花。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问题。嫉妒、竞争、误解……这些负面情绪有时会导致一些极端的行为,甚至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健康。本文将以一个真实案例为切入点,探讨职场嫉妒心理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陈芳,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一家民营公司。她与同事文茹同在一个办公室,但文茹的受欢迎程度却让她感到嫉妒。为了挫挫文茹的锐气,陈芳设下陷阱,导致文茹离开公司。然而,陈芳却因此陷入深深的愧疚之中,患上了抑郁症,甚至多次想以死解脱。
职场嫉妒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源于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和对外界资源的渴望。当个体感受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时,便会产生嫉妒心理。这种心理会引发一系列负面情绪,如愤怒、焦虑、抑郁等,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要应对职场嫉妒心理,首先要认识到嫉妒心理的根源,并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转变心态:将嫉妒转化为动力,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2. 增强自信: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3. 积极沟通: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增进了解和友谊。
4. 寻求支持: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
5. 培养兴趣爱好:将注意力转移到兴趣爱好上,转移对嫉妒心理的关注。
总之,职场嫉妒心理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才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职场生活。
近年来,研究表明情绪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长期压抑、爱生气、喜欢较真的性格特征,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这些性格特征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呢?
首先,长期压抑和爱生气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从而降低身体对癌细胞的清除能力。
其次,喜欢较真的人往往对生活中的小事过于纠结,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进一步影响身体机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那么,如何避免这些不良性格特征,降低患癌症的风险呢?
1. 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
2. 学会调整自己的认知方式,不要对小事过于纠结;
3.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
研究表明,老年人喜欢聊天,喜欢与人交往,这是他们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聊天,老年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也能了解他人的想法,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例如,我国首条免费老年人心理危机求助热线,就是通过电话聊天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这条热线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徐坤教授创立,自2006年开通以来,已经帮助了8600多名老年人。
除了聊天,老年人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持心理健康:
1.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2. 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4.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5. 遇到心理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总之,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社交关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仿佛世界都在微笑。然而,我的内心却是一片阴霾。抑郁状态的诊断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头,无法呼吸,无法逃脱。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日子,工作、回家、睡觉,生活失去了色彩。
我尝试过各种方法来摆脱这种状态,但似乎都无济于事。直到我在网上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通过简单的注册和填写信息,我就可以与专业的医生进行在线交流,获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与医生的对话中,我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和用药情况。医生耐心地听完后,给出了续方舒肝解郁胶囊和盐酸舍曲林片的建议,并告知我在用药期间如果有任何不适,应及时联系他或到线下医院诊疗。他的专业和关心让我感到安心和温暖。
现在,我每天都会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并且开始尝试一些调理方法,如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虽然恢复的道路还很长,但我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电视机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电视节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时间看电视可能导致一系列情绪变化,甚至引发抑郁症。
该研究历时14年,对5万名女性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每周看电视的时间、运动频率以及生病、精神抑郁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长时间看电视且不运动的女性,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会提高13%。
除了看电视时间过长外,体重、吸烟和疾病也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每天运动90分钟以上的人,抑郁症的患病率可降低20%。
那么,如何预防抑郁症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 改变生活习惯:减少看电视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2. 学会放松: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3. 增强社交: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出现抑郁症状,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总之,长时间看电视易导致抑郁症,我们要重视这一问题,积极调整生活习惯,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抑郁症。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运动训练可能有助于缓解慢性心衰患者的抑郁症症状。
慢性心衰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40%,抑郁症与心衰患者的不良预后、死亡率和住院风险增加密切相关。然而,目前针对慢性心衰患者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限。
该研究纳入了2322名接受心脏衰竭治疗的稳定患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在12个月后得到了显著改善。
运动训练可能通过以下机制缓解慢性心衰患者的抑郁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慢性心衰患者都适合进行剧烈运动。在进行运动前,患者应先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总之,运动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慢性心衰患者抑郁症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积极参与运动,提高生活质量。
服务已开始,我深吸一口气,紧张地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应用。屏幕上跳出了温馨的界面,让我感受到了一丝安慰。
医生提醒的事项我一条条看过去,心里暗自庆幸自己遵循了规则。我点击了“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然后输入了我的主诉:“抑郁导致睡眠质量不好,已经一年多了,一直在服用维度新。”
等待了几分钟后,医生回复了。她的回复既专业又温暖,让我感到很安心。医生建议我继续服用维度新,并告诉我,如果病情有变化,可以随时复诊。
我按照医生的指示,点击了“开一盒”,然后医生又回复了:“您已接诊,本次问诊支持3次对话,医生回复后一次对话结束。请尽量一次回复完整,节约问诊次数。”
我再次点击了“开一盒”,医生很快回复了:“医生已为你开具处方,请遵医嘱用药,并可提前预约医生复诊。温馨提示:您在问诊中购买的便捷复诊,将在本次问诊结束后生效。”
我看着屏幕上出现的处方详情,心里感到很踏实。我知道,有了医生的指导,我一定会好起来的。
图文问诊结束后,医生提醒我:“患者超72h未补充有效线下就诊信息,处方已失效。”我立刻补充了信息,然后医生告诉我:“处方重新使用=”,我点了确认,心里感到很温暖。
问诊结束后,服务已结束。我看着屏幕上的信息,心里充满了感激。我知道,有了京东互联网医院,我不再孤单,有专业的医生为我保驾护航。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抑郁症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老年人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却饱受抑郁情绪的困扰。那么,如何帮助老年人摆脱抑郁症的困扰呢?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预防和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方法。
一、了解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悲伤、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等症状。据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7%-10%。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抑郁症的发病率更高。
二、早期识别老年抑郁症
早期识别老年抑郁症对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老年抑郁症症状:
三、预防和治疗老年抑郁症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重要手段。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疗法等。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老年人调整心态,改善情绪。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常用方法。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生活方式调整
1)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2)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
3)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4)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精神生活。
4)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心态。
四、家庭和社会支持
1.家庭成员要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多与老人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2.社会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
总之,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心理疾病。通过了解、识别、预防和治疗,可以帮助老年人摆脱抑郁情绪,享受幸福晚年。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肥胖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大健康隐患。日本近年来流行一种名为BOOCS的减肥法,其核心思想是消除压力,从而实现轻松减肥。这种减肥法强调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帮助人们实现健康减肥。
BOOCS减肥法认为,压力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人体处于压力状态时,脑部会感到疲劳,进而导致食欲增加,从而引发肥胖。因此,该减肥法主张通过消除压力,降低食欲,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与传统减肥法相比,BOOCS减肥法更加注重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调整。具体来说,该减肥法建议:
此外,BOOCS减肥法还强调以下几点:
BOOCS减肥法强调,减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消除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实现健康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