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隔夜茶,毒如蛇”?隔夜茶到底还能不能喝?

“隔夜茶,毒如蛇”?隔夜茶到底还能不能喝?
发表人:主治医师张新华

“医生,听说隔夜茶,毒如蛇,不仅有毒而且还可能会致癌,这是真的吗?”


今天查房的时候,有个患者看着昨天泡的茶正发呆,见我来了,他说同病房的人见他为了省事,总是喝过夜的茶,就劝他不要喝,说对身体没好处,他想起老一辈好像是有不喝隔夜茶的说法,于是他就比较纠结以后到底还要不要喝隔夜茶了,因此就问了我开头的问题。


喝茶是很多人都有的习惯,既可以补充水分,也能吸收茶水当中的一些营养,虽然大多数人都会肯定喝茶的好处,但是也有不少观点认为隔夜茶是喝不得的,因为有损健康,那么究竟隔夜茶能不能喝呢?对身体有啥影响?今天怪医生就与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1、“隔夜茶,毒如蛇”是真的吗?


现在很多人一听到“隔夜”就感觉不太好,因为这些年来,关于“隔夜菜放置不当会产生亚硝酸盐,可能会致癌”的资讯也是比较多的,所以对于“隔夜”的东西,有些人是比较排斥的。


隔夜茶,一般指的是浸泡了超过12个小时,或者放了一晚上的茶水。相信不少细心的朋友也会发现,茶水放了一晚上以后,颜色会比原来深,而且有时候上面还会轻轻地覆盖一层油膜式样的东西,而且放置时间越长,这种物质还会越来越多,看上去就跟变质了一样。


其实,这种“油花”主要是来自水,并且与水的硬度有关。比如北方的水硬度比较高,茶水放置了一晚上后就容易形成这种油膜,而这种油膜的主要成分就是水中的钙离子、铁离子,被茶叶中的茶多酚氧化了,继而形成了油膜,一般茶叶当中的茶多酚含量越高,也会更容易产生油膜,少量的油花对于身体是没有什么害处的,这一点朋友们不要过于担心,建议平日可以用“软水”,比如经过净化后的水泡茶,油花也会相对少点。


至于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还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接下来咱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茶水在放置一晚上以后,其中含有的茶多酚、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会发生氧化反应,大部分的维生素、营养物质都可能已经流失了,虽然营养价值比不上现泡的茶水,但是只要茶水没有变质,不是闻上去“馊了”,一般喝了之后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多少危害。


其次,茶当中含有茶多酚与维生素C,对于亚硝胺这种致癌物质的形成还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所以说隔夜茶绝对不能喝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而且也有实验证明,与现泡的茶相比,隔夜茶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不会对人体产生致癌作用。


不过,因为水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基”,而茶水其中的糖类、氨基酸、电解质等物质很容易成为细菌、真菌的培养基,如果没有用容器密封放置,就更容易滋生细菌,如果是夏季气温高,茶的时间放置超过8小时,茶汤的颜色就会变为褐色或者深褐色,还可能会产生“馊味”,对于这种变质的隔夜茶,咱们还是果断地倒掉为好,因为饮用之后对身体无益。


当然,如果您觉得隔夜茶虽然没有变质,但也不想再喝,又觉得倒掉浪费了,那么不妨用它来做其他的一些用途,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刷牙:隔夜茶中含有丰富的酸素和氟素,早上或饭后用来漱口刷牙,可以清新口气,防止口臭。


去油腻:用隔夜茶进行外用清洁或者清洗碗碟,效果也是不错的。


综上所述,对于隔夜茶,只要是没有变质,适当饮用对于身体并无坏处,但因为放置时间过久,其中的部分有益成分可能流失了,而且茶水如果放置不当或者气温较高,很容易会滋生细菌,或者变质,所以一般还是建议喝现泡的茶。

 


2、正确喝水记住4点


虽然隔夜茶对人体健康并无多大影响,但喝茶并非毫无禁忌,正确喝水,还需记住这4点:


1)不要喝65℃以上的烫茶


长期喝烫茶会造成食管黏膜的反复损伤和修复,引起局部慢性炎症,增加癌变风险。


2)不要空腹喝茶尤其是喝浓茶


因为茶水中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产生兴奋,促进胃液的分泌和肠胃蠕动,空腹喝茶,过多的胃酸就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不适,尤其是有胃病的人更要注意。


3)不要饭后睡前大量饮茶


饭后立即喝茶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影响人体对钙、铁质的吸收,而睡前喝浓茶,容易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影响睡眠。#谣谣零计划#


4)不要用茶水服药


因为茶水中的鞣酸能和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发生反应,比如鞣质可以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如富马酸铁发挥作用,生成不溶性的物质,产生沉淀,降低药效。


茶叶还含有咖啡因等物质,有兴奋中枢的神经的作用,在治疗睡眠障碍等的情况下,会抵消治疗作用。再加上茶水的利尿作用,容易导致药物短时间就排出,也会影响药效。除了特殊情况以外,一般服用中药、西药都建议不要用茶水送服。另外,最好在服药后两小时内都不要喝茶。


总的说来,只要隔夜茶没有变质,那么对于身体健康是无害的,可以适当饮用,所以“隔夜茶,毒如蛇”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另外,咱们也无需过于纠结要喝哪种茶,其实,只要记住一些喝茶的注意事项,喝茶总体而言对于身体是有益的,根据自己的口味爱好选择即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说起味精和鸡精,不少人都不陌生,这两种佐料是在制作食物时经常会使用到的食物。只需要添加一点点就能够让食物变得更加的鲜美,让菜肴提升了香气,能帮助帮助起到开胃的好效果,也使菜更加的下饭。不过,由于之前有传言说味精鸡精会导致出现癌症,这样的说法一出,不少人都不敢再吃味精鸡精了。


    那么对于鸡精味精来说,它们真的能致癌吗?别急,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不妨让我们先来了解下味精鸡精到底都是由什么制成的。

     

    味精

    其实相比鸡精来说,人们使用味精来采取烹饪食物的历史更加悠久。味精是先由食物提炼,然后再经过发酵而成的。在烹饪食物时,能让食物变得更加的鲜美,起到提鲜的效果。

      
    鸡精

     

    其实不少人都不是十分的清楚鸡精和味精的区别的。其实鸡精和味精也是存在着一些联系的,跟味精相比,鸡精的成分要更加的复杂一些。鸡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和食用盐,而且还会在其中加入一些关于鸡肉的提取物,会让鸡精味道变得更好一些,带着些许鸡肉的香味。和味精相比,鸡精的味道要更好一些,不过就成分而言,二者成分都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差别。

      
    鸡精味精能致癌吗?

     

    在简单介绍完鸡精味精之后,再来好好谈谈,鸡精味精真的会致癌吗?

    其实关于鸡精味精能致癌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鸡精味精本身的对人体没有伤害的,不存在致癌的情况。不过在食用鸡精味精之时,也要多多注意用量,要合理的摄入,不可食用过多,否则也会对身体造成不小的影响。

     

    在介绍完这些关于鸡精味精的知识后,接着再来说说在烹饪时,要放入鸡精味精进行调味时,应该还要遵循那些行为,才能让自己处于更健康的状态。

      
    1. 掌握好时间

     

    在烹饪食物时,如果想要放鸡精味精进行调味提鲜的话。

     

    不妨也要注意下放的时间。最好是在快出锅之前再放入鸡精,这样能避免让鸡精味精受到高温的攻击,能让菜保持更好的味道。

     

    所以,下次再放鸡精味精之时,不妨记得要在快出锅之前放,这样会对身体更好。

     

    2. 适量食用

     

    加入了鸡精味精之后,确实能让菜肴变得更加的美味,但是也要注意食用的量才好。

     

    吃太多的鸡精味精的话,会很容易导致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危害身体健康,所以在食用味精鸡精时,也要注意把握好度。


    3. 这些菜肴可以不加

     

    加入味精鸡精后,能够对菜肴进行一个提鲜的作用,但是也不是表示所有的菜都需要放鸡精味精的。

     

    像是海带、紫菜、海鲜等等这些本身都带有鲜味的菜肴来说,就可以选择不用再加入鸡精味精来进行额外的提鲜了。

     

    总之,鸡精味精是对身体没有伤害的。但是也要注意合理摄入,这样才会是对身体很好的行为。

  • 相信很多朋友都接受过酒文化的“熏陶”,在从小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我们对酒文化也有着强烈的崇敬之情。成年之后,很多人也开始慢慢接触各种各样的酒,从酒精饮料,到啤酒、白酒、红酒、鸡尾酒等,越接触越痴迷,越来越多人成了“酒鬼”中的一员。

      


    其实在中国的酒文化的影响下,很多中国人对酒精的危害性并不清楚,一是因为在大家心里,酒是非常珍贵的,二是因为大家很少往酒水的负面影响方面想。但是,经常喝酒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消失。

     

    一直以来,人们都崇尚“小酌怡情”,认为酗酒才会危害人体健康,而适当饮酒却有益健康,养护心血管,这种说法到底是在为喝酒行为开脱,还是确有此事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小酌”真的不会伤身吗?

     

    其实这种说法在不喝酒的人看来,纯粹是饮酒者对喝酒的美化,明眼人都知道,酒水本身就是一种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威胁的物质,想要减少酒精的伤害,最好的办法就是滴酒不沾,而那些认为适当饮酒对健康有好处的人,无非是在为喝酒找借口罢了。

      
    虽然“小酌”和酗酒不同,但不论喝多少,身体都会受到一定的伤害,只不过在“小酌”的情况下,身体能少受一点伤害罢了。除了零酒精,任何酒精饮料都可能导致以下3种后果:

     

    增加中风的风险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中风的“威力”,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保护心脑血管,预防血管堵塞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但很多人却因为过度饮酒,导致血管硬化,心血管问题频发。酒精是伤血管的“高手”,经常饮酒,会损害血管健康,诱发中风,而中风不论是后遗症还是致死率,都是非常惊人的,希望大家在喝酒前仔细斟酌。

      
    影响睡眠质量

     

    其实很多朋友之所以在睡前喝酒,就是为了改善失眠,在生活、工作压力大的今天,许多人都被失眠困扰着,为了顺利入眠,有些人会选择在睡前喝点酒。虽然在喝酒后会出现昏昏欲睡的状态,但这种睡眠的质量并不高,长期如此,反而打乱睡眠规律,导致入睡困难。

     

    喝酒误事

     

    很多人都爱喝酒,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千杯不醉,有些朋友稍微喝几口就会头晕目眩,在这种状态下,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因为喝酒误事的新闻也不少,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关于酒驾、醉驾的案例,酒精会麻痹大脑神经,导致反应迟钝,容易发生事故。

      
    喝酒无法养护血管,劝你及时止损

     

    很多朋友都认为喝酒能保护心血管,但其实并不是所有酒水都能达到养护血管的效果的,即便是被大家视为健康酒水的红酒,也没有被实验证实有养护血管的作用。所以,关于喝酒能不能养血管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客观看待,不要为了喝酒,胡乱编造借口。

     

     

    喝酒不仅无法养护血管,反而有刺激血管的风险,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有长期饮酒的特点,在酒精的作用下,我们的血管会变得越来越脆弱,血压波动也会异常,更容易引发疾病。

      
    总结:虽然喝酒有很多坏处,但依然有很多朋友无法割舍饮酒的习惯,实际上,身处社会,我们也身不由己,很多时候确实需要通过喝酒来拓宽交际圈。在老板、客户面前,我们也不能直接拒绝,避免空腹饮酒,少喝高度酒,是减轻酒精伤害的方法。

  • 熬夜之后,很多人想到的补救方法是“多睡觉”,其实,除了补觉,你还可以选择「喝杯茶」。

     

    近日,我国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研究团队在食品科技领域国际期刊《食品科技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上刊文,分析了饮茶有助于缓解昼夜节律紊乱症。

     

     

    《生命时报》结合研究采访专家,解读茶叶缓解熬夜伤害的原理,教你学会喝茶,正确“补觉”。

     

    受访专家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教授 王岳飞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江用文

    中华科普学会副主任委员 董晓秋

     

    喝茶有助修复熬夜伤害

     

    昼夜节律紊乱症会通过多器官串扰影响身体的代谢和炎症反应,进而引发脂肪肝、糖尿病、慢性肠胃炎等疾病。然而,科学家们对器官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仍知之甚少,迄今未能发现有效预防和缓解昼夜节律紊乱的药物。

     

    研究团队从“肠—肝—脑”轴的角度分析了昼夜节律紊乱对个人及其后代健康的威胁,并总结了茶叶在缓解昼夜节律紊乱方面的潜在功效。

     

    此前已有研究发现,茶叶中的活性物质茶多酚、茶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在平衡糖脂代谢、抗炎、抗氧化、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方面显示出优势。

     

     

    研究人员认为,茶叶可能具有预防和缓解昼夜节律紊乱的潜力,其重要功能是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

     

    研究人员推测,茶叶可能会干预胆汁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和G蛋白偶联受体,从而减少昼夜节律紊乱引起的代谢紊乱和炎症,其中可能有潜在的靶点。

     

     

    研究人员认为,现在是时候进一步探讨茶叶在缓解昼夜节律紊乱方面的潜在机制和靶点,以明确茶叶的预防和缓解作用,这将为该领域的开发带来宝贵研究。他们建议,在那些不得不熬夜的时候,最好泡上一杯茶。

     

    健康喝茶做到“三看”

     

    喝茶不仅有助缓解昼夜节律紊乱,还能保护心血管,减少糖尿病,预防痴呆,护齿以及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

     

     

    怎样喝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健康作用,未必人人都懂。喝茶时要注意看以下3个方面。

     

    看“体质”喝茶

     

    总的原则是,热性体质的人应多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多喝温性茶。

     

     

    我国2009年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将人体体质划分为九种类型,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点击此处,查看9种体质的典型特征)。

     

    • 阳虚质,可多喝红茶、黑茶、重度发酵乌龙茶,少喝绿茶、黄茶、苦丁茶;
    • 阴虚质者或湿热质,则应多饮绿茶、黄茶、白茶、苦丁茶、轻发酵乌龙茶,慎喝红茶、黑茶、重发酵乌龙茶;
    • 气郁质者应多喝富含氨基酸的白茶、花茶、低咖啡碱茶;
    • 特禀性体质则需要喝低咖啡碱茶、淡茶;
    • 其他体质类型可适量喝各种茶。

     

    人的体质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体质的多样化。喝茶时不必一成不变,无论哪种茶,偶尔喝点,品鉴一下都没关系。     

     

    看“时”喝茶

     

    “时”的含义主要有两点:喝茶时令和喝茶时间。

     

    喝茶时令

     

    • 春天适合多喝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牡丹花茶等芳香开窍的花茶来疏肝理气;
    • 夏天可多喝白茶、黄茶、苦丁茶、轻发酵乌龙茶、生普洱等来祛湿避暑;
    • 秋季应多喝乌龙茶或者红、绿茶混用,绿茶、花茶混用,以解燥除烦;
    • 冬季可多喝红茶、熟普洱、重发酵乌龙茶来温暖脾胃。

     

    喝茶时间

     

    • 饭前别喝茶,因为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
    • 睡觉前不要喝浓茶,以防影响睡眠;
    • 吃了过多肉类食物后,可适当多喝些浓茶,以促进脂肪快速消化。

     

    看“温”喝茶

     

    冲泡名优细嫩绿茶,一般以80℃~90℃的水(水烧开后再冷却)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嫩绿明亮、滋味鲜爽,维生素C破坏较少。

     

    普通绿茶、花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可用100℃沸水冲泡,水温低会导致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分浸出较少,茶味淡薄。

     

     

    需要提醒的是,适宜的饮茶温度对健康也很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出警告,饮用温度超过65℃的热饮有致癌风险。

     

    熬夜后做4件事也能补救

     

    除了喝茶之外,以下几件事也能在熬夜后帮你快速修复身体。

     

    正确补觉 

    熬夜时间不长,不建议早上睡懒觉,可在上午或者中午小睡或打盹来补觉。

     

    若前一晚熬夜时间较长,甚至大部分时间都没睡,建议第二天上午充分补觉,但午饭后就不要再补觉了,以免影响晚间睡眠。

     

    清淡饮食

    熬夜后要适量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比如鸡蛋、鱼肉、瘦肉、豆制品等;适当补充富含维A、维B的食物,如胡萝卜、瘦肉、肝等,缓解视疲劳。还要多吃水果蔬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避免便秘。

     

     

    增加饮水量

    如果熬夜时为了提神,喝了咖啡等饮品,第二天要多喝水,补充身体缺失的水分,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此外,多喝水也会加快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代谢废物。

     

    避免用眼过度

    熬夜会导致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情况。可滴一些缓解视疲劳的眼药水,如人工泪液,还可对眼部进行热敷,让眼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放松眼周肌肉。

     

    此外,知道当天需要熬夜时,可以提前多睡一会儿,晚饭适当吃些全谷物、豆制品、瘦肉等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助于对抗疲劳。

     

    熬夜过程中每半小时起身活动一下,走动走动、伸个懒腰或踮踮脚,能避免久坐伤害,还能保持头脑清醒。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小睡一会儿,也能降低疲劳感。

     

    如果饿了可以吃些水果、蔬菜、坚果等食物,最好别吃高热量、高糖的加工零食。

     

    缺觉时,人的反应速度明显减慢,操作和判断的能力也下降,尽量不要开车,如果必须开车,可以提前小睡一会儿再出门。

  • 小李在宿舍一天喝了8杯水,被室友看到了,跟他说水喝多了会给肾脏加重负担,会得尿毒症。

     

    小李听到这个说法很疑惑。水喝多了,真的会得尿毒症吗?

     

     

    水喝多了会得尿毒症吗?

     

    这种说法其实是无稽之谈。尿毒症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但是确实跟喝水多没有多大关系。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尿毒症产生原因

     

    尿毒症的产生原因很复杂,主要是因为肾脏功能的损伤导致的肾脏衰竭,它是肾脏疾病发生发展的最终归宿。

     

    我们的肾脏具有2大功能,一个是滤过功能,我们的代谢废物大多都是通过肾脏代谢出去的,包括水、电解质、尿素、肌酐、尿酸等等;第二个是内分泌功能,通过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参与机体的生理活动。在我国,导致慢性肾衰的主要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而且目前,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导致的终末期肾病的发生概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所以导致尿毒症可能是因为吸烟、酗酒、感染、熬夜、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因素,目前还没有因为喝水而导致尿毒症的病例出现。

     

    (2)水并无肾毒性

     

    虽然水也是从肾脏代谢出去的,但是水并不像药物一样对肾脏有毒性,反而它会帮助肾脏带出身体的代谢费用和有毒物质。

     

    多喝水是有可能会导致水中毒,但是这一般是在短时间内喝大量的水才会有,因为我们机体会有调节机制,喝够了大脑就会反射性的让你不要喝了,除非机体的反射机制或者肾脏排泄功能出了问题,比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肾排泄水障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才会导致“水中毒”,出现头痛、共济失调、嗜睡、呕吐等症状。

     

     

    结语

     

    喝水不会导致尿毒症,但是对于肾脏的本身有疾病,排泄功能有障碍的患者,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控制自己的饮水量,饮水过多可能会出现“水中毒”。另外,值得警惕,各种含糖的水含糖饮料切记不能多喝,否则可能因为诱发高血糖、高尿酸、肥胖、高血脂,进而损伤肾脏,久而久之,非常有可能会诱发尿毒症。

  • 人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为何民间盛行“酒是穿肠的毒药”一话,却仍然有很多人“对酒当歌”;在古老的《黄帝内经》中说“以酒为浆”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仍然很多人对此话充耳不闻,照旧对美酒乐此不疲;还有著名的文学家陶渊明发出“后世之愚钝,皆杯中之物所贻害”的酒后真言,仍旧没有起到警世钟的作用,人们对饮酒作乐还是趋之若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酒从刚开始发明的时候,是用来解除疲劳、缓解压力的,比如曹操口中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后来逐渐演变成交际中的应酬必备产品了,尤其是王安石的 “无酒不成礼仪”一句,更是深入人心,无论是古代邦交的歃血为盟,还是古代结拜的;无论是古代高谈阔论的青梅煮酒,还是古代婚礼中的合卺交杯,这一切都把喝酒变成了一种礼仪。

     

     

    也有朋友曾经感慨道,这酒也不是什么蜜糖啊,入口还有一股辣味,也没那么好喝啊?为啥那么多人对此津津乐道呢?如果只是从味道来确定是否被人喜欢的话,不具有说服力。比如辣椒味道也不怎么好,花椒的味道也不怎么好,但是辣椒和花椒却很受欢迎。

     

    然而,酒在早期就是一种可以治病的中药,从医学的医字演变来看,早期的医疗是有酒参与的。那么,酒究竟有些什么作用呢?中医认为,白酒味甘苦辛,性温,具有散寒气、助药力、活血通脉、增进食欲、消除疲劳、御寒提神等功效。适用于用于痹证,经脉不利,肢体疼痛,拘挛;胸痹,胸阳不宣,胸部隐痛,或胸痛彻背;血瘀或阴寒内盛的病证;劳累后体倦神疲,肢体酸痛等症。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过量饮酒会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伤害。医学研究表明,短时间大量饮酒,可导致急性酒精中毒,轻则会出现烦躁多语、恶心呕吐,重者昏睡、昏迷、面色苍白、呼吸缓慢、脉快而弱、体温下降等症,须及时救治;长期较大量饮酒,可造成慢性酒精中毒,出现智力减退,精神淡漠,并可引起维生素缺乏,出现慢性胃炎,心、肝、肾的变性,以及神经炎、肝硬化等疾病。

     

    中医认为,湿热或痰湿蕴结、失血、阴虚、痔疮、痛风等病患者不要喝酒;现代医学认为,凡是有神经、精神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肝炎、肝硬变,糖尿病,食管炎、溃疡,以及肺结核等疾患的要忌饮酒;还有肥胖者、体弱的老年人、儿童或孕妇也应忌饮白酒。

     

     

    既然酒是一把双刃剑,那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是对酒还是情有独钟呢?想必与古代文人墨客的渲染有关吧,比如李白举杯邀明月的雅兴,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洒脱;又比如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欧阳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还比如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意境,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

     

    酒有好的一面,高兴的时候能够助兴,恰当少量饮酒还可治病;酒有坏的一面,酒喝多了,容易让人麻痹,不清醒从而进行失去理智的行为,轻则伤肝呕吐,重则诱发犯罪。所以要珍惜生命,适度饮酒,切不可养成嗜酒的习惯,以免害人害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看到这个话题,我忍不住大呼一声:是谁在瞎扯?

     

    要想知道我为什么会说瞎扯,先来了解一下尿毒症。

     

    尿毒症,有个更加学术的用语“终末期肾脏病或慢性肾脏病5期”,是由各种肾脏疾病引起肾单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地破坏,以致残存的肾单位不足以排除代谢废物,导致代谢废物和毒素在体内积聚,从而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肾脏内分泌障碍,表现出一系列自身中毒的症状,也就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进入终末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尿毒症在临床中,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最为常见。

     

    代谢性酸中毒:由于人体在生理活动中会代谢一些酸性产物,如磷酸、硫酸等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从而发生“尿毒症性酸中毒”,患者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呼吸深长等;

     

    水钠代谢紊乱、还有钾、钙、磷代谢紊乱、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等等。

     

    其中,水钠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水钠潴留。由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无法自由饮水。

     

    如果饮水过多,容易导致皮下水肿和或体腔积液,从而出现血压升高、左心功能不全、脑水肿。饮水过多是因为肾脏无法代谢,从而导致水分停留在血液、体液当中,无法排除,因而会出现上述症状。

     

    如果饮水过少,而尿量正常时,又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从而导致脱水。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问“水喝多了会得尿毒症”这个问题的原因,其实医生真正想表达的应该是要适当控制水的摄入,因为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无论是喝多了还是喝少了,都对身体有负担,却没有想到会被以讹传讹,最后让人哭笑不得。

     

     

    对于正常人来说,喝水和尿毒症并没有必然联系。

     

    从来没有哪个患者是因为水喝多了而得尿毒症的,正常人体内都有一个“阈值”,当你喝水到达“阈值”后,体内的神经反射会自动调节,告诉你“不要再喝水了”。

     

    对于尿毒症患者想要改变这种喝水都是负担的情况,可能要接受肾移植手术,但是手术本身对于尿毒症患者的年龄、自身疾病、供体情况等都有较高要求,同时目前肾脏的来源不足,等待合适供体需要漫长时间,更重要是应该做好生活饮食的调整,同时做好日常病情监测。

     

    无论是尿毒症患者,还是正常的普通人,再遇见这个问题时都能大声说,喝水跟尿毒症没半毛钱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就算买了好茶叶,不懂如何处理也无法泡出好喝的茶。一般人保存与冲泡煎茶时最容易犯的‘禁忌’习惯。

     


     

    禁忌1:只用橡皮筋绑紧包装袋

    可密封的包装袋不在此次讨论之列。无法密封的包装袋会使茶叶氧化,且茶叶的绝佳除臭效果便是建立在容易吸附周遭环境的味道上,因此开封过的茶叶务必确实密封,冷藏保存。若暂时不开封,想过一段时间再喝,最好放入冷冻库保存。冷冻保存可维持一年的新鲜度。解冻时若放在室温下迅速回温,很容易使茶叶潮湿,此时请放在冷藏室慢慢解冻。

     


     

    禁忌2:热水直接倒入茶壶

    许多人都会将茶壶放在热水瓶下方,直接将热水注入放了煎茶茶叶的茶壶里。若茶壶中放的是优质茶叶,这个做法无异是暴殄天物。

     

    泡出好喝煎茶的热水温度是50~80℃。各位可能很讶异,没想到适合的水温这么低。事实上,越高级的茶用低温热水泡会更好喝,最适合的热水温度是40~50℃。

     

    一般来说,将热水倒入茶杯里可降低10℃,再将杯里的热水倒入茶壶,可再降低10℃,总计可降低20℃。冬天降温的幅度更大。若想加快降温速度,不妨先将热水倒在其他容器里降温。

     


     

    无论如何,先用茶杯装量热水,不仅可控制热水量,还能温热茶杯,是一石三鸟的好方法。此外,有些煮水壶可以设定温度,将热水控制在60℃或80℃,各位不妨多加利用。

     


     

    禁忌3:摇晃茶壶

    有些人泡茶时为了泡出美味茶汤,会迅速摇晃茶壶。不过,摇晃茶壶不只会释出鲜味成分,也会溶出更多苦味成分,让茶汤变苦。因此,泡茶时不要过度摇晃茶壶,静静等待鲜味成分释出,才是泡出美味茶汤的秘诀之一。

     

    禁忌4:将茶汤留在茶壶里

    将茶汤倒入茶杯时,茶壶里绝对不能残留水分,一定要将最后一滴茶汤倒入茶杯,这是最好的做法。红茶的世界十分重视最后一滴,称为‘黄金一滴(Golden Drop)’。煎茶的最后一滴也是最浓、最美味的茶汤。

     

    除了可以品茗最后一滴之外,将茶汤倒完还有另一个原因。第一次泡的茶汤称为‘第一泡’,多数煎茶享用的都是第二次加热水泡出的‘第二泡’。不过,若第一泡的水分不倒完,留在茶壶里的水分就会释出茶的苦涩味成分儿茶素,和苦味成分咖啡因,第二泡就不好喝。此外,留在茶壶里的茶汤也会促使茶叶氧化。

     


     

    有些人喝完第一杯茶后,会再喝残留在茶壶里的茶汤,如果你习惯这么喝,建议减少每次泡茶的水量(如前方所述,以茶杯倒热水泡茶就不会残留茶汤)。

     

    顺带一提,大家都说‘别喝隔夜茶’,意思就是泡过的茶叶不可长时间留在茶壶里。事实上,这种做法不只促进茶叶氧化,也会使茶叶里的蛋白质变质,产生卫生疑虑,因此最好避免。

  • 最近茅台酒频频上热搜,要么是股价涨了,要么是市值有了新突破。可不论茅台的股价和市值如何变化,对爱喝酒的人来说,茅台始终是他们的最爱。虽然一瓶要几千块,但那份回味悠长且甘甜的口感,一口便让人醉入梦乡。可为啥有的人还没喝,就醉了呢?

     


    Dr.京作证:他们不是演员,他们是真醉了。因为真的有一些人的醉酒是被迫的。每当被质疑是否饮酒时,他们会说:我真没喝酒,但是我真的醉酒了!

     

    怎样做到“没喝酒也会醉“?

     

    人没喝酒会醉吗?答案是会的!热播的美国医疗剧《实习医生格蕾》第 15 季里就讲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病例。


    一个老师出现了醉酒表现后伤了学生和自己,在医院治疗过程中也确实检查出血液中酒精含量超高。但该男子在清醒后却矢口否认自己有饮酒,其家人朋友也担保他从来不喝酒,于是在经过仔细的讨论后发现:

     

    图源:《实习医生格蕾》影视截图

     

    所以人家的啤酒肚是真的,这是肚子自己酿的,Dr.京根本没办法指责他为了酒连健康都不要了。

     

    “自酿自喝“的自动酿酒综合征

     

    这种疾病叫做自动酿酒综合征,也被称为肠道发酵综合征。从后面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它发生的机制是消化系统中的内源性发酵产生了酒精。


    自动酿酒综合征是十分罕见的,罕见到古今中外报道的案例屈指可数,毕竟喝酒的不稀奇,酿酒的也不稀奇,在肚子里“自酿自喝”的才稀奇。


    患者一般都是吃下富含淀粉食物后,就会出现醉酒的表现,如果此时检查血液中酒精,其含量甚至超酒驾的数倍。由于病例太少,研究只是推测肠道菌群的发酵导致酒精的产生。去年我国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上的一个病例,让 Dr.京更近距离地了解了啥是真正的[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图源:Science 官网

     

    一个声称不喝酒但一直醉酒十几年的男子到首都儿科研究所就诊,医生先对他进行了持续的监控以证明未饮酒,然后实打实在血液中检测到了很高的酒精浓度。更奇怪的是,甚至他在喝可乐后也会出现醉酒的表现。


    当他吃完一顿不含酒精,但含高碳水的饭后,他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可以和喝了15小杯 40%酒精的威士忌后媲美。见多识广的医生们诊断出了该男子确实是患了自动酿酒综合征。


    之后通过对他的粪便中微生物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在出现醉酒现象时,其粪便样本中 18.8% 的细菌都是克雷伯氏肺炎菌,接近正常值的 1000 倍,在培养基中也确实发现了该细菌会产生酒精。虽然后续的抗生素治疗和改变饮食改善了这名男子的自发醉酒现象,但因为长年以来的醉酒现象,他的肝脏已经出现了损伤。

     

     

    所以,Dr.京 觉得啊,羡慕人家肚子可以产酒的饮酒爱好者们可以冷静一下,无论是买来喝的,还是自动酿酒综合征产生的,任何饮酒都会引起短期和长期的健康风险。

     

    一滴酒都不要喝

     

    在当今社会中,酒和含酒精饮料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常规组成部分,饮酒对健康或社会造成的损害往往都被忽视了。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 15 至 49 岁的人群中,酒精更是导致过早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危险因素,占该年龄组所有死亡人数的10%,也就是说该年龄段内,每 10 个死亡里就有一个是喝酒导致的。


    为啥喝酒会导致如此多的死亡呢?因为喝酒带来的健康风险太多:

     

    • 消化系统:比较为人所知的就是酒精肝了,即酒精性肝病。在 5 年以上饮酒史的大量饮酒者中,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率分别高达 50%、10%和10%。 

    • 心血管系统:酒精对心血管也是有毒性作用的,过量饮酒会导致冠心病死亡、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增大,也容易患酒精导致的心肌病。 

    • 肿瘤:酒精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组织归为一级致癌物,口腔、咽喉、食道、肝脏等多处的恶性肿瘤的发生与饮酒有关系。

     

    Dr.京还是建议大家:不饮酒的请保持;有饮酒习惯的请为了身体健康尽快戒酒,或上京东健康咨询专业医生,根据自身健康情况,将饮酒量限定在医生推荐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Cohen J . Microbe that got man drunk could help explain common liver disease[J]. Science, 2019.

    2.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J]. The Lancet. 2018.

     

    作者 | Dr.京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最近我们一直聊肾虚,肾虚是一个很大的范围,今天我们说说可能被忽略的肾虚:泄泻肾阳虚。

     

    泄泻比较常见,有时我们吃了不对付的东西就会引起,不过那大多数是偶尔的一次两次,过几天就会好,而且泄泻本身指的是大便溏稀,甚至水样便,并不像痢疾一样大便上有红白相间,像果冻一样。

     

    以上的泄泻,我们可能不用管它,自己就会好。还有种泄泻是长期泄泻,有的人动辄几年甚至几十年一直大便不成形,这时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

     

     

    我们面对长期泄泻的病人最先考虑的应该是脾胃虚弱还是肾阳虚衰或者是两者合并。通常肾阳虚衰泄泻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即为我们所说的“五更泻”,此外伴见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酸软。等肾阳虚症状。而脾胃虚弱泄泻则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多,夹见不化水谷,伴见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即脾主运化功能减退,此外还有面色少华,肢倦乏力。

     

    在临床上,笔者认为情况似乎更模糊一些,两证合并的并不少见,我之前有一位患者,男性,60岁,常年大便不成型,泄泻并没有严格的固定时间,一般一天两到三次,大便不成形,偶尔水样便,乏力,精神不好,腰膝酸软,无小便清长,无形寒肢冷,齿痕舌,舌淡胖,苔白滑,脉弱。

     

    开始时予以参苓白术汤,七付,效果挺明显,服药后第二天大便即正常成形,而且就解了一次大便,随后服药期间大便都挺好,次数和形都正常,但药吃完了后第二天,泄泻复发了。

     

    因为此时患者还未出院,遂复诊,我和另一位医生商量下,久泻,年老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肾阳虚,久病伤肾是中医的一个思路,况且年老,多肾精亏虚,肾精亏虚又可导致肾阳虚衰。商量过后,即在原方基础上再合用四神汤,四神汤由这四味药所组成:肉豆蔻 ,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四味药物的比例是:2:4:2:1

     

     

    到患者出院时又拿了七付,到药都喝完时,等于喝了十二付汤药。约过了有半个月后,那时病人已经出院,他又再次回来开药,顺便说了说药吃完后暂时还没有复发。所以有时我们应该多思考一下疾病转变,会有新的收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多喝热水是大多数人们对待发烧、呕吐等疾病症状的基本常识。

    但就有这样一位患者,因为感染新冠病毒引起发烧和呕吐,便想通过大量喝水补充身体水分,结果反而出现意识模糊和四肢抽搐,紧急就医送入了监护室抢救,被诊断为「水中毒」。

     

    为什么喝水也会「中毒」?

    清水无毒,怎么喝水还会「水中毒」呢?

    「水中毒」的医学临床术语为稀释性低钠血症,在一般人群中其实不容易出现。

    因为人体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通过感受人体内渗透压调节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进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并维持体液渗透压平衡。

    「水中毒」的原因

    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大约为16ml/分钟。

    但在某些场景下,由于人体短时间内摄取大量水分,摄取速度超过了利尿的速度,过量的水潴留使得体液中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钾、钠、氯等成分被稀释,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失衡,导致细胞膨胀,破坏细胞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脑部神经细胞往往受影响最大,因此轻则出现头晕倦怠,重则出现痉挛意识障碍,更重者出现致死的严重后果。

    在被稀释的各种成分中,钠离子对渗透压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避免水中毒和治疗水中毒的关键是保持体液钠离子浓度的稳定。

     

    可以看到,轻度的水中毒症状与新冠感染后的不适症状相似,所以早期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当出现痉挛昏睡等表现时,往往已经病情很重了。

     

    这些人群更要控制饮水

    心功能低下患者

    过量饮水导致体液负荷增加,心功能低下的人群心脏泵血能力减退,心脏无法泵出血液,排血量下降。

    会迅速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引发肺循环淤血,急性肺水肿等致心源性休克。

    肾功能衰竭患者

    肾脏是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重要一环,肾功能低下是出现水中毒的重要危险因素。

     

    由于肾脏排泄功能减退,无法及时排出过量的水分,大大增加水潴留风险,进而导致水中毒。

    除此之外,水潴留也可能引起心脏负荷增大,对于心功能不良的患者存在诱发肺水肿的风险。

    高血压患者

    血压与体液循环量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水盐失衡、调节体液平衡的能力不足。

    大量饮水导致的体循环血容量迅速上升,引起血压大幅波动。

    青光眼患者

    大量饮水导致血液渗透压降低,眼球壁的血液渗透压也降低,导致进入玻璃体腔的房水增多,眼压迅速升高,引起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大发作。

     

     

    「阳了」,该如何喝水?

    生病可以多喝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膳食营养临时指南》均有提示: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适量补充含一定量电解质的饮用水。

    以下几种情况,更要及时补水:

    1. 身体代谢加快,水分消耗增多;

    2. 呼吸频率加快,水分随呼吸道蒸发;

    3. 发热导致体表血管扩张,皮肤表面水分蒸发;

    4. 解热镇痛药物使用导致大量出汗,体液丢失增加。

    因此,即使没有明显排汗,也会有大量水分无感蒸发。及时补充水分除了能弥补丢失的体液,还能吸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有助于促进体温恢复正常。

    什么情况下要喝水?

    ● 口渴

    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通过感受内环境渗透压上升,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皮层,产生口渴的感觉,就是身体直接告诉你体内缺水了。

     

    ● 排尿量减少

    排尿量减少,包括频次和每次排尿量的减少,还有尿液颜色加深,说明体内存在缺水,人体已经启动重吸收增加的机制减少体液丢失,需要补水。

    如何正确补水?

    不管是水中毒,还是发烧大量排汗,引起机体水过量和缺水的本质都是水盐平衡失调,因此饮水的同时补充电解质是必要的。

    市面售卖的电解质水的确含有钠钾镁等电解质和微量元素,是可以适量饮用的;另外,其实在家也可以自制简易补液盐溶液:

    自制「电解质水」

    500ml米汤+1.75g食盐(1/2啤酒瓶盖) 或 1/2茶匙食盐(3.5g)+6茶匙糖(20g)+1L水

    口服补液盐必须一次冲调完成,然后间断、多次、每次少量饮用,单次不超过300ml,不可短时间大量饮用。

    注意事项

    对于高血压或者心力衰竭患者需要控制盐摄入者,需减少盐的配比;

    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减少或不放糖以避免血糖大幅波动。

    生病了多喝水,这本没有错。合适的人群,以对的方式,喝合适的水,才是最重要的。拿好这份「喝水指南」,祝愿尚在生病的大家早日康复!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