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冠心病患者运动要“合时”“合适”才能“合理”

冠心病患者运动要“合时”“合适”才能“合理”
发表人:我是大医生

2014年WHO全球疾病评估报告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是过去10年导致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而冠心病则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榜首。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除了药物、手术的方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习惯也与预防冠心病的复发和进展有关。研究表明,包括运动锻炼在内的心脏康复护理,能使冠心病患者5年病死率降低25~46%。[2]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冠心病患者应如何合理地运动,促进和维护健康。

 

一、避免两大运动误区

 

1.空腹锻炼

 

好多中老年人有晨起空腹锻炼的习惯,但这对于冠心病患者确实极其危险。这是因为空腹运动极易发生低血糖,而人体低血糖时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原本有冠心病的患者就容易因心肌缺血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且低血糖在犯病时处于神经麻痹的情况,心绞痛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低血糖所导致的不适而被忽视,耽误治疗,因此冠心病患者空腹运动是十分危险的。

 

 

同时,晨起空腹锻炼时血液粘稠度高,运动会进一步消耗水分,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尤其是在冬天的早晨,室内外温差大,对心脏的刺激也大,这也是为什么冠心病在清晨时发作的几率比较高的原因。

 

2.过量运动 

 

冠心病患者不提倡剧烈运动,患者每次运动的时间要控制在一小时左右为宜。因为如果运动时间过长或运动量过大,心脏会承受很大的负担,为满足身体需要,心脏就会增加心率,使心肌耗氧增加,此时会使冠脉“本不完全通畅”的冠心病患者“雪上加霜”,容易造成心肌缺血而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二、“合时”“合适”地运动

 

冠心病患者运动时间宜选择在下午或者是晚上,避免早上体育锻炼。一般的运动方案可参考如下:首先,10~15min的热身运动;然后是30~50min的有氧运动;最后10min

 

左右的放松运动,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运动强度为最大心率的50%~80%[3],但运动方案要个性化,根据医师的专业指导制定。

 

 

现在,很多专家还提倡一种普适性的健步走运动,主要有三个要点:“一直、二弯、三前”。具体为:一直:颈椎和背部保持一条直线,眼睛直视前方,挺胸抬头,手臂放松;二弯:胳膊弯曲呈90°,随着走路自然摆动,但不要高于肩;三前:前脚掌先着地,大腿抬高一些,后蹬充分,可使肌肉紧张起来,消耗更多热量。

 

除了合理的运动,冠心病患者平时还需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多出去晒晒太阳,尽量避免吃太多油腻的东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稳定”冠心病。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4年世界卫生统计》[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4, 7(6): 46.
[2] King M, Bittner V, Josephson R, et al. Medical director responsibilities for outpatient cardiac rehabilitation/secondary  prevention programs: 2012 update: a statement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J Cardiopulm Rehabil Prev. 2012, 32(6): 410-419.
[3] 胡大一,丁荣晶. 心脏康复五大处方推动社区康复发展[J]. 中华内科杂志. 2014, 0(9): 744-745.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有些人会认为高血压患者不能运动,不利于血压平稳。其实这是错误的,合理运动反而可以帮助维持血压稳定1。那么,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还有哪些好处呢?又该怎样进行合理的运动呢?

     

     

    运动可以改善血压水平 2

     

    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的防治高血压的自主疗法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就修订了高血压治疗指南, 首次推荐运动为非药物降压方法之一3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 版》也指出,每周5~7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分钟,可以获得收缩压下降4~9mmHg的效果1

     

     

    关于运动改善血压水平的研究也不少,一项关于有氧运动队血压影响的荟萃分析显示,有氧运动可平均降低收缩压3.84 mmHg,舒张压2.58 mmHg4。另一项在瑞典马尔默市进行的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规律进行体育锻炼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5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相结合 2

     

    建议非高血压人群(为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或高血压患者(为了降低血压),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要进行每周4 ~7 天,每天累计30 ~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形式可采取有氧运动、阻抗运动和伸展运动等。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作为补充。

     

    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通过运动时的最大心率来评估运动强度,中等强度运动为能达到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钟) = 220-年龄]的60% ~70%的运动。高危患者运动前需由专业医师进行评估。

     

     

    锻炼方案推荐 6

     

    一次运动锻炼的基本组成包括准备活动(也叫热身)、运动内容、整理放松和拉伸运动4部分。

     

    (1)热身:至少5~10分钟低至中等强度的心肺和肌肉耐力活动。

     

    (2)运动内容:20~60分钟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神经动作练习。有氧运动指全身大肌肉群参与的、有节律性、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形式,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太极拳/剑、广场舞、乒羽运动等。

     

     

    抗阻运动即无氧运动,也就是肌肉强化运动,能够保持或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肌肉体积的运动,同时也是增强骨骼强度的锻炼方式。一般不规定运动时间,但需要肌肉发力大于普通的日常生活(即超负荷),运动到不能完整、正确地完成动作为止。如俯卧撑、平板支撑、器械练习、弹力带练习等。

     

    神经肌肉练习,也称为神经肌肉控制练习,包括平衡、协调、步态和本体感觉等控制技能的练习,如闭眼单脚站、太极拳、舞蹈等。

     

     

    (3)整理放松:至少5~10分钟低至中等强度的心肺和肌肉耐力活动。

    (4)拉伸:在热身和整理活动之后进行至少10分钟的拉伸活动,即柔韧练习。如压腿、运动健身器械上的牵拉等。

     

    运动有益健康,但是要注意循序渐进,,以小至中等强度的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中至大强度运动,持之以恒,一定会带来积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等.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J]. 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3).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 24(1).
    3. 李宁, 等. 中老年高血压运动疗法研究进展[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1).
    4. Whelton SP, Chin A, et al. Effect of aerobic exercise on blood pressur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Ann Intern Med, 2002, 136(7).
    5. Engstrom G, Hedblad B, et al. Hypertensive men who exercise regularly have lower rate of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J]. J Hypertens, 1999, 17(6).
    6.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 等. 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 48(1).
  • 缺少锻炼可以说是万病之源,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的坐姿,不仅会导致肥胖问题,而且还会增加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如心脏疾病。但是,对于那些早已患有心脏疾病的人来说,与一般人相比,在锻炼时更容易出现问题,或者需要特别的关注,但是这些都不足以掩盖锻炼的重要性。

     

     

    同时也发现接受运动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和发病率都降低了20~25%。除冠状动脉疾病外,这项研究还指出,心脏衰竭的病人还可以从锻炼中获益。

    心脏疾病应该如何锻炼?

    一般而言,心脏疾病患者若因心肌梗死、心脏衰竭等病症或症状而接受手术治疗,则需透过康复科医生制定心脏康复计划,协助病人改善心脏功能,维持心血管健康。

     

    如心脏疾病人没有因为心脏疾病而进行手术,或没有急性症状,如心肌梗死,建议先和医生探讨合适的运动方式,但不必进行心脏复健。

    心脏疾病运动守则

    锻炼次数:建议心脏疾病患者每周锻炼3-5次,每次锻炼时间35-一个小时左右。

     

    动作强度:感觉有点喘息,不会唱歌,但是仍然会说话。

     

     

    锻炼心率:推荐达到目标心率。其公式为60~80%×(最大心率-静息心率)+静息心率,其结果为目标心率。当最大心率和静息心率分别为160和60时,目标心率会在120~140之间。

     

    因个人体质不同,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如发现自己不能达到目标心率,或对自己的心肺状况有疑问,可向医生咨询。

     

    从大方向来看,有氧运动比较适合心脏病病人进行,如步行、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过程中的安排可参考下面的内容:

     

    保持身体温暖5~10分钟。

     

    锻炼35~一个小时。

     

    休息5~10分钟。

     

    保持身体足够暖和有助于身体进入运动状态,减少抽筋或拉伤的可能性。锻炼后不要马上一屁股坐下来,做一些放松的运动可以让身体逐渐降低心跳和血压。

     

    锻炼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患者本身没有锻炼习惯,可能要在开始时连续锻炼30分钟,建议每次锻炼10分钟,每天锻炼3次,以30分钟为宜。

     

    只需保持锻炼习惯,心肺能力也会逐渐提高,让你在锻炼中更能游刃有余。但是,别忘记定期回诊来跟踪心脏状况,和医生探讨自己的运动情况,这样更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心脏疾病复发的可能性。

     

  • 众所周知,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防病治病,还能够锻炼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但由于运动时会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和心肌耗氧量增加,所以有人说运动会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甚至会诱发心衰,冠心病有心肌缺血者千万不能运动,要好好休息。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如果你是一名这样的患者,有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

     

     

    冠心病患者缺乏运动的危害

     

    随着年龄的增大,肌肉纤维逐渐萎缩,引起肌肉体积减少和肌肉力量下降,最终会导致运动耐量和体能明显降低。有研究显示,停止运动4-6周,即使日常有规律活动,身体的最大摄氧量也会明显下降,所以日常活动不能代替运动。

     

    这在冠心病患者中尤为明显,如果冠心病患者缺乏运动,则会带来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和血栓栓塞风险的增加。

     

    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的益处

     

    近年来,冠心病心脏康复逐渐被社会重视,而在冠心病心脏康复中,运动训练是核心内容。有研究发现运动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能量代谢,增强线粒体生物合成,所以近年来国内外也陆续开展了多项冠心病运动治疗的研究。

     

    研究发现,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具有外周效应和中心效应两方面的有利影响。外周效应主要通过促进肌肉血液循环和提高氧的摄取利用能力来提高运动能力;中心效应则通过运动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从而可以在本质上改善心肌缺血。但另外有研究同时发现,

     

    冠心病患者长时间的缺血阈强度运动会导致心肌缺血负荷过重,可进一步产生心血管危险,所以同时也表明冠心病患者应注重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避免高强度的运动。

     

     

    冠心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

     

    根据我国的专家共识建议,冠心病患者推荐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心肌重构,降低血栓栓塞风险,改善心肌缺血,降低猝死风险。

     

    有氧运动的方式有步行、慢跑、游泳、骑车、舞蹈、太极拳和某些球类等。在运动频率方面,推荐每周3-5天,最好每周7天。运动强度对大多数人推荐以目标心率法测算,即在静息心率(运动前心率)的基础上增加20-30次/分为宜,体能差的增加20次/分,体能好的可增加30次/分,此方法虽然欠精确,但简单方便。最佳的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天,如果是刚发生心血管急性事件的患者,应从10分钟/天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因为冠心病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运动切记剧烈!切记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最安全的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只要掌握好运动要领,对冠心病的康复会大有益处,所以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是可以而且需要进行运动的。

     

    参考文献:

    [1]《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王元会.有氧运动对心肌缺血作用及机制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7.

  •   运动有助预防和改善多种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近日,美国西奈心脏病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中年男性和女性经常运动还能降低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研究者回顾了1200例年龄在35~65岁的猝死病例,发现在运动过程中(如慢跑或骑自行车)出现的猝死仅占5%,还发现运动相关的猝死比运动无关的猝死经心肺复苏的存活率更高。猝死并不是完全出乎意料,其中1/3以上的患者在猝死前一周曾有胸痛或呼吸困难。虽然敏感人群进行用力运动会增加心脏性猝死和心脏病发作,但普通人群应当经常运动。规律运动可减少心脏病发作风险、减少猝死和卒中。

      首先,规律运动能增强心脏的电稳定性。心脏电不稳定是心脏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电不稳定,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经常运动可改善自主神经系统,平衡交感和迷走神经功能,增强心脏电稳定性,从而降低猝死发生率。

      其次,长期合理有氧运动能降低猝死的相关风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都是猝死的风险因素。规律的户外有氧运动可辅助降压、降脂、减重,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强心肺功能、预防糖尿病和骨质疏松,还能消除紧张和压力、调节心情。

      最后,常运动能降低心脏骤停风险。除了步行、做家务外,中速度较长距离的跑步、游泳、健身操、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都是不错的运动。只要身体情况允许,每周需运动3~4次,每次至少30分钟。不经常运动的人,运动时出现心脏骤停的风险比经常运动的人增加5~6倍;经常运动的人,心脏骤停的风险只有静坐工作者的40%。

      运动强度的掌控可用年龄和心率作为标准。健康成年人常规运动的心率应控制在170减去年龄,例如年龄为40岁的人,常规运动心率是170-40=130次/分。但如果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且体质虚弱,常规运动心率的计算,可改为静息心率加上20~40。例如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为58次/分,常规运动心率可采用58加20~40,达到78~98次/分。

      需要提醒的是,不良天气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老年人还容易跌倒摔伤引发骨折,遇到雾霾天气、低温以及雨雪天气时,建议这些情况下避免户外活动,可在室内做些健身运动。

      另外,身体疲劳、环境含氧量低时要减少运动量。因为紧张和激烈运动时,体内儿茶酚胺水平急剧升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加上疲劳和低氧状况,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发生急性心肌缺血,进而导致心律失常或心性猝死。

  • 一般来讲,体育锻炼是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提高自己身体健康的,但是对于患有心律失常的病人来讲却并不一定。这就需要考虑心律失常的患者到底是心率过缓、还是心动过速。不同的情况,有与之对应的不同解决方式。但最好还是要遵循医嘱的前提下,来进行适当的选择。

     

     

    以下经常有病人询问的问题罗列以下:

     

    问题一:能不能运动?

     

    首先,心律失常患者是可以运动的,做什么运动及可耐受的运动强度取决于所患心律失常的类型。

     

    绝大多数良性心律失常(指发病时不会影响到血压等生命体征不会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如早搏、绝大多数房性心律失常等)患者未发病情况下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运动,但建议开始运动时以小运动量运动为宜,如:打太极、做广播体操、步行、快走、走跑交替、骑自行车等。

     

    问题二:运动量多大合适?

     

    运动量是否合适一般通过主观感觉和心率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来判断。

     

    在锻炼时轻微的呼吸急促应在休息后约4分钟内明显减轻,心率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否则应考虑运动量过大。心血管病患者或高危者锻炼时应以不引起特殊不适为限。

     

    问题三:运动频率多少合适?

     

    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推荐,每周4~5 次20~30分钟的低运动量耐力运动,或每周3次以上中等量耐力运动,每次持续从事40~60分钟。

     

    合理的运动计划包括:5~10分钟的热身活动;20~30分钟耐力运动或有氧运动;5分钟的放松阶段,逐渐减少运动。

     

    问题四:有哪些特殊注意?

     

    在国内外都出现过一些年轻人因长跑而发生猝死的,这些年轻人通常都是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往往都会有一些不便利的地方。因为一旦不小心一些行动,就很容易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负担。虽然通常情况下来讲体育锻炼是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人体减轻一些疾病,恢复健康的。但是对于患有心律失常的病人来讲却并不一定是这样。那么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吗?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运动吗?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是合理的吗?

     

    从原则上来讲,患有心律失常的心脏疾病患者,是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的。只不过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最好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听从医生的嘱咐,进行适当的调理。避免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p><p>如果是心率过缓的患者,比如说患有窦性心动过缓症的患者。一定程度的体育锻炼运动可以促使患者的心率速度加快,增加患者的心排血量。不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没有危害,同时还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但是对于心率过快的患者来讲,特别是患有心动过速的患者。由于他们的心律不齐以及心律失常的症状,主要偏向的方向是心动过速。这就导致他们心率本身就是比较快的,如果进行体育运动的话,就会使他们的心率速度更快。这会导致他们出现严重的心排血量降低而引发各种合并症的产生。所以对于这些患者来讲是并不适合进行体育运动的。

     

    所以心律失常的病人是否可以进行体育锻炼,主要需要考虑心律失常的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哪一种。建议最好想要进行体育锻炼的心理失常的患者,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应该积极的咨询一下自己的医生。看医生建议你是否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并且适合进行哪一种体育锻炼,在遵循医嘱的前提下,慢慢的摸索体育锻炼的运动量。这样就可以在很好的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也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了。

     

     

  • 冠心病目前已经是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国目前有2.9亿的冠心病病人,相当于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患有冠心病,可见其发病率之高。

     

    一旦确诊心血管疾病,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第一,按时服药,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患病,不管是不是冠心病,可一旦患病,对于冠心病来讲,吃药是所有治疗的基石。不管你是搭了桥,还是你放了支架,也不管你是不是已经没有症状,只要患病,均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和调脂稳定斑块药物他汀。

     

    而这里的吃药,是不需要考虑是否有症状,血脂是否正常,支架是否做的好,桥是否搭的好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因素都不是拒绝吃药的理由。

     

    第二,低盐低脂饮食,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原来一年吃不到的大鱼大肉,现在成了我们每日都能吃到嘴的再平常不过的食物。饮食水平的提高,和冠心病的高发绝对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

     

    正是高脂饮食,高盐饮食等生活习惯,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而反其道而行之,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第三,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熬夜,不运动等,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诱因!

     

    生活水平好了,不良生活习惯也就多了,原来可以走的路现在开车了,原来可以干的活现在有机器了,原来喝不到的酒现在有钱买了,原来需要经常看的东西现在有监控了......

     

    不良生活习惯,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一旦罹患冠心病,改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就显得势在必行了!

     

     

    第四,积极控制原发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原来少见的疾病随着人的寿命越来越高,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疾病,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元凶之一。

     

    一旦确诊冠心病,控制好这些诱发冠心病发病的元凶,就更加时不我待,因为已经罹患冠心病,再不控制好导致冠心病的这些元凶,只会让我们在冠心病的路上越走越远。

     

     

    第五,保持良好心态,减少因心理疾病加重冠心病的可能!

     

    抑郁、A型性格等均会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一旦罹患冠心病,正确认识冠心病,正确对待冠心病,正确处理冠心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既来之则安之,冠心病不会因为你的恐惧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你的无视而消失,更不会因为你的紧张而消失,正确的认识他,可以减少冠心病的相关风险。

     

    最后,切勿盲目相信广告和偏方

     

    市场经济,唯利是图好像是大多数人的共性!漫天飞舞的广告,到处存在的偏方,稍不留神你就会发现,原来好多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和偏方,都是那么的神奇。花钱少,好实施,简单易行,貌似是这些东西的共性!

     

    这么简单易行的方法,如果真的有效,在打造健康中国的当下,国家和医院,又或者是医生们早就把这些东西推广实施了,还轮得到在民间偷偷盛行?

     

    把药吃好,把药吃好,把药吃好!陈大夫只能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吃好药的同时再进行各式各样的养生或者是保健都可以。

     

    任何以停药为代价的养生和保健都是耍流氓!

     

    药物的调整需要谨遵医嘱!切勿擅自停药加药!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在解决每一种症状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知道,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治标治本,有的放矢的主要原因。对于一个冠心病患者,如果反复出现心慌气短,心律不齐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或许针对其发生的原因不同,我们所需要提供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

     

     

    一、心肌缺血导致的

     

    对于一个冠心病患者,所有的人首先都会想到患者的心慌气短,心律不齐,是因为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如果患者的症状真的是因为心脏的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那么改善和解决这些症状的最主要方法就是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改善心肌缺血的方法有很多,在使用药物治疗以后,如果不能改善,还可以使用介入搭桥,等方法进行血运重建。但无论哪种方法,患者的心肌缺血不能改善这些症状,也就无法最终得到妥善解决。


    二、心功能不全导致的

     

    冠心病患者最容易合并的并发症,其中一个就是合并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所以对于冠心病出现心慌气短,心律不齐,一定要排除,是不是因为心功能不全所导致的。绝大多数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都是需要进行改善心衰症状和预后的药物治疗。患者的心功能得不到纠正改善,那么这些症状也将无法最终得到改善。


    三、心律失常导致的

     

    心律失常也会引起患者心慌气短和心律不齐,而且心律失常也是冠心病最容易合并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所以如果患者反复出现这些症状,需要有发作时的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来了解,是不是因为心律失常而导致的这些症状,纠正冠心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的这些症状也可能会得到缓解。

     


    四、心脏神经官能症导致的

     

    还有一类是患者虽然有冠心病,但症状并不是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所引起的。而仅仅是罹患冠心病以后,所导致的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原因,所引起的心脏神经功能症,而导致一系列症状的,那么此类病人就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甚至药物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当我们看到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的时候,甚至我们看到某一种疾病的时候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判断如何治疗,否则抛开个体谈疾病,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心脏病是全世界范围内三大重要疾病之一,我们往往能够看到或者听到某某人因为心脏病突发而不省人事,而且有很多的足球运动员在进行激烈比赛中的时候突然心脏病突发而离开了我们,心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心脏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因为以前可能从事着比较操劳的工作,或者是因为先天性的心脏问题从而导致了在中老年阶段会出现心脏病。心脏病患者发病起来是很痛的,因为心脏是人体器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心跳暂停了人也就升天了。

     


    1、适量运动是心脏病患者最好的药:心脏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爱运动,研究表明,一直坐着不动的,患心脏病的概率比活动者高出2倍。运动可以让心脏的血管延长并扩张,有效果的改善供氧状况,改善血液中的脂质代谢。运动也有助于心肌代谢,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和代谢功能。德国有专家报道指出,心脏病病人如果每周可以规律的运动,在一年之后,85&amp;的患者不会出现其他的心脏问题,然而那些通过手术治疗的显示比率仅仅为70%。


    2、心脏病人定期运动能延长寿命:新的研究表明,相比于那些整天窝在家里面看电视的中年人来说,那些有规律的步行或者缓慢跑步的中年人,他们的死亡的危险低了很多。如果在60岁以上的人规律性的做运动,和其他同年龄的人危险减少了35%,而对于那些吸烟或者有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概率可以减少为45%。

     


    3、心脏病患者适合的运动的方法: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扩张,从而达到降低血压,预防心脏病的效果。但是每次的话量不能太多,基本上800-2000米这个距离是比较正常的。速度的话和平时走路的速度差不多就行了。身体比较好的人可以选择慢跑,慢跑对于心肺功能的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在慢跑过程中感觉到心脏难受了应立即暂停,不要过量就行。


    生命在于运动,即使心脏病患者也要进行微量的运动,不要觉得可能运动了累了心脏受不了了,适当的运动也是对心脏有良好的作用,只是运动的时候不要过量,或者说出现难受立即停止,要尽力而为,增强自己的体质,减少发病的概率。

  • 老李有冠心病,治疗以后没有症状也没有不舒服,但每次去医院复查,医生都会说他的心率有点快,每分钟68次算快吗?他查了很多次正常心率都是60-100次/分,难道说自己的心率68就算快了?莫非这个医生对我有意见?老李纳闷的咨询我。

     

    冠心病全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狭窄或者闭塞,引起供血减少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冠心病很多,我相信很多人听说过心绞痛、心肌梗死,这些都是冠心病比较常见的类型。关于冠心病的一些传说,很多人可能只是听说过,或者是知道一些,今天咱们就冠心病和心率(心跳快慢)进行一个简单的科普!

     

     

    一、冠心病患者对心率有要求吗?

     

    罹患冠心病以后,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有对心率的要求吗?实际上还真的有对心率的要求,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罹患冠心病以后,心率如果不能控制达标,那么患者的远期预后远远差于心率控制达标的患者。也就是说控制心率达标优于不控制心率的患者,但冠心病的心率需要控制在多少次呢?对于已经确诊冠心病的患者,把晨起静息心率控制在60次/分左右,是指南推荐的一个范围。而对于合并心衰的冠心病患者,其心率可以控制在55-60次/分左右。这样就意味着冠心病对心率的确是有要求的。

     

    二、冠心病患者心率快怎么办?

     

    这里的快,是针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率控制目标来讲的。如果患者的心率不能控制在目标范围,那么在患者能够耐受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加用药物来使得心率达标。常见的能够减缓心率的药物有很多,但在冠心病中应用的主要有以下疾病,一是洛尔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受体阻滞剂,常见的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一类是非二氢砒啶类的钙离子拮抗剂,常用的主要是地尔硫卓等。第三类是窦房结功能抑制剂,代表药物主要是伊伐布雷定。这三类药物使用以后,患者的心率绝大多数都可以达标。

     

     

    三、心率控制达标以后可以停药吗?

     

    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不是恐惧吃药,而是恐惧长期终身吃药,你告诉他你这个病需要长期吃药,他就认为自己坚持不下来或者是自己完了。对于心率控制的也是如此,很多人都想着心率控制达标以后,自己的控制心率的药物能否减半或者停用呢?实际情况是——不能。对于心率控制达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停药以后心率还会反弹,导致心率再次不达标。而控制心率的目的本身就是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减少心肌耗氧。所以如果你非要停,倒是不一定直接有事,但对于以后要过得更好的你,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给老李讲完,他才恍然大悟,原来看病还需要听专科医生的,不能到处打听,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各种器官都会慢慢出现衰竭的现象,尤其是到了年老的时候。老年人并发症多,容易掩盖心衰的症状。如果老人出现心律不齐、心率过快,夜尿增多等现象,就要及时带老人去治疗。心衰是人们常出现的一种疾病,心衰不是绝症,但心衰患者要切忌只养不动,长期不运动会出现急性心衰。

     


    心衰不是绝症,心衰患者切忌只养不动!当人们慢慢进入老年阶段的时候,各个器官都会出现衰竭的状况。很多人会出现心力衰竭,那么心衰是绝症吗?心衰不是绝症,但患有心衰的人,千万不要天天静养,要适当活动。心衰会出现哪些现象呢?请随小编一起详细了解吧!


    患有心衰的人常常伴有失眠或者焦虑不安的现象;有些人会出现嗜睡、表情会出现呆滞、淡漠等。这些现象与心衰时心脏排血量减少,大脑细胞缺氧有关。


    一些老年人身体会患上多种疾病,这些疾病会掩盖心衰的症状。要经常关注老年人的心率和呼吸的情况,当老年人出现心率过快或者心律不齐的时候,以及会出现阵发性的呼吸困难,就要考虑是不是患有心衰,要及时带着老人去检查!


    患有心衰的人夜尿会增多,因为白天活动的多,回心的血量不足,心输出的量会减少,肾脏血流灌注量也会减少,导致白天尿量减少。到了夜晚休息以后,回心的血量会增多,心输出的量也会增多,这样就导致夜晚尿多。这是心衰的一种现象。

     


    患有心衰的人要适当活动,千万不要一直静养,长期的卧床会引起心衰的急性发作。患有心衰的人要经常坚持慢走、骑车、跑步或者游泳等运动。要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选择相应的活动,不能勉强自己。


    心衰的患者经过一个多月的锻炼,可以做一些运动量大的锻炼,比如重物的拉举运动,或者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做这些锻炼之前,要先做一些小的运动慢慢有个过程,让身体适应。


    心衰是绝症?心衰不是绝症,但心衰患者要切忌只养不动!如果天天不运动,很可能会引发急性心衰,或者出现骨质疏松等并发症。患有心衰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的运动,平常注意饮食的搭配,让自己的身体保持最佳的状态。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