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蛋白尿、血尿、糖尿…教你看懂“尿检报告”

蛋白尿、血尿、糖尿…教你看懂“尿检报告”
发表人:京东健康

体检时,尿常规项目必不可少。当检查单上的尿蛋白等指标出现“+”号时,你可能就会怀疑肾功能出现了异常。

 

但在医生眼中,有些尿指标变化可能无需处理。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解读尿蛋白和肾脏健康的关联。

 

受访专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主任 胡颖

 

尿蛋白分为两种

 

正常人的尿蛋白为阴性,即化验单上呈减号(-),如果出现加号就要引起重视,但也不必恐慌,首先应排除假性尿蛋白的情况。

 

医学上把尿蛋白分为两种:生理性尿蛋白和病理性尿蛋白。生理性尿蛋白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女性月经期间,生殖道分泌物混合在尿液里会验出尿蛋白;感冒发烧时、剧烈运动后,也可能检出尿蛋白呈阳性。

 

碰到这类情况要进行复检,若复检后依然存在蛋白尿,可能提示肾脏出了问题,需及时就诊,查明原因。

 

年轻人中比较常见2种蛋白尿现象,一般无需处理:

 

1.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

 

俗称“胡桃夹现象”,指左肾静脉回流到下腔静脉中,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受压变狭窄,引起的轻度蛋白尿和血尿,多见于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身形瘦高的青少年。

 

2.体位性蛋白尿

 

多见于比较瘦的青少年,且化验出的尿蛋白时有时无,令人困惑。这种情况下,需要做立位和卧位的尿常规。如果在平躺状态下没有蛋白尿,而在直立两小时后检出蛋白尿,很可能就是体位性蛋白尿。

 

所以,如果家长碰到孩子尿蛋白查出来一两个“+”,不要过于焦虑,也不要自认为是肾炎,给孩子服用各种偏方草药。

 

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体型是否细长,排除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或体位性蛋白尿的可能,再做判断。

 

在排除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蛋白尿后,才考虑病理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可以是肾炎引起,也可以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

 

年轻人多由肾炎引起

 

年轻人中较常见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它的发生无声无息,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一般在尿检时发现有蛋白尿。如果平时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尿里有泡沫。但要明确的是,尿蛋白可以有泡沫尿,但泡沫尿不等于就是蛋白尿。

 

大多数情况下,蛋白尿查出一两个“+”,平时小便凭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建议大家每年做次尿检,以便及时发现疾病。

 

老年人多由高血压、糖尿病引起

 

老年人常见的是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心脑肾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如果血压、血糖控制不理想,影响到肾脏就会表现为蛋白尿。

 

蛋白尿+血尿,可能是泌尿肿瘤

 

肾结石、肾炎、肾肿瘤等,除了有蛋白尿,还可能表现为血尿。出现蛋白尿伴随血尿的情况,也许和两种病有关:

 

泌尿肿瘤

 

临床上通过尿检发现的肿瘤,以无痛性血尿为主要表现。因此,当老年人突然出现无痛性血尿,要特别警惕泌尿系统肿瘤,需到医院做超声、CT排查,必要时建议进行膀胱镜检查,尽早发现膀胱内壁是否有早期肿瘤,及时干预。

 

 

继发性肾病

 

有种继发性肾病专挑老年人——小血管炎肾损伤,是一种免疫相关疾病。其病情凶险,患者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在短期内大幅度恶化,严重的患者还会有肺出血、咯血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尿毒症。

 

小血管炎肾损伤早期没有特异性表现,有些患者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手脚麻木等。

 

特别提醒老年人,如果出现手脚麻木或感觉手脚有蚂蚁在爬,不要简单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或颈椎病,有可能是血管炎在神经系统的表现,要及时就医进行血液和尿常规检查。

 

当血肌酐值超过104微摩尔每升,或在短期内血肌酐值迅速上升,甚至伴有血尿、蛋白尿,一定要排除小血管炎肾损伤。

 

糖尿,可能是基因突变

 

正常人的肾脏可以把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尿液里不应该有葡萄糖,如果尿液中有葡萄糖,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

 

不过,有些患者无论做多少次血糖检测,都显示正常,但每次尿检均显示尿葡萄糖有4个“+”。

 

其中一部分人可能是糖吃多了影响了小便指标,但有些人在空腹检查后,小便照样有尿葡萄糖,这说明尿葡萄糖超标并非吃出来的。这种情况可能是肾小管重吸收糖的环节出了问题,使糖不能被肾脏重吸收。

 

这时,医生会建议患者做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基因检测,看患者是否出现某种基因突变造成的肾性糖尿。但这种突变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需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要过度运动。

 

尿路感染表现为两种尿

 

育龄妇女比较常见的是尿路感染,一般表现为白细胞尿和血尿。反复尿路感染的患者要查找原因,如果诱因不排除,长期尿路感染会影响肾功能。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

 

 

如果患者存在反流性肾病,在肾积水的情况下,患者只要稍微劳累就会发生尿路感染。这种情况除了控制尿路感染也要排除诱因,只有尿路通畅了,感染机会才会减少。

 

有些老年人血糖控制不好,容易引发尿路感染,因为小便里有糖,而糖是细菌的“食物”,会使其加速繁殖。

 

肿瘤化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也容易出现尿路感染,所以治疗上要从平衡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来改善尿路感染。

 

对于无症状性菌尿的老年人,不提倡长期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尤其是有复杂尿路因素的。

 

这类情况即使患者使用很强的抗生素,细菌也无法彻底清除,长年累月使用会导致副作用更大。

 

对于反复尿路感染、有症状的人,如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一定要及时诊疗。

 

必要时可以在正规治疗后,采用小剂量抑菌疗法,目的是用最低剂量的抗生素控制细菌生长,同时对患者的副作用也最小。▲

 


本期编辑:张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医院推荐专家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糖友失禁三部曲:频尿、急尿、尿失禁。为什么糖友们容易漏尿或尿失禁?四成以上糖尿病患者超过65岁,高龄群体尿失禁的比例本来就很高,从性别上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前列腺肥大,膀胱尿路出口堵塞,影响排尿的女性伴随着生产、肥胖、月经停止等妇科问题,也会引起压力性尿失禁关于糖尿病引起的尿失禁,分为急性和慢性。

     

    进一步说明急性高血糖值在3人以上1人以下,其中1人尿多,血糖值高,尿频增加,有些人进厕所尿不出来,慢性高血糖引起膀胱神经系统的病变,膀胱异常收缩失禁不能依靠自觉!

     

     

    尿失禁也被称为社交癌症,大多女性约30%有尿失禁现象,尿漏不仅容易引起会阴部的红肿和溃疡、泌尿道感染等,严重的还会引起自主能力的丧失和社交障碍。

     

    例如,尿失禁的糖友和孙子一起玩的结果,孙子一靠近就闻到异味,长期引起关系的疏远和自卑感。这里建议糖友和照顾者的家人,从3个方向可以知道是否有尿失禁:

     

    1. 排尿次数增加。通常小便增加的次数是渐进的,很多人可能会疏忽,周围的家人和照顾者也可以帮助观察。

     

    2. 清洗裤子时发现尿味变重。

     

    3. 夜尿次数增加。通常早上起床小便,夜尿次数增加,妨碍睡眠时需要注意。通过体贴和同情心,积极面对尿失禁的糖友中也有因尿失禁而关闭自己的人,发生了很多高龄糖友忧郁的情况,因为我们没有体贴这位温暖的建议在护理时体贴和同情心,和长辈积极面对。

     

    他也特别注意高龄糖友:

     

    1. 确实检查。如果有尿失禁症状,男性应进行腺摄影检查,女性应进行泌尿科、妇科检查。

     

    2. 实行糖控制,避免长期高血糖对膀胱功能的伤害。

     

    3. 减少夜尿问题。白天尽量多喝水,小便,到了晚上不要接触茶和咖啡等利尿饮料,睡觉前尽量排尿,膀胱受损,一次不干净的话,可以多次解决,减少夜尿问题。

     

    4. 适度使用失禁防护产品进行辅助。晚上起床上厕所不仅不方便,还容易发生跌倒等危险,可以考虑使用成人纸尿布的辅助,减少长辈上厕所,提高整体睡眠质量,维持身心健康。

     

    试穿尿布的第一手体验:真干爽!也许我们无法阻止尿液泄漏,但我们可以改善生活。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男女专用的防漏尿垫,可以让糖友勇敢地出门,也不怕停止尿液乘坐观光巴士。

     

     

    为了体验尿布的感觉,我们邀请医务人员试穿尿布,没有不舒服,还很清爽。面对高龄社会,大多数人都会到达这一天,无论是治疗、糖控制还是护理,家庭都需要更加体贴和关注,使生活更加健康舒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是三甲医院营养师于仁文,糖尿病人的血糖检查是指导用药、运动和饮食调整的关键,通常可以通过早晨的空腹血糖、餐后1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提前预知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的控制情况。

     

    以下是我们医院目前所用的检测标准:

    晨起空腹血糖 3.9~6.1mmol/L

    是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检查的血糖值。

     

     

    空腹血糖是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餐后1小时血糖 3.9~10mml/L

    糖尿病早期,空腹血糖一般正常,进餐之后血糖会迅速上升,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加,此时胰岛储备功能会降低,胰岛素分泌量降低,餐后血糖就会偏高。

     餐后2小时血糖3.9~7.8mml/L

    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高于7.8,但小于11,一般属于2型糖尿病前期出现的临床表现。

     

    应到医院内分泌科进一步做糖耐量试验,确诊后及时用药治疗并调整饮食,不吃添加糖的食品、不吃榴莲、香蕉、荔枝、龙眼等高糖水果、尽量选择粗杂粮或者薯类食物代替精米白面,并增加运动量。

     

    糖化血红蛋白3~6%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能反映之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观察血糖控制情况最有效、最可靠的指标。

     

    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治疗达标的标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7.5%)。中年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可减少20%。

    糖化血清蛋白10.8%~17.1%

    糖化血清蛋白是人体葡萄糖与清蛋白发生非酶促反应的产物,其半衰期更短,血清蛋白合成比血红蛋白快(清蛋白半衰期约17~19天),所以糖化血清蛋白的浓度反映的是近1~3周血糖的情况,在反映控制血糖效果上比糖化血红蛋白出现早(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8~12周平均血糖浓度)。

     

    检查前,患者应空腹10~12小时,避免情绪紧张,停止服用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三者都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程度,但意义各有不同。

     

    血糖反映采血时的血糖水平,糖化血清蛋白反映采血前2~3周内血糖平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反映采血前8~12周内血糖平均水平。在临床上一般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结合使用。

     

    餐后血糖有的人高有的人低,主要原因包括个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的年龄、饮食种类、进食速度、食物加工程度、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进餐顺序等多种因素而稍有不同。


    ​​​​

  • 作者:曾重

    肾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各种疾病的存在,最终可能导致肾炎的发生。常见的原因是蛋白尿,患者处于虚弱状态,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这种疾病有很多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人倾向于中医治疗,那么蛋白尿中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1、减少排泄。治疗蛋白尿的中药很多,具体如何治疗还需根据病情决定。目前研究表明治疗蛋白尿的特效的中药主要有:雷公藤,水蛭,地龙,蝉蜕等,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血清NO浓度,舒张血管,抑制肾小球局部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减少尿蛋白的排泄。

    2、辩证论治。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辩证论治,它是不看你的生化的指标的,主要是根据你的症状,比如夜尿增多,小便清长以及腰膝酸软或者行寒肢冷等表现,选择不同的针对性的药物,像温肾阳药物桑寄生等或者滋阴药物生地等。

    3、消肿利尿。中医中药治疗肾炎蛋白尿通过改善肾功能来改善治疗症状,因为你的肾功能的变差导致了蛋白尿,当你的肾功能恢复以后,蛋白尿自然消失了,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的中药主要是消肿利尿药,利尿通淋药以及滋补肝肾药或者壮阳强筋骨药等。

    4、药物治疗。首先是可以用荷叶,黄氏,白术,鱼腥草,甘草和金樱子等来进行熬煮,可以缓解蛋白尿的情况,组织蛋白质的大幅度的从身体中排除的情况,第二个是可以采用菟丝子,鱼腥草,当归,茯苓,甘草和丹皮的方法,对于治疗慢性肾炎有着极好的调节,因为蛋白尿的主要产生的原因就是各种慢性肾病所导致的情况。

    以上内容介绍了中药治疗蛋白尿的方法和途径。中医注重全身的治疗,立足于我们的全身,找到对症的治疗方法。虽然治疗时间较长,但有利于我们更快的康复和康复。注意不要过度使用药物,因为许多药物都有肾毒性。肾炎患者需要绝对的休息。肾炎患者饮食应清淡,控制钠盐摄入。

  • 人每日都会排尿,次数则因人而异,但是通常一天尿尿在八次左右,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自己尿液的颜色?其实尿液不只是排出了身体多出的水分而已,健康状态也能够从观察尿液的颜色略知一二,有了这样简单地可以检查自身健康情况的方法,关键是还不花一分钱,各位不妨在下次尿尿冲水之前仔细观察一下!

     

    尿液的生成与影响尿液颜色的因素

    尿液就是身体多余的液体,是由尿素以及尿酸外加水和盐,经过肾脏从血液中排除一些废弃物质和毒素。尿液的颜色应该是尿色素,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尿胆素。

     

    尿液的颜色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一些其他因素影响,比如最近吃的食物或者药物,也有可能是生病。一般情况下你熬夜的颜色是浅黄色的,如果成了浑浊或者是褐色,就需要注意了可能是出现了问题。我们吃的食物多少会影响尿液颜色,食物中若含维生素B群,尿液会呈亮黄绿色;若吃了较多含 β-胡萝卜素(红萝卜、地瓜),与维生素 C(柑橘类植物、番茄、草莓、绿花椰菜)的食物,则尿液会偏深黄或橘色。

     

    另外,运动完若没有好好补充水分的话,尿液颜色会变深。药物方面,则是治疗尿道感染相关疾病的药物,例如尿道止痛药非那若比汀,吃了之后尿液颜色容易呈橘色。

     

    尿液的颜色其实多少透露出健康状态,不同颜色可能代表著不同的身体状况:

     

    净、透明:表示身体补充了大量水分,别喝太多水,不然会使血液中电解质失去平衡。

     

    淡黄色:已经补充了足够多的水分。

     

    深黄色:水分稍微有点缺失,应该适当补充。

     

    琥珀或蜂蜜色:体内水分严重不足,请及时补水防止脱水。

     

    橘色:某些食物比如胡萝卜或者维C会让尿液呈橘色,同时也代表身体有脱水现象,另外也可能表示肝或胆管有问题。

     

    粉色或红色:部分食物(黑莓、大黄 Rhubarb、甜菜等)与药物(如立汎霉素 Rifampin),都会让尿液呈粉色或红色,但也可能是血尿,原因包括泌尿道感染、摄护腺肥大、肿瘤、肾结石、囊肿等。

     

    蓝色或绿色:有些食品添加剂,让身体无法吸收的色素,导致了尿液呈现了这两种颜色,有些药物如西咪替丁和异丙酚,也有相同作用。此外,蓝色尿液也可能来自一种罕见疾病叫蓝尿布综合症,其原因是肠道对于可食用的营养素色氨酸没办法全部吸收消化;绿色则可能是感染了假单胞菌属,这是造成尿道感染的一种细菌。

     

     

    深褐色:有些食物如芦荟、大黄等,会让尿液颜色呈深褐色,剧烈运动导致的受伤,或者是肝肾功能异常也会呈此颜色。

     

    乳白色:可能是体内含有过多钙和磷酸盐,尿道感染的前兆。

     

    混浊:略微脱水或者尿液有脓,有脓的原因包括阴道感染、膀胱炎、输尿管壁因肾结石而受损、淋病、感染披衣菌等症状。

  •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结石的来源,可分为原发性尿道结石和继发性尿道结石两类,患病部位可以是尿道、膀胱、输尿管、肾等。肾结石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结石疾病。而结石在不同部位所表现出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在结石引发疼痛前,患者无任何感觉,一旦发病就要去医院检查治疗,那么到底该做那些检查呢?

     

     

    当你在劳动或剧烈运动后如果突然出现一侧腰部剧烈的疼痛,并且开始向更大范围蔓延时,你就要小心留意自己是否有泌尿系结石了。此种疾病还会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和程度不同的血尿,其中膀胱结石主要表现是排尿困难和排尿疼痛。但因为结石的部位不同出现的症状也不同,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但出现类似症状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泌尿系结石,在现今的医学领域已有先进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且不止一种。对所有具有泌尿系结石临床症状的患者都应该做影像学检查,其结果对于结石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现在就来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检查方法。


    B超检查:B超检查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检查疾病的方式超声波检查简便、经济、无创伤,可以发现较小的结石,这种检查也是医生比较推荐的。但是,由于受肠道内容物的影响,超声波检查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敏感性较低。超声可作为泌尿系结石的常规检查方法,尤其是在肾绞痛时作为首选方法。


    尿路平片:尿路平片只能显示的X线阳性结石,且能够大致地确定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和数量,并且初步地提示结石的化学性质。因此,可以作为结石检查的常规方法。


    静脉尿路造影:静脉尿路造影应该在尿路平片的基础上进行,其价值在于了解尿路的解剖,确定结石在尿路的位置,发现尿路平片上不能显示的X线阴性结石,鉴别平片上可疑的钙化灶。此外,还可以了解分侧肾脏的功能,确定肾积水程度。肾绞痛发作时,由于急性尿路梗阻往往会导致尿路不显影或显影不良,因此对结石的诊断会带来困难。


    CT扫描:泌尿系结石的诊断通常不需要做CT检查。但是,由于CT扫描不受结石成分、肾功能和呼吸运动的影响,能够检出其他常规影像学检查中容易遗漏的小结石。另外,结石的成分及脆性可以通过不同的CT值改变来进行初步的评估,从而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逆行或经皮肾穿刺造影:属于创伤的检查方法,不作为常规检查手段,仅在静脉尿路造影不显影或显影不良以及怀疑是X线阴性结石、需要作进一步的鉴别诊断时应用。

     


    ​以上只是几种可采用的检查方法,并不是所有的检查方法,当出现有其它特殊情况需要用其它检查方法时我们要配合医生。上述五种检查方法中,前两种是最为推荐的方法,对于肾绞痛的患者B超检查最为合适,如果生活中突然出现可能为结石的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

  •   糖尿病患者常用尿糖“+”号来判断病情、指导治疗,然而由于每个病人的肾糖阈值不同,尿糖与血糖的相关对应值就不一样。比如,同是尿糖一个“+”,而血糖有的是10.0mmol/L,有的是13.0mmol/L,有的则是8.0mmol/L。因而在治疗前,病人应测定一下自己的肾糖阈是正常、增高、还是减低,使尿糖检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血糖水平,起到正确判定病情,指导治疗的目的。在当前血糖监测尚不普及的情况下,即便是城市能用血糖仪监测血糖的患者也不足10%,更不要说贫穷边远地区,能正确运用尿糖监测,不失为简便有效的方法。

      正常人尿中仅有微量葡萄糖,每100毫升约20毫克,此时尿糖检查为阴性。当血糖超过一定浓度时,血液里的葡萄糖就会从尿中排出(尿糖),当尿糖呈阳性时所对应的血糖值,就是肾糖阈,一般为8.9~10.0mmol/L。肾糖阈正常时,尿糖随血糖升高而增多,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病友可以通过尿糖血糖折算法测定肾糖阈。笔者曾用此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肾糖阈104例,并与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同时进行(也可以单独测定),通过实际应用,笔者发现此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肾糖阈正常时,尿糖与血糖有如下对应关系:

      一般说来,血糖10.0~12.8mmol/L时,尿糖“+”;血糖12.8~15.5mmol/L时,尿糖“++”;血糖15.5~17.8mmol/L时,尿糖“+++”;血糖>17.8mmol/L时,尿糖“++++”。

      测定方法:先将尿排空,半小时后再同时检测血糖、尿糖,将两者结果与上述对应值比较:血糖与尿糖对应值一致为肾糖阈正常,血糖值>尿糖对应值为肾糖阈增高,血糖值<尿糖对应值为肾糖阈减低。如尿糖“+”,血糖13.8mmol/L为肾糖阈增高,即血糖值高于尿糖加号,表明肾脏排泄糖的功能下降,重者可引发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常见于久病和老年人。此时尿糖就不能正确反映血糖水平了,病人常常误认为自己的尿糖正常了,病情好转了,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如甲病人经常尿糖一个“+”,而血糖高达15.5mmol/L,表明肾糖阈高,多见于久病的病人,此时若以尿糖指导治疗,常会出现服用药量过小、治疗不达标等现象。又如乙病人尿糖“+”,而血糖7.0mmol/L,表明肾糖阈降低,见于初患病人,此时若以尿糖指导用药,就会服药过量,引发低血糖反应。

      用尿糖血糖对照法测定肾糖阈应注意:

      ①尿糖阳性时方可做此试验,排尿与抽血间隔越短越好。试验前膀胱的尿一定要排空,有尿遗留的病人不做此试验。

      ②若用电脑法“++”约相当于试纸法“+”。

      ③肾糖阈对尿糖有明显影响。

      ④严格操作程序,要分别测定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肾糖阈,因餐后血糖升高快,尿糖升高慢,两者对应值可有微小变化。

      ⑤遇有不易判定的结果,应以血糖值为准。

        


  • 作者:朱恒梅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肾病内科

    目前,随着我们对于肾病越来越了解,人们对于肾病也是越来越害怕,肾病缠身是人们最不想患上的疾病,而尿毒症是目前肾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是能够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危害巨大,那么尿毒症有什么症状呢?

    症状一、乏力:

    这可能是尿毒症的初期症状?最早的表现,但最轻易被忽略,由于引起乏力的原因的确太多了。格外是那些在事业上“全力搏杀”的人,大多将之归咎于工作紧张和劳累。若稍加休息而症状好转,则更轻易误导病人。

    症状二、面色苍黄:

    这是由于贫血所致。由于这种尿毒症的初期症状发生和进展十分缓慢,因而在一段不太短的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差”,就像人们在朝晚见面的相处中,难以发现各种缓慢进展的变化一样。

    症状三、是浮肿:

    这是一个比较易于觉察的尿毒症的初期症状表现。但由关于一开始尿毒症的初期症状较轻,也可能未能引起患者的注意。常见的尿毒症的初期症状是:早晨起床时,眼睑浮肿,午后消退;劳累时,双脚浮肿,休息后消逝,这常被误以为过渡劳累引起的经常被忽略,若进展到持续性或全身性浮肿时,患者的病已经很重了。

    症状四、胃口不佳:

    这是由于尿毒素潴留,影响消化功能所致。多数人对尿毒症的初期症状不以为然。待病情进展出现腹部闷胀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大便次数增多或便质稀烂,此时,病情已格外严重了,这也往往是病人不得不就医的重要原因。只能遗憾地说,就是在病情已经很重的时候,有些马虎大意或经验不足的医生,也未能引起警惕,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消化道方面,误以肠炎之类的来诊断治疗,忽略了基础病变—肾功能衰竭。待到病情进一步进展,影响了全身各内脏器官,包括心、肺、中枢神经系统等等,此时症状十分明显,除非有其他格外因素,否则已极少有误诊的情况发生。

    肾病中的尿毒症是目前非常难以治疗的疾病,常规的治疗方法就是透析,而这个是要长期的使用的,对于肾病的治疗,也是许多的患者所关心的,大家想了解这方面的内容,请继续关注有问必答网。

  • 如果确诊为蛋白尿,就要及时进行正规的治疗,平时要加强调养,出现蛋白尿,说明肾脏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损伤,这也是一个比较小好的一个标准,长期出现蛋白尿,说明患者的病情是比较严重的,会严重的影响身体的健康,它的危害也比较大,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容易导致感染情况的发生,另外容易引起血栓等等。那么尿蛋白症状有哪些?

    1、泡沫尿。通常情况下蛋白尿的颜色与正常尿液颜色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会出现泡沫尿,泡沫尿是最明显的尿蛋白早期症状。蛋白尿时一般都会排泡沫尿。并且这种泡沫尿的特征往往是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久久不消失。

    2、身体浮肿。一般少量的蛋白尿身体上是不会出现任何症状的,但如果是长期大量的蛋白尿,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浮肿,脸部开始,然后遍及全身,而且浮肿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并且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3、全身水肿。轻度少量蛋白尿患者基本没有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尿中有泡沫。大量蛋白尿患者,由于从尿液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导致血浆蛋白降低,出现水肿,尤其是头面部,眼睑部位水肿,严重的全身水肿。

    4、全身乏力。全身症状,肾性尿蛋白可伴随全身不适症状,可有水肿、高血压、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种或数种。患者感觉乏力、困倦等,期间患者抵抗力差,易受外感。其中水肿与高血压最为明显。

    5、血尿。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症状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尿、疲倦等。

    6、高血压。尿蛋白高可提示肾脏损伤,正常人在发热、过度劳累也可出现。提示的疾病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多伴有血尿、浮肿、高血压等,也可能是某些慢性疾病并发的肾损害,如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儿狼疮等慢性疾病。

  •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看见尿频、尿急、尿痛的广告,会给推荐某种药物,是不是出现这种症状就可以使用电视上所说的药物呢?对于尿急、尿频、尿痛的症状是不是可以认为是尿路感染呢,应该怎么治疗呢?下面就为大家做个介绍。

     

     

    尿路感染指的是各种病原微生物侵袭泌尿系统,造成感染而引起的炎症。这种感染的主要途径是上行感染,病原菌经过尿道上行至膀胱、输尿管、肾脏,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尿路感染不单纯的是某个器官的疾病,而是包括好几个器官,所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疾病。

     

    (1)膀胱炎,常见于年轻的女性,主要表现就是尿频、尿急、尿痛、并且尿液常是浑浊的并且伴有异味。膀胱炎患者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部分可能会有低热、腰痛等症状。

     

    (2)急性肾盂肾炎,常见于育龄期妇女,表现除了有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还会有全身的症状,例如发热、寒战、头痛、恶心等,常规检查会发现血细胞计数的升高和血沉增快。

     

    (3)慢性肾盂肾炎,其病程比较隐匿,经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影像学检查也会伴有肾外形等的异常,要引起重视。

     

     

    出现以上的症状,在临床可以进行血尿常规、尿细胞学检查及影响学检查如尿道X线及B超检查等,B超检查主要是要及时发现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的一些疾病,例如:泌尿系结石等。

     

    对于泌尿系感染的治疗主要以抗菌为主,同时如果出现发热或者情况严重要卧床休息,要多喝水以便多排尿,可以对泌尿系的细菌、炎症起到排泄的作用,同时在生活中要多补充热量和维生素,增强自身机体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减少细菌的滋生,从而有效的预防尿路感染。

     

    以上是对于泌尿系感染的一些简单介绍。大部分人当身体出现不适时都不习惯去医院做检查,明确自己不舒服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的,而是要么百度自行服药要么看电视上的广告觉得自己的症状适合服用这种药物,对于这种情况希望大家杜绝。如果出现身体的不适,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影响,要及时积极地去医院进行治疗。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38岁许先生长期在工地干活,因为工作量很大,认为功能饮料能保持体力,每天感到渴了累了,都会去买功能饮料喝。

     

    最近深夜感到脚趾头的关节撕裂一样痛,难以忍耐,关节又红又肿,没办法,只能去医院看看。检查结果一出来,医生告知徐先生是痛风,尿酸高达770 umol/L。医生也被惊到了。经询问得知,许先生有喝饮料的习惯。由于肾的负担实在太大了,导致肾功能降低,痛风也随之而来。

     

     

    医生告知:高尿酸血症病因很是复杂,表现为嘌呤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常常会导致痛风。

     

    患过痛风的人一定都知道这滋味,剧烈的疼痛难以忍耐,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的人,如果心里没有准备,就会感到心口犹如大石压着一样,持续的高尿酸血症会引发多种可怕的并发症,例如,尿酸沉积在肾脏的毛细血管,引起肾功能障碍。


    由于病情未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不会表现出症状,因此初发的时候就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高血压、高血脂、缺血性心脏病等血管危害。

     

    以及糖尿病等这些都是并发症的主要疾患,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在生活中加以注意。

     

    高尿酸血症的饮食疗法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群以肥胖人群多见,肥胖的人因为出汗较多,尿量减少,尿酸排泄障碍。尿液的浓度增高偏酸性,这是尿酸高的一个原因,因此提倡肥胖的人多减肥,而减肥就需要健康的饮食,不合理的饮食会导致机体的营养障碍,更加阻碍尿酸的排泄,引发痛风。

     

     

    1.严格控制能量的摄取高尿酸血症患者大多肥胖,因此,一天摄入的总能量不应该超过规定范围,正常体重一天1800kcal,肥胖者一天1600kcal,这是一个标准,按此标准对减轻体重有巨大帮助。

     

    2.控制动物性脂肪摄取动物脂肪,例如猪油,牛油,动物内脏等等,食用过多就会导致胆固醇增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品,肉类选择脂肪少的,用植物油进行烹饪。


    3.切勿过量摄取盐分如果血液中的尿酸增高,会加剧高血压,动脉硬化。过量摄取盐分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日常生活中,多盐的饮食习惯,会危害身体,建议大家清淡饮食。

     

    4. 充分饮水众所周知,若尿量多,会有利于尿酸的排泄。正常人一天尿量是2L,但是尿酸高的人可以多喝水达到2L,这样就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尿酸排泄,平时可以喝绿茶、麦茶、乌龙茶等补充水分,饮料则是尿酸患者的大敌,我这里建议除非必要时刻,都不要喝饮料。


    5.充分摄取新鲜水果和蔬菜高尿酸症患者大多都有蔬菜摄取不足的倾向,而蔬菜水果所蕴含的纤维素,可以促进体内多余的胆固醇代谢,有效预防高血脂,并且尿酸高的人更可能有高血压,服用降压药则会导致钾的不足,蔬菜则是天然补充钾的食物。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