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手足口病疫苗能管几年?

手足口病疫苗能管几年?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儿科综合 主任医师 杨爱君

肠道病毒EV71疫苗目前来看能管五年以上。

目前只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单价疫苗,EV71疫苗是由我国自主研发,是目前全球唯一上市可用的手足口病疫苗,针对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的疫苗尚在研发中。 它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非常好,保护率达到95%。在疫苗上市之后继续做监测,它在五年的持续保护率仍达到85%以上。

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该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将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但不是代表接种以后就绝对能避免手足口病的感染。只是对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而已。医生建议多锻炼身体才是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疾病的最好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杨爱君

    手足口病可以传播给每个人,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

    由于孩子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病的可能性就增加。成年人也可以感染这个病毒,甚至这个病毒在体内造成一些像复制,甚至造成传播。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成人感染这个病毒不会发病,只有极个别的成年人才会得手足口病。

    成年人的免疫力强,就算被传染了症状也较轻,一般只是手足出现疱疹不会发烧,有的甚至没有症状。但是这些大人会成为手足口病致病病毒的携带者,是可能传染给孩子的。如果家中有手足口病的孩子,负责护理的大人最好不要接触别的孩子。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家长从外面回来,最好先洗手,尤其是接触孩子的食物前一定要先洗手。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积水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张亚妹

    疱疹性咽峡炎不是手足口,从病原体与临床症状区分二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病症,柯萨奇病毒A16、肠病毒71型是最为常见,尤其是肠病毒71型所致的手足口病备受关注,因为这种类型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脑炎、病毒性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疱疹性咽峡炎也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但其以柯萨奇A组病毒为主。

    一般来讲,手足口病发病初期,可出现发烧、食欲不振、喉咙痛、疲倦等表现。发病1~2天后口腔可见水疱,这些水疱起初表现为细小红点,随后形成溃疡,溃疡多位于舌头、牙肉、口腔两腮内侧,手掌、脚掌、臀部或者生殖器,有时也可出现红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常突然性表现出高热症状,喉咙或者口腔中可见细小且疼痛的水疱,面颊、舌头及牙龈等部位也可见,这些水疱很快会爆开形成溃疡。溃疡面积非常小,宽度2~4毫米左右,但很疼,会引起吞咽困难,甚至拒绝饮食。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儿科综合 主任医师 杨爱君

    手足口病疱疹的消退时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消退时间也是不固定的,临床上手足口病的病程大概在7到10天,所以手足口病皮疹一般不会超过7到10天。

    手足口病现在是发作非常频繁的一种疾病,而且在发作之后会出现高烧不退身上长疹子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在十天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复,病情好转的时候首先是体温正常,然后就是疹子好转,最后就是疹子慢慢消失。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没有发烧,手足口病很快就会恢复正常。注意的是在退疹的过程中,疹子结痂时会有局部瘙痒,要避免孩子用手抓挠,以免水泡破溃,导致感染,影响疾病的恢复。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内科 副主任医师 苏倩

    病毒性肝炎疫苗能管多久。根据每位接种者的身体情况不同而不同。临床上以乙肝疫苗最为多见。

    有些人接种疫苗后的抗体水平较高,持续时间就较长;而有些人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较低,则持续时间就较短。因此,乙肝疫苗要不要复种,多长时间需要复种,对每个人来说应区别对待。

    当体内乙肝抗体消失或过低时,应复种乙肝疫苗。复种前要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持续时间也越长。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时,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如果家中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且其他家庭成员接种乙肝疫苗将近10年时,家庭成员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相对较高,最好进行乙肝疫苗复种。

  • 视频简介

     

    作者: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卢高峰

     

    到医院去接种乙肝疫苗以后可以预防乙肝,而且标准的接种途径我们叫0、1、6方案,我们现在接种一针叫0,在一个月以后再接种一针,这叫1,在第六个月的时候再接种一次,那么3次 完整的一个接种疗程接种完以后 大部分病人,大部分我们是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所以这个是我们大家正规的这样一个接种方式,当然了有一少部分病人,经过我们这个正规的接种以后,他仍然没有产生抗体,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的一些办法,来帮助患者进行产生抗体,当然确实有一部分的患者,就是我们少部分的人群的话,即使我们用尽了许多的办法,最后依然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这个我们也只能观察了。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内科 主任医师 陆海英

    病毒性脑膜炎疫苗一般可以管2-3年的时间。脑膜炎疫苗会起到一定的预防发病的作用,但是这个疫苗不是终身有效的,只是在两三年的时间里面会有一定的作用,时间太长的话,也就没有什么预防的作用。

    预防病毒性脑膜炎的疫苗一般是短效的疫苗,也就是说今年注射今年受益。因此孩子需要预防,可以遵医嘱隔一段时间注射一次,以起到预防的效果。此外,平时还要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避免孩子接触病原体,从而避免出现病毒性脑膜炎发生。同时要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也可适当的的增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体质。

    即使是注射了疫苗,也不是说有了抗体就一定不会发病,也是要看病原体和抗体的数量的比例,因此家长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日常防护工作。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中日友好医院 感染内科 主任医师 徐潜

    乙肝疫苗一般不能一劳永逸,大概管3~5年。

    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止乙型肝炎最重要的措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需要三针,即0、1、6个月,那么全程接种,初次接种乙肝疫苗,它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需要接种第二针第三针,那么产生的抗体,三针以后可能达到90%以上。

    那么注射乙肝疫苗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抗体水平也在逐渐地衰减,注射一个月之后,97%的人都可能会查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但是到第二年,抗体的水平可能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到第三年开始抗体的水平,就逐渐地降低,第三年到70%多,那么抗体的水平,抗体的滴度也在逐渐地下降。

    具体需不需要再接种,那么需要可能进行这个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那么如果表面抗体过于低,那么可能就免疫效果比较差了。那这地方需要注意的是,乙型肝炎接种了疫苗以后,应该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检测。

    如果抗体很高,那么可能它维持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而且即使降低了以后,它还有一个记忆的反应,再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的时候,它的免疫情况还能够记忆起来,能够达到这个防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效果。那么如果它的接种全程以后,抗体并没有产生足够的高,那这种情况就没有免疫作用,那可能需要重新的,补充接种和重新的接种。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疾病科 副主任医师 徐京杭

    注射腮腺炎疫苗后,一般可以管五到八年。当然,有些人免疫系统,功能比较弱一些,也许时间就短一些;但也有些人的免疫系统功能比较强,产生的抗体持续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十年或者更长时间都有可能。

    当然注射完腮腺炎疫苗以后,并不是百分之一百的人都会产生有效的抗体,实际上产生抗体的有效率大概是在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左右,所以在临床上也可以看到病人说已经打过腮腺炎疫苗,可是现在又得流行性腮腺炎,这种情况真的是可以发生的,也是完全有可能会出现的。

    即便打了疫苗,也有可能发生腮腺炎。所以嘱咐所有人,即便打过腮腺炎疫苗,也要注意呼吸道隔离、注意及时洗手,尽量避免被腮腺炎病毒所感染。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林芳

    儿童患有支原体肺炎建议暂时不打疫苗。首先需要积极的治疗,完全恢复以后可以进行接种疫苗,避免引起不良反应或者影响疫苗的效果。

    感染了支原体以后,需要积极的治疗,包括抗生素,早期使用抗生素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大环内脂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均可以选择,但应该注意儿童一些禁忌症,患者小于8岁不宜使用四环素类的抗生素,小于18岁的青少年不宜使用喹诺酮类的抗生素。

    仅仅对一些重症的患者才可以选用糖皮质激素,对于一些难治性的肺炎,还可以考虑使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只有病情得到完全控制或者治愈以后,再进行疫苗接种,才能避免疫苗相应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王新霞

    感冒期间是不建议注射疫苗的,并且建议感冒好转以后,疫苗注射间隔两周以上。接种疫苗的目的是激活体内的免疫应答,也就是给体内注射已经被灭活的病毒,病毒的抗原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

    在感冒时,人体的免疫系统本来是个调动的过程中,产生抗体来对抗感冒病毒,这时候如果再注射入新的另外一种抗原,这时候免疫应答可能会分战兵力,从而导致感冒加重,然后也可能会造成注射疫苗产生的保护性的抗体偏低,从而并不能产生比较好的保护作用。

    所以感冒期间不建议患者接受疫苗的注射,并且在注射不同的疫苗时,建议间隔两周,给它充分的调动免疫产生抗体的时间,所以感冒痊愈了以后,在注射疫苗时,最好也要间隔两周以上。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