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作者:六层楼
本文首发于:第十一诊室
由于很多人缺乏相关的基本常识和知识储备,在听到某些「疾病」的名称时,一下就懵圈,没有当场哭出来已经算非常克制了。她们强忍着眼泪和恐慌,脑子一片空白,耳朵里听不进任何声音,包括医生的讲解,仿佛天塌了。
走出医院,迅速滚回家,把自己锁在房间,跟自己分手,哦,也有人跟男友分手,还有直接跟老公离婚的……总之,在无知的状态下,可能犯的错误一个都不会落。
等这一阶段过去,开始认真面对疾病,才发现原来并没有那么可怕,有的甚至不是病,心中顿时有数百万只角马奔腾而过……你又可以自由地生活了,就像掠过塞伦盖蒂草原的那些飞鸟。
好了(迎风甩~),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十大被错误认识的疾病。
一、宫颈糜烂样改变
不夸张地说,这个话题我都说过上万遍了,但今天再多说一遍也无妨。
请你们记住:宫颈糜烂样改变是一种生理性改变,跟生活作风无关,跟宫颈病变无关……与此相关的是雌激素,它让看起来像糜烂组织的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到了宫颈口的位置,所以宫颈看起来像糜烂的样子,明白了吗?
无论别人怎么反反复复苦口婆心地吓唬你,只要TCT和HPV的结果没问题,那就完全不用管——既不需要治疗,也不需要用药,更不会影响怀孕和分娩。
「呐,做人呢,最重要就是开心。」这才是你们唯一需要注意的事儿。只要你们正常且开心地生活,我就放心了。
二、HPV感染
「真是晴天霹雳!天塌了……」发现HPV感染的女性多半很难接受,只可惜这纯属自作多情,因为HPV并没有格外偏爱你们,绝大多数女性这一生都会发生一次或多次的一过性感染。
注意,这句话的意思是几乎所有人都有可能感染HPV,只是绝大多数人会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
无论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HPV与宫颈癌的关系,都要理性对待,不可能一发现HPV就立马得宫颈癌。就像你在粉丝见面会上跟男神或女神握了一下手,并不代表晚上在被窝里陪你睡觉的就是ta……
三、假性湿疣
高高兴兴吃完饭,兴高采烈去洗澡,肆意妄为地抚摸自己……妈呀,这是啥,以前怎么没注意?该不会是尖锐湿疣吧?
上面这段模仿秀是不是比较真实地还原了绝大多数女性发现假性湿疣的场景?说起假性湿疣,很多人都是无意间发现的,但是通常情况下,它已经存在很久了,并且很长时间都没有形态及数量上的变化。就像你的手指,原本十根就是十根,不会越长越多。
要跟尖锐湿疣进行区分很简单,可以去医院做醋白试验。
若想去之前心里有个底儿,那就仔细看这句话:假性湿疣通常对称地分布在小阴唇、前庭和尿道口,呈簇状鱼籽或细条状,排列整齐,大小统一,相对独立,其发生可能与长期的阴道慢性炎症、分泌物刺激、紧身衣物的摩擦刺激等相关。
如果在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不难发现它仅仅是良性的组织增生。
四、盆腔积液
现在随便拿出一张妇科B超结果,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到盆腔积液。随着你们知识储备量的增加,不难明白有些「疾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从后台的咨询来看,出现在B超结果上的「盆腔积液」几乎都是生理性积液,其实完全可以不用写出来,因为这只会令你们徒增烦恼,各位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
通常来讲,盆腔内存在的生理性积液能够保护和润滑腹腔内的肠道和脏器,所以整个盆腹腔就是湿漉漉、滑溜溜的状态,不要看到有积液就认为自己患了盆腔炎。要知道,盆腔炎最主要的表现是盆腹腔开始疼痛以及出现全身的炎症,如体温升高、血象升高等。
五、生理性囊肿
卵巢这区区「弹丸之地」确实是女性身上发生疾病种类最多的器官。就算没有病,也要搞出一个黄体囊肿来吓唬年轻的姑娘们。
哎呀,我怎么直接把结论说出来了?是的,所谓生理性囊肿就是卵泡在排卵后剩下的卵泡组织形成的黄体囊肿,它一般在排卵后一周左右最明显。在B超下看,它具有回声透亮、囊壁光滑等特点。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不用做任何处理,只要等到下次月经来完之后再去复查B超就行。绝大多数生理性囊肿都可以被自身吸收,无需担心,更不用手术治疗。但是,如果发生了黄体破裂,必须尽快就医。
六、宫颈纳囊
有时候,B超可以看到宫颈上有多个囊肿,虽然不大,但是很烦人,总担心会影响宫颈结构,影响怀孕和分娩。你们要是真有很多闲工夫,最好自行学习一下相关知识。
宫颈纳囊也是一种生理性改变,原来在宫颈上的那些腺体可以分泌粘液,但是由于炎症或者正常组织增生,把分泌粘液的出口给堵上了,结果就憋大了。
同样,这不需要做什么处理。除非长得大到影响到宫颈结构,再处理不迟。一般只需要知道它的存在就行,无需手术,也不必用药,更不用食疗。
七、月经不调
一说起这个,相信大多数姑娘都会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几乎人人都想吐槽……
其实,月经受神经内分泌调节,会被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环境、温度、情绪、压力、工作、饮食、运动、旅游、内分泌等。比如有人每年一到学校月经就不规律,只要回到家就变规律。结果一问,原来她一个三亚的姑娘跑到了沈阳上学。
由于月经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偶尔有两三个月不规律也很常见,不用担心自己得了绝症。另外,月经的量也受这些因素影响。永远记住,每一次月经都是一次全新的月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月经什么时候来、来多少……
八、排卵期出血
之前我并没有发现这么多排卵期出血的情况,自从做了公众号,我感觉这儿仿佛聚集了全世界所有的排卵期出血人士。
她们一旦发现自己有出血的情况,先是惊慌,然后查资料,接着再惊慌,最后崩溃……
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那些资料的来源上。如果大家都第一时间去找医生,就没有后面的麻烦了。
排卵期前后激素水平会有波动,容易导致内膜少量剥离和出血,仅此而已,不是什么大问题,请自由放肆地生活。
对,它不会影响性生活和怀孕。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注意清洗,无论是你本人,还是内裤或者床单。
九、不孕症
这又是一个令人崩溃的话题。很多人刚刚尝试两个月,发现没有怀上,就认为自己患不孕症了。
脑子里整天除了生孩子,完全没有其他想法。似乎任何事情都跟怀孕相关,无论感觉哪里不舒服,都会联想到影响怀孕。
其他无所谓,但如果有人硬要说吃烤面筋会影响怀孕,那我可不乐意。
其实,只有在夫妻双方不采取避孕措施、正常同房超过一年没有怀孕的情况下,才需要去检查是否患有不孕症。对于目前大多数人的身体条件和所承受的精神压力,超过两年怀不上都是正常的。
所以,放松心情、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有没有人在规定的期限内生了孩子,政府就可以免费给一套房?这样的人我不说啥,其他的都给我把心态放平和一些!
别一天天就想着怀孕,破坏了原本美好的性生活。
十、支原体感染
这么说吧,支原体感染也是一个几乎所有开始有性生活的女性要面临的问题。令人费解的是,它一点症状都没有。但只要去了医院,就准能查出来支原体,而且反复用药都无效,最后还是阳性。有的人甚至花了好几万,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支原体本身可能就是存在于阴道中的一种微生物,也就是说,它的存在有可能就是正常的,完全不需要你们那样折腾,更不用整天以泪洗面。
好了,今天就这样吧。其实,要是在正规医院就诊,都会有医生给你们讲解这些内容。只有一些私立医院或者小诊所会拿这些问题吓唬你,然后「慈眉善目」地掏空你的钱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从小父母老师都会教我们一些生活常识,我们呢,也会效仿他们的所作所为。可大人们“坚守了一辈子”的常识也很有可能是错的,您知道么?现在就请跟着笔者了解一下事实真相吧!
一、流鼻血时要抬头?错!
抬头会使血液倒流入咽喉、消化道,产生呕吐等不适感。血液过多时还可能呛入气管、肺,引发窒息等危险。正确做法是头保持直立或微向前倾,用手指压住出血的鼻翼根部5-10分钟或填塞沾了冷水的纱布压迫止血。
二、用两只手捏鼻孔擤鼻涕?错!
我们常见大人们是这样的擤鼻方式,其实是错误的。鼻腔和中耳是相通的,如此擤鼻会将鼻内容物逆流到中耳内,导致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方式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擤出另一侧鼻腔内鼻涕。
三、滴眼药水滴到眼球上?错!
角膜感觉较丰富,眼药水滴到眼球上会刺激角膜,引起闭眼反射,这样药水就会被挤出眼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头向上抬,眼睛朝上看,用棉签轻轻分开下眼睑,将药水滴入下眼睑内,再轻轻闭眼,切不可将药水强行挤出。
四、异物入眼用手揉搓?错!
用手揉搓容易擦伤角膜,可以先闭眼片刻,待眼泪分泌后眨眼尝试将异物冲出,也可用洁净的水或滴眼液冲洗眼睛,还可用消毒棉签蘸少许生理盐水轻轻擦去异物。若异物不能取出或取出后眼睛仍感刺痛,应及时看医生。
五、卡鱼刺喝醋?错!
醋不仅不能软化鱼刺,还可能灼伤咽喉部粘膜。能看见的鱼刺可用镊子或筷子夹出来,看不见的应及时去医院通过喉镜取出。
六、打喷嚏要用手捂住?错!
打喷嚏时确实要挡住,以免细菌传染给别人,但不能用手。用手会使细菌粘附在手上,通过接触,传染自己或他人的几率更大。我们可以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胳膊挡住,就算要用手,捂后一定要洗手。且用手捂住口鼻,会使上呼吸道产生的强大压力通过咽鼓管作用于耳部鼓膜,造成耳朵的损伤。
七、扭伤后热敷?错!
热敷会使血管扩张,加重血肿和炎症。所以扭伤后应采取冷敷,这样可以促进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外周血流量与渗出,24小时以后破裂的血管出血已经停止,此时热敷可促进血肿消散。
这么多错误的常识,您中了几个呢?如果您还知道哪些常识是错误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创伤后患者在康复之后会长期存在一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这种病症被称为创伤性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头痛,神经过敏,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眩晕,失眠,疲劳等。但是从检查中看不出什么异常。若此组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且未见改善,则为脑外伤后综合征。此类患者多为轻、中度闭合性颅脑外伤,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事实上,颅脑损伤后病人在康复期间,首先要做的是功能锻炼和康复。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应从急性期延续到恢复期,甚至终生,有些颅脑损伤病人在康复期仍然卧床不能下地活动,在卧床期间,许多照顾病人的家人都“不敢动”,但是,长期卧床不仅会损害病人的皮肤完整性,还可能引起关节肌肉挛缩,使病人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活动,所以,在康复期甚至卧床期间,都应该帮助病人进行系统而有效的肢体活动,为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奠定基础。
在头部受伤之后,头部出血想要被充分吸收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即使出院或症状消失了,也不能代表头部出血被完全吸收了,且出血很可能会复发。因此,建议在出院后的第1到3个月内,回医院复查恢复情况。
颅脑损伤后的恢复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我国大多数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专科医院都在承担“治疗与护理”的职能,而颅脑损伤后的恢复往往进入“康复医学”的范畴,在颅脑损伤稳定后,病人应听取医生的意见,适时出院或转院,进行系统的康复和功能锻炼。由于一些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往往会因一些赔偿和赔偿责任等问题,病人及其家属在病情已稳定后可回家休养时迟迟不愿出院,而医院内环境比较复杂,各种细菌病毒多见,尤其是年老体弱并有其它疾病的病人,一旦出现肺炎等问题,反而得不偿失。
颅脑损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表现,如语言障碍、听觉障碍、肢体活动障碍、记忆力减退、失眠、易怒等,绝大多数后遗症都不能靠“养育”来改善,康复期家属在照顾病人的同时,应视情况尽量维持病人的社会属性,让病人尽其所能,鼓励病人参与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使病人在康复期能够干预创伤所致的心理障碍。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只要进过育婴室,你就会发现许多小宝宝的皮肤和眼球都是微微泛黄的,这就是新生儿黄疸。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就跟长痱子一样,很快就好,不用担心。
大多数新生儿都会不同程度地患上这种病,这是由于一种叫做胆红素的黄色色素在血液中大量出现,并在皮肤中沉积所造成的。胆红素的多少,可以通过采集新生儿的足跟血来测量。
新生儿黄疸有两种类型:正常的(生理性黄疸)和不正常的(病理性黄疸)。
婴儿出生时,体内往往携带了多于正常需求的红细胞。这些多余的红细胞就像一个个鼓鼓的小圆饼,里面充满了黄色的色素,即胆红素。当这些红细胞被体内的废物处理系统弄破时,胆红素就被释放出来。
其实我们体内每天都在进行这种程序,但我们的皮肤不会变黄,这是因为我们的肝脏——体内主要的过滤器官一把这些多余的胆红素处理掉了。
新生儿的肝脏还没有成熟到能处理胆红素的程度,所以这些黄色的色素就沉积在皮肤上,让婴儿的皮肤变黄了。
一般情况下,婴儿出生三四天后皮肤开始变黄,这是正常的黄疸。只要宝宝体内的“胆红素处理系统”逐渐成熟起来,让多余的胆红素逐渐变少,黄疸就自然消失了。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两周,不会对宝宝产生伤害。
不正常的黄疸通常出现得更早,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就会出现。这是由于婴儿体内太多的红细胞被过快地破坏掉了。如果太多胆红素被释放出来(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胆红素水平过高”),这些多余的胆红素可能会造成脑部损伤(在现代医疗的预防与治疗下,这种情况已经很少出现了)。
只要婴儿是足月出生、十分健康的话,即使是这种不正常的黄疸,也不太会对他产生伤害。但对早产儿或者生病的新生儿来说,如果出现不正常的黄疸,则需要引起父母和医护人员足够的重视。
不正常的黄疸通常是由于母亲与婴儿的血型不相容引起的,比如母亲是O型血,而宝宝是A型或者B 型:或者母亲是Rh阴性,而宝宝是Rh阳性(为了防止出现Rh溶血症,母亲在怀孕最后一个月以及生产后都会立即注射抗Rh免疫球蛋白)。
在怀孕时,母亲的血液会进入胎儿的血液,如果胎儿的血型碰巧与母亲不同,战争就会在胎儿的血液中爆发:胎儿的红细胞誓死抵抗从母亲那儿来的外来抗体,这场战争必然会导致许多红细胞牺牲,胆红素也就被释放出来,从而迅速形成了黄疸。
医生会通过采血来检查胆红素水平和黄疸值。如果胆红素水平低,则基本无碍,不用担心。
如果胆红素水平很高而且上升太快,医生可能会需要对宝宝进行治疗,让宝宝喝更多的液体借以冲淡多余的胆红素。医生还会把宝宝放在蓝光箱中接受蓝光治疗,以溶解皮肤上多余的黄色色素,让它从尿液中排出,减少血液中的胆红素。
医生还可能会选择一种更亲近宝宝的解决办法——毯式黄疸光疗仪。
宝宝被裹在一张毯子里,毯子内侧的治疗灯发出的光线能溶解胆红素,降低宝宝的黄疸值。用这种方法治疗黄疸,你可以在宝宝治疗时抱着他,给他喂奶,而不是让他孤零零地躺在有机玻璃做的小箱子里照着蓝光。
这种新式治疗法效果非常好,常常能缩短治疗时间,让宝宝早日出院。
如果宝宝出现了黄疸(大多数宝宝都会出现),你一定要请教医生,确认是哪一类的黄疸,再来决定你用不用担心。以我的经验来说,父母的忧虑值通常高于婴儿的黄疸值。在照顾新生儿时,父母的忧虑值和婴儿的黄疸值一样需要重视,应及时诊断并加以治疗。
想象一下下面的情形:宝宝足月出生,出现了正常的(生理性)黄疸,他很健康,血液中也找不到造成黄疸的因素,只是看起来黄黄的。当医生看到宝宝的“黄色标志”后,就会把宝宝从妈妈身边抱开,放在蓝光箱里。蓝光治疗会让宝宝很困,并且有点脱水。而且,与妈妈分开会让宝宝不想吃母乳,这样宝宝就只能用奶瓶喝配方奶了。
少了宝宝的频繁吮吸,又没有宝宝在身边对泌乳产生刺激,妈妈的乳汁也很快减少了,而这个时候宝宝正需要更多的热量和液体来排出胆红素。(研究表明,与水和配方奶相比,母乳能更有效地帮助宝宝排出多余的胆红素,也许是因为母乳有通便的效果,可以让宝宝的大便量增多。)
这种情形应该尽可能少出现。医学界普遍认为吃母乳的宝宝比较容易出黄疸,但就我的经验来说,只要以正确方法采用母乳喂养,宝宝出黄疸的几率并不比喂配方奶的新生儿高。
但是,按固定时间喂奶并且将妈妈和宝宝分开,确实会让许多吃母乳的宝宝出黄疸,这是因为限制时间的喂奶无法让宝宝得到足够的热量。这种黄疸是环境造成的,不是因为你的乳汁,而是因为喂母乳的方法不对。以下这些方法将教你如何控制宝宝的黄疸,让母乳喂养有一个好的开始。
遵循成功喂母乳的好建议,尤其是在刚开始频繁喂奶的时候。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这将有助于减少黄疸的产生。母乳中含有充足的水分和热量,有助于宝宝排出体内多余的胆红素。
咨询医生,了解宝宝的黄疸是哪一种。如果宝宝很健康,黄疸也是正常的(我称之为没问题的黄疸),不用担心,多分泌一些母乳就可以了(担心会让妈妈的乳汁减少)。
不要忽视昏昏欲睡的宝宝。黄疸有时候会让宝宝昏昏欲睡,想睡的宝宝吸母乳不像以往有力气,这样就使黄疽更严重了。
如果你的宝宝黄疸出得很严重,就需要接受蓝光照射,有时还需要进行静脉注射,借此来排出多余的胆红素。这个时候,你要继续给宝宝喂母乳,除非医生不允许。
有一种很少见的黄疸,叫做“母乳性黄疸”(与前面说的那一种黄疸不同)。
在新生儿接受母乳喂养并出现严重黄疸的病例中,母乳性黄疸的比例小于l%。对于母乳可能会加重黄疸的症状,或者减慢黄疸排出速度的原因,现在我们了解到的还很少,生物学上的原因也不清楚。
如果你的医生怀疑你的宝宝有母乳性黄疸,就会要求你在12 - 24个小时内停止喂母乳,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很快地下降了20%,说明医生的诊断可能就是正确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要宝宝的胆红素并不是很高,许多妈妈还可以继续喂母乳。但如果医生通知你停止喂母乳几天,你就要每隔3个小时挤出母乳,直到恢复母乳喂养为止。
但是通常情况下,不需要给一个有黄疸的宝宝停止母乳喂养。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1 与肝炎患者共餐会传染肝炎
病毒性肝炎分五种,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通过体液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患者的唾液含有约一般血液含量的病毒,如果其血液病毒载量超过105 IU/mL,共用同一餐具可能传播乙型肝炎。
2 肝炎患者不应限制特定食物
病毒性肝炎患者,无论急性或慢性肝炎,在发病期或活动期,如果有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暂时限制患者感到厌恶的食物;如果没有进食相关的症状,应当遵循“跟着感觉走”的原则合理摄食,食物种类不受限制。
急性肝炎恢复期,受肝脏代谢功能的限制,不宜过多摄入高热量食物,否则,可能会发生脂肪肝;但食物种类不应受限制。
长期限制特定食物的后果,会导致某些营养要素特别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造成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受损肝脏的修复,而且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不稳定。
因此,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摄食原则是“跟着感觉走”和“食物多样化”而非限制特定食物。
3 肝炎患者应适当体育锻炼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体育锻炼应遵循“避免超负荷”的原则。
急性肝炎需要住院治疗,出院后的患者,运动不受限制,但应避免超出自身体力负荷的长期体育锻炼。
慢性肝炎,无论活动期或非活动期,运动均不受限制。但应避免超出自身体力负荷的长期体育锻炼。
注意一个误区,慢性肝炎应当避免“过度疲劳”不等于“注意休息”。
其实,慢性肝炎患者非活动期患者应视为“健康人”,活动期患者应让专科医生决定需要住院治疗还是继续工作。就慢性乙型肝炎而言,不仅要“避免过度劳身”而且要“避免过度劳心”,但不等于“不能劳身”或“不能劳心”。
4 肝炎患者应合理使用保肝药物
保肝药物是一类缓解肝脏炎症、促进肝病恢复的药物,对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有一定或有限的治疗作用,属于对症治疗之列。
虽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和转归机制尚未阐明,事实上也不可能最终阐明,但同时其自我恢复或修复机制也未阐明。作为经验医学和实验医学的产物,保肝药物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急性自限性肝炎的对症治疗;但它们不能代替有试验医学背景的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主要是慢性持续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的病因治疗。
充分理解慢性持续性肝炎的自然转归机制是合理应用护肝药物的前提。
因此,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而不建议患者自购护肝药物。
5 慢性肝炎可用免疫调节药物
慢性肝炎慢性化或持续化的直接原因是机体免疫不能有效清除肝炎病毒,但并不意味着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就慢性乙型肝炎而言,病毒与人体宿主之间存在及其复杂的关系,至今仍在探究之中,至少人体内分泌环境、肠道为群落构成与病毒、免疫之间的“神秘”关系;事实上,慢性乙型肝炎慢性化只是人体免疫不能有效清除乙型肝炎病毒,而非不能有效清除其他病毒;换言之,慢性肝炎患者并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因此,滥用对机体免疫的特定环节或某个层面有提升作用的免疫增强药物不仅不利于机体清除病毒,而且可能导致新的免疫不平衡。
因此,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6 慢性肝炎不是均应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是治疗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的特效治疗,但是,抗病毒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因耐药会带来新的治疗问题。
慢性乙型肝炎经历免疫耐受、免疫激活、免疫再耐受和免疫再激活四个阶段,其中免疫耐受期虽然有最高的病毒载量,但不发生肝炎或仅存在轻微的肝炎,无需抗病毒治疗;免疫再耐受期病毒载量很低,肝炎趋向恢复和肝病趋向修复,也不需抗病毒治疗。免疫激活期和再激活才是抗病毒治疗的合理阶段。
抗病毒治疗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免疫耐受与免疫激活、免疫再耐受与免疫再激活过渡期的合理使用。
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保肝药物的合理应用,需要患者自觉接受医生随访。
杨松: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194110237171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后,中组部第十八批博士团成员,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担任北京肝病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兼职20余项。主持我国16部肝病指南共识文件撰写,承担10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被邀请担任10余部国际及国内期刊编委及审稿专家。
电视剧中常常看到有人激动时呼吸急促,不得不掏出口喷剂缓解症状,一旦没带药呼吸就会越发困难,甚至面临生命危险……经过其他角色解释,原来这个人患了哮喘。
哮喘一定会喘吗?为什么有的人只是咳嗽,医生也说这不是感冒而是哮喘呢?
哮喘
哮喘又叫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特征就是气道会出现慢性炎症反应。
在临床上表现的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哮喘一般会在夜晚或者凌晨发作症状、加重病情,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自行缓解或通过治疗缓解。
从发病机制上观察,哮喘是由于外界或人体内部存在的某种过敏原,所引起的支气管高度敏感性的疾病。
发病过程一般是由支气管对刺激物产生的过度敏感反应,导致支气管发生大范围的痉挛或者转变成狭窄状态,进而导致带有咆哮音的呼吸困难。
通常情况下,哮喘病的发病时间为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经过药物治疗逐渐好转。但是,严重情况的哮喘会持续数日,甚至数周,更有甚者,会在一天之内发病数次不止,令病患痛苦不已。
胸闷气短
当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情况,患者必须起身端坐,平躺就会导致喘气声音变大,加重病情。
面对这种情况,静坐等十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之内症状会逐渐消退,病症就会得到缓解。
咳嗽咳痰
当支气管黏膜受到了刺激,便会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
患者先是受到刺激后干咳不已,随着病情加重,便会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显现出咳痰症状,此时一定要多加注意,稍有不慎会加重窒息的风险。
疼痛无力
因为呼吸肌疲劳,病情严重的患者呼吸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胸部疼痛。
此外,部分幼儿和老人在病情严重阶段还会出现头晕头疼、发烧呕吐、无力嗜睡,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影响哮喘的发病机制有很多,比如遗传因素、季节因素、年龄因素、环境因素等等。经研究,在父母患有哮喘的情况下,子女的哮喘病发病率的确会高一些。
但据调查发现,很多成人哮喘病症在儿童时期就会显现出来。所以当家长看到儿童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后,需及时找医生问诊,早发现、早治疗,就会将病症从小加以控制,将会极大降低成年后哮喘发病的概率。
此外,通过长期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也会将哮喘得到控制。
因此,对于有哮喘遗传可能性的孩子,家长朋友们不需要过度忧虑,虽然哮喘病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是做到及时预防,孩子也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很多人听到「激素」二字就将它与「危险」联系在了一起,认为激素的副作用有很多,对身体伤害很大,容易产生依赖,所以不能用激素治疗哮喘。
但是,哮喘本质是气道炎症,而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此病最有效的药物,经专家研究以及临床用药得出:激素吸入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疗法,而且通过激素吸入的方式,药物吸入量仅为0.1%,副作用极小。
因此,一定要对药物有正确的看待态度,理性用药,遵循医嘱。
感觉「治好了」能停药吗?
部分患者看到自己症状缓解后就不再继续用药,结果导致病情不断反复并出现了加重倾向。
因此,哮喘用药一定要遵循医嘱,按照病情评估、治疗和检测这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停药,切不可操之过急。
1. 不抽烟、不喝酒:香烟和酒精都会对咽喉部位产生刺激,进而导致咳嗽,严重会诱发哮喘发作,甚至加重病情。
2. 稳定情绪:减少出现生气、发火等情绪激动的情况。
3. 保持室内清洁:对居住的房屋、被单被罩、贴身衣物等定期清洗、及时更换。
4. 室内多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呼吸通畅,秋冬气节还可以放加湿器,避免空气过于干燥。
5. 佩戴口罩:外出尽量佩戴口罩,注意环境中的粉尘物质。
6. 运动:可以通过一些中低强度的运动,如慢跑、散步等,强身健体,增强身体抵抗力。
7. 定期检查:遵循医嘱,按照要求定期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并加以控制。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护士"
首先映入眼帘的可能是这些
"今天,哈尔滨一位女护士,刷屏了"
"抗疫天使在人间"
"救护车被阻挡,急的护士去敲车窗"
"女护士吹气视频火了!网友:好笑又心疼"
"谢谢你为我们拼过命!"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哪个医生医术怎样高明。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医院里最辛苦的是医生,护士好像“什么都不会”。
所以大家有什么事也都会找医生,甚至对于小孩打针这件事来说,护士都是魔鬼般的存在。
你想象中的护士也许是下面这样,但真的是这样吗?
有人说,一滴水便可以反射光,那从一件小事到民族大事,便是人性的光芒。不论是刷屏网络地铁站、街道旁、高铁、飞机“拔刀相助”的“英雄”,还是一个个在疫情时期“挺身而出”的“好汉”,这些抗议英雄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她们是“医护人员”。
从南丁格尔开始,有爱心、有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便成为护士的代名词。今天是国际护士节,尊重护士,关爱护士,心怀感恩,我们相互温暖。
Dr.京愿和大家一起守护这些可爱的人。
甲状腺虽小,却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之一,其分泌的甲状腺素几乎作用于全部细胞,并影响着人体新陈代谢,在生长发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总能听说甲亢、甲减和甲状腺结节几种疾病,它们发病率高,在人群中并不少见。
那这三种甲状腺疾病之间是什么关系?到底是甲状腺出什么毛病了呢?
甲状腺是什么?
甲状腺是一种内分泌器官,形似蝴蝶,状如盾甲,故名「甲状腺」,位于人体颈前气管两侧。
其主要分泌大名鼎鼎的两种激素:T3(三碘甲腺原氨酸)、T4(四碘甲腺原氨酸,即甲状腺素);另外还有降钙素和少量rT3(反-三碘甲腺原氨酸)。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学作用十分广泛,且作用很强,这也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衡,将导致各项生理进程发生紊乱。
病状介绍
甲亢与甲减引起的症状,即甲状腺激素水平失衡导致的各种生理功能异常。
以下表格带您了解甲亢、甲减及甲状腺结节疾病各自的疾病特征。
● 甲亢
● 甲减
● 甲状腺结节
情志调理
甲状腺激素水平紊乱导致人体情绪起伏较大。
甲亢时可能出现暴躁、焦虑、易怒等情绪;甲减时则与之相反,呈现出淡漠、低落、抑郁等表现。
除了自身认识到疾病带来的情绪影响,家人也要对患者的情绪波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理解,鼓励和包容有利于患者调节自身良好情绪,避免陷入不良情绪恶性循环,反作用于疾病发生发展。
生活调理
应该对含碘食物类型充分认识,掌握饮食原则。
对于甲亢的患者,应采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矿物质的饮食原则。尤其是应忌食含碘食物和药物,烹饪选用无碘盐。
对于甲减的患者,也应该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饮食策略,并不是一味需要采取高碘饮食。
低碘引起的甲减应该适量提高含碘食物摄入;高碘引起的甲减或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则提倡低碘饮食。
另外,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禁忌辛辣食物,浓茶咖啡,尤其对于甲亢突眼患者,严格禁烟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检查要点
1.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抗体的测定:包括T3、T4、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TRAb抗体等。
2. 甲状腺超声:关注甲状腺结节形态结构,血流供应,钙化情况等。
3. 甲状腺碘131摄取测定:用于对甲状腺摄碘功能的检测,鉴别「真假甲亢」,孕期禁止。
4. 甲状腺结节穿刺(针吸细胞活检术,FNA):对高危甲状腺结节进行鉴别。
对于进行甲亢药物治疗的人群,需要按时服药,监测肝功能、血象(白细胞)、甲状腺激素水平等,及时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和可能副作用。
对于甲状腺结节,大部分是通过体检发现的。但是对于甲亢和甲减,医生很大程度上可以根据病人对自己病情的描述发现线索。
除了上述对于甲亢、甲减在新陈代谢、神经系统中的明显表现,一些体征的辨认也能帮助你在家检验自己或家人,是否患有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的视/触
● 观察
在患者坐位后仰时,或者双手置于枕后,头后仰,可以观察是否有肿大的甲状腺,是否对称,或者在吞咽时是否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 触摸
对甲状腺进行触摸,可以站在患者面前,用拇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嘱配合吞咽动作,感受甲状腺有无增大和肿块。
另外,可一手拇指向对侧推挤甲状腺,另一手食指和中指配合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摸,配合吞咽,感受甲状腺侧叶的形状和质地,对侧检查交换进行。
检查结果
颈椎病比较常见,一般我们都认为颈部疼痛才是颈椎病,至多也只想到肩背疼痛可能也是颈椎病造成的。然而颈椎病还有很多症状,比如说视线模糊了,下肢没有力气行走起来很困难,这些都有可能是患上了颈椎病。颈椎病经常会被误诊成其他疾病。
我们很多人对于颈椎病的了解,只在于颈部这部分。颈椎往上支撑头部,往下连接着后背腰腹,其作用相当重要。也就是说颈椎出现异常,能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头痛,让人心率异常等,和其他疾病症状相似。因此,颈椎病常被误诊。我们来盘点下颈椎病常被误诊的疾病有哪些。
1、高血压
颈椎病会引起血压升高或者是降低,但是很多患者仅仅是关注血压的高低,就以为是高血压症状。颈椎病影响血压是与骨质刺激交感神经有关。如果说患者在血压上出现异常,同时又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的话,就应该考虑是否是颈椎病,而不是高血压。
2、食道癌
颈椎病也会造成吞物困难。患者咽部发痒,感觉有异物,而后渐渐发展成吞咽困难,时轻时重,很容易被误诊为食道癌。为免误诊,应先做喉镜、胃镜排除癌变,再做CT扫描确诊。
3、动脉硬化或小脑疾患
下肢乏力、行走困难,也是颈椎病的症状之一。如果说患者行走的时候突然扭头、摔倒,很容易被误诊为动脉硬化或小脑疾患。但其实增生的骨质压迫椎动脉也能引起该种症状。
4、心绞痛或胸膜炎
患者感觉一侧乳房或胸大肌有疼痛感,虽然疼痛位置与心脏过近,但并不一定是心绞痛或胸膜炎。颈椎增生的部位压迫了第6、7颈椎的神经根也会有这样的症状。
5、肢瘫痪或排便障碍
肢体不便和排便困难,也可能不是肢瘫痪或排便障碍,而是脊髓的椎体侧束神经受到压迫、刺激所致。
6、视力障碍
患者有视力下降、间歇性视力模糊等,但伴有颈部头痛的,应该考虑下颈椎病,而不只只是视觉疾病。
患上颈椎病以后,患者不仅仅是颈背部疼痛,还可能会出现上肢下肢没有力气,头晕恶心视物困难等症状。因为不了解,所以很多患者在看病的时候容易被误诊。如果说患者伴随有颈部痛疼的话,一定要及时跟医生讲明,避免发生误诊,另外,到正规的医院看病,可减少误诊。
一个「癌」字三个口,患癌跟饮食的关系有多大?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布的《饮食、 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全球视角(第三版)》(每10年更新一次)报告指出,不健康的饮食会增加许多癌症的发生风险。
近日,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该报告中涉及的860项观察性研究进行了系统性评价,分析得出:
食物或营养素摄入量与11种原发恶性肿瘤发病或死亡风险之间有确切关联,为饮食与癌症风险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哪些饮食习惯是癌症的“帮凶”?《生命时报》结合最新研究并采访专家,告诉你能防癌的饮食什么样。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 石汉平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 冯长艳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者,经荟萃分析发现:
整体上来看,饮食和营养可能占全球癌症负担的20%~25%。
其中,约10%~15%归因于高热量饮食和缺乏体育活动所导致的肥胖因素;约5%归因于酒精,约5%归因于特定的饮食因素,如红肉、加工肉类。
猪肉、牛肉等是日常饮食中经常出现的食物,因此“红肉致癌”的说法可能会引起不少人的恐惧和焦虑。
对此石汉平表示,肉类特别是红肉本身并不致癌,这种说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长期、大量食用,且存在烹饪方式不当。
如煎、炸、烤肉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诱发癌症。“食物无恶美,过多则成灾,如果不是每天过量食用,尽量避免煎炸熏烤,是不用担心致癌问题的。”
而且,相比欧美国家地区人群,我国人群平均摄入红肉及加工肉的量相对较低。
冯长艳表示,癌症是一种非单一因素导致的疾病,除饮食外,遗传、环境特征(有毒物质的暴露或激素紊乱等)等都是重要因素。
而报告中提到的乳及乳制品、钙的摄入与癌症风险呈负相关,冯长艳认为,乳及乳制品的防癌作用主要归功于其中的钙:
乳制品中除了钙,乳酸菌也有利于预防结直肠癌;酪蛋白和乳糖可能增加钙的生物利用率。
实际上,关于饮食与癌症的调查研究一直是近些年流行病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除了前面最新的研究证据外,冯长艳指出,有5种不良饮食已是公认的致癌“帮凶”:
油炸、熏制食物
食物经高温反复煎炸或熏制后,特别是炸焦的食物,会产生大量致癌物。
淀粉类食物,如薯条在120℃的高温烹调下易产生丙烯酰胺、多环芳烃等致癌物。
明火或炭火炙烤的烤鱼、烤肉及腊肠中苯并芘的含量都很高,会诱发细胞突变,引发癌症。
食用油反复高温加热会使脂肪酸氧化、裂解、聚合产生更多致癌物,包括多氯联苯、丙二醛等。
腌制、加工肉类
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大量食用腌制食物或加工肉类,如咸鱼、香肠、培根、腊肉等,会增加患胃癌风险。
研究人员认为,腌制食物中含有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变成亚硝酸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会增加胃、肠、胰腺等消化器官癌变的几率。
此外,有些腌制食物属于高盐食物,可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诱发胃癌。
加工肉由于高温、高盐等加工方式,使食用者增加了杂环胺类、多环芳烃类、N-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的摄入量。
烫食、热饮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65℃以上的热饮(如咖啡、茶等)列为2A类致癌物,称其有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等可能与喜欢吃烫食的习惯有关。长期吃过烫的饮食,会导致消化道黏膜反复受损,可能引发慢性炎症,促进肿瘤发生。
研究发现,最适宜人体的进食温度是10℃~40℃,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
霉烂变质食物
食物霉变后不仅使食品感官劣变,还会产生很强的毒素,造成人们食物中毒、致病或致癌。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通常见于霉变的坚果类、谷物类及发酵食物中,它是一种在100℃下20小时都杀不死的致癌物,稳定性极强,长期微量持续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或国家的调查研究显示,凡食品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方,肝癌的发病率都很高。
酒精
除了会损伤肝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含酒精饮料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
其中,充分的证据提示,含酒精饮料是口腔癌、喉癌、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之一。
酒精与多种癌症风险的关系可能与多种机制有关:
证据表明酒精的活性代谢产物(如乙醛)具有致癌作用;酒精能作为溶解促进致癌物进入细胞;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膳食中缺乏某些营养素,使组织对致癌作用更加敏感等。
关于防癌,目前并没有具体且确切的单一食物,但是有饮食规律可遵循。石汉平建议,在维持自己饮食习惯与爱好的基础上,试着做到以下4点。
日常饮食有“取舍”
取:有意识地增加蛋白质(蛋、奶、鱼、肉、豆)及蔬菜的摄入量;多采用蒸、煮、煨的烹饪加工方法。
舍:减少红肉、加工肉的摄入量,尽量少用煎、炒,尤其是烤;减少升糖负荷大的碳水化合物,如酒精、精制糖、精制米面及其制品;避免或限制饮酒。
饮食多样、营养均衡
食物多样性决定了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后者决定了人体的健康;每天要保证多样食物——水果、蔬菜、全谷物、蛋白质和乳制品等。
要有意识地吃一些平时不爱吃或少吃的食物。注意多吃蔬果,特别是十字花科的蔬菜:
如卷心菜、西兰花、菜花、芥蓝、甘蓝、小白菜等,它们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一些抗氧化剂,其中的萝卜硫素还会促进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减少肿瘤发病几率。
一些可以生吃的蔬菜,最好生吃,可减少热加工对维生素、叶酸的破坏。
饮食最好不要走极端
纯素食或纯肉食都不是健康饮食。
目前对于预防癌症的营养建议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尤其是富含各种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可能会降低消化道癌症、乳腺癌等的发病风险。
肉类,特别是红肉中含有丰富的铁、蛋白质、锌、烟酸、维生素B12、硫胺、核黄素和磷等,这些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建议大家每天适量摄入。
合理安排进食时间
营养时相学研究发现,把同样分量或热量的饭菜,放到不同时候吃,营养与健康效应大相径庭。
对健康成年人,建议早餐、中餐吃饱、吃好,晚餐吃少、吃早;把每一天的食物摄入总量按早、中、晚的分别为30%、40%、30%的比例分配;不吃宵夜,不吃加餐,睡觉前4小时尽量避免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