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三伏天,一起认识一下“藿香正气”

三伏天,一起认识一下“藿香正气”
发表人:京东健康

作者:周纡医生

本文首发于:北京天坛医院

 

“夏至三庚数头伏”,每年这个时候,“中暑”就会成为热门话题。“中暑了怎么办?”,相信有不少人会推荐“藿香正气”,但“中暑要吃藿香正气”真的就是百分之百正确吗?

 

 

何为“中暑”?

 

首先要明确一下,咱们常说的“中暑”与中医所说的“中暑”并不是一个概念。

 

1. 西医所说的“中暑”

 

从西医的角度看,“中暑”是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中暑虽然多发于夏季,但并不局限于夏季,只要是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的环境,如炼钢厂等,都有可能发生。

 

2. 中医所说的“中暑”

 

而中医所说的“中暑”,是专指夏季发生的疾病,分为“阳暑”和“阴暑”。

 

“阳暑”

 

“阳暑”是由于夏天温度高,长时间户外劳作或长途奔走,暑热邪气侵袭人体,正气和津液受到耗损,而出现头晕、体热、口渴、出汗、乏力等症状,类似于西医所说的“先兆和轻症中暑”。

 

“阴暑”

 

“阴暑”则是人体正气不足,又过度贪凉,如长时间使用空调、电扇,空调温度过低,出汗时冲洗冷水,大量吃冷饮冰淇淋等,夏季感受了阴寒邪气,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藿香正气,只能用于治疗这种“阴暑”,而不能用于“阳暑”,无论是用何种剂型用于“阳暑”,都会更增其热、损耗津液,加重病情。

 

我们来了解一下“藿香正气”

 

“藿香正气”,在古代是“散剂”,最早出自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原文记载其主要治疗“伤寒头疼,憎寒壮热,或感湿气,霍乱泄泻,常服除山岚瘴气”。

 

此方到宋代收入了当时的“国家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广为流传。

 

现在藿香正气的功能主治是: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中医认为,本方重在化湿和胃,主治暑湿感冒,对夏季伤湿感寒、脾胃失和者最为适宜,其解表散寒之力较弱,如果表寒较重,可以搭配治疗风寒感冒的“感冒清热颗粒”等。

 

此外,夏季感冒,并不都是“阴暑”和“暑湿感冒”,也可见“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热感冒”(阳暑)等等,临床还需要辨证治疗。如果以恶寒明显,体温较高,周身疼痛等寒象为主,或者以咽痛、咳嗽、口干、大便干、小便黄等热象为主,都不适宜用“藿香正气”来治疗。

 

还有几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 如果体内有湿邪,恶心、大便不成形,而且有怕冷喜暖的表现,可以临时服用藿香正气来祛湿和胃,但如果有口干口苦、大便干等热象,就不要轻易服用。

● “十滴水”与“藿香正气水”作用相似,都只能用于“阴暑”,都含有酒精,服用后不宜马上开车,不能与头孢类抗生素同时服用。

● 藿香正气水外用,可以治疗一部分湿疹、足癣、瘙痒症,但不宜长期使用,如果涂抹5-7天后效果不明显,建议及时上医院诊治。

● 藿香正气所治的“霍乱”,是中医理论中的专业术语,意思是“挥霍缭乱”,虽然症状表现同样主要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但并不是指西医所说的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性传染病。

● “阳暑”的轻证,可以试用“任丹”或者“人丹”治疗,食疗可以临时服用西瓜、绿豆汤,更主要的是休息、补水、脱离热环境、适当降温,严重者应该配合清暑益气的汤药治疗。

● 预防“阴暑”要合理使用电扇和空调,空调温度保持26度以上,多喝热水,出汗时不触碰冷水,不大量吃冷饮冰淇淋等;脾胃虚寒者还要少吃西瓜、绿豆汤等寒凉食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每到“入伏”第一天,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就到来了。气温节节升高,挡不住的的滚滚热浪,很多人因为受不了老天爷的这份“热情”,身体出现了状况。三伏天炎热,人们的饮食量和睡眠时间都比其他季节少,人体的水分也比其他季节失去得多,身体抗病能力减弱,因此极易引起疾病。那么,在三伏天,哪些疾病容易发作?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 三伏天有哪些“热”出来的病?

     

    1. 中暑:三伏天高温的长时间作用下,人体失水过多,体温调节障碍,易诱发中暑。

     

    2. 肠胃炎:空气潮,给各种病毒和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温床,不少人贪食直接从冰箱取出的冷饮、水果、饭菜,患胃肠道疾病。

     

     

    3. 感冒发热:夏季由于温度高,常在室内吹冷空调,与室外温差大,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

     

    4. 皮肤病:伏天湿热,尤其是南方闷热潮湿更甚,易引起湿疹、痱子、皮炎等常见皮肤病。

     

    5. 心脑血管疾病: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散热会扩张体表血管,血液集中于体表,造成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缺血缺氧反应。闷热的天气还会诱发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引起脑中风。

      
    二. 三伏天如何科学养生?

     

    1.三伏天,心火重,小肠积热等,有心脏病、冠心病的人要注意要保养,少吃辛热食物,如白酒、羊等。多吃莲藕、黄瓜、绿豆等。可以将淡竹叶、麦冬、金银花泡水饮用,清心除烦。

     

     

    2.注意补水,此最宜喝粥。“度暑粥”常选用粳米、绿豆、薏米、赤小豆、南瓜等健脾养胃的谷为主料,辅以百合、莲藕、黄瓜、冬、西瓜、豆芽、冬菇、紫菜、番茄等凉清热蔬果,加以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凉益气、滋阴补血的肉制煮熬而成。

     

    夏天可以适度的运动出汗,一方面可以散热以调节体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汗来达到气血畅行,加快循环。但同时,也要避免长时间在室外高温环境下暴晒,少穿化纤类的衣物,以防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而导致中暑。

      
    三. 降暑药该如何选择呢?

     

    1.风油精 (外用):提神醒脑

     

    将风油精涂抹于太阳穴、人中等处,就可达到提神清凉的效果。但风油精含有樟脑等成分,因此孕妇、3岁以下儿童禁用;且在出汗时不宜使用,因为其芳香成分会通过汗腺被人体吸收。

     

    2.十滴水 (内服):突发中暑后恶心,短暂急用

     

    十滴水有健胃,驱风的功效,主治因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等症。但十滴水的主要成分樟脑,不适宜长时间服用,更不适合婴幼儿及孕妇等敏感人群。

     

    3.藿香正气液(内服及外用)

     

    内服:中暑预防、解暑、暑湿感冒头晕、空调病、胃肠不适(腹痛、腹胀、腹泻)。

     

    外用:湿疹、痱子、蚊虫叮咬、日光性皮炎等。

     

    特别提醒:防治小儿痱子,藿香正气液的使用方法:每天2-3支,放入洗澡水中,泡浴10-15分钟,对防治小儿夏季痱子疗效确切。

     

    此外,藿香正气液,因不含酒精,不含刺激性药材,不含糖,口感好,吸收快,所以特别适合婴幼儿、中老年人、驾乘人员、高空作业人员、糖尿病人群饮用。

     

    4.藿香正气水类(内服及外用):中暑头晕;胃肠道不适。

     

    藿香正气水,功能主治与藿香正气液类似,但婴幼儿及孕妇人群慎用:因藿香正气水口感辛辣,对胃肠刺激大。

  •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藿香正气水能够防治中暑,其实不然。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从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来看,暑邪的性质属阳属热。

     

    暑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脉象洪大等。暑为阳邪,其性开泄,故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暑性升散,升,指暑邪易于上犯头目,内扰心神,出现头晕头昏,心烦闷乱。散,指暑邪为害,易于伤津耗气,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证候。由此可见,中暑属于一种阳热病症。

     

     

    第二,从藿香正气水的药物组成、功用、主治来看,它所治的病症属于阴寒。

     

    藿香正气水由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姜汁、桔梗、藿香、炙甘草等温热药组成,功用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证。由此可见,藿香正气水所治病症属于阴寒,用它治前面所言疗属于阳热的中暑,显然不对症。

     

     第三,“阴暑”不是暑。暑为阳邪,不能再分阴阳。

     

    比如男为阳,女为阴,不能再把男分为“阳男”和“阴男”。有人为了说明藿香正气水能够防治中暑,杜撰了阴暑理论,说藿香正气水可以治疗“阴暑”。

     

    根据六淫学说,暑为阳邪,寒、湿俱为阴邪。把发生于夏季的风寒湿称为“阴暑”,是与中医传统理论背道而驰的。果真如此,那么发生在冬天的火热之邪是不是应该叫“阳寒”。难道中医理论真成了可以随意发挥的“诡辩论”?

     

     

    阴暑、阳暑之分不符合中医理论。所谓的阴暑,其实就是夏季感冒,与暑邪没有关系。夏季感冒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治疗,不能以此说明藿香正气水能防治中暑。

     

    以上三点说明:藿香正气水不能防治中暑。既然藿香正气水不能防治中暑,为什么在闷热的夏天,喝上一支藿香正气水,会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呢?这是因为,烈日炎炎下的高温,虽然令人不爽,但可以耐受;而闷热的天气,令人感到窒息。

     

    高温是暑热所致;而闷热主要是高温加潮湿造成的。夏季感冒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好比自然界的闷热天气,多因气温高又感受风寒湿所致,此时服一支藿香正气水,因为祛除了湿邪,自然有神清气爽的感觉。

     

    真正的高温中暑,应该用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该方由寒凉药组成,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效,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这种纯属阳热的病症,用藿香正气水是没有效果的。

     

    如果夏季感受风寒湿,可以用藿香正气水,该方由温热药组成,功用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夏季感冒或者胃肠型感冒。夏季感冒与中暑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清暑益气汤治疗中暑,好比空调的制冷功能,制冷自然降温。藿香正气水治疗夏季感冒,相当于空调的除湿功能,除湿可以使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除湿不是制冷,所以藿香正气水不能治疗中暑。

  • 东垣在《脾胃盛衰论》中说脾胃病:“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说明精神因素损伤脾胃很严重,避免湿热上身,还要注意情绪,避免伤脾胃。

     

     

    关于湿热病,寻根问源,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还是后天失调所致,总能找到脾胃虚弱的病本。所以防治湿热首养脾胃。

     

    曾见过这样一位女性患者,年龄30岁,已婚4年,没有孩子,因为老公时运不济,再加上双方父母体弱多病,这位患者天天焦虑,浑身不舒服,今天这儿疼,明天那儿疼,干什么都不顺心,意志消沉,一大家子都陷入愁云修雾中。

     

    又有一回,这患者因二便不畅,且尿黄便溏腹胀来找我。一搭脉,一问诊,脾胃湿热引起的,给她开了健脾胃除湿热的汤药,建议她注意保持好心情,注意饮食卫生。

     

    听说这话,患者又长呼短叹起来,说自己的家事如何如何,天天心里不舒服。她也知道自己近几年来的确是患了很多“毛病”,全都是自己的“心病”,可就是解脱不了。我劝她想开点,注意保持好心情,她说她明白,也会慢慢调整。

      

    之后再给这位患者看病,努力做到心身同治。时至半年,患者的确淡然了很多,身体也更健康了,之前一些湿热的症状也消失了。

     

    东垣在《脾胃盛衰论》中讲了情绪与脾胃的关系,他说:“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说明精神因素在内伤病发病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尤其是使脾胃之正气受伤,这种危害是很严重的。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之所以只活了54岁,就是因为他过于操劳、思虑过度造成不思饮食、脾胃衰弱,最终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撒手人寰,让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变化,如对孤独生活的疑惑,对家庭或同事的恩怨,对疾病及死亡的恐惧等,这些心理和不良情绪,如果经常出现,则可影响脾胃功能或出现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如动气后脘腹胀满、疼痛、纳呆等,如果长期脾胃不好,则可能累及其他脏器,导致身体正气不足,待招惹湿热等内外邪时,诸多湿热症会出现。所以防治湿热症时,养好脾胃也要注意情绪问题。

      

    ① 保持良好的心态

     

    首先是要有一平常心,有一句话说“你的烦恼,都是你不切实际的希望”,所以别太追求美好,把生活看得平淡些,修炼自己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周围的人与事能充分理解,遇事能泰然处之,镇静自若,这样才能避免被不良情绪牵制,减少坏情绪对身体的危害。

     

    ② 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会习惯性地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并希望从团体中得到爱。在一个环境中,我们能够得到别人的友爱、互助、需要,那么充满快乐的人际关系就有利于清除不良心理。

     

    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和诸”自己的生活环境、与人相处,以和为贵,同时要学会尊重和奉献,学会感恩和真诚,当你真诚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无私奉就自己的一片爱心时,你会欣喜地发现,你获得的比你给子的更多。千万不要因为怕别人不高兴而把自己同他人隔绝开来。孤独只会使不良情绪更加严重,伤害人更深。

     

    ③ 适当发泄不良情绪

     

    心情不好时不要一直憋着,找个可靠的人,找个可靠的环境,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也可以在忧伤时哭泣、读诗词、写日记、看电影、听音乐,这些都是很好的宣泄方式。

     

    另外,要注意有意识地获取成功的体验,这样有助于培养你的信心和乐心态、更有愉悦的心理感受,有益于培养好心情

     

     

    总之,“气为百病之首”,为了保持身体气血平和,一定要注意保持好情绪,避免精神状况不佳久之影响脾胃产生疾病,同样也避免湿热的产生。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 情绪不好会伤脾胃,而脾胃是维持一身正气的基础,所以保持好心情,有助脾胃安健,有助防治湿热袭身。

     

    ② 保持好情绪要有方可循,后面我们将给大家普及一些保持好心情的诸多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腰腹受凉,全身都冷

     

    今年春天来得格外早,你是不是急着减衣服了?岂不知,早春二月,乍暖还寒,着急减衣服可是要着凉的。林琳一下班就捂着肚子说胃疼,回到家一头倒在床上,盖上厚被,缩成一团,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妈妈赶紧把电热宝放在她的肚子上,又烧了姜汤催林琳趁热喝下,折腾了好一会,林琳的手脚暖和了,脸色也缓和过来,胃痛也缓解了。

     

    这时妈妈开始数落她:这才阳历二月,农历还是正月,春天刚露头,冬天还没过,急着穿低腰裤、短衫,一抬手一弯腰,肚肚就露出来了,能不受凉吗!

     

     

    林琳妈妈说得有道理。常言道“春捂秋冻”,早春不要急着减衣服,这是因为冬春交替之际,气温变化无常,尽管气温在逐渐回升,但还可能出现倒春寒,如果你过早地减衣服,将体表腠理曝露在外,寒湿之气就会趁虚而入,轻者引起不适,重者招致疾病。

     

    人体腹部和腰部 是最怕寒湿侵扰的部位,这是为什么呢?

     

    祖国医学讲的很明白,人体腰腹部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穴位。比如我们人人都有的肚脐眼,中医称神阙穴,是胎儿吸取母体营养的唯一途径,也称之为命蒂,就是生命结蒂之处,何等重要!可想而知,林琳出现的胃痛、胃胀就是因为常常把肚脐暴露在外,受凉之故。

     

    在肚脐眼的下方有关元穴和气海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丹田,是人体真气、元气发生的地方。寒湿之气从神阙穴浸入,导致虚寒症,诸如五更泻、尿潴留、慢性腹泻等。在肚脐眼的上方有上、中、下脘穴,这里受凉,会引起脾胃相关的各种病症。

     

     

    美眉们常常外露的后腰部位也有不少关系重要的穴位。在腰带部位有腰阳关,是阳气通行的关隘,现在女孩都喜欢穿矮腰裤,这个部位很容易受凉,年轻时不觉得怎样,上了年纪冷天一来就会感到后背发凉,原因是经络不通,阳气无法上行。在腰部正中线上两肾之间还有命门穴,是人体生命来源之所,是肾阳藏身的地方,此处如果受寒湿侵扰、肾水不能上行,滞留在那里,久之生疾,腰膝酸软、下肢浮肿、月经量少、有血块、面色灰暗等等。

     

    如此说来您就明白了,在早春2月,一定不要急着减衣服,要格外注意腰腹保暖。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调养。

  • 《黄帝内经》里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现代人已违背四时养生法则,为了避免冬季湿热袭身,用藿香正气水也不足为怪

     

    有一年冬季,去中医养生界颇有名气的一位老师家玩,中午留在老师家吃火锅,饭后闲聊,讨论养生问题,很是惬意。大约饭罢两小时,老师主动去屋里取出一瓶“藿香正气水”,仰脖,很痛快地服了下去,问我要不要喝,我连连摆手。因为我对“藿香正气水”的气味实在不敢恭维,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服用。另外一个原因,我觉得药就是药,不能随便喝。

     

     

     

    大家都知道藿香正气水多是夏季家庭常备药,藿香正气散(水、丸)处方来源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国药典】》(1990年版)。

     

    药物组成: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获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

     

    药物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藿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肠胃型感冒,以及急性胃肠炎,急、慢性结肠炎,荨麻疹、酸中毒,体癬皮炎等。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忌服,忌生冷油腻食物。不良反应,本方毒性甚低,但藿香正气水系含40%~50%乙醇液体制剂,故对小儿、妇女、老人及不饮酒的患者,常可引起酒样反应。极少数患者口服藿香正气水后引起过敏性药疹,经停药或用抗过敏处理后症状很快消失。

     

    虽然从上面的内容来看,藿香正气水的毒性不大,对于人们日常保健很有益,但是我对于老师的行为还是不解,问他为什么大冬天服用这个药。老师说:“现在这个药,在这个时代应该是一年四季家庭可以常备的。因为现代人已经不会遵循四季的生发收藏来规律生活了。

     

    一年四季人们总是怎么痛快怎么来,穿衣戴帽,居住环境,总是逆着正确的养生之道而行,吃的喝的更是湿热袭身导致疾病的祸首。比如烧烤、火锅一年四季都可以被人们随意地搬上餐桌,肥甘厚味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食。人的脾早就被为热湿腻的食物伤得不轻了。所以如果要想防治湿热症,这藿香正气散(水、丸)也要应人体的需要而选择,而不能拘泥于只有夏季才能服用。尤其是对于湿热体质者,或者受湿热伤害的人,或是正在感受湿热病症痛苦的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一年四季家中常备香正气散(水、丸),对养生保健有用。”

     

    听了老友的说法,细细品味,很是受用。所以决定回家也给药箱中备些藿香正气水。不过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一定要对症。家庭常备是必需的,但是对症服用,则要请遵医瞩。

     

    另外,香正气水除了常备、可以外用,还有一些新用法。下面我们来针对湿热导致的几种疾病,介绍有关藿香正气水的新用法。

     

    冬季吃完火锅、烧烤后保健药

     

    火锅和烧烤多以海鮮、牛羊肉、动物内脏等为主料,并佐以辣、麻辣、油腻、温燥的辅料配伍而成,一般酒水佐餐火锅、烧烤,则是此类饮食最佳搭档。虽然这样的美食组合让人吃得很爽,但是过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势必伤害脚胃。所以无论什么季节,哪怕是冬季,吃完火锅、烧烤后,为避免上火,或湿热袭身,可以服用1~2支藿香正气水。当然减少食用此类饮食是比药物更好的保健之道。

     

    暑夏失眠

     

    可服用藿香正气水,每次1支,1日2次,连服10日,疗效显著后再用归牌丸作调理。

     

    也可用藿香正气水数滴,涂擦两侧太阳穴,及后枕部风池穴,在睡前半小时进行,持之以恒,即可见效。

     

    暑夏长痱子

     

    痱子是夏季常见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痱子融合,导致脓疮从而继发感染。用藿香正气水治疗痱子,效果较好。可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2。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浄擦干,然后用消毒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很管用。

     

     

     

    妇女白带过多

     

    白带过多,在临床很多说法是湿热下注,所以用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升,1日3次,连用5~7日,对于除湿热、止带也是很有益的。

     

    湿疹

     

    用藿香正气水外涂于皮损处,每日3~5次,连用3~5日。对湿疹性皮炎、婴儿湿疹、阴囊湿疹、带状疱疹、脚气也有效。

     

    肛门湿疹

     

    在每晚临睡前,先将患处洗净,再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涂搽患处,两周为一个疗程。此法具有良好的燥湿止痒之效。

     

    汗疹

     

    先将患处洗净,然后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涂抹患处,每日涂抹3~5次。此法具有良好的止痒作用。经常出现汗疹的人,可在洗澡时将藿香正气水兑入洗澡水中用以浸泡身体,以达到预防汗疹的目的。

     

    总之,藿香正气水无论内用还是外用,都可以和湿热挂上钩,所以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但一定要注意对症,最好请遵医瞩。如有不适,请停止使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夏末秋初,天气渐渐转凉。白天气温依旧很高,入夜后气温渐渐凉爽。“秋老虎”来了,这时你是否有以下的症状:

     

    A晚上睡不着,白天不清醒,头脑昏沉沉

     

    B脾气不好乱发火,胡思乱想难入睡,口中有痰吐不出

     

    C眼袋统统冒出来,身体虚胖,腹胀气

     

    D头发、皮肤油亮亮,浑身无力常疲乏

     

     

    这时你很可能脾湿了!中医认为,在炎炎夏日身体很容易受到湿热的影响,产生脾湿的症状。脾湿可分为寒湿和湿热。其中寒湿困脾是指寒湿内盛,表现为胃口不佳、吃饭没有口味、腹痛腹泻,头身困重,身体虚胖;湿热则是指湿热在体内,以腹胀、身体疲乏、口中黏腻为主要症状,排完便后依旧想要再排便的感觉。不论是哪种脾湿的症状都说明脾虚了,运化水谷的功能就会收到影响,而产生痰多的症状。一旦身体健康受到阻碍后,湿气就越发排不出去。脾的运化不好,消化吸收就不好,容易出现厌食、腹胀等症状,还会引发头昏头重、失眠、四肢酸懒、关节,屈伸不利,易腹泻等症状,如果湿气在皮下,就产生虚胖。

     

    那么在初秋这个适合补脾的季节里应该食补些什么把湿气排出体外呢?可以用中药里药食同源的山药、莲子、薏苡仁来补脾气。可以用薏米、燕麦、糙米、红豆一起熬煮至软烂煮好后放适量的冰糖调味即可。

     

     

    这里还要给年轻的朋友们推荐一道大餐,就是咖喱。

     

    咖喱是什么?

     

    咖喱是由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酱料,常见于印度菜、泰国菜和日本菜等,一般伴随肉类和饭一起吃。咖喱是一种多样变作特殊地调过味的菜肴,最有名的是印度和泰国烹调法,然而咖喱已经在亚太地区成为主流菜肴之一,除了茶以外,咖喱是少数的真正泛亚的菜肴或饮料,它的来源是印度。咖喱分泌一般是由十多种至数十种天然草本植物、香料熬制而成的。

     

    营养价值有哪些?

     

    咖喱的主要成分是姜黄粉、川花椒、八角、胡椒、桂皮、丁香和芫荽籽等含有辣味的香料。咖喱其中具有的辛辣香辛料增进食欲、令胃液分泌、促进唾液产生,从而加快胃肠蠕动增进食欲的作用。辛辣的香辛料可促进血液循环,驱散湿寒,消除脾湿引起的腹痛、腹泻的症状。在炎热的地区,人们特别喜欢吃咖喱菜肴,是因为可以帮助其发汗,起到身体排湿的作用,湿气祛除了身体就不会懒懒的,头昏头痛的症状就会消失了。除了有调味的作用外,咖喱内富含粗纤维、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并含有钙、铁、磷、镁、钾等多种微量元素。咖喱的主料是姜黄,姜黄是一种酚类抗氧化剂,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研究指出,姜黄还有启动肝细胞并抑制癌细胞的功能,对于肝病和癌症的预防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此外,姜黄素还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疤痕形成的功效。重点来了,在夏末秋初的季节里用咖喱来补脾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姜黄是一种中药药材,具有温身、健脾、和胃、驱寒祛湿、增强新陈代谢的作用。针对脾湿的症状姜黄可以说是十分对症。据加拿大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咖喱中所含的姜黄素具有保护心脏、防治心力衰竭的作用,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姜黄素能够防止病逆转心脏肥大,从而恢复心脏功能。

     

    怎么吃?

     

    在烹饪中咖喱具有提高食材的香味、去腥,用咖喱搭配海鲜可以很好的祛除海鲜的腥味,咖喱鱼、咖喱虾还可以综合食材中的凉性,使其味道更佳浓郁。适量的土豆、胡萝卜也是养脾的好食材,加上适量的鸡肉或牛肉类来一道美味浓郁的咖喱饭,让身体里的湿气排光光。建议一周吃两次左右咖喱即可,吃多也可是也容易“上火”的!

     

    如何选购?

     

    咖喱主要有法国牛肉咖喱、泰国绿咖喱、马来西亚牛肉咖喱、印度鸡肉咖喱、斯里兰卡海鲜咖喱、尼泊尔豆子咖喱,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和需要选择,当然这些都是进口货,要说当地的应景的直接超市里的咖喱块那是相当方便快捷,口味浓郁。咖喱味道不浓香的不宜选购,食疗效果亦不好。

     

    咖喱的存储

     

    咖喱应密封保存,以免香气挥发散失。

  •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过一句话“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这句话说的简单,却道出了阳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人体这诸般热气,都需要借助心肺的阳气,来宣通。但是心肺也需要气血供养,所以心肺的阳气依赖于胸中大气才能正常工作。

     

     

    然而一旦人体胸中大气虚陷,再加上人们平时这心肺阳气就不怎么充足,经常熬夜加班,耗气伤神,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加重心肺的虚弱。这种情况下治疗,张锡纯提出,治疗时需要在补心肺阳气的基础上,升提胸中大气。如果单纯的吃附子、干姜这类温阳药效果不会太好。

    张锡纯为啥要心肺同调?

    我们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咱都学过生理卫生课,了解到咱们人体需要的能量、热量都是通过心脏中血液循环布散到全身的。那么张锡纯说人体的热量不足需要同时来补心肺的阳气,这是何道理?单补心阳就好了,为啥要补肺呢?

     

     

    张锡纯认为,人体的心脏很特殊,有一个循环叫体循环,也就是我们大家常规理解到的,心脏推动气血流向全身指的就是这个循环。但是,我们心脏还有一个循环,叫肺循环。所以如果我们单纯来温心阳的话,就不如心肺阳气同时温补更有效。

    回阳升陷汤

    张锡纯针对胸中大气不足,附加心肺阳虚的患者,自拟了这张回阳升陷汤。回阳升陷汤一共有5味药,分别是:黄芪、干姜、当归、桂枝、甘草。清代医生喻嘉言在《医门法律》这本书中最推重心肺之阳,说如果一个人心肺阳气旺,那么阴分的火就会潜伏起来,不容易上火。到了陈修园更加发展了这个说法,说如果一个人心肺的阳气充足,那么阳气就好像房顶的灯光一样,照耀着整个房间。既能够温暖脾胃,还能够消化痰饮。让整个身体暖洋洋的。而张锡纯的这张回阳升陷汤,正是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同时温补心肺,调养气血。

     

    这张方子完全不是在升陷汤基础上的小加减,而是大改动。这方子照顾到了心中的血和肺中的气。干姜配黄芪既能温肺中之阳,又能补肺中之气。桂枝配当归,既能温心中之阳又能补心中之血。和以甘草,成辛甘化阳之势。这方子配伍的非常巧妙,平时很多人这胸中总不清净,不是咳嗽就是有痰,还有人觉得自己免疫力,说白了,还是这胸中阳气不足所致。所以这张方子不但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回阳升陷汤的适应症

    比如我们平时在单位,操心劳神的事儿太多,于是经常会耗伤心中阳气和气血。这个跟武侠小说里说的故事差不多。被对手一掌伤了元气的样子。所以上班族的朋友,如果经常觉得后背发紧不舒服,气短没精神,确定为心肺阳气不足时,可以参考回阳升陷汤方证。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神农为白及老人治好了病之后,众人感谢,那场面不可谓不热闹。也就在这热闹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姑娘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扑通一下跪在神农面前,大呼“救命”,神农急忙扶她起来,问清缘由后,急与此人奔了过去。

    话说神农与那姑娘快速地离开,众人甚是惊讶,不知何故。部分好奇的人就悄悄地跟在他们的后面。但见,神农与那姑娘在一茅屋前止住了脚步,神农先是在屋外鞠了一躬,然后随那姑娘走进了那茅屋。

    茅屋内,陈设简陋,扑入眼帘的是一位中年妇人,躺在病床上,浑身瑟瑟发抖,蜷成一团,面黄肌瘦,看上去都叫人可怜。不一会儿,那妇人又觉浑身发热,烦躁不安。这样的病状,神农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也不知所措。也难怪那姑娘跑来跪求神农的,这样的症状,就连神农也是头一次见到,更何况那姑娘呢! 

    神农仔细瞧了那妇人的病状,沉吟了片刻,便吩咐那姑娘在家好好伺候她娘,他出去寻求良药。就在神农走出那茅屋的不远处,却看到一种特殊的植物,这种植物高1~2尺,茎梗单一或几个茎梗丛生,上部多回分枝,作“之”字形曲折,叶片呈互生(叶子所排列的序列是相邻的两个叶子长在相对两侧,而每个茎节上只长一个叶子),开黄色小花,花呈伞状花序。神农见这株植物,于是将这株草连根拔起,一看究竟。原来这植物颇有微香,那植物的根部膨大,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神农尝了尝,这植物味道有点苦,但却性情平和,觉得这株植物必然不平凡,于是仔细分析研究起这植物的药性来。以神农目前对药性的了解,发现此药对于那妇人的病状,很是对症。为什么呢?

    那妇人的详细病状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神农看其舌头,发现舌苔薄白,病情不像单纯的寒证,也不像单纯的热证,神农暗思:这种病况应该是介于半表半里之间,这与刚才所尝的那味药的药性颇为符合。

      

    那么他刚才尝到的那味药药性又如何呢?那药性寒,却不胜寒,仅微寒而已,药气香,仅微香而已,味道苦,仅微苦而已,此药如此奇妙,必能对那妇人的病况有所帮助(即原著中所说的“味苦平”)。神农再三品尝和推敲这味药,终于发现这味药能够解决“寒热邪气”(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与那姑娘的母亲之病是对症的。

    神农将此药采摘后,叫那姑娘用此药熬水,给她母亲喝,汤药入口,那妇人渐渐安静了,那女孩可吓坏了,还以为她母亲是不行了。吓得碗子都摔在了地上,神农见状,赶紧上前观察,然后安慰那女孩说,姑娘,你娘亲的病情会逐渐好转的,她折腾了这么多天,喝了这汤药,进入梦乡了,过一阵就会清醒了。

    神农也在外面等待,等待这妇人的清醒。但是神农胸有成竹,他觉得这药应该是对症的,这次的问题应该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小花,小花……”茅屋里有人说话了。

    那姑娘听到叫声,高兴地要跳了起来,发现母亲醒了过来,母女俩好不亲切。神农看到那景象,母女抱作一团,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 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在这一天的夜晚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祈求智慧和技巧,所以又称为“乞巧节”。因为后来又加入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节又被赋予了爱情色彩。乞巧节那天民间会有很多乞巧活动,如穿针乞巧、晒衣晒书、投针验巧、拜织女、贺牛生日等等。

     

    随着西方情人节的输入,乞巧节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而过节时的活动又增加了一项:给情侣送花。送花的品种很多,但以玫瑰为多。

     

     

    七夕送玫瑰,虽说是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但在我国流行时,自然又注入了中国元素,比如送一朵玫瑰表示情有独钟,五朵表示无怨无悔,十朵表示完美的爱情,五十七朵我爱我妻,六十六朵情场顺利,九十九朵长相厮守,一百朵百年好合等。诗人张志真认为玫瑰花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可以溯源到唐代,他在诗中写到:“祖籍应在平阴县,情侣常以寄相思。一年一度乞巧节,正是玫瑰走俏时。”

     

     

     

    玫瑰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舒肝理气、活血调经的作用,常用来治疗肝气郁结、情志不舒而致的气滞胃痛、梅核气、痛经、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乳痈等病。下

     

    下面介绍几则偏方:

     

    1、主治肝气犯胃,气滞胃痛。用玫瑰花研细末,开水冲服,每次3克,一日两次。或者用干玫瑰花茶适量,开水冲服。

     

    2、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的梅核气。用玫瑰花5克、月季花5克、绿茶3克、桔梗10克、山萸肉6克,共为细末,分3次沸水冲服,每日1剂。

     

    3、主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用玫瑰花6克、藏红花2克,水煎分二次服,每月经前服3-5剂,连用3个月。

     

    4、主治肝郁气滞所致乳痈。用玫瑰花3克、母丁香2克、黄酒30毫升,水煎服,5天为一个疗程。

     

    本文旨在科普,请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 我有一次生气,多年前的一次和俺家那口子因家庭琐事儿口角引起的,觉得气往上顶。两三天不想吃饭,连水都不想喝,虽说俺那口子当天陪赔礼道歉了,但是我还顺不了气儿,后来太难受了,去药店问了一下营业员,她推荐的叫木香顺气丸,我吃了几次就好多了,以后又吃了一种叫解抑宽心丸,才彻底好了。 

     

     

    这是一个读者的留言,让我想起这么一个著名的方剂。以前我也是个小心眼的人,很容易因为一件事或者别人的一句话而生气郁闷。后来慢慢长大,经历一些事之后,我自己的心也宽了很多,很少因为别人生气,自己也很少郁闷。只是,偶尔会和媳妇拌嘴,但过会就好了。我没有因为生气吃过药。

     

    木香顺气是一个很古老的方剂,由木香、砂仁、醋香附、槟榔、甘草、陈皮、厚朴、枳壳(炒)、苍术(炒)、青皮(炒)、生姜等组成。

     

    学习那会,老师讲解木香顺气的作用说到:方中以木香、香附疏肝理气,和中止痛为君药。厚朴、青皮行气燥湿,散结消积;枳壳、槟榔行气导滞宽中;陈皮、砂仁理气化湿和中;苍术燥湿健脾,共为臣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之功。 

     

     

    在以前的医学典籍中,有几个方剂以木香顺气命名,现在常用的来自《证治准绳》,主要用于治疗气滞不舒,胸膈痞闷,两胁胀痛,饮食无味及停食积聚等,苔薄白腻,脉弦细。

     

    中医理论讲多了容易犯晕,我用浅显的方式聊下这个方。平常我们都知道,如果有个人,不管这个人是你的亲人或者朋友,只要是和你有关系,惹你生气了,都可能让你感到难受。先是气的胸闷,难受还有胁疼。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症状,那就是胃难受,吃不下去饭,肚子胀。所以,在临床上能看到,但凡胃病患者多和肝气不舒有关系。 

     

    治疗胃病,很多时间我们都会照顾到肝气,也就是疏肝理气。木香顺气用了理气、行气的药,目的还是为了舒缓不舒之气。这个方用来治疗爱吵架的两口子,还真是不错的方剂。只是单纯靠这个还不够,更多的还需要自己调整心态,舒缓自己的心情,疾病才能痊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