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一种可治的遗传性共济失调

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一种可治的遗传性共济失调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张麟伟
【摘要】 目的 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4型一家系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及致病基因ADCK3的突变特点。方法 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2008-2018年收集的已排除Friedreich共济失调及其他致病因素的拟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共济失调家系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结合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致病突变验证,并详细分析患者的临床表型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 我们发现的这例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4型患者为青年男性,父母非近亲结婚,临床表现为消瘦、自幼运动不耐受,缓慢进行性走路不稳,说话声音改变,并有饮水易呛咳,头部及躯干不自主震颤,性功能障碍、长期便秘。查体:胸段脊柱侧弯,余内科查体大致正常。神清、构音障碍,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双侧深浅感觉正常,双侧指鼻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弓形足(-),Romberg征(-),宽基底步态,串联步态不能。共济失调评估量表(SARA)评分14分 (步态3.0, 姿势3.0, 坐0, 言语1.0, 手指追踪1.0, 指鼻试验2.0, 快速轮替运动2.0, 跟膝胫试验2.0)。辅助检查发现患者血乳酸水平升高6.9mmol/L(正常:0.5-1.6mmol/L),脑MRI平扫显示小脑半球明显萎缩,全脊柱X线显示脊柱向左侧凸。股四头肌活检MGT染色发现破碎红纤维、SDH染色可见阴性肌纤维。基因检测在ADCK3基因中发现了复合杂合突变:移码突变 1844 _1845insG, p.616fs(已报道)及错义突变907 G> A, p.Arg301Gln(未报道,Polyphen2, SIFT, MutationTaster等软件预测为致病突变)。经一代测序及家系验证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于患者的父母,患者的兄弟姐妹均携带其中一个突变,均无症状。患者经口服补充辅酶Q10 30mg tid后,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半年后复诊SARA评分降至8分 (步态1.0, 姿势2.0, 坐0, 言语1.0, 手指追踪1.0, 指鼻试验1.0, 快速轮替运动1.0, 跟膝胫试验1.0),停用辅酶Q10后症状迅速恶化,以至患者对该药形成依赖。结论 ADCK3基因突变导致的原发性辅酶Q10 缺乏症4型,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并可伴有明显的运动不耐受、震颤以及轻度自主神经症状等表现,大剂量补充辅酶Q10症状常可有戏剧性的缓解。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在中国人群尚未有报道,作为遗传性共济失调疾病中极少的具有可治性疾病代表,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高通量测序技术有助于快速诊断该病,并进一步扩展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功效一:心脏疾病的改善和预防


    心脏是高耗能器官,其辅酶Q10含量在人体各脏器中最高,对辅酶Q10也最敏感。人体缺乏辅酶Q10,通常第一个受到影响的就是心脏。几乎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辅酶Q10能提高心肌功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有报道称,辅酶Q10能增加心力衰竭的存活力达300%,超过75%的心脏病患者在服用辅酶Q10后,病情显著改善,大大降低了猝死的风险。

     

    功效二:保护大脑神经细胞,增强人体活力


    心脏之外,大脑是人体最活跃的高能量需求的器官,辅酶Q10能为心肌细胞和脑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能量,维护健康活跃的大脑和神经细胞。服用后,你会惊喜地发现,精力会充沛很多。

     

     

    辅酶Q10是激活细胞呼吸,促进细胞产生能量的营养素。人体95%的能量产生都与辅酶Q10相关。辅酶Q10缺乏会导致机体疲劳,长期严重缺乏甚至会引起心力衰竭。补充辅酶Q10 ,你会惊喜地发现,精力、体力和耐力都增强了,不再经常感觉疲劳。辅酶Q10显著增强机体活力,抵抗疲劳,是运动员们的最爱,也是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摆脱疾病困扰的最佳选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辅酶被炒的很火,但是美国的FDA的标准认为它属于保健品,所以我们并不能把它作为药品,中国的CFDA认为它的量应该为作为一种保健品,它的最大剂量应该是每天50毫克,但是大多数都超标了。

     

    为什么会超标?

     

    因为我们现在在市面上购买的辅酶都属于进口,而进口的标准每个国家都不同,比如有美国的也有澳洲的,以这两个国家辅酶Q10代购的比较多,但是问题是国外人和我们中国人的体质标准、饮食结构有区别。尤其美国人的体格明显比我国人要大,所以他们的标准和我国不同,另外还有饮食结构,我们与他们有区别,这也会影响辅酶Q10的含量。

     

     

    大多数国外的保健品会比我国标准要高,但是当达到了我国的最大剂量时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达到我国的标准最大剂量是对我国人群人体允许,在大就容易造成身体问题了,而国外的辅酶Q10最大有超量175%的。


    作为一种保健品我们应该怎么吃?

     

    不管你是代购还是在国内购买的建议你都要正常的按照我们标准使用也就是每天最大剂量50毫克,你会问那我这个超标了怎么用?

     

    简单,你可以按照它上面的量算一下50毫克大约是多少片,比如是四分之一片就可以将它用小刀或者切药器切成多少分之一片,还有如果你觉得麻烦你可以隔几天吃一整片,这也是一种方法。
     

  • 相信经历过妊娠的女性朋友,都会对叶酸有所了解,在怀孕的时候特别是头三个月,甚至是备孕期间,医生通常都会建议补充叶酸。叶酸其实是一种维生素,只是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中的一种,虽然需求量不大,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叶酸对我们人体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妊娠期间,而是贯穿于我们的一生。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科普下叶酸的重要性,缺乏叶酸有什么临床表现,以及如何科学地补充叶酸。

     

     

    小小的叶酸,大大的作用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是我们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它能够帮助蛋白质代谢,并与维生素B12一起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天然的叶酸以叶酸盐的形成存在于许多食物中,比如绿叶蔬菜、水果、麦片、谷类、坚果和肉类等。我们人体从小到大都需要叶酸,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需求量也会增加,婴幼儿约需要30-45微克/天,一般正常人每天需要200-400微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叶酸摄入量不低于200微克。

     
    身体缺乏叶酸时常见的5种症状

     

    常常有朋友会问,叶酸这么重要,那我怎么知道身体是否缺乏?其实,在日常正常饮食的情况下,通常是不会缺乏叶酸的,但万一真的缺乏时,身体可能会有以下这些症状。

     

    1. 面色苍白,全身乏力

    叶酸的缺乏会使DNA合成受到抑制,核蛋白形成不足,骨髓中新生红细胞不能成熟,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减慢,同时细胞体积增大而出现巨幼红细胞,其结果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往往会有贫血貌和贫血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全身乏力等。

     
    2. 血压升高

    叶酸缺乏会促使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会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基因,诱发心血管疾病发生,而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血压升高。

     

    3. 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

    有研究发现,叶酸缺乏会使高级神经功能受损,从而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不仅如此,新生儿神经系统发生异常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都与叶酸的缺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4. 食欲减退、恶心

    叶酸缺乏会导致舌炎,以致出现“牛肉舌”——舌面及舌背鲜红色。还会引起胃黏膜发生萎缩性改变,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

     

    哪些人群应注意补充叶酸?

     

    1. 妊娠期

    正常成年妇女每日需叶酸50~100ug,而孕妇每日需叶酸300~400ug,多胎孕妇需要量更多,同时孕妇肾血浆流量增加,叶酸在肾内廓清加速,肾小管再吸收减少,叶酸从尿中排泄增多。妊娠早期补充叶酸可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另外由于妊娠期身体对各方面营养素需求量的增加,孕妇本身也需要更多的叶酸补充。造成妊娠期发病或病情加重。

     

    2. 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

    有部分高血压病人同时合并有高同型半胱氨酸,之前已经说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元凶之一,而补充叶酸可以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保持在比较安全的范围内,所以这部分人应注意补充。

     
    3. 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可使DNA合成障碍,全身多种组织和细胞均可受累,以造血组织最明显,特别是红细胞系统。可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皮肤黏膜苍白等。

     

    4. 精神系统疾病

    叶酸与多种精神系统疾病均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以及前面所说的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都可以适当补充叶酸。

     

    5. 使用甲氨蝶呤

    某些患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需要使用甲氨蝶呤这个药物的,也要注意补充叶酸,补充叶酸可使甲氨蝶呤肝损伤发生风险降低16.8%,也可使甲氨蝶呤停药风险降低14.2%。

     

    通常情况下,叶酸的补充只需要正常的饮食就能够满足,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身体里叶酸缺乏,就需要同时服用叶酸片来补充,而叶酸片又有不同的规格,具体补充多少以及如何服用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补充,以免过量。

  • 辅酶Q10,无论是药品还是保健品,名气都非常大,那么这个药物对心脏到底有啥好处?心肌缺血如心脏病可以用它吗?这里我开门见山,给出我的观点:辅酶Q10确实对心脏有一定好处,心肌缺血可以用辅酶Q10,但是,切记辅酶Q10只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对于真正有心脏病如心肌缺血或冠心病的患者朋友,辅酶Q10可以用,但不能替代其它真正的心脏病治疗药物。

     

     

    辅酶Q10的药理作用

     

    辅酶Q10又名泛醌10,是一种内源性物质,既能参与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同时也参与三磷酸腺苷的生成。辅酶Q10对心肌和血管均有保护作用,因此在医疗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辅酶Q10在沙丁鱼、秋刀鱼、动物内脏、牛肉、猪肉、花生等食物中含量较高,普通膳食每天辅酶Q10摄入量2~5 mg,远达不到病理状态下机体的需要。

     

    ​1、保护心脏:

     

    辅酶Q10能帮助心肌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辅酶Q10可减轻心脏急性缺血期心肌收缩力的急剧下降,同时减轻三磷酸腺苷的减少,保护心肌细胞,从而缓解心绞痛患者的胸痛、心悸等症状;还能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发绀、水肿、肺部啰音、呼吸困难、心悸和心律失常等。

     

    2、预防血管粥样硬化:

     

    辅酶Q10能够清除氧自由基,防止血管病脂质过氧化、减少血脂沉着与血管壁。

     

    3、保护皮肤、抗疲劳:

     

    辅酶Q10有调节细胞代谢、激活细胞呼吸和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能够维持生物膜的结构完整性,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长期使用能够延缓皮肤老化,具有保护皮肤和抗疲劳的作用。

     

    4、防癌抗癌:

     

    有相关报道指出,辅酶Q10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所以在癌症治疗方面也有应用。

     

     

    辅酶Q10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1、辅酶Q10的适应症(辅助治疗):

     

    心血管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等)、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癌症的综合治疗(能减轻放疗、化疗等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等)。

     

    2、辅酶Q10的一般用法用量为:

     

    每次10mg,一天三次,需要饭后服用。

     

    综上所述,辅酶Q10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心肌缺血患者也可以选用此药物,但目前对辅酶Q10的研究证据尚不充足,所以辅酶Q10仅作为辅助用药,主要治疗药物必须结合病情选用。长期服用辅酶Q10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怀孕、哺乳、儿童使用辅酶Q10的研究目前也不充足,如须用药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辅酶Q10存在可能降低血压的风险,所以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至少两周应当停用本药物。

  • 每到夏秋交替的时节,按传统是贴秋膘的时候了,各种肠胃疾病也开始不消停。据医院的消化科专家介绍,现在每天到医院消化科就诊的患者较以往激增,其中不乏许多老年人。除了腹痛、腹泻等常见疾病外,因为消化不良前去就诊的患者也不在少数。

     

    专家表示,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都发生了改变,老年人消化不良的患病人数也逐渐增多,经常会出现肚子胀、打饱嗝、腹部不适等症状。

     

    因为消化不良在临床中常见,所以很多人认为消化不良不是大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有不少患者在就诊之前,觉得只要饭后稍微活动一下,或者吃点山楂片消消食,消化不良的问题就解决了。事实上,这是对消化不良的一种片面认知,按以上办法自己处理,有时并不一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消化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这两类。物理性消化指的是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胃肠道,进而排出体外的消化过程。

     

    而化学性消化主要依靠消化酶和胆汁来完成,我们吃进来的食物中主要是三大营养物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其中95% 都需要在胰酶的帮助才能消化吸收。

     

    再来说说胆汁。胆汁由肝细胞分泌,也对消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胆汁不能直接对食物进行消化,但如果没有胆汁参与,我们进食的食物中40% 的脂肪将无法消化。而胆汁除了大家所知的乳化脂肪的作用外,还有增强胰酶活性的功能。

     

     

    因此,我们可以说,胰酶和胆汁是化学性消化的核心。

     

    对于老年人群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系统功能出现生理性退化,其实就是消化酶及胆汁分泌生理性减少,而且活性下降。研究表明,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综上所述,老年人的消化不良,根源是化学性消化不良。调查显示,平均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发生消化不良,比如早饱、嗳气、腹胀、腹部不适等症状。长此以往,人体日常所需的营养物质无法消化吸收,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维生素缺乏、肌少症、抵抗力降低等问题。那么及时补充消化酶、促进胆汁分泌,无疑是解决老年人化学性消化不良问题的根本措施。

     

     

    有人会问:那补充什么样的消化酶制剂比较好呢?

     

    在医院,消化科医生最常处方的消化酶制剂就是泌特(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这个药。它的配方中含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三种消化酶,服用后直接在肠道释放,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淀粉和脂肪;配方中的阿嗪米特成分,可以促进胆汁分泌,促进脂肪更好地消化吸收;除此之外,配方中的二甲硅油成分,可以快速消除肚子胀的感觉。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消化不良的严重程度进行服用,每日三次,每次1-2片,随餐服用,症状很快就能得到缓解,肚子会舒服许多!

     

    当然,除了药物治疗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样重要。三餐定时、不暴饮暴食、不饥饱无度等,这些对改善消化不良也都是很有帮助的。
     

  • 这里分享一个来自上海华山医院的真实病例:王阿姨今年62岁,因为走路无力症状、肢体麻木感逐渐加重来医院看病。阿姨既往身体一直还好,没有高血压高血脂什么的,也没有糖尿病等慢性病。阿姨老家在湖南,是去年处来上海儿子家定居的,因为在湖南一直喜欢吃辣的,但是来上海了,菜大部分是甜的,老人家感觉饭菜不对口味,经常会吃得较少。但从去年年底开始她渐渐感觉走路乏力,同时踩棉花感,走不稳,晚上在家里走路会撞到桌椅,两个小腿有麻木不适感,有时麻木感上升至大腿处,双下肢对水温感觉也不是很灵敏。

     

    另外,特别有一件事令她尴尬的是,最近经常小便都困难,往往解小便都要在洗手间呆很久。来到医院神经内科,医生进行体格检查,然后进行血常规、磁共振等辅助检查。检查结果提示:阿姨有巨幼细胞性贫血,脊髓MRI有典型的倒V字征,提示并没有脑梗死病变,相关血液化验结果也并无免疫性疾病的证据。医生也很纳闷,阿姨的症状是脊髓损伤,但是脑部损伤病变并不明确,到底什么原因导致阿姨肢体无力、小便困难呢?反复检查,仍然找不到病因。

     

     

    到底什么原因引起王阿姨这种病变?

    最后,主管医生想到了一种维生素,维生素B12!这种维生素的缺乏,可能导致机体神经系统病变,包括中枢神经(脊髓神经)和周围神经病变。

     

    立即给王阿姨抽血,测维生素B12浓度,结果维生素B12浓度果然明显低了!诊断明确:王阿姨的病是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什么疾病?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简称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于维生素B12的摄入、吸收、结合、转运或代谢障碍导致体内含量不足,简单说就是维生素B12体内浓度不足而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变性的疾病。

     

    该病一般中年以后发病,病程呈渐进式逐渐进展。初期多数患者出现贫血表现,部分胃酸缺乏患者合并轻度或严重贫血,出现倦怠、无力、心慌、头昏、腹泻、轻微舌炎及水肿等,部分患者神经症状可早于贫血。

     

    后期神经症状常表现手指及足趾对称的感觉异常,如刺痛、麻木及灼烧感,呈持续性,下肢较重,感觉异常可向上延伸至躯干,肢端感觉客观查体多正常,少数患者有对称的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脊髓后索受损逐渐出现肢体动作笨拙、易跌倒、走路踩棉感、闭目或在黑暗中行走困难。

     

    回顾王阿姨的症状,和上述描述基本相像,没想到胃口不好,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后果这么严重!医生给王阿姨补充维生素B12后几周时间内,王阿姨的行走无力,小便困难症状很快都消失了!

     
    医生忠告:维生素B12很重要

     

    1.维生素B12的作用

    简单介绍下维生素B12:它别名钴胺素,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自然界中的维生素B12都是微生物合成的,高等动植物不能制造维生素B12。维生素B12是唯一的一种需要一种肠道分泌物(内源因子)帮助才能被吸收的维生素。有的人由于肠胃异常,缺乏这种内源因子,即使膳食中来源充足也会患恶性贫血。维生素B12的作用有:参与红细胞形成、参与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保护神经细胞、维持生育和发育能力。而维生素B12一旦缺乏,会导致贫血,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本文所说的病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2. 哪些吃的可以补充维生素B12?

    动物性食物为主,如酵母、蛤肉、蛋、鱼、肾脏、肝脏、青鱼、牛奶、乳制品、海洋植物(海带、掌状红皮藻)。医生还提醒:长期应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妨碍消化道对B12的吸收,应定期检测维生素B12浓度,推荐常规补充维生素B12。这也是《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 推荐的方案。


     

  • 说起辅酶Q10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吧,但是它对于人体来说确实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参与人体的呼吸,而且还可以保持细胞的完整性。辅酶Q10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和一些肉类中,人体也可以产生这种物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合成辅酶Q10的量在不断减少,而且我们的很多生命活动都在消耗这种物质。今天我来分享一下辅酶Q10的相关知识。

     


    1.辅酶Q10有什么作用?


    延缓人体衰老:目前有一种理论认为人之所以衰老是因为我们体内产生的氧自由基对我们的遗传物质、蛋白质、脂质等产生损伤,而辅酶Q10可以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可以维持线粒体细胞的完整性,而且还能增强人体抵抗外界有害因子的损伤,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有助于延缓衰老。


    防治心脏病:如果人体缺乏辅酶Q10的话,那对于心脏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辅酶Q10可以促进心脏肌肉的代谢,可以提高心肌的功能,从而有效降低心脏病的猝死率。


    缓解疲劳:辅酶Q10可以增强线粒体的功能,而线粒体可以为人体提供足够多的能量,服用这种辅酶后,人的精力和体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可以横扫疲劳;实际上也有不少的运动员也在服用这种辅酶,从这也能说明它的作用和效果。


    提高人体免疫力:上面说了,辅酶Q10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它的这种能力可以说比维生素E强接近50倍,从而能增强人体的应激能力,提高免疫力。

     


    2.辅酶Q10虽然好,但是有些人是不能服用的:


    一些未成年人是不适合服用的,因为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另外对于备孕、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也是不能吃辅酶Q10的,因为这对婴幼儿的发育不利;此外对于这种辅酶过敏的人也是不能吃的。


    可能很多人觉得过敏不就是起皮疹、皮肤瘙痒吗?能会有什么危害?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确实大多数的过敏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害,但是如果过敏厉害了,它会使咽喉部充血、水肿,这些增大的组织可能会堵塞呼吸道,从而引起窒息而使人死亡。


    最后小结:辅酶Q10对于中年人来说可以延缓衰老、防治心脏病、缓解疲劳和提高免疫力。

  • 焦虑与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类疾患,随着各方面的压力剧增,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虽然是单独疾病,但常伴随出现,超过50%的患者常同 时具有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但是这种疾病却容易被大家忽视,长此以往,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最近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的文章调查了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157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疾病监测点,有 28140 名成人(≥18 岁)受访者(其中 12537 名男性[44.6%]和 15603 名女性[55.6%])完成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6.8%。其中抑郁症为3.4%,心境恶劣障碍为1.4%,未特定型抑郁障碍为3.2%。 

     

    焦虑与抑郁障碍在中医学中属于“郁病”“脏躁”“梅核气”“百合病”等疾病。中医 认为气机郁滞是此病的关键病机,五脏之中肝居于核心病位,同时与脾密切相关,故临床上 治疗核心为从肝论治,赵献可《医贯·郁病论》中指出木郁乃是五郁之首,治疗应注重疏肝 解郁治疗。

    脾藏意,在志为思。脾在五行中属土,是肝木所克之脏。肝克太过,脾虚气弱则神无所养,可见郁闷寡欢、心境低落、兴趣降低、精力不足等一派神气不足的表现,因此,从肝论 治时也兼顾脾脏。 

     

    从肝论治的现代医学机制

     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主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神经-内分泌假说、神经 可塑性假说、肠道微生态及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等有关。研究发现,中医调节肝脏功能可在以上这几个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1. 调节肠道微生态 

    肝脏可通过肝肠轴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进而产生对肠道微生态的 调节作用。这是因为肠道菌群可以借由调节中枢神经传导物质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情 绪功能区域。研究发现,在菌群中双歧杆菌、希腊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等细菌具有明显的抗 焦虑、抗抑郁作用。

    2. 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细胞因子水平 

    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可以参与调节激素分泌、细胞因子、5-羟色胺等多个重要方面,这些与情志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逍遥散改善焦虑抑郁状态

    逍遥散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合济局方》,方含柴胡、白术、茯苓、芍药、当 归、甘 草、生姜和薄荷,是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剂,可使肝气得舒、气血调和,缓解以肝郁为中心而 出现的各种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逍遥散中柴胡、茯苓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生姜、甘草、薄荷 有兴奋神经中枢作用,白芍具有保护神经、改善睡眠和记忆作用,诸药合用能调节高级神经 活动,使其兴奋与抑制保持平衡,双向调节,标本兼治。

     

    基础研究表明,逍遥散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抑郁动物的抑郁行为,可以增加抑郁动物在旷 场实验中的水平运动距离、垂直站立次数和中央区停留时间。

    抑郁症中脑组织损伤是重要机制之一,其中NLRP3炎症小体便可促使机体出现抑郁,可以通过升高 Caspase-1和IL-1β 水平引起细胞损伤,因此,有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逍遥散可以通过调节 Caspase-1和增加IL-1b来减少焦虑。

     

    此项研究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MCC950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大鼠抑郁模型(每天3小时束缚应激),造模同时给药,持续21天。通过大鼠宏观表征、体质量、糖水消耗实验、旷场实验观 察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 NLRP3 信号通路中 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

     

    来源:参考文献[1]

    研究结果提示,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 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及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经各组给药后,各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其中MCC950 组降低更明显,其次是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

     

    来源:参考文献[1]

    证明了逍遥散通过降低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NLRP3、Caspase-1、IL-1β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进而起到保护大脑皮层组织的治疗作用。

    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和激素水平改变,患抑郁症的风险显著增高。目前认为 背侧海马(包含 DG 区)也会参与情绪的调节。研究表明,海马神经组织的炎症,尤其是小 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为应激性抑郁障碍的机制之一。 

    在病理状态下,分别通过干扰素-γ、脂多糖、IL-4和IL-13 的诱导刺激极化为M1型小胶质细胞和M2型小胶质细胞,M1 型主要是能够刺激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进一步介 导炎症反应。

    有研究组通过卵巢切除(OVX)联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S)建立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逍遥散对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药物干预6周后,评价大鼠的焦虑抑郁水平, 检测大鼠IL-1β、IL-6mRNA的水平,以及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小胶质细胞离子钙 接头蛋白分子-1(Iba-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 

    造模成功后,检测到大鼠Iba-1/iNOS 共表达的阳性细胞增多,且Iba-1和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说明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被活化且向M1极化。

    药物干预结束后,大鼠的焦虑抑郁行为得到了改善,根据各检测指标结果提示,逍遥散可逆转 Iba-1/iNOS 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其蛋白表达,且下调了炎症因子水平,也进一步的 说明了逍遥散抗焦虑抑郁的作用机制。

    虽然焦虑与抑郁具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表现为急躁紧张不安等亢奋情绪,另一种表 现为情绪低落等抑郁情绪,但逍遥散可以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的改善焦虑抑郁,达到双 向调节的目的。

  • 现在的老年人,普遍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很多老人自以为自己的饮食习惯符合健康饮食的标准,实际上远远达不到。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老人,说起养生知识一套又一套,看似比专家还懂,实际上他们口中的“养生妙招”,大部分都是道听途说的,真正有价值的少之又少。

      


    这些“养生妙招”没效果倒不碍事,怕的是好处没有,坏处一大堆。所以老年人养生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人云亦云,要找到真正对健康有益、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才能助长寿一臂之力。

     

    老年人在饮食上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饮食过于清淡、追求素食主义、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失衡等,所以,为了预防免疫力下降、延缓衰老的速度,我们要多在饮食上下功夫,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充足。

     

    这3大类营养素,是老年人需要重点补充的

     

    蛋白质

     

    中青年人往往存在饮食过于丰盛、肉类食物摄入过量的问题,而老年人因为牙口不好,消化能力差,不太爱吃肉类食物,但这也容易造成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众所周知,肉类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像鱼肉、鸡肉、牛肉、羊肉等肉类,都有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适量摄入,有利于增强代谢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果实在不爱吃肉,也要多吃其他高蛋白的食物,来补充营养的缺失。像牛奶、奶酪、鸡蛋、豆腐、豆皮、豆干、坚果等食物,也能提供一定量的蛋白质,希望老年人可以适量摄入。

     

    矿物质和维生素

     

    相比于人体所需的三大最基本的营养素——脂肪、蛋白质、糖类物质,其他营养成分并没有受到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但这些营养物质也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缺乏钙元素、镁元素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不仅会影响人体的衰老速度,还会诱发骨质疏松。

      
    很多朋友在饮食上都没有做好规划,每天吃什么、喝什么,都过于随心所欲,甚至经常凑合了事,这种习惯显然会让我们的身体面临很多疾病风险。为了保护骨骼、抗衰老,大家要注意补充营养,多吃鸡蛋、奶制品、坚果、蔬菜和水果。

     

     

    微量元素

     

    相比于矿物质和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存在感就更低了,很多朋友甚至都不知道补充微量元素的价值。其实在大部分老年人眼里,吃饱喝足就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吃大鱼大肉,还是粗茶淡饭,只要没饿着肚子,就足够了。但维持人体健康的工作却不能止步于此,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价值。

      
    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都无法满足锌元素、铁元素、钾元素等微量元素的摄入量,而长期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也容易诱发一些慢性疾病。想要守住健康,就要对食物的质量、营养成分有一定的要求。

     

    其实很多老年人之所以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是因为上了年纪以后,牙口不好、消化能力差等现象,限制了他们对食物的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不一定好消化,容易消化的食物,不一定满足营养全面的要求。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营养失衡的问题,导致身体越来越差,衰老速度加快。

      
    总结:大部分老人都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体检过后,根据具体的身体指标,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或许能更针对性地补充营养,让身体越来越健康。

  •       精子或卵子这两种生殖细胞产生时,必须有一种特定蛋白质当“拉手”———把染色体与细胞核紧紧“拉”在一起。一旦缺少这种蛋白质,就可能直接导致不育症。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专家的这一发现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育细胞学》上,并被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推荐为“值得关注的论文”。

      数据显示:不育症正影响着全球10%—15%的育龄夫妇,其中生殖细胞形成异常是重要原因之一。2003年起,复旦发育所韩珉、徐人尔两位专家带领科研小组进入这一全球共同关注的领域,寻找启动染色体配对、生殖细胞形成的内在机制。

      徐人尔博士介绍: 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形成都需经过减数分裂,在此过程中来自其父母双方的染色体一一配对、交换、组合,以保持生物多样性。然而,染色体的配对、互换都需要一定基质,即染色体两端的蛋白质端粒必须依附在核膜上,确保正确的染色体呆在合适的位置,从而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那么,染色体端粒靠什么牢牢“抓”住细胞核膜呢?答案正是核膜上的SUN1蛋白。

      科研人员发现在小鼠细胞减数分裂中,正常情况下附在核膜上的染色体大多发生配对;而利用基因打靶去除了SUN1蛋白的细胞核中,染色体分散于各处,绝大多数没有配对。随后,研究人员进行小鼠实验,研究SUN1蛋白缺失对其生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了SUN1蛋白的雄性小鼠,睾丸仅及正常小鼠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且不能产生成熟的精子,去除了SUN1蛋白的雌性小鼠也不能产生卵子。

      论文作者之一丁旭博士表示:基于这一新发现的机理,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在临床中获得十分有效的不育症检验手段———SUN1蛋白成为诊断“靶点”。《发育细胞学》杂志评论:“这篇报告,对于哺乳动物端粒的核膜附着第一次提供了功能性的解释,并鉴定了一个蛋白涉及其中”。


     (责任编辑 龙唐)

  • 焦虑与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类疾患,随着各方面的压力剧增,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虽然是单独疾病,但常伴随出现,超过50%的患者常同 时具有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但是这种疾病却容易被大家忽视,长此以往,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最近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的文章调查了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157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疾病监测点,有 28140 名成人(≥18 岁)受访者(其中 12537 名男性[44.6%]和 15603 名女性[55.6%])完成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6.8%。其中抑郁症为3.4%,心境恶劣障碍为1.4%,未特定型抑郁障碍为3.2%。 

    焦虑与抑郁障碍在中医学中属于“郁病”“脏躁”“梅核气”“百合病”等疾病。中医 认为气机郁滞是此病的关键病机,五脏之中肝居于核心病位,同时与脾密切相关,故临床上 治疗核心为从肝论治,赵献可《医贯·郁病论》中指出木郁乃是五郁之首,治疗应注重疏肝 解郁治疗。

    脾藏意,在志为思。脾在五行中属土,是肝木所克之脏。肝克太过,脾虚气弱则神无所养,可见郁闷寡欢、心境低落、兴趣降低、精力不足等一派神气不足的表现,因此,从肝论 治时也兼顾脾脏。 

     

    从肝论治的现代医学机制

     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主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神经-内分泌假说、神经 可塑性假说、肠道微生态及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等有关。研究发现,中医调节肝脏功能可在以上这几个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1. 调节肠道微生态 

    肝脏可通过肝肠轴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进而产生对肠道微生态的 调节作用。这是因为肠道菌群可以借由调节中枢神经传导物质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情 绪功能区域。研究发现,在菌群中双歧杆菌、希腊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等细菌具有明显的抗 焦虑、抗抑郁作用。

    2. 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细胞因子水平 

    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可以参与调节激素分泌、细胞因子、5-羟色胺等多个重要方面,这些与情志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逍遥散改善焦虑抑郁状态

    逍遥散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合济局方》,方含柴胡、白术、茯苓、芍药、当 归、甘 草、生姜和薄荷,是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剂,可使肝气得舒、气血调和,缓解以肝郁为中心而 出现的各种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逍遥散中柴胡、茯苓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生姜、甘草、薄荷 有兴奋神经中枢作用,白芍具有保护神经、改善睡眠和记忆作用,诸药合用能调节高级神经 活动,使其兴奋与抑制保持平衡,双向调节,标本兼治。

    基础研究表明,逍遥散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抑郁动物的抑郁行为,可以增加抑郁动物在旷 场实验中的水平运动距离、垂直站立次数和中央区停留时间。

    抑郁症中脑组织损伤是重要机制之一,其中NLRP3炎症小体便可促使机体出现抑郁,可以通过升高 Caspase-1和IL-1β 水平引起细胞损伤,因此,有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逍遥散可以通过调节 Caspase-1和增加IL-1b来减少焦虑。

    此项研究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MCC950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大鼠抑郁模型(每天3小时束缚应激),造模同时给药,持续21天。通过大鼠宏观表征、体质量、糖水消耗实验、旷场实验观 察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 NLRP3 信号通路中 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

    来源:参考文献[1]

    研究结果提示,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 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及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经各组给药后,各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其中MCC950 组降低更明显,其次是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

    来源:参考文献[1]

    证明了逍遥散通过降低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NLRP3、Caspase-1、IL-1β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进而起到保护大脑皮层组织的治疗作用。

    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和激素水平改变,患抑郁症的风险显著增高。目前认为 背侧海马(包含 DG 区)也会参与情绪的调节。研究表明,海马神经组织的炎症,尤其是小 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为应激性抑郁障碍的机制之一。 

    在病理状态下,分别通过干扰素-γ、脂多糖、IL-4和IL-13 的诱导刺激极化为M1型小胶质细胞和M2型小胶质细胞,M1 型主要是能够刺激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进一步介 导炎症反应。

    有研究组通过卵巢切除(OVX)联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S)建立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逍遥散对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药物干预6周后,评价大鼠的焦虑抑郁水平, 检测大鼠IL-1β、IL-6mRNA的水平,以及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小胶质细胞离子钙 接头蛋白分子-1(Iba-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 

    造模成功后,检测到大鼠Iba-1/iNOS 共表达的阳性细胞增多,且Iba-1和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说明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被活化且向M1极化。

    药物干预结束后,大鼠的焦虑抑郁行为得到了改善,根据各检测指标结果提示,逍遥散可逆转 Iba-1/iNOS 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其蛋白表达,且下调了炎症因子水平,也进一步的 说明了逍遥散抗焦虑抑郁的作用机制。

    虽然焦虑与抑郁具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表现为急躁紧张不安等亢奋情绪,另一种表 现为情绪低落等抑郁情绪,但逍遥散可以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的改善焦虑抑郁,达到双 向调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Xiaoyaosan improv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by regulating the NLRP3 signaling pathway in the rat cerebral cortex [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2020, 7(3): 265-273. [2]基于海马小胶质细胞 M1 型极化研究逍遥散对 OVX 联合 CUS 焦虑抑郁模型大鼠的影响 [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20):4964-4970.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内容不得侵犯第三方的合法知识产权,若产生相关纠纷,作者需自行承担。

    作者介绍:吴迪,博士,中医内科学,科研创新项目“中医药防治慢性肠道病 IBS 的研究”,通过临床双盲双模拟RCT研究方案,探讨痛泻安肠方对肝郁脾虚腹泻型IBS。和胃降逆方对 NERD 大鼠 PAR-2/TRPV1 信号通路的影响”,从内脏高敏角度探讨和胃降逆方治疗 NERD 的可能机制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