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部分脑卒中患者行走的姿势不正常,偏瘫步态又称为划圈步态。
脑卒中患者行走功能障碍的原因:肌无力和瘫痪,运动控制不良和软组织挛缩等是常见的原因。
正常行走:正常的步态是平稳、协调、有节律的,是通过骨盆、髋、膝、踝和足趾的一系列活动完成的。
行走的条件:
能单腿负重
站立平衡2级
出现分离运动
如果达到了上面的条件,就可以进行行走训练。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步行训练,才能走的更好。如果自己盲目训练,形成不正确的姿势和步态,走起路来不仅费力,而且难看,日后想要纠正也很困难。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脑出血是一个可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脑出血导致的致残率、致死率都很高,为什么会脑出血呢?脑出血后导致的后遗症,又怎样能康复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可怕的脑出血。
一、脑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脑出血这么可怕,危害这么大,为什么会脑出血呢?估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在以前的科普中,我们不止一次的讲到过脑出血的原因,咱们今天再科普一下。脑出血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当脑部血管持续承受过重的压力时,就有可能因为压力过高导致出血,而高血压就是这样的机理。当然除外高血压,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会导致出血,比如脑血管畸形、外伤、脑血管炎症、凝血障碍等等等,也都会导致脑出血。
二、脑出血为什么会有后遗症?
脑细胞脑组织都有着明确的分工,哪部分是管呼吸,哪部分是管肢体等等,而如果出血部分损害了相应部位的脑组织,这部分脑组织一旦坏死,我们身体相应的功能便会受损。举例说明,如果管左侧肢体活动的脑组织受损,那么患者就会留下左侧肢体的瘫痪,损害越大,肢体活动受影响也就越大。如果损害了语言中枢,那么患者的语言功能便会受损,这就是脑出血为什么会有后遗症的机理。相应组织受出血影响,该受影响组织支配的功能便会受损。
三、脑出血后遗症该如何康复?
脑出血以后,脑组织受影响的部位,如果脑细胞组织没坏死,只是暂时的受压等原因,那么待脑水肿等好转后患者功能可明显恢复。但如果脑细胞组织坏死,那么这些脑组织所支配的相应部位便会受损,因为脑组织脑细胞是不可逆不可再生的,所以这些相应的功能需要通过康复锻炼的方式使得其他脑组织代偿其坏死组织的功能。如果不能代偿,那么患者就不可能康复,代偿越好,患者的康复也就越好。但是否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功能和水平,是需要根据受损程度和后期康复的程度来决定的。所以,康复治疗,是改善脑出血后遗症的最好方法。
看懂了吗?康复是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最好方法,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常言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遛弯儿对很多朋友来说,在轻松惬意的同时,也能够起到锻炼的效果,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跑步是一项有益于全身的运动,在锻炼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心肺功能,不过跑步和散步,哪一个更伤膝盖呢?很多人弄反了!
单就运动强度来说,跑步时人体的自重对于膝盖的冲击力度更大,不过这也跟人们的跑步姿势有很大的关系,有的跑步者采用“前掌式”着地,这样子可以利用小腿肌肉来缓解落地时对膝盖的冲击。
而大多数人跑步时会习惯于“脚跟式”着地,这种方式虽然比较常见,但是久而久之会给我们的膝盖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有长时间跑步经验的朋友可能感觉比较明显。
而另一方面,散步是一项运动强度较弱的活动方式,散步对于膝盖的冲击同跑步相比会小很多,但是散步与跑步相比,前者的活动量较小,因此消耗的能量与脂肪也会少很多。
因此,希望通过运动来减肥减脂的朋友们选择正确的姿势进行跑步运动会更加有效,而对于腰膝关节或体力较差的中老年人来说,散步无异于是最好的运动方式之一,并且可以避免膝关节的损伤。
因为年轻人相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其骨质密度较好,钙吸收较为全面,而中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以及钙流失,若再加以剧烈的运动,很容易造成膝盖受损或其他不必要的伤害。
可是在生活当中,我们如何确保在运动的同时,膝盖能够不受损伤呢?
记住下面4点,为你的膝盖保驾护航!
补充钙质
很多人会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吃的东西也富含营养,就不需要额外的补钙了,但是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钙质的吸收与否,与所食食物的营养高低关联不大,而是与个人的肠胃消化、吸收有关。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甚至是中年人都出现了骨质增生或者骨质疏松的症状,此时及时补充钙质就能够有效提高骨骼的强韧程度。可以选择分季度性的服用钙片或者在平时饮食当中多食用含钙较多的食物,如牛奶、豆浆、海鲜产品等来补充钙质。
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
必要的准备活动是预防身体损伤的必要工作,有研究表明,做好热身运动,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能够大大降低活动中受伤的概率。可以选择先活动手腕脚腕、再到四肢,或者原地拉伸等动作之后,在进行运动。
合理的运动强度
为了避免膝盖受到不必要的损伤,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体力能力来选择合理的运动强度,并且需要循序渐进,不要盲目地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否则将会得不偿失。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姿势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进行跑步运动,其实跑步机的速度是比较恒定的,这时就需要人们的身体去主动适应跑步机的强度,而随之体力的消耗,人们的肢体有时会跟不上跑步机的恒定速度。
因此就很容易对我们的膝盖造成损伤,跑步机的反作用力直接作用在膝关节处,反而起不到良好的锻炼作用。而此前膝盖受过伤的朋友们,就不建议再进行跑步之类的运动,可以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样有益于健康的有氧运动来进行锻炼。
总的来说,锻炼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真正适合我们自己的方式可能并不是很多,因此锻炼身体虽然必不可少,但也要选择正确的方式与项目,通过良好的肌体配合以及合理的饮食习惯,来进行我们身体各个器官的维护和强化,此外还要注意其他必要的钙质补充,这样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才更加有益。
咱们的脚脖子呀,医学术语叫“踝关节”,是人体中负重最大的关节之一。站着的时候,全身的重量都会落在踝关节上,走起来负荷会直接增加到体重的5倍。所以,它受力极大,扭伤也就最常发生。 [1]
但谁一辈子还没崴过脚呀?小编相信,大部分人崴脚,第一时间不会去医院处理。崴脚后用红花油揉、冷热水敷,更有意思的可能——立刻转脚脖子,马上活动开。
比较轻度的崴脚,医生评价后没什么事儿,一般就是养着;但是很多反反复复的崴脚,却把病人送上了手术台,甚至可能终身致残。
同仁医院的曲峰是一名足踝外科的医生,门诊的临床经验告诉他,80%的踝关节损伤最初可能来自于“崴脚”。他告诉我们,比较严重的情况更容易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上岁数的人喜欢来医院,怕骨折、怕残疾,往往疾病发生的早期他们就来了,能及时的处理;但年轻人是无所畏惧的,大惊小怪反而觉得丢人,最后就忍出大事儿了。”曲峰医生和我们说。
25岁的林林(化名)刚刚从美国一所高校毕业,家境优良的他爱好广泛,热爱健身、跑酷,在美国上大学时他还是学校的“街舞明星”。(注释:美国大学社团很多,但正式的比赛不多,评奖制度也不同于国内。更多的,也是更看重的是同学们口口相传的“称号”)
说到崴脚,林林从第一次就开始了无限循环了。3年之内,崴了4次脚,整到最后他自己都会处理了,逢人他还喜欢炫耀:“崴崴就习惯了,最后一次我都不觉得怎么疼了。”
林林找到曲峰主任的时候,距离第一次崴脚已经4年了。最近,他在健身的时候,一压腿脚踝就隐隐作痛,而且特别怕走不平的地面。
曲峰接诊后,感觉是非常惋惜!对于这种很年轻、反复崴脚时间很长的病人,即便用了外科手段干预,随着年龄的增加,脚踝状况也会越来越差。也就是说,很可能会越来越瘸。
有报道称,35%反复崴脚的患者,会遗留残余的部分症状 [1]。 林林可能就会!
踝关节外侧的韧带远远不如内侧的韧带坚韧,外踝(脚踝外面的凸起)比内踝(脚踝内侧的凸起)低1.2cm [2],这就使得我们崴脚是内翻位(如下图1)。
但崴脚真是0次和无数次的分别吗?其实不是。如果一开始就到医院规范的治疗,就能避免反复的崴脚。而出现过损伤的脚踝,反复的崴脚会导致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变得松弛。
林林之前反复的崴脚,形成了距腓前韧带的损伤,脚踝为了适应这种损伤,在骨头上面增生出了一层骨赘,同时还反复的伤害着不能再生的软骨,软骨磨没了,疼痛也就开始了。
曲峰主任说:“如果是崴脚崴骨折了,大家自然会来医院;但是,如果只是软组织的损伤,就会被大家忽略掉,觉得这很正常!就像林林经常说的,崴着崴着就习惯了!”
踝关节的韧带是人体修复力最强的韧带之一,70%的崴脚患者会通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完成自我的修复。
但剩下的30%,脚踝不能自我拯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咱们来分析一下林林的情况:
1. 足踝疼痛:林林在健身压腿的时候,一旦出现钩脚的动作,脚踝后面外面的部分就会非常疼。因为脚踝为了增加稳定,导致了肌肉的代偿,最终影响了足踝的肌腱引起疼痛;
2. 越走越沉重:肌肉本身就在“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维持稳定,每走一次、每运动一下就会加重疲惫感;
3. 习惯性崴脚:其实维持稳定的距腓前韧带早已失灵,内外稳定能力的不足使距骨不按正常的轨迹活动,磨平了软骨、磨出了骨赘 [3]。
上面这三种情况,林林其实早就出现了,但是未能及时就医,错过了治愈的最好时机。
林林最终是接受了踝关节的微创手术的,分别是:1)全关节外髁韧带修复人工线带加强术;2)前髁撞击骨赘切除成形术3)距骨软骨修整、微骨折术等等。
林林是不幸中的万幸,虽然最终可能要放弃喜欢的街舞、极限运动,终归是创伤不大、恢复的可以。
但若任由“习惯性崴脚”继续加重,通过长时间的磨损,未来将可能成为严重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到时就只能接受踝关节融合或人工踝关节置换手术了。
曲峰主任告诉我们,现在关节不稳定的情况很多,以踝关节扭伤最为常见。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终身残疾。所以,日常善待我们的脚踝是至关重要的。
运动爱好者:
1. 运动前,应该把踝关节充分活动开,加强踝关节附近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这样可以直接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受力能力。
2. 运动选择上,尽量找比较平坦的路面,如果跑步的话推荐塑胶跑道和跑步机,可以减少对关节的撞击;
3. 高帮的鞋可以护住脚踝,参考篮球运动鞋,就比较适合较激烈的运动。
这5个时刻,一定来医院,去足踝外科或者运动医学科!
1. 急性扭伤后肿胀明显,皮肤大量淤青,伴有压痛和活动受限;
2. 扭伤后已经有 3 个月,活动多之后会有疼痛、肿胀、打软腿;
3. 有踝关节扭伤史,频繁扭伤或踝关节不稳定;
4. 踝关节扭伤病情严重的人,应到医院拍 X 片检查以排除骨折和脱位,明显移位的骨折或者脱位可能需要复位或手术治疗;
5. 对于有韧带损伤或撕裂影响关节稳定者,需手术修补,以免引起反复扭伤,损伤关节软骨。
最后要强调一下,年轻人崴脚别不当回事儿,尽早、及时的处理才是正道!
也不要逞英雄、硬挺着,最后可能会造成终身的遗憾!
作者 | 叶树楠
文章首发于 | 武汉协和关节骨科叶树楠微博
这是一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男性52岁。经过多年正规的抗类风湿药物治疗,右膝关节还是出现了严重的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剧烈疼痛、不能行走。X线拍片显示膝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软骨和骨骼严重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内侧股骨和胫骨平台骨缺损,膝关节内翻畸形。这种病人药物治疗无效,只能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
膝关节置换术后第三天,病人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行走不用扶拐没有明显跛行,上楼下楼比较自如。病人总共住院5天,术后三天自行步行出院。
我们都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都是药物治疗,往往需要终身的检测和用药。
“治标药”即消炎止痛药
“治本药”即改变病情抗风湿药
“激素”即糖皮质激素
(1)传统的化学药物
例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等,这类药物往往需要服用1到3个月才能起效,因此又被称作“慢作用抗风湿药物”;
(2)生物制剂
例如益赛普、强克、类克、修美乐、雅美罗等人工合成的蛋白类药物,这类药物起效快、作用强,但价格与普通的药物比起来要昂贵的多。
经过规范、系统化的治疗,约10%的类风湿患者可以完全治愈(即断根),60~70%的患者坚持服用1到3种抗风湿药物可以达到临床缓解,另有20%以上的患者在联用2到4种药物也只能达到低疾病活动度(即遗留1~2个关节肿胀,或多个关节轻微疼痛)。
因多数患者属于后两种情况,在病情达到很低的疾病活动度或疾病缓解(可以简单理解为临床治愈)时,医生开始逐渐减少联合药物的品种,一般先减激素和消炎止痛药,最后以1~2种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维持治疗。
对于绝大多数患者不能停用全部药物,如果停用全部药物,原来已达到疾病缓解的患者在6个月内绝大多数会复发。尤其那些类风湿因子(RF)滴度特别高或抗环胍氨酸肽(CCP)抗体滴度特别高的患者,需要终身至少服用一种“慢作用抗风湿药物”。
然而,门诊经常可以遇到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这种病人多有长期的、多关节的、畸形的、关节僵硬和强直,导致病人出现残疾,特别是髋膝关节的破坏,导致患者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对于这些关节已经严重破坏的患者,单纯靠药物治疗是不能恢复患者的功能的,这时候采取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往往会获得十分满意的疗效,不仅可以纠正畸形,还可以缓解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完全恢复髋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有数据显示,40岁中年人中90%的负重关节已经有了骨性关节炎病变,是什么引起了这么大范围的关节问题?又究竟是什么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呢?
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不良的走路姿势竟然是个很关键的因素。而说到不良的走路姿势,O型腿、X型腿在其中算是“小有名气”,但很多人却见怪不怪的觉得,似乎除了走起路来不太好看以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相信很少有人会把它们与膝关节的健康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一起来看看长期的“魔鬼”步伐之下,我们的膝关节会如何?
我们的膝关节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软骨的润滑,而从30岁以后软骨就开始发生老化、变薄,如果过度的劳损和超重负荷使用,会使我们的软骨磨损严重、滑液减少,这个时候骨头与骨头之间的摩擦是非常疼痛的,如果严重到连静息的时候都会疼,影响正常生活时,就需要做膝关节的置换了。
内、外八字脚对膝关节的伤害
走路内、外八字由于发力点和着力点与正常走路的人不一样,会使膝关节的肌力得不到平衡,长此以往就会使膝盖畸形,呈现膝内翻或膝外翻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型腿和X型腿,这会造成髋关节和膝盖的过度磨损。如果人体处于运动中,膝关节、踝关节处于屈伸以及内、外翻复杂运动中,八字脚对于膝、踝关节的影响就更加复杂,八字脚会造成跑步时额外的分力产生,容易导致跑步效率降低和下肢遭受剪切力,从而增加受伤风险。
臀中肌无力步态对膝关节的伤害
这个臀中肌无力步态,多数人可能没听过,却在生活里见过,就是那种走起路来屁股一扭一扭,上身左右交替摇摆的姿态,状如鸭子,所以也叫鸭子步。这个臀中肌的主要作用就是使髋关节外展,大腿股骨外旋,所以如果臀中肌的力量薄弱,当我们另一侧骨盆往下滑落的时候就会造成膝盖内侧半月板的压力增加,同时会造成大腿的内旋,尤其是女性比较常见,而大腿内旋角度增加5度,就会给髌骨增加200%的压力,也就是说,一个60公斤的人需要承受120公斤的重量,长此以往,膝关节能不受伤嘛。
怎么样,听了上面的介绍,是不是对不良的走路姿势有了全新的认识?所以,如果你或者身边的朋友也有这样的问题,为了您膝关节的健康,一定尽早矫正或就医治疗,不要等发展成疾病再来“亡羊补牢”。
如果我们平时注意自己鞋子后跟,就会发现有一只鞋子的磨损程度总比另一只要大?又或者,平日里站久了会感觉一边腿比较累?如果有以上类似的情况,那你有可能是“长短腿”。
这并不是说两腿长度必须完全一致。存在或多或少的细微差距是正常的,一般两腿差距在0.3cm以内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大于0.5cm,则有可能引起身体的不平衡、不对称,产生腰痛、膝关节疼痛等问题;而当这个差距大于1cm的话,日常活动都可能引起疼痛,往往还会伴随高低肩、盆骨倾斜、脊柱侧弯等体态问题,长期持续会对身体各个关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真长短腿也叫做结构性长短腿,是指下肢骨骼长度不一致造成的,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骨畸形,是先天性畸形、骨折、骨髓炎等等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的长短腿想要矫正比较困难。
而“假”长短腿又叫功能性长短腿,尽管它的骨骼长度没有明显的不同,但由于盆骨倾斜、肌肉失衡、髋关节错位等原因造成两腿长短不一。庆幸的是,多数的长短腿都属于“假”性,只要通过正确的治疗手段、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是可以矫正的。
我们要如何判断自己的腿是否一样长,是不是“假”长短腿呢?这里教大家两个简单的小方法:
方法一:
两膝并拢的跪下来,跪坐在地上,臀部正坐在脚心上,背挺直。这时,我们可以用手摸摸双脚的大拇指,是否有一边比较长?或者两个大拇指是否整齐的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是,应该就没什么问题;而如果前后有参差,则表现为大拇指较为靠后的那只脚较长,另一只较短的长短腿。
方法二:
仰卧平躺,保证骨盆中立位的情况下,用软尺测量髂前上棘处(大约在裤子的前兜处)与踝关节内侧最突出处之间的距离,若长度不一致,则为结构性长短腿;同样的方法,测量肚脐到踝关节内侧最突出处之间的距离,若长度不一致,就是“假”长短腿了。
1、结构性长短腿
两腿长度相差不超过1cm,可以选择定做长短腿补高鞋,美观舒适,可以最大程度上改善步态。
2、功能性长短腿
对于功能性长短腿,我们可以在平时做一些动作来达到辅助改善、调整的目的,但情况严重者,还是建议寻求正规医疗机构的帮助。
最后,当“假”长短腿复位后,我们要在新的姿势和重心位置下,保持住矫正的成果,改变原来的不良习惯,如经常跷二郎腿、经常单肩背包等让身体保持一边歪的不良姿势,如果还像原来的姿势,那么很快长短腿又会“造访”了。
作者 | 王健
文章首发于 | 骨科医生王健头条号
65岁的吴先生,是中山人,退休前是一名初中老师。这些年来,也爱运动,所以身体也比较好,没什么大毛病。
但4天前,吃完早饭后与妻子去公园散步,步行下坡时不慎摔倒,右膝关节先着地,导致右膝关节疼痛,不能活动。自行手法复位后右膝关节可活动,但活动受限。
于是在妻子陪同下到当地医院行膝关节MR检查,结果提示“右膝前后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髌骨支持带及股内外侧肌损伤(II度),内侧半月板后角及外侧半月板前后角变性”,建议至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我院,门诊予右下肢支具制动,以“右膝关节扭伤”收入我科。
入院完善相关检验及检查,建议手术。术前检查未见绝对手术禁忌征,随后在全麻下行“右膝关节镜检治疗+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内侧副韧带修复备重建+半月板探查术”,术程顺利。病理检查结果示:(右膝关节筋膜)滑膜增生伴慢性炎。现患者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患肢功能锻炼可,请示上级医师,予办理出院。
出院诊断:1、右膝关节扭伤;2、右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断裂;3、右膝内侧半月板前角损伤;4、肺部结节性质待查;5、低蛋白血症;6、轻度贫血
最后,叮嘱其循序渐进患肢功能锻炼,定期换药拆线,定期复查。针对患者肺部结节,建议出院1个月后复查胸部CT,于呼吸内科门诊进一步诊治。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中风偏瘫康复是脑中风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通过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中风偏瘫康复的锻炼方法,包括早期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帮助患者全面了解康复过程。
早期康复: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锻炼。早期康复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提高康复效果。早期康复主要包括床上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ADL)是中风偏瘫康复的重要内容,通过训练患者完成穿衣、进食、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训练过程中,可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轮椅等。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中风偏瘫康复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按摩、推拿、牵引、电疗等。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提高肢体功能。
言语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常常伴随言语障碍,言语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提高沟通能力。言语治疗包括发音训练、听力训练、理解力训练等。
除了上述康复方法,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预防感冒等疾病。
总之,中风偏瘫康复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康复锻炼,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那是一个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安静的卧室里。我,像往常一样醒来,但这次的感受却和以往不同。左边嘴角突然感觉无力,仿佛被什么东西压住了,连微笑都变得艰难。我心中一紧,意识到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
想到疫情期间外出不便,我决定试试网络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我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并告诉我需要做一个头CT来排除脑部原因。
由于疫情原因,我无法外出,只能通过电话与医生沟通。医生耐心地为我解释病情,告诉我这是一种可能由脑部原因引起的面瘫。他建议我服用一些药物,如泼尼松片和阿昔洛韦片,并告诉我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还使用了维生素B1和甲钴胺,并按照医嘱进行热敷和面部运动。尽管症状没有立即缓解,但我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充满信心。
一周过去了,我的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我再次联系医生,他告诉我这是周围性面瘫的常见情况,通常在一周内症状会有所加重。他建议我继续服用药物,并在一周后进行肌电图检查,以评估病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虽然过程艰难,但我对医生的专业和耐心充满感激。最终,我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嘴角的力量也逐渐恢复。
这次网络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和高效。在疫情期间,它为像我这样的患者提供了及时的医疗帮助,让我们能够在家就能得到专业的诊疗。
感谢那位不知名的医生,他的专业和耐心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我相信,在互联网医疗的助力下,我们能够战胜更多疾病,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那天,我正准备去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却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牙痛。疼痛让我无法集中注意力,聚会的心情瞬间消失殆尽。我忍耐着疼痛,但还是忍不住给***医生发了一条信息:“刚开始牙痛,后来突然这样了。”
很快,***医生回复了我:“面瘫多长时间了?”我愣了一下,才意识到牙痛可能是面瘫引起的。我回复说:“一个星期。”
医生又问:“一个星期可用药了?”我无奈地回答:“还没有用药,还没去检查。”
医生立刻建议:“肯定要去做一个头CT,这个要尽快用药。”我虽然有些担心,但还是决定遵从医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甲钴胺和活血药。医生告诉我:“该病的救治与时间有关,时间越早越好,越往后托预后越差。”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治疗的信心。
在用药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甲钴胺的用量是多少?医生耐心地告诉我:“0.5mg/次,一日三次。”当我询问是否有其他活血药时,医生又推荐了复方地龙胶囊和血栓通胶囊。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逐渐恢复了健康。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捷和高效。感谢***医生的耐心和专业,让我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我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与医生进行了沟通,医生非常耐心细心地询问我的病情,给予了专业的建议。医生提醒我需要及时就诊神经内科明确病因,并做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根据病因不同进行治疗。医生还给我开具了口服甲钴胺片和维生素B1的处方,帮助我改善面瘫症状。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非常友善地回答了我的问题,让我感到很放心。虽然线上问诊,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心的态度让我获得了很好的服务体验。
年轻人在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中风的情况,特别是轻微中风,这种情况下,恢复时间通常需要多久呢?一般来说,轻微中风患者的恢复时间大约在10到14天左右。
轻微中风指的是相对较小的腔隙性脑梗死,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偏瘫、偏瘫、轻度语言障碍,甚至眩晕等症状。这些症状相对较轻,但如果及时接受治疗,通常可以在一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
轻微中风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和吞咽治疗、心理治疗等。其中,运动疗法是最重要的康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解决坐、站、走等问题。物理治疗则采用电疗、超声波、激光等手段,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肿胀等并发症。
除了治疗外,轻微中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改善不良习惯,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避免病情再次发作。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疗法等辅助治疗手段,促进神经组织再生,改善偏瘫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等。
对于轻微中风患者来说,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非常重要,这有助于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更大的伤害。
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那么,患上偏瘫后,患者及家属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呢?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护理建议。
首先,康复训练是偏瘫患者恢复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只要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始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运动量不宜过大:康复训练的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如出现心率过快、血压升高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
2. 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训练:鼓励患者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等,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3. 注意日常保健:按时服药,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情绪,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 定期进行复查: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偏瘫患者恢复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偏瘫治疗药物:
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2.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用于治疗血栓。
3. 神经系统保护药物:如胞磷胆碱、神经节苷脂等,用于保护神经细胞。
4. 肌肉松弛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用于缓解肌肉痉挛。
此外,患者家属在护理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心态: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3. 注意饮食:给予患者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其营养摄入。
4. 定期进行体检:家属应定期带患者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虽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后遗症的出现难以避免。本文将为您介绍脑梗塞后遗症的常见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建议。
一、脑梗塞后遗症的常见症状
脑梗塞后遗症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偏瘫: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无力等症状。
2. 半侧肢体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等症状。
3. 偏盲:表现为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症状。
4. 失语:表现为语言表达障碍、理解能力下降等症状。
5. 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6. 口眼歪斜:表现为面部肌肉麻痹、嘴角歪斜等症状。
7. 吞咽困难:表现为吞咽食物时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
8. 共济失调:表现为步态不稳、动作笨拙等症状。
9. 头晕头痛:表现为头晕、头痛等症状。
二、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方法
1. 康复治疗:通过推拿、针灸、理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手段,针对性地恢复患者身体机能,逐步恢复或改善患者康复情况。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辅助控制病情,如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扩张血管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
3. 介入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介入治疗,如血管内溶栓、支架植入等。
三、脑梗塞后遗症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等。
2. 饮食调理:低盐低脂、富含膳食纤维、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四、结语
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注意日常保养,提高生活质量。
偏瘫,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将围绕艾灸是否能治疗偏瘫这一话题,为大家详细解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偏瘫。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是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半身麻木、运动障碍、言语不清等。偏瘫的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
那么,艾灸是否能治疗偏瘫呢?答案是肯定的。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作用。对于偏瘫患者来说,艾灸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艾灸治疗偏瘫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医认为,偏瘫是由于阴阳失衡导致的。艾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和阴阳,平衡气血,从而改善偏瘫症状。
艾灸治疗偏瘫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除了艾灸,偏瘫患者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总之,艾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偏瘫的方法。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我经历了一次特殊的线上问诊,这次经历让我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是一个面部出现跳动的患者,已经面瘫82天了,前两天出现了跳动的情况,让我感到非常焦虑。我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咨询,一位神经内科的医生给了我很好的建议。
在咨询过程中,医生非常细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对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她建议我可以考虑使用肉毒素治疗,同时也告诉我注意事项,让我对治疗方案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这次线上咨询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她对我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且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我对互联网医院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我觉得线上问诊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医疗服务。
脑出血,作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脑出血的后遗症主要包括偏瘫、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康复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病因与临床表现
脑出血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患者往往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
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因进行治疗,以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手术治疗适用于出血量大、病情危重的患者。康复治疗则侧重于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三、康复护理
脑出血患者康复过程中,护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四、预防与调养
预防脑出血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五、结语
脑出血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了解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康复护理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患者及家属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同时,积极预防脑出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远离疾病,享受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