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以下内容选自京东互联网医院医患问答,为保护患者的隐私,相关信息已隐去。
“名医问诊”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推出的功能,帮助全国各地的患者解决医疗难题。
您可以在京东健康App搜索“李红亮”,即可在线咨询医生。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李红亮:
首先是你的体重,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出你体重指数为27.7属于超重。
其次是你的睡眠,根据病史,你很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
较重的人还可出现夜间憋气,突然坐起,大汗淋漓,濒死感,夜尿增多,白天出现嗜睡、脾气暴躁,智力和记忆力减退及性功能障碍。
呼吸暂停引起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反复发作,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认知障碍等,甚至夜间猝死,白天导致交通事故。
你可以到神经内科、呼吸科或耳鼻喉科就诊,行多导睡眠监测,判断你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头部CT或磁共振看看有没有上呼吸道阻塞及颅颌面发育异常,做鼻咽纤维镜动态了解气道情况。
如果没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存在,就要尽快治疗,治疗方法要根据你个人情况而定。
比如,首先你应该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低于24,夜间采取右侧卧睡,戒烟戒酒。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家用呼吸机)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有效,有些人需要睡眠时佩戴口腔矫治器。
有些人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比如扁桃体、鼻息肉、腺样体切除术,腭垂、鼻中隔、舌成形术等。
咨询专家 | 李红亮 神经内科
责任编辑 | 黑凤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打呼噜在临床上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HS)的一个症状。
成人中的发病率约为2%~4%,儿童中男童患病率约为5.8%, 女童患病率为3.8%。
肥胖者的颈部堆积过多脂肪的话,会使呼吸道所受的压力增大,更加容易压缩通道,导致打鼾。
一些年轻人和瘦子也逐渐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患者晚睡习惯、过度劳累以及过敏率和肥胖率上升有关。
实际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睡眠呼吸问题。
不仅会造成睡眠质量的下降,还会引发白天嗜睡、注意力降低、做事不专心和体力变差等问题。
还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情绪障碍等症状和体征。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打鼾是一种常见的不良睡眠现象,生活中很多人对此并不以为然,甚至有人把打鼾看成是睡得香的表现。其实打鼾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单纯打呼噜,即鼾症;二是在打鼾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比起震耳欲聋的鼾声,突然不打鼾,才是更危险的状况。
如果我们出现了以下症状,就要怀疑是不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了:
1、呼噜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中间有一小段没有声音(发生暂停),随后发出一种怪声。
2、夜间常被憋醒,常需张口呼吸。
3、晨起后口干、头晕、头痛,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
那么打鼾如此危险、可怕,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改善呢?
一、调整睡姿
很多人不停打鼾的原因就是睡姿不正确,通常采用仰卧姿势睡觉的人更加容易打鼾,因为这个时候的身体是一个直立的状态,肌肉并不能有效进行放松,若同时将双手举在头顶上,就会使身体的肌肉变得更加紧张,从而导致舌根压住咽喉,出现打鼾的情况,所以在睡觉的时候最好是选择侧卧。
二、枕头垫高点,勤更换
枕头高度要适中,不宜太高,否则使咽喉与气管形成的角度不利于通气,一般一个拳头的高度即可,能保持下颌稍微扬起,缓解打鼾。此外,枕头易积灰、滋生螨虫,这些过敏原会诱发或加重鼻腔堵塞,导致或加重打鼾。所以枕头使用超过半年,建议换新枕头,枕套和床单每周都要用热水清洗以除螨。硬芯枕头不易引发打鼾,但不能过硬,推荐使用软硬适度的荞麦枕。
三、减肥
肥胖会导致咽喉壁堆积大量脂肪,导致呼吸道变窄,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很容易打鼾。如果是因为这种情况造成的,平时应该对自己的体重进行控制,那么控制体重是应对打鼾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四、锻炼咽喉肌肉
打鼾主要是由于软腭松弛引起的,从生理学上看,软腭的作用除了阻挡食物进入鼻子和气管外,还有使舌头上提的功能。因此,坚持舌头上提的训练,就可以有效地改善打鼾的现象, 具体方法如下:
1、干漱口训练。在不含水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腮帮子鼓起来,再缩回去,直到感到咽喉部发酸为止,如此循环,每天坚持练习,就可以改善打鼾的现象。
2、扫牙龈训练。用舌头快速扫过牙齿外侧的牙龈,先舔上颚的牙龈,快速从左扫到右,再从右扫到左,一次做50下以上。然后同法舔下颚的牙龈,直到咽腔感觉很酸。
打鼾是健康的大敌,可能导致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而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所以若自己经常有打鼾的情况,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缓解,如果一直都没有改善,最好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治疗。
治疗咳嗽、哮喘的好药
治疗咳嗽,哮喘的一系列经典方子: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苓甘姜味辛夏汤。
经方有一个特点,就是咳喘并治,这是经方一个明显的特点,它的方子通过宣散祛邪,肃降肺气,固摄肾气,滋润肺津等一系列调理气津,使肺、膈、肾恢复协调的手段来治疗咳嗽,哮喘,而不仅仅是见咳止咳,见招拆招,正因为着眼于调理气津,所以,小青龙汤及其加减方,咳嗽也能治,哮喘也能治。
细细品味我上面提到的五个方子,我们发现无论是急性咳嗽阶段,还是慢性调理阶段,离不开一味中药,那就是细辛。细辛的妙处太多了。这味药味辛,性温,香气芳香走窜。细辛的性味和香气赋予了细辛独特的功效。它性味辛温,能使胃气供应到肾,鼓舞肾气,并能使肺气肃降,化饮止咳。它芳香浓烈、走窜,有开气宣络之功,故能驱风散,通窍止痛,通脉回厥,祛风散邪。
这味药在《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中均被列为上品,无毒,“本经”还认为它久服轻身长年。但到了宋代,这味药开始被认为有毒。宋代陈承的《本草别说》即言: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用则气闷塞不通者死。宋代著名药学家《证类本草》唐慎微,明代李时珍均赞同此说法。后世民间甚至还有“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的说法——宋代一钱为现在的3.125克,可是这和《伤寒杂病论》中的用法矛盾啊!
在《伤寒杂病论》中细辛最高可以用到三两,也就是45克!那么,张仲景和李时珍谁错了呢?
剂型不同,毒性不同!
实际上,细辛的确是有毒性的,细辛散剂和水煎剂在临床使用中两者的用量和毒性反应迥然不同。3克以上剂量的细辛散剂,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和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的表现是初始呈现短暂的兴奋状态,而后陷入麻醉状态,逐渐使随意运动和呼吸运动功能减退,同时反射消失,如果抢救不及时,就有可能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这和宋代" 气闷塞不通者死"的表述是一致的。患者若长期服用3克以上的细辛散剂,还有可能出现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的表现是肾脏组织受到损伤,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少量气球样变性,如果是大剂量服用细辛散剂(也就是14克以上)还会引起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大量变性坏死。不过,若用的是水煎剂,细辛的毒性就突然变小了。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做过一个动物试验,就是用细辛水煎剂按每天,每公斤,3.3 g的量给大鼠喂饲,这是非常大的量了,但连喂60 天后,大鼠的肾脏未表现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变化。我也查询了近三十年的文献,总的来说,细辛煎剂中毒的病例是非常罕见的。
细辛煎剂之所以毒性小,和细辛挥发油的组成息息相关,细辛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榄香素以及黄樟醚,黄樟醚是其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具有一定的呼吸麻痹作用和肝脏及肾脏毒性,黄樟醚非常容易挥发,也容易被高温破坏,细辛煎熬30分钟后,黄樟醚的含量就降为原来的1/100了。
马兜铃酸之谜
除了黄樟醚,细辛的地上部分(主要是叶子)中还含有另外一种马兜铃酸具有很强的肾毒性,其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同样具有肾毒性,正是这物质让许多人闻风色变。但是细辛根茎部位中马兜铃酸的含量是非常低的,特别是北细辛,很难从它的根中检测出马兜铃酸。
而且由于马兜铃酸难溶于水,所以,在北细辛的煎剂中一般是检测不出马兜铃酸的。这一点,香港卫生署2004年6月18日的新闻稿中阐述得最清楚:根据研究检测结果,药材的马兜铃酸含量,以关木通最高,青木香、马兜铃、寻骨风、广防己次之,细辛最低。而细辛的马兜铃酸含量,又以地上部份最高,根部最低。此外,水煎煮提取的含量较以有机溶剂提取为少,其中细辛根在复方煎煮后,未检出马兜铃酸。
了解了这么多,该是总结的时候了,正确使用细辛的方式是:
1、细辛散剂,浸剂的毒性远远大于煎剂,使用细辛,原则上应该使用煎剂。
2、细辛地上部分含马兜铃酸的量,远远大于地下部分,所以,禁用细辛的地上部分。
3、使用细辛煎剂,必须煎煮30分钟以上,目的是破坏挥发油中的有毒成分。
因长时间在夜店、KTV等大分贝环境中娱乐,戴耳机长时间听大音量的音乐及熬夜等等,现在患耳鸣、耳聋的人越来越多。
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耳鸣可伴有耳聋,耳聋亦可由耳鸣发展而来。耳鸣耳聋可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常见于各科的多种疾病过程中,也可单独成为一种耳疾病。、50岁以上的人群和从事噪音环境职业的人群为多见,年轻人也有发病的。下面给大家介绍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治疗和预防耳鸣、耳聋的妙招。
分清虚实
耳鸣、耳聋须分新久虚实。若暴鸣声大,以手按之更甚者,属实証,多由肝胆三焦之火循经上扰所致;若鸣声渐退,以手按之可减轻者,属虚証,多由肾虚精亏,髓海不充,耳失所养而成。
实证的治疗
对 药:磁石、石菖蒲
石菖蒲芳香化浊,宣闭开窍。二药伍用,一开一补,启闭开窍,益肾平肝,聪耳明目益彰。常用量:磁石15-30g,打碎先煎;后入石菖蒲6-10g。
对 穴:翳风、听会
翳风,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为手少阴三焦经腧穴,又是手足少阳经交汇穴,穴在耳后凹陷中,四周隆起,既能蔽风,又能驱风,故名翳风。
听会,又名后关、机关。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为足少阳胆经腧穴。
翳风-听会伍用,出自《百症赋》“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二穴伍用,善治肝胆火旺,上扰清窍,气机闭阻之耳鸣、耳聋等症。听会位于耳前,翳风位于耳后,此即两面夹击,直达病所,故效力益彰也。
虚证的治疗
对药:枸杞子、菊花
枸杞子 甘寒质润,善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辛凉苦甘,质体轻清主升,为祛风清热、平肝明目之要品。枸杞子以补为主,菊花以清为要。二药参合,一补一清。
主治:肝肾不足之耳鸣、耳聋,视物不明,头晕眼花。
枸杞菊花茶的泡法:取菊花、枸杞子适量。放入茶壶,加入热开水,3-5分钟后便可饮用。常用量:枸杞子10-15g,白菊花3-6g。
对 穴:太溪、太冲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致。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跎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为足厥阴肝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注,是本经原穴。
主治:耳鸣、耳聋,证属肝肾亏虚者。
太溪-太冲伍用,取其“肝肾同源”,盖“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两者可以相互滋养化生,滋水涵木,补益肝肾。
今日,门诊上来了一位60多岁的老人,刚进门就咳嗽的很厉害,呼吸也很困难,见到老人这幅病怏怏的样子,问老人:“有痰吗?痰是什么样子的?”老人说:“白色的,带有泡沫。”大夫又问老人:“活动后有什么不适吗?”老人说:“活动后老上不来气。”通过询问老人以前的病史得知,老人自从十年前开始,每遇到天气转冷,即有咳嗽、咳痰,清晨咳嗽较剧,痰量少,白色粘稠,每次持续约7~10天,每年发作2~3次,多在秋末冬初时。近几年以来,咳嗽、咳痰加重,早晚尤剧,有时伴气急,每日痰量约10~20毫升,为白色泡沫样,每次持续约三个月以上,天气转暖时上述症状缓解。
经过对老人以上的询问,大夫指出,这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随着逐渐步入立冬节气,再加上严重污染的空气,很容易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那么小编就带大家从中医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此种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起病缓慢,老年多见,以受凉为诱因,常反复发作,导致肺脾肾虚,正气虚弱就容易感受外邪,邪气滞留人体就容易损伤正气,形成人体正气越来越虚、外来邪气越来越强的恶性循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特点为人体的肺、脾、肾本来就虚弱,在虚弱的基础上导致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其中脾虚是病机的核心。由于脾虚容易化生痰浊,痰浊阻碍于肺就会影响肺的功能;脾伤了不能濡养肾脏,就会导致咳嗽、气喘的发生。此外,痰浊滞留人体的时间过长,就会出现气机的不畅从而导致血瘀。因此,健脾应作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核心。
慢阻肺是不能被治愈的,但可以进行预防和控制治疗。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避免疾病发作的高危因素,通过药物及氧疗等通气治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减缓病情发展速度。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根据邓铁涛教授提出的“健脾温肺纳肾、化痰祛瘀并行”的法则,治以健脾益肺2号方为基础方:五爪龙、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苏子、莱菔子、白芥子、鹅管石。主要是“健脾益肺”、“培土生金”。其中五爪龙、党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外,予鹅管石温肺化痰、温肾纳气,莱菔子、白芥子、苏子降气化痰,脾肺肾三脏并治。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可采用非药物治疗,戒烟、运动或肺康复训练,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
以下内容选自京东互联网医院医患问答,为保护患者的隐私,相关信息已隐去。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皮肤科白彦萍医生:
你好,你的症状确实符合湿气重的表现,存在中焦湿热的情况。
湿气重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导致。
一是外界因素,环境的潮湿、阴冷。
二是内在因素,平时缺乏运动,饮食油腻、爱吃甜食;此外长期的焦虑、精神紧张也会有一定影响。
湿邪重浊粘滞,阻遏气机,会出现头身困重、困倦的表现,阻遏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则会出现大便黏腻、便溏等症状。
湿邪迁延缠绵,因此病程会比较长,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导致一些慢性病。
你目前的情况还没有太大的问题,不用太过担心。
用药建议:
口服参苓白术颗粒,可健运脾胃,祛除湿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便溏、困倦、舌苔厚的症状。
晚上睡眠不好、头痛以及口苦这些症状说明你体内不仅有“湿”还有“热”,湿热交阻,治疗上不仅要祛湿也要清热,可口服龙胆泻肝丸。
此外,晚上睡眠不佳和白天困倦两者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用药后症状会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你也要自我调节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适当运动,这既有助于你的睡眠,还能舒达气机,达到“祛湿”的作用。
平时生活中应清淡饮食,少吃辛辣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以用山药、薏米、红豆煲粥。
也要注意外界的湿气,不要长期呆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潮湿下雨天可以开空调,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
咨询医生 | 白彦萍 中医皮肤科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很多人都不把打呼噜当回事,甚至视其为一种正常现象。其实,打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可能提示着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我们在生活中要提高警惕。
那么,究竟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呢?
在睡眠状态下,低通气或者呼吸中断反复出现超过30次,每次至少持续10秒,还会进一步导致缺氧和大脑的反复觉醒,最终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我们把这一过程定义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临床表现、危害和治疗方法,以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将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扼杀在萌芽之中!
一. 睡眠呼吸暂停的三大表现
1. 打鼾
根据严重程度,打鼾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偶发性打鼾、习惯性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打鼾。第三种打鼾作为打鼾界的“王者”,往往更加响亮,一般会超过60分贝,造成隔室可闻的效果;其发作也不规律,常常时断时续、忽高忽低。
2. 睡眠障碍
呼吸暂停导致了缺氧,缺氧刺激了大脑中枢,一方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一方面还可能引起惊醒。患者常常突然觉醒甚至坐起,大汗淋漓,有濒死感等。
3. 白天嗜睡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睡眠质量下降,大脑得不到充足的休整和恢复,容易引起日间嗜睡。患者常常无法控制睡意,在正常工作、交流、进食甚至骑行时都可能陷入“沉睡”!
二. 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
呼吸暂停影响了肺通气,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而氧气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都会随之发生。缺氧和酸中毒发展到最终阶段,可能引起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障碍,各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卒中都会“找上门”来!
三. 睡眠呼吸暂停的三大治疗方法
1. 正压通气法
睡眠呼吸暂停多由上呼吸道负压、气道受到压迫而通气受阻所致。这时我们可以使用呼吸机,为睡眠中的患者通气,提供一个生理性的正压,让上呼吸道保持“打开”状态,这种方法就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法(英文简称是CPAP)。CPAP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最佳方法。
2. 手术疗法
增大的扁桃体和腺体常常是堵塞气道的“罪魁祸首”,采用手术方法切除有利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特别地,对于儿童患者,该种方法有着90%的成功率。
3. 药物疗法
乙酰唑胺和茶碱等物质能刺激呼吸,可以根据医嘱服用。但是这些药物的疗效往往存在争议,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我们要严格遵照医嘱,谨慎服用。
睡眠呼吸暂停可能进一步引起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障碍甚至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都会随之而来!我们要提高警惕,注意减肥、戒烟戒酒,以降低其发病风险;病情严重时就要及时就医,采用正压通气、手术、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前几天,我的诊室里来了一位49岁的男病人,看上去斯文有礼,不吸烟,也不胖,是一个比较自律的人。高血压病程7、8年,没有重视,检查发现全身已经有比较严重的血管僵硬度增高。
不解之余,询问他的情况,发现了症结所在:他夜晚打鼾,而且比较重。于是,给他带了一个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回家。
结果不出所料:
打鼾,俗称“打呼噜”。很多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其实,大错特错了!现代医学证实,鼾症对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的共同根源。
“打呼噜”有什么危害呢?
“打呼噜”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常见的特征性表现。
OSAHS表现为在睡眠过程中上呼吸道完全或部分阻塞,导致反复呼吸中断和(或)低通气,引起慢性间歇性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进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简单的说,严重鼾症的人,就好比一到夜晚就爬上了青藏高原。整个夜晚,身体都在和低氧作斗争。第二天早上,战斗了一整夜的你,疲惫不堪。会表现为头脑不清醒,精力不易集中,白天特别容易犯困。有时候,在开车等红灯的时候,就能够睡过去。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打呼噜”会激活体内的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造成血压升高和广泛内皮功能不良,造成血管弹性下降这些人的血压波动大,应用单纯的降压药物疗效差,很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打呼噜”引起全身组织细胞缺氧,会导致血液中“氧气搬运工”(红细胞)的数量增加,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会造成血管阻塞概率增加。此外,频繁的缺氧造成血管壁的损伤, 增加血管中血栓形成的风险,血栓一旦脱落就容易堵塞心脏和脑部的血管,从而导致致命性心梗、脑梗等。
严重“打呼噜”还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心衰、性功能障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糖、脂代谢紊乱等诸多问题。
如果您以下情况,应该去医院就诊:①睡眠“打呼噜”,张口呼吸,频繁呼吸停止;②夜间睡眠反复憋醒,夜眠不宁;③白天困倦,疲乏无力;④醒后头痛、头昏,晨起血压高,药物控制不佳;⑤经常原因不明的夜间心绞痛或心律失常发作;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⑦开会时控制不住的入睡;⑧开车等红灯时控制不住入睡。
Tips: 轻中度的OSAHS可以通过减重、佩戴牙托、调整睡姿等方法来改善。重度的则需要夜间佩戴家庭用呼吸机。
家庭呼吸机
睡觉打呼噜睡得香,早被证实是传统观念误导。关于睡觉打呼噜,大家一定要注意辨别,恶性的打呼噜有潜在的健康风险,但单纯性打呼噜,是不需要过于担心的!
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打呼噜,基本上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入睡就开始打呼噜,但是鼾声比较均匀,或者只是偶尔的打鼾,除了影响别人正常休息,对自己睡眠以及身体并没有多大影响,往往属于单纯性打鼾;
第二种,就是那种恶性打鼾,睡觉不仅鼾声大,而且还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呼吸不畅以及停顿,过了一会就好了,又出现,如此循环反复,这种比较危险,可能会诱发猝死风险,我们医学上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如明显感觉自己或者家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伴有以下症状的,必须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首先要改变生活习惯,忌烟酒,禁止服用安眠药,因其会导致呼吸抑制,只会加重打鼾和呼吸困难,因为打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夜间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发生堵塞,使得气道塌陷,这时候气流在经过这个狭窄部时候,就会引起打鼾;
其次,忌仰卧位睡眠,防舌后坠引发危险,改为侧卧位,可以在你后背放置一个东西,当你一翻身仰卧位时,这样就会自动习惯侧卧位了;
最后,就是要注意控制体重,肥胖的人打鼾要瘦的人多,这有一部分原因是肥胖的人容易在颈部形成脂肪堆积,导致气道狭窄,同时选择跟自己肩膀差不多高的枕头,不宜使用过高的枕头,容易加重气道狭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饮食清淡,尤其是老年人,打鼾要预防糖尿病的可能性!
因此,睡觉打鼾并不是一件简单可以被大家所忽视表现,有时候有一些严重的打鼾还会引发生命危险,而且最主要对我们健康长期以来是不利的,要引起重视,切不可看轻这一表现!
睡眠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做的事情,很多人为睡不着觉整晚失眠而痛苦,但也有这么一大群人为整晚睡觉打呼噜而苦恼。这类人群一挨着枕头就打鼾,感觉睡得又快又香,挺让人羡慕的。而很少有人关心打呼噜对人体的危害或预示着某些疾病的先兆。
打呼噜一般指打鼾,是指睡眠中因上呼吸道狭窄使悬雍垂发生振动而发出的鼾声。扁桃体肥大,舌部过大及过度饮酒等会引发打鼾。打鼾可导致白天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工作能力下降等。打鼾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的打鼾常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需要查明原因,尽早治疗。
另外,打呼噜的人睡眠确实比较深沉,比较踏实。如果一般人和打呼噜的人夜间同睡一间屋子那是非常令人担心:当不打鼾的人还没入睡时,却已经是鼾声如雷,这种鼾声会吵得不打鼾的人整夜不得安睡,造成次日头脑昏昏沉沉,一整天精神状态不佳,根本无法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打呼噜确实对他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引起打呼噜的原因有:
1、睡姿不佳,仰睡时软腭、舌根后坠,会压迫气道,使气道狭窄,呼吸时气流通过时会发出声音;
2、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一般肥胖的人都有打呼噜,肥胖的人咽部的软组织会增生肥大;
3、打呼噜严重的人还会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就是睡觉时会出现呼吸暂停,怪吓人的,轻者停几秒,重者数十秒,夜间还会反复憋醒。这种情况下,大脑供氧会不足,影响记忆力,对学习和工作带来影响;
4、感冒、鼻咽部的病变,如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肿大、声带麻痹、腺样体肥大等各种。
关于治疗和预防要对准原因:
1、平时注意睡姿,调适枕头高度,不仰睡,可以采取侧睡,睡前用湿棉棒清理鼻腔;
2、肥胖的人要减肥;
3、饮食注意清淡,避免烟酒,尤其是睡前抽烟喝酒会加重症状,睡前避用镇静安眠药,不熬夜,多运动,多吃水果蔬菜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油炸食物,避免情绪精神过度紧张,放松心情;
4、积极治疗原发病,去正规医院进行睡眠研究,了解是否有疾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