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秋天有一类人燥热不安,可以用这个方子来灭火

秋天有一类人燥热不安,可以用这个方子来灭火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黄继斌

关于补肾,一直是中年人热衷的话题,上次我们说了六味地黄丸,这次我们说说另一个方药。

 

大补阴丸出自《丹溪心法》,在组成上,有滋阴的要药(最重要的药物):熟地黄、龟板;还有清热泻火的要药:知母;清热泻火除蒸的要药:黄柏。再用猪脊髓和蜂蜜制作成大蜜丸。

大补阴丸的主药一:龟板

可以看出这个方剂每味药都是目的明确且效力十足的。所以这个方子主治非常明确:滋阴潜阳,泻火除蒸。

 

在临床上不乏肾阴虚以骨蒸潮热、盗汗遗精为主的病人,这些人肾阴虚的程度相对较重,六味地黄丸怕是力量不够了。

 

这里再次强调下盗汗,盗汗是指睡觉时出汗,而醒了就不出了,而我们平时说的白天出虚汗并不是盗汗,是自汗,前者是阴虚为主,后者是气虚为主,治疗上是相差千里的。骨蒸潮热则多发生在夜间,自觉骨头里向外透着热劲,燥得慌。

 

大补阴丸的主药二:黄柏

通常我遇到这类患者时,大多已经忽略或者习惯腰膝酸软的症状,不过这个腰膝酸软仍旧很重要,它是肾阴虚最常见的主症。

 

最后着重说说遗精,在中医理论下,遗精有多种原因。其中肾虚最常见,而肾虚引起的遗精需要分肾阴虚和肾阳虚。

 

中医有“相火妄动”一说,即肾阴亏虚,无法制衡涵养肾阳,导致的情欲旺盛,频繁泻欲,久而久之导致肾阴更加亏损,最后早泄,甚至遗精。这类患者大多还有头晕、耳鸣、易怒、多梦,自觉手足心烦热的症状,并可出现颧骨发红,舌质红、舌形瘦,苔少、苔薄。

 

大补阴丸的主药之三:熟地黄

和肾阴虚遗精最需要鉴别的是肾阳虚引起的遗精,肾阳虚遗精多伴随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凉)、自汗、五更腹泻、遇寒阴囊收缩,遇热好转、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此外还多有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舌质淡嫩,舌形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舌苔厚。可以这么说,肾阳虚和肾阴虚有相当多的症状是重合的,而特有的以畏寒怕冷、四肢发凉、小便清长、五更泄泻为主。

 

此外大补阴丸可以用于结核病的对症治疗。我们知道结核病人多虚弱,这里也说明大补阴丸的力量还是很大的。

 

我们在选择药品时需要咨询医师,切忌自己决定,比如遗精,如果是肾阳虚用大补阴丸,只怕短期内雄风难重振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盛夏养生的三个标准

     

    大暑时间,气候炎热,万物蓬勃生长,草木极其茂盛,人体气血亦趋向肌表,以中医视野观之,此时容易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

     

    因为气候炎热,人不仅仅容易身心疲惫,而且经常胃口不佳,食欲减少; 因为阳盛于外,人的心气也容易燥动不安;又因夏日酷烈,气温节节攀升,人也容易伤津上火。所以,此时的养生原则就是,健脾,清心安神,清热滋阴。

     

    不过要选对符合以上标准的养生之品,颇不容易,因为擅长滋阴生津的中药,多具有滋腻之性,不易消化,过用或用于脾胃不健者容易妨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所以,我们在使用滋阴药物时,往往需要酌加行气,散结之品,例如绿萼梅,紫苏梗,陈皮,预知子,佛手等等。

     

    而具有清热作用的中药,大多寒凉,例如石膏,知母,夏枯草等等,易伤脾胃,其中部分苦药,例如,黄芩,黄柏,黄连等等,又容易化燥伤阴。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用大枣,甘草,山药等等中药来辅佐。

     

    正因为需要加减,养生方案就变得繁杂了,别说普通人无所适从,专业人士制定方案时也常顾此失彼。

     

     

     

    那么有没有既能清心,安神,养阴,又不容易妨碍脾胃运化的本草呢?

     

    其实是有的。

     

    我另辟蹊径,去翻了翻广东盛夏百姓常用的羹汤,从中窥见端倪。

     

    这个时节,广东人爱喝的羹汤有“莲子百合玉米煲猪肚”,“淮山百合炖鳗鱼”,“淮山百合玉竹炖甲鱼”,“沙参玉竹百合煲水鸭”,“木瓜莲子百合煲鱼尾”等等。大家发现没有,百合出现的频率很高。为何如此呢?

     

    百合是非常古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了,它是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者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在东汉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中频频出现,如“百合知母汤”中有它,“百合鸡子汤”中有它,滑石代赭汤中亦有它。它是治疗中医所言的“百合病”的主力。

     

     

    在这儿先科普一下什么是百合病。所谓百合病,就是热病之后,因余热尤存,情志不遂,郁而化火伤阴而生,以神志恍惚,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而百合正是能清心,安神,滋阴,化解“百合病”之品,因为它能化解这一类疾病,所以这一类疾病也用它来命名。百合符合了夏季养生三原则中“清心安神,清热滋阴”的要求,那么,它也像其他滋阴清热药一样容易碍脾或者伤脾吗?

     

    百合不易碍脾

     

    滋阴药物其性滋腻,容易碍脾,导致不消化,腹胀。例如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石斛,黄精,女贞子,特别是生地黄,脾胃稍弱的人食了后,特别容易诱发腹胀。而百合,是非常罕见的既能滋阴又能除胀满的中药。

     

    《神农本草经》这样描述它:味甘,平,无毒,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名医别录》则如此补充:“除腹肿,胪胀,痞满”。《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均记载百合不仅不碍脾,还能缓解腹胀,两书均成书于汉代,所以可见这是一个汉代共识。

     

    现代研究也发现,百合的提取物百合总皂苷可以提高血中及结肠组织中胃泌素(GAS) , P-物质(SP) 等的含量,提高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 的含量,降低结肠组织中 VIP 的含量,从而改善抑郁老鼠的行为绝望感,改善胃肠不适症状 。

     

    现代研究对百合既能“清心安神”又能“改善脾胃不适”的传统功效,提供了部分证据。

     

    若“津液亏虚”且伴有“湿气重”怎么办?

     

    在盛夏,一方面夏日炎炎,酷暑难耐,一方面人们又爱食瓜果凉物,所以往往会出现“阴虚”与“湿重”并见的“症状”。

     

    患者既容易口渴难耐,心烦,又容易困倦,身重不爽,身体拘急不舒;一方面舌质红,一方面又常见舌苔白腻,乃至腹痛吐泻。

     

    这因为,脾胃一方面有津液亏虚,一方面中焦又有湿浊内蕴。

     

    这个时候,因为百合除湿的力量不够,所以我们可以在百合茶的基础上稍稍配伍一下。搭配什么呢?搭配蚕沙。

     

     

    蚕沙甘,辛,温,是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干燥粪便,一般6-8月采集,以二眠到三眠时的粪便为主。

     

    蚕沙和佩兰,连翘,薄荷,藿香这些药一样,有透邪的作用,能让邪气有出路,所以也可以作为祛风湿药用。

     

    在南方,人们经常把蚕沙每次15克,用纱布包装,代茶饮用。蚕沙茶和百合茶一样,是种南方常见的祛湿茶品,有和胃化湿化浊的作用。

     

    当我们把百合,蚕沙汇合在一起后,对于盛夏津液亏虚虚兼湿浊引起的,似渴非渴,似胀非胀,胸闷心烦,舌红苔白腻之象,有峰回路转之妙。

  • 在伤寒杂病论中,仅仅提及了“阴虚”这个词一次。


    是的,你没听错,仅仅只在《伤寒论》第111条提及了一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这是《伤寒杂病论》的特点决定的,这部经典著作有着紧紧围绕临床,客观描述现象,不做过分演绎,注重方证对应的特点,这是“遮蔽理,道乃见”的境界。

     

    在上面那段条文中,“阴虚”是指“津液缺失”的意思,而“存津液”是经方使用时需要时刻铭记的法则。在古代,没有静脉补液技术,所以“失津液”很常见,也容易危及生命;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伤寒感冒或大病之后,若津液丧失,也很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心烦少寐“”这类症状。如果不重视,一些患者会接着出现口腔溃疡,慢性咽炎,甚至血糖急剧增高。

     

    平常我们询问部分糖尿病病人的既往史,问他们是何时发现自己血糖增高的,他们经常会提及是某次大病之后,或者某次热病之后,突然就烦渴不已了。这便是热病解后,气液两伤,余热未尽导致的。对于这余热未尽,《伤寒论》中有个非常好的调理方子,它叫“竹叶石膏汤”。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方子的主治和组成: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这个方子由6味药组成。麦冬是这个方子的君药,起到的是滋润生津,清心除烦的作用。用量也非常大,为110克左右。

     

    实际上这个方也是“麦门冬汤”的变方,在麦门冬汤中,麦门冬的剂量更大,达到7升,治疗的是咽喉极度干燥,咳嗽。石膏用了一斤,也就是250克,当然,在“康平本伤寒论”中,石膏后面没有“一斤”二字,石膏在这儿起到的是除烦,止渴的作用,若患者大渴,烦躁不安,石膏的用量自然宜大,曹颖甫先生就曾用大剂量石膏治疗消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若只是小渴,自然不必用那么大的量。15~30克左右即可。

     

     

    半夏在这儿起到的是降逆止呕的作用,原方用了半升,据柯雪帆教授考证下来,是42克,当然,若患者不呕,或者只烦不呕,这个用量可以减到12克左右。竹叶一把12克,两把24克,能清热泻火,除烦生津。但是,用了这么大量的滋阴药,下气药,清热药,很容易伤胃。

     

    所以,在原方中,启用了人参,甘草,粳米来保护胃。这个和现在我们去输抗生素,医师常会配合用一些胃粘膜保护剂原理是一样的。

     

    人参能补脾益气,又能治津伤口渴。甘草能解诸药之毒,又能益中气。粳米就是我们天天吃的大米中的一种,大米分为粳米、籼米和糯米,东北大米,珍珠米就是粳米,粳米米汤有非常好的温中和胃,除烦止渴的作用,相信多数读者都喝过清醇甘美的米汤。

     

    这六味合在一起,就能治疗“气津两伤”导致的“身体消瘦,口干舌燥,心烦难眠,气喘吁吁”,是一个生津液,补中气,标本同治的好方,可广泛用于热病津伤,余热不尽。

     

    当代医家多用它来治疗糖尿病,肺结核,急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等疾病出现的“口干舌燥,热渴欲饮,气短音微,气逆欲吐”等症候,患者多见舌红少苔,脉象虚数。

     

    这个方子确实有非常好的阻断早期糖尿病的效果,我曾经将其用于突然出现的烦躁口渴,血糖升高,患者的血糖迅速降到了正常范围。当然,这仅是个案,还需要大量的临证观察来佐证。

     

    最后,我想谈谈这个方子的剂量问题。这个方子原方剂量不小,与当代中药临床用量差别很大。日本京都大学医学系毕业的医学家江部洋一郎先生认为,这和“经方”最早出自军医之手有关,因为经方所有处方,配伍井然有序,加减极其严谨,而且文字夹杂有大量“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取如弹丸一枚”这样的富有军人色彩的话语。所以,经方在古代是救生死于一线之间的方子,在没有静脉输液,肠内营养技术的时代,不用那么大的剂量,恐怕也起不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 薄荷,又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全株青气芳香。在中国,薄荷主要以江苏、安徽两省产量最大。

     

     

    薄荷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是辛凉性的发汗解热药。平常以薄荷代茶,还能清心明目。虽不常见到薄荷叶,但是添加薄荷精华的产品,却是处处可见,比如口香糖、牙膏、凉茶、食品等等。现在随着薄荷的大面积种植,平常百姓家的餐桌上,也能见到鲜菜薄荷叶了,清爽可口。

     

    提神醒脑

     

    薄荷味辛,闻一闻,瞬间就开窍醒脑了,所以它的作用主要就在于所含的芳香族化合物的清新头目的功效。其实,除了清利头目,薄荷还是很好的发汗解热药,与前几篇文章中讲到的紫苏不同,薄荷味辛性凉,对于热性病很有作用,能疏散风热,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热性病适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小儿惊热、及瘰疬、疮疥为要药。大家一定记住,薄荷性凉,上述这些热病是对症的,风寒等寒性疾病不要使用。比如风热上攻,导致头痛,眼睛红,咽喉肿痛,麻疹风疹透发不利等时候,薄荷就派上了用场。

     

    配伍使用,效果更棒

     

    薄荷虽然有上面这些功效,但是作用稍稍弱了一点,如果配合其他药食两用的一起,会有1+1>2的效果,比如:与金银花、连翘一起泡水,对于风热感冒的症状缓解,有明显的效果。与川芎等合用,对于风热上攻,头晕目眩等,有明显的效果。

     

    用法用量

     

    薄荷具有药食两用的双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为茎和叶,也可榨汁食用。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香料,还可冲茶等,食用干品管是作为添加物,还是煎服,一次3~6克就够用。

     

    要特别注意的是,像薄荷这种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份多的药材,久煮会致香气挥发,药性损失,故宜少水煮开后再放入,煮的时间不能过长。

     

    对胃肠道的作用

     

    薄荷含有薄荷醇和薄荷酮,不但可以清新口气,而且具有缓解腹痛、腹胀的作用,特别是一些肠道痉挛、胃肠不适等。临床研究表明,薄荷油湿热敷对减轻腹痛、腹胀有效。目前研究发现薄荷油是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有效药物,能显著改善腹痛、腹胀、排便困难和大便性状异常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禁忌

     

    薄荷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 对柴胡作用的原始记载

    要理解柴胡,就要首先看看古人对它的原始记载,这样的记载没有经过文人的修饰,联想,附会,直接来源于观察和实践,所以保真度高。

     

    这一段说的,来自于《神农本草经》的记载:柴胡,又名地熏。味苦,平,无毒。


    当然,后世认为柴胡也是有禁忌的,认为阴虚火炽者勿用。阴虚发热,骨蒸劳热者用什么呢?用银柴胡治心腹。


    这是在说柴胡的主要作用部位应该在心腹之间。能去肠胃中结气。对此《诸病源候论》的解释是,结气病,乃忧思所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应该是指气滞于肠胃的情形。

     

    可去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这个推陈致新,我们在本经“大黄”一章中也遇见过,意思是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力量。

     

    久服轻身,明目,益精——轻身就是邪去身安,一身轻松的意思,明目,益精待考,不可轻信。

     

    简单来说,这段记载涉及了柴胡最重要的几个作用:疏散退热,疏肝解郁,推陈致新。

     

    不再煎,能发汗,可解三阳之邪热;再煎,可除少阳之邪热

    其实柴胡并非仅仅只能用于少阳病的寒热往来,也具有打开皮肤腠理,发汗解表,解太阳、阳明热的作用。奥秘在于不再煎,和再煎。

     

    所谓再煎,意思就是把中药熬好后,将药渣捞出来,再熬几分钟。以,小柴胡汤的煎法为例:用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渣滓,再煎取600毫升。这就是去滓再煎法。

     

    不再煎时,柴胡药效直达人体的外壳皮肤腠理,具有开腠理,祛表邪,退热的作用,代表方剂有柴葛解肌汤,柴胡桂枝汤。

     

    再煎后,柴胡的药效则集中于半表半里,半表半里是在哪?大概就在胸胁,膈,季肋这些位置。所以你看柴胡剂,在使用去滓再煎法的时候,必有心下,胸胁,膈,季肋这些位置这些部位的苦满不适感。

     

    不再煎时,柴胡主要作用于皮肤腠理,可开腠理,发汗,解表,退热,当再煎后,柴胡主要作用于半表半里,具有缓解膈肌紧张状态,缓解胸胁部位的气机郁滞,疏肝解郁,条达肝气的作用。

     

    这也是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柴胡具有保肝作用的原因,因为,它能使得胸胁部位的气机出入恢复通畅。一般来说,使用醋炙的柴胡,也可以起到类似于“去滓再煎”的效果。

     

    柴胡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我现在使用柴胡最多的地方,倒不是退热和保肝,而是解忧,镇静,以及抗心律失常。

     

    我经常取柴胡、桂枝、龙骨、牡蛎合用,用来治疗失眠,烦躁,以及窦性心动过速,频繁房型、室性早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于柴胡的镇静安神、抗焦虑实验,现在也有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但是其更深机理仍待进一步探索。

    柴胡的其他作用

    柴胡还具有升举脾胃清阳之气的能力,所以常被用于治疗气虚下陷,中气不足所致的脘腹重坠,胀满。

     

    在人参、甘草、白术、大枣、生姜等益气健脾之品,当归,黄芪等补气养血之药中,稍稍点缀些升麻和柴胡来升举清阳,整个方子就有了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效果。

     

    正因为柴胡其性升、散,所以有医家认为它会劫肝阴,阴虚风动者,阴虚火旺者当少用柴胡为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前几天去江南,看到小区里有一棵树,我没见过。我看到标示,说是无患子。向来自负的我,竟然对无患子没有任何印象。第一时间打开手机查专业知识库,无患子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落叶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淮河以南、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具有十分广泛的利用价值。本文概述了无患子种质资源分布及遗传多样性、植树造林、栽培技术、重要化学成分皂苷和油脂的分离、提取技术和应用。 

     

     

    无患子原来就是肥皂树。我们老家没有,怪不得我没有见过。不过今天的主体不是无患子,而是和无患子有着亲缘关系的一种植物:龙眼,又称桂圆,益智,常绿大乔木,树体高大。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为无患子科植物,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明白我为什么提到无患子了吧,因为桂圆是无患子科的植物。 

     

    有一个做投资的朋友,他老家是桂圆的产地。有一次聊天,说到桂圆。他说好的桂圆很贵,一公斤要上万元。我说吹牛,在我们这几十块就很了不起了,怎么会有上万元的呢。他说还真有一些树种是珍惜的,很稀少,而且口感很好,所以会很贵。我说那也不至于这么贵。他说其实就算你掏那么多钱,也未必能够买到我说的那种桂圆。我说那你这不是瞎说吗?他说等桂圆下来的时候,我送你点,你吃点就知道了。我说好吧,但是三年过去了还没见到他说的桂圆。 

     

    方剂里有个著名的方剂,那就是归脾汤。归脾汤是一个非常之常用的方剂,里面就含有桂圆肉。本方多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治疗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为主。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抱歉哈,不把方剂写出来,毕竟这里不是看病的地方。上面说了,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其实这只是效果的其中之一。龙眼肉能够益心脾,补气血,安神志。主治虚劳羸弱,心悸任忡,失眠健忘,脾虚腹泻,产后浮肿,精神不振,自汗盗汗等病症。 

     

    桂圆这几年貌似产量很多,因为在老家过年的时候,串亲戚会买点龙眼肉。当然,我们那买龙眼,基本上都是唬人的。买一筐龙眼,下面都树枝子,没几个桂圆。不过桂圆确实是好的东西,我比较喜欢吃,甜甜的。桂圆也有其缺点,比如核大。桂圆含糖量比较高,吃多了会上火,所以一次不能吃多。尤其是女性,血虚的女性,可以多吃点桂圆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周大妈患了肾炎,在医院里输了半个月的吊瓶好多了,出院了。回来后找到我,让我用中医给她调理。通过她的化验单可以看出病情控制得不错,没有必要再吃中药了,建议她可以试试“玉米须汤”来保健,清热利尿消炎很好用。她觉得这法子太简单,但是对于她的病情是有益的。

     

     

    玉米须

     

    玉米须是很廉价的药品,一般不为人们所珍惜,只是在中医师的眼里它是个宝。玉米须,最早药用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国药典》1977年收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1985版(一部)收录的常用药材品种。

     

    吃玉米,大家都爱光煮玉米,把玉米须扔掉。其实这很浪费,我们应该把玉米须摘下来,洗浄,煮水喝,是一家人清热消暑的保健茶。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它还能利水、消肿。中医认为玉米须,甘平,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脚、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

     

    玉米须对人还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

     

    所以对于防治肾炎,适当喝点玉米须茶是很有益的。

     

     

    玉米须汤制作方法

     

    原料:玉米须50克。干品100克。

     

    制作方法:将玉米须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1小时,取汁饮用。

     

    养生功效:清热利湿,对湿热肾阳有益。

     

    另外,再介绍几个玉米须用于防治肾炎的食疗方法:

     

    肾炎水肿尿少:玉米须50克,黄精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可以除湿利尿,消水肿。

     

    膀胱炎、小便黄赤:玉米须50克,车前子(各包)9克,甘草6克,煎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清热、利尿、消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尿少、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玉米须、玉米芯各50克,水煎去渣代茶饮。毎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清热、利尿、消炎,缓解症状有益。

     

    尿血:玉米须50克,白茅根18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5天为1个疗程。清热、利尿、消炎、止血,可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之,玉米须不是废物,应该了解它的功效,为我们所用,尤其是要防治湿热病、下焦湿热病、肾脏炎症性疾病等,都可以选择玉米须来保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爱打盹的我们总有办法为自己的困意找理由。不过困意这个东西确实挺任性的,想出现时就出现,该睡觉的时候往往人又精神了,打游击的战术简直一等一。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春困这回事儿!

     

    春天为什么容易犯困?肝脾不和春困多。

     

     

    中医学认为,春天属木应肝,春天树木生长舒展,肝气畅达而升发,若阳气不足或升发不利,则清窍失养,此外,春季肝气旺盛,肝木过剩,脾胃运化功能不健,湿气内困而造成春困。所以中医讲,春困多属肺脾气虚,尤其是阳气虚弱,而湿阻清窍所致。


    莫惊慌,春困其实不是病!


    “春困“是人体的生理机能不适应季节性的气候变化而发生的暂时性的生理反应。

     

    随着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旺盛,体表的毛细血管因舒展而需要增加血流量,耗氧量不断地加大,脑组织的血流量就会相应减少,脑组织供氧不足,加上春天适宜的温暖和湿度的良性刺激,对大脑皮层产生了良好的镇静和催眠作用,于是产生了“春困”。

     

    第一招:早睡清神


     

    第二招:踏青悦神


     

    第三招:饮茶兴神


     

    第四招:运动爽神

     

     

    第五招:芳香提神

     

     

    第六招:吃花养神


     

    第七招:洗漱激神


     

    第八招:酸辣醒神

     

     

    第九招:温阳益神

     

     

    第十招:按摩助神


     

     

     

     

     

    1,按摩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按摩此穴位不仅提神还可缓解头痛。按摩此穴位适用于各种人群,但注意不可用力过度,感觉酸胀即可。

     

    穴位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30秒。一般按摩的次数可多可少,可视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

     

     

    2,按摩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按摩此穴位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穴位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

     

     

    3,按摩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相平。这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对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穴位按摩方法: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次。

     

     

    负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收到通知24小时内将相关内容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 一座高山


    治疗咳嗽急性期、慢性期的一系列方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以及它们的变方桂苓五味甘草汤,苓甘姜味辛夏汤。

     

    在小青龙汤系列的方子上加减,可以应对各种的剧烈的咳嗽,以及其后的气上冲,咳痰,但是小青龙汤类方不可长期服用,久服后伤阴动阳,易生他变。所以历代医家治疗咳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有以小青龙汤救其急,苓桂剂善其后之说。

     

    是的,我们得做好心理准备了,将一起去攀登桂苓剂这座巍峨、绵延的高山。在这座高山上,前贤们,比如刘渡舟先生,大塚敬节先生已经站在了高处不胜寒的地方,我们仰望着他们的背影,开始自己的旅途。大塚敬节先生有一段回忆,那时,他从现代医科大学毕业不久,刚刚接触汉方。

     

    他前往诊治一位妇人,她躺在床上,一旦试图站起来,立刻眩晕发作,所以入厕都困难!于是大塚敬节先生立即给她腹诊,听到她心下有哗哗啦啦的振水音,马上给她使用苓桂术甘汤,患者服药近一周,便可以起床散步了。年轻的大塚敬节先生感叹:汉方的效果真好啊!汉方医学实际上是很了不起的高级临床医学!这件事过去了五十年,大塚敬节依然念念不忘,因为这是他入门汉方医学的开始。

     

    水气病

     

    本质上,小青龙汤系列方,和苓桂剂的对手是一样的:水气病!

     

    小青龙汤证和苓桂剂证一样,患者发病前就已经出现了阴阳失调,胃、肾之气不足,于是心下生饮。在小青龙汤证中,心下停饮,心下升降出入不利,由此诱发了吐涎沫,咳、喘,烦躁,溢饮等一系列症状。在苓桂剂证中,心下有停水,伴有浊气上冲,清阳受阻,头晕目眩,地动山摇!

     

    水气为病,最易引起旋冒,所谓旋冒即头晕目眩。旋冒者,或为浊气上冲,或为痰蒙清窍,或为气血不足,或为气滞血瘀。浊气上冲,痰蒙清窍者均可用苓桂剂解决。

     

    四味药

     

    现在我们来揭开苓桂剂的真面目。先看看苓桂剂的第一方“苓桂术甘汤”,分析它的药物组成和功效。

    这个方子非常简单,仅有四味药: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四味药,用水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日分成三次服用。——摘自伤寒论 第67条


    茯苓是其中最主要的药,这个药被誉为除湿的圣药,能祛除皮部、胸部、肺中的痰湿,能把人体体内多余的水湿通过胸→心下→小肠→膀胱→尿,这样的路径排出。桂枝上补心阳以制约水的寒气,下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茯苓、桂枝相得益彰,既渗水利湿,又温阳化饮,能使浊气得化,清阳得展,阴霾得散,眩晕得解。白术能补益脾胃、燥湿利水;甘草也有补胃气,守胃气的作用。

     

    在上面我们说过水气病经常由胃气、肾气不足而发,所以苓桂剂治水气病的思路就是,温阳化水的同时,兼顾补胃气和肾气。从这个思路出发,这个方子加上能鼓舞胃气的生姜、干姜,效果会更好!

     

     

    苓桂术甘汤的运用指针

     

    刘渡舟、傅延龄将使用苓桂术甘汤的指针总结如下:一看面,其面火黯淡无光,或有黑褐色斑;二看舌,其舌淡嫩,其苔水滑;三,诊脉,其脉沉弦。

     

    一般来说,使用苓桂剂还多伴有:心悸不宁,气上冲,眩晕,身体阵阵摇;胃部有哗啦哗啦的振水音;小便比例,四肢稍肿等特征。若是各种病因所致的肌、肉、筋的津液丧失,筋失所养,而出现抽动痉挛,这种情况应该选用瓜蒌根,葛根等生津液的药物。

     

    总之水气病症状变化多端,用药时一定要根据四诊和腹诊综合考虑,抓住疾病的实质,切不可将苓桂证和津液丧失引起的“动经”、“痉病”混淆了。

  •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藿香正气水能够防治中暑,其实不然。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从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来看,暑邪的性质属阳属热。

     

    暑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脉象洪大等。暑为阳邪,其性开泄,故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暑性升散,升,指暑邪易于上犯头目,内扰心神,出现头晕头昏,心烦闷乱。散,指暑邪为害,易于伤津耗气,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证候。由此可见,中暑属于一种阳热病症。

     

     

    第二,从藿香正气水的药物组成、功用、主治来看,它所治的病症属于阴寒。

     

    藿香正气水由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姜汁、桔梗、藿香、炙甘草等温热药组成,功用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证。由此可见,藿香正气水所治病症属于阴寒,用它治前面所言疗属于阳热的中暑,显然不对症。

     

     第三,“阴暑”不是暑。暑为阳邪,不能再分阴阳。

     

    比如男为阳,女为阴,不能再把男分为“阳男”和“阴男”。有人为了说明藿香正气水能够防治中暑,杜撰了阴暑理论,说藿香正气水可以治疗“阴暑”。

     

    根据六淫学说,暑为阳邪,寒、湿俱为阴邪。把发生于夏季的风寒湿称为“阴暑”,是与中医传统理论背道而驰的。果真如此,那么发生在冬天的火热之邪是不是应该叫“阳寒”。难道中医理论真成了可以随意发挥的“诡辩论”?

     

     

    阴暑、阳暑之分不符合中医理论。所谓的阴暑,其实就是夏季感冒,与暑邪没有关系。夏季感冒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治疗,不能以此说明藿香正气水能防治中暑。

     

    以上三点说明:藿香正气水不能防治中暑。既然藿香正气水不能防治中暑,为什么在闷热的夏天,喝上一支藿香正气水,会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呢?这是因为,烈日炎炎下的高温,虽然令人不爽,但可以耐受;而闷热的天气,令人感到窒息。

     

    高温是暑热所致;而闷热主要是高温加潮湿造成的。夏季感冒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好比自然界的闷热天气,多因气温高又感受风寒湿所致,此时服一支藿香正气水,因为祛除了湿邪,自然有神清气爽的感觉。

     

    真正的高温中暑,应该用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该方由寒凉药组成,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效,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这种纯属阳热的病症,用藿香正气水是没有效果的。

     

    如果夏季感受风寒湿,可以用藿香正气水,该方由温热药组成,功用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夏季感冒或者胃肠型感冒。夏季感冒与中暑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清暑益气汤治疗中暑,好比空调的制冷功能,制冷自然降温。藿香正气水治疗夏季感冒,相当于空调的除湿功能,除湿可以使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除湿不是制冷,所以藿香正气水不能治疗中暑。

  • 盛夏时节,很多地方都开启了“烧烤模式”,热浪滚滚袭来,炎热酷暑难耐,而这个时节也是热证和暑证高发的季节,很多人容易得暑证,也有很多人容易染上湿证。而这个时候,有一味中药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那么,这味中药究竟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藿香正气丸的主药——藿香。藿香从古至今都是一味治病良药,陶弘景认为藿香能够治疗“风水毒肿,去恶气,止霍乱心腹痛”;苏颂认为藿香是“脾胃吐逆”的“要药”;张元素认为藿香“助胃气,开胃口,进饮食”;王好古认为藿香“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口”。

     

     

    中医认为,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化湿,止呕,解暑等功效;适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等症。

     

    藿香的首要作用时化湿,尤其适用于湿滞中焦所致的各种病证。藿香气味芳香,是芳香化湿浊的要药。藿香其性微温,所以多用于寒湿困脾所致的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在临床运用中常与苍术、厚朴等药同用,比较经典的配方是不换金正气散(厚朴、藿香、甘草、半夏、苍术、陈皮)。

     

     

    藿香的止吐作用效果良好。藿香既能化湿,又能和中止呕,尤其适用于治湿浊中阻所致的呕吐等症,藿香最是捷要,一般可与半夏、丁香等药同用,如藿香半夏汤(丁香皮,藿香叶,半夏);如果呕吐偏于湿热的,可用藿香与黄连、竹茹等药同用;如果是妊娠呕吐的,可用藿香与砂仁、苏梗等药同用;如果是脾胃虚弱所致呕吐的,可用藿香与党参、白术等药配合使用。

     

    藿香这味药,既能化湿,又可解暑,适用于暑湿或湿温初起的各种病证。如果是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导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等暑湿证的,可用藿香与紫苏、厚朴、半夏等药搭配,比较经典的方子有藿香正气散(藿香、 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厚朴、苦桔梗、炙甘草、大腹皮、陈皮);如果是湿温病初起,湿热并重的,可与黄芩、滑石、茵陈等药配合使用,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子如甘露消毒丹(飞滑石、淡黄芩、绵茵陈、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

     

     

    藿香除了药用之外,也可作为食材或者调料使用。一般来说,藿香的嫩茎叶可以食用,而且还是风味俱佳的野味;可凉拌、炒食、炸食,也可煮粥。藿香的嫩叶有健脾益气的作用,是一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烹饪原料,所以一些养生菜肴和民间小吃中利会加入藿香,一来可以丰富口味,二来可以增加养生价值。

     

    藿香还有杀菌功能,口含一片藿香叶,可以除口臭,还可以预防传染病。尤其是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因暑湿所致的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恶心呕吐等症都有好处。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