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不是盐,而是它

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不是盐,而是它
发表人:南医三院寇博士

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也不是声誉,而是健康。生活中的吃喝拉撒都关乎到健康,只有保持健康,才能享受快乐幸福。

 

而现在百分之九十的中老年人都会患有三高症状。其中高血压是最严重的一种, 很多人以为食用盐是引发高血压的元凶,其实则不然,诱发高血压的真正凶手是"纳"。

 

在生活中除了食用盐中含有纳我们吃的腌菜、肉制品、休闲食品、豆制品等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钠"。所以导致我们食用纳的含量超标,导致高血压的患病率迟迟没有降下来。

 

  

降血压小妙招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除了按时服用药物治疗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来降血压吗?

 

有的,因为只有药物和非药物配合治疗,对改善高血压才有很大的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最近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他们认为:

 

「低盐饮食」加上「多吃水果和蔬菜」,在开始4周后就可以降低血压。

 

低盐饮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6g,其中最重要的是注意纳的含量,少吃含纳的食物(其中这些是含纳极高的食物:番茄干、零食、乳酪、海蟹、发酵粉、汤料包、香肠、熏肉、咸肉、沙拉酱、酱油)。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每日摄入量300g-500g。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水果每日摄入量200-400g。

 

缺乏运动易导致肥胖,皮下脂肪增厚,毛细血管扩充,血液循环量相对增加。在心率正常情况下,心搏出量增加,长期负担过重就诱发左心肥厚,血压升高。

 

如果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以上,血压就可降10个毫米汞柱。对于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减体重也是使血压下降的好方法。

 

最后我们要培养有益心脏健康的习惯

 

定期测量血压:定期测量血压、胆固醇等数值,以便能及时发现心血管或其他健康问题。

 

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的波动直接关联血压的波动,紧张、压抑等情绪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患有高血压的人要心胸开阔,保持愉悦的心情。保持镇定,控制自身情绪,不激动不妄想,对于控制血压这是非常重要的。

 

生活起居有规律:养成按时睡眠,按时起床,按时就餐的良好习惯对于高血压患者是稳定血压、恢复健康的保证。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过度的思维活动或看电影、电视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高血压疾病介绍:
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不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无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不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高血压常常听别人提起,低血压却很容易被人忽略,其实低血压也非常危险!!

     

    可谓人体隐形的杀手,不信,往下看~

     

     

    案例A:

     

    小陈是一名刚实习的学生,从事互联网工作,近来常常加班,天天还要挤公交,单程就要1个多小时。

     

    前段时间,天气非常热,车堵车,人挤人,小陈站着站着,

     

    眼前就开始发黑,身体开始冒虚汗,一下子瘫软下去,周围好心人马上送小陈到附近医院,

     

    一量就是低血压,其他未有异常,医生给小陈补充了生理盐水,小陈马上就好很多了~

     

    看看,低血压引起的头晕,晕倒每年都非常多,以上只是其中一个真实案例,

     

    低血压严重时,甚至会休克导致死亡,而且晕倒时还容易导致大出血,非常危险,是不是需要对它有个了解呢?

     

    什么是低血压呢?低血压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危险?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下吧~

     

    一、什么是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成人上臂血压低于90/60mmHg。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前者多为继发于大病之后,

     

    如心肌梗死、腹泻、大出血、疼痛、过度失水,甚至出现昏厥;

     

    后着见于体质虚弱者。而慢性低血压可分为3类。

     

     

    二、低血压的分类

     

    (1)体质性低血压

     

    大多见于20--50岁体质虚弱、瘦弱和缺乏身体锻炼的妇女,轻者无症状,重者可出现头痛、疲乏、晕厥,在夏季气温较高时表现更为明显。

     

    小陈就是这类体质性低血压。

     

    (2)直立性低血压

     

    当人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时,突然出现血压下降并伴有明显的头晕、视物模糊、疲乏、恶心、呕吐、心悸、颈背疼痛等症。

     

    严重低血压的表现是一旦变换体位,血压就下降,出现昏厥,以致卧床不起。此外,还可诱发脑梗死、心肌缺血。

     

    像新闻经常报道,某某上厕所时,突然晕倒,这类一般就是直立性低血压!

     

    (3)继发性低血压

     

    继发性低血压是继发于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

     

    如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营养不良或不适当地服用降血压药、利尿药、催眠药、抗抑郁药等。

     

    三、低血压的危害

     

    低血压者在轻微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疲劳、面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晕船、情绪控制能力差、反应迟钝、末梢循环不良、手足冰凉、心悸、呼吸困难、甚至昏厥等表现。

     

    如长期低血压得不到纠正,会使人体功能大幅度下降,出现视力和听力降低、骨折、抑郁、压抑,严重地影响生活的质量。

     

    如有以上情况出现,建议尽早到医院去检查!!

     

    四、温馨建议

     

    如已确诊的低血压患者,建议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来缓解和调整低血压或尊医嘱,中成药中可选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甘草单味药水煎服用都是有效的治疗低血压的草药。另外,低血压者应注意,从卧位到起立时宜要缓慢,尽量穿紧身的衣裤和袜子,饮食可以偏咸,多喝白开水,以增加血容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鸡蛋的蛋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所以网络上有很多传言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吃蛋黄,这可信吗?”

     

    发出这个疑问的是我的一个朋友,他在网上看到有一些观点认为蛋黄的胆固醇高,因此不适合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食用。他父亲得了冠心病,但是每天都吃2个鸡蛋,怎么劝都劝不动,他因此特别担心这样会加速冠心病的进展,所以才问了我上面的问题。

     

    蛋黄的胆固醇含量高不假,但是是不是这就意味着心血管疾病患者就不能吃了呢?

     


    1.人们对鸡蛋的恐惧,来源于一个关于兔子的实验:


    在1913年的时候,俄罗斯的一个病理学家做了一项关于兔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每天给兔子喂食很多的胆固醇,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些兔子的血管普遍都出现了动脉粥样化的情况,由此得出结论吃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1937年的时候,有生物学家提出,如果在吃鸡蛋的时候不吃蛋黄,就可以防止胆固醇升高,并且还能远离心血管疾病。


    一个叫做安塞•基斯的科学家本来也支持膳食胆固醇学说,但是他自己做的研究却发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即无论给参加试验的人员吃多少的胆固醇,甚至是每天吃2000mg(相当于15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的超量胆固醇,这些参与者的胆固醇好像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瑞典的一个医生拿自己做实验,最开始的时候每天吃一个鸡蛋,后来改成一天吃8个鸡蛋,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血脂不但没有升高,反而还降低了!


    兔子吃了很多的胆固醇以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那为何人吃了同样多的胆固醇,好像变化并不大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有科学家考虑可能和兔子是食草动物有关!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的情况下,兔子吃到的胆固醇是很少的,长期的进化使得兔子没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但是人类就不一样了,每天本身就会制造1000~2000mg的胆固醇,这个是人体胆固醇的最主要的来源,而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的比例大概在20%左右。


    与此同时,人类的食物中本身就含有比较多的胆固醇,长期的进化使得人体具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对于这句话,可能都不太理解,这里我来解释一下。如果你吃的胆固醇多了以后,那人体合成的胆固醇就会减少;相反,当你吃的胆固醇少的时候,人体制造的胆固醇就会多一些。

     


    2.吃蛋黄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吗?每天吃多少鸡蛋合适?


    可能大家的潜意识认为人吃了多少东西就吸收多少,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不是杯子,不是说你往里面倒多少东西,杯子里就有多少东西,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摄入的营养物质之间并不一定成正比。


    上面已经说了,人体本身是具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的。大家估计都知道这个事实,即使有些人虽然饮食很清淡,但是血脂依然偏高,这个主要的原因是血脂的调节能力出了问题。


    人体血脂的最主要来源是肝脏合成,其次才是从食物中摄取,如果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是特别高的话,那对血脂的影响是很小的。换句话说,适当吃点蛋黄也不会引起血脂升高,更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过需要注意,虽然人体对胆固醇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调节能力,胆固醇依然会升高,胆固醇高了以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也就是说,蛋黄的太多,超出了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美国


    在之前的《美国人饮食指南》中提出了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超过300mg的建议,不过后来的很多实验研究证实了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对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的影响是很小的,因此在2015年的时候美国卫生部和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就取消了每天300mg胆固醇摄入量的建议。


    实际上与人体胆固醇最相关的食物成分是饱和脂肪酸,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能超过总热量的10%。对于一个70kg的成年人来说,如果每天进行中等的活动量,那每天摄入的能量在2000kcal左右,通过饱和脂肪酸获得的能量是2000×10%=200kcal。


    1g的饱和脂肪酸产生的热量是9kcal,那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超过200/9,近似等于22g。一个鸡蛋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大概是1.6g,所以每天最多摄入的鸡蛋数量是22/1.6,近似等于13个鸡蛋。换句话说,你每天不吃别的饱和脂肪酸(比如动物油、椰子油、棕榈油等),每天最多能吃13个鸡蛋。


    肾脏


    不过话说回来,吃的鸡蛋太多,即便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也不太合理。人体胃肠道的吸收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量以后,那就不再吸收了,这对食物来说是一种浪费。与此同时,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吃的太多以后,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虽然单个鸡蛋中的能量不高,但是吃多了以后会使人摄入的热量增加,这会增加肥胖的概率。


    每天吃多少鸡蛋并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结合个人的情况而定。根据我国的膳食指南,在饮食正常的情况下,每周不要吃超过7个鸡蛋。对于特殊情况者标准也不太一样,老年人可以每天吃1~2个鸡蛋、重体力劳动者和青少年以及儿童每天可以吃2~3个鸡蛋、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患者每周可以吃2~4个鸡蛋。

  •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会引起其他疾病!

     

     

    高血压治疗的基础是口服药物,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但是不是仅仅只进行药物治疗高血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答案当时不是。还要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

     

    1.按时服药是基础

     

    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都是需要终身服药的,有许多人认为口服药物后血压变得正常,就可以停用药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口服药物后,除非血压变得很低或者不能耐受降压药物或者其他需要,否则药物是不能停用的,必须坚持服药。

     

    2.合理膳食是必须

     

    高血压病人要清淡饮食,要低盐饮食,要低脂饮食,这些都可以改善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因为高盐高脂及高胆固醇饮食,会增加肥胖、高血脂的可能,而这些都不利于控制血压,所以要想控制血压,一定要合理膳食。

     

    3.心情舒畅是关键

     

    高血压病受情绪影响较大,需要合理的工作生活压力,适当的愉悦和放松心情,有利于血压控制于正常水平。

     

    4.健康习惯是必要

     

    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烟酒、拒绝熬夜、拒绝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合理的作息生活习惯,可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有利于将血压控制在达标范围。

     

     

    5.适量运动不能少

     

    运动不仅不会增加血压,还会更有利于控制血压,所以,一旦罹患高血压,合理的运动计划和强度,有利于控制血压于正常水平。

     

    当然,合理膳食也好,适量运动也好,健康习惯也好,这些都是作为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最为重要的还是口服药物降压治疗。一定要按时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血压!

     

    以上针对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病,我们还需要找到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针对病因对症治疗,比如垂体瘤、肾上腺腺瘤手术,以及针对其他原发病的对症治疗等等。

  • 有些学者认为一过性高血压并不能算是高血压,因为只有长期血压高才会引起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一次性,过去就过去了。然而,一过性高血压其实也有很大的危害——诱发主动脉瘤而造成大出血,因此,我们要对它提高警惕。

     

    一、什么是一过性高血压?

     

    一般来说,对于未使用降压药物的人,非同一天有3次测血压高于140/90mmHg则考虑诊断高血压,对于一过性高血压,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

     

    一过性高血压可分为短程、中程和长程3类。短程一过性高血压指一天内血压波动性超出正常,血压变异性增加是心血管危险因素。中程一过性高血压指一天或数天内血压增高,其他较长时段血压正常。长程一过性高血压表现更长时期内血压波动,例如患者温暖季节血压正常,寒冷季节血压增高等。一过性高血压的诊断,需排除常见的良性血压增高现象,如运动、饮食等。

     

    二、一过性高血压的四种诱发因

     

    1.  哮喘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哮喘和一过性高血压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哮喘会引起气道阻塞,造成二氧化碳排出困难,从而引发呼吸性酸中毒。潴留的二氧化碳还会引起血管平滑肌反射性收缩、管径减小,而造成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进而造成心脏加大输出,血液收缩压力上升——即高血压的形成。

     

     

    2.  偏头痛

     

    偏头痛也是一过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可能的机理是:偏头痛患者的内皮素-1含量较高,会引发血管平滑肌收缩、血流外周阻力增大而造成血压的升高。

     

    3.  不良情绪

     

    也有研究表明,焦虑、惊恐等不良情绪容易诱发一过性高血压。其可能的机理是:焦虑会刺激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刺激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接着就会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从而增加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造成心肌收缩更加有力,血压暂时性上升。

     

     

    4.  高声唱歌

     

    高声唱歌一方面会造成情绪激动,一方面又会因为屏气造成气流不畅而引发呼吸性酸中毒,最终导致一过性高血压的发生。

     

    三、一过性高血压可引发腹主动脉瘤

     

    常规高血压通过压迫血管侧壁,进而损伤甚至冲破血管内膜压迫中膜,造成血管壁的变形变薄,形成腹主动脉瘤。而相比而言,一过性高血压对管壁的作用虽然是短暂的,但只要压力够高,依然能冲破血管壁内膜,出现的管壁的膨大形成腹主动脉瘤,或造成已经形成的主动脉瘤的破裂出血,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哮喘、头疼、情绪激动甚至高声说话都会导致血压的暂时性升高,会诱发腹主动脉瘤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如果我们对这些现象不够重视,会使疾病悄然发展加重。一过性高血压也是病,我们也应对它提高警惕——从现在做起,调节不良情绪、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好一级预防,健康才有保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高血压有哪些死对头?题目过于粗放,但我们还是来认真寻找一下,到底有哪些高血压的“对头”,可以缓解高血压?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近几年颇受推崇,日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只是,“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的具体措施都有哪些呢?我在查看《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后发现,指南的建议主要涵盖以下几点:

     

    一、减少食盐摄入

     

    日常生活中,食盐的主要来源为烹饪用盐以及腌制、卤制、泡制食品。减少钠盐的摄入,可减少血管壁的钠含量、降低血管反应性,从而有利于降低血压。多项研究证实,限盐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还可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016年5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正式发布。该指南建议我国居民的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g为宜;但实际上,我国居民的人均食盐摄入量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二、合理饮食

     

    减少膳食脂肪的摄入、做到营养均衡,并控制总热量、适当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可减缓动脉硬化和血管壁脆性增加的速度,还可以有效控制体重,从而改善血压的控制情况,降低血压。

     

     

    三、规律运动

     

    规律的体育锻炼和运动可有效改善体质。通过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步行、快走、游泳、太极拳等训练后,可达到降低体重、增强体质的目的,并有益于控制血压。界妹此前推送的文章,《想不到,中国心脏康复竟有这个优势!》一文就曾介绍,中国的传统运动(太极)能有效地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理、生化结果,改善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抑郁。

     

    但必须注意的是,运动虽好,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且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避免竞争性体育活动。

     

    四、控制体重

     

    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是高血压病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体重越高,其同等条件下罹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控制体重可有效减轻心脏负荷和交感神经张力,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一般而言,应控制体重保持在BMI<24kg/m2的范围内,并避免中心型肥胖的发生(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五、戒烟

     

    抽烟对身体的伤害可谓不一而足: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增加血管壁脆性、增加交感神经张力,并促进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释放入血,从而升高血压。因此,戒烟可显著有利于血压的控制,且获益良多。

     

     

    六、限制饮酒

     

    “海量”同血压的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有专家曾称,高血压患者中的约5%~10%由喝酒引起,且饮酒所致的高血压一般可逆,即戒酒可使血压恢复正常。

     

     

    即使在非饮酒所致的高血压病患者中,戒酒也可起到降低神经兴奋性的作用,使血管舒张、减轻外周血管阻力,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血压。

     

    此外,过度饮酒还有可能引起酒精性心肌病,诱发冠心病等。

     

     

     

    七、心理平衡

     

    高血压病本质上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的变化和血压有着密切联系。心理负担过重、焦虑、抑郁、恐惧、失意等负面情绪都会影响到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升高血压。

     

    因此,保持乐观、纠正不良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等等,都可以帮助机体更好地控制血压。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运用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控制血压呢?

     

    非药物治疗旨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但不能替代药物;此外,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并不能达到降压的目的,只能通过此方式增加降压患者的达标率。

     

    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事实上只适用于少部分血压轻度升高的患者。事实上,高血压病一旦确诊,绝大多数患者均应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并在非药物治疗的支持下坚持服药。药物治疗是基石,非药物治疗是关键,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随着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而且这类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在这些慢性病之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高血压。


    得了这种疾病以后,由于目前无法治愈,所以需要终生服药,而且很多人都被告知需要戒烟酒,所以不少人对高血压是愤恨的。虽然大家都对高血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高血压的形成过程,为了让大家理解,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维持血压需要什么条件?


    血压顾名思义就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侧壁的压力,这里强调是流动的血液,否则抛开这个谈血压是不合适的。既然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那毫无疑问,不管如何血管内都要有一定的血液量,否则血液太少,压根就对血管壁没有产生作用力,自然也就谈不上血压。可能很多朋友不太理解,就拿水管来说吧,只有水管内有一定的水,水管才能维持一定的形状,水才能对内侧壁产生压力。


    其次是心脏要射血,因为只有心脏射血血液才能够流动,血压维持到一定程度,人体才能正常工作。


    最后维持血压就需要一定的外周血管阻力,可能大家对这个不太理解,其实血管阻力和血管的内径有很大关系,当血管收缩的时候,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当血管阻力减少,外周血管舒张,血液流向别的地方,血压降低。

     


    高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其实就目前通过上面的一些来说,对于高血压的病因还不是特别明确,但是对高血压的研究也是一直在进行,所以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我对上述血压的解释,我相信大家应该能够掌握这些知识。高血压的未必是需要有充足的血液量,但是只要心脏还能正常射血,那血压就有可能会升高。


    无论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说继发性高血压,具体的形成机制都和上述的机制有关,比如交感神经兴奋、经常吃咸食、血管收缩、分泌某些激素等。


    就拿吃咸食来说吧,长期的这种行为会使自己的口味变重,这个时候就需要吃更咸的食物来满足自己的味蕾。这些吃进去的食盐会进入血管内,使血管内的渗透压增加,而根据高中学习的渗透压理论,液体是从低渗透压向高渗透压移动,这个时候血管外的水分就会进入到血液内。由于血管的容积就那样大,这个时候进来的水多了,自然血压也容易升高。经常吃的太咸也会使人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而这种激素中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有一定的升压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血压升高。

  •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高血压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对血压130~139/85~89mmHg正常高值阶段、超重/肥胖、长期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者应进行重点干预,定期健康体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如今饮食西方化,再加上不健康的作息方式,后果就是心血管病发病率攀升。所以,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是有红灯区的,想要维持血压稳定,在必要的药物控压的基础上,饮食必须注意:

     

    高血压红灯区饮食

     

    1、蔬菜类:这里讲的蔬菜,主要是腌制的蔬菜,比如咸菜、泡菜等。还有像蔬菜罐头类的食物、含盐比较高的蔬菜果汁等也都是要避免的。还有像芥菜等刺激性强的蔬菜也少吃为好。含钠比较高的蔬菜:雪里红、茴香、榨菜、冬菜等,高血压病人要尽量少吃。

     

    2、奶及脂质品:包括奶酪、奶油、全脂奶等。这些奶制品虽然含钙比较高,但是同时含脂肪和热量也非常高,所以综合权衡利弊,高血压患者还是少吃奶酪等为好。

     

    3、加工食品:灌装食品(肉罐头、鱼罐头)、速食品(炸薯条、方便面)、盐渍食品(腊肉、咸鱼、咸肉)、加工食品(腊肠、火腿、肉松)等,尽量避免食用。

     

    4、生活中,也要调味品的添加量,比如食盐、酱油、味精、辛辣香料等。高血压患者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是没错的,但是如果同时是高脂高蛋白的,可要小心了,比如大家都认为很有营养的母鸡汤,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这类的食物。

     

     

    控制体重也很重要

     

    体重超重者的高血压患病率为体重正常者的2~3倍,而高血压病患中,有约一半是肥胖人群,反过来,肥胖人群也有几乎一半患有高血压。所以,高血压病人,控制体重也非常重要。饮食的调整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方式。关于高血压的调整饮食,我也写过好多文章,大家还有需要了解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信,看到一定会回复!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4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 错误1: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高血压指的是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确切的讲它说的是血液的一种状态。就像一直有高压枪冲击墙壁会坏一样,血管壁日积月累承受着血液的巨大冲击就会受到损伤。

     

    尤其是心、脑、眼、肾等重要器官,长期高血压造成的血管损伤会使人出现心脏病、中风、视力损坏、肾功能衰退等并发症。

     

    所以,即使没有症状也要控制好血压,目的是避免严重的长期并发症。

     

     

    错误2:血压控制住了就停药


    大多数高血压都是原发性的高血压,找不到到引起高血压的原因。 用药物控制住了高血压,只能说是治疗了标,并没有治本,根本原因不能清除。

     

    所以,一旦停药血压还会再次升上来,因此不能擅自停药。

      
    错误3:血压降的越快越好


    很多人觉得能迅速把血压降下去的药是好药,效果好!到医院看医生如果医生不能马上把药降下去就是他的水平不行。这种认知是很危险的。

     

    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就像从滚水里捞出来的东西放到冰水里会变脆一样。血液系统从一个高压状态骤然切换到低压状态可能会很危险,而高血压患者血管的弹性和调节能力本身就比一般人差,大幅度波动造成的危害比高血压本身还要大。

     

    所以,降压需要逐步平缓的进行,短期降压幅度不宜过大。

     

     

    错误4:高血压用几个疗程就能根治

     

    许多保健品会出现这样的宣传:“几个疗程彻底治愈高血压”。首先明确一点,所谓的疗程是针对致病的原因来讲的,比如几个疗程能彻底消灭XX细菌。而高血压是血液的一种状态,需要持续的长时间控制,临床上并没有针对高血压的“疗程”。

     

    其次,只有极少数由其他原因如早期主动脉缩窄等导致的高血压,可以在扩张主动脉后使血压降下来,彻底治愈。而绝大多数高血压致病原因不明,无法彻底消除病因、所以根本不能根治。

     

    所以,不要迷信所谓的根治高血压偏方,还是要遵照医嘱正规治疗。

     

     

    错误5:高血压只吃药就好了

     

    饮食、运动、睡眠、心情都会影响血压。

     

    饮食方面,盐会提高血压、不仅要控制食用盐的量还要控制一些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看看食品成分表上的“钠”含量有多少,少吃含钠多的食品。另外,高脂饮食可能提高血脂、形成斑块,妨碍血液流动,血液受的阻力越大血压就越高,所以注意低脂饮食。

     

    运动有助于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和控制体重,而这对改善血压状况很有好处。建议坚持每天散步半个小时左右,如果不能每天一周也至少进行150分钟以上的锻炼。

     

    生气、情绪波动大会让血压飙升。这点不用多解释。高血压的人一定要尽力保持心态平和、不要过于激动。

     

    睡眠不足,会扰乱身体的节奏,影响内分泌和循环与系统,进而影响到血压调节。成年人每天保持7-9个小时的睡眠。

    所以,在用药之外还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要吃降压药来控制血压,有些人甚至要长期服用。其实,在饮食上少吃点盐,对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想必不少去医院量血压的患者,都会听到医生这样的嘱咐:饮食要清淡,少吃盐。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的调料,它和高血压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为什么医生要让大家少吃盐?每天吃多少盐符合标准?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医生说要“少吃盐”?

     

    大家先来认识下盐进入人体之后的那些事儿:

     

    盐,它的化学名是“氯化钠”。人吃进去的盐,在体内溶于水并分解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这两个“离子”也被叫做“电解质”。

     

    人体由无数个细胞构成,细胞的内和外都有细胞液。这两个“离子”就处于细胞外液里面,和它们对应的钾离子处在细胞内液

    里,正常的情况下,细胞内外液始终呈动态的平衡状态。

     

    但是当人长时间地吃过量的盐后,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就会明显增多,其浓度升高,钠离子会随着内外液之间浓度差的压力涌入到细胞内液中,钠离子的进入会让细胞变得肿胀。细胞肿胀,体积也随之增大,由细胞构成的血管腔就开始变得狭窄。另外,全身各处细小动脉的阻力也会增加。

     

    而且细胞外液的浓度升高,机体会自然调动很多的水分进来稀释细胞外液,虽然浓度下去了,可是不可避免引起水钠潴留,致使血容量增加,回心血量、心室充盈量和输出量也同样增加。

     

    听完这些专业词汇后,不知道大家是否对其了解了一二。简单概括来说,盐吃了太多,一是血液总量增加了,二是血管通道变狭窄了。好比更大体积的水要过更细的管道,水压(也即血压)自然就升上去了。

     

    每天吃多少盐符合健康标准?

     

    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不可能一点都不放啊。有人会问,你们都强调少吃点盐,每天吃多少盐才好呢?WHO在2006年就提出过建议,每人每天摄入盐宜在5g左右,也就是大概一个啤酒盖的量。而我国居民食盐的摄入量在12克,这明显是超标的,如果算上酱油还有其它食物里的盐分,每天吃下的盐可能会更多!

     

    针对国人的饮食习惯,医学家也做过相关试验。让普通人在每天摄入12克盐的基础上减少到每天9克盐,统计数据发现,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降低了3.6-6mmHg/1.9-3.2mmHg;如果减少到每天6克,血压还会进一步的下降。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限盐的降压效果堪比降压药了。

     

     

    在饮食上如何实现少吃盐?

     

    高血压患者的食盐摄入量可能要更为严格,一般建议是在2~5g为宜。在饮食上如何实现少吃盐?由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里就有相关介绍:

     

    1.在炒菜时,盐可以在快出锅时放,或者用新鲜西红柿酱、柠檬及醋代替盐;

     

    2.长时间熬煮的各种汤要少喝;

     

    3.选择低钠盐,在保证低钠的同时也得保证“高钾”;

     

    4.少外出就餐,餐馆的美味佳肴一般多“重口味”;

     
    5.熏烤腌制、加工肉制品和咸鸭蛋等食物要少吃为好;

     

    6.有些人喜欢炒菜加糖,加糖会掩盖掉咸味,但凭口感很难判断食盐是否过量,因此宁少勿多。

  • 在很多人心里,高血压这种疾病,跟年轻人是没有关系的,在中老年群体中倒很常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如今患高血压的人群中,30岁以下的人也不少。

      


    为什么高血压人群与日俱增?

     

    其实在大家的印象中,高血压是离我们很远的慢性疾病,可能到了五十岁之后,我们会和它“狭路相逢”,但怎么也想不到,二十岁出头也能遇上高血压。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压值会在一个相对正常的范围内,而因为各种原因,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当血压持续性升高的时候,因为血液循环受阻所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就会悄然而至。

      
    大部分人会觉得,高血压的“罪魁祸首”就是食盐,尤其是现在人人都偏爱重口味食物,一天下来,吃进身体里的盐分可能早已超标。这种饮食习惯持续的时间长了,血液长期处于黏稠状态,血管负担加重,就会导致血压飙升的症状。

     

    所以,一般来说,我们规定成年人每天摄入盐分的量要控制在6克以内,小孩也要相应地减少盐分摄入,以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但是,有的人说了,那不吃盐不就能避免高血压吗?其实不然,因为高血压的“元凶”,可不止食盐一个。

      
    28岁小伙住院,揪出高血压元凶,这种食物天天吃,血压不高才怪

     

    浙江小伙小陈,今年刚满28岁,前段时间因为突然晕倒被送进了医院,确诊高血压,医生在询问其生活及饮食习惯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原来,这3种食物,比吃盐还容易升高血压!

     

     

    辛辣刺激食物

     

    其实很多人都爱吃辣,清淡食物虽然看起来很养生,但总让人没有食欲,而辛辣刺激的食物,让人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大量分泌唾液,食欲大增。但每个人对辣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只能吃微辣,而有的人即使吃超辣也面不改色。

      
    别以为这种能吃辣的人就让人羡慕,他们的胃可能早已“千疮百孔”,经常吃辣,不仅会刺激胃粘膜,还会导致血管扩张,让血压急剧升高。高血压患者若爱吃辣,可能会增加中风的几率。

     

    高热量高糖分食物

     

    人人都爱美食,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很多人在美食面前,都不用在意价格,只要食物好吃就行。但是大部分美食都有同样的共性,那就是高热量、高油、高糖分,吃了这样的食物,除了要担心体重增加之外,还要考虑体内脂肪囤积,影响胆固醇含量以及血管的负担,不利于控制血压。

      
    动物内脏

     

    对于很多人来说,动物内脏是营养丰富的“宝贝”,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适合当作家常便饭,频繁搬上饭桌。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大量胆固醇,对高血压患者没有好处,会增加血管的负担。同时,动物内脏还是典型的高嘌呤食物,不管住嘴的话,痛风也会“登门拜访”。

     

    这些食物看似没有多少盐分,但却一个比一个容易升高血压,希望高血压患者能尽量避开。

     

    想稳定血压,这两件事要做到

     

    多吃蔬果

     

    像番茄、黄瓜、芹菜、苹果等食物,虽不及蛋糕、炸鸡诱人,但对于血压高的人来说,却是很好的“稳定器”,常吃健康蔬果,不仅能减轻体重,还能清除肠道内、血管内的垃圾,降低胆固醇,稳定血压。

      
    坚持运动

     

    平时没事的时候,别闲在家里不动弹,多出去走走,拉伸身体,活动四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管堵塞,对稳定血压有好处。

     

    总结:随着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开始关注稳定血压的方法,尽量避开以上3种食物,少吃重盐食物,坚持运动,血压会给你惊喜的。

  • 怀孕期间,准妈妈们普遍关注高血压问题,但往往忽视了低血压的风险。事实上,孕期低血压同样不容忽视。那么,孕期低血压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

    案例一

    近日,一位怀孕35周的孕妇前来就诊,她反映自己仰卧超过5分钟就会感到不适,出现憋气感。这种情况是否正常?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纠正呢?

    案例二

    另一位孕妇致电咨询,她怀孕20周,血压一直保持在90/60mmHg,担心这种情况是否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都与孕妇低血压有关。那么,孕妇应该如何避免低血压的发生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低血压。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低血压。

    孕妇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孕妇贫血或其他疾病导致的低血压;二是怀孕后仰卧引起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这种情况下,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影响血液回流,导致血压下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多发生在怀孕32~36周,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胸闷等症状。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母婴健康都有潜在风险,如孕妇发生体位性休克、难产,胎儿出现缺氧等情况。因此,预防和应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至关重要。

    对于孕期低血压,如果是由贫血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如果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孕妈妈们可以从妊娠28周开始注意改变睡姿,多采取左侧卧位,避免长时间仰卧。

    为什么左侧卧位更好呢?因为孕妇增大的子宫大部分向右旋,左侧卧位可以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从而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当然,如果子宫偏左,则应采取右侧卧位。

    除了改变睡姿,孕妇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调整血压:

    1. 饮食调理:多吃温补脾肾的食物,如大枣、红小豆等;少吃降压食品,如冬瓜、西瓜、芹菜等。

    2. 适当增加食盐摄入:食盐可以提升血压,改善头晕、乏力等症状,但摄入量不宜过多。

    3. 多饮水:增加血容量,改善血压。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孕期低血压,保障母婴健康。

  •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服药。那么,服用降压药后多久见效呢?一般来说,降压药在服用后一小时内即可起效。

    然而,不同降压药物的起效时间存在差异。例如,卡托普利片作为一种起效较快的口服制剂,在服用约15分钟后即可起效,1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药物半衰期为4小时,药物作用维持6至8小时。增加药物剂量可以延长作用时间,但并不会增强降压作用。这类药物起效快,维持时间短,适用于需要迅速降低血压的情况。

    而长效药物,如缬沙坦胶囊,其起效时间相对较慢,尤其是胶囊药物,因为胶囊壳在胃内不易溶解,需要到达肠道才能发挥作用。但这类药物的优势在于长效平稳的降压作用,每次服药的作用时间可超过24小时,为患者提供全天候的血压控制。

    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养。首先,患者应关注天气变化,尤其在降温时做好保暖工作,避免血压升高。其次,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生气、焦虑等情绪对血压的影响。此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减肥、控制饮食等也是控制血压的有效方法。

    在饮食方面,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同时,可以多吃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木耳、芹菜等。此外,戒烟戒酒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

    总之,高血压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保养,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心脏泵血和血管阻力之间的关系。然而,血压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测量时间、体位、血压计、季节以及情绪等。因此,正确测量血压至关重要。

    ### 测量时间与血压

    血压在一天之内会有波动,通常在早晨起床后血压较高,晚上血压较低。此外,血压也会受到饮食、运动、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血压时,应选择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下进行,一般建议在早晨起床后、未进行剧烈运动、未进食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 测量体位与血压

    血压在不同体位下也会有所变化。一般来说,坐位血压高于卧位血压,而卧位血压又高于站立位血压。因此,测量血压时应选择合适的体位,如坐位或卧位。

    ### 血压计的选择

    血压计的种类繁多,如汞柱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等。不同的血压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血压计也很重要。建议选择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 季节变化与血压

    季节变化也会影响血压。一般来说,夏季血压较低,冬季血压较高。这是因为夏季气温较高,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而冬季气温较低,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 情绪与血压

    情绪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控制血压也很重要。

    ###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1. 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一般建议在早晨起床后、未进行剧烈运动、未进食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2. 选择合适的体位:坐位或卧位。

    3.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

    4. 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血压计。

    5. 保持良好的心态。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测量血压,有助于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危害不容忽视。那么,高血压患者能否抽烟呢?答案是:绝对不可以。

    高血压患者如果长期吸烟,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因素,而吸烟会加速这一过程。研究表明,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两倍以上。

    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头晕、头痛、失眠、耳鸣、疲劳等。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受损,甚至引发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应注重日常保养,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脂、高盐、高糖食物。

    2.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减轻心脏负担。

    4. 戒烟限酒:戒烟是高血压患者最关键的自我管理措施之一,同时要限制饮酒。

    5.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

    7. 服药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控制血压。

    总之,高血压患者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焦虑紧张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情绪问题,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那么,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呢?本文将为您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通常是短暂的,一般三天到五天左右就能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焦虑紧张状态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但是,当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后,血压和心率也会随之恢复正常。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年龄和生活习惯不同,恢复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有助于血压恢复的方法:

    1. 调节情绪:通过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2. 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心理素质,有助于降低血压。

    3. 合理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4.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缓解压力。

    5. 避免饮酒:饮酒会加重血压升高,应尽量避免。

    如果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头晕等,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会导致顽固性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压力,对预防高血压至关重要。

  • 婴幼儿的肾脏和心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对食盐的代谢和调节能力较弱。过量摄入食盐会增加肾脏和心脏的负担,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首先,高盐饮食会降低婴幼儿的免疫力。食盐会抑制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的含量,导致口腔菌群失衡,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

    其次,高盐饮食会影响婴幼儿的锌吸收,导致锌缺乏。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此外,高盐饮食会增加婴幼儿的心脏和肾脏负担。婴幼儿的肾脏功能尚未完善,不能有效代谢过多的钠离子,容易引发水肿、高血压等问题。

    那么,如何避免婴幼儿摄入过多的食盐呢?首先,家长在为婴幼儿准备辅食时,应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避免添加过多的盐。

    其次,家长在烹饪时,也要注意控制用盐量,尽量选择新鲜食材,减少调味品的添加。

    此外,家长还应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多的加工食品和零食。

    总之,婴幼儿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盐,以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为了有效控制血压,老年人需要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

    首先,定期监测血压是至关重要的。建议老年人选择固定的测量时间,如早晨起床后,使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如右上臂,并保持测量姿势正确,以获得准确的血压值。

    其次,心理护理同样重要。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焦虑、紧张等情绪,这会进一步影响血压控制。因此,家人和朋友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此外,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控制血压也至关重要。老年人应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在饮食方面,应低盐低脂,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注意补充钾元素。同时,控制体重也是关键,避免肥胖加重高血压病情。

    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此外,定期复查,监测血压和药物疗效,也是确保血压控制的关键。

    总之,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家人和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等。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甚至影响视力。因此,一旦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并发症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高血压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其中,90%的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此外,劳累、熬夜、高钠摄入、肥胖、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部分继发性高血压,如颅脑占位、肾上腺占位、肾血管狭窄等,也可能引发血压升高。

    治疗高血压,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六大类,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遵医嘱服用。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定期测量血压,以评估药物疗效。同时,保持心态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有利于血压控制。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睡眠、调整饮食结构等,也有助于血压稳定。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就诊时,可前往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也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群更容易受到高血压的困扰。在临床上,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降压,以避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以评估脏器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以选择不同的药物。例如,对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对于合并有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则可以考虑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应该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是控制血压的有效方法,例如慢跑、打太极拳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血压水平和脏器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

    总之,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以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缺乏有效的治愈方法,三高患者需要长期进行管理,以防止病情恶化。

    一、定期医学检测

    三高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包括心脏、血管、血糖以及器官功能等。同时,使用血糖测试器和血压测量器等仪器在家中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二、规范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三高患者需要按时服药,以控制病情。如果长期服药后病情仍未得到改善,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三、合理饮食

    三高的发病与饮食密切相关。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脂、糖分和盐分。同时,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四、生活方式调整

    三高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运动,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五、心理调适

    三高患者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六、定期医院复查

    为了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三高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三高患者需要通过医学检测、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调适等多种手段,全面管理病情,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