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对癌症患者的10个建议

对癌症患者的10个建议
发表人:韦老师聊健康

一旦被宣判得癌症,很多人都慌了,恨不得下一秒就开始治疗。但绝大多数癌症的发生是个慢性的过程,20~30年长期的累积,晚几天治疗并不会耽误病程。

 

重要的是结合家庭经济条件慎重选择找对医院、选对医生。遇到一个好医生,病就好了一半!一定要相信这一点。

 

 

 

患者如何科学抗癌,避免误诊误治!(癌症患者牢记在心的就医经验)   

 

1. 疑诊癌症,不要急于手术或治疗,晚做一周甚至一个月手术不会改变治疗结果。匆忙决定的手术或者治疗方案经常会犯严重错误,导致误诊误治。   

 

2. 准确地诊断和准确地第一次治疗可以带来最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治愈,这比黄金更重要,比匆忙求生更重要。   

 

3. 耐心做完善的诊断检查,完善所有检查,避免诊断错误,一步错步步错。   

 

4. 癌症分期诊断是否准确?病理诊断是否准确?影像诊断是否准确?基因诊断是否准确?没有这些诊断,治疗不会正确。

   

5. 病理诊断是治疗的金标准,一定要大医院做病理会诊,国内小医院病理诊断水平很低,这是避免误诊误治的关键一步。

 

6. 诊断明确后,癌症治疗没有唯一的治疗方案,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十个胃癌十个治疗方案。患者家属不要听一个专家的话,兼听则明,不同的专家的判断和治疗方案一定是不一样的。是否手术,手术方式可以不一样。用药方案,用药组合和剂量也可以不一样。多个医院咨询治疗方案,一定要请大医院专家会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7. 病情复发或者进展后,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更要询问其他专家的意见,评估下一步是否需要改变方案,是否需要调整方案。   

 

8. 复杂的病情,可能需要手术,内科,放疗科专家联合讨论治疗方案,联合治疗或者应用某个技术治疗,更不能依靠某个专家或科室,一个方案治到底,一个科室跟到底肯定不科学。 

 

9. 癌症治疗的复杂性远远不是一个专家能驾驭的,盲目信任任何一个专家都有可能犯治疗错误,导致治疗失败。   

 

10. 不要盲目信任网上推荐的专家,癌症的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生做专业的事。一定要找业内人士推荐合适的专家。

 

 

 

选定医院和医生后,还有一个重点:我们必须明白,直至目前,癌症没有人可以打包票治好,所以我们不能对医生有不合理的诉求,过高的非理性预期,有可能在治疗中拖医生和病人的后腿,作为患者家属,在确定医院和医生后,只有一个工作可以做,那就是配合治疗;只有一个想法可以有,那就是信任医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根据病程,分阶段服用补充剂才有效。医生认为,在找到身体虚弱的原因后,还应该根据癌症的病程决定如何弥补。

     

     

    术前放化疗:不吃高丽参。这期间身体大部分是“热的”、“有毒的”,不要吃热的食物或肉桂、高丽参等补充品,以免火上浇油;至于牛樟芝和灵芝的凉性,可以咨询医生后服用。

     

    放疗期间:暂不补充,以免增加身体负担。在接受放化疗期间,患者身体虚弱,放化疗也可能损伤胃肠黏膜,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差。自制滋补品可能会增加身体负担,但吃起来更不舒服。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身体状况不稳定,同时在服用西药。

     

    不确定因素太多,建议暂时不吃不补。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是完成疗程,而不是调整。放化疗易“伤阴”,阴虚火旺的症状是口干、津液减少。可以吃甘蔗莲藕梨解渴,也可以吃绿豆清热解毒。医生指出,由于辐射热较高,治疗后每次饮用300cc椰子汁以凉身为宜。虽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应该进食和自我补充。

     

    恢复期:癌症患者经过手术、放疗、化疗后,根据个人体质,吃日本人参、西洋参,一般都比较虚弱。此时不宜食用灵芝、樟芝、姬松茸等感冒补剂。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吃人参。医生说人参的种类很多,其中长白参和高丽参药性强,比较辣。

     

    有些癌症患者睡不着觉,吃饭时脾气浮躁;比较适合的食物是竹节参、西洋参、刺五加、西洋参,对癌症患者有补气安神的作用。人参是补气的良药,但有很多禁忌。比如癌症治疗期间最好不要吃人参;血小板不足、有出血倾向或服用抗凝剂的人也应避免服用人参。

     

    鸡精和燕窝随时可以吃。相比人参和灵芝,鸡精和燕窝的禁忌更少。鸡精与燕窝相比,可以在癌症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作为零食食用,但蛋白质含量不高,不能代替正餐。医生提醒,如果要喝鸡精,只需购买成分最简单的原味鸡精,不要添加其他中草药,以免与正在服用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如果是肾不好的人,要注意鸡精钠含量高。当你没有食欲,口干舌燥,嘴破的时候,吃点燕窝当零食是可以的,但是不需要吃太多,但是吃饭需要留点胃口,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和优质的蛋白质来维持体重和免疫功能。要预防癌症复发,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比吃和补更重要。

    探望病人地最佳伴侣礼物:苹果。

     

     

    说了,相对于各种中药补品,最好是访病时送水果,但请选择需要去皮的水果。否则免疫系统弱的患者如果一起吃可能会有感染地风险。

     

    苹果尤其是个不错的选择。医生指出,放化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白细胞和血红素缺乏。苹果富含铁和维生素,有助于促进造血。

  • 近年来各种癌症发病率逐渐升高。有的是基因遗传因素,家族聚集性、易感性。有的是由于外界因素诱发的,比如长期大量吸烟引发的肺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发的宫颈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癌。

     

    由于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少家庭也面临着需要对癌症患者进行照顾护理。如何科学的护理,尽最大可能的减轻癌症患者的病痛,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癌症晚期的人,不仅承受身体的痛苦, 也会有极大的精神压力。癌症晚期患者多器官功能受损,并发症多。对癌症晚期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照顾,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利于患者走好生命的最后一程。


     

    (1) 癌症晚期患者常会疼痛,严重的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患者烦躁不安。


    ①疼痛症状轻的, 可转移注意力,播放喜欢的音乐、电视等。 

     

    ②疼痛难忍的,可以根据患者体质,选择适合的止痛药物。
     

    (2) 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呵护:癌症晚期的人多会烦躁不安、恐惧、绝望。应多观察患者情绪, 及时沟通、倾听。如患者有心愿未了, 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患者心愿。陪患者安静平和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让患者不留遗憾。
     

    (3)对症处理:癌症晚期患者由于癌细胞扩散, 身体功能出现紊乱及下降, 有时会出现全身水肿、器官衰竭、大小便失禁、意识障碍等症状。


    ①对全身水肿患者给予脱水剂。

     

     

    ②排泄失常的,安装导尿管, 帮助患者排泄。

     

    ③及时清理排泄物。


    (4) 对长期卧床, 易生压疮。


    ①应帮助患者适时翻身。用温水擦拭患者身体, 勤换衣物。

     

    ②对患者排泄物应及时清理, 留置导尿管及时更换。

     

    ③对体能稍好些的, 应适度下床活动。天气良好时,适当的出来晒晒太阳, 利于患者放松心情。
     

    (5) 饮食方面:


    ①根据患者喜好, 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 应尽量满足患者口味。

     

    ②可以自行吃饭的, 以清淡、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可以采取半流质食物, 少吃多餐, 利于消化吸收。

     

    ③对于无法自己吃饭的, 可给予静脉输注营养液或鼻饲进食。
     

    (6)保持环境卫生,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居住环境干净、卫生。适当开窗通风, 保证足够的阳光照射,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

  • 56岁的蒋女士出现不规则流血已经整整四个月了,但她却始终没有去医院检查,蒋女士说自己五十岁的时候已经绝经了,现在56岁了还去看妇科,觉得有些丢人,另外,蒋女士一直没认为这是什么大病,觉得可能是炎症所致,于是跑到药店买了很多消炎药,吃下去之后,症状却始终没有好转。

     

    女儿得知蒋女士的症状外,建议她赶紧到医院看看,蒋女士这才同意。

     

    一检查,很快确诊为宫颈癌,遗憾的是,由于拖的时间太久,导致癌细胞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谈及自己的患病经历,蒋女士后悔莫及,说要是早几个月来看就好了。

     

    对于健康而言,常常没有后悔药,对于女性来说,宫颈癌是一种特有的癌症,而且它的发病率还不低,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达13万,每年因宫颈癌死亡的人数约5.3万,由此可见,如何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对于女性的健康至关重要。

     

    子宫颈癌发病以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地区为高,在我国尚有每年超过10万例的新增病例,全球大约有50万例新发病例。短暂的HPV感染非常普遍,绝大多数会被机体超强的免疫力自动清除,而持续感染HR-HPV后罹患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目前HR-HPV的感染与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防治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那么,罹患宫颈癌的人,究竟有哪些共同点呢?

     

    第一,常常忽视定期体检,对于35岁以上的女性,一定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只有妇科检查,才能及时发现早期宫颈癌,像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糜烂等癌前病变,也可以通过体检发现,及时发现这些癌前病变,及时治疗,则有助于进一步预防宫颈癌,而宫颈癌筛查主要是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和高危型HPV检查。

     

    第二,爱吸烟的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更高,香烟在燃烧的时候会释放多种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不仅会诱发肺癌,也会降低免疫力,诱发宫颈癌。

     

    第三,患上宫颈癌的女性,常常有高危型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16和18型,很容易诱发宫颈癌的发生。

     

     

    第四,及时接种HPV疫苗,更有利于预防宫颈癌,研究发现,每个女性在一生中都会遭遇多种HPV感染,而接种HPV疫苗,则有助于避免这种攻击。

     

    第五,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更高,这是因为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所以伴侣越多,感染的风险越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陈培才 主治医师 枣庄市肿瘤医院 放射科

    食物是癌症患者康复的物质基础,重视癌症患者的饮食,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就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病人对治疗的耐受力,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促进康复。

    癌症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补充所需营养,癌症患者该怎样饮食保证营养呢?下面介绍癌症患者一周营养食谱。

    星期一

    早餐:低脂牛奶、含麦麸的面包、番茄、鸡蛋。

    低脂牛奶可以保护胃粘膜,使胃粘膜免遭致癌物质的侵袭。麦麸所含的纤维素可使食物不断通过大小肠,减少致癌物与肠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免患肠癌。番茄中的石蒜碱是降低癌症危险的一种抗氧化剂。

    午餐:米饭、海带炖猪肉、炒菠菜。

    海带中的海藻多糖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还含有丰富的优质有机碘。菠菜、卷心菜、甘蓝等绿叶蔬菜可降低许多癌症的危险性,其颜色越深、抗癌作用就越强。

    晚餐:麦麸面包、黄芪、枸杞炖甲鱼或海鱼。

    星期二

    早餐:新鲜柑桔汁、麦麸面包、鸡蛋。

    柑桔果胶可以阻止和降低肿瘤扩散。果胶还可以使肿瘤细胞变得非常光滑,使其只能在不断地游动,直到精疲力竭而死亡。

    午餐:馒头、人参炖猪蹄、炒卷心菜。

    晚餐:将发泡好的大豆蒸米饭,萝卜、丝瓜、葫芦色拉。

    大豆中含强度抗氧化剂绿原酸,还含有抑制癌基因产物的异黄酮,它是防止正常细胞恶变的抑制剂。

    星期三

    早餐:酸奶、麦麸面包、鸡蛋。

    经常食用酸奶有防癌作用,发酵的乳制品可以使受损伤的DNA较迅速的获得修复,防止癌变。

    午餐:用泡好的黑豆蒸米饭,大蒜或大葱制成蒜泥或葱泥,凉拌瘦肉,外加新鲜番茄。

    大蒜可以调动体内的抗癌因素而抑制癌症的发生,它还可以在胃内抑制致癌物亚硝酸盐的产生,并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生长和繁殖,从而起到抗癌的作用。

    晚餐:馒头、胡萝卜龙眼蒸排骨。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eta;-胡萝卜素,在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A对致癌物亚硝胺及多环芳烃诱发的胃癌、膀胱癌、结肠癌、乳腺癌及肺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排骨一起炖,维生素A更利于吸收。

    星期四

    早餐:山渣汁、麦麸面包、鸡蛋。

    午餐:米饭、香菇炖鸡。

    香菇本身对癌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

    晚餐:馒头、青菜、鸡汁芦笋汤。

    星期五

    早餐:猕猴桃、牛奶、鸡蛋、麦麸面包。

    猕猴桃汁可以阻断体内致癌物亚硝酸盐和仲胺合成强致癌物质N-亚硝胺。

    午餐:馒头、枸杞肉片爆炒嫩豆腐、凉拌卷心菜。

    卷心菜中有一种硫磺成分刺激细胞内的临界酶,可以对抗肿瘤。

    晚餐:略带米糠的米饭、清炖墨鱼、新鲜草莓汁。

    米糠中含有抑癌增殖成分,墨鱼的墨液中含有抗癌物质,草莓是一种低糖、低热量水果,维生素C含量极高,还含有一种化学物质鞣花酸,具有抗癌作用。

    星期六

    早餐:新鲜刺梨汁或沙棘汁饮料、面包、鸡蛋。

    午餐:紫菜烧鱼、米饭、蒸红薯。 红薯在众多的抗癌植物中排列在前。

    晚餐:银耳莲子冰糖羹、西式凉拌菜花。

    星期日

    午餐:新鲜野菜水饺。

    有许多野菜具有抗癌作用,如龙芽菜的全草水溶液成分对肿瘤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正常细胞却有促进作用。蕨菜含有多种维生素,是一种可以抗癌、降血压、清火健胃、营养丰富的野菜,还含有某些活性酶,能破坏强致癌物亚硝胺的致癌性。如果能经常食用这些野菜,也能起到防癌作用。

    除此之外,每天应保证饮一杯绿茶。绿茶能有效地阻断致癌物N-亚硝酸基化合物的合成。

  •   如何正确治疗肿瘤? 我国肿瘤药物的权威专家————国家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胥彬教授告诉大家,要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必须防止四大陷阱。

      误区一:听天由命放弃治疗

      癌症可怕的原因在于其持续高涨的死亡率。人们常把癌症称为“癌魔”、“不治之症”,一旦确诊,大多听天由命。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癌症约有1/ 3 以预防,1/ 3 可以治愈,1/ 3 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关键是科学有效的治疗。我国卫生部也指出,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癌症的发生、发展有一个过程。只要及时、正确治疗,合理用药,就能大大提高治愈率。

      误区二:选药不慎延误治疗目前抗癌领域也是鱼龙混杂,很多机构和产品打着“彻底治愈”的旗号骗人钱财。抗癌药品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一些产品打着抗癌旗号,误导患者和家属,其实只是根本没有治疗作用的保健食品,不但不能治病,甚至贻误病情,最终导致人财两空。

      胥彬教授指出,我们必须实施恶性肿瘤规范治疗和规范用药。其中特别强调抗肿瘤药物要符合安全可靠、时效性强、疗效显著、机理先进、“国药准字”、GMP 认证等六条规范。

      误区三: 方法不当,过度治疗所谓过度治疗,是指一些没有必要的,无益的治疗。比如有的晚期癌症病人,已多处转移扩散,无法手术,如果没有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等,则不宜手术;有的病人反复放、化疗,造成身体虚弱,免疫功能低下,此时再放化疗则会增加病人痛苦,加速死亡。

      WHO 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化学药物的“致病”作用与其治疗作用是等同的。也就是说,应用某一化学药物治疗的同时会潜在引发另外一种疾病。过度治疗的根本原因是错误观念误导,是“以病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

      误区四:掉以轻心,中断治疗很多患者在通过医院一系列治疗后,进入临床康复期,以为就万事大吉了,不再采取任何治疗手段。事实上,康复时期更是治疗的关键时期。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性,决定了这一时期是“高危期”。严格地讲,“康复期”应当叫做“继续治疗期”。因为病人经过前期的手术、放化疗,机体受到很大伤害,免疫力极度低下,残存于体内的癌细胞就会伺机而长。所以这时更应加以警惕,提高免疫力,杀灭残余癌细胞。
     

  • 阿司匹林被业内称为“神药”。神奇之处不仅体现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更多体现在了癌症的“跨界”治疗上。

     

    临床医学大量病例证实,阿司匹林具有抗凝作用,能抑制血液中的血小板凝集,长期低剂量服用可以有效降低高风险人群罹患冠心病、中风及血栓的风险。[1]

     

    学界证实:阿司匹林的抗癌功效——防与治

     

    2019年初,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证实,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让癌细胞无法利用血小板与其他细胞抱团,使其暴露在免疫系统的打击之下。

     

     

    同时,阿司匹林可以有效的破坏癌细胞在转移部位形成生态位,使其难以定向种植。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打击靶细胞的各种膜受体,抑制多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减少肿瘤的增值,降低肿瘤的侵袭能力,最终减少肿瘤细胞的转移。[2]

     

    在细胞受到刺激时,NF-KB会改变细胞正常的信号传导,促进细胞增殖,同时启动癌基因的转录,最终导致癌变。[3]这时,阿司匹林的靶目标之一就是NF-KB。

     

    Navone等[4]学者通过一项人脑胶质细胞瘤的研究,总结出阿司匹林会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影响着肿瘤细胞的活力,甚至是减弱肿瘤血管的生成。

     

    在治疗层面上,很多临床数据证实,阿司匹林能对化疗药物(比如顺铂)有一定的增敏作用。

     

    Jiang等[5]学者在多个体外实验中,证实了结肠癌化疗中阿司匹林的正向作用,癌细胞在治疗过程中增值减缓、迁徙和侵袭的能力明显减低。

     

     

    各种风险显著降低,尤其是结直肠癌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布的指南中指出,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疾病及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药物。

     

    该研究提示,每日服用日常剂量的阿司匹林,10年间胃癌、食道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及死亡率会降低40%,死于其他癌症的几率也会降低16%。

     

    指南中还指出,推荐近十年心血管风险超过10%的人群、无出血风险的50-69岁人群,建议可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6]

     

    辩证看待:服用任何药物,均有利有弊

     

    通过这篇文章已经对阿司匹林的抗癌、治癌的作用有了很深的了解。那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吃这个药?是不是可以放开政策,全民预防性的服用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任何药物,都不可以离开医生的医嘱随便服用!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要医生评估,制定用药建议,大家还是要到正规医院,听从医生的意见。

     

    要在医生建议下服药

     

    如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要定期(半年一次)检查出血、凝血的指标,甚至会安排检查一下大便隐血,来排除是否有出血倾向或者是凝血障碍的问题。

     

    肿瘤一直都是医学界的难题,每一项攻克都能使整个行业和医学界沸腾。但是,对于癌症这个疾病仍然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还是要高度警惕,定期筛查,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科学、早期、配合是患者在治疗癌症途中最应该遵循的原则,切忌到处寻找“最新药物”,胡乱尝试。

     


     

    参考文献:

    [1]郑刚.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最新的证据和解读.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31:99-102.

    [2]宋一萌,李明真,马潞林.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研究进展.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7,32:236-240.

    [3]Jiang L , Ren L , Zhang X ,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PIMREG promotes breast cancer aggressiveness via constitutive activation of NF-kB signaling. E Bio Medicine,2019,43:188-200.

    [4] Brambilla E, Negoescu A, Gazzeri S, et al. Apoptosis-related factors p53, Bcl-2, and Bax in neuroendocrine lung tumors. Am J Pathol, 1996,149:1941-1952.

    [5] Jiang W, Yan Y, Chen M, et al. Aspirin enhances the sensitivity of colon cancer cells to cisplatin by abrogating the binding of NF-kB to the COX 2 promoter. Aging( Albany NY), 2020, 12: 611-627.

    [6] 欧阳学农.阿司匹林: "老司机"跨界抗癌[J].家庭医学,2017,(1):24-25.

     

    审稿医生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肿瘤外科 住院医师 余见洪

    责任编辑 | 黑凤梨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每个家庭几乎在晚上的时候都会剩下食物,尤其是老年人,不愿意浪费一滴粮食,所以在晚饭过后剩下的食物都不忍心去倒掉,而是选择在第二天早上当做早饭吃掉。这样虽然看起来粮食没有浪费,但是隔夜的食物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却是极大的。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是每餐做的食物一定要尽可能的少做,这样可以避免浪费,也可以避免食用过夜的食物。

     

    哪些食物过夜就不能再食用了呢?

     

    1、隔夜的茶

     

    隔夜的茶很多人都知道不能喝,但是有的人会担心口渴在床头放上茶水,隔天早上会在口渴的时候去喝,有的肠胃虚弱的人就会出现腹泻的反应,有的人则就没有问题。因为隔夜的茶里面有蛋白质等微量元素,它们在夜间正是培养细菌的最佳环境,所以细菌容易在茶水中滋生,虽然肉眼不能发现,但是喝到肠胃里就容易有腹泻的反应,所以隔夜茶最好不要经常喝。

     

     

    2、隔夜的海鲜

     

    鱼类以及海鲜类的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也正是这样有营养的东西导致了细菌的繁殖,隔夜的海鲜和鱼产品会存在很多的细菌,如果在隔天吃进肠胃里很可能会出现身体不适,尤其是放置两天以上的食物最好不要去吃,因为可能会有变质的风险。

     

    3、隔夜的蔬菜、凉拌菜类

     

    隔夜做好的蔬菜没有吃完,放置一个晚上以后,蔬菜里的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酸盐这种致癌物质,如果长期不注意,就可能使身体患上癌症。凉拌菜隔夜更是不能去吃,除了会有细菌的滋生,还可能会变了味道,所以这两种食物隔夜也是不能再继续食用的。

     

    4、隔天的白开水

     

    很多家庭都有凉白开水的习惯,殊不知隔天的白开水也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白开水隔夜以后,也会产生亚硝酸盐这种致癌的物质,而且多次煮沸的白开水比煮沸一次的开水亚硝酸盐含量更高,所以,大家在喝开水的时候,最好喝当天的开水,而且不要反复煮沸才可以。

     

    隔夜的食物,无论是什么,都最好不要吃,因为既不能保证健康,也不能保证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无论是什么食物,最好当天做当天吃,吃新鲜的食物对身体才有好处。如果有不得已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储存方法,将食物放凉以后再放进冰箱,而且第二天再没有吃完的话,也一定要扔掉。

     

    以上这些隔夜的食物都是不能吃的,其实,所有的隔夜食物都可能会产生细菌以及亚硝酸盐,细菌可能会导致腹泻以及肠道不舒服,而亚硝酸盐长期堆积在体内还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所以,做到健康饮食,吃新鲜的食物对身体健康也是一种保障。不浪费粮食的前提不是去吃隔夜菜,而是把任何食物都做少量才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染发是一件让不少人上瘾的事。然而,“染发剂是否有致癌风险”始终存在争议。

     

    为了详细评估染发剂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哈佛研究人员发起了一项研究。

     

    科学家在研究了12万美国女护士长达36年的数据后,在近日给出了答案。

     

     

    《生命时报》结合研究并采访专家,教你看懂染发剂的成分,降低染发的伤害。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杨淑霞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分会委员   尤艳

     

    染发致癌?哈佛分析12万人数据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印第安纳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等机构的联合研究证实,使用永久染发剂与皮肤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这项研究采用的是著名的护士健康研究队列,历时36年,共招募了超过12万名年龄在30-55岁的美国女护士。

     

    根据本研究的需求,最终有117200名女护士的数据被纳入到本研究之中。

     

    每两年,这些护士都会收到问卷,问题包括:你染发了吗?染发频次是多少?是否患癌症?

     

    在36年的随访期间,一共有20805名女护士确诊为实体恶性肿瘤,1807例血液癌症,22560例基底细胞上皮瘤,以及279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此外,累计有4860名女护士死于癌症。

     

    在排除了年龄、种族、自然发色、体重指数、尼古丁及酒精摄入量等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

     

    研究结果

     

    1.永久染发剂的使用者与未使用者相比,皮肤基底细胞癌发病风险略有增加,尤其对于天生头发颜色较浅的女性,皮肤基底细胞癌发病风险高6%,但没有使用越多风险越高的关系。

     

    2.乳腺癌方面,使用永久染发剂的人与未使用者相比,前者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阴性、激素受体阴性)的发病风险均出现了升高,且染发剂的使用频率及剂量与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染发次数每增加50次,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1%~2%。

     

     研究中女性个人使用永久性染发剂和天然头发颜色对特定癌症发病率及相关死亡率的影响

     

    3.使用永久染发剂者卵巢癌发病风险较未使用者高出21%,与乳腺癌一样,卵巢癌的发病率与染发剂的使用剂量呈正相关。

     

    4.使用过永久性染发剂的自然深色头发的女性,患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增加了289%,但在浅色发色女性受试者身上未观察到。

     

    5.个人使用永久染发剂与大多数癌症发病风险和癌症相关死亡风险之间未见显著相关性。如脑肿瘤、结肠直肠癌、肾癌、肺癌等发病风险未见增加,但根据天生头发颜色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故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研究。

     

    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使用永久染发剂与许多癌症发病风险有关,且先天头发颜色也有影响,提示经常与染发剂接触的人需要有所警惕。这种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的证实。

     

    一表看懂染发剂的成分

     

    要选出一款健康安全、效果好,适合个人需求的染发剂,先要弄清它们各自的特点。

           

    根据固色持久度,染发剂可以分为三类:暂时性染发剂、半永久性染发剂、永久性染发剂。

     

     

    选购时除了留意价格、颜色外,还要留意标签成分标注,尤其是对化妆品内某种成分过敏的人士,应避免选择含有这种成分的产品。


     

    染发最易犯的4个错误

     

    染发对人体的伤害与染发习惯密切相关。天气、颜色等看似无关的因素,都可能加重其危害。


    错误1:雾霾天染发

     

    染发剂含有害物质仲胺,它作为染料固定剂可以让颜色更稳定,但能渗透到头发和皮肤中。

     

    它能与烟草烟雾或空气中的废气反应,形成强致癌化学物亚硝胺。因此,雾霾天染发致癌风险可能更高。

     

    错误2:染的颜色太深太艳

     

     

    一般情况下,颜色较深或鲜艳的染发剂,对苯二胺的含量较高。

     

    而含有对苯二胺之类的染发剂多为永久性的,这类产品因效果更持久更受青睐,但对头发头皮的伤害更大。

     

    错误3:同时又染又烫

     

    不少人为图方便,选择染发和烫发同时进行。

     

    其实烫发使用的药水多含有碱性成分和氧化剂,它们会破坏头发表层,使头发的内部结构失去保护,导致头发发黄、发脆,没有弹性和光泽。

     

    此时染发对已经受损的头发无疑是雪上加霜。

     

    错误4:不适合染发偏要染

     

    以下5类人群最好别染发,否则比别人的伤害更大:

     

    对染发剂过敏者,头皮受损的人,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不全的人,正在妊娠、哺乳的女性,有癌症家族史的人。

     

    7种方法降低染发伤害

     

    虽说染发容易导致过敏,使头皮发红、瘙痒,甚至增加癌症风险,医生并不推荐。奈何不少爱美之人无法抵住诱惑。既然非要染,怎么做才能降低染发的伤害?

     

     

    01染发前一天别洗头

     

    头皮分泌的油脂能很好地保护头皮,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有害物质通过头皮渗入体内。

          

    02染发前做皮肤测试

     

    染发前应取染发剂涂在耳后或手臂内侧娇嫩的皮肤处,观察2~4天,如果没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过敏反应再染。

          

    03发际周围抹点乳液

     

    在涂抹染发剂前,可在发际周围抹点乳液或凡士林油膏,这样万一沾上药水也比较好清洗。

     

    尽量将染发剂涂抹在离发根1厘米处,避免染发剂直接接触头皮。

          

    04不混用染发剂

     

    不要将不同品牌的染发剂混合使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有害物质。

          

    05一年最多染两次

     

    不要频繁染发,两次要间隔3个月以上。中老年人一年染发别超两次。

          

    06没必要次次全染

     

    不少中老年人染完后没多久发根又变白了。此时,建议只染新长出的白发部位,把变白的地方染黑即可。

     

    07染完后多清洗

     

    为避免染发剂长时间残留在头皮上,染发后应多洗头,洗时要避免抓破头皮,以免化学物质进入体内。▲

       

    本期编辑:刘云瑽  本文作者: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郭铁亮

  •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老人这样说,长期不发烧不生病的人,一生病就会是大病,更容易得癌症,而那些时不时患个感冒发烧的人,往往不容易得癌症。有人不以为然,而有些人却信以为真,他们甚至身体没病都总想整出点小病来,因为现实中的确不乏平常身体非常硬朗很少生病的人突然查出大病或者癌症的例子。到底这种说法是真的吗?有没有科学依据?今天专家来告诉你真相。

     

     

    长期不发烧的人更容易得癌症吗?

     

    首先说结论,这种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因为到目前为止,许多癌症的发病机制还没有非常确切,而且导致癌症发病的因素很多,绝不是说不发热就容易得癌症这么简单。可能有人会说高温可以杀灭癌细胞,经常发热的人癌细胞不容易生长,所以就不容易得癌症。高温的确可以杀灭癌细胞,由于肿瘤细胞对热不耐受,所以在癌症的治疗技术里面有一种叫热灌注疗法,是利用物理的方法给人体全身或局部加热,并利用高温把肿瘤细胞杀死。但这种方法通常需要把温度加热到40多度以上才能够起效,而人体发热很少会达到这个温度,上了40℃就已经会受不了了,而这个温度并不能够把癌细胞杀死。

     

    另外还有一点可以证明,那就是人体的免疫状态,免疫力非常好的人其免疫系统可以提前发现有癌变倾向的细胞,并将它扼杀于萌芽状态,而那些免疫力较差的人免疫系统则会发现不了或者杀灭不了。而免疫力非常好的人恰恰是平时不怎么发烧的人,因为他们的身体免疫力也能够保护他们免受细菌病毒的感染,相反那些平时经常感冒发烧的人才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也恰恰可能才是更容易得癌症的人。

     

     

    为何有些人平常不怎么生病却会突然查出癌症?

     

    我们不排除有少部分这样的人,虽然这些人身体免疫力好,但免疫系统偶尔也可能会有打瞌睡的时候,难免会有漏洞。更重要的是,正是平常不怎么生病,才给了这些人身体非常好的假象,即使偶尔有什么不舒服,也不轻易去医院检查,以为熬一下就过去了,最后就熬出大病了。而且,这些人平时也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所以哪怕癌细胞正悄无声息地开始在身体里生长,也不能够及时发现,及早治疗,这才引起了严重的后果。

     
    因此,并不是长期不发烧的人更容易得癌症,而是经常感冒发烧的人更可能容易得。但无论是哪部分人,都避免不了得癌症,只是概率大小罢了。我们常说癌症很可怕,死亡率高,其实癌症是可以根治的,就看是否及时发现。所以应该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建议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身体检,这样癌症才能够及早被发现,并及早进行根治治疗。

  • 996,顾名思义,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或傍晚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工作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超长时间工作制度。

     

    其实,关于996工作制的声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它起初发源于程序员群体,他们不堪忍受加班压力而成立了名为“996ICU”的论坛,在其中宣泄这种不满,抵制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度。但这种工作制度和加班文化不仅仅存在于互联网公司,而是存在于社会各个行业岗位,成为常态。

     

    大众热衷于编一些996和资本家的段子,并以“打工人”“社畜”“韭菜”自嘲等等,这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李国华火遍了各大平台,登上了热搜榜第一,因为他的提案——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管,引起了各位打工人的广泛讨论。李国华本人就是一位医生及医院院长,深知996对健康的伤害。

     

    他表示,目前加班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某些行业严重超时化,996问题处于企业失控、监管失序、工会失灵的状态,劳动者维权困难,员工的休息时间被严重剥夺。这种现象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和关注,并需要采取措施对其监管。

     

    监管工作制度的建议在重要场合被提出,意味着996正式进入国家层面的议题范围,这是996第一次在庙堂之上被讨论,劳动法不能被忽视,普通人的呼声也无法再回避。

     

    那么,从医学角度看,熬夜加班又是如何实实在在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夜班增加患癌风险

     

    众所周知,从人体整体水平上,生物钟控制着我们一天24小时的昼夜节律,从细胞水平上,细胞有着固定的分裂周期,那么,再推及到分子水平上,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也可能具有节律性,而夜班工作可能会破坏癌症相关基因表达的节律性,使其发生紊乱。

     

    最近,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杂志上的研究Night shift schedule causes circadian dysregulation of DNA repair genes and elevated DNA damage in humans,揭示了夜班是如何增加患癌风险的。

     

     

    这是一项对照实验,实验对象是模拟上夜班或白班的健康志愿者。共有14名参与者在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睡眠实验室呆了7天,一半参与者进行了三天的模拟夜班工作,另一半则模拟白班工作,所有参与者都遵循固定的规程,该规程用于研究人类生物学节律而不受任何外部影响。

     

    他们在恒定的光照和室温下以半躺的姿势保持清醒24小时,并每小时给予相同的零食,每三个小时抽取一次血液样本。对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进行分析,与白班相比,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节律在夜班条件下发生变化,夜班工作者的白细胞比白班工作者的白细胞出现更多的DNA损伤。

     

    此外,DNA修复相关基因在白班工作条件下有着明显的节律,而夜班情况下则失去了节律。研究表明,夜班工作扰乱了癌症相关基因的昼夜节律,推迟了其表达时间,在夜间人体最需要DNA修复时,降低了修复效率,从而出现了更多的DNA损伤,增加了癌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下一步将对现实生活中的轮班工作者进行同样的实验,对一直上白班和夜班的人进行更长时间的观察,以确定夜班工作者未修复的DNA损伤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从而最终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夜班昼夜失调的个体代谢特征

     

    早前的一项研究发现,外周血中有51种代谢物(占总代谢物的39.2%)在平常时表现出明显的24小时节律,在夜班条件下有节律的代谢物则有53种(占总代谢物的40.8%)。在平时有节律但在夜班时没有节律的19种代谢物主要由脂质(6种溶血磷脂、3种磷脂酰胆碱和1种鞘脂组成)。

     

    分析表明,其中溶血磷脂显著富集,这些代谢物在夜班条件下失去了节律,而其它代谢物则未受夜班影响。对这些在夜班条件下节律失常的代谢物鉴定,发现它们在平时已经显示出节律不齐的迹象,并且在个体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75%的节律代谢物特征受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在群体水平上,大多数节律代谢物在夜班条件下发生变化,导致相对于内源性昼夜节律系统呈失调状态。

     

    不同受试者之间也显现出差异性,但在所有受试者中,节律代谢物的变化也遵循稳定的模式。在昼夜节律错乱期间,氨基酸水平的节律发生波动,基因表达节律也发生波动,从而诱导了血浆代谢产物与节律钟之间的异步状态。

     

    预防和治疗

     

    这些研究最终有利于开发预防策略和药物,来解决DNA修复过程的错误时机。它们也可以作为优化癌症治疗时机的策略基础,以便在有效性最大、副作用最小的时候进行治疗,这种疗法成为时间疗法,需要根据夜班工作者的内部节奏进行微调。

     

    华盛顿州立大学 Elson s. Floyd 医学院教授、华盛顿州立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资深作者 Hans Van Dongen表示,夜班工作者面临着更高的代谢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他们的癌症风险也明显增加,还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状态。夜班对人们身心健康的损伤常常被忽略,这是引起人们重视的研究,为今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预防因昼夜节律紊乱而引起疾病。

     

    看完这两项研究,小编觉得,与其等到加班熬夜生了病再吃药,,从源头上遏制这种不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记得马云曾经说过996是福报,这个嘛,福报没看出来,代谢紊乱、心律不齐、癌症、抑郁症倒是一个也跑不了,打工人的心酸大佬们是真不懂。

     

    约束996现象,能够逼迫企业提高管理能力和生产效率,让劳动者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提高大众的身心健康,对于社会发展,绝对是一件大好事。一位打工人做起!

     

    参考文献:

    1. Bala S.C. Koritala, Kenneth I. Porter, Osama A. Arshad, Rajendra P. Gajula, Hugh D. Mitchell, Tarana Arman, Mugimane G. Manjanatha, Justin Teeguarden, Hans P.A. Van Dongen, Jason E. McDermott, Shobhan Gaddameedhi. Night shift schedule causes circadian dysregulation of DNA repair genes and elevated DNA damage in humans.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2021; DOI: 10.1111/jpi.12726

    2. Kervezee, L., Cermakian, N., & Boivin, D. B. Individual metabolomic signatures of circadian misalignment during simulated night shifts in humans. PLOS Biology, 2019;17(6), e3000303.  DOI:10.1371/journal.pbio.300030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