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小儿得黄疸,真的是“甜饼”之过吗?

小儿得黄疸,真的是“甜饼”之过吗?
发表人:儿科医生宫红梅

近日《延禧攻略》大火,剧中一嫔妃因怀孕过量食用甜腻的烤饼,宝宝出生后得了黄疸,连瞳孔都变黄。

 

依照剧中说法,跟母亲孕期喜食"甜饼"有关,那么小儿黄疸究竟是不是"甜饼"之过?首先我们要了解小儿黄疸形成的原因。

 

一、新生儿为什么会得黄疸?

1.胆红素生成过多:

 

新生儿胆红素是血红素的分解产物,约80%来源于血红蛋白。新生儿每日生成的胆红素明显高于成人,(新生儿8.8mg/kg,成人3.8mg/kg),其主要原因是:①胎儿血氧分压低,其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出生后血氧分压升高,大量红细胞破坏;②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早产儿低于70天,足月儿月80天,成人为120天),且血红蛋白分解速率是成人的2倍;③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红细胞前体较多。

 

2.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差:

 

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可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其联结胆红素的量也越小。

 

3.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

 

出生时肝细胞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的能力暂时低下,早产儿更为明显,可出现暂时性肝内胆汁淤积(即结合胆红素水平高)。

 

4.肠肝循环增加:

 

出生时,因肠腔内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将结合胆红素转变成为结合胆红素,加之肠道内缺乏细菌,导致未结合胆红素的产生和重吸收增加。此外,胎粪约含胆红素80-180mg,若排泄延迟,可使其重吸收增加。

 

所以当患儿饥饿或伴有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及颅内出血时,则更易发生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

 

了解小儿黄疸形成的原因后,我们也就很清晰地知道,"甜饼"并不是致"黄"的原因,甜饼说:这个锅,我不背!

 

二、宝宝出现了黄疸,妈妈该该如何应对呢?

新生儿的胆红素是通过大便排出,所以增加吃奶次数,促进宝宝多排便是解决黄疸的最好办法;

 

适当晒太阳也对黄疸消退有一定的帮助,注意避免阳光特别强的时段,不要直晒宝宝面部就好;3.可以口服益生菌,促进肠肝循环;

 

如果黄疸值持续升高(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或每日上升>85μmol/L)或宝宝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惊叫等等。我们一定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可以通过"蓝光治疗"等手段进行干预。

 

新生儿黄疸非常常见,对于正常足月儿来说,它的发病率在30%-50%,早产儿发病率在70%。

 

妈妈们也不要过度担心,因为新生儿黄疸大多为生理性黄疸,我们通过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宝宝顺利度过。但是需要妈妈注意的是,孕期的饮食干预不能达到预防黄疸的发生,"宫里"也不都是对的哦~

 

最后,希望每个宝宝都健康成长!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黄疸病疾病介绍:
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serumbilirubin,SB)增高致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颜色变黄)的现象,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17μmol/L,当胆红素在17.1~34.2μmol/L(1~2mg/dl)时,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mg/d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显性黄疸,即临床上常说的黄疸。黄疸的治疗需要在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受原发病严重程度影响,预后也会有所不同[1,3]。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儿童心肌炎在临床当中所说的多为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这个病在儿科也属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在发生这个病之后通常孩子的症状表现是胸闷,叹气,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很多孩子都是发生在呼吸道感染之后,那么儿童心肌炎严重吗?


    儿童心肌炎严重吗?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已成为儿童常见的心脏疾患,在临床当中心肌炎发病与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等因素有关,在临床当中尤其以病毒性心肌炎为常见,在发生此病之后的表现为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并且这个病也跟人体的自身免疫等有关,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儿童在平时生活当中罹患病毒感染的机会很多,而在感染之后一般来说不发生心肌炎,主要的发病诱因就是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同时又因为过度疲劳、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反复消化道感染、发热、缺氧、营养不良、接受类固醇或放射治疗等。往往就可诱发发病。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过程在临床当中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患者主要为病毒感染之后对患者的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在临床当中随着病程的进展,并且在发生了病毒感染可激发人体的免疫病理过程,从而就会因此加重或造成新的心肌损伤,这一过程在发病之后表现的慢而持久。


    儿童出现了心肌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等问题,因此儿童出现了心肌炎的治疗宜采取综合措施:

     

     

    1.在发病之后患儿需要充分卧床休息,一般以1~3个月为宜;

     

    2.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清淡、富有营养,只要节制饮食、合理调养才能够减轻心脏负担;

     

    3.在发病之后给患、儿积极抗感染及营养心肌,积极地改善心肌代谢、及时纠正心律失常;4.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使用维生素c大剂量静脉注射或静滴有明显疗效;


    心肌炎的儿童还可以使用中医药治疗,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于这个病具有的好处是阻止病变的发展、营养心肌、改善心功能,在治疗之后儿童心预后大多良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儿在治疗之后可留有顽固性心律失常等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前几天,妇科门诊上来了个高中生模样的小姑娘,看起来胖胖的,脸部还长了很多痘痘,医生问她是不是月经不太规律,她说是的。紧接着医生又问她是不是爱吃甜食,小姑娘说:“学习压力太大了,所以总是很想吃甜食。”

     

    吃甜食确实可以让人开心,这是因为糖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让人产生亢奋、愉悦的情绪,而这是会让人依恋成瘾的,所以很多人会吃甜食上瘾。然而,过多甜食摄入所造成的危害,你了解吗?在临床上,像上面提到的小姑娘那样,吃甜食吃出妇科病的不在少数。

     

     

     

    吃太多甜食,除了会导致糖尿病、肥胖,还有更多的危害。比如:甜食中大量的糖分在进入人体内后可以转换成脂肪,造成肥胖的同时也增加了患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高血压的风险,而且吃太多的甜食会加速细胞的老化,催生出白发,所以老年人尤其不能吃太多的甜食。

     

    糖的代谢要大量地消耗维生素B1,而维生素B1关系到视觉神经功能,若是吃太多甜食,必将会导致视力的下降。甜食中大量的糖类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衡,雄激素分泌增加,而雄激素会刺激皮脂腺导致皮肤出油、长痘等。进食大量的糖分会消耗体内的钙,使得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吃甜食很有可能会导致妇科疾病。一般来说,女性朋友尤其爱吃甜食,女性吃糖太多会导致阴道内糖原增高,这是非常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的环境,容易诱发阴道炎。另外,研究表明,女性吃甜食过多也会增加患子宫癌、乳腺癌的风险。

     

    对于小朋友来说,吃甜食的危害也很大,很多小朋友长蛀牙就是吃太多甜食而导致的。而且太多的糖分进入身体后转化为为脂肪,除了导致肥胖以外,还影响食欲,造成小朋友挑食,也影响了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对小朋友们的成长发育是十分不利的。

     

     

     

    另外,研究表明,吃太多甜食也会导致患有痛风、肾结石、失眠、老年痴呆、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增加。既然吃太多甜食这么伤害身体,那么,为了医生们的身体健康,一定要规范饮食,限制糖分的摄入,少吃蛋糕、糖果以及各种含糖的饮料制品。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但很多人对糖尿病并不是十分了解,接下来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好好了解一番。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二、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 “宝宝,来,吃饭了,啊!”

     

    “不要、不要、不吃!”

     

    “宝宝乖乖吃饭,妈妈待会带你出去玩.....”

     

    “不吃.....”

     

    相信以上场景,各位家长们一定遇到过,为了让家里的宝宝营养充足,天天拿着饭碗追着跑,和他们斗智斗勇,使出浑身解数,一晃过了2-3小时,家长们很累,宝宝也没吃几口~那遇到该怎么办?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甚至拒食的一种病证。引起的原因有可能是体内缺锌,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正确的喂养方法,以及急慢性疾病影响等,均可导致厌食发生。本病各个年龄期都可发生,但以1~6岁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本病中医称“纳呆”、“恶食”等。

     

     

    二,中医辩证小儿厌食

     

    中医认为,小儿厌食主要分为三种:

     

    1、脾运失健: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运失常,胃不受纳,故胃纳不馨,食而无味。食滞中焦,气机不畅,则脘胀腹满,胃纳不馨,或食而无味,面黄少华,院腹胀满,大便不化,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象有力。

     

    2、脾胃气虚: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失调,故不思进食,大便易稀薄。脾虚而气血生化不足侧面黄神疲。主要表现为不思进食,或有拒食,面黄神疲,进食稍多,大便即稀,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软。

     

    3、胃阴不足:胃阴不足导致纳谷难化,故不喜进食。阴伤则液乏,则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结。津亏阴虚,肤失滋润,故皮肤干燥。多表现为不喜进食,口干多饮,大便干结,形体偏瘦,皮肤干燥,舌红少津,脉细。

     

     

    三,小儿厌食的方法

     

    中成药:

     

    1、人参健脾九:每日2次,每次3~6克口服。适用于脾胃气虚。

     

    2、枳术丸:每日2次,每次3~6克口服。适用于牌运失健。

     

    中药方:

     

    1、生谷芽15克,荷叶6克,佛手6克,白芍10克,石斛10克,生地10克,水煎服。适用于胃阴不足。

     

    2、鸡内金粉,每日2次,每次1.5克吞服,有消食开胃作用,各型厌食均可配合吞服。

     

    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佝倭病、贫血等慢性疾病。注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补充锌等微量元素。

     

    2、少吃零食,纠正偏食、挑食不良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少吃油腻、过甜、过冷、坚硬食物和饮料。

  • 新生儿黄疸是每个刚出生的宝宝都会遇到的事情,也是每个妈妈都担心的问题,新生儿黄疸要不要治,有些人说要治,有些人说不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新生儿黄疸顾名思义,就是未满月的孩子,也就是出生28天内的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所以,要不要治,要看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凡婴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疽,于10~14天内消退,

     

    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可延迟到第3周才消退,其他情况一般良好,此为生理性黄疽,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

     

    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本病中医称“胎黄”、“胎疸”等。

     

    总而言之,如果是生理性,一般不用治疗,会自动消退,如果是病理性就要早点治疗,不然会损伤耳神经和脑损伤,严重的会引起脑瘫。

     

    中医上,对“胎黄”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辩证治疗:

     

    1.湿热发黄:

     

    表现情况:全身皮肤、面目发黄,色较鲜明,并见发热,烦躁,啼哭不安,口渴,尿少色黄,呕吐,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认为的病因:湿热内蕴,肝胆疏泄不利,胆汁外溢,侵入肤表,下注膀胱,故见身、目、尿俱黄。湿热蕴结肠胃,则便秘。

     

    邪热炽盛,故见发热烦躁。湿热内阻,脾胃不和,可见呕吐。看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象。

     

    一般采用茵陈蒿汤作为主方进行加减。

     

     

    2、寒湿发黄:

     

    表现情况:身、目、尿俱黄,日久不退,黄色晦暗,面色欠华,不思乳食,纳少腹胀,食后易吐,大便稀薄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腻,脉细缓。

     

    中医认为的病因: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不振,寒湿阻滞,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故见身、目、尿俱黄,颜色晦暗。

     

    湿从寒化,脾胃虚弱,气阳不振,故不思乳食,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为寒湿之象。一般采用茵陈理中汤作为主方进行加减。

     

    3、瘀积发黄:

     

    表现情况:身、目、尿俱黄,黄色较深且晦暗,逐渐加重,纳少易吐,腹部膨隆,大便搪,色如陶土,时伴腹痛,皮肤有瘀斑,兼见衄血,指纹紫滞,舌暗红或微紫,苔黄,脉细涩。

     

    中医认为的病因:湿热瘀滞,肝胆疏泄不利,胆汁外溢,故见身、目、尿俱黄,颜色紫暗。胆汁不循常道而横溢肌肤,故大便如陶土样。

     

    气机郁滞,血脉不通,久则瘀血积聚,故腹部膨隆。见瘀斑,指纹紫滞,为瘀血之象。一般采用茵陈蒿汤、血府逐瘀作为主方进行加减。

  • 小宝宝终于诞生啦,新手妈妈们是不是既激动又不知所措,

     

    诶,好好的宝宝怎么有点黄黄的?一问医生,新生儿黄疸!

     

    临床上,约有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

     

    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黄疸,所以说相当常见,妈妈们大可放心!

     

     

     

    医学上把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

     

    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

     

    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那所有新生儿出现黄疸都是安全的吗?不对哦!

     

    根据黄疸形成的原因,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由于其自身胆红素代谢能力的不足,

     

    通常在生后 1~2 周内,血液中总是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胆红素的蓄积,

     

    就新生儿而言,血中总胆红素值 > 34.2 μmol/L(2 mg/dl)时,

     

    我们就能够用肉眼看到皮肤黄染(即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生后 2~3 天开始出现,

     

    4~5 天达到高峰,持续 7~10 天左右可消退。

     

    2,病理性黄疸:指由各类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黄疸,

     

    比如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胆汁排泄障碍等等原因。病理性黄疸相比于生理性黄疸,有以下特点:

     

    出现早——生后 24 小时内;胆红素上升快——每天上升幅度超过 5 mg/dl;

     

    以及更加持久——黄疸持续时间往往超过 2~4 周,甚至长期不退。

     

     

     

    孩子黄疸了怎么办?要治吗?

     

    首先,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10天左右它会自动消退,

     

    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一般为光照疗法、换血治疗、药物治疗等。

     

    光疗方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也是常见的方法。

     

    光照能够使得不溶于水的胆红素“变形”,之后它就变得可溶了,

     

    于是不需要再经过肝脏的作用,它就能够经胆汁和小便排出体外,

     

    这就加快了胆红素的清除速度。做法也很简单,

     

    就是让新生儿躺在婴儿床里放在蓝色的荧光灯下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

     

    照射时会将宝宝的眼睛遮蔽,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地方裸露。

     

    一般为间断照射,照 8~12 小时后停 12 或 16 小时,再次循环。

     

    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比如黄疸较重的溶血患者(如 ABO 溶血、Rh 溶血),

     

    采用连续照射,可持续 24~72 小时。

     

    对于一般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光照时间达到 24~48 小时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更严重的黄疸,比如伴随明确的严重溶血,

     

    HB < 110 g/L,伴水肿、肝大、心力衰竭等,甚至需要换血治疗!

     

    所以,新生儿黄疸虽然常见,但是妈妈们也不应该忽视!

     

    注意观察黄疸的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如果有病理性黄疸的兆头,记得及时去医院就诊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小儿肺炎可是一个不好惹的疾病,如果孩子不幸患上小儿肺炎后的最初表现和普通的感冒有些相似,而有的孩子直接就是以高烧来证明自己的处境。

     

    所以,通常有不少家长,对于小儿肺炎与感冒总是傻傻分不清。

     

    在肺炎起初,总是误把肺炎当成感冒治,越治疗越严重之后才发现,原来用错药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小儿肺炎,小儿肺炎是怎么引起的,治疗宝宝肺炎多久能痊愈呢?


    小儿肺炎是怎么引起的?


    (一)病原体

     

    病毒,细菌,支原体,霉菌等,以病毒性肺炎最常见。


    产前的胎儿生活在布满羊水的子宫里,发生缺氧(如脐带绕颈、胎心改变、胎动异常),就会发生呼吸运动而吸入羊水,引起吸入性肺炎;如早破水、产程延长,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细菌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如羊水被胎粪污染,吸入肺内会引起胎粪吸入性肺炎。

     


    (二)诱发因素

     

    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先天性心脏病、脑发育不全等机体抵抗力、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容易发病。


    (三)环境因素

     

    如气候骤变,居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等。


    如孩子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比如感冒),孩子很轻易受到传染引起肺炎;新生儿因败血症或脐炎、肠炎,通过血液循环感染肺炎,这种感染可以由细菌引起;日龄稍大一点的新生儿,肺炎也可由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引起。


    治疗宝宝肺炎多久能痊愈?


    下面是一些经历过的妈妈,关于治疗宝宝肺炎多久能痊愈的互动回答。


    新生儿肺炎的话一般至于的期间在七到十天左右,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使用一些抗生素治疗,病程不会特别的长,主要是要加强宝宝出院以后的生活护理


    孩子肺炎的恢复期因人而异的,也不能说确切的需要多久,一般来说孩子因为自身抵抗力较差,恢复得会比较慢,同时用药是否对症,也是孩子恢复快慢的关键,家长要有耐心,孩子根治好才是最放心。


    新生儿身体各个器官都比较娇嫩,肺炎对新生儿来说是比较危险的,多久能出院要看宝宝恢复情况,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一般肺炎是需要七天到十几天的治疗期。这个是因人而异的看宝宝个人抵抗力如何。

     

     

    小儿肺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轻型支气管肺炎。


    1、发热

     

    大多数较高。


    2、咳嗽

     

    开始为频繁的剌激性干咳,随之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3、呼吸表浅增快,鼻扇,部份患儿口周、指甲轻度发绀。


    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


    (二)重型肺炎

     

    除轻症肺炎之表现加重外,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且伴有其它脏器功能损害。


    1、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表浅、急促、每分钟可达80次以上,鼻翼扇动,有三凹征,呼气呻吟,颜面部及四肢末端明显紫绀,甚者面色苍白或青灰。两肺可闻及密集的细湿罗音。


    2、循环系统症状

     

    婴儿肺炎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

  • 根据《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9版)》给出的数据,目前全球范围内估计有4.63亿成年人(年龄在20-79岁之间)患有糖尿病,占该年龄段世界总人口的9.3%。近日,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共有15个专项行动,其中糖尿病防治首次列入专项行动中,和糖尿病相防治关的专项行动有3个,足以说明全社会对糖尿病防治的紧迫和重要。

     

     

    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达11.6%,而糖尿病前期人群更是高达 50.1%。也就是说,如今每两位成人当中就有1位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如果不及时干预,这些人在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进展为糖尿病,生活在糖尿病的阴影之下。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餐前饥饿、咽干舌燥、夜尿增多、皮肤干燥瘙痒、视力变化、身体乏力睡眠障碍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年龄≥40岁人群、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的人群、肥胖人群、饮食习惯不良人群、久坐不动人群、高血压血脂异常人群、女性怀孕时有妊娠糖尿病史,或者有巨大儿(≥4kg)生产史者等。

     
    如何正确摆脱“甜蜜的负担”呢?

     

    自我监控

     

    定期进行糖尿病的自我检测监控,在家可以购买一个血糖检测仪(根据2017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4.4-7.0mmol/L,餐后2h血糖。

     

    饮食方面

     

    1. 膳食分配要均衡,主食定量,按需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5%-20%;脂肪占总能量的25%-30%;全谷物、杂豆类宜占主食的1/3。

     

     

    2. 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每日蔬菜摄入量应达到500g左右,深色蔬菜宜占1/2以上;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甜度的水果,不宜过多,每天在200g左右为宜,可选择苹果、樱桃、猕猴桃、柚子等。

     
    3. 多吃鱼、禽、畜肉类,减少肥肉的摄入量,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而成的肉类产品。

     

    4. 零食加餐可适量选用坚果类,如核桃、开心果、腰果等,每日推荐量约为30-50g。

     

    5. 每天推荐摄入液态奶250ml-300ml。

     

    6. 烹饪时应注意少油少盐,限制酱油、味精、咸菜等含盐量高的调味品或食物。

     

    7. 饮用足量的白开水,每天推荐1500-1700ml白开水。

     

    8. 减少饮酒,尽量不饮酒,因为酒精可诱发低血糖,特别注意千万不要空腹饮酒。

     

    9.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运动方面

     

    1.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通常采用的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爬山、游泳、太极拳等。

     

     

    2.饮食后1h运动为最好,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min。

  • 不仅仅是中老年人会患上糖尿病,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也患上了糖尿病。由于儿童的身体尚在发育的阶段,所以儿童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尽量要选择一些副作用较小的方法以及药物。治疗时,患者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立来进行治疗。


    儿童患上了糖尿病是否可以治愈,治疗糖尿病方法有哪些?如今治疗糖尿病的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即便是儿童患上了糖尿病也是可以治好的,希望家长朋友以及患者可以放心。但是大家要对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所了解,知道怎么样才可以治好糖尿病,要是选错方法那就非常的麻烦了,下面就来说说治疗方法。

     


    儿童患上了糖尿病是否可以治愈,治疗糖尿病方法有哪些?


    一、营养治疗糖尿病


    鼓励糖尿病患者多吃糙粮、面和一定量杂粮,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吃一些含有葡萄糖、蔗糖及其制品。如果糖尿病患者有肾功能不全的情况,那么就需要注意蛋白摄入量。


    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最为有效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一些动物胰岛素或者人工胰岛素可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但是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选择的胰岛素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医生在此提醒患者需区分对待。医学报告指出:通过科学的饮食与运动辅助治疗,可以使胰岛素治疗发挥到一个最佳的效果。

     


    三、药物治疗糖尿病


    对于病情不是很重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这种治疗起来比较的简单,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期使用这种方法没有什么效果的时候,就需要患者改变治疗的方法,比如说使用胰岛素治疗。


    儿童患上了糖尿病是否可以治愈,治疗糖尿病方法有哪些?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好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的前提,只有一个好的治疗方法,才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专家表示:糖尿病的病情是比较复杂的,糖尿病患者们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对症治疗。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正在看这篇文章年轻的你,一定觉得这病还离你远得很。其实不然,我们发现来营养科门诊进行营养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是日趋年轻化。所以这并不是遥不可及,每个人都要重视,有预防意识。

     

    “和朋友出去逛街必定要来一杯奶茶,吃完饭后再来个下午茶,巧克力,冰淇淋,爆米花也是不能少的”;“加班到深夜回家叫个外卖,偶尔太辛苦还得点个炸鸡啤酒犒劳自己一番”;“外出应酬抽烟喝酒不离手”;“工作日太累周末一定要在床上躺一天”

     

    以上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你是不是就是其中的一员?

     

    除了遗传、基因外,这些长期不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也是造成糖尿病增加并年轻化的原因之一。所以不要认为疾病离你很远。

     

    糖尿病不只是会造成血糖高、波动大,长期不能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脑卒中、心血管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远离糖尿病,不做“小糖人”呢?

     

    一、 合理饮食

     

    这是最好预防糖尿病的手段,很多糖尿病都是吃出来的。

     

    首先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少吃蛋糕、冰淇淋、巧克力等高糖、高热甜品。主食要增加粗粮的摄入量,代替一部分精米白面。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特别是新鲜应季的绿叶菜最好占一半。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不喝饮料、奶茶等添加糖过多的饮品,酒精更是要远离。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吃饭时要注意细嚼慢咽,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想要控制好血糖还要注意每餐不要吃的过多,更不要暴饮暴食!

     

    二、 增加锻炼,控制体重

     

    肥胖是很多慢性病的诱发因素,通过运动控制体重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

     

     

    三、 不被无糖所迷惑

     

    很多人会说我喝奶茶和饮料的时候都是选择无糖的。这些号称无糖的饮料真的就不含糖了吗?还记得前几天的新闻吗?号称无糖的饮品依旧有很高的含糖量,如果不能确认是否百分百不含糖,还是选择白开水最让人放心。

     

    做好以上,有效预防糖尿病,不要年纪轻轻就变成“小糖人”。

     

    特别注意: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性,控制好血糖也是对于下一代的负责,妊娠期的准妈妈更是要注意这期间的血糖控制。另外,如果已经确诊了糖尿病要正确看待病情,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 肝癌晚期伴随黄疸和腹水是病情严重的标志,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晚期肝癌是指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阶段,其特征是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肿瘤细胞侵犯肝脏周围组织,甚至发生远处转移。

    晚期肝癌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

    1. 肝区疼痛:肿瘤压迫肝脏包膜或侵犯周围神经引起,表现为右上腹疼痛。

    2. 腹水:由于肝功能受损和低蛋白血症,导致腹水积聚,表现为腹胀、下肢水肿。

    3. 黄疸:胆红素升高导致皮肤和眼睛发黄。

    4. 肝性脑病:严重肝功能衰竭导致毒素积累,出现精神症状,如昏迷、嗜睡。

    针对晚期肝癌伴随黄疸和腹水的治疗主要包括:

    1. 对症支持治疗:缓解疼痛、改善黄疸、纠正低蛋白血症等。

    2. 放化疗: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

    3. 靶向药物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抑制肿瘤生长。

    4. 中医治疗:改善患者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5. 抗生素治疗:控制胆系感染。

    晚期肝癌患者的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增加葡萄糖摄入,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食物。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征之一就是皮肤瘙痒。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瘙痒呢?

    胆汁淤积是指胆汁排泄受阻,可能是由于胆管阻塞、胆汁酸代谢障碍或其他原因引起。当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体外时,胆汁中的成分,如胆酸盐,会回流到血液中,进而沉积在皮肤下,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皮肤瘙痒。

    过去,人们认为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皮肤瘙痒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和胆盐沉积在皮肤下引起的。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皮肤瘙痒可能与肝脏中高浓度的胆酸盐有关。高浓度的胆酸盐可以刺激肝细胞,诱导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减少胆汁分泌,改变细胞内钙离子,从而导致皮肤瘙痒。

    除了药物治疗外,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缓解皮肤瘙痒。建议患者多吃富含蛋白质的低脂食物,如豆制品、蘑菇、瘦肉、家禽、海鲜和贝类等,保证每天的热量和新陈代谢。同时,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胡萝卜、黄瓜、火龙果、梨、桃、西瓜、哈密瓜、圣女果等,也富含维生素C,能吸附胆固醇,增加胆汁排出量和胆汁酸浓度,从而缓解胆汁淤积。

    此外,一些具有利胆作用的食物,如玉米、乌梅、苦瓜、生菜、莴笋、莲藕等,也可以帮助缓解胆汁淤积的症状。

    总之,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皮肤瘙痒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胆汁淤积、胆酸盐刺激等。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饮食调整,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但多数患者并无明显不适。

    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 肝脏肿大:肝脏肿大是较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肝脏边缘较钝、表面光滑、质地较硬而无压痛。

    2. 腹胀: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微的乏力及右上腹胀满不适。

    3. 黄疸:少数病例可出现轻度黄疸。

    4. 脾肿大:部分患者伴有脾肿大。

    5. 营养不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舌炎、口角炎、外周神经炎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6. 腹水和下肢浮肿:少数重度脂肪肝患者,特别是发生脂肪肝性肝炎和肝硬化者,可能会有腹水和下肢浮肿。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调整: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热量摄入,避免油腻食物。

    2. 运动锻炼: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药物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阿托伐他丁、非诺贝特等。

    4. 抗炎、抗纤化治疗:当非酒精性脂肪肝出现明显的肝功能异常时,可以考虑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性谷胱甘肽、水飞蓟等药物进行抗炎、抗纤化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病情。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许多家长对此感到担忧。本文将为您介绍新生儿黄疸的简单诊断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现象。

    一、新生儿黄疸的类型

    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

    1.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最迟不超过2周消退,多数新生儿可自行恢复。

    2. 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较早,进展迅速,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及时治疗。

    二、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方法

    1. 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天出现,而病理性黄疸可能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 观察黄疸的程度:生理性黄疸程度较轻,主要表现为面部和巩膜黄染;病理性黄疸程度较重,可能波及全身。

    3. 观察黄疸消退的时间:生理性黄疸一般2周内消退,病理性黄疸可能超过2周。

    4. 观察新生儿的其它症状: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一般状态良好;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可能出现精神状态差、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

    三、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1. 生理性黄疸:多数新生儿可自行恢复,无需特殊治疗。

    2. 病理性黄疸: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等。

    四、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措施

    1. 注意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2. 加强孕期保健,预防孕妇感染等疾病。

    3. 按时进行新生儿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 新生儿黄疸是新手父母们常常会遇到的问题,了解其成因和应对方法对于呵护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三种类型。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现象,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从而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通常情况下,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随着新生儿肝脏功能的逐渐成熟,黄疸会自然消退。

    母乳性黄疸则是因为母乳中的某些成分抑制了新生儿肝脏中胆红素的代谢,导致黄疸持续存在。如果暂停母乳喂养后黄疸明显改善,可以判断为母乳性黄疸。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暂时用配方奶替代母乳喂养,待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导致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大量胆红素。溶血性黄疸需要及时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光照疗法和换血治疗。

    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关键在于做好产前检查和产后护理。产前,医生会通过检测母婴血型来判断是否存在溶血风险。产后,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黄疸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成因和应对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呵护宝宝的健康。

  • 我的互联网医院问诊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带着满心的忐忑,打开了我的手机,点进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小儿消化科。自从我的宝宝出生后,黄疸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虽然县城医院建议住院治疗,但我实在不忍心让宝宝离开温暖的摇篮。于是,我决定通过网络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与医生的对话中,我详细描述了宝宝的症状,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宝宝出生后的情况。从宝宝的黄疸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到血液检测的结果,我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医生。医生的专业素养让我感到安心,他详细解答了我的疑问,并给出了在家观察和治疗的建议。

    医生告诉我,宝宝的情况在临界范围内,可以先在家观察。他提醒我要注意监测黄疸值,并告诉我了黄疸值上升的临界点。他还告诉我,大部分黄疸是可以自行消退的,让我不必过于担心。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购买了测黄疸的仪器和蓝光箱,并开始了在家治疗。医生还告诉我,晒太阳是治疗黄疸的有效方法,但要避免太阳直射,以免宝宝中暑。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小心翼翼地照顾着我的宝宝,期待着他早日康复。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医生的服务,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让我更加信任医生,感受到了医患之间的温暖。

  • 胆道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胃肠道出血和黄疸。针对这一疾病,我们今天将详细介绍其特点、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等方面。

    一、胆道出血的特点

    1. 局部疼痛:胆道出血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疼痛,尤其是在右上腹或中上腹区域。当肝内血肿扩大,血肿被拉到肝包膜时,会出现隐痛症状;出血量大时,疼痛会放射到右肩和背部;胆管内压力显著增加时,还会出现胆绞痛,使患者难以忍受。

    2. 胃肠道出血:胆道出血一段时间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继发性胃肠道出血。出血量小时,可能只有血便表现;出血量大时,会出现吐血和黑便。

    3. 黄疸:胆道出血后,可能会出现血块。当血凝块阻塞胆总管时,会影响胆汁的排出,导致黄疸。患者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颜色变黄、尿液变黄、皮肤瘙痒等症状。

    二、胆道出血的治疗方法

    1. 非手术治疗:胆道出血患者应先静脉输注血浆、葡萄糖、生理盐水等液体,以补充血容量,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之后,可以使用安替罗辛和依他氨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适当的肝动脉栓塞也可以实现止血。

    2. 手术治疗:如果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不显著,则需要手术治疗。一般来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引流术、肝动脉结扎或部分肝切除术等手术方法。

    三、胆道出血的日常保养

    1. 饮食:胆道出血患者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蔬菜、蘑菇、木耳等。避免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肥肉、辣椒和冰淇淋。

    2. 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兴奋或紧张。

  • 黄疸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其是否会引起发烧,主要取决于引起黄疸的病因。

    一、引起黄疸的常见病因及发烧情况

    1. 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通常由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小便发红、贫血等。此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急诊治疗。

    2. 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多由肝细胞损伤引起,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引起发烧的情况相对较少,但需警惕。

    3. 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多由胆道梗阻引起,如胆结石、肿瘤等。胆道梗阻会导致细菌增加,引起全身炎症,从而引发发热。

    二、黄疸的治疗方法

    1. 激素药物治疗:如注射玻璃酸、口服泼尼松等。治疗期间,需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调整药物剂量。

    2. 护肝治疗:针对肝细胞病变坏死引起的黄疸,可服用护肝药物,如苦参库房、利胆等。

    3. 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环孢素等。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饮酒,多吃高营养食物,保持良好心情。

    三、黄疸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油腻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3.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肝功能、胆红素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 遵医嘱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用药。

    总之,黄疸是否会引起发烧,取决于病因。了解黄疸的病因、治疗方法及日常保养,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黄疸。

  • 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过程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疼痛。许多肝癌患者在术后或放化疗期间,都会选择中药进行调理,以期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本文将探讨中药在肝癌疼痛治疗中的作用,并介绍一些减轻肝癌疼痛的有效方法。

    中医学将肝癌归为“症瘕”、“痞气”、“肥气”、“肝着”、“胁痛”、“癖黄”、“膨胀”、“黄疸”、“积聚”等病症范畴。其中,肝区疼痛是肝癌患者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慢性持续闷痛,常伴有恶心、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肝区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中医肿瘤研治中心针对肝癌疼痛问题,经过多年研究,研制出一系列抗癌特效纯中药。这些中药在治疗肝癌引起的右上腹疼痛、肝区肿大、恶心、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发烧、腹水、黄疸、肝功能减退、倦怠疲劳、肺部不适、咯血、心窝沉闷、牙龈出血、鼻腔出血、巩膜黄染、脾大、脾功能亢进、皮下瘀斑、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下肢水肿、血压下降、休克、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精神异常、低血糖、高血糖、骨痛、淋巴结肿大等不同症状方面,均展现出良好的效果。

    除了中药治疗,以下方法也有助于减轻肝癌疼痛:

    1. 饮食调理:选择清淡、高蛋白、低脂、无刺激的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腹胀,以免诱发疼痛。

    2. 情绪管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加剧疼痛。

    3. 注意力转移:通过阅读小说、漫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4. 呼吸调节:疼痛时尽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减轻腹部压力刺激。

    5. 适当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6. 局部按摩:轻轻按摩肝区,可缓解疼痛,但不可用力,以免导致肿块破裂或扩散。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