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如何吃呢?

糖尿病如何吃呢?
发表人:营养师说营养

糖尿病这三个字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得病率也是在不断的提高,我周围就有很多糖尿病患者,而且糖尿病就目前来说是一个无法治愈的疾病,只能是维持维持血糖的正常范围及延缓并发症发生。

 

 

那么需要做到维持血糖的正常范围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就要平时注意饮食、锻炼(可以选择慢跑、太极、瑜伽、骑车、游泳等中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次运动30分钟)、药物治疗(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定期监测血糖、检查是否有并发症。而这里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最关注的话题,吃什么,怎么吃。

一、饮食原则

膳食多样化、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进食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尽量不要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如谷物、麦片等。

二、食物的选择

升糖指数高的食物是糖尿病患者的大敌,比如麦芽糖、葡萄糖、蛋挞、西瓜、甜甜圈、粳米、奶茶等,这些食物就尽量不要吃或者是少吃,而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可是适量吃一些,如果糖、面条、山药、桃子、青菜、脱脂牛奶、鸡蛋、鱼肉等。

三、饮食的搭配

1.谷薯类占比是1/4,原则是粗细搭配,谷薯交替。粗粮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尤其是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让血糖的上升速度变慢,每日主食中粗粮的比例应为1/3;红薯、土豆等薯类有利于维持血糖的平稳,但由于含有较多的淀粉,能量较高,相对于粗粮来说要减少。

 

2.蛋白质占比1/4,原则是豆肉蛋奶,择优适量。每天要保证一个鸡蛋,可以适量摄入瘦肉,肉类最好选择鱼类和禽类,尽量不要吃肥肉及动物内脏及加工的肉类食品,奶类尽量选择低脂或脱脂,可增加一些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量。

 

3.蔬果类占比1/2,原则是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每日食用蔬菜的种类要多样、颜色也要多样,如果吃低糖蔬菜(如冬瓜、茄子等)应大于500克,深色蔬菜的量要占到一半以上,如果饮食中有高糖蔬菜(如南瓜、胡萝卜等),那主食的量就要减少了。水果建议在上午食用,摄入量每天在200克左右,但高糖水果(如香蕉、葡萄、荔枝等)要慎重选择。

四、合理烹调

加工食物要少油少盐、清淡、限制糖量。油最好选择植物油,每日的摄入量是20到25克,盐的摄入量每天要少于5克,严格控制精制糖和甜食的摄入。烹饪时最好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等方式。

 

五、进食顺序

进食顺序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患有糖尿病的人控制进食量,减少餐后血糖的波动。一般推荐的进食顺序为:清淡的汤类、蔬菜、主食、肉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导致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出现的症状有视力下降,四肢麻木疼痛,餐后低血糖,白内障等。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注意调养,预防并发症。首先,控制饮食。其次,戒烟戒酒。锻炼运动,严格控制血糖,最后,做好筛查。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一般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导致的。常见的症状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四肢麻木疼痛,餐后低血糖等等。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在生活中也需要多加注意,仔细调养,预防并发症,接下来就为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预防并发症的几个方法吧。

     


    1、饮食控制


    饮食疗法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常用方法。应遵循饮食原则,低糖,低脂肪,低盐,中等蛋白质,高纤维,少量的膳食。平衡指的是热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平衡,病人需要根据体力活动,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2、戒烟喝酒


    戒烟应该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吸烟可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导致内皮功能障碍,促进冠心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戒烟。此外,酒精的控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清除自由基,促进血液循环。


    3、锻炼运动


    日常运动不是辅助疗法,它是治疗肥胖症的主要方法。运动后必须在饭后半小时内进行,锻炼效果在24小时后消失,所以每天必须锻炼半小时。锻炼达到中等强度,运动可以选择走,上下楼梯,游泳,乒乓球等,可以因人而异。

     


    4、严格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因此,患者应及时监测血糖、饮食、运动或用药,最终控制血糖。如果觉得眼睛不舒服必须定期做眼部检查。


    5、做好筛查工作


    对于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是要了解糖尿病的具体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一般来说,这些并发症会发生在1型糖尿病确诊5年后,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5年后及时筛查。糖尿病会加重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展,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立即筛查心血管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如果是糖尿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注意糖类的摄取,有的患者会因饮食中的糖类无法估算就会产生恐惧因此戒掉了,就会造成营养素加速流失。因此,我们该如何保持一边的摄取营养一边的控制血糖的水平呢?在平时我们除了“少吃精制糖”、“控制糖量”,以外,还应该从饮食、运动、治疗等一起控制血糖,还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因此就要树立正确的营养摄取观念,轻松地应对血糖的控制。

     

     

    1. 蛋白质适量摄取,预防肾脏病变

     

    为了预防肾脏发生病变,我们就要控制好高血糖、高血压与高血脂的症状,并且适量的摄取蛋白质。因此我们除了控制糖的摄入量,还要适当的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因为适量的摄取蛋白质的含量也是保护肾脏和预防肾脏发生病变的关键。

     

    2.补充维生素B群,预防末梢神经病变

     

    糖尿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神经病变,若是因为我们疏于预防和照顾,如果病情出现恶化就难以复原,甚至还会面临截肢的命运。糖尿病的患者还会出现多尿的症状,就会造成水溶性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大量流失。患者如果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就会造成维生素B12的缺乏,因此就会引发贫血的症状或者末梢神经发生病变。因此在平时我们要注重保护手和足部外,还要适量的摄取锌、铬、镁、钙等矿物质。我们还要补充体内流失的维生素B12.

     

    3.及时补充叶黄素和钙,预防眼睛病变及骨质疏松

     

    糖尿病的患者由于长期的血糖升高就会对末梢神经的微血管造成一定的伤害,明显的症状就是眼部会出现问题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因此未来预防视网膜发生病变,在平时除了积极控制血糖与定期检查外,还要注意对眼睛的保养。在平时可以多摄取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素,比如叶黄素、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糖尿病患者也会因为多尿导致体内的钙、磷等元素流失,胰岛素分泌的不足对造骨细胞的活性也有很大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如果要预防骨质疏松,在饮食中要及时的补钙,也要摄取适量的维生素D3。

     

     

    糖尿病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因此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多注意,就可以起到预防由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

  • 糖尿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即使能够分泌胰岛素,但胰岛素的生物功能受损,从而导致的血糖不能被正常分解代谢的一种疾病。所以,糖尿病的主要表现和特征性改变就是高血糖!

     

    正是因为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分泌受限或者胰岛素功能受损,导致摄入体内的糖类不能被正常分解,所以,才会有了高血糖的表现。而为了避免血糖的升高,想办法控制糖类的摄入,增加胰岛素的对糖的分解,就成了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向。而事实上,所有的降糖的基础,都要归结于饮食控制,因为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

     

     

    那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安排每天的饮食呢?

     

    一、饮食定时

     

    定时吃饭,和糖尿病也有关系吗?当然有!糖尿病本身就是胰岛素分泌受限或者功能受损,而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是有明显的时间节律的,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生物钟。其实胰岛素的分泌也是有生物钟现象的,如果饮食规律,每到将要进食的时候,胰岛素的分泌曲线就会明显上移,所以,饮食定时,对于胰岛素分泌的生物钟有着明显的帮助作用。对于一个已经胰岛素分泌不规律的病人来讲,定时饮食,或许会减少胰岛素使用量,使得血糖控制的更加达标。

     

    二、总量控制

     

    每天摄入的食物总量,需要严格控制。因为如果摄入的总量过多,就会转化成糖类等就会越多,而本来胰岛素就分泌不够,现在过多的饮食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分解,就会使得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其次,总量控制的饮食,还可以减少肥胖的发生,而最新的研究显示,减重后有糖尿病逆转的可能,毕竟,过于肥胖的身躯,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支持,也就需要摄入更多的食物,也就进入了越吃越肥,越肥越吃,越吃血糖控制越差的怪圈。还有就是总量控制的饮食,可以使得胰岛素的分泌节律更加趋于稳态,有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

     

    三、少食多餐

     

    既然我们明白了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功能受限的原因,那么少食多餐也可以解决血糖控制差或者突然出现高峰的问题。如果每次食物摄入太多,就会有明显的血糖高峰,而如果每次食物摄入较少,就会使得血糖上升并不是非常的明显,而待所进食的食物被代谢后,可以再次少量进食。所以,少食多餐就成为控制血糖稳定的一个重要法宝之一。

     

    四、饮食多元

     

    糖尿病并不是不让吃,也不是不能吃,而是要饮食多元,因为多元饮食可以保证摄取营养的平衡,而且多元的饮食可以改善饮食结构,并不是所有的饮食都是胰岛素来分解,多元饮食也可以减少胰岛负担,增加膳食营养。比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类、微量元素等各种必需的营养素的均衡摄入,有利于更好的改善体质,控制血糖。

     


     

    糖尿病是一个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疾病,因为饮食是控制好血糖的基础。所以,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控制好血糖就在不远的前方。而如果不能做到以上几点,控制好血糖,或许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景罢了!

  • 糖尿病人早餐哟啊怎么吃呢?5名糖尿病患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验跟想法,今天就分享给朋友们!


    糖友1


    忙活了一天晚上又应酬才回来,刚歇着就瞧见了糖友论坛里的“话题互动]”,你几点钟开始吃早餐?仔细琢磨着还真有道理和讲究,再联想自己的饮食进餐习惯,真觉得应该好好对比下。


    由于自己爱睡懒觉,时不时的起床后,匆匆忙忙洗漱完后就赶路上班,不吃或随便巴拉几口便是常事,中午胡吃海喝的撑饱打嗝才算了事。


    这种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健健康康的身体这几年被自己折腾的毛病多多。


    今天学习了几点吃早餐的话题后,触动很大,受益匪浅。决心从今天起坚决痛改前非,严格要求自己在规定健康的进食时间段内进食,调整好饮食结构,坚持锻炼好身体,做一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控糖人!


    下面是我参考糖友们自制的早餐:黑木耳30克,广东菜心156克,枸杞子5克,桑椹6颗,花生米6颗。


    早餐主食:面皮菜肉卷。辅食:黑木耳,枸杞子,桑椹,花生米,一个清水鸡蛋,一袋奶粉,一盘蒜蓉拌广东菜心。


    今天的面皮菜肉卷,是吃片皮鸭剩下的面皮,把胡萝卜丝、大葱丝、黄瓜丝、洋葱丝、鸭肉丝,卷起来,在蒸锅里蒸了一下,味道还行。

     


    糖友2


    说说我的心里话:不止糖尿病会出现并发症,其它疾病也会出现并发症。人们常常强调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会累及身体的各系统各器官。


    所以当高血糖的信号出现的时候,无论是餐前还是餐后,一定要高度重视。莫要明日复明日,一日拖一日,就从当下好好对待她,她会好好回馈你。如果99岁才出现并发症,请问谁会在意呢?


    分享下我的糖人早餐。


    碳水:自制杂粮馒头、自制魔芋蛋糕,古法酿山药醋。


    蛋白质脂肪:自制酸奶,巴旦木,黑芝麻脆。


    蔬菜:黄瓜炒鸡蛋,醋溜白菜。


    爱自己就从好好吃早餐开始吧!


    糖友3


    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


    我今天的早餐:黑木耳34克,苹果164克,苦瓜78克,毛芋头69克,桑椹6颗,花生米6颗,小白菜138克。


    早餐的主食:一个自制全麦菜肉包子,一个毛芋头。辅食:黑木耳,枸杞子,桑椹,花生米,一个清水鸭蛋,一盘清炒小白菜,一碗苦瓜苹果牛奶果汁。


    我很喜欢喝苦瓜苹果牛奶果汁,苦瓜有点苦,但是和苹果搭配,加入牛奶,一点苦味都沒有,反而有一股鲜香的牛奶味道,很好喝。

     


    糖友4


    我的营养早餐出炉啦!给大家汇报一下。


    主食:杂豆发糕。


    做法如下:事前将泡发好的红小豆和薏米煮熟,然后与发好的小楂子白面揉勻,放在蒸锅,中火蒸二十分钟即可。暄腾腾的营养好吃。


    副食:


    01、肉片柿子炒蛋


    做法如下:将瘦肉剁碎放点葱花,料油,酱油,蛋清,放小许盐喂半口,调匀,放锅中摊几个小片,鸡蛋搅散摊饼切块,然后起锅放油,放柿子炒出汤汁,再放入肉片,鸡蛋,蚝油盐少许,最后黄瓜点缀。虽然肉剁碎费了一道工序,但吃起来口感滑嫩入味。柿子的汤汁浸入肉片,非常美味。


    02、油菜木耳炒山药


    清炒即可,这道菜应该是糖友的看家菜。

     

    糖友5


    现在将今天早上早餐情况打卡一下,今天早上早餐是一家两个人在一起吃饭,具体详细情况分享如下:


    主 食 类


    叉 烧 包:一个约140克左右。


    煮玉米棒:两节约220克左右。


    副 食 类


    凉拌蒜蓉三丝:将胡萝卜 、白萝卜、紫甘蓝洗净切成细丝,加入少许酱油醋和调料搅拌均匀。


    素炒小白菜


    稀 饭 汤 类


    枸杞燕麦片牛奶 :先将燕麦片在锅里煮差不多时加入枸杞几粒出锅,最后加入一袋阿尔法牛奶粉搅拌均匀。

  • 人人都怕得糖尿病,糖尿病归根到底就是胰岛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代谢出现障碍,造成了血糖偏高,进而伤害到心脑血管、神经、肾脏等,使之出现实质性的病变。

     

    胰岛分泌不足或者不能分泌的情况

     

    首先想到的是先天性的糖尿病,即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的原因目前已知的是由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导致,比如异常的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能损伤人体胰岛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第二种胰岛素分泌不正常的情况就是胰岛功能受损。像肥胖、暴饮暴食、体力活动减少、应激等就能损伤胰岛细胞。胰岛功能受损,自然就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了,这种情况是胰岛素的绝对缺乏。

     

    第三种,靶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说刚开始时胰岛能正常分泌足量的胰岛素,但是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了,不能充分的摄取利用葡萄糖。这样一来,给胰岛的信号就是胰岛素不足,胰岛就加班工作,多分泌一些胰岛素,久而久之,胰岛就受损了。胰岛素抵抗病因比较复杂,多数与肥胖、疾病及遗传有关。这种情况属于胰岛素的相对缺乏。一般情况下,功能受损的胰岛也会持续分泌胰岛素,只是分泌没那么多了,不够用了。完全不分泌基本就等于胰岛细胞完全死亡。

     

    90%的人都是II型糖尿病,所以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如果有家族糖尿病遗传病史,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做到不发病或者延缓发病年龄。如果有家族史,又有肥胖,那么您势必要减肥了。还有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多少的无家族遗传史的糖尿病患者都或多或少有暴饮暴食的经历!

     

    糖尿病患者一顿应该吃多少饭?

     

    这是一个网友问的问题,不药博士很想给他一个具体的值,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完全是取决于患者自身的,每个人情况不同,是有多种前提条件的。但是您确实提出了问题核心点,就是一顿饭中主食(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是最影响血糖波动的食物之一。

     

     

    首先,每个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损伤程度或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均不相同。所以必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降糖药,并将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控制在8mmol/L左右或以下。

     

    其次,每个人体型、基础代谢率、自身胃肠蠕动快慢与吸收速率等均不相同。就比如说一个彪形大汉,你让他一顿只吃一两米饭,恐怕会饿的低血糖,但同样一两饭,一位瘦弱的女生可能就饱饱的了。

     

    给糖尿病朋友的几点建议:

     

    即便不能给出具体的饭量值,但为了更好的控糖,避免对身体脏器造成实质性的损害,请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1、建议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

     

    意义在于能了解进食刺激后胰岛素的分泌情况以及药物治疗的情况,另外也是饮食、生活规律习惯的良好反映。比如食物种类、饭后运动量等能通过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值综合体现出来。所以,不药不药博士认为,对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有时比监测空腹血糖更有意义。所以,建议糖友们都自己准备一个血糖仪监测一下,经过一段时间,对自己饮食及生活规律等摸清楚之后,吃什么样的食物,做多少运动,血糖能控制到多少,自己心里就有数了。

     

    2、最好能常吃的食物的GI\GL都列出来。

     

    食物五花八门,GI/GL也都不相同。不知道的可以网上查一查,大体计算一下摄入量,根据自己的餐后血糖水平,进行适当调整后,找到一些可以稳定血糖的吃法。吃饭的时候可以先吃点蔬菜再吃主食,这样有助于避免餐后血糖的剧烈波动。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4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主食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主食大多属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所以,糖尿病友吃主食,一定要注意方法,这样才能够让血糖更平稳,下面分享几名糖友吃主食的经验,教你学会选择合适的主食,学会吃主食。

     


    糖友老王


    我个人感觉主食的话,尽量以粗粮为主,特别推荐粗粮饭,好吃又不会升血糖,我一般做杂粮饭的时候,里面会放生燕麦,糙米,三色糙米,高粱米,藜麦,红小豆,黄豆,黑豆等等粗粮,然后蒸成米饭,基本不放大米,这样吃起来的杂粮饭既好吃,又不会升血糖,还有一点年糕的味道,哈哈。


    不过一定要记得在吃之前提前泡一泡,要不然的话会不熟,吃起来硬硬的。另外还推荐南瓜饼,超级好吃,南瓜蒸熟后放上荞麦面粉,发酵粉,等面发好以后做成圆圆的小饼,放在烤箱里烤熟,味道特别香,朋友们都可以去试试。


    糖友小李


    当兵的人;四海为家!我们部队的战友来自天南海北,在饮食上当然就有差异了,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食,北方的小伙子们在搞训练时,吃上4~5个馒头不在话下,捞面条配上卤吃上2~3大碗都是在平常不过的了!


    而老北京炸酱面更是招人喜欢,面酱里面放上肉沫用食用油炸好,再准备好菜码如黄瓜切丝,长豆角就是麻烦一点,要用开水焯水!一碗面条用炸酱一拌放上菜码,吃起来,那叫一个香啊,吃得那叫一个爽啊。往往在部队里炸酱面都抢着吃,战友们都爱这一口!面食的包子,饺子南北四方我看啊都爱吃。


    米饭是南方人的最爱!我也喜欢吃,吃米饭有什么菜都行,西红柿炒鸡蛋拌在饭里好吃,就是没有青菜,就上一点小咸菜吃起来也不错,别有风味,总而言之!南北风味我都适应。


    回想往事,只能回味了!想起在部队的伙食还是很想念的,炊事班的战友们及班长也是绞尽脑汁为战友们做出各种好吃的饭菜,还要照顾到五湖四海的战友们,太辛苦了!感谢你们的付出,让保卫祖国我们走到了一起。


    脱下军装已经多年了!现在岁数大了,在吃饭上,力求营养搭配合理平衡就可以了!以前的我还是按照惯例,主食早2两,中3两,晚3两,以前在部队从事医务工作,在这方面还是有自律,好的也不多吃,普通的也不少吃。


    愿糖人生活比蜜甜,还是要管住嘴迈开腿!多运动强身健体,运动降糖……

     


    糖友老兵


    我觉得面食和大米做主食都是可以的,而且虽然我是南方了,但现在越来越喜欢吃面食了,因为面粉可以做很多花样出来,不过面食的升糖指数要高一些,最好是加一些粗粮,比如使用全麦面粉,加一些燕麦,玉米之类的,做成馒头,饼都可以。


    为了做面食,我还特意买了一个电饼铛做面食,不过一定要控制好量,大米的食用就比较单一,我每天吃大米都是煮的杂粮饭,加入燕麦,玉米渣,小米,红米,黑米,糙米,以前觉得会比较难下咽,现在煮之前浸泡半小时,感觉吃起来还不错,而且营养也丰富了!

  •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越来越多,网络上关于糖尿病预防的文章铺天盖地,内容的参差不齐很容易让患者进入治疗的误区,从而影响病症的治疗。那到底如何才能有效的预防糖尿呢?

    多锻炼 肌肉降糖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开始逐年流失,如果不刻意锻炼,肌肉流失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到七十岁左右的时候甚至会流失掉50%的肌肉。

     

    而现在多见的2型糖尿病,与肌肉的丢失就有着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因为胰岛素想要发挥降血糖的作用的话,就离不开胰岛素受体这个帮手的帮助,而这个厉害的帮手就隐藏在你的肌肉细胞之中。可随着你的你年龄增长和运动量的减少,这个帮手的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离开了帮手的帮忙,胰岛素对降糖的能力也就渐渐下降了。

     

    所以,勤锻炼,保持肌肉活力也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管住嘴 忌大油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质量急剧上升,每天都在摄入超标的热量,加之过度缺乏锻炼,肥胖也就成了大多数人绕不开的问题。

     

    而你不知道的是,肥胖人群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高发人群,想要避免肥胖,有效的预防糖尿病,不如就这样做:谷物为主,少油少盐,饭吃八分饱。

     

    从来没有特定的降糖食物

    说句实话,你的肠胃对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各类营养吸收消化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而因为一些个体的差异,在人体对食物吸收之后,哪些是升糖容易,哪些是不易升糖的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特定的可降糖的食物,食物都会引起升糖,不过是快慢问题罢了。

     

    不过就算是升糖速度慢的食物,也需要你去合理的搭配。

    忽略的精神因素更应该重视

    导致糖尿病的诱因有很多,撇开外在看内在,精神世界的活动和糖尿病也有着不浅的联系。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工作量也在频频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养家糊口通宵工作,这就造成了太多紧张、疲累的精神压力。导致患者人体的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无法控制,也就患上了糖尿病。

     

    所以精神活动不可忽视,预防糖尿病,应该由一个平和理性的心态来面对。

  • 糖尿病作为我国“三高”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也位居全国“重大疾病”前几名,糖尿病与高血压疾病一样,同属“慢性疾病”,也是需要终身服药来达到控制血糖的一种疾病。以前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还普遍偏大,如今这糖尿病的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轻”,临床上简称为“三多一少”症状。临床上将血糖正常值规定在:空腹血糖<7.1mmol/L,若是正常状态下,超出正常范围且经医学检测后仍高于正常值,则判定为高血糖。

     

     

    那么,对于应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情况呢?今天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来自内分泌医生对糖尿病注意事项的建议,值得一看!

     

    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少吃主食可防血糖升高。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由于主食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类元素,若是长期不摄入主食,会导致身体出现低血糖的状况,以及造成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引起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最好的饮食方式便是三餐规律或是少吃多餐,这样,不仅能及时为身体及时补充营养,还能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另外,由于糖尿病本身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因此,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必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肥肉、鱿鱼、虾、蟹黄等多脂类和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以免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发生高脂血症。

     

    定期监测血糖是最基本的注意事项,当明确知道身患糖尿病后,应使用一个家用“血糖监测仪”,对每日的餐前餐后血糖进行监测以及记录。

     

    运动本身可以帮助人体消耗体内的热量,减少肥胖的发生率,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但是现代社会中,缺乏运动的人有很多,平时缺少锻炼的人,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患上糖尿病的,若想预防糖尿病,平时可以适量运动,但也不可突然陡增运动量,缓缓增加是最好的。

     

     

    对于患有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糖尿病足”的出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到防范外伤、烧烫伤、细菌和霉菌感染,同时还应做到保持脚趾间的皮肤干燥清洁;尽量选择宽松合适的鞋袜,吸湿透气,干爽洁净,达到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

     

    有的人服药一段时间后,自己感觉血糖水平趋于稳定了,于是会自作主张地停药或者是减药,这些行为都会导致血糖水平出现波动,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尤其是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更是不可贸然减药或停药。在服药期间,要定期监测血糖,若要减药或停药,也要根据医生的医嘱,合理调整用药剂量等。

  • 糖尿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一个疾病,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我们怎么样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有或者是怎么吃可以把糖的值保持在正常水平的范围内呢?

     

     

    如果糖尿病得病的是我们亲人,那么作为家属应该给他一些什么建议呢?

     

    1. 我们就应该及时的补充蛋白质,那么我们的早餐就可以吃一个鸡蛋,但是糖尿病的患者不建议吃蛋黄,因为一般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兼有胆固醇高所以不建议吃蛋黄;

     

    2.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的饭菜也是要注意的,可以少盐,我们要口味轻一点,可以多吃一些含钾的食物,另外,在炒菜的时候可以少放油。养成减少油和盐的使用;

     

    3. 我们平时的主食习惯的使用白面和大米,但是建议换成五谷杂粮,以荞面,莜面,玉米面为主,也可以混合白面和大米,不建议多吃;

     

    4. 在吃饭的时候要有饮食的规律,不能暴饮暴食,做到定时定量;

     

    5. 我们可以养成每天使用核桃的习惯,每天吃1-2颗为宜;

     

    6. 蔬菜也是我们平时不可缺少的,可以吃大量的蔬菜。例如:白菜,苦瓜,冬瓜,西红柿,生菜,紫菜,菠菜,木耳等含糖量比较低的蔬菜;

     

    7. 豆制品也是每天必须要摄入的食物;

     

    8. 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吃一点瘦肉,但是不建议吃市面的熟食,建议自己回家自己烹饪。

     

    9. 还要控制平时的油脂的摄入量,少吃一点油炸和油煎的食物,花生,肥肉等高油脂类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10. 一些动物的内脏,蛋黄,海鲜类等含有高胆固醇的食物也要尽量的少吃;

     

    11. 我们尽量选择煮,蒸,拌,炖的方式做菜,尽量减少炒菜;

     

    12.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含糖量的食物的摄入,尽量吃一下低糖的食物。

     

     

    糖尿病其实不是可怕的病症,真正危害人身体健康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因为血糖的升高会导致体内的一系列变化,它可以导致我们视线模糊,足踝肿胀,溃疡不易愈合等。我们作为幸运的人被赋予了生命,我就觉得我们应该学会爱护自己,不算是不是糖尿病的患者,我们都应该做自身做起,有一个健康的作息习惯保证自己的睡眠充足,精神充足,也要有一个合理的膳食习惯,保证我们的饮食健康,最后我们也要有适当的运动,增加自身的免疫力。

  • 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疾病的发生。其中糖尿病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类常见疾病。

     

     

    昨日刚刚入院一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该患者因为频繁的出现心慌、气短的表现而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入院常规检查空腹血糖,患者空腹血糖为7.3mmol/l,基于此又予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的测定,该检测值均高于正常但又不是很高,患者平素喜食甜食,好吃油腻食物且平素不爱好运动,便嘱患者先予饮食控制并且加强运动。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础管理措施,对于糖尿病一级、二级、以及三级预防均有显著的效果;对于有糖耐量受损的患者而言,可降低50%患糖尿病的风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应该教育其定期监测血糖,教会其如何正确的测定血糖,目的在于可以可以知道患者的用药,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的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因为低血糖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生活方式的调节与控制是最基本的管理措施,其目的是为了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提供最佳营养,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在饮食方面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1、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不应当低于130g,因为对于大脑而言葡萄糖是其唯一的能量来源。

     

    2、建议脂肪的供能比不宜超过30%,应当增加植物脂肪的比例,并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3、对于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其蛋白质的适宜摄入量应在总能量的15%-20%。

     

     

    4、糖尿病患者联合补充钙以及维生素D可以有效的改善糖代谢,补充锌可以降低空腹的血糖水平。

     

    5、糖尿病患者饮食中全谷物、杂豆类可以占到1/3的比例;在吃主食前可以多吃点儿蔬菜以及水果,种类可以多样,而且强调患者必须食入主食;患者可以常吃鱼禽,蛋类食物,对于加工的肉类要限制摄入;每天都要食用奶类和豆类食物,每日可少量食入坚果。

     

    糖尿病患者要进行运动疗法,该治疗方法对于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尤为重要,患者要制定安全、科学、有效以及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在运动中要以中等强度以及有氧训练为主,运动强度要因人而异,要循序渐进的进行。

     

    当这些基础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就应让医生为你制定适合你的降糖方案,积极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