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肌损伤后,身体出现不适。及时准确快速的化验有助于疾病的快速诊治。
心肌损伤的早期标志物
心肌损伤的早期指心肌损伤后6小时内血中水平升高的标志物,现在已知的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标志物大多出现于病理过程的早期。早期标志物的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进而有助于早期治疗。
(1)C反应蛋白。在心肌损伤发生的早期出现异常增高且窗口期较短,在心肌损伤的早期和预后估计有较好的临床价值。随着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的应用,其临床应用价值不断受到关注。
另外,国家也已将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相对独立的一个新的筛查指标。
(2)肌红蛋白。虽然其心肌特异性不高,但心肌梗死后能迅速地从坏死的心肌中释放出来,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肌红蛋白的血半衰期短,所以又有助于观察心肌梗死病程中有无再梗死发生以及梗死有无扩展。肌红蛋白还是急性心肌损伤溶栓治。
心肌损伤确诊的标志物
心肌损伤发病6~9小时后血中出现增高并持续数天、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的生化标志物。
(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分析测定有多种方法。测定其活性(u/L)的常用方法为免疫抑制分析。CK-MB质量分析的方法是测定其蛋白浓度(μg/L),避免了活性测定中遇到的干扰,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测定时间短。
(2)心肌肌钙蛋白(cTn).cTn有cTnl和cTnT两种亚型。因cTn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发病后持续时间长,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较好的标志物。心肌损伤后6~8小时即可在外周血测得cTn异常,增高可持续7~10天(cTnl)或10~14天(cTnT).cTn的血中半衰期约数小时。溶血或纤维蛋白原,甚至类风湿因子有时也可对某些cTnl测定方法产生影响,应考虑标本中cTnl的稳定性,注意标本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应用cTnl时,不同的cTni检测方法有着不同的临界值。一旦检测到心肌肌钙蛋白(cTn),即表明患者已出现有临床后果的心肌损害。
监测急性心肌损伤有哪些新的标志物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有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1、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和肌红蛋白。
除此之外,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测定。也是一新的实验项目,用于在急诊室就诊的胸痛病人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如果发生缺血,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水平就会发生变化。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力衰竭也是伴随着老年患者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那么有哪些症状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是出现心力衰竭了呢?它又可以分为几类呢?
1.心理症状突出:经常伴随的是心力衰竭,失眠,焦虑,或嗜睡,表情淡漠,呆滞等。其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时,心脏排血的降低,造成的神经细胞出现氧气不足的现象。
2.心衰症状容易被掩盖:老年人患者多病共存,相互作用,导致病情复杂化,症状多种多样,掩盖了心衰症状。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的心率和呼吸系统情况,要是发现心率过快或心跳过快,出现阵发性的呼吸困难,就要提防心力衰竭,及时就医。
3.夜尿量增加:其主要原因在于白天活动较多,回心血量较少,心输出量较少,肾血流灌注量较少,故而尿量会较少;而夜晚,老人卧床休息,回心血量较多,从而导致心输出量较多,成为心功能不全的标志之一。
4.有消化道症状:心脏衰竭常伴有内脏出现瘀血,使病人出现消化道的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时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5.有肺部症状:如果病人有可疑的症状,可以靠近老人的胸部倾听。要是听到明显的哮鸣音或湿啰音,说明老人已有心功能不全,应立即送医院检查。
依据心力衰竭的发展速度,可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中慢性心衰的居多。左心衰竭在急性者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依据心力衰竭出现位置的差异,可包括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力衰竭。左心衰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右心衰以身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由于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导致收缩期排空量减少而引起的心力衰竭称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其临床特征为心腔扩大,收缩末期体积增加。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有收缩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舒张功能异常的重要性,近年来比较重视。其可与收缩功能不全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
依据症状有无可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和。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左心室已经存在功能障碍,射血分数低于正常值,且没有心衰症状的这一阶段。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已经证实,这个阶段神经内分泌已经被激活。
临床上除了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引起胸痛外还有好多疾病可以引起胸痛,因此学会鉴别是哪种疾病引起的胸痛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既不会延误疾病的诊治又不会导致过度的恐慌。今天我就带大家进入第五站,了解一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一、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病人常诉胸痛,但为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持久(几小时)的隐痛。病人常喜欢不时地吸一大口气或作叹息性呼吸。胸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心尖部附近或经常变动。症状多于疲劳之后出现,而非疲劳当时。轻度体力活动反觉舒适,有时可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而不发生胸痛或胸闷。含用硝酸甘油无效或在 10 多分钟后才"见效" 。常伴有心悸、疲乏、头晕、失眠及其他神经症的症状。
疼痛常累及 1 -2 个肋间,但并不一定局限在胸前,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
疼痛为胸骨后烧灼痛,常伴有烧心、反酸等消化道症状。
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剧烈,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常超过半小时甚至可达数小时,常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缓解。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疼痛部位相仿,但心绞痛胸痛时间一般持续 1-5 分钟,不超过 15 分钟,经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胸痛呈撕裂样,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
可发生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休克。伴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发绀、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等。心电图出现 I 导联 S 波加深, III 导联 Q 波显著,T 波倒置典型改变(SIQIIITIII)。
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均有上腹部疼痛,可能伴休克。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测定可协助鉴别。
尤其是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有较剧烈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但心包炎的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和咳嗽时加重,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心包摩擦音和疼痛在心包腔出现渗液时均消失;全身症状一般不如急性心梗严重。
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不难看出无论哪种疾病引起的胸痛,如果疼痛性质剧烈、持续时间长都提示病情危险严重,是必须尽快线下医院就诊的,以免延误病情。
以上就是常见的引起胸痛的一些疾病的鉴别要点,希望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心肌梗塞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心肌梗塞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几乎尽人皆知,而且让人惊恐不已,那么我们如何及时的发现心肌梗塞呢?
一、长时间不适需要提高警惕
心肌梗塞并不是每一个都很典型,有的心肌梗塞比较不典型,表现为颈部、牙疼、上腹痛等等情况,但如果一个疼痛不适持续时间较长,已经超过半小时一小时,我们还是尽快到医院行相关检查排除是否存在心梗。
二、不能过于自信而忽略检查
经常见到这样的病人,我明明就是个上腹部疼痛,而且恶心呕吐,为什么要给我做心电图,我肯定不是心脏病,但做完心电图就傻眼了。所以,不能盲目自信,医学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其严谨性,客观性,如果主观的认为自己一定是什么,单凭经验来看病的话,误诊漏诊几率极大。
三、如果有必要要反复筛查
从事心内科这么多年,自己还漏诊过心肌梗塞,一个小伙子胸痛一小时,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查心肌酶肌钙蛋白不高,查其他检查也没事,但小伙子还是胸痛。在我百思不得解的时候,我的同事说,要不再复查一个心电图。结果复查心电图见st段已经红旗飘飘,所以,如果有必要,反复筛查也是必须的,且莫过于自信。
其实随着大家对心梗的认识的不断加深,对心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胸痛中心的逐步建立,心梗漏诊误诊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如果你固执的连医院都不去,那么医生肯定不会远程凭空诊断心肌梗塞。
所以,有情况去医院,排除心梗不麻烦!大家为了自己的健康,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这样才能早诊断,早治疗!你说呢?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心血管疾病种类繁多,而且,能够检查心血管疾病的检查也很多,咱们今天就从检查项目入手,来了解一下能够检查心血管疾病的检查都有哪些,都有哪些作用?
一、检查心脏结构和外形的相关检查
心脏彩超:是心脏检查的非常常用的检查项目,也是心内科处方量最大的检查之一,心脏彩超可以检查出心脏的外形、结构、功能有无异常,有无心肌病、有无心功能不全、有无室壁运动异常等。
胸部CT或X线检查:胸部CT或X线检查,也可看到心脏的大致外形,尤其是CT更能准确的看到心脏的毗邻结构、大致形态等,还可以了解心脏的大小等情况。
二、检查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心电图:心电图可以大致的看到患者的心电活动,了解有无心律失常、有无心肌缺血、有无肺性P波等等,也是心脏检查的常用检查项目。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以更为准确的了解心脏的相关电活动情况,了解有无长间歇、有无传导异常、有无早搏等心律失常等情况,比普通心电图更容易了解心脏电活动情况。
平板心电图:运动心电图,是判断心肌缺血,缺血部位的一个较为常用的检查,也是冠心病确诊罪犯血管的常用检查。
心脏腔内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项目,其可准确的了解有无正向或逆向的异常传导,是电生理中的基础检查。
三、了解心脏功能的检查
血液学检查:比如常用的BNP、C-反应蛋白、心肌坏死标志物等,都可以有效的了解心功能情况,了解有无心肌坏死等情况。
磁共振检查:心脏磁共振可以了解心肌缺血部位,了解心脏的相关毗邻结构等,对判断心脏情况益处良多。
放射性核素扫描:也是一个了解心脏功能,判断心肌缺血的有效检查方法和手段。
四、了解心脏血管情况
冠状动脉CTA:是初步筛查冠状动脉的常用检查,也是判断冠状动脉有无异常的最简单的检查之一。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的常用检查项目之一,也是对冠心病进行进一步治疗的有效标准,更是判断和鉴别相关疾病的有效检查。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OCT、FFR等:也是最近衍生出的冠状动脉检查的新方法,是判断冠心病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指导冠心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
心脏有问题,我们肯定需要做检查确认,那么如果我们心脏有问题了,我们需要做那些检查呢?
根据心脏有问题的部位不一样,可能我们做的检查也不尽相同!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一下!
一、心电图
大多数心脏病几乎都需要做心电图,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不管是瓣膜病、冠心病、心衰还是其他检查,心电图几乎都是必要检查之一!心电图检查用处非常广泛!
二、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也很重要,如果怀疑患者有心脏结构变化或者心功能变化,那么就需要行心脏彩超检查指导治疗!心脏彩超是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探头就像摄像机的镜头,随着探头的转动,心脏的各个结构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三、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是通过动态心电图仪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以发现在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疗效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往往适用于怀疑心律失常或者心律失常的确诊,患者需要佩戴2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有结果!
四、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根据疾病不同,需要做的血液学检查也不尽相同,常见的血液学检查主要有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心肌坏死标志物!BNP等,需要根据情况不同进行相关检查!
五、冠脉造影或冠脉CTA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如果怀疑患者是冠心病,或者有必要做冠脉相关检查,那么就需要做冠脉造影或者CTA检查明确冠脉情况!
其实,可能还有其他检查,但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具体选择,但以上这些检查,作为心脏科常用检查,涵盖了心内科检查的大多数!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靠有氧代谢提供,所以即便在安静的时候,心肌的血氧摄取率也很高(约为70%)。心肌缺血,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血管狭窄,从而引起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其如果引起各种症状,或者经过检查发现,我们也称之为冠心病。
那么心肌缺血用什么能检查出来呢?
一、心电图
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心电图是检查心肌缺血的常用方法,可以分为普通心电图,发病时心电图等,心电图中st段压低或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Q波的出现和形成,都提示有心肌缺血的可能性。
二、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是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探头就像摄像机的镜头,随着探头的转动,心脏的各个结构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心脏彩超也可以提示有心肌缺血的存在,比如室壁运动异常,室壁瘤,运动不协调等等,往往提示心脏心肌缺血。
三、磁共振
磁共振指的是自旋磁共振(spin magnetic resonance)现象。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磁共振,是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其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制成的一类用于医学检查的成像设备。磁共振心肌显像,也可以明确的显示出有无心肌缺血,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新开的检查项目之一,对血运重建和确诊有无心肌缺血帮助很大。
四、冠状动脉显影
不管是冠状动脉CTA还是冠状动脉造影,都可以明显的显示冠状动脉是否狭窄。而这时候对心肌缺血的确诊,就从影像学中血管的狭窄与否来决定,也可以判断是否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还可以通过症状等综合来判断,但是否需要治疗需要科学的评估,所以,不是所有的心肌缺血都需要进行干预。
亲,看懂了吗?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人的一生不长,可谓是转瞬即逝,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多多少少会受到一定的伤害,因此就有的人因为心脏受到了伤害而让自己患上了心肌病,从而也就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伤害,那么现在医学上对于心肌病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呢?
(1)心电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以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为主,少数出现病理性Q波。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及ST-T改变,部分出现Q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常见。
限制型心肌病:心电图示低电压、心房和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和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
(2)体格检查
肥厚型心肌病:体检心界可向左扩大,心前区可闻及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第二心音常分裂。
限制型心肌病:查体心脏搏动弱、心音纯、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闻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律不齐。
(3)超声心动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示心脏各腔室扩大,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射血分数降低,左右心室流出道扩大。
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对本病诊断价值很大,表现为室间隔和左心室壁肥厚,二者厚度之比多大于正常的1.3:1。临床表现,结合超声心动图和心室造影检查常可确诊。
限制型心肌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腔狭小、心尖部闭塞、心内膜增厚和心室舒张功能严重受损。
(4)其它:
心室造影检查可看到肥厚型心肌病示的心室腔缩小,肥厚的心肌凸入心室腔内。在扩张型心肌病的检查中,X线可看出心脏轻度扩大,部分可见心内膜钙化阴影。
心肌病的检查方法主要就是以上这些,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医院做以上这些检查,从而就可以准确知道自己身体的情况,同时每一位心肌病患者也应该去做以上这些检查项目,那样也才知道准确知道自己的病情是否很严重。
心肌梗死也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名字,按照心梗坏死是否透壁性坏死可以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按照发病后的时间来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所以,心肌梗死的确诊,就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
1.心电图
心电图是确诊心肌梗死最为常见的检查,也是最方便,最简洁,最常用的检查工具之一。常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大多数都是由心电图最先筛查出来并紧急处理的。常见的典型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都有典型的st段改变,斜肩向上、抬高等变化。即使陈旧性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也会有Q波形成,T波改变等特征性改变。而至于非st段抬高型的心梗,心电图变化不明显的也有,但多数也会有st段改变,T波改变等变化。
2.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心肌酶谱,既往常用的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乳酸脱氢酶的检测,但其特异性和心肌坏死标志物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差较大,所以,现在心肌酶谱的检测,其使用率和诊断价值远远低于心肌坏死标志物的检测。心肌坏死标志物包括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往往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升高,多提示心梗的可能。但在心梗早期,心肌坏死标志物尚未增高的时候,其检测结果仍然可以是阴性。
3.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检查多用于陈旧性心梗的检查,其是利用坏死心肌细胞中的钙离子能结合放射性锝焦磷酸盐或坏死心肌细胞的肌凝蛋白可和锝焦磷酸盐特异抗体结合的特点,静脉注射这种放射性核素从而再进行扫描,使得其显示出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的方法,可以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坏死范围和部位进行准确的判断。
4.超声心动图
超声检查也是陈旧性心梗或者急性心梗急性期后的心脏功能和结构评估所常用,其可有助于了解心室壁的运动情况和收缩舒张功能情况,还可对心梗后相关并发症,如室壁瘤形成、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等情况进行评估,是诊断和辅助支持治疗的有效检查之一。
5.冠状动脉CTA
如果患者因为不能接受造影而拒绝,那么冠状动脉CTA也是判断血管情况的一个重要检查方式,因为其无创、经济且简单,在临床上较为常用。但如果作为心梗的患者,仍然首选推荐行冠状动脉造影而不是冠状动脉CTA,因此,冠状动脉CTA作为备选或者作为治疗时的辅助检查,仍是判断陈旧性心梗的重要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心梗的判断方法多种多样,有些需要综合考虑评估,并且反复检查方能确诊,但造影绝对不是唯一标准。
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会不会显示出来呢?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复杂,即使急性心肌梗死,有时候心电图都会显示不出来,比如不典型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那么,如果一个病人很明确的既往有过心肌梗死,如果还能从心电图上看出来些蛛丝马迹,心电图上还会遗留下那些痕迹呢?
1.典型标记——病理性Q波
在典型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中,教材中也是这样介绍和讲解的。在陈旧期,抬高的st段和T波逐渐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残留下坏死型的Q波。所以,如果真的还能看到既往心梗的典型标记,那么久非“病理性Q波”莫属了。
2.有点典型的标记“之一”——st段改变
在事实中,有些透壁性的坏死,如果面积较大,可能抬高的st段就仍然会有持续抬高的可能,那么此时,st段持续抬高,就成为了此病人的标配,可能永久性的不会改变了,除非再来一次心脏事件。其次,如果是不典型的心肌梗死,还有一种改变就是st段压低,持续不回复的st段压低,或许也是既往心梗的一个印记。
3.有点典型的标记“之二”——T波改变
在陈旧期,抬高的st段和T波逐渐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如果T波地平或者倒置,也可能是既往心梗的证据之一。
4.不是非常典型的改变——束支传导阻滞
束支传导阻滞,可能也是心梗后的另一证据,因为心肌梗死后,不管是左室心梗还是右室心梗,都会造成左室右室的坏死,从而导致传导阻滞或者双室收缩的不同步,从而出现束支传导阻滞。而这个束支传导阻滞,可能就是陈旧性心梗的最大证据。
5.没有改变的改变——无变化
讲到了不典型的心梗心电图可以无变化,所以,有好多不典型的心梗,最后可能连心梗后的证据都没有。当然,没有证据也就没有变化了。
心电图,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复杂,简单的入门可以,复杂的心电图,需要用智慧的大脑去联想,才能真正模拟出心脏可能出现过的千丝万缕的变化。
猝死是指患者没有预兆的突发性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而心源性猝死是指发病到死亡在一小时以内的死亡。而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体检中,哪些项目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呢?
一、血压
血压越高,而且高出正常水平越多,那么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概率越高,在高血压的分级和分层中,就是以血压的高低和危险因素的多少来进行的。血压越高患者的高血压分级就越高,而在患者血压分成中患者合并糖尿病,或者是其他危险因素的增多,患者的危险分层也就紧跟着增加。所以血压是预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血糖
血糖水平越高,这里多数是指高于正常水平的血糖水平越高,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也就越高,所以当之无愧得其心源性猝死的概率就越高。这主要是因为血糖越高的患者,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概率越高,而发生冠心病等心脏损害的概率也就越高,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也就越大。
三、血脂
血脂是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就是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当患者血液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以后,就会有更多的脂质被低密度脂蛋白运送到血管内皮,进而沉积于血管内皮,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的不稳定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重要诱因。所以同等条件下血脂越高其发生猝死风险越大。
四、肥胖
肥胖是有相关指标来定义的,国际上通用的肥胖指标是体重指数,我们简称为BMI。有研究表明BMI指数每升高5kg/m2,患者的冠心病死亡率相应升高21%,由此可怜肥胖已经是左右了我们的猝死风险!BMI指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当然,以上这些指标只是间接反映患者猝死相关风险,并不能完全替代患者患病可能。毕竟有些人血压,血糖,血脂都正常,而且体重也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但仍然猝死发生。因为这些指标只能反映患者猝死风险高,并不是患者猝死的全部决定因素。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通推送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