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理解经方,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聊到了汉代古医书中“痉病”的本质,所谓痉病其实就是热邪停留于肌肉深层,导致肌肉津液匮乏的一种病理现象。
然后又聊了在太阳病中,“痉病”的两种类型,一为刚痉,二为柔痉,刚痉首选葛根汤,柔痉首选瓜蒌桂枝汤。但,一种病理状态,它不会永远停留在原地等你去治疗,它可能会发展为另一种病理状态,或复归平和。所以,停留在肌肉深层的热邪是可能继续向前发展的,所谓热盛于表,势必及里,扰动里气,上逆则为呕,下奔则为利,入肺则喘而胸满。邪在太阳未解,热传阳明渐盛,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一、热盛于表,上逆则为呕
这就是所谓的邪在表未解,肌肉深层的热邪又下逼肠胃,导致里气扰动,胃气上逆为呕。此时可用葛根加半夏汤。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伤寒论 第33条
这个方子很简单,就是葛根汤加上半夏。依然用葛根汤,是因为葛根汤对应的证仍在,所谓葛根汤证对应的症候群就是“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所谓项背强几几,就是指从颈项至背部肌肉僵凝之态。本质是,风寒束表,皮腠关闭,肌肉深层郁热灼津,津液向肌肉、皮肤的供应减少,首先出现颈部津液供给恶化,接着弥散到全身肌肉。再严重些,还可能发热恶寒,头痛项强,口噤不得语,角弓反张。
但是,如今在上面的症状上,还要添上一条,那就是呕。这呕,就是热邪逼胃,里气扰动,胃气上逆导致的,于是加半夏。半夏一能燥湿化痰,二能降逆止呕,放在这儿恰如其分。若是“有汗恶风”,则需去麻黄,减轻发汗的力度。
二、热盛于表,下奔为利
所谓利,就是腹泻的意思。表邪入里而致腹泻不止。此时,又分两种情况。
其壹,虽然出现了下利,但是正邪相争的主要矛盾还在表证上,此时,可用葛根汤: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伤寒论 第32条
太阳病的特征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其中,恶风,脉象和缓,皮肤腠理疏松者,为太阳中风证。恶寒,脉寸关尺俱紧,皮肤腠理比较致密,身痛,头痛者为太阳伤寒证。
为什么太阳与阳明合病(在同一时间段,太阳、阳病均发病)会导致腹泻呢?这一段,日本汉方家大塚敬节解释很精彩。一般太阳伤寒证,太阳之邪闭塞于表,当用“麻黄汤”发汗解表之,若出现肌肉津液亏虚,则加用葛根以补肌肉津液之不足。若与阳明同时而病呢?阳明病有一个特征就是,渴,同时有濈然汗出。可是,现在表证未解,皮肤腠理不开,汗出不来,于是阳明之汗外出无门,遂内迫于里为下利。你看,虽然有下利,但是主要矛盾还是在肌表,太阳证>阳明证,所以依然要坚持解表发汗,疏经升津,这个葛根本来就有升阳止泻之能。
其贰,虽然有表证,但是“利遂不止”,邪气只是残留肌表,矛盾转移到了胃肠,此时,可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方子: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第34条
此条中的下利,乃表证误下,导致邪气内陷所致。 此时,是表里俱病,太阳证的份量与阳明证相当,所以,需要表里俱治。脉促,即短促之脉,与浮数之脉类似。它提示什么呢?提示上虚下实, 有一个著名的方子“桂枝去芍药汤” 就是治疗“上虚下实,脉促胸满”的,此胸满是虚满。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脉促,即是误下使得上焦之气(肺、胸之气)下陷导致的,所以不仅有脉促,还有虚喘。
《伤寒论》原文用词极精当,此处是“喘而汗出”,而不是麻杏石甘汤证中的“汗出而喘”:“喘而汗出”乃上焦肺气虚之虚喘,喘是重点;“汗出而喘”乃邪热壅肺之实喘,汗是重点。所以用大剂量的葛根(八两),就可以理解了。葛根不仅能解肌退热,生津之渴,还能升阳举陷,其药势向上,向外,可推动胃气向上焦,肌表循行。至于黄连三两,黄芩三两,清胃肠之邪热也,炙甘草二两守护胃气。
三、入肺则喘而胸满
刚刚我们说到了停留在肌肉深层热邪的两种变化:
一种是,热邪逼胃,里气扰动,胃气上逆为呕,可用葛根加半夏汤。
一种是,遂内迫于里为下利,同样是下利,主要矛盾还在表证的,用葛根汤;主要矛盾在胃肠的,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那么,第三种,就是热邪入肺,入肺则喘了: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伤寒论 第33条
这一次的胸满,则是邪热壅肺之“实满” 了。既然提到了“不可下”,可能患者还伴有大便硬或者燥,甚至便秘,所以才被视为“太阳阳明合病”,但尚未到里热燥实的程度。此时当用麻黄汤类方,即所谓“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脉浮无汗而喘是此时的主要矛盾,此时的治法是“此虽邪实于胃,先发其表然后下之也。”若肺热甚重,可用“麻杏石膏汤”。
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情,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家庭,特别害怕宝宝发烧,毕竟一个大人发烧那倒是没什么,但是,如果是一个宝宝发烧,着实能让一家人都十分头疼,尤其是一些新人爸妈,面对宝宝发烧,更是头都能给你变大了,甚至会手足无措,那么,宝宝发烧了该怎么办呢?
其实,遇到宝宝发烧的话,在一般的情况下,发烧是一种正常的身体调理,对于宝宝来说,其实非但没有害,相反还有助于孩子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因为发烧可以增加免疫系统吞噬细胞的一种抗体生成措施,说白点,就是宝宝发烧是产生免疫力的一个过程,所以,家长并不用太担心。
当然,我也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发烧是正常现象不假,但是,宝宝的体温要维持在38C以下,如果超过了这个温度了,那对于宝宝来说,那你就得小心了,因为这种高烧对于孩子来说,危害非常大,尤其是还在发育中的宝宝,这种温度下,搞不好会烧坏脑子,这不是瞎说的。
首先,就是物理降温法,最简单的,你去药店买一些退热贴或者用冰块敷在额头上面,不过,我觉得对于一些3岁左右的儿童,这种方式,我还是不太建议这样做的,最佳的选择是用温水浸毛巾后,慢慢地擦拭孩子的身体部位,比如额头、脖子和腋下等等地方,辅助孩子降温。
如果仍然没有什么效果的话,宝宝还是持续的高烧不退,这时候,就要采用药物治疗,我个人首选推荐是布洛芬,不过,考虑到这种药物的剂量,你也可以选择用乙酰氨基酚,具体的话,那就只能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定,这个我觉得都可以的,如果这还不行的话,可以试试混合来使用。
当然,我这里强烈不推荐,切记,是强烈不推荐大家去给宝宝吃阿司匹林进行退烧,这种东西千万别让孩子去吃,因为这种药片有一个副作用,可能会引发一种叫做瑞夷综合征的疾病,如果真的引发了这种疾病,你家宝宝这辈子算是倒霉了,所以,千万别用这种药物。
当然,还有一些长辈,会使用一个偏方,比如盖被子降温法,这个我也是不太推荐的,这就相当于是“以毒攻毒”,这种方法搞好了,孩子拥有更强大的抵抗力,搞不好了,那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那些土办法,千万别去做,否则下场一定不会太好。
烧烫伤是非常常见的皮肤损伤,造成烧烫伤的原因很多:如热的液体、蒸汽、火烧、酒精燃烧、化学物灼伤、电灼伤等等,这些都属于烧烫伤的范畴。而今天我们来讲的是热液烫伤。
在儿童中烧烫伤中75%为热液烫伤,小朋友充满好奇心,喜好模仿成年人,但他们对危险的认识还不足够。遇到“热”的东西不能做出迅速躲避的反应,并且因为小朋友的皮肤较成人的皮肤薄,所以更容易造成较深的烫伤。
然而一旦做好预防工作,热液烫伤就完全可以避免发生。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将已经发生的烫伤给小朋友带来的伤害减低,使皮肤尽快恢复。
热液烫伤由下面这些东西造成:热饮料、热食物(汤、油)、热水(饮用水、洗澡水)、蒸汽、厨房以及我们吃饭的区域,还有浴室,外出时用餐的餐厅,都是最容易出现热液烫伤的地方。
一、分级分类
根据皮肤受损的深度不同,将烧烫伤分为4级:一度、浅二度、深二度、三度。
1、一度烧烫伤
仅损伤表皮,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通常可以在3-6天内恢复正常,在1-2天左右会脱皮。可以完全痊愈,不留任何瘢痕。最典型的就是,日晒伤。
2、浅二度烧烫伤
损伤真皮浅层,表现为皮肤红肿、水疱。通常在2周之内恢复,可以没有瘢痕,或者很浅的瘢痕,比如:热水烫伤。
3、深二度烧烫伤
损伤真皮深层,表现为皮肤浅红或黄或白点,可有水疱,表皮剥脱,疼痛感比一度和二度都低,3-8周之内才可能恢复,会留有瘢痕。如果在关节处,可能会造成关节挛缩。
4、三度烧烫伤
损伤整个表皮及真皮全层,能达到肌肉甚至骨骼,皮肤变得焦黑。照片都很恐怖,就不展示给大家了。
我们今天所讲的热液烫伤,所造成的损伤在,大多只在一度及二度。只了解这些还并不足够,因为烧烫伤不仅仅有深度的区别,累及的面积以及部位,也都与其严重程度相关。判断烧烫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儿童与成人不同。我们今天只讲如何判断烧烫伤发生在小朋友身上。
图上数字代表的是百分比,比如,一个1岁的宝宝烫伤了一个手掌,那么烫伤的面积就是全身体表面积的1.5%。头部、大腿、小腿,这些部位皮肤占全身皮肤的百分比,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我们人体的头面、眼耳、手足、生殖器、大关节,当这些部位被大面积烧烫伤时,烧烫伤的严重等级就要增加。
二、烧烫伤的严重程度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评价严重程度需要结合皮肤受损深度、受损面积、受损部位、以及年龄(我们只讲小朋友)。
1、轻度烧烫伤
引发烧烫伤的主要为热液或蒸汽烫伤,而不是电击 及吸入灼热气体。一二度烧烫伤面积<5%,三度烧烫伤面积<2%。不累及重要部位,患者本身没有内科疾病。此时经过正确处理可以自愈,或者医院门诊急诊治疗。
2、中度及重度烧烫伤
必须要住院治疗,重度烧烫伤,需要烧伤科进行治疗,此时请拨打120。
三、如何正确处理轻度的烧烫伤?
请大家牢记这个五个字:【冲】、【脱】、【泡】、【盖】、【送】。
1、冲
以流动的凉水冲受伤部位,来迅速降低温度,冲洗的时间要超过5分钟,一般建议10-15分钟。注意是凉水不是冰水,如果小朋友被冲的只发抖,说明水温太低了。不要用冰块敷伤口,这样只会加重损伤。
2、脱
充分冲洗之后,将烫伤部位的衣物及装饰物(戒指项链等)除去。注意不要生拉硬拽,必要时就牺牲掉衣服,用剪子将其剪开。那些实在无法分离的衣服和皮肤,就暂时保持无法分离的状态。如果皮肤上有水疱,请尽量避免弄破。
3、泡
将暴露的皮肤继续放在凉水中浸泡30分钟,注意仍然是凉水不是冰水,不要在水中加冰块。如果受伤的宝宝年纪太小,请取消这个步骤。在凉水中浸泡会迅速降低小宝宝的体温,反而出现危险。
4、盖
用干净的手绢或纱布或床单覆盖伤口,没有无菌的纱布也没有关系,只要是干净的就可以。注意不要在伤口上涂任何东西,比如:黄油、牙膏、酱油、黄酱、伤膏、不知名药膏等等。这些东西都只能加重损伤,甚至引发伤口感染。
5、送
做好上面的工作就可以带去医院进一步治疗了,特别小的损伤可以在家自愈。但当您自己都拿不准,或者心里忐忑的不行的时候。都请带娃去医院吧
对于儿童的轻度烧烫伤,我们更应该做到的是【预防】【预防】【预防】。
我们一开始就说了,最容易出现烫伤的地方是厨房、用餐区、浴室以及餐厅。
在厨房:我们要把热水瓶、做好的汤、热的食物,放在孩子不能够到的地方;在将做好的热汤及滚烫食物端离厨房时,格外注意孩子的位置,必要时大声提醒“不要靠近我”,避免碰撞导致热汤洒出去;饮水机尽量放置在孩子无法够到的地方,在孩子能够到的范围内,请将热水开关关闭;不要用微波炉加热奶瓶,微波炉加热的母乳或牛奶会受热不均匀,导致宝宝被烫伤。
餐桌附近:桌布不要太长,不要用太大的餐垫,以免孩子将桌布拉下,被上面放置的热的食物烫伤;避免孩子在放有热茶、热饮料、热汤的桌子附近玩耍。
在餐厅:饮用热饮料前确保温度不会太烫;在餐馆吃火锅的时候,注意看管好孩子,不要追跑打闹。在家吃火锅时,要注意电线,避免绊倒孩子引起烫伤。
在浴室: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或者直接将水温调到37摄氏度;冷热水同时供应的水龙头,注意控制好温度,避免打开水龙头被热水烫伤。
外出时:在飞机或者汽车这种易颠簸的地方,避免饮用热饮热汤,以免洒出来造成烫伤;洗温泉时自己先试过水温。保证一同前往的孩子不会跌进过烫的温泉中;
还有不要在抱着孩子的时候,喝很热的饮料或热汤,也不要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拿这些会洒的很烫的东西;绝对不要抱着孩子炒菜。
水银体温计一直都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常用物品之一,随着电子体温计的逐渐增多,水银体温计使用量有减少的趋势,但仍然比较常见。
大家都知道,水银作为一种有毒金属,与其接触可能导致汞中毒,所以,许多人担心水银体温计中的汞一旦出来,会不会导致我们汞中毒呢?一旦我们的水银体温计被打碎,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1、不必担心汞中毒
体温中的水银的确是汞,也就是常说的一种有毒的液态金属,而且我们的常识告诉我们,接触过量容易引起水银中毒,看清楚了,这里是过量的水银,过量,体温计中的水银含量都比较少,一般都不会超过其中毒量,也就是说,大部分情况下体温计中的汞的含量都不会引起明显的中毒症状,因此不必过多担心,只要我们谨慎处理就可以。
2、及时通风排出水银
水银是一种在特定温度下容易挥发的金属,在常温下保持液态的汞就比较容易蒸发,所以,一旦出现体温计破碎,水银漏出,我们需要开门开窗,保持通风畅通,就可以使得看不到的水银得到挥发,随空气扩散,从而可以避免挥发到空气中的水银在室内不能扩散而被我们吸收。
3、做好防护清理水银
如果水银仍然处于视线以内可见,我们需要将水银清理,清理前最好做好防护,比如戴口罩,戴帽子,戴手套等,做好防护后将水银收集。因为水银在地面上多数都是液态的水滴般存在,我们可以使用锡箔纸或者其他物品将其收集在一起,虽然体温计中的水银不至于中毒,但仍然不建议玩弄水银,避免引起相关危害。
4、收集起来的水银需要怎么处理呢?
许多人有疑问,水银收集起来以后我们该怎么处理呢?水银收集起来以后,一定要把水银放置在密闭的容器中,比如小玻璃瓶或者其他容器中。收集好的水银需要怎么办呢?一般建议把收集的水银交由当地环保部门专门处理。看到这个答案后,许多读者都沸腾了,还不知道需要把水银交给环保部门,写文章的时候,我还专门问了环保局上班的一个朋友,朋友说他也不知道要把水银交给谁,所以,估计你交给环保部门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如果真的不能交给环保部门,我们建议把密闭封存的水银交给医院,由医院当做医疗垃圾处理,这样也比把水银随便处理要好得多,比如常见的把收集后的水银倒入下水道中,这样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当然,大多数体温计破碎后都不会出现相关症状,如果您真的有相关症状,还是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处理,到医院后一定要告知医生,您的水银接触史。
亲,看懂了吗?
小孩子经常容易磕磕碰碰伤到自己,那受伤后是不是要打破伤风针和破伤风疫苗呢?需要根据伤口的分类、已经接种破伤风疫苗的针数,以及距离最后一针破伤风疫苗的时间来决定。
先根据受伤的过程和当时的环境,来给伤口分类:
1.清洁伤口: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并且之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
2.不洁伤口: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会阴等),或者超过6小时没有处理的简单伤口。
3.污染伤口:被土壤或者粪便污染、已经感染的伤口、被唾液污染的伤口、枪伤、冻伤、烧伤。
再查看预防接种本,看孩子是否有接种过百白破疫苗:
1.如果有接种3剂或3剂以上百白破疫苗的,就不需要再打破伤风针了。
2. 如果接种少于3剂的,但还属于计划免疫年龄的建议按计划补齐3剂即可,也无需打破伤风针。
3.如果小于3月龄的宝宝受伤了,我们就要询问母亲的破伤风主动免疫史,假如母亲既往有按计划完成破伤风主动免疫,那么会将破伤风抗体传给宝宝,这个母传抗体可持续大约半年,所以宝宝在这段时间内也无需打破伤风针。如果母亲既往无破伤风主动免疫或未完成主动免疫史,或者不详的情况下,建议给予注射一针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可以起到临时的保护效果,待到3月龄的时候再给予接种百白破。
4.如果一旦完成全程破伤风主动免疫(3剂及3剂以上)的,以最后一针算起,超过5年的不洁伤口或污染伤口和超过10年的只要受伤后都应给予加强一剂破伤风疫苗,而不是破伤风针。
因此,一个一岁多、全程接种了破伤风疫苗的孩子,因外伤在医院处理伤口后是完全没有必要打破伤风针的。据统计,破伤风抗毒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5%~30%,约有1/10万的致死率。可见,滥用破伤风针会增加患者过敏的风险。
此外,我们要知道破伤风抗毒素的半衰期为5~7天,而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一般为1~2周。破伤风抗毒素只能中和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的外毒素,但是不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和释放毒素。所以破伤风抗毒素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到医院规范的进行伤口处置,也是预防破伤风的重要手段之一。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一个两岁多点的宝宝在之前几天一直有发烧和感冒的症状,父母以为就是简单的感冒发烧,过几天就能够好转,再加上宝宝不会表达,也描述不清楚自己的不适,但后来宝宝忽然昏迷,立即送往医院,送去医院的时候心率就特别的快,竟然高达180左右,并且瞳孔散大,呼叫时宝宝没有任何应答,医生及时对其进行抢救,但是仍没有将其救回。家属问医生孩子这是得的什么病,医生说考虑是“重症爆发性心肌炎”。
引起该孩子发生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的最主要病因就是宝宝所患的“流感”,这是因为本身宝宝还小,各项免疫力尚不完善;加之宝宝感冒后,抵抗力也有所下降,这时病毒就容易通过血液到达心脏,从而侵犯心脏而诱发严重的心肌炎。
重症爆发性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危急病症,今天我们就病毒性心肌炎来了解一下,病毒性心肌炎就是因为病毒通过血液到达心脏后,侵犯到心脏后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该病多好发于2-10岁的孩子,其病情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发病的年龄以及感染的过程。
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
1、前驱期:即患儿在出现心脏症状之前会出现有呼吸道的症状,如发烧,咳嗽,乏力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也有可能出现胃肠道的症状,如患儿会出现不思饮食或者有腹泻等症状;
2、心脏方面的症状:该症状多在上述症状2-3周后出现,主要表现为明显的乏力,食欲出现明显的下降,面色苍白,气短,多汗,呼吸困难,头晕,手足冰凉等心率失常的症状。
3、有的病人起病隐匿,有的病人呈慢性进程,但是也会出现上述病例中的重症病情。对于新生儿宝宝来说,病情进展的是很快的,常常会合并有多脏器损伤的并发症。
这就是要告诫我们的各位宝妈宝爸,当您的孩子体温总是处于高体温状态,任何药物都无法降温,并且孩子伴有一些精神状态的改变,并且伴发有上述的症状,尤其是在流感高发期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以明确病情,避免引起严重的后果。
最后,希望每个宝宝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每个家庭都能幸福美满。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冬天是一年中比较干燥的季节。中医认为,燥是无形之邪,现代医学认为,燥邪气候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一旦交替不平衡,则容易引“火”上身,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火、心火、胃火、肺火四种表现形式,“上火”怎么办?
肺火
肺火多因感受外邪所致,邪气入里而化火,或因体内阳气旺盛,加之情志因素而化火,肺火旺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黄、口燥咽干、咽喉肿痛、尿黄,鼻出血等。建议服用沙参粥、百合粳米杏仁粥、百合绿豆汤、冰糖梨水等,平时也可多吃梨、罗汉果、枇杷、甘蔗、银耳等食物。多吃一些蔬菜如白萝卜、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笋等。这些食物不仅可以清肺火,还可以养阴润肺。此外还可以用中药清肺火,如黄芩、沙参、麦冬、芦根、白茅根等,均有养阴润肺、清热止咳等作用,平时可以泡茶饮用,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应用,不可自行购药服用,避免产生副作用。
心火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大家可能更容易产生心火。根据中医理论,心主血脉,心火旺的人往往表现为心烦、盗汗、口干和失眠。可以服用苦瓜汤、莲子粥、赤小豆粥、陈皮水等均具有降火功效。除了饮食调节,还可按揉劳宫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和少府穴(位于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拇指指腹由轻渐重,双手交替按压,每日2次,每次10分钟,去心火的功效也比较好。
肝火
肝火旺是肝的阳气亢盛表现出来的热像。肝失疏泄、情志不遂郁而化火,导致肝火旺盛,表现为急躁易怒,头晕胀痛、眼红、眼干、眼胀、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小便黄、大便秘结等症状,可以喝点菊花茶、蒲公英茶或桑叶茶等降肝火,可以让中医给你开点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助疏散气,疏肝理气。饮食上以清淡为主的食物,忌油腻,适当多吃苦瓜、芹菜、莲藕等食物。
胃火
胃火重的人,表现为腹胀、口干口臭、胃酸、大便稀或便秘。胃火调节应当遵循清热、清滞的原则,建议服用鲜萝卜汁、绿豆粥、西瓜,饮食节制,过热的东西少吃,忌辛辣食物,比如火锅等少选,甜腻的食物少吃。此外药食两用的中药莲子、芡实、淮山药等都是健脾开胃好东西,西洋菜、生菜、油麦菜、西红柿、枇杷等都是有助于消化的食物,饮食上多吃时令蔬菜与水果,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注意口腔卫生。
“上火”的人群需注意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烟戒酒,调整情绪,不发脾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调节身体激能。如若症状加重,反复频繁发作,严重影响到工作和学习,则应当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就医治疗。
作者 | 张伟
文章首发于 | 耳鼻喉科张医生
夏季潮湿闷热,是耳朵频繁出问题的时节,湿疹、耵聍栓塞、咽鼓管问题……都可能会让人主观感觉耳闷。
目前秋风习习了,耳闷情况应该会有很大缓解吧?其实不然。
耳闷只是一个临床症状,原因可能藏匿于外耳道(耵聍,湿疹,真菌等),也可能是鼻-鼻咽问题导致中耳通气不良(咽鼓管功能障碍),还可能由内淋巴水肿的耳疾病(如美尼埃等)引起。
秋季开始,呼吸道感染问题开始抬头,上呼吸道感染出现的急性鼻炎鼻窦炎,增加了咽鼓管功能异常的概率,出现耳闷;呼吸道感染伴发中耳炎,中耳积液,出现耳闷的症状。
因此耳闷的问题并未因夏季结束而减少,只是诱发原因有所不同。当出现同一耳闷症状时,要分清原因,针对性解决。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1、皮肤的保护机制
首先需要知道,人体是有一定的保护机制的。
我们的皮肤下有冷、热受体细胞,可以感受外界温度的变化,参与调节体表温度。
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到寒冷时,冷受体细胞就会关闭毛细血管,与其同时我们的身体为了保持重要脏器的功能不受影响,会优先把热量送到这些重要脏器,比如:大脑,心脏,肺脏,肝脏等,以确保核心体温维持在37℃左右,这样一来流向外周的血量就会减少,而手脚、四肢、臀部等就不会获得那么多热量,同时,身体为了进一步降低在四肢的热量损失,所以手脚则会感受到寒冷。
相比男性而言,女性其实比男性更容易手脚冰凉,《柳叶刀》上的权威研究显示,女性的体表温度比男性低 1.5 摄氏度,但女性的体核温度比男人高 0.2 摄氏度,加上女性血压低,因此女性的手脚普遍比男人冷。
2、雷诺氏病
雷诺氏病又称“肢端动脉痉挛病”,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发病与受寒、感 染、中毒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
如果手脚冰凉时手指或脚趾的颜色先变成白色,然后变成蓝色并伴有痒痒的感觉,就要考虑是否患有雷诺氏病,这是因为手足部的血管对寒冷过度反应的结果。
雷诺氏病临床疗法也有 很多种,所以一旦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去咨询医生,尊医嘱服药。
3、缺乏营养
有些营养素的缺乏也会容易导致手脚冰凉,比如说铁和维生素 B12 缺乏。
4、一些疾病的影响
有些疾病也有会有手脚冰凉的症状,甲状腺功能下降导致的新陈代谢低下也容易手脚冰凉。
甲状腺主要负责各个系统的调节,例如新陈代谢和体温,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减”,就会让你机体产热能力下降,基础代谢降低,出现乏力、四肢冰冷、脱发、嗜睡等情况。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特定疾病,在冬季手脚冰凉的话,都是正常现象。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手脚冰凉,所以只要身体健康,无需过多担心,也不是所谓的宫寒体寒。
1、多运动
单纯的手脚冰凉,可以适当运动,活动筋骨,运动是最好的方式,可以迅速改善外周血液循环。
长期运动的人,基础代谢加快、血液储备能力优越,就会比其他人更抗寒。
2、多穿衣物
在冬季不可贪凉,外出时适当添加衣物,足部和手部保暖也可以改善手脚冰凉的现象。
3、食用产热的食物
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在冬季可以为身体提供热量,当然,不止蛋白质可以产热,碳水也是可以适当食用的。但是不可以为了获得更多能量而过多食用导致肥胖。
4、补充营养元素
如果是缺乏营养素导致的手脚冰凉,可以适当吃一些铁元素丰富的食物,为自己增加营养。
很多人都有过与脚气做抗争的经历,只要脚部感到暖和了,就会脚部发痒,然后脚气就出现了。其实,夏天脚气严重蛀牙是和汗腺分泌有关,夏季高热潮湿的环境是皮肤癣菌生长的有利条件,所以,也成为脚气的高发季节。
夏天脚气严重怎么办 生姜+花椒+盐+食醋治脚气
这几种材料都很常见,治疗脚气也非常有用。我们先将生姜100g、花椒60g和食盐50g放入适量的水中,用大火煮10分钟,然后冷却到40-50度,放入盆中泡脚,泡脚时间不要太久,微出汗即可,一半2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泡一周即可见效。
碱面治疗脚气
碱面书名碳酸钠,又叫苏打,也就是平时用来发馒头的那个碱面。碱面治脚气的做法:将水烧开,放入盆中,然后把碱面放进水里,搅拌至碱面溶解,待温度到40-50度左右泡脚。
大蒜治脚气
大蒜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将大蒜去皮之后,涂抹在脚上可以杀死真菌。
白萝卜治脚气
白萝卜去皮,切成片,放入水中煮,知道萝卜煮熟之后,取萝卜汤,待温度合适之后泡脚。
夏天为什么脚气会严重
脚气(脚臭)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出汗促使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脚臭常与多汗症伴发。夏季,高热潮湿的环境,是皮肤癣菌生长的有利条件,是脚气的高发季节。很多人一到闷热潮湿的夏天就开始为“脚”发愁——瘙痒、糜烂、蜕皮、长水疱,让人不胜其烦。
夏天怎样预防脚气 保持脚部干燥
之所以会得脚气,就是因为脚部太潮湿,尤其是在夏天,天气炎热,出汗很多,如果出汗很多我们要及时清洗脚部,然后将毛巾将脚擦干,不让真菌有机可乘。(每天必须洗脚)
夏天必须穿袜子而且每天更换
夏季热,很所人就为了凉爽不穿袜子,这样做法是错误的,袜子可以起到吸收汗液的作用,没有袜子,我们的鞋垫一般是不吸水的,那么汗液一直在脚上,湿漉漉的,更加容易引起脚气加重脚气,所以袜子是必须穿的,当然穿凉鞋的除外,因为穿凉鞋是透风的,可以不用穿。既然刚才说到汗液是被袜子吸收了,那么袜子就得每天清洗,减少细菌的滋生,防止脚部感染。
选择透气的鞋子
鞋子不透气,脚部分泌的汗液和真菌不断的滋生,空气不流通,细菌越来越多,臭味越来越浓,所以一定要选择一双透气性好的鞋子。
改变不良习惯
夏天淋浴较多,许多朋友仅仅是把脚冲一冲,从来不清洗脚趾缝隙,殊不知脚趾缝隙处易出汗,是真菌生长的理想栖息地,专家建议每次洗澡时要彻底清洗脚趾缝,清除死角。
不共用脚部使用的物品
脚气是会传染的,所以不穿他人袜子、鞋子,自己的鞋袜也别借给别人穿,洗脚盆要单独使用,擦脚的毛巾也要单独使用。
脚痒不要挠
得了脚气,脚部时常感觉瘙痒,但是不能抓,手指甲有很多细菌,抓挠脚部容易把脚抓伤,把指甲的细菌带入脚部,让脚部感染糜烂,脚气加重。同时脚上的细菌有可能感染到手部,所以不管脚多痒都一定不要去抓。
饮食清淡
辛辣的食物易让人发汗,多汗就容易滋生细菌,所以饮食要清淡。
治疗脚气期间最好不要吃南瓜、鸡蛋和鸭肉。
从鞋子下手
如果穿过的鞋子有臭味,我们可以用平时的消毒酒精喷洒在上面,像平时很多女孩子的喷水的小容器里装点酒精,然后不穿鞋子的时候也喷一喷。
放橘子皮
平常不穿的鞋子里面,可以放点新鲜的橘子皮,这样可以祛除鞋子里的臭味,当然放完橘子皮,还要把鞋子放到通风的地方晒一晒最好。
如果条件允许,每天早中晚可以各洗一次,冬天可以用50度左右的温水,每次洗15分钟左右。千万不要用脏脚穿其他鞋,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同时也记得不能用手去抓挠,这样手上会感染真菌,脚气借此传播到其他部位。
夏季治疗脚气的误区 脚气是慢性病,无法根治
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只要选准药物,按说明书足疗程使用,彻底杀死皮肤内的真菌,并避免接触真菌环境,脚气是可以治愈的。赖维教授分析说,一个原因在于患者一般是有了症状就用药,症状缓解便停药,没有完成说明书规定的治疗脚气的疗程。
另一个原因则是目前国内常用的脚气药多为抑菌药,疗程大约需要4-6周,患者一般无法坚持。用药不按疗程,导致皮肤内的真菌没有被杀死或者被清除,一旦环境适合,真菌便会在皮肤内继续生长繁殖,脚气症状便会卷土重来。
不痒,就是脚气治好了
赖维教授介绍,痒是脚气最常见且最难忍受的症状,它是真菌在皮肤内生长,损坏皮肤组织引起的皮肤炎性反应。除了瘙痒,真菌还能引起红肿、发热、脱皮等多种皮肤炎性反应症状。
只有当皮肤内的真菌快速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对皮肤组织造成一定破坏,才会引起相应的瘙痒等皮肤炎性症状。一般在用药2-3天后,真菌得到抑制,生长繁殖速度变慢,炎性症状就会得到缓解,但是并不代表皮肤内的真菌被彻底清除。市场上的抗真菌药物必须严格按照疗程使用,才能够起到“杀菌治脚气”的效果。
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脚气
赖维教授称,因为痒是脚气最难忍受的症状,所以很多脚气患者会使用一切可以止痒的药物来治疗脚气,最常见的一类药物就是用来治疗皮炎和湿疹的激素类外用药。
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脚气,相当于“治标不治本”,它们只能暂时缓解脚气因真菌生长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皮肤炎性症状。激素类药对真菌无杀伤作用,相反的,如果长期使用激素治疗脚气,其成份会滋养真菌生长,相当于为真菌“施肥”,会使真菌感染引起的皮损越来越严重。长期使用会导致脚气症状反复发作,甚至会引起深层的皮肤真菌感染等更严重的病症,加大疾病治疗的难度。
泡脚剂就能治疗脚气
治疗脚气不能单独使用泡脚剂,并且不是所有的脚气类型都能使用。赖维教授认为,由于浸泡的用药方式,它所含的抗菌成份不能在脚上长期停留,杀菌不彻底,需要配合抗真菌乳膏使用。而泡脚剂的主要有效成份是起剥脱角质作用的,对于“角化过度型”脚气,脚上皮肤又厚又硬的,可以先用泡脚剂去除角化的皮肤,再用抗真菌药物杀灭皮肤深层的真菌。因为泡脚剂刺激性大,“水疱型”或“趾间糜烂型”脚气,如果皮肤正在糜烂破溃状态,用泡脚剂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感染。
我还记得那天早上,我的宝贝女儿28天大,脸颊红红的,像小苹果一样。我心急如焚,赶紧拿出温度计量了体温,结果显示37.2度、37.3度和37.1度。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难道她发烧了?我立即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APP,开始了线上问诊。
医生很快回复了我,告诉我37.3度或以上算发热,建议我再用水银体温计量一下,并询问了宝宝是否有咳嗽、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以及精神、胃口和大小便是否正常。我一一回答了医生的问题,并表示宝宝的包裹和平时差不多,精神和胃口都很好。医生建议我再复测一次体温,如果还是37.3度以上,需要去医院查个血常规,因为新生儿的症状不太典型。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重新量了体温,结果依然在37度左右。我决定带宝宝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幸运的是,医生说宝宝只是轻微感染,开了一些药物给她服用,并嘱咐我注意观察她的体温和症状。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为我提供了及时的指导和支持,让我在宝宝生病时不再感到孤立和无助。
在六安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中,三个月大的宝宝突然开始发烧,体温达到了37.3度。作为新手父母,他们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来降低宝宝的体温,但都没有效果。于是,他们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他们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问诊。通过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交流,他们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医生详细询问了宝宝的症状,包括体温、饮食和精神状态等方面,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医生告诉他们,宝宝的体温虽然偏高,但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医生建议他们注意散热,避免宝宝穿得太多,并且观察宝宝的其他症状。医生还解释了发热的生理机制,指出发热可以帮助宝宝的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
在医生的指导下,父母们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他们给宝宝穿上轻便的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且定期测量宝宝的体温。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护理,宝宝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
这次在线问诊的经历让父母们深刻认识到,面对孩子的健康问题,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便捷和高效的服务,并表示将继续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随时准备再次寻求医生的帮助。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尿红细胞多,血肌酐高,可能是肾囊肿出血,这一系列的医学术语像是一把利剑,刺穿了我的心脏。每次小便时看到那红色的液体,我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无法呼吸。焦虑和恐惧充斥着我的每一天,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能继续生活下去。
在这个时候,我选择了寻求线上问诊的帮助。通过互联网医院,我联系到了许主任。他的专业知识和温暖的态度让我感到安慰。我们进行了一次长达一个小时的对话,他详细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并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监测体温和血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按照许主任的建议进行了治疗。每天我都会躺在床上,静静地等待着身体的恢复。虽然过程中有过一些波折,但最终我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尿红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血肌酐也逐渐恢复正常。我的心情也从最初的恐惧和焦虑中解脱出来,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重要性。在面对疾病和健康问题时,我们不再需要亲自去医院排队等待,而是可以在家中通过网络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这种便捷和高效的服务无疑将极大地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
宝宝的健康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发烧则是家长们最常见也最担忧的症状。传统的测量体温方法,如水银体温计,往往需要宝宝配合,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耳温枪的出现,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种更便捷、更安全的测量宝宝体温的方法。
耳温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技术,通过测量耳膜后的温度来推测体温。这种方法无需宝宝配合,操作简单,且结果迅速。相比水银体温计,耳温枪具有以下优点:
1. 安全性高:耳温枪避免了水银体温计易碎、水银泄漏的风险。
2. 操作简便:只需轻轻拉一下宝宝的耳朵,即可快速测量体温。
3. 结果迅速:测量时间仅需几秒钟。
4. 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宝宝:从新生儿到成人,耳温枪都可以使用。
然而,耳温枪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耳温枪的测量结果可能受到耳垢、耳道形状等因素的影响。其次,耳温枪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在选择耳温枪时,家长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知名品牌、质量可靠的产品。
2. 注意产品的使用说明,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3. 定期清洁耳温枪,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除了耳温枪,家长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监测宝宝的健康状况:
1. 观察宝宝的食欲、精神状态等。
2. 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
3. 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
总之,耳温枪是一种方便、安全的测量宝宝体温的工具,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
在使用退烧药时,38.5°C以下的体温通常不建议服用。这是因为,38.5°C以下的轻微发热可能是身体对感染或其他疾病的正常反应。人体的免疫系统会通过发热来抵抗病原体,提高体内环境的温度以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因此,38.5°C以下的发热可以被视为身体自我防御的一种方式。
然而,如果体温超过38.5°C,可能会引起不适和其他症状,例如头痛、肌肉疼痛和疲劳。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退烧药可以帮助降低体温,缓解这些症状。但是,重要的是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的指示,正确使用退烧药。
在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平台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例如,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在38.5°C以下的体温下,采取其他措施来缓解症状,例如多喝水、休息和使用湿毛巾降温等。对于38.5°C以上的高烧,医生可能会推荐特定的退烧药物,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这些药物。
总的来说,了解何时使用退烧药物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非常重要。通过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平台,患者可以方便地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确保他们在处理发热时采取正确的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测量体温是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哪种方法测量体温比较准确呢?又需要多久测一次体温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体温测量的准确性取决于温度计、测量部位和测量方法。在家庭中,最常推荐使用的是电子体温计,其准确性高,使用方便。此外,红外线体温计等新型体温计也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
测量体温的部位通常有四个,即腋下、舌下、鼓膜和直肠,分别称为腋温、口温、耳温和肛温。从操作性和安全性考虑,推荐家长使用腋下测量。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温度计设置到初始位置,擦拭腋窝中可能存在的汗液,将体温计的感温头置于腋窝中央,再将孩子的上臂紧贴于胸侧,使腋窝紧紧夹住体温计,家长要扶住孩子的上臂,保持5分钟。然后取出体温计,查看温度。
孩子需要多久测一次体温并无统一的规定。一般根据孩子病情的轻重、体温的高低和变化来判定。通常高热时0.5~1.0小时测一次体温,过于频繁的测温会影响孩子的休息;超高热时要增加测温次数。中度发热,且体温较稳定可以2小时测一次,低热时2~4小时测一次。如发现孩子体温或病情变化,可随时测量体温,并做好体温记录,便于掌握病情,就医时供医师参考。
除了家庭护理,及时就医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此外,家长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受凉。
2. 给孩子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
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孩子摄入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4. 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的儿子突然高烧不退。他的小脸红扑扑的,额头滚烫,整个人都在发抖。我和妻子急坏了,赶紧打电话给我们的家庭医生。由于我们住在太原市,离医院比较远,医生建议我们先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初步咨询。我们登录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很快就和一位儿科专家取得了联系。
医生问了很多问题,包括孩子的体温、是否有其他症状等等。然后,他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如果体温在38度以上,孩子不能睡觉,否则会持续发烧甚至高达39或40度。我们需要让孩子穿得不太薄,不停地吃中药喝水。只有当体温低于38度以下,孩子才可以睡觉。同时,医生也提醒我们,每半小时测一下体温,如果超过38度,就要叫醒孩子继续喝水,这样就能避免高烧不退的情况发生。
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做了,果然有效。孩子的体温逐渐降下来,精神也恢复了。我们非常感激这位医生,感谢他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通过这次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重要性。它不仅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还让我们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我是一个新手妈妈,最近宝宝身上出现了红痘痘,非常担心。于是,我决定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通过与一位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的交流,我了解到宝宝可能是丘疹性荨麻疹,而非水痘。医生建议我使用炉甘石洗剂进行局部治疗,并注意宝宝的体温变化。虽然一开始我很焦虑,但医生的专业解答让我感到安心。现在,宝宝的症状已经有所改善,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宝宝皮肤护理的知识。
我是一位年轻的母亲,生活在繁华的深圳市。我的两个宝贝,老大和老二,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然而,最近他们都被感冒所困扰。老大先开始流鼻涕、打喷嚏,然后咳嗽,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老二也开始出现相同的症状,流鼻涕、打喷嚏、轻微咳嗽。作为一名关心孩子健康的母亲,我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
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决定尝试使用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与一位专业的医生进行了交流。医生首先询问了症状的持续时间,并建议我不要给老二吃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因为它通常是给一岁以上的孩子吃的。医生还提醒我要注意是否有G6PD缺乏,因为有些感冒药如果有蚕豆病不能吃。医生诊断老二的症状是上呼吸道感染,并建议我给他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缓解流鼻涕的症状。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决定带老二去镇上卫生院做进一步检查。医生还建议我注意两个宝贝的体温监测和咳嗽咳痰症状,如果2天内症状没有好转就要复诊。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也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