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男子体检未见异常,却突然猝死,为什么呢?

男子体检未见异常,却突然猝死,为什么呢?
发表人:王老师讲中医

急诊科的一个下午,一个中年男子被人从急救车上抬下来,病人此时痛苦的蜷缩在床上。“病人什么情况?”医生询问道,急救车上的医生说:“病人胸闷、胸痛,但是病人家属说病人刚体检过,心脏没问题。”“赶紧给病人做心电图、吸氧”,刚给病人吸上氧,心电图还没有做完,病人忽然呼吸暂停了。在进行了胸外按压、电除颤等一系列急救措施后,病人依旧没有抢救回来。

 

 

患者家属嚎啕大哭,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后来又询问了急救车上的医生一些情况,他们说:“据病人家属说,病人一周前单位刚体检过,病人除了超重外,其他情况都还可以,心脏更是没说有什么问题,就是病人平时饮食、作息不规律,在这之前还一直在熬夜。”看到这里我们可能都会问:“病人明明体检正常,为何又突然猝死呢?”在这里笔者可为大家解释一二。

 

猝死的病人大多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该病主要是血管堵塞造成的。然而,我们平时的体检大多是一种基础病的筛查,恰恰不包含能查出急性心肌梗死的项目。平时的体检关于心脏方面主要是一些初步检查,以常规心电图为主。而急性心肌梗死不发作时,常规心电图恰好检查不出来。所以也就出现了文中患者的那种情况,平时急性心肌梗死并未发作,那么常规心电图就无法检查出来了。

 

 

那么哪些检查才能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呢?

 

目前,可以通过冠脉CT造影、心肌酶、肌钙蛋白、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来确诊该病,而冠脉CT造影更是其中的金标准。但是,由于这项检查价格贵且有放射性,临床上多需要综合患者病情才做这项检查,所以传统的体检更不会包括这项检查了。此外临床上如果患者觉得心脏不适,但是心电图又无异常,也可初步通过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

 

既然,急性心梗的死亡率如此之高,那么我们平时能做些什么吗?

 

心梗的发生一般会有胸闷、胸痛等前兆,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特征更明显,如男性大于40岁,女性大于50岁、肥胖、暴饮暴食、抽烟酗酒、压力大的人。就像文中的患者由于饮食、睡眠不规律,已经属于猝死的高危人群了。

 

对于这些高危人群,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酒、保持心情愉悦等,平时还要多留意自己,在活动后是否有胸闷、胸痛等症状,有了不适症状后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造成文中患者那样不可挽回的的遗憾。

 

预防心梗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最实在的还是在于自己平时的保养,毕竟未病先防才是上上策。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如何按下暂停键?

     

    心电图是整个心脏电活动在体表的投射。

     

    由于心源性猝死大多数存在器质性的心脏病,可以通过心电图来监测。

     

    可以帮助诊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脏扩大等情况。

     

    如何急救

     

    在心脏骤停的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至少50%-70%以上心脏骤停患者可得以生还。

     

    对心脏骤停,上天留给了我们几分钟的黄金急救时间。

     

    以下是美国心脏协会(AHA)的“两步法心肺复苏”。

     

    绝大多数高中生或以上年龄的人都能做得到、做得好。

     

    第一步:

     

    派人或自行拨打急救电话120。

     

    第二步:

     

    然后直接来到患者身旁,将一只手的掌跟部至于胸部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接着将另一只手叠放在第一只手之上。

     

    然后在胸部中央,用力、快速按压,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请务必实施每分钟100至120次按压速度,按压深度≥5厘米。

     

    其实,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会发现,健康大问题,和我们身体中的小问题息息相关。

     

    比如,很多猝死是因为心脏本身就存在冠状动脉斑块等器质性问题,而冠状动脉斑块的出现,和平时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所以,平时身体上的小问题要格外注意。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湖南一24岁男子在高温室外打球突然倒地不起,经抢救无效后死亡,经判断为心跳骤停,目击者说他打球下场后未走动,只是喝了几口冰水。近年来运动性猝死事件常有发生,且猝死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向。

     

     

    运动性猝死是指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死亡,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就发生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运动性猝死?运动性猝死该如何避免?

     

    运动性猝死的原因

     

    • 心脏问题引起的心源性猝死

     

    国内相关研究发现心源性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约占全部运动性猝死的70%。

     

    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猝死,主要病因包括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 [1]

     

     

    • 脑源性猝死

     

    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或高血压、动脉硬化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等脑源性疾病可能会导致猝死 [1]

     

    • 过度劳累后勉强运动导致猝死

     

    过度劳累后还继续运动会使心脏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引起心脏缺血缺氧,心脑供血供氧不足很可能导致猝死。

     

    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

     

    •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对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尤为重要,排查潜在心脏问题的威胁可有效降低猝死的风险 [2]

     

    • 运动前进行热身

     

    人体由安静状态过度到运动状态,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热身运动能使肌肉、肌腱和韧带处于良好状态;热身运动还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使体温升高,增强新陈代谢满足运动的需要。

     

    运动前进行热身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及心肌重构,增强缺血缺氧情况下心肌的耐受性 [3],因此运动前进行热身是很有必要的。

     

     

    • 控制好运动强度

     

    运动量并不是越大越好,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承受能力来控制运动的强度。

     

    超负荷运动会增加心脏负荷,心肌过度伸展,导致心肌损伤;超负荷运动时心肌供血量会下降,可能会出现供氧不足、头晕眼花等症状 [4],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猝死,所以运动时要控制好强度。

     

    • 出现不适症状后立即停止运动

     

    如果在运动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头晕、心慌、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千万不要不当回事,建议一定要停下来缓解症状。

     

     

    • 做好防护

     

    参与排球、棒球等可能会误伤到头部和心脏的运动时一定要做好防护,避免造成伤害。

     

    • 运动后不要立刻停步

     

    在结束运动后不要立刻停下,继续做一些轻缓的运动,如慢走、压腿等,同时也可以做做深呼吸,调整自己的呼吸频率,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强度的变化。

     

    • 夏季运动后切忌突然降温

     

    夏季温度较高,运动后大汗淋漓,这时很多人喜欢喝杯冷饮或冲个凉水澡来迅速降温,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

     

    刚运动结束心脏可能还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此时温度的急剧下降会造成血管收缩,加剧心肌缺血缺氧,增加心脏负担 [5]

     

     

    在运动结束后可以喝一些常温的矿泉水或淡盐水补充水分,等到身体恢复正常状态之后洗一个温水澡放松肌肉,切忌运动后突然降温。

     

    在提倡全民运动的时代,我们应该响应号召积极运动,鉴于运动性猝死仍然时有发生,我们要多多了解相关知识,健康运动。

     

    若想了解更多运动的相关健康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都能做好措施,避免不当运动!

     

    参考文献:
    [1]司高峰,王忠银,农文文.浅析运动猝死的原因及预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5):285.
    [2]汪芳. 警惕运动性猝死[N]. 中国中医药报,2016-03-17(007).
    [3]田攀,张杨,崔英凯,黄河玲,曹雪滨.运动预适应与心源性猝死[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 13(01):121-122+128.
    [4]吴春风,王娟.牢记八要点,可远离运动性猝死[J].农村百事通,2020(07):51-53.
    [5]张砚梁,陈新华.运动后吃冷饮对身体有哪些危害[J].养生大世界,2015(07):79.
  •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剧增,国民亚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偶尔或频繁的身体不适,广大男性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往往选择默默承受,甚至一拖再拖,殊不知长此以往可能为自身健康埋下「定时炸弹」。

     

    为提高全社会对男性健康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10月28日确立为「世界男性健康日」,也称「男性关爱日」。

     

    各位坚强的男子汉们,为家庭、也为自己,以下的健康自测不妨趁早安排起来!

     

    体型自测:称体重+量腰围

     

    测一测:体重是否超标?

     

    通过体重和身高可以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

     

     

    结果

    根据我国BMI评判标准:

    ● 体重过低:≤18.5 kg/m2

    ● 正常体重:18.6~23.9 kg/m2

    ● 超重:24.0~27.9 kg/m2

    ● 肥胖:≥28.0 kg/m2

     

    养护建议

    如果BMI过低,建议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如果BMI已达到超重或肥胖标准,建议积极运动、逐步减重。

     

    异常体征推荐问诊科室:内分泌科和营养科

     

    腰臀比

     

    测一测:腰围达标了吗?

     

    用一根能紧贴皮肤、但无弹性的软尺测量,腰臀比(WHR)=腰围/臀围。

     

     

    结果

    ● 成年男性:腰围≥90cm

    ● 女性:腰围≥85cm

    ● 腹型肥胖:男性、女性腰臀比>1.0

     

    养护建议

    通过饮食干预和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控制腰围;避免久坐,同时避免过量高油、高糖和超加工食物的摄入。

     

    异常体征推荐问诊科室:内分泌科

     

    心血管自测:心率+血压+心肺

     

    测一测:心率在正常范围内吗?

     

    安静状态下,脉搏与心脏搏动次数即心率一致。

     

    可通过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并拢、触及另一只手腕桡动脉,通过计数一分钟脉搏来判断心率(心率≠脉搏数的特殊情况除外)。

     

     

    结果

    ● 正常心率:60~100次/分

    ● 心动过缓:低于60次/分(*常见于经常运动的人)

    ● 窦性心动过速:高于100次/分(*常见于心理压力、情绪紧张。此外,窦缓、窦速也可见于病理性情况。)

     

    养护建议

    若心率异常同时伴有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需及时就医;同时,需戒烟、酒和咖啡因饮品;规律作息,尤其避免情绪波动。


    异常体征推荐问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测一测:血压指数正常吗?

     

    可用水银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自测。

     

    结果

    ● 正常血压范围: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 正常高值范围:收缩压~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

    ●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养护建议

    收缩压>120 mmHg就应该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等),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还需药物治疗;掌握家庭自测血压的方法,及时发现血压波动情况。


    异常体征推荐问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测一测:心肺是否稳定?

     

    静态下可观察脚踝有无水肿;动态下可采用「爬楼梯法」:以适中速度爬约3层楼梯,自我观察。

     

    结果

    ●  按压部位无水肿且凹陷皮肤很快恢复。

    ●  爬楼整个过程未出现明显胸闷、气促,提示心肺功能良好。


    养护建议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健步走、游泳等,户外运动尤佳。

     

    异常体征推荐问诊科室:心血管内科和呼吸内科

     

    血糖自测:家用血糖仪测试

     

    测一测:血糖是否偏高?

     

    典型的「三多一少」——「多尿、多食、多饮、体重下降」症状可能提示血糖升高,更为精准的方式可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

     

    结果

    ●正常的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

    ●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超过此范围提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甚至是糖尿病。)

     

    养护建议

    科学控糖离不开饮食调理、规律运动和体重控制,日常建议多吃低升糖指数食物,降低胰岛素分泌,减轻胰岛负担。

     

    异常体征推荐问诊科室:内分泌科

     

    脱发自测:拉发测验

     

    测一测:脱发情况正常吗?

     

    距上一次洗发的第3天,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牵拉一缕头发,观察掉发情况。除了「拉发法」,也可通过日常观察衣物、床单和洗浴室地面的头发脱落情况初步判断。

     

     

    结果

    ●  如果只牵拉下来1~2根,则无需担心。

    ● 如果牵拉下来3~5根,则有脱发隐患。

    ● 如果一次超过5根,则可能有脱发问题,建议就诊。

     

    平时如果能观察到多根甚至成撮头发脱落,甚至在镜中清楚观察到局部头发变稀少、细软,提示可能存在脱发问题。

     

    养护建议

    注意头皮清洁和护理,避免频繁烫染发;注意营养全面均衡,避免熬夜。

     

    异常体征推荐问诊科室:皮肤科

     

    膝关节自测:单腿下蹲

     

    测一测:膝关节耐受如何?

     

    单腿下蹲测试:初始位为单腿站立,平稳下蹲至可耐受最大角度。

     

     

    结果

    ●  下蹲侧膝关节无法达到90°。

    ●  提前出现疼痛症状,提示潜在关节病变。

    (*注意,损伤急性不能做。)

     

    养护建议

    控制体重,避免膝软骨过度磨损;如已出现膝关节不适症状,建议避免频繁爬楼梯、登山等增加膝关节负重的活动。


    异常体征推荐问诊科室:骨科

     

    尿量自测:观察排尿

     

    测一测:尿量是否达标?

     

    正常成年人的日排尿量约1000-2000毫升,但通常较难计算总量,可通过排尿次数粗测。

     

     

    结果

    ●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5-6次,夜间0-1次。

    ●  在没有刻意大量饮水的情况下,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

     

    养护建议

    建议定期体检,需进一步排除泌尿系统,尤其是前列腺增生等导致的尿频、尿急等症状。

     

    异常体征推荐问诊科室:肾内科、泌尿外科及内分泌科

     

    平衡自测:闭眼单脚站

     

    测一测:身体稳定度怎么样?

     

    闭眼单脚站测试:双上肢侧方平举,闭上眼睛后用一只脚站立(「金鸡独立」),身体大幅度摇晃或脚落地计时结束。

     

     

    结果

    ●  单脚站立姿势维持时间越长,提示平衡能力越优秀。

    ●  不能达到30秒,提示潜在的平衡能力不足。(排除支撑腿关节不稳定等问题。)

     

    养护建议

    平衡功能与前庭系统、小脑等健康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不断地静态平衡、动态平衡训练,提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异常体征推荐问诊科室:神经内科

     

    检测结束,不知道大家的情况如何?

     

    这些检测不光反应了身体的部分健康状况,也是在提醒我们要常常注意呵护身体,倾听身体内在的「诉说」。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10221-00095.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等. 基于临床的肥胖症多学科诊疗共识(2021年版)[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37(11):959-972. DOI:10.3760/cma.j.cn311282-20210807-00503.
    [3]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11):1-55. DOI:10.12037/YXQY.2021.11-01.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12):1-15.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2.12.001. 
    [5]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关节炎学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等.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J]. 中华骨科杂志,2021,41(18):1291-1314. DOI:10.3760/cma.j.cn121113-20210624-00424.
     
    科学审核:
    京东全职医生-泌尿外科-蔡高
  • 脑出血的原因中,高血压几乎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有脑出血的病人,患者和家属以及其他人都会首先想到患者罹患有高血压,但正如提问者提到的那样,高血压吃的降压药为什么还会突然间脑出血呢?

     

     

    一、血压没有控制理想

     

    血压升高导致的脑出血,其根本原因是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以上,如果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以内,患者脑出血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即便是口服降压药,也不一定能够保证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因为高血压患者服药率低,控制达标率低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即便吃了降压药,血压没有控制理想,患者仍然会出现脑出血。


    二、合并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尤其是脑动脉瘤,是脑出血患者的又一大常见诱发原因。在很多没有高血压的脑出血患者中,脑动脉畸形尤其是脑动脉留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所以,即便患者口服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正常,脑动脉瘤的存在仍然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


    三、合并其他疾病导致

     

    还有一种类型的患者,即便没有高血压,没有脑动脉畸形,但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或者其他疾病所导致的凝血异常等等,都可能会导致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甚至是常见的外伤,高空坠落伤等,也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由此可见,高血压是常见的脑出血的诱因,但即便没有高血压患者,仍然会发生脑出血,这就和脑血管畸形以及其他因素有关!所以,预防脑出血不仅仅要预防高血压,还要预防其他常见的诱发因素。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来自江苏的老张,是一家化工厂的普工,妻子也在工厂工作。老张是一名乙肝携带者,自从被检查出乙肝病毒,老张平时生活中格外小心,从不碰烟酒,也很少吃油腻的食物,有时候还会抽空去医院检查身体,各项指标还算稳定。

     

    可就在去年,老张被检查出了肝癌,这让老张一家人都无法接受,自己仅仅一年的时间,怎么会患上肝癌?

     

     

    医生:1种食用油是“祸患”,天天吃可不行

     

    老张的主治医生仔细询问了老张的平时生活习惯,后来从老张妻子处得知,老王家里平时炒菜用的油都是自己家里压榨的花生油,老张妻子每次都闻到这种油的香味,所以买来一大桶在家里。

     

    医生称,这种市场上卖的土榨花生油,没有经过专门的食品检测,很多都是不符合食用规格和卫生要求。而且很多商家用于榨油的花生都是霉变,就会残留大量黄曲霉毒素,这种物质会破坏肝脏细胞,诱发肝脏病变,甚至出现癌变。老张本身患有乙肝,加上长期吃这种花生油,肝病逐渐演变为肝癌。

     

     

    肝病不是一蹴而就,身体一旦出现这些表现,要急需养肝了

     

    1、粉刺:肝脏负责人体新陈代谢,如果肝脏代谢失常,皮肤分泌油脂的功能被破坏,皮脂腺分泌过多油脂,堵塞毛孔,形成痘痘,导致脸上痘痘非常多。

     

    2、指甲凹凸不平:平时注意观察,如果发现自己的指甲凹凸不平,上面有很大竖线,说明体内存在大量肝毒,导致指甲肝血不足,出现异变。

     

    3.经常凌晨两三点惊醒:如果晚上睡觉的时候,总很难入睡,而且睡觉之后也容易被惊醒,说明肝脏内有炎症,导致身体肝火旺盛,影响睡眠。

     

     

    4.心情低落易怒:肝脏是人体心情的调节器,如果肝脏内毒素过多,就会影响身体新陈代谢,导致心情变得烦闷抑郁,容易发脾气。

     

    生活中想要保护肝脏健康,要谨记这2点

     

    1、补充硒元素

     

    日常养护肝脏,可以多补充对肝脏有益的硒元素,这种物质可以促进肝脏细胞修复。

     

    2、注重体检

     

     

    肝脏具有一个特点,因为肝脏周围没有痛觉神经,所以肝脏细胞受损的时候,身体很难察觉,只能通过定期体检,才能够尽早筛查出肝病,保护肝脏的健康。

  • 记得是刚到医院上班不久,还在ICU转科时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让我刻骨铭心:

     

    25岁的小伙子小王,长得帅气、精神,一直被父母当做心头肉,不惜每年花费二三十万元的费用送去国外留学。

     

    三年的国外生活让小王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来后喝不惯家里的白开水,加上母亲爱子心切,给孩子一口气买了几十箱的饮料,堆得整个房子都是,饮料也就成了小王的"白开水"。

     

     

    学成归来的小王整天忙于亲朋好友的应酬,成天奔波于酒席之间,回家后也就只喝一些饮料。看着孩子很是忙碌,父母感到很自豪也很无奈。忙活了一阵终于可以休息下来了,这天早饭后,父母想让小王陪他们去超市逛逛,小王说瞌睡不想去,父母也就没再勉强。

     

    直到吃下午饭时小王还是没有起床,母亲看到孩子翻来覆去也睡不踏实,就给小王吃了点安眠药,想让孩子好好睡个踏实觉。直到第二天午饭时小王都没有起床,此刻父母才发现情况不对,急忙送去医院急诊室。

     

     

    到急诊室时小王呈昏迷状态,测血糖时直接爆表:提示大于33.3mmol/L,急诊医生查体、问诊、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酮症酸中毒,而且已累及多脏器功能受损,马上转入ICU重症监护室。

     

    看着如此年轻的生命医护人员都很惋惜,虽然经多科室会诊,高级生命支持,血滤等等治疗,最终还是没有挽留住这个年轻的生命。

     

    仅仅5天后小王的心跳、呼吸就停止了,他的父母守着他的尸体久久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他们始终认为孩子是因为太累了,在安眠药的作用下睡的太沉了......

     

    悔恨、痛苦、绝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让这对老人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经常听到有人这么说:"医生都不爱喝饮料,矫情,饮料还能喝死人?",是的,饮料确实能喝死人,不是亲眼目睹过,恐怕我自己都很难相信!

     

    而这个血的教训、铁的事实再次证明饮料是能喝死人的。

     

    那么,喝饮料对人体会有哪些危害?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分,会导致人体血糖升高引发糖尿病。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因血糖急剧升高引起的胰岛素严重不足激发的酸中毒,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二、超重、肥胖、其他各类代谢性疾病:

     

    长时间饮用饮料会引起糖分在体内过多堆积会产生内源性的尿酸,形成高尿酸血症,从而引起痛风。部分碳酸类饮料当中含有磷,会导致钙质流失。喝多了引起骨质疏松,造成各种骨折。

     

    三、对牙齿的破坏、肾结石、脂肪肝等等。

     

    最后,谨以此篇真实案例再次告诫大家"生命诚可贵,且喝且珍惜"。

  • 不求“白头生死鸳鸯浦”的轰轰烈烈,但使“夕阳无语为之动”的恬淡宁静,有爱我的妻子,有活泼的女儿,下班餐桌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周末带着妻女兜兜风,观观景,享受人生的美好,这是多少男士渴求的生活……

     

    35岁的尹先生就拥有着这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但就因为他一个不经意的小习惯,差点毁掉了这个家,这个小习惯竟然是平时不经意的吐唾沫!

     

     

    尹先生与妻子刘女士是在八年前一场交流会上相识的 一年后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三年后两人便开始争吵不断,原来是因为尹先生脾气变得很暴躁,经常莫名其妙的发火,小两口寻求了很多医院,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服用清热降火药也没有任何作用,慢慢的尹先生一回到家就累,腰酸背疼,做什么事都没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对妻女爱搭不理的,妻子受不了带着孩子跑回了娘家,好好的一个家眼看着就要散了,让人不由惋惜。

     

    后来在一位老中医那里,经过全面诊查,终于得到了明确的答复:肾虚,肾阴阳两虚。两口子迷糊了,尹先生一直很注意保养,正值壮年,怎么也不应该肾虚,更何况还是阴阳两虚。老中医为两人解惑道:“导致肾虚的是因为尹先生一个不经意的习惯,经常吐唾沫”。尹先生在婚前就一直有这个习惯,他不抽烟,不吐痰,但经常吐唾沫,一天得吐几十口,但就这小小的吐唾沫的习惯,怎么就会导致肾虚呢?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这就是说,唾沫由肾精所生,经肾之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沿足少阴肾经,循经上旬,直达舌下之金津、玉液二虚穴,以穴为养,分泌而出。

     

    古代医家所讲吞唾以养肾精,也是由于唾液源于肾精,若吐而不咽,则肾精所化之唾流失,会耗伤肾之阴精;若多吞多咽,则肾之精液得以保存,能回滋肾精。肾精属阴,尹先生常吐唾沫导致肾阴耗伤,阴虚则阳亢,因此脾气变得暴躁,后来伤阴日久不愈,阴阳互根,阴损及阳终致阴阳两伤,故表现为懒气少动,精神不集中,腰酸背疼等症状。

     

    在老中医的指导下,尹先生改吐唾沫为咽唾沫,使肾精得以回滋,并且通过中药汤药治疗,少气懒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得以缓解,后长期口服六味地黄丸水丸,滋养肾阴,经过一段时间服药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小编提醒广大读者,唾与涎是不同的,两者不可混而概论 唾是唾沫,需人为吐出,涎则是通常说的口水,不自觉由口角流出。虽然二者都是由口腔分泌而出的液体,但也有一定的区别。脾在液为涎,涎为脾精所化,出自两颊,与唾相比质地较清稀,可自口角流出;而肾在液为唾,唾为肾精所产,质地较稠厚,是由舌下产出的。两者不可一概而论,因此,唾多多从肾治,以补养肾阴为主;涎多多从脾治,以健脾利湿为论。

  • 中医对体质的认识有很多种,比如气虚、阴虚、血虚、阳虚,那么您属于哪一种体质呢?今天我们就聊聊气虚,同时我们也给自己的身体打打分。

     

    有一位患者去医院看病,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身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加重、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大夫告他这是典型的气虚体质。患者很是不解,为什么会认为是气虚呢?

     

     

    气虚的原因有很多,我给它编了一个顺口溜----叫“肺肾脾三久”。“肺”指的是气的来源不足,“脾”指的是后天脾胃虚弱;“肾”指的是先天禀赋不足;“三”指的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久”指的是久病久劳损伤元气。这种趣味的记忆方法可以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那么我们怎么去理解呢?

     

    肺为气的来源,具有“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当肺功能失常的时候就会影响到气的功能。先天肾气不足简单理解就是爹妈给的不够,也就是说您的身体从生下来就禀赋不足。后天是脾胃虚弱,中医讲“脾胃乃后天之本”,当脾胃功能强壮时我们的气血就比较旺盛,脾胃功能差则气血虚。

     

    人之气首先来源于肺,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脾胃运化水谷精气,在胸中形成“宗气”,也就是我们中医讲的“天、地、宗”,天气就是自然界的清气、地气就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宗气就是天气与地气相结合产生的。脾和肺又需要依靠肾气的资助才能发挥正常功能,所以,当肺脾肾三者的功能失调时,也会出现气虚。

     

     

    大家都知道,过度劳累也会出现气虚,正如《黄帝内经》上讲的“劳则耗气”,劳累过多就容易损伤人体正气。但是,我们又不能过度休息,因为“久卧伤气”,经常卧床的人也会导致气虚,所以我们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在生活中尽可能劳逸结合。

     

    比如,一般不运动的老年人,偶尔一次运动量多了以后,就表现出少气懒言,浑身酸痛无力的现象,这就是“劳则耗气”的表现;还有很多年轻人,每到周六日休息的时候,在家能睡一两天,起床后也会出现头晕目眩、浑身乏力,这其实就是“久卧伤气”的表现。

     

    以上,就是我们所讲到的关于气虚体质的判定,不知道您中枪了没有?临床上针对气虚的办法有很多,比如,可以用一些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之类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上述的讲解对气虚的体质有一个基本认识。

  • 脑出血是一种出血性的脑卒中,也是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威胁。在脑出血的患者中,还有很多的中青年人,而且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脑出血也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脑出血的原因也有很多种,那么正如提问者说到的那样,为什么有的人没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因素,依然出现了脑出血呢?

     

     

    一、脑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吗?

     

    脑出血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高血压,这也是导致脑出血的最大的原因。但高血压却也不是脑出血的唯一原因。除外高血压,还有哪些因素是我们不可预测的呢?一方面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是常见的脑出血原因之一。而脑动脉瘤的患者,很多人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有的,脑动脉瘤的患者的脑出血,多数都是动脉瘤破裂导致。另一方面头部外伤等也是脑出血的重要原因。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等也可以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二、脑出血后都会有哪些症状?

     

    脑出血后恢复是否良好,一方面和脑出血后压迫损害的脑细胞的多少、是否死亡、位置、所承担的功能等诸多因素有关。另一方面还和出血后治疗是否及时,治疗是否得当等诸多因素有关系。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脑出血或所或少的都是会有症状的,因为理论上讲,只要有脑出血,就会有脑组织的坏死,进而导致后遗症。但如果治疗得当,干预及时,康复得体,可以使得后遗症看不出来或者影响较小。

     

    三、脑出血后如何保养?

     

    脑出血后,一旦度过急性期,剩下的就是康复治疗。当然,如果是脑动脉瘤等其他原因诱发的脑出血,还需要针对脑动脉瘤进行治疗。但如果没有特殊治疗,剩下的就是避免诱发因素,预防好复发,尽可能的进行康复锻炼减少后遗症治疗了。

     

     

    看懂了吗?高血压不是脑出血的唯一诱因,没有高血压也会有脑出血。当然脑出血后主要是预防复发以及康复训练减少后遗症。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冠心病常见的症状就是胸痛、胸闷、心慌、心悸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就一定是冠心病。所谓的冠心病,就是指我们吃瓜群众经常所提到的心肌缺血。所谓的心肌缺血是指冠状动脉出现狭窄产生冠心病以后,心肌所需的血液和养分得不到有效的供给,出现一系列症状的情况。今天咱们就聊一聊,这些症状和冠心病以及怎样确诊之间的关系。

     

     

    一、哪些症状提示有可能是冠心病?

     

    刚才我们已经讲到常见的冠心病的症状就是胸痛、胸闷、心慌、心悸等,但这些症状出现以后,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冠心病,因为其他一些疾病也会引起类似的相关症状。但如果对以上这些症状加以限定,比如活动、饱餐、生气、劳累后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心悸的,而且没有肺部疾病等其他疾病的高危因素,那么就需要考虑患者冠心病的可能了。


    二、哪些检查提示有可能是心肌缺血?

     

    有症状以后,医生往往需要用检查来印证自己的初步诊断是否正确。哪些检查提示有可能是心肌缺血呢?提示我们有心肌缺血的检查有很多,比如常见的心电图、心脏彩超、CT平扫等等,都有可能提示我们有心肌缺血的可能,尤其是常见的心电图。经常会因为心电图有变化,而被扣上冠心病的帽子的情况屡见不鲜。

     


    三、怎样确诊冠心病?

     

    当我们的辅助检查提示我们有心肌缺血的可能的时候,我们需要怎样验证和确诊冠心病呢?其实很多科普文章都不止一次的提到过,确诊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是冠状动脉的影像学检查,比如冠状动脉cta,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等,才是确诊冠心病的准确方法。如果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提示我们没有异常,那么我们多数情况下都不需要再考虑冠心病的可能!此时的心电图等检查依然会提示我们有心肌缺血,我们要以影像学检查为标准。
     


    看懂了吗?如果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提示我们有心肌缺血,而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提示我们没有冠状动脉狭窄,此时我们需要参考的是影像学,而不是心电图等其他辅助检查。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