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今天来聊一味中药:白术属燥属湿?

今天来聊一味中药:白术属燥属湿?
发表人:黄继斌

今天要写的是一个有争议的中药,这个中药是白术。从历代医家对白术的记载,描述,以及我自己的临床实践看,白术是一味燥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这样记载白术的:生山谷,治风寒湿痹。魏晋的《名医别录》则如此记载白术: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这两本经典都肯定了白术燥湿利水的作用。


而且我们平常在白术、薏苡仁、茯苓、莲子的基础上加减,确实能让脾虚夹湿的患者的大便很快成型。偏于中阳不足的,则加上桂枝,炙甘草,加大茯苓的剂量,化为苓桂术甘汤,也能取到很好的使大便成型的效果。


总的来说,白术的作用是利水,守胃,健脾。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白术“润”呢?


关键还是在于,部分便秘患者用了大剂量白术后,可以缓解症状。问题在于,不是每一类型的患者用了白术后,都能顺畅排便。事实上,肠胃炽热,气机郁滞,血虚,阴虚的患者用了白术后,便秘的症状反而会加重。而且在临床中,我们也发现,胃糜烂,胃溃疡的患者用了白术后,疼痛会加重。


这一点刘涓子在他的《刘涓子痈疽论》中就指出了:“溃疡忌白术,以其燥肾而闭气,故反生脓作痛也。凡脏皆属阴,世人但知术能健脾,此盖指脾胃正邪所干,术能燥湿,湿去则脾健,故曰补也。宁知脾虚而无湿邪者,用之反致燥竭脾家津液,是损脾阴液。何补之足云?此最易误,故特表而出之。”


是不是,白术就不能治疗便秘呢?


也不是,大剂量的白术有健脾益气之功,对于气虚便秘,特别是老年人脾胃虚弱导致的便秘,疗效甚好。

 

 

因为这类便秘,不是津液匮乏导致的,而是脾胃羸弱导致的,患者的粪质并不干硬,有便意,但是没有力气把便解出来,这类便秘用白术,是有效果的。


所以,细细参看患者是否有汗出气短的症状,细细询问患者的大便是否干硬,是用不用白术的关键。


经过追本溯源,我们发现白术确实是燥药,对于许多类型的便秘,例如胃实热,胃阴虚导致的便秘都是不能用的,部分患者用了白术还会加重病情,但是,对于气虚导致的便秘可以用白术,因为这类便秘大便并不干结,甚至反如溏泥,患者便秘,是因为没有力气把便排出来而已。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脾系病(便秘病)疾病介绍:
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大多数人(占60%以上)每天排便1次,且顺畅规律、状如香蕉,但考虑到每个人的生理规律都有所不同,排便频率也存在差异性,如果只是单纯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排出还算畅通,这就不属于便秘,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由于肠胃蠕动变慢,饮食量又相对偏少,因此出现的排便次数减少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不用就医。但如果除了大便次数减少,还伴有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或排便后有不尽感、下坠感等,那就真的是患了便秘了。还有些人虽然每天都排便,但也存在排便费力、粪便呈团块或硬结,排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伴有腹胀,也同样属于便秘。便秘的症状可长期持续存在,其病因多样,以肠道疾病最为常见,其中一大部分便秘症状属于功能性便秘,可通过改善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而缓解。如果自觉存在便秘症状而通过以上方式又无法缓解的,或者身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如:伴有便血、腹痛、大便变形、体重减轻等,需尽快由专业医生诊断,以免掩盖了真实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临床上,每天都能碰到一些患者,他们老觉得自己身上的湿气重,然后就让我推荐一个治疗湿气重的方子。既然介绍给患者,就应该认真对待,好好的去查资料,然后才告诉大家该如何不该如何。

     

    1.什么叫湿气重?

     


    要治疗湿气重,首先要弄明白啥叫湿气重吧。自然界中存在六种气,叫做风寒暑湿燥火,这是正常之气。六气是造就世界的根本物质,也是最基本的元素。但如果太过,就成为邪气了。比如,火气太过,就成为火邪了。我们常说的热的冒火,就是火气太过的一种表现。空气中要有湿,不然就会太干燥。如果太湿,就会出现问题,变成湿邪了。 

     

    2.湿气重什么表现?

     

    湿邪分为两种,内湿和外湿。外湿很容易理解,比如暑天感冒,通常就是暑湿感冒。暑湿感冒是人体感受了夏季暑湿时邪,又因喜欢纳凉和饮冷,使体内的暑湿为风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发病。此病的病位在于肌表与中焦脾胃,所以症状表现外则发热不扬,头身困重;内则胸脘痞闷,脾胃不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脉数,口虽干而饮不多,舌苔虽腻而少黄。若暑湿犯肺,肺气不清,还会有咳嗽痰黏,鼻流浊涕的症状。 

     

    内湿则是长时间的生活环境或者别的原因引起的人体的一种由外而内的变化,逐渐成为一种体质叫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人通常会出现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厚味,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发病时同时并见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3.湿气重该如何破?

     

    中医治病,理论来源于生活。如果湿气太重,可以用食疗方法缓解。我推荐2味是药也是食材的物质,供大家参考。我给这个处方取名:除湿二仙方,由薏苡仁和苍术组成。 

     

     

     

    薏苡仁我们都很熟悉,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等功效。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这里就是取其健脾渗湿的作用,用以祛除体内的湿邪。

     

    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等功效。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苍术是常用的祛湿中药,具有运脾的作用。

     

    两方合用,起到健脾渗湿的作用,共同去除体内湿气。用的时候,需要注意苍术量要少,一般不超过10克。薏苡仁可以用大量。
     
     

  • 生活中,脾肾两虚的朋友较为常见。有的人脾虚为主,兼有肾虚。有的人肾虚为主,兼有脾虚。脾肾这两个脏腑往往相互影响,一损俱损。

     

     

    因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胃滋养肾脏元气,肾脏元气温煦脾胃及其它脏腑。

     

    脾肾两虚,痰湿内生

     

    脾肾两虚之后,体内首先会产生痰湿浊邪。无论是肾虚累及脾脏,还是脾虚本脏虚弱,都会内生痰湿。因为太阴脾土,喜欢干燥而讨厌潮湿,当脾脏阳气不足或者肾阳温煦不够的时候,便会导致体内的痰湿浊邪内生,成为痰邪、湿邪、饮邪,影响经脉循行和气血流通。

     


    体内有了痰湿之后,从舌苔上便能够看出来。患者的舌面上会有一层厚厚的白苔,甚至白腻。当痰湿邪气在体内郁久不化时,便会内生湿热,熏蒸脏腑,对健康的影响更大。

     

    民国中医治痰湿

     

    说起民国中医治痰湿的方法,先给大家讲一则张锡纯的医案,主人公是一位30多岁的小伙子,经常觉得害怕,平时胆小,有时候心口或者肚子这个地方,觉得突突的跳几下。然后气就往上冲,一直冲到胸口。在这憋着散不开。小伙子经常呃逆,觉得后脖子发热的时候就得高歌一曲。


    甲状腺结节也凸起来了,年纪轻轻还肾虚,腿脚怕冷,脖子怕热,下身怕凉,上热下寒。家里人请了很多医生,用了不少药,但是最终都没有治好,病还是依旧那么病着。


    小伙子也很郁闷,觉得自己得了怪病,找媳妇都不好找。后来家里人给他请来了张锡纯医生,张大夫来了之后,给小伙子诊断。


    摸了脉,左手的脉比较平和,稍显没劲。右手的脉是直上直下的,很刻板的那种感觉。李世材的脉诀里说,直上直下的脉,这是冲脉。而且这脉还是外强中干,外表摸上去,紧绷绷的,好像还挺有劲儿似的,其实呢,你用力按下去,发现这是假象,按下去就散了,没什么劲儿。


    再结合前面医生失败的治疗经验,张锡纯觉得不能按照之前医生的思路用药,这个病应该是肾虚导致冲气上逆,而且小伙子精神还有点失常,这个冲气里边夹着痰浊,冲上来的这个痰浊影响了小伙子的心神。

     


    就给他开了一张理痰汤。这方子喝上,感觉不错,没过几天,小伙子这些奇怪的症状都没有了。剩了气短的症状,张锡纯又给用了几付升陷汤,调理过来了。


    那么通过这个医案,我们能看到,对于身体虚弱,脾肾两虚这种情况,导致的痰湿随着冲气上逆、上冲的这种情况。张锡纯的这张理痰汤比较好用。

     

    理痰汤

     

    理痰汤一共有10味药,半夏、龙骨、牡蛎、代赭石、芒硝、黑芝麻、柏子仁、白芍、陈皮、茯苓。其中化痰用到了二陈汤,降冲气用了龙骨、牡蛎和代赭石,补肾虚用了黑芝麻,安神用了柏子仁。整个方子配在一起,可以不肾虚而化痰湿,降冲气而安心神。针对脾肾两虚的痰湿、痰浊上扰证,用之颇为对证。

  • 它在东亚地区非常火,有一段时间,我收藏了好几个地区这种中药的制成品,中国大陆的,中国香港的,中国台湾的,日本的。这些地区的人广泛用它来祛除湿热。它如此家喻户晓,同时它又是一把打开中医经方治疗“湿病”的钥匙,所以这味中药在我们研读经方医学的过程中,无可回避。它叫薏苡仁。

    什么是湿邪?

    我们不可把经方医学所言的湿病狭隘地于现代医学所指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等同,然后用抗O,类风湿因子,血沉之类的指标来判断疾病的转归。

     

    我们一定要记住,限于历史条件,中医走向了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分析疾病的病理病机的道路,所以我们如果只是盯着几个指标看,那便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我们如果要对中药复方进行循证研究,以一组症候群为目标,才是比较合理的研究方法。

     

    什么是湿邪,所谓湿邪就是坏的津液,湿邪的存在阻碍了正常津液的流动,导致组织得到不到充分供给,故而逐渐萎缩。

     

    当湿邪初期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疼烦,关节疼痛,身体滞重,后期则有可能导致关节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 变形,这是一个湿邪从人体的体表外壳向人体内部的肉,筋,关节,甚至五脏侵入的过程。湿邪入侵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是外因,如汗出当风,久病取冷,也有可能是内因,如血虚生风,表虚不固。

     

    治疗湿病不易,因为当患者出现症状时,往往经历了一个从局部津液运行不利,到身体各关节气血津液流动失常的复杂过程,此时,病因已难确定,同时由于局部组织已经发生了萎缩,变性,所以也很难使它们完全恢复正常。而薏苡仁是治疗各阶段湿证都有可能用到的一味药。

     

    薏苡仁的主要功效:除湿,解拘挛,排脓

    薏苡仁是作用比较单纯的中药,作用主要就是三点,一是利水渗湿,二是解除湿痹引起的筋脉挛急疼痛,三是排脓,还有一些医家用来解毒散结,治疗赘疣,癌肿。

     

    其实,后面的这些功效都与薏苡仁的第一个作用息息相关。它能祛除人体肌部,肉,骨,关节中的湿邪,也就是不好的,过剩的津液,从而为正常津液的循行留出了位置,所以能一定程度拮抗湿邪留滞,气血津液循行受阻导致的筋脉挛急疼痛,甚至赘疣,癌肿。而它能够排脓,应该和它擅长祛除凝聚程度比较高的湿邪有关,胡希恕先生用它来治疗硬皮病也是这个道理。

     

    分清寒凉更重要

    要用好薏苡仁来祛除湿邪,一定要熟悉它的药性,才能更好地和另外一些祛湿的常用药物,例如白术,杏仁,进行鉴别。

     

    白术:甘,苦,温。

     

    苦杏仁:苦,微温。

     

    薏苡仁:味甘,微寒。

     

    三味药比较,从寒凉的角度分析,白术温,苦杏仁居中,薏苡仁最寒。所以薏苡仁适合治疗热象较重的湿病,白术适合治疗偏于寒象的湿病,所以需要我们具体用方时,辨清寒热,有的放矢。运用薏苡仁排脓也是如此,所谓脓肿,痈疽,有寒有热,有虚有实,同样是排脓药物,黄芪治虚,薏苡仁治实。

     

    不过,也可以通过精心炮制和配伍,在保留它祛湿,排脓的能力的同时,祛除其寒性,也就是所谓的寒药温用法。主要办法是炒用,或是将薏苡仁与白术,桂枝,当归,麻黄搭配,治疗慢性期寒象较著的湿痹,例如《明医指掌》中的“薏苡仁汤”;或是将薏苡仁与附子搭配,用来治疗慢性期体力衰减,疲劳,颜面苍白,病性属“阴”的肠痈,例如《金匮要略》中的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的剂量

    我研究过中国台湾,和日本生产的保健用的薏苡仁粉,或者红豆薏苡仁粉,每袋大概在9克作用,这个剂量是平时养生保健用的剂量。

     

    如果是医疗用,一般认为《外台秘要》中祛湿的麻杏薏甘汤,排脓的苇茎汤的剂量较可靠,薏苡仁都用了半升,也就是70克,那么薏苡仁治疗急性期病症的量应该在70克左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中医辨证,治疗疾病有很多的方法。比如人们常说的咳嗽、咳痰,中医会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考虑治疗方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白痰,一般是选择宣肺还是清肺?

     

     

    宣肺和清肺,怎么区分?

     

    (1)什么是宣肺?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与自然界相通,肺的宣发和肃降就是不断的吸纳清气,呼排浊气,简单一点就是我们日常的呼吸。而我们的肺由于受到外界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的影响,导致肺气上逆,肺气郁闭后肺的津液停滞就会出现咳嗽、痰多色白的症状。而

    且症状上,多伴有风寒证或者阳虚内寒引起的周身不适,鼻塞,怕冷、舌苔薄白等全身症状。中医所说的宣肺是指宣发肺气,驱散人体感受的风寒邪气,由于肺主皮毛,宣发肺气就等同于打开毛孔,给寒邪排出打开通道,针对的是风寒犯肺引起的咳嗽咳痰。

     

    (2)什么是清肺?

     

    而所谓清肺是指清泄肺热,针对的是风热犯肺、热邪壅肺、燥邪犯肺,煎熬肺脏津液的肺热证,往往会有黄色粘痰,且伴有口干舌燥,发热明显,便秘尿黄,舌红脉数等等全身热邪熏蒸的表现。而“清肺”就像灭火器一样,清凉的扑灭肺部的热邪。往往用于病程短,起病急,发病快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比如这次新冠疫情,清肺排毒汤在治疗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

     

     
    白痰到底是宣肺还是清肺呢?

     

    往往慢性呼吸道炎症疾病的患者会长期咳喘白痰,而痰的颜色只是辨别感受邪气的性质的一个参考条件。白痰是辨别寒邪侵犯肺脏的一个指标,一般是需要用宣发肺气的药物去驱散寒邪。所以白痰多采取宣肺的方法,但是不能仅仅只看一个症状来进行治疗,还要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分析引起咳喘的病因病机。比如脾肺两虚,肾气不足的患者,就当以补益脾肺,或温阳补肾为主,宣肺为辅。不要以为有白痰就一定是肺气上逆、津液停滞的问题。

     
    结语

     

    当然,如果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应该到专业的医生那里进行诊断治疗,不要自己判断用药,以免耽误病情。曾经有慢性咳嗽,反复未能治愈,自行药店服用止咳药,最终发展成咳血,到医院诊断肺癌晚期的病例,这就为长期慢性咳嗽的人敲响了警钟:反复咳嗽需要正规医院专科就诊。

  • 按:痰湿体质非常常见,主要是现在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之后,很多人各种饭局不断,长期饮食肥腻甜食过多,胃肠化生痰湿,或者痰湿无法正常代谢排出,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痰湿的根源也在脾胃及阳气,今天,郑医生带大家一起了解相关知识。

     

     

    一、患者问:痰湿常见有哪些表现?痰湿是怎么形成的?

     

    郑医生答:痰湿多见于肥胖人群,常表现为腹部肥满、皮肤油腻、大便粘滞、口中粘滞、容易犯困、嗜睡懒动、身重、胸闷痰多、舌苔白腻等症状;痰湿体质的人,更容易患上肥胖、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因此要养生调养,才能防范于未然。

     

    如果居住环境潮湿,或是饮食不节制,常饮生冷肥腻、饮酒过多等,容易损伤人体的脾胃和阳气,进而导致痰湿的产生。

     

     


    二、患者问:为什么说“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

     

    郑医生答:第一,痰影响人体的气血运畅,所谓痰阻胃肠,阻碍气血经络,会出现四肢麻木、胸闷、腹胀、恶心、反胃等问题。

     

    第二,痰能影响水液代谢,痰湿体质的人,多会出现皮肤松软、臃肿、腹胀等问题,是因为痰饮、痰湿、水湿停留在人体的皮肤、脏腑之间,导致出现的症状。

     

    第三,痰容易蒙蔽心窍,痰是浊物,而心神清灵,如果痰浊蒙蔽心窍,便会出现胸闷头晕、精神不振、心烦失眠、甚至心神错乱等问题。

     

    第四,痰可以跟火、瘀、湿等夹杂存在,这些致病因素,在人体不同的部位发病,便表现为该部位的症状,变化多端,病症也错综复杂。

     

     

     

    三、患者问:常说“脾为生痰之源”,中医如何解释?

     

    郑医生答:痰湿多数是因为脾胃亏虚,或者饮食不当造成,脾胃的运化不好,湿阻胃肠化生痰饮,形成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日积月累形成痰湿体质。

     

    过度的饮食超过胃肠的消化能力,也是导致痰湿的原因之一,比如油脂类、奶类、酒类、生冷饮食、蔬菜水果、糖类饮料摄入过多,这些容易阻碍体内的正常的津液输布,妨碍脾胃功能,所以会导致痰湿,这种体质的人,也经常会伴有身体困重、小便混浊、皮肤油腻、身体肥胖、胸闷咳痰、大便粘滞。

     

    因此,保持健壮的脾胃,使饮食水谷能够正常运化,杜绝痰湿化生的根源,保持大小便通畅,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体内的水湿的排泄,以防止痰湿形成。

     

    平常健脾利湿,照顾脾胃,戒生冷肥腻油脂类,尽量少喝酒,可使用陈夏六君丸、二陈丸等方药,能强健脾胃化痰祛湿。

     

     


    四、患者问:对于痰湿体质,中医有什么调理方法?

     

    郑医生答:中医所说的痰,更多是说“无形之痰”,而不是老百姓所理解的咳嗽咳痰的“痰”。

     

    有形之痰,是平常咳出来的,多数是咽喉气管部位的病理产物,是看得见的;中医说的“无形之痰”是不能用肉眼观察得到,是脏腑代谢产生的病理产物,是由津液代谢障碍,水湿停聚而成。

     

    这种痰湿病理产物,凝聚体内阻塞经络气血,引发各种疾病及症状的发生,一些常见的疾病和症状,比如血管硬化、肿瘤、乳腺增生、肥胖、脂肪瘤、恶心呕吐、头昏眼花、精神障碍、睡眠不安、身体困重,很多就是痰湿作祟,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

     

     

    中医治疗痰湿,尤其要重视“脾、肺、肾”三个脏器的综合调理,温阳健脾和胃是化痰的根本,顺气化痰理肺是解决一些实际的症状,肾阳和脾阳相生,适当的温补肾阳是脾阳气健旺的基础;通过调补脾肺肾三个脏器,是解除痰证的重要基础。

     

    中医祛痰湿的经典配方是二陈丸,主要药物是半夏、陈皮、茯苓等;这个方子多跟其他方子配伍或加减,能治疗不同的症状的痰湿问题。

  • 以下内容选自京东互联网医院医患问答,为保护患者的隐私,相关信息已隐去。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皮肤科白彦萍医生:

     

    你好,你的症状确实符合湿气重的表现,存在中焦湿热的情况。

     

    湿气重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导致。

     

    一是外界因素,环境的潮湿、阴冷。

     

    二是内在因素,平时缺乏运动,饮食油腻、爱吃甜食;此外长期的焦虑、精神紧张也会有一定影响。

     

    湿邪重浊粘滞,阻遏气机,会出现头身困重、困倦的表现,阻遏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则会出现大便黏腻、便溏等症状。

     

    湿邪迁延缠绵,因此病程会比较长,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导致一些慢性病。

     

    你目前的情况还没有太大的问题,不用太过担心。

     

     

    用药建议:

     

    口服参苓白术颗粒,可健运脾胃,祛除湿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便溏、困倦、舌苔厚的症状。

     

    晚上睡眠不好、头痛以及口苦这些症状说明你体内不仅有“湿”还有“热”,湿热交阻,治疗上不仅要祛湿也要清热,可口服龙胆泻肝丸。

     

    此外,晚上睡眠不佳和白天困倦两者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用药后症状会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你也要自我调节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适当运动,这既有助于你的睡眠,还能舒达气机,达到“祛湿”的作用。

     

    平时生活中应清淡饮食,少吃辛辣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以用山药、薏米、红豆煲粥。

     

    也要注意外界的湿气,不要长期呆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潮湿下雨天可以开空调,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

     

    咨询医生 | 白彦萍 中医皮肤科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 在农村长大的男孩子,小时候可能都干过一件淘气的事情:捅马蜂窝。而对于天生有密集恐惧症的笔者而言,蜂类昆虫可谓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印象最深的就是2012年下乡时上山采药,在山壁旁见到一个足球大小的马蜂窝,身上的汗毛瞬间都竖起来了,唯恐避之不及。儿时被蜂蜇的阴影重现眼前,真可谓“一朝被蜂蜇,十年怕苍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医眼里的蜂窝。

     

     

    略懂中药的朋友都知道蜂房是一味常用药,具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牙痛,风湿痹痛。顾名思义,“蜂房”即蜂的房子,那么它是由蜜蜂还是马蜂所建呢?中药中常用的蜂房又称“露蜂房”,是胡蜂科胡蜂属的昆虫黄星长脚黄蜂(即马蜂、胡蜂)或它们近亲的巢,通俗的说就是马蜂窝。

     

    那么蜜蜂的巢穴是不是中药呢?

     

    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蜜蜂房的药用价值就远远不及露蜂房了,本文暂且不做讨论。

     

    相信真正见过完整蜂房的朋友不多,它多呈盘状、莲蓬状或重叠似宝塔状。做成饮片的蜂房一般是不规则的扁块状,大小不等,有整齐的六角形房孔,孔径约3至4毫米或6至8毫米,也偶有黑色突起的短柄,颜色一般呈灰白色或灰褐色,质地轻而韧,像薄薄的纸。蜂房可以炒制、酒制或做蜂房炭。《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味甘而有毒,入阳明经,可以毒攻毒。具有祛风止痛,攻毒杀虫的功效,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各种疮痈肿毒、风疹瘙痒及顽固的皮肤病、肺部疾患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蜂房含有的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很好的抗炎、抗菌、镇痛、降温、强心、抗过敏、促凝血、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笔者最常见到的就是治疗肿瘤时,在癌症术后或化疗阶段配合使用健脾益气养血的中药,其中常常会使用5克蜂房。

     

    虽然蜂房对很多疾病疗效不错,但由于其具有小毒,故临床使用时应慎重,内服时尽量避免大剂量或久服。读者切忌随意参照偏方来使用本品,以免产生毒副作用。

  • 白术并非对所有的脾胃虚弱都通吃

    现在学习中医的学子,不管学习程度深浅,有一个方子他们是必然记劳的,记不得就容易被老师打屁股,那就是益气健脾治疗脾胃气虚的四君子汤。这个方子荟萃了四味补气药:人参,甘草,白术,茯苓。

     

    但是,这四味药其实性子各异,脾气不同,不能一见到脾胃虚弱,就立刻凑到一起来使用,这四味药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我们使用时心中要有分寸。今天重点聊白术,重点聊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一个经典的治疗风水的方子:越婢加术汤。

     

    白术的确一定的健脾益气的功效,但是,我在使用时,一般只用于胃中有湿的情况,此证的外在表现就是肚子咕噜噜的响,大便便溏,清稀,或不成形,若患者大便干结,或胃中如火灼般疼痛,或我一般舍之不用。所以使用白术问大便很关键。

     

    这一点上我赞同明代缪仲醇的说法:世人兼云白术有健脾之功,其实是因为脾易为湿邪所伤,湿去则脾健,白术性子燥,所以说它能补。如果脾虚但无湿呢?用了反而会耗伤脾胃津液,损及脾阴。当然,也有一些医家用大剂量的生白术来治疗老年性便秘,这是他们的心得,我不这样用,我多用桂枝汤加大剂量的白芍来治疗,效果不错。

    大剂量的白术呢?从量变到质变!

    一般来说,在四君子汤,理中丸,八珍汤中,我们即使是使用白术来益气健脾,用量也不大,一般就是6~12克。

     

    但是,如果把这个药剂量翻几倍来使用呢?那就是治疗水肿的良药!

     

     

    在伤寒杂病论中,当归散中白术的用量最大,为半斤,这是一个清妊娠期肺热和肝热的方子,不过每次只服一勺。排名其后的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加术汤,越婢加术汤,那就是货真价实地大剂量用白术了。桂枝芍药知母汤用了五两白术,也就是78克左右;麻黄加术和越婢加术汤则用了四两白术,折算下来就是62克左右。用这么大剂量白术是为了干嘛呢?

     

    我们先看看伤寒杂病论是怎么描述这几个方的: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此时白术五两):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麻黄加术汤(此时白术四两):湿家,身烦疼。

     

    越婢加术汤(此时白术四两):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这儿学术界有一个争议,就是后面那个“里水”有的医家认为应是“风水”的笔误,《外台秘要》即认为:“皮水,越婢加术汤主之。”很多医家认为,水肿有虚实之别,阴阳之别,若患者水肿来势迅速,皮肤尚有紧凑感,伴恶寒发热,当用越婢加术汤;若患者体力日衰,面色不华,面浮身肿,按之凹陷不起,则当用实脾饮,防己黄芪汤之类的方剂加减,若出现了面色㿠白,祛寒神疲,则可用八味肾气丸之类的加减,不可用有发汗解表之力的麻黄。

     

    但也有医家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肺为水道之上游,肾为水道之下游,肺能通调水道,肾可主水,若光知道疏通下游,不用麻黄,桂枝之类的药物调理肺的宣发和肃降的功能,水肿是好不了的。

     

    我觉得治疗水肿,无论表水,里水,关键就是疏通水道,让湿邪,水邪有去路,治法就是开鬼门,洁净府,不是从汗走,就是从小便走,所以,里水未必不可用麻黄,桂枝,只是患者虚实状况不同,主要矛盾不同,用药须有一个主次之别。总之,各医家争论归争论,共识是有的,那就是大剂量的白术可以祛湿利水。

     

    白术可以将水邪从上焦向心下,小肠,膀胱引导,最终流出体外。同时白术也有一定的健脾益气的能力,脾主运化,人体运化能力强了,津气循行通畅了,去宛陈莝了,人体的津液代谢自然能一定程度恢复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的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阵阵秋风吹来,天气骤然转凉。中医认为,此时湿邪容易乘虚侵入身体,产生咳、痰等痰湿疾病。

     

     

    中医说的“痰”和西医说的“痰”是一件事吗?《生命时报》采访专家,详细解释“痰”到底是什么,并教你如何化痰。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二区主任医师 王世东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 韩 东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情报研究部副研究员 蒲昭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李庆云

     

    痰,分有形和无形

     

    中医学所说的痰,是身体水液代谢异常形成的。水液,即水分,人体摄入水分后,要通过阳气使其“气化”,运输、分布到五脏六腑,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行。当水液代谢异常,人体就会表现出许多病症,“痰”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的“痰”,既包括我们通常说的、由呼吸系统分泌的、可咯吐而出的、有形可见的痰液,如黄痰、白痰、泡沫痰、血痰等;也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时,停积或流窜于脏腑组织之间的“无形之痰”。

     

    痰最爱藏在肺脾肾

     

    中医认为,痰湿的产生主要受脾、肺、肾三大脏腑影响,故有“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之说。

     

    肺为贮痰之器

    肺部痰证最易被人察觉和感受,可分为热痰、燥痰、寒痰及湿痰。

     

    • 热痰表现为咳吐黏稠黄痰并伴有热象;
    • 燥痰量少而黏、咳吐不利、口鼻干燥;
    • 寒痰、湿痰均表现为痰液清稀量多,灰白有沫。

     

     

    脾为生痰之源

    脾虚生痰或寒湿困脾往住是内外邪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多以运化功能障碍为特点,临床可分为痰热犯胃、痰浊中阻、痰瘀内结三种类型。

     

    • 痰热犯胃表现为恶心呕吐、胃脘胀痛等;
    • 痰浊中阻表现为不思饮食、腹胀腹泻、体倦身重;
    • 痰瘀内结表现胃脘疼痛,日久不愈,或吞咽困难等。

     

    肾为生痰之本

    中医认为,人体最重要的阴阳二气寄藏于肾,肾主水液开关,开阖不利,则水湿内聚为痰,故治痰从肾着手可防止痰湿再生。

     

    临床可分肺肾气虚型和肺肾阴虚型,前者兼见浮肿畏寒、腰膝冷痛,后者多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看痰能辨疾病

     

    有经验的呼吸科医生往往可以根据痰液的量、性状、颜色及气味进行疾病判断。

     

     

    !透明黏痰

    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前者发病时间多在一周以内,后两者往往反复发作,有数月甚至数年的咳痰史。

     

    由于气管、支气管内的腺体肥大,引起分泌物的量增加,且黏液分泌细胞增多,痰液黏稠度增加。

     

    !脓性黏痰

    常见于化脓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患者。大量炎性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后死亡形成脓液,同时又有大量黏液分泌物相混而成。

     

    支气管炎及肺炎初期,痰液由稀薄泡沫转脓性。细菌性肺炎,痰液常呈黄色黏稠;肺炎链球菌肺炎,痰液可为铁锈状;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痰液为绿色;肺阿米巴感染,痰液呈棕褐色并带腥臭味;克雷伯菌肺炎,痰液为砖红色、胶冻样。

     

    !痰中带血

    由于气道充血水肿,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长期痰内带血或伴有胸痛、消瘦,特别是长期吸烟者,要警惕肺癌。黑色血痰见于陈旧性出血,如伴胸痛、呼吸困难要警惕肺栓塞可能。

     

    支气管炎,痰中带鲜红血丝,常见于支气管炎。肺水肿,心功能不全患者夜间或劳累后咳出血性泡沫样痰,可见于肺水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常出现鲜血痰,多由病灶侵犯血管引起。

     

    !大量脓痰静置时分层

    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急性感染期,痰量可达数百毫升,痰液可分为泡沫黏液、脓性分泌及坏死组织沉淀物。如痰液有恶臭气味,则提示可能合并厌氧菌感染。

     

     

    !拉丝黏痰

    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患者,痰呈白色透明,黏稠不易咳出,可拉成长丝。多见于免疫力下降人群。

     

    !大量水样痰

    多见于肺炎型肺癌患者,每日均可咳出100毫升以上的水样痰液,静置后可分两层,表面泡沫层和底层水样层,如患者出现逐渐增加的水样痰,务必及时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如出现以上所提到的各种异常痰液情况,请及时来医院就诊,完善痰液相关细菌、真菌、病毒以及肿瘤相关检查,在疾病初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深秋养生,先化痰

     

    深秋,咳嗽咳痰的人很多,在中医看来,痰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因素。

     

    痰流注于经络,会阻滞气机,导致肢体麻木;停留在胃部,阻碍胃气和降,可出现恶心呕吐;阻痹在心脉会引起胸闷心痛;阻滞于咽喉,嗓子会有异物感。

     

    因此,深秋强身健体,需从化痰开始。

     

    药物治痰

     

    二陈汤是祛痰的经典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组成,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如有咳嗽、咯痰量多、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均可加减使用此方。

     

    痰证因脾虚不运所致,患者会出现胃虚食少、便溏、面色萎黄、四肢乏力等表现,当以健脾为主,可选六君子汤加减。

     

    按摩祛痰法

     

    丰隆、天突、云门等穴位有宣肺止咳、化痰散结的作用,日常可以尝试按摩穴位帮助祛痰,每次按3~5分钟,每日2次。

     

     

    日常防痰

     

    经常咳嗽痰多或痰湿体质的人,注意以下几点有助防痰排痰:

     

    避免风寒湿侵入,不要久居湿地;饮食宜清淡,不要过食油腻,少吃甜食,少喝冷饮;适量运动、晒晒太阳,可提升阳气,有助肺气舒张,消散痰饮和湿气;烟易伤肺、酒易生痰,最好戒除或尽量少抽少饮;常吃些薏米、赤小豆、芡实、山药、冬瓜等健脾的食物。

     

    最后提醒,痰证表现复杂,临床有寒痰、热痰、湿痰、燥痰等之分,使用以上方法调理前最好请医生辨证一下体质。

  • 毫无疑问,麻黄属于解表药。所谓解表药就是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又称为发表药。麻黄药不仅是解表药,而且是解表药的“群药之首”,是解表药的领头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中药学》教科书也把麻黄药列为第一位。领头羊,个性往往又独特又张扬,有领袖的风采,麻黄亦然,它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力量很强,煎法也与其他解表药迥然不同。

     

    当然,若你要去翻教科书寻找麻黄的煎法,你是找不到的,上面只是语焉不详地说:煎服,2~10克。其他的,就没有了。假设你不甘心,再认真研读,你还会在“中药的用法”一章中看到这样几句话:一般来讲,解表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3~5分钟即可。如果你是乖学生,老老实实按这句话来煎麻黄,就大错特错了,药效甚微。那么,麻黄要怎么煎才对呢?得遵循《伤寒论》的煎法。

     

     

    在《伤寒论》中,含有麻黄的经方有十四首,这十四首全部需要先煎,久煎。


    其中小发汗的经方有六首: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升麻汤。以上经方,煎法均为先煎“1~2”沸,或再沸。

     

    一沸是多少时间?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徐静老师考证下来是每沸5~10分钟。我个人认为,所谓一沸,就是水由“静止”转为沸腾的时间,在古代这样的时间较长,但是在有了电磁炉后,时间缩短了许多。也就是说,要达到小发汗的效果,得先煎5~20分钟。

     

    若要大发汗呢?在《伤寒论》中含麻黄发汗较猛的方剂有7首: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麻黄细辛附子、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上述方剂,均要求先煎,先煎水量为减二升。我个人试验下来,按照伤寒论中的水量,减一升需要15分钟左右,减两升需要30分钟左右。

     

    那么,中药学教科书和《伤寒论》谁才抵达了事实的真相呢?

     

     我们先来分析麻黄的成分。一般来说,解表药,比如薄荷,藿香,白芷,菊花等等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气味芬芳,这些挥发油是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油容易挥发,所以需要武火急煎,时间宜短。而麻黄的主要起效成分是生物碱类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碱难溶于水,所以需要久煎。

     

     

    需要久煎多久呢?1995年南军军区总医院的马爱华等人做过一次试验,用麻黄药材6份,各10克,放入水中,从沸腾后开始计时,分别单煮5、10、20、30、45、60分钟。结果发现单煎麻黄最佳煎煮时间为 30分钟左右, 此时麻黄碱最高 。之后 ,随时间延长 ,煎出率降低,原因可能是麻黄碱的成分跟随水蒸气蒸发了。

     

    30分钟左右最有效,这和伤寒论的看法是一致的,所以在伤寒论中,小发汗就先煎10分钟左右,大发汗需要煎熬30分钟左右。

  • 我从小就有便秘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越来越严重。每次上厕所都像是一场战斗,既痛苦又尴尬。这种情况让我感到非常窘迫和焦急,甚至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有一天,我在网上搜索中药治疗脾虚肠炎的处方,希望能找到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于是,我找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决定在线咨询一位医生。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和困扰。医生非常耐心地听我讲述,并给我开了一份滋阴润肠口服液的处方。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和高效,医生还给了我一些调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帮助我更好地管理我的健康问题。

    通过这次在线问诊,我不仅解决了自己的便秘问题,也体验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专业性。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和精力,还让我在家中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现在,我再也不用担心便秘带来的困扰,生活和工作都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脾虚肠炎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脾虚肠炎的常见症状包括便秘、腹泻、腹部胀气、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需要及时就医。 推荐科室 消化内科 调理要点 1.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纤维的食物。 2.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滋阴润肠口服液等中药进行治疗。 3.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4.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5. 定期复诊: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

  • 我总是感到疲惫不堪,食欲不振,甚至连最喜欢的美食也提不起兴趣。更糟糕的是,我的便秘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每次去医院,医生总是说我是脾肾虚弱,需要调理。但是,吃了那么多中药,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善。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预约了一个在线医生。医生非常专业,通过视频问诊和查看我的舌苔图片,确认了我的脾肾虚弱问题,并开出了针对性的中成药处方。

    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我每周都会和医生进行一次线上复诊。医生会根据我的反馈和舌苔情况调整药方。慢慢地,我开始感觉到身体的变化。食欲恢复了,精神也好了很多。便秘问题也得到了缓解。

    现在,我已经不再需要依赖中药来维持身体的平衡。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和活力。它不仅方便快捷,还能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我非常感谢这次经历,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脾肾虚弱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脾肾虚弱的常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疲劳、便秘等。易感人群主要是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的人群。 推荐科室 中医科 调理要点 1. 饮食调理: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2. 中药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3.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4. 运动调理: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等; 5.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 我是一个生活在哈尔滨市的年轻女性,最近我开始感到身体不适。下巴上长满了痘痘,头发变得油腻,舌边出现了齿痕,甚至连大便都变得干燥难解。这些问题让我非常困扰,尤其是下巴上的痘痘,每天照镜子都让我感到自卑和沮丧。

    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包括使用各种护肤品和药物,但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最终,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找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师。通过线上问诊,他仔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并要求我拍摄舌象照片以便更好地了解我的身体状况。经过一番分析,他告诉我我患有脾虚湿寒,需要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我的身体状况。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了中药,并注意了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几天后,我开始感到身体的变化,下巴上的痘痘逐渐消退,头发也变得干净清爽,大便也恢复了正常。更重要的是,我的心情也变得轻松和愉快了。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面对身体问题,我们不能只依靠表面的解决方法,而应该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同时,我也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专业的就医渠道。

    脾虚湿寒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脾虚湿寒的常见症状包括下巴痘痘、便秘、头发油腻、舌边有齿痕等。易感人群主要是生活习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的人群。 推荐科室 中医科 调理要点 1. 调整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量运动; 3. 使用中药调理,根据医生建议服用; 4. 注意情绪调节,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5. 定期复诊,跟踪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偶尔的腰疼、便秘、经期不正常和脸上长痘痘,这些症状开始像一团乱麻缠绕着我。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只是生活压力和不良习惯导致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来缓解这些症状,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和使用各种保健品,但都没有明显的改善。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搜索“脾虚便秘的症状表现”,才意识到可能需要专业的医疗帮助。

    我决定尝试在线问诊,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简单的注册和登录过程后,我与一位医生进行了视频通话。医生让我伸出舌头拍张照片发过来,以便更好地了解我的身体状况。经过一番询问和观察,医生告诉我可能是脾虚引起的,并开具了一周的中药处方。

    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自己的症状有所改善。腰疼减轻了,便秘也变得不那么频繁,经期也开始恢复正常。脸上的痘痘也逐渐消失了。我感到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在线问诊,否则可能还要继续忍受这些不适。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在线问诊是一个方便快捷的选择,可以在家中就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脾虚的症状和调理方法 常见症状 脾虚的常见症状包括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下降、乏力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需要及时治疗。 推荐科室 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脾虚,建议就诊于中医科或消化内科。 调理要点 1. 调整饮食,少吃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3.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4. 可以服用中药调理,例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 5. 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 我总是便秘、胀气,体重也增加得很快,医生说我脾胃湿气重,怎么办?

    作为一个充分掌握医疗行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并兼具小说家角色,我深知这种症状的折磨。我的生活被便秘、胀气和体重增加所困扰,甚至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社交活动。每天都像是在和自己的身体作斗争,感到无助和沮丧。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遇到了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中医大夫。他告诉我,我的症状是由于脾胃湿气重引起的,并建议我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我的健康状况。起初,我对中药持怀疑态度,但大夫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释让我决定试一试。

    大夫开了一些中药方子,包括健脾祛湿的药材,并指导我如何正确服用。刚开始几天,我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改善,但大夫鼓励我坚持下去。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便秘和胀气症状逐渐减轻,体重也开始下降。更重要的是,我感觉自己的整体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精力充沛,精神焕发。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中医的智慧和有效性。同时,我也意识到,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和维护。现在,我已经成为中医的忠实粉丝,并且在我的小说中也开始融入更多的中医元素,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这种古老而神奇的医学体系。

    脾胃湿气重的中医调理指南 常见症状 脾胃湿气重的常见症状包括便秘、胀气、体重增加、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及时就医。 推荐科室 中医科 调理要点 1.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2. 中药调理: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子进行调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量运动,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4. 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进行放松。 5. 定期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 我从小就有肠胃问题,经常便秘,尤其是在压力大的时候。最近情况更糟糕了,前天我发现肛门口长了一个小肉块,吓得我魂飞魄散。虽然不痛不痒,但我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兆头。于是,我决定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寻求帮助。

    我选择了一个在线医生,向他描述了我的症状。他很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并问了一些问题。最后,他告诉我可能是痔疮引起的赘生物,建议我去线下的肛肠科就诊。虽然我有点失望,但我知道他是为了我的健康着想。

    第二天,我去了当地的一家医院,找了一位肛肠科医生。经过检查,医生确认了我的赘生物是痔疮,并开了一些药物给我。同时,他也教我一些日常调理的方法,例如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久坐等等。

    现在,我已经开始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调理了。虽然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全恢复,但我已经感觉到症状有所改善。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和那位在线医生,他们让我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痔疮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痔疮的常见症状包括肛门疼痛、肛门出血、肛门瘙痒和肛门口有赘生物等。易感人群主要是长期久坐、便秘、孕妇等。 推荐科室 肛肠科 调理要点 1. 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2. 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3. 避免久坐,适当运动; 4. 使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痔疮膏、口服药等; 5. 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我从小就有便秘的毛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最近几个月,我发现自己晚上睡觉时会磨牙,甚至有时候会把牙齿咬出血来。这种情况让我非常困扰和焦虑,担心自己会因为长期的便秘和磨牙而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后,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通过与医生的交流,我了解到自己的症状可能与脾虚有关。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和其他身体状况,并根据我的舌苔照片进行了分析。最终,医生给出了中药调理的方案,并强调了饮食和生活作息的重要性。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中药治疗,并且注意了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我的便秘和磨牙症状明显改善了。这个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的健康问题时。同时,我也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便捷和高效的线上问诊服务。

    脾虚便秘的中医调理指南 常见症状 脾虚便秘的常见症状包括大便干燥、排便不畅、腹胀、食欲不振等。一些人可能还会伴随有口干口苦、乏力、心慌等症状。 推荐科室 中医内科 调理要点 1. 饮食调理:多吃易消化、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 2. 生活作息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中药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和治疗。 4. 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5. 定期复诊: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回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 我曾经深受便秘的困扰。每次上厕所都像是一场战斗,感觉自己被困在了一个无形的牢笼中。那种窘迫和焦急的情绪让我几乎崩溃。我的生活被完全打乱了,工作、学习、甚至社交都受到了影响。我尝试了各种方法,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服用各种通便药物,但都没有什么效果。直到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互联网医院,决定尝试线上问诊。

    医生首先询问了我的大便情况,了解到我每周只能排便一次,且大便干燥、排便不畅。然后他又问了我的饮食结构和舌苔情况,最后诊断出我是肝旺脾虚引起的便秘。医生开了一些中药颗粒剂,并给出了详细的服用说明和饮食调理建议。虽然一开始我对中药颗粒剂持怀疑态度,但医生解释说这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治疗方式,效果也很好。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治疗。每天早晚饭后冲服一袋中药颗粒剂,并且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仅仅三天后,我就开始感受到变化,排便变得更顺畅了。一个疗程结束后,我的便秘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现在我可以正常排便了,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肝旺脾虚引起的便秘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肝旺脾虚引起的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排便不畅、每周排便次数少于三次等症状。易感人群包括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情绪波动大的人群。 推荐科室 中医科 调理要点 1.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 2. 中药治疗:服用中药颗粒剂,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 3.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4.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5. 运动锻炼: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肠道蠕动。

  • 我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加班。最近几个月,我开始感到肛门处不适,排便时需要用力,甚至有时候大便会卡在肛门口,非常痛苦。起初,我以为只是暂时的便秘问题,没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变得越来越糟。我的痔疮也越来越大,疼痛难忍。我开始担心,害怕自己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

    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我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出于尝试的心态,我决定在线咨询一位医生。通过视频通话,我向医生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医生非常耐心地听我讲述,并进行了一系列的问诊。最终,医生告诉我,我可能患有痔疮,并且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医生给了我一些建议,包括改变生活习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久坐等。同时,医生也开了一些中药和外用药膏,帮助我缓解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痔疮逐渐缩小,排便也变得顺畅了许多。现在,我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非常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和那位医生的帮助。

    痔疮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痔疮的常见症状包括肛门处疼痛、排便时出血、肛门口肿块等。易感人群主要是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便秘或腹泻频繁的人群。 推荐科室 肛肠科 调理要点 1. 改变生活习惯,避免久坐,多运动; 2. 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或腹泻; 4. 使用外用药膏,如马应龙痔疮膏等; 5. 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我一直以来都有便秘的问题,尝试过各种方法都没有什么效果。最近情况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有一天,我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选择了一个中医专家进行咨询。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并给出了专业的分析和建议。最终,医生开了一份中药方子,告诉我需要连续服用两周,并且在此期间注意饮食和作息规律。

    我按照医生的指示,认真服用了中药,并且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果然,我的便秘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整个过程中,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服务非常周到,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人性化的关怀都让我感到非常满意。

    便秘的中医治疗指南 常见症状 便秘的常见症状包括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等。易感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孕妇、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等。 推荐科室 消化内科 调理要点 1. 饮食调理:多吃高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等; 2.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 3. 药物治疗: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泻药或润肠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或压力; 5.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