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这个睡觉方式,或许会让孩子身高落后同龄人一大截

这个睡觉方式,或许会让孩子身高落后同龄人一大截
发表人:陈医生健康说

睡眠质量高对于一个人来说很是重要,如果一个人睡得不好的话,那么第二天无论干什么事都会没有精力,还很可能会损伤人的身体。而对于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好的睡眠更是重要。如果睡的不好,休息不够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发育,会导致孩子的生长发育迟缓很多,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睡眠不好的话,一定要及时纠正。

  


哪种睡觉方式,会让孩子低于同龄人?我们要注意了

 

很多人的孩子都是由长辈帮忙照顾的。年纪比较大的人,一般睡眠时间都比较少,不少老人晚上要看比较久的电视剧才能睡着,这个时候孩子也会跟着长辈一起熬夜,通常孩子会一觉睡到九点、十点才会醒。中午的时候孩子也会午睡,因为晚上睡得少,所以有可能会一觉睡到下午四五点,这便导致晚上孩子比较精神。但是等到快上学的年纪,不少家长就会发现自家的孩子比别家的矮了很多。而专家对此的建议是,需要改变睡眠习惯,保证睡眠。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睡眠有不同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周岁以前的孩子

 

刚出生的孩子比较能睡,有的一天甚至能睡将近二十个小时,有的吃着喝着都能睡着。之后随着孩子的生长,睡眠时间也会相应有所减少。在这段时间内,孩子的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个阶段我们有必要保障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要把没睡醒的孩子叫醒。如果把孩子从睡眠中叫醒的话,反而会影响他们质量,对生长发育反而不好。

  
一岁到三岁的孩子

 

三岁以内的孩子,生长素分泌旺盛的时间段是晚上十一点以后,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让他们的睡眠处于一种深度状态,这样孩子才能够长得更快,才能不落后于同龄人。一般情况下进入深度休息之前会有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浅度睡眠,所以在平时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在九点左右就开始睡觉,不然很可能会影响发育机会。

 

三岁以上的孩子

 

三岁以上的孩子,我们有必要多多关注他们的午睡问题,保证充足的午睡时间。孩子午睡的时间一般不建议太长,30分钟左右效果最好。如果午睡时间过长的话,会对孩子晚上的睡眠造成影响。

  


所以,总的来说要严格控制孩子的睡眠时间,要让孩子尽量在九点之前上床睡觉,并且午睡也要控制在30到60分钟之间。希望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们长得更快一些,尽快赶上同龄小朋友的平均身高。所以,如果家里的孩子睡觉的时候有上文中提到的现象的话,家长们应该注意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睡觉成了是现代人除吃以外的头等大事。

     

    据计算,每个人有1/3的人生是在睡梦中度过的。睡觉嘛,本来就是件解乏的事儿呀!还用考虑姿势?想怎么睡怎么睡呗。

     

    错!临床上的数据显示,约80%的腰酸背痛与睡眠时错误睡姿有关!不恰当的睡姿会严重影响睡眠的质量,甚至导致疾病!

     

    今天,咱们就和北京朝阳医院骨科的潘爱星医师聊聊五花八门的睡姿和睡眠的一些小技巧吧~

     

    01 上班族大多有午睡的习惯,有趴在桌子上的,也有靠在椅子上的,哪种办公室睡觉姿势更好呢?

     

     

    不论是趴着还是靠着,都不是最理想的睡姿。理想的办公室睡姿是在办公室准备一个小型折叠床,躺着睡。

     

    如果条件不允许,当趴着睡的时候,注意每过15分钟要起来活动一下,睡眠时间总计不宜超过30分钟。千万不要趴在胳膊上入睡,应准备一个高度合适的抱枕,为了避免眼睛受压,头应则当偏向一侧。

     

    如果是靠着椅子睡,可准备一个U型枕放在脖子后边以保护颈椎。在办公室午睡前不宜过饱,午睡结束后要起身活动,唤醒身体。

     

    02 相比于办公室,床上的睡姿也是千奇百怪,有什么不同吗?

     

     

    睡姿如同武林招式千变万化,因此也有「门派」之分,睡姿主要分为侧卧,仰卧和俯卧3种主要方式。

     

    人的睡姿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夜间要变换达20余次!当睡眠运动系统开始工作后,有65%的人习惯侧卧,30%的人习惯仰卧,其余 5%的人习惯俯卧。

     

    按照肢体摆放位置不同,三种睡姿还能进一步细分。英国权威的睡眠专家克里斯教授通过研究,已经确认了六种常见的睡觉姿势,即胎儿式、圆木式、思念式、士兵式、自由俯卧式和海星式。

     

    其中胎儿式是最常见的睡姿。

     

    03 上班族有时起床后会出现浑身酸痛、关节僵硬,这是什么原因呢?

     

     

    晨起出现浑身酸痛关节僵硬,首先要警惕是否患有风湿类疾病。风湿类疾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晨起的关节僵硬,浑身酸痛。如果排除了疾病问题,那么,可能是错误的睡眠姿势引起的。

     

    人的脊柱有三个生理弯曲,分别位于颈椎、胸椎以及腰椎。

     

    睡眠时,使用不合适的床上用品或采取不适合的睡姿都会使得三处生理弯曲受力集中。受力集中则会导致脊柱关节处韧带紧张,甚至引起周围肌肉拉伤,在睡醒后感到疼痛。

     

    长期不注意,会加剧脊柱关节的退变进而导致脊柱疾病。这就是许多上班族出现“睡一觉反而更累”的原因。

     

    04 刚刚提到三种睡姿中,哪一种可以避免“睡一觉反而更累”的现象呢?

     

    三种不同的睡姿,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对于健康的人来讲,能安然入睡并让身体在夜间得到充分休息的睡姿就是适合自己的睡姿。根据自己喜欢的睡姿和体型,辅上舒适的床上用品,就可以有效的提高睡眠质量。

     

    1)喜欢采取侧睡的人:首先要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这样才能保证睡眠时脊柱成一条直线。

     

     

    沙漏型身材(腰细,但胸部、肩、背部还有臀部比较宽)的朋友,侧睡时可以在腰部与床的中空部位垫一个枕头。如果肩部比臀部宽,可以选择在臀部下方垫一块小枕头。反之,如果臀部比肩部宽可以选择在肩部下方垫小枕头。

     

    做过人工膝关节手术的患者也应采用侧卧位睡姿,并在两腿之间夹一个枕头。

     

    2)喜欢仰卧位的人:首先也是需要选择一款软硬适中的床垫,保证胸部和腰部的生理曲度。

     

     

    过软的床垫会使臀部陷入床垫中,增加腰部及背部的肌肉紧张,这也是许多人早晨睡醒会觉得腰酸背痛的原因。

     

    除此之外,仰卧位睡眠时颈部一定要有支撑,高度以头部压下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相等或略低,一般为11cm左右,应将枕头置于颈部脊柱的中段,以第四颈椎为中心。

     

    采取俯卧位睡眠的人群不多。俯卧位睡眠的优势主要在于身体与床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可以给睡眠者带来良好的安全感。俯卧位睡眠时,因为需要呼吸头部多转向侧面,这样会增加颈部旋转,导致颈部扭伤。因此可以在头转向的一侧,放置一个枕头,降低头和颈部旋转的程度。

     

    3)患有骨科疾病的患者:颈椎病的患者一定要选择平躺,枕头高度不能过高。

     

     

    腰背痛的患者宜选择侧卧位睡姿,这样可以使背部肌肉完全松弛,避免肌肉牵拉紧张、刺激或压迫神经,引起或加重腰背痛。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病变严重的脊柱椎间盘不会因为睡姿的改善而得到康复,此类病人只有积极通过手术治疗,才能解除疼痛,彻底改善睡眠质量。

     

    05 除了针对骨科疾病,您对于其他患病人群有什么建议吗?

     

    不同的睡姿对不同的疾病,都有不同的影响。

     

    1)肠胃功能欠佳,消化不良的患者最好采取右侧卧位。

     

    因为胃大弯以及胃通向十二指肠、小肠通向大肠的出口都在右侧。左侧卧位睡姿会影响消化道的排空。对于患有胃食管返流病的患者,采取左侧卧位能很好的抑制消化液返流。此类患者切记不能采取俯卧位睡姿,俯卧位会增加腹腔压力,加剧消化液的返流。

     

    2)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心脏代偿能力还可以,最佳睡姿是右侧卧位。

     

    右侧卧位会使更多的血液流向右侧,减轻心脏负担。如果已经出现了心衰的症状,患者应采取半卧位睡姿,严禁使用俯卧位或左侧卧位。

     

    对于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患者,侧卧位会使颈部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容易在动脉内膜损伤处逐步聚集而形成血栓。因此应使用仰卧睡眠较妥当。

     

    3)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例如肺气肿),应该采取仰卧或侧卧位,并抬高头部,双手向上微伸,以保持气道的通畅。

     

    患有肺脓肿或者肺结核的病人,也建议使用侧卧的睡姿,有利于肺内积血、积液的排出。对于打鼾的患者,不妨试试由仰卧改为侧卧或俯卧。如果出现睡觉打鼾伴呼吸暂停,请及时去呼吸科就诊。

  • 我们都知道睡觉打呼噜并不是睡得香的表现,而是一种病态,小孩打呼噜也不例外,大多数可能是一些疾病导致的,所以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小孩打呼噜主要原因是儿童鼻腔、气道等尚未发育完全,相对来说比较狭窄,加上一些炎症刺激,导致局部肿胀,炎性分泌物增加,更加重了气道狭窄。

     

     

    常见的疾病有:

     

    1、感冒。由于炎症刺激,鼻塞不通,鼻腔分泌物增多,阻塞鼻道、气道。

     

    2、鼻炎。由于婴幼儿鼻腔狭窄,鼻炎引起的粘膜水肿也会造成气道的阻塞,出现打鼾。

     

    3、过度肥胖。肥胖的小孩仰卧位睡觉时,舌根下坠,阻塞咽喉部气道,引发呼吸。

     

    4、扁桃体肥大。这两个病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同时存在。正常情况下扁桃体在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当扁桃体肥大时,会阻塞咽腔。

     

     

    5、腺样体肥大。出生后就存在腺样体,2-6岁时容易发生增生,继而不同程度地阻塞后鼻孔,表现为鼻塞,说话有鼻音,流涕。入睡时打鼾和憋气是主要症状。想要明确这个问题,去耳鼻喉科做检查,鼻内镜等检测方法都可以直观的观察。具体怎么治疗,需要做睡眠监测,如果被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就要尽快手术切除。

     

    6、哮喘: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导致睡眠时呼吸困难,导致打鼾。

     

    儿童打鼾会对儿童造成以下危害:

     

    1、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打鼾儿童看似睡得很熟,但其实睡眠质量不高,这样会影响孩子白天的精神、食欲,长此以往会影响身高、体重的发育。

     

    2、学习成绩差。打鼾儿童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打鼾者还会使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致大脑缺氧,更是会影响儿童智力的发育。

     

    3、变丑。孩子经常张口呼吸时,面部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参差不齐,非常影响孩子的面容。

     

    4、慢性肺心病。

     

    打鼾会降低宝宝的睡眠质量,白天无精打彩,上课注意力下降,而且夜间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长期睡眠不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小孩打鼾不容忽视,如果家长觉得严重,应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寻找病因,及时治疗。

  • 小孩子一年一年不同样,睡觉也是一样。也许一岁多的时候,孩子已经有了比较规律的睡眠习惯,但是一到2岁以后,忽然之间就出现了异常,午间不肯睡一会。这还不是个例,而是有很多例这样的情况,所以必须要正视。

     

    当然,也会有一部分家长觉得太太闹腾,直接取消了孩子的午睡,让孩子玩。但是到晚上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家长是一种奔溃的状态。为什么午间小睡不能盲目取消?如何才能稳定孩子的白天作息呢?

     

    我们先了解孩子如果午间不小睡,会有什么后果?

     

    其一,孩子如果长时间不入睡,会不会晚上睡得好一些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低龄儿童不进行午睡,到晚上的时候会显得格外兴奋,然后把睡眠时间延后到家长比较奔溃的时候,也许家长已经困到不行了,但是孩子还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

     

    其二,就是孩子睡得不安稳,晚上会频繁起来,过分的刺激和长时间的困倦感会导致孩子一整晚都相对比较难以安定下来。

     

    其三,除了孩子不小睡会导致晚间睡眠受到影响以外,还会让孩子变得脾气暴躁。孩子中午不睡觉和中午睡觉的区别真的是比较大的,因为孩子疲倦过度的情况下,大脑就会进行超负荷运转,所以他难以把控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认知能力。随之而来的就会变得一点点小事也会导致孩子火山喷发,一点点话语就会刺激到孩子大哭大闹,并且难以安抚。

     

     

    如果孩子没有午睡,下午的时候发生了情绪异常情况,我们不能错误理解成孩子任性,而是应当知道孩子应该要午睡。按照标准来说,2-4岁的宝宝白天是应当睡一觉的,晚上睡眠时长应当为10个小时左右,总睡眠时长最好在12小时以上。

     

    一般孩子到4岁以上看需要取消午间小睡会比较合理,如果4岁之前的孩子不进行午睡,家长就应当做排查,看看孩子是否有什么原因影响了午睡,改善这一问题。

     

    帮助孩子午睡有技巧,能让2-4岁的孩子尽快进入午睡状态,我们需要掌握如下5个技巧:

     

    第一个技巧:早上让宝宝7点前起床,尽可能不要让宝宝超过7:30起床。

     

    第二个技巧:午睡前把握好孩子的运动量,进行运动消耗。早上起来后,孩子吃完早餐,休息一会以后可以带到户外活动,并且进行运动消耗,接着再回家吃饭,睡觉。体能消耗到一定程度,孩子入睡会比较容易。

     

    第三个技巧:我们需要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睡眠环境给到孩子。

     

    第四个技巧:家长可以一动不动的装睡,让孩子潜移默化地进入睡眠状态。

     

    第五个技巧:午睡时候,关好卧室的门。

     

    以上都是非常好的一些对于2-4岁这个年龄段孩子午睡的建议,当然,凡事肯定会有特殊情况。如果孩子到时到点还是不愿意睡觉的情况下,个人建议不要强求,而是等到下午晚一些的时候,孩子有疲倦感的时候让孩子打个盹,20-40分钟的盹,但是千万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因为时间太长的话很容易会影响到晚间的睡眠。

     

    总而言之,我们千万不要让孩子对睡眠产生恐惧心,要运用小技巧来引导孩子尽快进入梦乡。如果孩子错过了小睡,也没有打盹的情况下,晚上就稍微早一些让孩子睡觉,不要拖得太晚,以免造成孩子过度疲倦而没法入睡。

  • “睡眠呼吸暂停症”全名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它是一种睡眠呼吸疾病,目前病因不明。顾名思义,人体在进入睡眠之后突发不明原因的呼吸暂停之后死亡。

     

    由于发病情况特殊,在睡眠中除非患者自身及时发现并呼救,否则发病之后很难有有效的抢救措施能救人一命,所以一旦在不自知别人更无法察觉的情况下,致死性极高。

     


    由于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找到明确病因,故对于此病的预防只能根据以往类似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发病情况而定。

     

    一般会发生此病的患者多见有如下临床表现:


    1. 打鼾:睡眠中打鼾是由于空气通过口咽部时使软腭振动引起。打鼾意味着气道有部分狭窄和阻塞,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这种打鼾和单纯生理性的打鼾有区别,此病的鼾声音量大,且十分响亮,一般所见于鼾声没有规律,时而出现时而间断。

     

    2.白天嗜睡:“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可能由于夜间呼吸不畅睡眠质量欠佳导致出现白天乏力或嗜睡。

     

    3. 睡眠中发生呼吸暂停:此症状多见于时间较久的深度睡眠中,患者常常在夜间睡眠时出现憋气,甚至因为呼吸不畅而突然坐起,大汗淋漓,伴随濒死感。也有在白天睡觉时出现类似症状的。

     

    4.夜尿增多:正常情况下普通成人一个晚上出现一到两次夜尿,且会随着年龄、季节的变化而有波动。而此病患者夜间由于呼吸暂停导致夜尿增多,个别患者出现遗尿。

     

    5.头痛:由于呼吸不畅出现缺氧,患者多出现晨起头痛明显,类似于感冒症状。

     

    6.性格变化和其他系统并发症:包括脾气暴躁,智力和记忆力减退以及成人常见性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多办法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了解以上症状对于此病的预防大有裨益。如自己或小孩、家人朋友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异常响亮的鼾声如呼吸不畅、难以通气症状,白天精神差、萎靡不振且睡眠质量差,睡眠中常被憋醒、感觉出不了气无法呼吸,没有肾脏疾病而夜尿不明原因的增多,早晨起床常感头昏昏沉沉、头痛难耐,记忆力减退、脾气暴躁等状况时,都需要警醒此病的发生。

     


    对于没有自我辨识能力的婴幼儿,监护人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睡眠及平时生活中的情况,且需特别注意孩子的睡姿。切忌不能模仿网上唯美的照片任由孩子趴在父母胸口或床上睡,因为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发生多见于习惯俯卧而眠的孩子。

     

    最后,有研究表明,肥胖者的呼吸系统及内激素分泌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导致此病发生的一个原因所以关注肥胖问题特别是婴幼儿肥胖是防止此病发生的有效渠道。

     

    注意孩子的均衡营养而不是可以给孩子增重,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防御机制,调整身体机能,且注意关注、纠正平时的睡眠习惯,若有异常及时就医才是防止睡眠呼吸暂停之悲剧的可行之道。

  • 有关孩子性早熟的话题层出不穷,不但速成鸡、催熟的蔬菜瓜果、豆制品等变成了“背锅侠”,就连父母陪睡也无辜“躺枪”。

     

     

    性早熟的发生可能与这4个因素有关。

     

    1.随着经济、医疗环境不断地进步,孩子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疾病发生率降低了,促使孩子的生长发育的潜能完全发挥,逐渐出现生长发育加速的趋势,所以就出现性早熟提前了。

     

    2.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药物。如果孩子长期服用,可能因为血液中的性激素水平上升,导致假性早熟的出现。


    3.过多的心理刺激。由于手机、电视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儿童很早就能从影视节目中,接收到一些超越心理年龄的视觉刺激。

     

    4.受某些疾病的影响。如颅内肿瘤、肾上腺肿瘤、遗传等,儿童也会出现性早熟。

     

    从以上的原因中,发现并没有说父母陪睡会引起孩子性早熟的。但是还是建议父母和孩子分床睡的时间不要太晚。

     

    1.在中国,大多数的妈妈认为,和婴儿同床睡不仅方便母乳,而且能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但是家长却疏忽了婴儿猝死综合症的风险。所以育儿专家建议:小宝宝和父母可以同房不同床,这样方便照顾还能避免风险。

     

     

    2. 当孩子能够自己上下床,上厕所,表达感情的时候,就说明孩子可以分房睡了,如果家长和孩子分房越晚,孩子睡觉时也就越依赖,到真正分床睡的时候就越痛苦。

     

    3. 孩子一般到3岁就开始发现男女有差别了,并能意识到爸爸和妈妈的构造不一样。如果父母继续和孩子一起睡的话,可能会对孩子的性认知发展不利。

     

    孩子什么时候可以独立睡呢?

     

    分床建议3岁,通常来说,父母可以从孩子3岁以后,可以慢慢地尝试和孩子认床睡了,到孩子5岁前完成这个过程比较合适。


    分房建议5岁,对于分房睡觉的时间,等孩子5岁的时候比较合适。因为年龄较小的孩子晚上需要照顾,和父母一起睡比较安心。

     

    家长在尝试和孩子分房睡时,要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要多和孩子沟通,并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以便事半功倍。

     

    1. 给孩子做好心理铺垫。家长可以借助孩子快上幼儿园这个机会,给孩子做一个心理准备,可以告诉孩子说:“长大了,可以上幼儿园了,上了幼儿园就是小大人了,可以拥有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等等这一类的话,让孩子自己慢慢地觉察到自己真的要长大了。

     

    2. 给孩子举办“分房”party。生活需要仪式感,在心理学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在家长准备给孩子分房睡前,可以买一个蛋糕、送孩子一个礼物,并庆祝孩子的“新生活”即将开始。经过鼓励后,孩子会为自己分房睡感到自豪。


    3. 家长陪孩子睡觉。让孩子分房睡,并不是完全把孩子撒手不管,要在孩子睡觉前,给孩子讲故事,缓解孩子的紧张心理,并要等孩子入睡后,家长再离开,这样孩子的内心才不会害怕、缺乏安全感。

     

    4. 多跟孩子沟通。在和孩子分床睡后,家长要经常问孩子:“晚上睡得怎么样?”“有没有不适应,还需要妈妈做什么?”等等,并表扬孩子能自己睡觉的勇气。


    从孩子小时候就习惯和父母一起睡,如果突然让孩子自己睡,难免会抗拒,所以作为父母,切勿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达到分房睡的目标。

  • 宝宝的身高永远都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前几天门诊有家长问我,说自己和老公的身高都不高,担心宝宝以后的个头会随父母,问我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没有可能让宝宝的个子蹿一窜?虽说先天基因是决定身高的因素,但是后天的因素也非常重要,很多宝宝即使父母不高,经过后天的营养锻炼,如果干预比较好的话,比他的预测身高长得更高。今天,我想跟大家说说怎么通过饮食营养帮助宝宝长高?

     

     

    保证母乳,母乳对宝宝长高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婴儿阶段的发育速度极快,是宝宝一生中营养需求最大的时候。而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因其特殊的养分构成,能全部根据宝宝的需要均衡配置,而且还能预防疾病。建议妈妈在分娩后及早开奶,一般建议在1小时内。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6个月以前,按需喂养,即宝宝饿了,妈妈就及时给予母乳。如果条件允许,并且宝宝的辅食添加非常良好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喂母乳。6个月以后,宝宝开始慢慢添加辅食,但是不要断奶。因为奶是宝宝摄入钙的主要来源,人体任何系统的功能都需要钙的参与,对于宝宝长高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添加辅食了,也不能断奶

     

    为什么这么说呢?宝宝骨骼的生长需要钙质的沉积,钙的主要功能是增加骨质密度,强化骨骼。而宝宝主要钙的来源是从母乳或者奶中摄入,所以,即使添加辅食了,也不能让宝宝断奶。添加辅食的宝宝,妈妈们可以这样给宝宝安排辅食!

     

    7~9个月的宝宝:每天奶量600ml~900ml,适量强化铁婴儿米粉、厚粥、烂面等谷物类,肉禽鱼50g,适量蔬菜水果,依据宝宝适应情况,逐渐添加到1个蛋黄或鸡蛋(过敏宝宝可回避,同时增加肉类30g)。

     

    10~12个月的宝宝:每天奶量约600ml~800ml,适量强化铁婴儿米粉、软烂的饭等谷物类,肉禽鱼50g,鸡蛋1个,继续尝试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可自己啃咬香蕉,煮熟的胡萝卜等。

     

    一岁以上的宝宝,保证每天500ml的奶量,主食分配情况按照宝宝的身高体重为标准,各个营养素全面均衡就可以啦!

     

    钙对长高有帮助,但是不可乱补

     

    刚刚上文中提到了钙对宝宝的骨骼发育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钙从奶中摄取就足够了不需要一个劲儿给宝宝猛补钙,吃一些补钙产品完全没有必要。一般正常喂养的宝宝很少会缺钙,更多要关注的是钙的吸收。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或者是混合喂养的八婆包,出生后都要补充维生素D,建议在宝宝出生后两周后每天400IU。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则每天要补充800-1000IU,3个月后再降到每天400IU。

     

     

    想要长得高,还要做到远离垃圾食品

     

    碳酸性饮料中,磷含量过高,特别容易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发育迟缓,而宝宝们又非常喜欢喝,妈妈们要尽量避免宝宝接触到这类饮品。油炸、腌制、膨化食品等,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各种添加剂,重油重盐,长期食用不仅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影响长高,还严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也不要给宝宝吃。而像牛初乳、蜂王浆、动物内脏、禽类脖子这些激素含量较高的食品,经常食用更容易造成宝宝性早熟,骨骼闭合,不再长高,所以这些食物不要再给宝宝吃了哦!

     

    从现在起,均衡营养,多让宝宝运动,特别是多进行户外活动,减少压力,睡好觉,按时预防接种疫苗。宝宝长得比父母高,绝不是梦。​​​​

  • 医生,我儿子痛的厉害,你快给看看怎么回事?一名母亲抱着她的孩子走进了急诊室。

     

    因为剧烈的疼痛,男孩一直哇哇大哭。

     

    孩子病了,父母当然着急,爸爸还在从外地赶回的路上,到了医院后,妈妈也同样不知所措。

     

    孩子叫小宝,今年4岁,按照妈妈的诉说,今天下午孩子只是微微有些痛,本以为肚子受凉了,于是拿来毛巾热敷,却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宝的腹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心急如焚的妈妈赶紧带着孩子来医院。

     

    那么,导致孩子腹痛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

     

    通过检查,医生赫然发现,小宝的右侧腹股沟处有一个突起,难道是腹股沟疝,医学上,孩子出现腹股沟疝是非常常见的,这是因为孩子的腹壁薄弱,肌肉的发育尚未完全,所以腹腔里的器官有可能通过薄弱的部位突出来,最常见的是肠管突出。

     

    但继续检查,更糟糕的是,医生发现孩子的右侧阴囊,竟然也是空虚的。

     

    由此可以断定,小宝所罹患的正是隐睾症,它是蛋蛋下降异常,不能降至阴囊,从而停留在腹膜后或腹股沟管,它也是男性儿童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在我们泌尿外科,我们习惯称这种是坏蛋,如果在1岁以内,有下降的可能,如果1岁之后仍然未下降,也可以使用一些药物促进下降,但如果超过2岁以后还是没有下降,那么很遗憾,可能需要手术切除了。

     

    因为坏蛋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它不但容易合并腹股沟疝,还有可能出现急性扭转,从而导致剧烈的腹痛,随着时间的延长,萎缩的坏蛋还有可能恶变。

     

    像小宝这种情况,因为已经四岁了才被发现,所以不可能再自行下降了,再加上现在引起了严重的扭转和腹股沟疝,必须要立刻手术切除。

     

    听完医生的话,妈妈难以置信,失声痛哭。

     

    而小宝,则不知所措地望着妈妈,他显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最终,经过两个小时的急诊手术,小宝转危为安,医生切除了他的一个坏蛋,不过好在另一侧还是健康的,所以应该不会影响以后的生育。

     

    不过,小宝的父母也真是够粗心大意的,孩子少了一颗蛋,竟然到四岁都没发现……

  • 现代孩子的营养越来越好,很多孩子都出现了长高过快、发育过早的现象。一些家长认为这说明孩子的身体好,是个好事情。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认知!身高过快增长或发育异于常人,有可能是孩子性早熟了。那么性早熟是啥?性早熟有哪些症状呢?

     

     

    一、儿童性发育顺序: 


    女孩:乳房发育、阴毛和外生殖器改变、腋毛生长、月经来潮;


    男孩:睾丸容积增大、继而阴茎增长增粗、阴毛腋毛生长、声音低沉、出现胡须以及遗精。

     

    如果性发育顺序异常,需注意排除外周性性早熟、不完全性性早熟等其它疾病。

     

    二、儿童青春期发育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 


    (1)血液生化及激素水检测 


    血的生化检查

     

    肝肾功能、癌胚抗原(鉴别肿瘤生化指标之一)、血糖、血脂等常规检查。


    激素水平


    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肝肾功能,有时还会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血糖、胰岛素水平、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的测定。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 

     

    性早熟儿童血中的激素基础值水平可能正常,GnRH 激发试验期间会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样,了解激素的节律情况,同时也是需要生长激素补充或者性激素抑制等治疗判断标准之一。 

     

    (2)骨骼发育监测 


    骨龄的检测


    进行左手或非优势手的 X 线检查,初步判断儿童发育年龄。


    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是反应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儿童骨发育钙质是否缺乏的重要参考。 


    (3)乳房、下腹部、盆腔及腹件超声及颅脑影像学检查 

     

    腹部 B 超

     

    乳房、下腹部、盆腔及附件超声可以用来检查性腺器官结构和形状发育的情况,可以发现乳房大小、形状、卵巢或者睾丸、肾上腺的异常。

     

    颅脑MRI或者CT检查

     

    都是利用医学影像学设备扫描颅脑形态结构,诊断和鉴别颅脑结构,可排除肿瘤等器质性病理改变。 


    三、儿童性早熟有哪些症状

     
    (1)身高的年生长速率高于正常儿童;

     

    (2)骨龄超过实际年龄 1 岁或 1 岁以上; 


     (3)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孩 8 岁前、男孩 9 岁前),以女孩出现乳房结节、男孩睾丸容积增大为首发表现;


    (4)性腺增大,盆腔超声显示女孩子宫、卵巢容积增大,且卵巢内可见多个直径>4mm 的卵泡;男孩睾丸容积≧4ml;


    (5)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启动,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性激素大于青春期水平。 


    性发育开始时间与遗传、环境、肥胖等多种因素相关。根据全球各地调查显示,目前女孩乳腺发育的年龄明显提前,但初潮年龄仅略提前。 
     

      


    四、真假性早熟要辨别

     
    (1)真性性早熟


    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提前启动:下丘脑提前分泌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活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从而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提前出现,有正常发育程序。


    性腺发育的 B 超检查依据,身高增长速度在童年期较平稳的基础上呈现快速增长;促性腺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部分儿童有骨龄提前现象,但无诊断特异性 。


    (2)假性性早熟

     

    由于各种原因(性腺肿瘤、肾上腺疾病、外源性含雌激素的药物、食物等)引起的体内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水平,故第二性征提前出现,但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
    性腺大小在青春前期水平,促性腺激素在青春前期水平。

  • 在儿童3~7岁读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身高的黄金生长期,这个阶段孩子的身高生长速度特别快,几乎是每个月都在生长,并且这个阶段身高比较高的孩子,在以后的成长发育阶段会长得更高。

     

    然而,在这个阶段,有的孩子就是不怎么长个子,半年下来只长了一公分,本来已经是读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了,可从身高来看,和读幼儿园小班孩子差不多高。之所以会出现这个个子长不高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这几个原因导致的。

     

    不喜欢吃饭

     

    人们日常所需的营养都是从食物获取的,丰富的食物就是最好的补品。

     

    一般身体健壮、身高较高的孩子,他们的胃口都比较好,水果、蔬菜、肉只要是能吃的他们都会吃。

     

    反之,那些长得比较瘦小的孩子,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吃顿饭就好像是把他打了一顿似的,唯一比较喜欢的吃东西就是零食。

     

    如果自己的孩子存在这种情况,家长们一定要采取措施改正孩子的这种行为。

     

     

    首先,要切断孩子们零食,不管孩子有多饿,一定不能拿零食给他吃,饿了只能吃饭;

     

    其次,买一点开胃的食物给孩子吃,再者就是在做饭的时候,多搞一些花样,让孩子带着好奇心去吃饭,对吃饭产生兴趣。

     

    不爱运动

     

    个子矮小的孩子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爱运动,沉迷于看电视、玩手机。其实孩子的这个坏毛病跟家长有关,上幼儿的孩子本来就是天生好动的,他们之所以不喜欢运动,主要是因为家长不带着他们去室外运动。

     

    家长们一回到家就是玩手机、看电视,孩子们自然有样学样。所以要想自己的孩子喜欢运动,首先家长就要做出表率,放下手机,关掉电视,主动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室做运动。

     

    带着孩子做运动时,家长尽量让孩子多做一些拉伸性的运动,例如跑跳、跳绳、打篮球等等,因为在做这些拉伸运动时,孩子的身体能得到舒展,刺激骨骼生长,更有利于孩子身高的生长。

     

    营养元素补充单一

     

    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个子矮小之后,也都十分重视,会去买一些补钙产品来给自己的孩子吃,可是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补充的元素太单一了,虽然钙是促进骨骼生长的主要元素,但是单靠钙是完全不够的。

     

    还需要维生素来帮助身体吸收钙,尤其是维生素D,它和钙就是黄金搭档,当钙和维生素D相遇时,钙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所以在给自己的孩子补钙时,不要就只让他吃钙片,一定要搭配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者和一些补充维生素的补品混合在一起吃。

     

     

    孩子的身高对孩子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择业,还是择偶,身高较高的人都有明显的优势。

     

    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身高,就是孩子们未来身高的基础,如果这个阶段的孩子身高偏矮,家长们一定要多想些办法,帮助自己的孩子把身高基础打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提起好头型的代表,那必定少不了刘亦菲。

     

    神仙颜值配以神仙后脑勺,是凡人们无法企及的高度。

     

     

    毕竟拥有一个这样的头型实属不易,快伸手摸摸你的后脑勺是扁的还是圆的。

     

    扁头人的痛也许只有自己才懂:

     

    “后脑勺像被刀切过一样”

    “脑袋就像被砖拍过一样”

    “扁头扎上马尾就像后脑上安了一个水龙头,扎上丸子头就像安了一个门把手”

    “扁后脑勺+扁五官,就是一个行走的长方体”

     

    想象一下,一个饱满圆润的皮球被压扁,从正面看,可不就是又大又宽。

     

    举个例子,雷佳音和刘昊然的头围同是61cm,但看正脸却感觉刘昊然头更小,还不是因为刘昊然有后脑勺,所以脑袋是前后长,而雷佳音的脑袋是左右宽。

     

    除了天生扁头,还有婴儿时期睡觉的锅。

     

    千万别给孩子睡扁头了

     

    因为婴儿的头骨比较软,所以比较好塑形。

     

    在中国的习惯里,父母喜欢给孩子睡一个“扁头”,让婴儿长时间采取仰卧睡姿,甚至在后脑勺垫上书本或者硬枕头来确保让后脑勺变平,后脑勺睡平了,脸部就会跟着变大、变宽。

     

    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审美里,扁头更好看,并且在传统思想里,认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脸型有福气和官相[1]。所以老一辈的人给孩子睡一个扁头,寄托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当你向父母抱怨给自己睡个扁头的时候,说不定他们丝毫不会理会你的痛苦,反而还洋洋得意。

     

    但是,只有扁头本头知道,后脑勺平不平、脸宽不宽和当不当官没什么关系,但是和颜值有很大的关系!稍不注意,就会睡成派大星或者海绵宝宝同款后脑勺。

     

     

    并且,如果用硬物强行改变宝宝的头型,还有可能会令宝宝患上扁头综合症,就是头骨后位或侧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扁平畸形,通俗来讲,就是脑袋歪了。

     

    扁头综合症不仅影响颜值,严重的畸形会使婴幼儿脑容量不足,危害智力正常发育。

     

    如何睡一个好头型?

     

    可以通过干预,帮助宝宝睡好一个头型。

     

     

    调整睡姿

     

    婴儿睡觉时持续保持一个方向,不仅会容易睡成扁头,还容易睡成歪头。所以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帮他调整一下睡姿。

     

    避免让宝宝长时间躺在床上

     

    当宝宝不睡觉的时候,多抱抱他,减少在躺在床上的时间,可以减轻因长时间平躺对头部造成的压迫。

     

    最好不使用定型枕

     

    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专供婴儿使用的定型枕,但定型枕不推荐使用,不仅对宝宝睡头型帮助不大,过高过硬的定型枕还有窒息的危险,并且宝宝在1岁之前其实不需要枕头。

     

    注意观察宝宝的头型变化

     

    观察时,要从宝宝的脑袋的后部和顶部看是否对称,从侧面看后脑勺是否饱满。可以选择宝宝洗完澡后观察,此时头发紧贴在脑袋上,比较容易判断头型。

     

    我已经是扁头了,还有救么?

     

    天生头型不好的也别放弃,下面这几种方法可以伪造一个圆润的脑袋。

     

    蓬松法

     

    扁头也可以扎高马尾和丸子头,不过千万不要太过实诚紧贴着头皮扎头发,诀窍是让后脑勺的头发保持蓬松,利用头发撑起一个假的后脑勺。

     

    剪出层次法

     

    这一条针对的是短发的小伙伴,找一个靠谱的tony,把后脑勺的头发剪出层次,用头发堆出一个后脑勺。只要没有人上手去摸,就不会被发现。

     

    帽子遮法

     

    帽子可以说是懒人必备了,头油了帽子可以遮,头扁了帽子也可以遮。选择一顶可以盖住后脑勺的帽子,省时又省力。但是注意,过于贴合头部的棒球帽反而会暴露头型缺陷哦。

     

    不过,既然头型已经无法改变,Dr.京还是建议大家放平心态,毕竟,你的美丽之处可不仅仅在于头型哦。

     

    参考资料:
    [1]宋兆麟. 满族睡扁头习俗探讨[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8(2):45-48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