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关于乙肝的真相

关于乙肝的真相
发表人:曾沣
一、乙肝什么的,一点都不可怕呢!
乙肝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传染病了。根据 2006 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乙肝病毒携带率大约在 7.18% 左右,也就是说每 14 个人里面就有 1 个人会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但多数人对于乙肝的传播途径却一知半解,对于发病过程和疾病转归语焉不详,一味的恐惧乙肝和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甚至到达了谈肝色变的程度。这种对待乙肝不理性的态度一度曾是社会的主流看法,甚至在国家修订前的《公务员录用标准》里,乙肝携带者都是拒绝录用的标准。
 
但实际上,无论从医学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这种歧视都是错误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携带者和乙肝病人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而且从乙肝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来讲,这种畏之如虎,甚至拒绝跟乙肝病人接触的态度显得十分愚蠢。
 
二、抗原抗体们的五角关系
谈到乙肝,人们的第一个反应大概是「大三阳」、「小三阳」和「两对半」这种类似接头暗号之类的词语了,实际上这些词只是对乙肝相关检查和检查结果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虽然这些词语不一定非常严谨)。
 
乙肝检测中主要针对的是以下 5 种,而「大小三阳」和「两对半」也就是这 5 种抗原抗体的不同检测结果,他们之间的「五角关系」实在是令人有些晕头转向。
 
HBsAg,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b,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HBeAg,即乙肝病毒e抗原;
 
HBeAb,即乙肝病毒e抗体;
 
HBcAb,即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前面四项两两成对,最后一项落单时,就称为「两对半」。
 
1. 而这五胞胎中的老大: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检验乙肝感染的最直接指标,除非是疫苗注射后 72 小时内检测,否则该项指标阳性就意味着体内存在乙肝病毒;
 
2. 他的孪生兄弟乙肝表面抗体(HBsAb)则是检查疫苗免疫是否成功的一项指标。
 
老三老四则是一对检查治疗进展的抗原抗体。
 
3. 老三乙肝 e 抗原(HBeAg)用来检验治疗进展,该项阳性的话表示现在病人感染性强;
 
4. 老四乙肝 e 抗体(HBeAb)在身体大量杀死病毒时出现,表示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比较低;
 
5. 而最后的小五:乙肝核心抗体(HBcAb),跟乙肝表面抗原一样是乙肝病毒存在的依据,在乙肝急性期时常见。
 
大小三阳通常指老大和小五都是阳性,而区别仅在于老三老四谁是阳性,老三是阳性的时候为「大三阳」,老四是阳性的时候为「小三阳」。值得注意的是,民间传说中「大三阳」比「小三阳」好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单一的「两对半」检查结果仅仅代表乙肝免疫标志物状态,而病情轻重还要根据临床体征和肝功能检查等一系列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
 
三、感染者=携带者?这可完全不一样!
 
由于人种的原因,在乙肝疫苗发明之前,乙肝病毒在亚洲地区肆虐严重。根据台湾的资料,在 40 岁以上的台湾居民中,大约有 90% 以上的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而 1992 年我国开始将乙肝纳入到免疫规划类疫苗之前,我国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大约是 9.75% 左右。
 
这里要明确一个概念,感染者不等于携带者,而携带者也不等于病人。
 
一般来说,人体受到外来病原体侵袭的过程跟国家遭受侵略的过程类似:敌军进入国境被发现之后会遭受到激烈的抵抗,假如入侵的敌人数量不多,战斗力不强的话很容易被国内军队消灭,同时国内军队经过锻炼也增加了战斗经验,在面对同种敌人时将更容易战胜;但是假如入侵的军队数量很多,战斗力很强大,那么国内军队消灭他们就不那么容易,而一旦让入侵的军队扎稳脚跟,建立根据地,战斗将会变成一个打打停停的拉锯战。
 
而乙肝病毒的感染过程就跟上述过程一样,仅仅在低水平程度上接触乙肝病毒,或者干脆就是接触疫苗,那么人体是不会感染乙肝的,也不会传播乙肝病毒,反而会获得免疫力。但是假如多次大量接触乙肝病毒的话,那么就有可能成为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具有了传染性。假如乙肝病毒在体内不造反,与体内的免疫系统相安无事,那么携带者跟健康人也没有区别。但是假如乙肝病毒在体内捣乱,影响到肝功能的话,那么携带者就会变为乙肝病人。
 
 
 
四、正常接触传染乙肝?10000 个喷嚏都不够!
传染病的传播有三大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中无论控制了哪一个,都能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而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的正常接触中,健康人是不会感染乙肝病毒的。
 
更重要的是,乙肝是完全能够预防的。目前我国实行的预防接种策略是要求出生后 24 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这样可以尽早的使人体产生抵御乙肝侵袭的能力。同时,乙肝的感染可能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实际上,我国乙肝传播途径最常见的是母婴传播,多数乙肝的慢性感染者在接触乙肝病毒时都是小朋友。研究显示,5 周岁以上的人群感染乙肝之后,90% 以上的病例都能自动清除病毒,而仅有 10% 不到的人将会发展为慢性肝炎或病毒携带者,而这个比例在 5 岁以下的儿童中大约为 90%。因此,对于一个已经接受过乙肝疫苗全程免疫的成年人,完全不必担心在生活中感染乙肝;而对于小朋友,则应该尽早的接种乙肝疫苗,获得免疫力。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慢乙肝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的疾病,通常分为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等。

     

     

    乙肝在人体内的潜伏期,通常为6周到6个月不等。潜伏期的病人通常无明显症状,不易发现。乙肝的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及性传播。

     

    潜伏期

     

    从乙肝病毒入侵人体后,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为乙肝潜伏期。乙肝潜伏期一般为6周-6个月,其间无明显症状,所以不易被人发觉。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如果身体抵抗力强,免疫功能正常,而且治疗及时,那么乙肝病毒会很快被清除,乙肝在急性期就能治愈。

     

    但一旦乙肝病毒没能及时清除,乙肝会转为慢性,病毒会长期携带,检查表现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6周-6个月,平均3个月。

     

    潜伏期的长短与受传染的途径及感染病毒多少与人体的抵抗力有一定的关系。

     

    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注射(或输血)感染的潜伏期较短,平均约65天左右,经体液或口感染的潜伏期较长,平均约98天左右。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潜伏期

     

    乙肝病毒携带者潜伏期可长可短,长者可达数十年。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患者的遗传、种族、年龄及感染方式等方面的因素。

     

    众多的迁延性和活动性肝炎,甚至于肝硬化常常由病毒携带者发展而来。

     

     

    一般认为,慢性病毒携带者的15%-20%可能向显性肝炎方向演变。

     

    因此,病毒携带状态更像是潜伏在人体中的一枚不定时炸弹,可能在一些外因(诸如重度疲劳、酗酒、悲伤等因素)和内因(重叠感染其他病毒、病毒基因变异等因素)作用的条件下,突然发病。

     

    因此,把病毒携带者视为不稳定的高危人群是恰当的,及时的防范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鉴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以肝胆湿热和肝郁脾虚两种证型为主要证型。

     

    我们提出以“清热利湿”、“疏肝实脾”为主线,再根据不同证型的兼挟症候,虚实轻重,适当加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01、清热利湿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中,湿热常贯穿其始终。

     

    患者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如纳呆、恶心、腹胀、肢倦、口苦等,部分患者把这些症状归结为胃病,耽误了病情,中医病机责之于湿热疫毒蕴结中焦脾胃;

     

    若患者出现身目黄染、尿黄等黄疸表现,中医病机则为湿热熏蒸,肝胆疏泄失常,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

     

     

    因此清热利湿为本病主要治法。肝胆湿热证临床上多见于男性患者,尤其是勤于应酬、过度饮酒、过食肥甘者,容易滋生湿热,导致疾病发生发展。

     

    由于湿热在每个患者表现程度和部位不同,临床上要辨证施治,如辨湿热轻重、辨三焦部位,灵活运用祛湿清热之法。

     

    又因本病病程较长,常兼有虚症,故在清热利湿药物选择上尽量避免过于寒凉,多采用健脾利湿、清热而不伤正之品,如茵陈、黄芩、茯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

     

    02、疏肝实脾

     

    肝郁气滞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机,因此治疗上必须疏肝解郁。

     

    尤其是女性患者,常伴有肝郁之症,可见两胁疼痛、喜叹息、急躁易怒、夜寐欠佳、月经不调等肝郁气滞症状。

     

    故常在用药时加入柴胡、郁金、川楝子、香附、佛手、黄精、玫瑰花、合欢皮等品。

     

    《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枯,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鉴于肝郁脾虚证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为主要证型,且是常见相兼证型,由此可见实脾的重要性。

     

    “实脾”包含“健脾”,可用茯苓、猪苓、白术、淮山等健脾化湿;或用山楂、麦芽、谷芽等运脾消导,以消为补。其中,山楂一味,被认为味酸入肝而不敛,既可消食运脾,又能活血化瘀。

     

    此外,脾与胃互为表里,在健脾的基础上加用顾护胃气药物,其中葛根最为常用,取其升阳,鼓舞胃气,生津功效。

     

    03、补肾

     

    慢乙肝患者机体长期处于正邪相持过程,脏腑阳气不断削弱,无力驱邪,致使病情缠绵难愈。

     

    肾为阳气之根,内藏“元阳”。在“元阳”的温煦鼓舞下,肝阳得以疏泄;脾阳得以斡旋上下,生化气血,脏腑功能强盛,才能祛邪外出。

     

    补肾可分为温肾阳和滋肾阴两方面。本病基本病因以湿热为主,故在选方用药方面,主张温而不燥,补而不峻,兼有温养肾阳和补益肾阴之效。

     

    04、清余邪

     

    慢乙肝发病过程易产生湿、热、毒、瘀、痰等病理产物,导致气滞、血瘀、湿阻等症。因此在治疗上需辅以理气化痰、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法。

     

    微循环障碍及瘀血存在于各型慢乙肝之中,活血化瘀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促进炎症病灶的消退及增生性病变的软化与吸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肝具有“主疏泄,喜调达”、“肝藏血”的生理特点,故在慢乙肝治疗同时,应注重调理气血。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传染方式

     

    从乙肝病毒入侵人体后,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为乙肝潜伏期。乙肝潜伏期有传染性,乙肝病毒存在于乙肝患者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

     

     

    乙肝患者的传染期比较复杂,很难说出一个确切的日期,一个人如果经注射发生乙肝病毒感染以后,在12天到24周内均有可能在血液中检查出HBsAg(乙肝表面抗原)。可见乙肝在发病前几周就有了传染性。

     

    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都可以认为有传染性

     

    慢性乙肝患病日久,会沿着"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三部曲",所以患乙肝后应采取治疗措施,并定期检查身体。

     

    乙肝潜伏期会传染吗?这是关键时刻,很多乙肝家人在莫名奇妙被感染之后就尤为恐惧,认为乙肝病毒是无孔不入。这一度引发人们谈乙肝色变,事实上是如此呢还是另有说法呢?

     

    乙肝潜伏期就是指从乙肝病毒入侵人体以后到乙肝症状出现这一时期,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并不会马上发病,都会有一定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感染者没有症状表现,不易被发觉。乙肝潜伏期时间或长或短,很多人都以为乙肝潜伏期不会传染。

     

    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都有一个潜伏期,而乙肝潜伏期的长短主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感染方式等来决定。

     

    但是乙肝潜伏期也会进行乙肝传播,也是会传染的。其实只要体内已含有乙肝病毒,不管有没有症状表现,都是会传染的,只是传染强弱不同而已。

     

     

    一般来讲,潜伏期的乙肝传染性很弱,生活接触传染可能性不大,乙肝潜伏期的传染大多存在于血液、母婴和性生活传播,尤其是母婴。

     

    因此我们建议女性怀孕前,一定要做好全面检查工作。​​​​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检查方法

     

    乙肝病毒潜伏期一般来说是6周---6个月,从感染到血中出现HBsAg的时间间隔,与接种和感染的途径及其数量有关。

     

    如数量大,则时间间隔短,约3周。如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在输血后2周可检测出HBsAg。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可在接种后6天检测HBsAg。

     

    如数量小,则间隔时间长,可达4个月,甚至在6个月以上,在HBsAg出现后7周出现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此时常常接近HBsAg滴度达高峰时间。

     

    有人认为症状和肝功能异常出现的早迟和感染途径有关,经血感染65天,经口感染者98天在血液中出现HBsAg。

     

     

    乙肝病毒感染后不一定会有症状显示,如在自限性感染时,大多数病人的HBsAg在血中持续时间为6周:最长达20周。

     

    一般在肝炎症状出现后4周内大多消失。通常在患者血清转氨酶达高峰后12周消失,如超过6个月仍不消失,患者可能变为慢性肝炎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HBsAg无症状携带者的HBsAg持续存在血中可达数年、数十年,甚至终生。虽然无症状和体征,肝功也大多正常,但肝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饮食禁忌

     

    乙肝患者饮食应该忌辛辣食物,因为辛辣食品会引起患者的消化道功能障碍使得患者消化功能减弱。

     

    烟也是乙肝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戒掉的,因为烟草中烟油多种的有毒物质,会造成肝脏功能损伤,对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不利。

     

    酒是乙肝患者生活中必须要戒的,因为酒精大部分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引起肝细胞的坏死,因此肝病患者应该不饮酒,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造成肝病的反复发作。

     

     

    不吃加工食品,乙肝患者之所以忌食加工食品是因为这些食品中加入的防腐剂对肝脏都是害的,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乙肝患者应忌食用抗生素和激素,因为是药三分毒,药物对肝脏是有损害的,乙肝患者应该在医生的知道下合理用药。

     

    乙肝患者应该避免乱用补品,因为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对病情时有帮助的,而乱用补品,造成滋补不当,就会导致肝脏功能失调,对身体恢复不利。

     

    乙肝患者饮食禁忌之七忌过多的使用高蛋白饮食和高铜饮食,这主要是因为多吃这些食物就会使本身消化功能不完善的乙肝患者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症状。​​​​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门诊来了一个小姑娘。

     

    “大夫,我体检说我的转氨酶升高,我来查查是怎么回事。”

     

    我问具体哪一项高?高多少?

     

    小姑娘说不知道,单位体检,然后通知她让她到专科医院来复查。

     

     

    我问你以前有没有慢性肝病,比如乙肝、丙肝,有没有饮酒?用药?

     

    这些常见的原因小姑娘都否定了。

     

    我再一看小姑娘脸盘比较圆润,也不是那种典型的胖。穿的略厚,也看不出胖不胖。

     

    我说,我把你的肝功能复查一下,看是哪一项高,高多少,需不需要治疗,然后再针对病因进行一些检查。

     

    结果出来后,谷丙、谷草转氨酶、谷酰转肽酶升高接近2倍,B超提示脂肪肝。我还给开了弹性扫描,小姑娘羞涩地说由于腹部脂肪太厚,弹性扫描无法做成功。

     

    那这样病因就出来了。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原名非酒精性脂肪肝。就是由于肥胖引起的脂代谢紊乱,导致的脂肪肝。因为目前肝功能异常,到了脂肪性肝炎的阶段,所以现在必须要重视,要控制体重,要改善肝功能。

     

     

    详细的给患者讲了怎么去减肥,怎么去控制体重,开了一些保肝的药后,嘱咐小姑娘一个月后来复查。我要看她体重的情况,如果体重不下降,脂肪肝就很难改善。

     

    其实很多人不把脂肪肝当回事,认为自己就是胖了点,实际上脂肪肝到肝炎、肝硬化、肝癌也就这几步。脂肪肝是一个可以逆转的疾病,注意掌握方法,有恒心,有毅力,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以往,人们认为肝炎病毒尤其是乙肝病毒只能在人体的肝细胞中繁殖复制。

     

    近年来随着检测方法的进展,发现乙肝病毒还可以感染人体肝脏以外的一些组织。

     

    可以说,乙型肝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出现肝外多系统病变。主要由于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相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肝外多种组织造成组织损害。

     

    常见的肝外表现有

     

    (1)关节炎

     

    在急性乙肝前驱期,约20%~40%的患者发生关节痛或关节炎,这种情况常被忽视。受累的关节常为单个,也可以多个,以腕、肘、膝关节多见,无剧烈疼痛,与游走性风湿性关节炎颇相似。

     

    (2)皮肤病变

     

    其特点是在关节症状出现不久,半数病人可有皮肤改变,从红斑到丘疹或淤斑,最后发展成为血管神经性水肿。慢性乙肝则可出现结节性红斑等。

     

     

    (3)心血管病

     

    可出现心肌炎、心包炎;可侵犯动脉血管而发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此病可发生于肝炎前、肝炎期间或肝炎后。

     

    (4)肾脏病变

     

    较多见,早期出现蛋白尿、血尿,甚至出现颗粒管型,形成免疫复合物肾炎,起病时,以肾炎表现为主,一段时间又转为以肾病表现为主,无一定规律可循。

     

    (5)消化系统

     

    肝炎早期胃肠黏膜可出现炎性改变,故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慢性肝炎常出现肠壁黏膜水肿。此外,胆管炎、胆囊炎也很常见,还多见于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6)血液系统

     

    急性乙肝常有不同程度的血象改变和骨髓再生不良,肝炎,后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男多于女,病情进展较快。

     

    由此可见,乙肝病毒不仅有明显的嗜肝性,还有泛嗜性。

     

    这就提醒人们在诊治乙肝的同时,要注意有无其他器官组织的损害。在诊治其他疾病时,也要考虑到是否与肝炎病毒感染有关的并发症,以防误诊漏诊,延误治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说起乙肝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这种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影响很大,并且还有极强的传染性,并且治疗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预防疾病的产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乙肝的基本常识有哪些呢?


    据医学计算显现,当前乙肝的患病比例到达了10%摆布,它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首要的传达路径有母婴传达、医源性传达、输血传达、亲近日子触摸传达和性传达。也就是说,该疾病的发作没有年龄和性别的约束,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也许患上这种病。乙肝的医治首要是药物医治和饮食疗法.就当前的医学材料记载,该病的治愈率仅为0.0001%。依据病人乙肝病毒杂乱程度和患病时刻等的不一样,通常医治的周期为3到6个月。

     


    乙肝的医治周期或长或短,病人所饱尝的折磨是无法估计的,所以,乙肝的避免和保养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关于乙肝病毒的操控,最底子的当然是从其传达路径入手。只要较好地切断了传达源头,才干有效地确保削减该病的患病几率。


    乙肝病毒的五大传达路径前面现已提到过了,这儿先说一下母婴传达。孕妈妈在怀孕时期,胎儿被传染乙肝的概率是10%摆布。而假如妈妈是“大三阳”病人,她的孩子出世后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也许性到达90%到95%。其间,E抗原阴性的乙肝妈妈,她生下的孩子感染乙肝的几率略微低些,最少比E抗原阳性的低一半,大概是40%到45%摆布。为了避免孩子感染乙肝病毒,当前最首要的就是给新生儿打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而为了避免乙肝病毒的医源性传达,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清洁知识的宣扬、教学和清洁器械的管理作业,特别是血液制品的管理,由于假如输入了被HBV感染的血液或许血液制品,那就会直接导致乙肝的发作。所以必定要做好完全消毒的作业,确保一人一针一管,提倡使用一次性的打针器,让病人有一个真实洁净的恢复环境。


    而关于亲近日子触摸感染,打针乙肝疫苗能够起到高效而安全的避免和操控的效果。此疫苗的打针能够按照0、1、6月这样的程序,在三角肌处打针。通常来说,血源疫苗每次10~30μg,重组疫苗5~10μg。

     


    为了操控乙肝病毒从性传达上分散,必定程度上的阻隔是很有必要的。假如你是乙肝病人,那就要采纳活跃的医治办法;假如你是乙肝病人的性伴侣,那就应当赶忙去打针乙肝疫苗,并且尽也许不要和病人有性触摸。


    乙肝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很多人一说起这种疾病都会十分惧怕,所以我们以后一定要做好充足的预防工作,尽量避免疾病的产生,同时如果自己不幸患上这种疾病,就要积极进行治疗,坚持治疗才能恢复健康。

  •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型肝炎流行情况比较严重,每年有上百万的新生儿进入乙型肝炎的行列,而母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所谓的母婴传播,是指患有乙肝或体内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期间或分娩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也叫垂直传播,是乙肝病毒最重要、最具威胁性的传播方式。

     

    所以,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妈妈、准妈妈们常常非常困扰,总担心自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我们这就来给乙肝妈妈们解答一些常见困扰问题。

     

    乙肝妈妈能生出健康的宝宝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要做一个特殊的步骤。就是如果准妈妈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建议在宝宝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一针乙肝疫苗以及乙肝免疫球蛋白来阻断母婴传播,然后在后续的 1 月龄和 6 月龄分别接种 1 剂乙肝疫苗,从而达到充足而持久的保护。

     

     

    剖宫产能减少母婴传播吗?

     

    有的乙肝妈妈认为剖宫产会减少母婴传播的几率,故而放弃顺产,专门选择剖宫产。事实上,剖宫产不会增加乙型肝炎母婴阻断的成功率,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进行联合免疫,即宝宝出生的12小时内尽早完成乙型肝炎疫苗和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在1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乙肝疫苗,

     

    乙肝妈妈能哺乳吗?会不会把乙肝传染给宝宝

     

     

    都说母乳喂养好,不仅对宝宝健康有好处,还能增进亲子感情,可乙肝妈妈能母乳喂养宝宝吗?

     

    这里要弄明白“乙肝携带者”和“乙肝感染者”的区别。如果妈妈是乙肝感染者,那么,宝宝在出生时没有做任何措施的话,就容易受到感染。如果妈妈是乙肝携带者,只要乙肝病毒DHA载量为阴性,就说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复制,只是携带,而非感染。这样的话,在宝宝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便可以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了。

     

    如果因为各种不可抗的原因,导致当时没有按时接种,那么一旦符合条件后应立即接种。当乙肝携带者血液中的乙肝病毒DNA载量超过10的6次方,就说明乙肝病毒在母体内复制了,这时就不能母乳喂养了。所以,对于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分娩前都应做乙肝病毒DNA检测,才能确定能否母乳喂养。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尽管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体液,一般的接触并不会传播,然而生活中处处都有意外。

     

    那么当有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抽血检查

     

    应立即检测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建议3个月和6个月内复查。

     

     

    2、主动和被动免疫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 mIU/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μg)。

     

    3、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对已经确定的HBsAg(+)者,应按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建议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检测,并对其中的易感者(该三种标志物均阴性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 DNA水平,与血清ALT、AST或胆红素水平无关。

     

    对慢性HBV感染者及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除不能捐献血液、组织器官及从事国家明文规定的职业或工种外,可照常工作与生活,但应定期到医院就诊。

     

    4、切断传播途径 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文身等所用的器具应严格消毒;

     

    注意个人卫生,杜绝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

     

     

    若性伴侣为HBsAg(+)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采用安全套;

     

    在性伙伴健康状况不明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以预防乙型肝炎及其他血源性或性传播疾病;

     

    对HBsAg(+)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接触到母血的机会。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诱发原因

     

    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研究发现没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越小慢性化的机会越高,主要是因为年龄越小,免疫系统不完善,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较差,是诱发乙肝的原因。

     

    肝细胞病变取决于细胞免疫答应,临床表现不同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若感染乙肝病毒后成为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则表明机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发生免疫应答,繁殖则说明处于不完全免疫耐受,是诱发乙肝的最主要的原因

     

    潜伏症状


    乙肝潜伏期基本没有什么症状,如果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活动,复制繁殖,则可以出现临床症状,常见症状有:感觉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感到恶心、厌油、腹泻。

     

    病人有时会有低热,严重的病人可能出现黄疸,这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延误治疗,少数病人会发展成为重症肝炎,表现为肝功能损害急剧加重,直到衰竭。

     

    同时伴有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害,病人会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少尿、无尿、腹水、意识模糊、谵妄、昏迷。

     

    当人体感觉似患感冒、疲倦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甚至有轻咳、低热、浑身不适时就应及时观察尿色。

     

    肝炎引起的尿黄早于眼及皮肤发黄,如尿色变黄,则应立即去医院化验肝功及乙肝两对半。

     

    但也有人刚开始表现为腹胀、腹痛或腹泻,随之出现恶心、尿黄,这时应及时就诊,先排除肝病,特别是无黄疸型乙肝,然后再考虑其它。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常常感觉胃痛、吐酸水或苦水,也要警惕。

     

    因为肝病有时也表现为胃不舒服,易误诊为胃病,所以还应检查肝功能予以确认。

     

    如发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口干舌燥、皮肤痛痒、腹胀、腹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有可能已感染肝炎,应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疾病症状

     

    1.感冒,食欲不振,全身症状

     

    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低热等症状,同时肝炎患者还有尿黄以及皮肤发黄等明显症状,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

     

    2.胃胀、胃痛

     

    这个时候会出现胃胀,以及吐酸水等,这个时候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病,其实这很有可能是肝炎发病的征兆,同时还可能有浑身无力、腹痛、皮肤瘙痒等,这说明肝病比较痒,必须尽快进行治疗。

     

    3.肝区疼痛

     

    肝区发生疼痛的时候,这会说明乙肝病毒正在复制,并且比较活跃,肝区会出现隐隐不适,并且会有厌油、腹泻等伴发症状,严重的肝病患者有黄疸、少尿等。​​​​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慢性乙肝是一种常见的肝病,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核苷类药物主要有五种,包括替诺福韦酯、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替比夫定。其中,替诺福韦酯是近年来新上市的一种药物,它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目前尚未发现明确的耐药变异位点,因此被认为是治疗慢性乙肝的黄金药物。

    而恩替卡韦也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药物,其耐药变异率仅为1.2%,因此与替诺福韦酯一起,被推荐为治疗慢性乙肝的一线药物。

    相比之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替比夫定的耐药率较高,年耐药发生率都在10%以上,因此现在已经被列为二线药物,主要用于特殊情况下慢性乙肝的治疗。

    慢性乙肝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耐药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慢性乙肝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腻和高脂肪食物。

    总之,慢性乙肝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注意日常保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 近年来,乙肝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困扰着许多家庭。许多人对于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的传染性存在疑问,担心自己被传染。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是否会传染,以及如何预防乙肝的传播。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乙肝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 血液传播:乙肝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尤其是急性期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含有大量的乙肝病毒。破损的皮肤、黏膜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性接触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特别是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多个性伙伴)者中比较多见。

    2. 母婴传播:孕妇带毒主要是在围产期对新生儿传播,因此,在怀孕过程中,通过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降低传染给胎儿的几率。父方带毒可以在精液中检查到乙肝病毒,因此,父婴传播比母婴传播更难以控制,传染给婴儿后也更难以治愈,往往终生携带。

    3. 日常接触传播:虽然携带乙肝病毒的人都有可能将其携带的病毒传给别人,但日常生活中,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接触并不会导致乙肝的传播。然而,一旦发生实质性接触,如性传播或血液传播,就一定会被传染。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乙肝小三阳的传染性相对较低,但病毒基因前c区变异的患者传染性会明显增强。

    为了预防乙肝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乙肝的风险。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等,可以减少乙肝的传播。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乙肝的感染,以便尽早治疗。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乙肝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乙肝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健康负担。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口服核苷类药物成为治疗慢乙肝的重要手段。

    口服核苷类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等,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使血液中的HBV DNA转阴。然而,这种病毒抑制需要长期服药来维持,与高血压病人吃降压药类似,一旦停药,病情可能会反复。

    那么,慢乙肝患者需要服用核苷类药物多久呢?目前,国内外乙肝治疗指南中推荐的停药标准如下:

    1. 治疗时间越长,停药标准越难以实现,推荐用药时间也越长。这是因为,以往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治疗时间短的患者更容易复发,因此不得不提高停药标准。

    2. 即使达到了所谓“停药标准”,专家们仍然推荐尽量延长疗程来防止停药复发。这说明专家对这些停药标准还是有一定保留的。

    由此可见,只要在服用核苷类药物的过程中能够维持HBV DNA测不到,就说明抗病毒治疗有效。对于这类慢乙肝患者,建议长期服药,等待治愈性药物研发的突破。

    除了药物治疗,慢乙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2. 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3. 戒烟限酒。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

    5.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闫杰教授表示,慢乙肝患者需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能战胜病魔,过上健康的生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