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脾胃湿热,升降失常,湿热结于内,不能下达反而循经上行于颌面,蕰于肌肤,形成痤疮。治疗以健脾利湿,除热为主,“荷叶薏米粥” 是战痘名方,可常用。
有一患者,四川人,来找我看病是因为脸上的痘痘。他说因为当地气候湿热,所以,从小他就表现出温热体质的严重体征,口气重,身体气味大,爱长湿疹,爱困倦。后来从高中开始,脸上开始长痘痘,当地土大夫说是因为胃火大引起的。吃过一些药,不见效。后来考上北京一所高校,脱离了温湿热的环境,他自己感觉可能身体会变得好些,结果来到北京后,痘痘依旧,很是烦恼。本来挺帅的一个男孩,可是因为痘痘整天很犹豫。
先从这个人的外观来说,人不胖,但是脸色偏暗,痘痘丛生,脸上油腻、不清爽,像笼着一层灰尘的感觉。井且跟他面对面说话,还有些口臭。
问他其他症状,他说经常感觉腹胀,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色发黄;观察舌相,舌质偏红,苔黄膩。看来的确如他所说,温热体质,温热痘痘。
其病机理可以这样解释:湿热体质之人一般都气血雍盛,气血太盛就会往外走,就出现了痘。而痘又是阳证,一般长在肌肉丰厚的地方,如果热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腐烂、出脓,因此,作为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体内多余温热释放的表现。
因此,用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等配伍的处方。水前后服用,可起到清热祛湿的作用。
这样治疗了一个月,这位四川小伙子脸上的痘痘基本痊愈了,只留些疤痕慢慢消。
再次来诊,我建议他不要吃药了,可以回家试试“荷叶薏米粥”,这对防治体质湿热、防治痘痘都很有益。
荷叶薏米粥
原料:干荷叶30克,,薏米50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干荷叶择洗干净,剪碎,米淘洗干净,泡两小时。之后将薏米入砂锅加两升水煮至1升,并且保证薏米熟烂,临出锅前15分钟,将荷叶倒入薏米汤中煮,至汤色变得红绿,15分钟后,即可关火,取出荷叶,放温后调入蜂蜜,即可服食。
养生功效:除湿热,治痘痘,消脂减肥,美化肌肤等。
下面来细说一下这款除湿热治痘方的食材功效。
荷叶是传统药膳中常选用的原料。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等,近代临床医师常用于减肥和祛痘,看中的也是荷叶祛湿、祛热、消脂、排毒的作用。
薏米是众所周知的除湿热最好的药食两用的食材。也是自古养颜治痘、治疣的名方。传说以前有一位大家小姐,脸上长了很多赘疣,多方求治不见好,后来嫁给一个郎中当老婆。在给当郎中的丈夫制造薏仁酒(薏仁、白酒)时,因常偷偷品尝此酒,天长日久,不仅颈部的赘疣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就脸上的皱纹没有了,显得十分年轻,后来薏仁酒美容一直流传至今。后来有很多偏方、验方都薏仁来做引子治疗痘痘、面疣等皮肤病。因为薏米性凉、味甘、淡,可以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还能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等。其美肤月色只功效由来已久,颇受中医和女性的青睐。
所以将荷叶和薏米一起煮粥食用,对清暑利温、健脾去湿热、美白、消脂,祛痘都是很有好处的。所以爱美的人以及防治湿热的朋友,不妨煮此粥食用,以养生养颜。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 脾胃湿热致痘痘,如果你有湿热症状,且兼有痘痘时,考虑湿热导致的痘痘。
② 可以借用“荷叶薏米粥”来防治湿热痘痘,学习“荷叶薏米粥”的做法及养生功效等。
按:湿热很常见,肝胆湿热下焦湿热都是很多见的类型,今天郑医生给大家科普相关知识,了解相关症状以及调理养生方法。
患者问:肝胆湿热怎么回事,中医如何调理?
郑医生答:出现肝胆湿热,多数跟长期吸烟喝酒、辛辣肥腻饮食过度有关;一些人是长期心情压抑,肝郁日久,气机不能条达导致化生湿热;有些人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差,胃肠湿热阻滞,影响肝胆也会导致。
胸胁部位是肝经所管,如果湿热郁结,便会发生乳房胀痛、胸胁胀痛等现象;湿热蕴结,影响肝气条达,便会发生压抑、烦躁等现象;如果肝胆湿热影响胃肠,会发生食欲不振、恶心反胃、腹胀等问题;肝胆湿热下注,会引起男性阴囊潮湿、下肢湿疹,女性阴道炎反复发作的问题;另外,口干口苦、大便黏滞、困倦乏力等症状,都是湿热的表现。
如果长期出现以上症状,那就要考虑是肝胆湿热引起的可能;调养以疏肝利胆、清热去湿为主,中成药可以选择龙胆泻肝丸。日常可多使用菊花、桑叶、夏枯草、茵陈、鸡骨草、溪黄草等药材泡茶或者熬汤;可以多吃芹菜、苦瓜、冬瓜、茼蒿菜、西红柿、马蹄等食品,能清利肝胆;注意少抽烟喝酒,少辛辣肥腻,饮食宜清淡,注意调畅情绪,注意保护胃肠。
患者问:下焦湿热怎么回事,中医如何调理?
郑医生答:如果人体的下部出现湿热的现象,包括泌尿系统炎症、前列腺炎、女性妇科炎症、阴囊下肢湿疹、下肢皮肤病热毒等,如果属于湿热类型的,便可称为“下焦湿热”。
“下焦湿热”大致可表现为小便短赤、尿频尿急、女性白带黄赤、皮肤湿疹红肿、口干口苦、大便粘滞等现象。形成的原因多跟居处潮湿闷热有关,与长期辛辣肥腻、海鲜甜食类食品食用太多有关,这些要注意避免。
中医经典配方如二妙丸、四妙丸,是治疗下焦湿热的经典配方;如泌尿系统的湿热炎症,如尿道炎、前列腺炎,属于下焦湿热的,可选择三金片、八正颗粒等;如女性盆腔炎、阴道炎,属下焦湿热的,可选择妇科千金片、妇炎康片等;如果是下肢湿疹、皮炎,可选择湿毒清胶囊、二妙丸、皮肤病血毒丸等。
日常生活中,那些脾胃不好的人往往伴有湿热体质。这是因为胃中的“炉灶”燃起了胃火,脾中的脾气也不能正常运化水湿,从而让湿气和热气淤积在了体内,邪气也就很容易入侵人体而损伤肝胆等消化器官。
为了缓解湿热体质,我们既不能一味地摄入寒性、阴性食物,也不能“毫无顾忌”地继续摄入热性、阳性食物,而要学会凉热食材相互搭配,来调节体质。
在湿热体质人群的胃中存在着一个点燃的“炉灶”,它会源源不断地产生胃火,同时更是导致热气淤积的“元凶”。所以湿热体质的人会更喜欢吃凉性食物,以“浇灭”胃火,可是这也同时损伤了作为“炉灶”的胃部,影响胃中正常胃气的蕴化,造成胃部消化功能的降低;而不加注意继续摄入热性食物更是不可取,这样只会助燃胃火,造成人体湿热的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要在食用凉性食物的同时搭配上热性食物,这样就能“冲淡”食物的寒凉,“降温”胃火的同时还能维护脆弱的胃部不被寒性食物所伤。
1、冬瓜
冬瓜含水量较大,在为人体补充水分的同时加大散热,为人体“降温”;还色泽较浅,吸收太阳能的能力较弱,其内储存有较少的热量,因而被视作凉性食物。同时它还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拥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凉性食物中的优质选择。
2、菠菜
菠菜叶大而柔软,同样含有较高的水分,也属于凉性食物。它还享有“营养模范生”的美称,含有多种营养素,还富含膳食纤维,有辅助消化、促进通便的功能,再搭配上阳性食物如羊肉,就能起到保护胃肠、缓解湿热的作用。
3、白菜
同样作为浅色蔬菜的白菜,毫无疑问也是凉性食物。它含水量高而色偏白,同时富含大量膳食纤维,能有效缓解湿热体质人群的大便不利等症状。
4、金针菇
金针菇含有十八种氨基酸,除了凉性食物的“身份”外,还有降脂、抗癌、改善记忆力等多种功能,是凉性食物中不可多得的好选择。
5、白莲
白莲多水而色白,作为凉性食物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调补身体的良药。在处理食材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抽弃莲子心,这是因为莲子心虽然味苦却还有清心泻火的作用,是白莲的“核心”部分。
冬瓜、菠菜、白菜、金针菇、白莲,再加上羊肉,做出的火锅味美还能缓解湿热。为了熄灭胃火,凉性食物少不了,为了保护胃气,热性食物同样不能弃。只有凉热搭配,湿热才会被赶跑,我们也才能“理直气壮”地将邪气“拒之门外”!
什么是湿热?
湿热,就是以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者燥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舌苔偏黄腻,脉象偏于滑、濡为表现的一系列症候群。
湿热的形成,是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外因有坐卧湿地,压力过大,过食香浓,嗜食肥甘,烟酒无度,环境污染,湿热病邪侵犯人体等因素;内因则是脾胃运化功能呆滞,容易导致内湿留困。
当外部因素与人体内部环境相互感应,一拍而合,就容易出现湿热。
身患“湿热”的人,就如同处于雾蒙蒙的“气温高、湿度高、雨量大、日温差小、无风或少风”的既湿又热环境中一样,人非常不畅快,会表现为头身重痛,胸闷脘痞,腹胀,恶心欲呕,舌苔厚腻(白腻或者黄腻)等一系列症状。
潮湿氤氲的环境是湿热证的诱因之一
为何湿热难解?
湿热这一类疾病,有着病情缠绵难愈,病情长的特点。为什么这类疾病缠绵难愈呢?
这是因为,湿与郁热本身是一对矛盾体,若你只用“清热”,那么或许热会轻一些,“湿”反而会更重;若你只知祛湿,郁热没有了“湿的制约”,就可能亢盛起来了。
湿热就像一对跷跷板,“湿”与“热”各坐一边,你按住左边,右边就弹起来,你压了右边,左边就翘上去,治疗上容易顾此失彼。所以,这时无论你只是“清热”还是仅仅“祛湿”都不太好使。而且,热为阳邪,易伤阴液,导致湿热化燥伤阴,入血动血,进而导致气随血脱;湿为阴邪,容易损伤阳气,导致脾阳受损。所以,罹患湿热的患者,常伴有脾胃虚损,血气不足,这又使得病情更加缠绵。
“湿热分解,湿去热孤”是化解湿热的经典思路
撰写《温病条辨》吴鞠通很早就发现面对“湿热”,“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面对这个问题,明清医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最终,他们探索出了一套办法,这就是“湿热分解,湿去热孤”。
何为“湿去热孤”?
就是分解湿热,先把湿去了,那么热也会慢慢消退,所以,先祛湿,再清热,便成了治疗这类疾患的主要办法之一。
湿本身不是人正常的身体津液,它的本质是“浑浊之水,坏水”,它的存在阻碍了人体正常气血津液的运行,导致气津循行受阻,导致“郁而发热”,所以,面对湿热,若患者没有高热,则当先祛湿。用一个类似的比喻就是,点燃油灯后,油越多,灯火越旺,等你把油一抽走后,油去灯灭。
清代温病学家王士雄是这样解释的 “热得湿而愈炽,湿热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因此,治疗湿热之病,当以分解湿热为宜,常选用渗利之品通阳化湿,使湿去热孤则热势自愈。
如何将“湿去热孤”思路落地?
有一个方子,最能体现这种思想,此方没有一味清热药物,却是治疗温邪夹湿、湿重于热,邪滞三焦、尚在气分、未传营分之证的经典,通过它可以窥到“湿去热孤”法的妙处。
它就是藿朴夏苓汤。它对应的症候群,最典型的特征是:舌苔白腻,脉濡缓,口不渴,身热不扬,午后热甚。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身热不扬,午后发热,需和阴虚内热鉴别,阴虚内热舌红少苔,而且有五心烦热之感,和温湿邪滞留三焦导致的“午后热甚”是不同的。
既然是温湿之邪滞留于三焦,那么,除了上面所说的主症外,还可能出现下面一些症状:上焦的症状:头痛头昏、头重如裹;中焦的症状:胸闷呕恶;下焦的症状:大便黏腻、溏泻不爽。
既然是温湿之邪留滞于三焦,那么就要用“分利上中下三焦湿邪,芳香化湿”之法。所以,藿朴夏苓汤中有三个君药,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体”。这三个君药分别是杏仁、白豆蔻、薏苡仁。
杏仁宣通肺气,再得藿香、豆豉芳香化湿之物,以疏表湿,宣开上焦。白蔻仁芳香苦辛,和畅中焦、宣通脾胃,又添半夏、厚朴,可燥湿运脾,使脾健以运化水湿而不为湿困。薏苡仁渗利下焦,辅以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湿,如此,水道畅通,湿有去路。
薏苡仁是一味常被用到祛湿中药
此方芳化宣上、苦温畅中、淡渗渗下,不用一味清热之品,将湿邪恭请出局后,热势自挫。此方将“湿去热孤”的思想落到了实处,可堪反复玩味。
祛除湿热,还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面对湿热,温病派和伤寒派都各有自己的用药特点。温病派,喜欢加用芳香温化之品,用透法,常用藿香,佩兰,白蔻仁,草果,苍术等等,有湿为阴邪,非温不化,非芳不达之说。而伤寒派喜欢用通调“三焦水道”之品,例如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就是用生姜促进胃气内生;麻黄,石膏,白术促进肌部回流,推动湿邪经心下→小肠→膀胱这样的通路被祛除。
此外,清代温病学家,《温热论》的作者,叶天士也有自己化解湿热的思路,即“通阳”之法。
叶天士指出 “湿胜则阳微”,意思是指湿邪泛滥,阳气就会虚弱 , 但是,这儿有一个由困阳到耗阳的过程 ,也就是说,初期,“阳气不减”,只是被“困”住了,后期,阳气不仅被困,还会因为“消耗”,而变得虚弱。但是,根本原因是“困”,而不是“阳虚”,这时一味补阳,是没有用处的。
关键还是要通,让气机通畅起来,阳不受困,如此“耗阳”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打开窗子,让阳光和风进来,是祛除湿气最好的办法
而通阳的关键是,一个是调畅气机,要调畅气机,可以用香薷、 藿香 、 薄荷、 大豆黄卷、佩兰等透发肌表,亦可加桔梗,紫苏叶,白芷等宣肺行气。另外一个关键则是“导湿邪外出”了。
所谓“导湿邪外出”,最快的办法就是利小便,所以说 “通阳不在温 , 而在利小便” 。利小便常用的中药有,茯苓、 猪苓、 通草 、 薏苡仁、 大腹皮、泽泻等等,但是,不可为利小便而利小便,利小便的目的是,小便通畅 、 气机得通,所以应点到为止。
有时,患者又有伤津又有湿邪,两者其实不矛盾,因为有坏水(湿浊)的存在,好水(津液)就难以畅行。所以,祛湿的同时,可以加一些芦根 、 白茅根等等,生津利尿,而不助湿。
不过,殊途同归,无论上述几种思路,无论“湿去热孤”,“疏通三焦”法,“透法”,其本质的本质都是让“湿邪有出路”,而不是一味“祛湿或者清热”。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得透气,得通风,打开窗子让风吹,使气机流通起来,达到气通湿化的目的。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1. 总体特征:是指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胖。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口苦、口干、口臭,身重困倦,大便黏滞臭秽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易患疾病:易患疮疖等皮肤病、肝胆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病等。
1 ) 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丝瓜、葫芦、荸荠、西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蜂蜜等甘温滋腻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湿热体质的人应尽量戒烟忌酒。
2 ) 起居调摄:避免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不要熬夜、过于劳累,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
3 ) 运动保健: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4 ) 情志调摄:调畅情志,克制过激的情绪。
5 ) 中成药推荐:可酌情服用二妙丸、龙胆泻肝丸、清热祛湿颗粒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今天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一一小暑。古语有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意指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此时,江淮流城梅雨结束,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且正值“伏”中的“头伏”。
小暑时节暑湿交蒸,应避免烈日下暴晒,预防中暑。此时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汗孔张开,出汗较多,汗出吹风容易受凉,容易受到寒气的侵扰,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不适。
因此从炎热的户外进入室内后,不宜立即开空调。在空调房上班的白领,着装需适应户内外温度差,户外要透气防晒,室内要外搭披肩、空调毯。
此外,这个时节人体出汗过多容易有头晕、乏力、气短等不适,故应注意休息,适当午睡,保持精力充沛。
小暑的饮食原则以清淡为主,若油腻、蛋白质食物摄入过多,则增加肠胃负担,身体燥热,还易出现皮肤油腻、生痘长疮等症状。此时,宜食黄鳝。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功效,故民间谚语有云:"小暑黄鳝赛人参”。
另外,莲藕、豆芽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食物。进入小暑后,天气阳气旺盛,人们容易心火表于外,出现眼睛发粘、口腔溃疡、睡眠不足等“上火”症状。莲藕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豆芽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故这类清热解暑的食物在炎热的小暑时节最宜食用。
在此节气,运动时间点应避开天气炎热的时段,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晩在河边、花园等较为阴凉、舒爽的地方里进行低强度的运动,运动项目上选择较为和缓的运动,如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
此外,运动前后需适当补充水分,饮水时注意速度不宜过快,应小口慢饮,常温水最宜,避免一时贪凉而饮冰水或凉水,引起胃肠不适。
夏季人们本身能量消耗较快,运动时要量力而行,室外运动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例如外出散步或者慢跑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宜,避免汗出过多损伤阳气。室内运动可以选择游泳、瑜伽等。夏季运动后需要注意的是,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体内水分丢失过多,此外运动后切勿立即冲冷水澡。
▼权威审核▼
七月盛夏,烈日当头,小暑节气也到来了。俗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非常形象地概括了这一节气高温、闷热难耐的特点。
在小暑节气,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如何才能在酷暑中安然度过呢?
从中医理论来说,“暑”即夏日之“热”,但是此时天气虽然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作“小暑”。我们可以理解小暑为小热。
古代中小暑又可分为三候(五日为一候)。
“一候温风至”,意思就是说风中带着热浪,不再有一丝凉气;
“二候蟋蟀居宇”说的是蟋蟀都因为炎热离开了田地转入庭院;
“三候鹰始鸷(zhì)”,老鹰都因为气温太高不断往高处飞翔。
除了温度不断升高,雨水也同样增多,尤其是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所以铺面而来的是热度与湿气交杂的潮湿感与闷热感。“热”与“湿”是小暑节气最主要的特征,同时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中医认为“壮火食气”,而湿又重浊而黏腻,小暑的湿热环境中,热会伤津耗气,湿又会遏制机体功能,使脾胃变弱,这就是夏季脾胃病丛生的根本原因,虽说夏季宜清心,但长夏更应健脾胃。
在中医当中脾胃主运化,除了消化饮食之外,还要运化水湿,一旦脾胃功能减弱,水湿就会停滞在身体当中,这时就会出现浑身无力、头身困重、食欲不振等症状。
如果水湿聚集在皮下就会引起水疱、湿疹等问题,很多人会在此时会出现手、脚上长“小水泡”的问题,瘙痒难耐。
更有甚者会出现一定的水肿,通常多表现为手、足部有轻度凹陷,同时伴有乏力、厌食等症状,等夏天一过,水肿有时候会自动消退。
这都是轻微的功能性水肿,也是身体对环境无法适应的表现。
由于湿的黏腻性,所以也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的说法,如果不能及时去掉,那么由它所导致的疾病也会缠绵难愈,所以强调夏季养生的饮食里要多吃祛湿、健脾胃的食物。
饮食调节
这些食物属于药食同源,既可入药也可作为日常饮食,比如常见的食疗方芡实莲子薏苡汤。
● 食用方法
芡实、莲子、薏米用清水浸泡30分钟以上,这样能更快的激发出它们的营养物质;
起锅烧水,排骨冷水下锅并放入10克生姜片,大火烧开,然后温火再煮2分钟即可捞出,用清水冲干净表面的血泡沫,沥干水分;煲汤。
准备一个大点的砂锅,放入排骨、芡实、莲子、薏米和适量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再煲30分钟。
注:夏季宜清心降火,莲子心苦寒清心火,可不取出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法可取丰隆穴与承山穴。
丰隆穴可治痰湿,按摩丰隆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处。每天可用大拇指点按此穴1~3分钟即可。
承山穴可将水液气化,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在腓肠肌肌腹下,伸小腿时,当肌腹下交角处。用指按压此穴1~2分钟,或揉此穴5分钟亦可。
有的人会问了,夏季养心、长夏养脾,夏季为什么还要养肺气呢?
我们从中医五行上来看就非常明白了,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火克金而土生金。
心火亢盛或脾不健运都会影响肺的功能,中医非常讲究“治未病”,所以在清心健脾祛湿的同时,也应该兼顾肺气的升提。
中医认为肺主宣发,适当吃一些辛味的食物就有助于发汗祛湿,也就能够升提肺气,比如川渝地区环境湿热,当地人最爱吃的也是辣,不过对于北方人来说,这样的辣就有些过重了,葱蒜的程度刚刚好。
此外香菜、生姜、洋葱等也均具有发汗行水的作用。
本就脾肺不足的人,经常咳嗽气短,而且还经常咯出清稀的痰液,还有大便不成形或者常因感冒而使咳嗽加重的情况,观察舌象有舌淡胖边有齿痕的情况,这时更应该注意夏季的调养,也可以使用健脾利湿、益肺气的参苓白术散作为日常用药。
总之,进入小暑这样湿热的环境中,一定要注意脾胃的健运与肺气的升提,保证自身能有足够的力量抵御环境的变化。
1. 总体特征:是指水液内停、痰湿凝聚,以体型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粘滞重浊为主要表现特征的特质状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眼胞浮肿,神倦懒动,嗜睡易困,身重如裹不爽,口中黏腻或甜,喜食肥甘,小便混浊,大便溏软而粘,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或妇女白带过多。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易患疾病: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1 ) 饮食调养: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冬瓜、海带、葱、萝卜、金橘、芥末等具有辛温燥湿、淡渗利湿和化痰散结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少饮酒,最好不饮酒。
2 ) 起居调摄:居住环境宜干燥而不宜潮湿,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淋雨,不要过于安逸。
3 ) 运动:因体形肥胖,易于困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4 ) 情志调摄:保持心境平和,及时消除不良情绪。节制大喜大悲。少思虑。
5 ) 中成药推荐:平胃丸、二陈丸、参苓白术丸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每个人的身体力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湿气,而在中医学上,湿气是邪气,若是不除,百病丛生。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怎么判断湿气是否存在,毕竟湿气是看到到也摸不着的存在,但是这要它存在,身体一定会给你提示。若身体中长久停留着湿气,很容易对身体带来伤害,湿气会在无形中消耗我们身体的元气,且随着夏天的来临,人体中囤积的湿热气也会增多,那么当人的身体中有湿气的时候,会出现什么变化?
湿气重的人,身上会出现这些特征:
嘴巴周围颜色泛黄,且面部出油
正常情况下,人脸部的皮肤颜色是一样的,若你发现你嘴巴周围肌肤颜色变黄的话就要注意了,让人身体内的湿热气息加重时,湿热气就会上浮,这也是人的嘴巴颜色为何变黄的原因,其次就是若湿气重的话,脸部也会很容易出油,即使进行清理也很容易出现。
口气重,舌苔黄
湿气重的人还有一种表现,就是舌苔泛黄,这是因为人身体脏腑中的经络发生改变造成的。且早上刷牙后,还是感觉口腔粘腻不清爽。除此以外,湿气重的人还经常会在半夜感到燥热,并且身体容易出汗,夜间醒来后有种口干口苦的感觉。
尿液呈现黄色
一般情况下,人的尿液是无色或者淡黄色的,但如果你发现你的尿液呈现黄色或者发红的颜色,并且气味很大,那你就要多加注意了,因为这可能就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尤其是女性,若是身体中湿热气重的话,可能会出现白带泛黄的情况,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引起妇科疾病的出现。
夏季想要祛湿,一定要记住这两招:
不贪凉
夏季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很容易会导致贪凉的情况出现,且还喜欢经常吃些冰镇降暑的食物。但这种行为对于湿气重的人而言,不仅不会使湿气较少,还会加重湿气的存在。一定要记住,在空调屋的时候,注意做好保暖措施,以防湿气加重的情况出现。日常中也可以选择多吃点红豆,薏米,山药等具有祛湿消肿作用的食物,来达到祛湿的效果。
常喝有祛湿作用的茶水
夏天是一个很容易上火的存在,也很容易感到口渴,若是这个时候经常喝陈皮或者绿茶等具有祛湿效果的茶水,对身体的帮助会很大,且陈皮不仅能祛湿,还能开胃养颜,而绿茶更能清热解毒,祛除体内湿气,促进体内水分循环。
夏天是一个尤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季节,这个季节的太阳光会比较强烈,且紫外线也比较强,在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尽量少出门。在饮食上也一定要多加注意,让切勿贪凉。
湿气重,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了,许多人体内常年存有湿气。不过因为湿气重,暂时不会给人体带来过多影响,也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人们往往会忽视它的存在。
湿邪刚侵入人体时,若能及时调理,还是能够尽快恢复健康的。但就因为人们的不重视,给了湿邪进一步入侵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湿邪可能会遍布全身,包括关节和多个部位,最终诱发疾病。
现在许多人,看似身体健康,其实是亚健康,身体中隐藏着各种小问题,比如便秘、慢性胃病,还有湿气重等。
从医学角度上来讲,湿气分为内湿和外湿。内湿,主要是因为摄入过多寒凉食物而导致的;而外湿,则主要是因外部环境潮湿而引起的。湿气长期积存体内,不想办法解决,是会给身体带来各种疾病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体内有湿典型的5个表现。
头部
湿气入侵身体后,相对其它部位,脑部是最先有反应的。如果你感觉浑身不舒服,身上像裹了层重物,并且头昏昏沉沉地,那很可能就是湿气重的症状。遇上天气变化时,还怕冷怕风,流清鼻涕。
关节
如果四肢关节有酸痛沉重感,关节屈伸还不顺利时,说明湿气已经侵蚀至关节了。长期湿气过重,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也可能诱发一些关节疾病。
脾胃运化不利
湿气与脾胃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关系。经常吃寒冷食物,是诱发湿气的原因之一。而寒冷食物进入体内,同样也会刺激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影响肠胃消化,随后出现食欲下降,饭量减小,免疫力降低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湿气也自然会加重。
舌苔
舌苔厚腻,是体内湿气重的典型表现。清晨起床后,观察看自己的舌苔,是否又厚又腻,若是,多半是湿气的症状。
大便不成形
一段时间内,大便不成形,并且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这也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这可能是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征。并且体内有湿的人,大便后往往需要用多张纸才可以。
以上5种症状,若你有,一定要抓紧时间祛湿了,祛湿防病才是关键。
祛除湿气,做好以下3件事,排出湿气一身轻
多运动
体内有湿的人,多半是平时饮食油腻,又不爱运动的人。我知道现在生活节奏快,大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不是忙工作,就是忙家庭,或者学习,给自己充电。但不管多忙,都不应该忽视对身体的保养。若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做保障,怎么可能去做其它想做的事情?
适量清淡饮食
尽量不吃或少吃凉性食物,清淡饮食,既有助于调理湿气,也可减轻肠胃负担,促进肠胃消化,防止脾胃再次运化不畅。
远离潮湿环境
除了饮食和自身原因外,外界环境,也是导致体内有湿的主要原因。所以建议大家最好不要长期待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
另外,这里也和大家分享一道,老中医特别推荐的茶饮——红豆薏米茶,主要由红豆、薏苡仁、赤小豆、芡实和蒲公英等中药材搭配而成,每天喝2杯,也有很好的祛湿排毒,补气血的作用,还有一定的减肥效果。
红豆:利水消肿、祛湿益气、养胃生津
薏苡仁:健脾益气、止泻、利水渗湿
赤小豆:利尿、消肿利水、解毒消肿
芡实:入脾、肾经,健脾除湿、 补中益气
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
我是一位38岁的患者,最近身体感觉不太好,于是决定在网上进行医学咨询。在这个医疗行业知识丰富的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我得到了详细的询问和专业的建议。
医生通过询问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快速了解了我的情况,给出了针对性的诊疗建议。我发现自己可能患有脾胃虚的体质,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同时要配合医生开具的中药进行调理。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服用中药,同时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医生还提醒我要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疾病恢复也非常重要。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医疗知识,还能够细心倾听患者的需求,给予最合适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我对自己的病情也更加了解,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信心。
我在线上问诊了一位医生,医生助理可能会辅助医生了解您的病情,方便医生更快的给您诊疗建议,感谢您的配合!
问诊已开始,本次问诊可持续2天。医生问我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询问了既往病史和药物过敏情况。
我告诉医生我有过两次尿道结石,但没有过敏。医生询问我的饮食情况,体重和口干口苦的情况。我回答说早饭很少吃,但剩余两餐还可以,体重为170cm,60kg,口不干不苦,但有轻微口臭。
医生问我的大便情况,我回答说基本上正常,但头发容易油,爱出虚汗,睡眠也不太好。医生进一步询问出虚汗是什么时候出现,我告诉医生出现已经好多年了,主要是运动后,偶尔也会在睡觉的时候。
医生根据我的描述和舌象,考虑是脾虚,建议我用点健脾祛湿的药物,如参苓白术散。我问医生脾虚是否导致营养不容易吸收,医生肯定了我的猜测并表示整个人看起来不是很精神,所以要健脾。
我请求医生帮我开具处方或用药建议,医生询问我想用中药还是中成药,我选择了颗粒剂。医生告知我可以在药店买到参苓白术散,我提出没有现成的袋装的,医生表示可以买到。最终医生帮我开具了处方,并告知我可以一键预约药品。
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心的品质,让我对医疗行业充满信心。
最近,我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了一次线上问诊,向医生咨询了我的脾虚问题。医生非常耐心地与我沟通,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病史,并提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非常细心地解释了我的病情,给我开了一份药方,并告诉我需要注意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医生还不断鼓励我,让我放松心情,不要过度焦虑,这样才能更好地康复。我深深感受到了医生的医德和品质,让我对互联网医院的医疗服务印象深刻。
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的宝宝突然开始哭闹不止。起初,我以为是饿了或者尿布湿了,但当我喂他奶时,他却更加烦躁。更让我担忧的是,他的舌系带发白,两侧像是有肉一样,舌头下的筋也不清晰。我心急如焚,赶紧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APP,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与医生的一番交流后,我才知道宝宝可能是因为脾虚导致的舌系带发白。医生建议我带宝宝去儿科就诊,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宝宝的症状逐渐消失,恢复了健康的状态。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并且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互联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就医方式,让我们可以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五,我坐在电脑前,心里有些焦虑。嘴里不自觉就有口水,十几岁就有了,那时候去看医生,医生跟我说吞咽即可,直到现在,我总觉得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几个月前,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那位医生询问了我的症状,并根据我的情况开了治疗脾虚的药。用药后,我确实感觉好了一些,但药吃完后,效果又消失了。于是,我决定再次寻求帮助。
这次,我选择了一位中医治未病科的医生。医生在仔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后,建议我注意饮食,并给我开了一周的药。医生告诉我,脾虚是导致我嘴里流口水的根本原因,需要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
在用药期间,我严格遵守医生的嘱托,饮食上注意清淡,避免辛辣寒凉刺激的食物。每天按时服药,早、晚饭后半小时各一次。虽然过程有些痛苦,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两周后,我再次去找医生复查。医生告诉我,我的病情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脾虚也得到了改善。我心中的焦虑感也减轻了不少。医生对我的坚持和耐心表示赞赏,并鼓励我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我找到了困扰我多年的病因,并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我衷心感谢那位医生,也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优质服务。
我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小问题让人抓狂。比如说,七年前的一天,我在洗澡时用力搓了下生殖器,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个小小的区域就开始反复发痒。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只是偶尔痒一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痒感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夜间,影响了我的睡眠质量。
四年前,我去了一家大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显示我对轻微尘螨过敏,但并没有发现真菌感染或其他明显的病因。医生开了一些药,包括清凉药膏和过敏药,但效果并不明显。更换沐浴露、避免过敏原也没有改善症状。中医的乌梅丸配方初步缓解了我的症状,但一停药就复发了,新药方也无效。
在一次聚会上,我和几个好友聊起了这个问题。其中一个朋友半开玩笑地说:“你这不是什么病,可能是你太久没和女朋友亲热了,身体在抗议。”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但他的话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是不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我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和情感需求?
我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多运动,和女朋友的亲密关系也变得更加频繁和深入。同时,我也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了解到这种局部皮肤瘙痒可能与脾虚证有关。于是,我决定再次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这次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线上问诊的方式与一位资深的中医师进行了交流。医生根据我的症状和体质,开出了派瑞松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和贝复新凝胶的治疗方案,并指导我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药品。同时,医生也强调了保持局部皮肤湿润的重要性,并建议我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经过一周的治疗,我的症状明显减轻,夜间的痒感也消失了。虽然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但我已经感受到了希望和改变的力量。通过这次经历,我也更加意识到,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全面关注和照顾自己,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
我是一名小说家,平日里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世界中,直到那天,我的舌头上长了一个黑色东西。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毕竟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自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小的黑点开始伴随着一系列的症状:耳鸣、腰酸、心烦易怒和乏力心慌。这些症状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抓住了我的生活,让我无法专注于写作,也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
我开始感到焦虑和恐惧,不知道这个黑点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症状。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通过互联网医院,我联系了一位医生,并向他描述了我的症状。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情况,并要求我提供舌苔照和更多的详细信息。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逐渐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和恐惧。医生告诉我,这个黑点可能是由于脾虚引起的,并且我的其他症状也与此相关。他建议我去看中医,并提供了一些调理建议。虽然我对中医并不了解,但我决定尝试一下,毕竟我需要恢复健康,重新投入到写作中去。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调理。每天早上,我会喝一杯温水,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同时,我也开始学习一些中医知识,了解到脾虚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慢慢地,我的症状开始减轻,黑点也逐渐消失了。我重新找回了写作的热情和生活的乐趣。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无论我们多么忙碌、多么专注于工作和生活,都不能忽视自己的身体。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让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帮助和建议。作为一名小说家,我也希望通过我的故事,提醒大家关注自己的健康,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我在进行线上问诊的时候,医生助理提示我可能会辅助医生了解我的病情,这让我觉得非常贴心。问诊开始后,医生告诉我本次问诊可以持续2天,这给了我足够的时间详细描述我的不舒服。医生询问我所有不舒服的地方,并要求我把所有不舒服的地方全部说出来。在我描述了一些症状后,医生耐心地询问了一些细节问题,让我感到他非常细心。他还要求我拍摄舌头照片,以便更好地了解我的病情。
医生在询问了我的症状后,为我提供了一些调理建议,让我感到他不仅关注症状,还关注整体调理。他告诉我我的症状可能与脾虚有关,并建议我吃中药调理。在我要求开具处方或用药建议时,医生为我选择了中药颗粒剂型,并告诉我可以直接下单,送药上门。他还为我选择了合适的中药方,并告诉我处方已送达药师审核。
最后,医生告诉我处方审核通过,我可一键预约药品。他还赠送了追问包,并提醒我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诊。整个问诊服务非常贴心周到,让我感到很满意。
服务结束后,我收到了医生的问诊结束提示,这让我感到很温暖。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的耐心细心让我感到非常舒心,我对线上问诊有了更好的认识,也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充满了信心。
我是一个上班族,平时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最近总是感觉上腹部不舒服,尤其是晚上翻身的时候,胸膛疼痛难忍。这种不适感让我无法安心入睡,白天的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我开始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于是决定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找到了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中医师。通过线上问诊,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并告诉我可能是脾虚证引起的。脾虚证是一种中医概念,指的是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一系列问题。医生开具了一周的颗粒剂处方,并指导我如何正确服用。
在服药的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调整了自己的饮食和作息。慢慢地,我的上腹部不适感消失了,晚上也能安心入睡。五天后,我再次与医生进行了复诊,上传了舌象图片,医生根据我的反馈和舌象调整了药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我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工作和生活都回到了正轨。
我曾经是一个健康的年轻人,但自从那次不小心过度劳累后,我的身体就开始出现各种奇怪的症状。每当我运动或走路,手心就会涨得厉害,脚也会有同样的感觉。有时候早上醒来,镜子里的自己脸都肿了起来。这些症状让我非常困扰和焦虑,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来缓解这些症状,包括休息、按摩和服用一些非处方药,但都没有明显的效果。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决定试一试线上问诊。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与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了在线咨询。他仔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并要求我发送舌苔照片以便更好地了解我的体质。经过一番分析后,他告诉我我可能患有脾虚证,并开出了相应的中药处方。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了他开的中药颗粒剂。虽然味道有些苦,但我坚持服用了一周,果然开始看到效果。手心脚涨的症状明显减轻,脸部肿胀也消退了。医生还提醒我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疗的便捷和高效。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连接,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同时,我也意识到,中医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药物,还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真正做到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