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曾经多次遇到这样的糖尿病病人,自称饮食控制很好,一口甜的食物都不吃,但是血糖就是控制不好。这是很多人的一个观点,不甜的东西就不含糖,也就不会影响血糖,包括我自己在学医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和认识,在我们日常的饮食中,有很多东西吃起来并不甜,但是当我们食入后经过胃肠道一些列复杂的反应,最终会转化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从而影响血糖,这一点对于普通人来讲无关紧要,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可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那么,让我们看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有哪些隐形的糖尿尿病克星呢?
第一,就是很多人喜欢吃的大米粥,尤其是煮到发粘的那种,对血糖的影响特别大,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喝杂粮粥、各种豆类粥品,配合蔬菜、蛋白,对于血糖的控制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我们经常吃的白面馒头、面包等,这些食物都是由小麦面加工而成,其所含的维生素和纤维已经大大丢失,而所含的可以转换成葡萄糖的成分大大上升,所以也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多吃这类食物。另外,就是北方人的主食——面,它和白面馒头与花卷一样,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
第三,也是很多人喜欢吃的土豆泥,因为土豆泥是经过精加工的,特别容易被人体吸收而导致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吃精加工的土豆泥。
第四,同样是精加工的食品,由糯米精制而成,那就是年糕,其升糖的能力更是不容小觑的。
最后,给对于具有类似疑问和误解的糖尿病患者一些建议:
平时吃饭一定要少食多餐,切不可暴饮暴食;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比如淀粉、脂肪等,建议多吃芹菜、西兰花等绿色蔬菜,吃饭少放盐,不要挑食,粗粮好过精加工的食品;如果血糖偏高,还不能诊断为糖尿病,经过饮食控制或许能够恢复正常,千万不要管不住嘴而导致不能挽回的后果发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西洋参有升高血糖的副作用,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西洋参,但是对于这种产品的具体效果和副作用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其实,西洋参一般是不会有什么副作用的,因此不会存在升高血糖的问题。而且这种保健食品还有不错的营养功能,下面就原单的介绍一下。
有的人可能患有糖尿病,对于这样的病人,服用西洋参是可以的,不仅仅不会升高血糖,而且还可以降低血糖。在中医看来,西洋参的主要特点就是养气养阴以及生津止渴,另外还可以消除疲劳,并且能够安神益智。而且,经过一些人的研究发现,这种保健食物还具有促使血糖下降以及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效果,且可以促使糖分以及脂肪在身体里面代谢,对于糖尿病还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西洋参的功效很多,比如可以促使人体神经功能得到增强。在信阳市里面含有的皂苷是相对比较丰富的,而且这种物质对于增强人体神经功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服用西洋参可以消除疲劳,还可以养心宁神,并且适当服用之后,可以消除烦恼、改善失眠状况、增强记忆能力、缓解老年痴呆症等。不仅仅如此,一种保健食品对于人体的心血管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对抗心律失常,还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同时具有一定的增强心肌收缩能力的效果。因此当患有冠心病以后,适当服用也是可以的。而且心慌气短的朋友长期服用西洋参都是可行的。
有关西洋参有无升高血糖的副作用就简单介绍完毕了。通过上面的介绍,可能大家已经发现,这种保健品不仅仅不会升高血糖,而且对于降低血糖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而且还是一种营养比较全面、功能比较齐全的保健食物,适当吃一些对身体一般不会引起副作用。
一般家里有患上糖尿病的人,会格外了解一些糖尿病的注意点。定期的观察血糖值,跟踪治疗等。做好血糖方面的记录,然后跟之前的对比,才能了解到自己的血糖处在一个什么情况。是稳定的还是波动很大的。
合理的检测血糖之后,若是出现了升高现象,则要及时的预防,之后可能会带来的一些不良症状影响。并且测量血糖的时候也有一些讲究,手指和状态都很重要,包括测量的时间也要注意。
血糖检测理想时间公布:
为了得到更加准确,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血糖值,就要选择适合的时间来测量。若是时间不准确,可能会造成血糖值不准确,致使测量失去意义。
医生称,在早上的十点钟的时候还有晚上九点左右的时间,是人一天血糖水平最高的时候,在这个峰值时间测量的血糖数值,比较能够了解到自己血糖的变化。因为我们一天内,吃一些东西或者某些行为就会引起血糖的波动,在不断的这个变化过程中,选择这两个适宜的测量时间,会让血糖值更加可信,数值也比较准确。
每天测试前“三步走”,血糖值或比较准确:
1、手指卫生干净
为了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血糖数值,我们会用针头刺破手指来测量,那么这时就一定要保证我们的手指和针头都是干净卫生的状态,才不会影响数值的准确性。另外,刺手指的针头要做好消毒工作,因为刺完之后会留下针孔,很多人总是不在意这一点,最后造成了感染才有了消毒这个意识。伤口做好最后收尾的护理也很重要,防止细菌伤害自己。
另外啊,手指的选择可能也会让很多人头痛,其实没有必要这么纠结,任意的一个干净的手指头都是可以的,测量血糖只要保证量取的是新鲜血液就可以,应该避免的是在同一个手指刺破。
2、保证情绪良好的情况下
血糖是会受到情绪影响的,不在测量血糖的时候,也要注意情绪的稳定。若是在生气、暴怒这样情绪暴涨的情况下,激素水平就会失衡,血糖急剧的波动,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失去了准确性。平稳的心情是测量出准确数值的前提。因此,在测量前尽量保持情绪温和。
3、操作要正确
测量血糖最怕的,就是所有的铺垫工作都做好了,但是最后操作没做正确,最后失去了可信的数值。很多家庭都会把血糖测量的步骤搞错,或是不规范的进行,影响结果。因此,测量时应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正确的操作步骤和细心的手法,最后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平常为了预防血糖升高,我们应该怎么做:
1、不吃重口味
血糖的“祸根”最多的就是,来源于我们生活中饮食的不控制,不节制。经常食用一些盐多重口味、甜品、酒精刺激的食物,破坏血糖水平。比如心情不好爱吃的甜食时候,则应该限制摄入,甜分虽然给了我们满足感,也给我们的血糖升高提供了宽阔的空间。
2、增强免疫力
若是经常生一些小病,像感冒、风寒等这类的小病。就会让身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这是因为我们的机体,想要调节系统来对抗疾病,但是这些调节会造成血糖的波动,不利于血糖稳定。
往往这个时候,很多人因为生病吃不下饭,但也要根据医生的指导控制血糖和用药。因此,最好的方法还是尽量不生病,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更加利于血糖控制。
3、日常多喝茶
对于高血糖的治疗,医生强调,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医学治疗和药物就能维系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日常的饮食和习惯搭配。因此中医建议预防血糖高,多喝调理身体的草本水:决明子、桑叶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改善激素水平,排出身体油脂;山楂和玉米须增进食欲,缓解心脑血管淤积的现象。沙棘和菊花调节肠胃环境,改善湿热,排毒养颜。荷叶、槐花和葛根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浮肿现象,杀菌消炎,稳定血糖。
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无糖食品吗?对血糖影响大吗?今天来看看老糖友分享的经验。
1、老糖人华华
说起无糖食品种类很多,有饼干类,主食类,糕点类,饮料类,冲调类,糖果蜜饯类,代糖类,奶粉类,坚果类等等。
根据国家标准无糖食品并不是一点糖分都没有,而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不高于5克属于低糖食品。
因此,目前市场上多数所谓无糖食品只是“低糖”,远未达到“无糖”。我所选择的无糖食品主食类是全谷物扁粮,饼干类如纤缘饼干,粗纤代餐饼干,太空轻食低Gl代餐饼干,饮料类纯牛奶,冲调类纯燕麦片、纤缘粉,代糖类木糖醇牛轧糖,奶粉类阿尔发牌富铬奶粉,原味坚果云南丑核桃等等。
不过这所有无糖食品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就是葡萄糖),所以不能多吃,想吃一定要计算好热量,减少主食的量,在两餐之间加餐吃,控制好一天的总热量,这样既能吃到美味的零食,解了馋,又不增加胰腺负担,血糖平稳。
注意在选择无糖食品时一定要看配料表,它使用了什么糖,则会一目了然。糖友最好做到心中有数。
2、老糖人朱珠
无糖食品是糖人们一直追爱的食品,记得十多年前,我给老妈买无糖食品是在专卖店里买,现在超市及网上也可买到了。
无糖食品种类很多,据我所知有无糖主食类,比如无糖糕点、月饼、汤圆等,还有无糖饮料类,比如无糖酸奶等,还有无糖的糖果类,比如无糖口香糖、糖果等,还有奶制品类,比如无糖奶粉、巧克力,还有就是日常我们做饭使用的调料类,比如无糖酱油、醋。
虽然无糖食品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喜欢淘的食物,认为可以放心吃、随意吃。其实不然,“无糖”并非真正的无糖,包装上的无糖主要指不添加蔗糖,蔗糖指白砂糖、冰糖、红糖等,而影响血糖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所以,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多看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是否为零就行,总之,不管是啥无糖食品,糖人在饮食上还是牢记管住嘴别贪吃。
3、老糖人安安
真正的无糖食物是不存在的,无糖食品只是用甜味剂取代了蔗糖,比如我买过的饼干,包装盒上注明“不添加蔗糖”,但是饼干本身是用面粉做的,面粉含碳水化合物,吃了同样会升高血糖;又如无糖奶粉只是未混有蔗糖,而奶粉中原有的乳糖并没有减少,乳糖经消化后仍可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
当然,无糖食品也不是一点都不能吃,我一般都是在两餐之间、血糖不高时加餐适量食用。想要控制好血糖,还是要驾驭好五驾马车,特别是严格控制饮食,管住嘴迈开腿,即使没有无糖食物,也可以健康控糖。
高血糖,在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了,尤其是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现。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血糖的患者已经超过2亿,这不得不引起所有人的重视。血糖如果长期处在偏高状态,就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由于饮食质量的提高,也间接地导致高血糖患者人数不断增加。高血糖患者如果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很有可能会导致血糖持续上升,再加上一些不好的生活作息,会导致病情不断加重。
案例:周大姐今年52岁了,从年轻时就脾气火爆,很少有人敢招惹她。平时身体一直很硬朗,但是最近却不知怎么了,总是感觉口渴,一直喝水还是口渴,并且喝水后上厕所频繁;在吃饭上也不同往日,吃得不少体重却下降。
几天之后情况也没有好转,周大姐开始担心身体出问题,就去医院检查,仔细描述过症状之后,医生第一时间给周大姐做了血糖测试,不出所料,周大姐空腹血糖达到了6.9,再不控制的话,马上就演变为糖尿病了,到时候再治疗就非常难了。
看到检测结果后,周大姐很疑惑,自己平时也不吃甜食,怎么会得高血糖呢?医生向周大姐解释,并不是只有吃甜食才会导致高血糖,一些高淀粉食物,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血糖升高。
不吃甜食血糖也会升高?医生:饭后2件事做不对,血糖不降反升
1、吃过饭就躺下
一吃过饭就坐着或者躺着,既不利于食物消化,还会导致血糖升高。周大姐属于比较懒惰的人,吃饭时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吃完之后就直接躺在沙发上,这样导致加快脂肪的堆积,导致体内的脂肪越积越多,引发肥胖,久而久之诱发高血糖。
2、饭后吸烟
与男性相比较,抽烟的女性远远不及男性,但是周大姐就是其中的一个人。抽烟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尤其是饭后抽烟,会导致胆汁分泌增加,从而抑制胰蛋白酶的分泌,影响糖分的代谢,造成血糖升高。
想要稳定自己的血糖,在平时要谨记3件事
1、补充一些降糖物质
高血糖的人,一定要及时控制体内血液中的糖分含量,加快血糖的分解。血糖不稳的人,平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本卡维素,帮助稳定血糖值。
2、合理饮食
血糖偏高的人,一定要合饮食,均衡饮食,每天要控制糖分以及热量的摄入量,减少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用。要注意控制主食的摄入,适当搭配一些粗粮同时食用,降低糖分的摄入,以此控制血糖水平。
3、适当进行锻炼
想要保持血糖的稳定,一定要坚持运动。长时间缺乏锻炼,会导致体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消耗,容易造成肥胖,从而很容易导致高血糖。选择合适的运动,并且长期坚持,才能有效调节血糖值。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选择中低强度的训练方式,才会帮助消耗热量,帮助降低血糖。
香甜多汁的水蜜桃、清凉解渴的大西瓜、色香味俱全的玫瑰香……
面对种类繁多的水果,任何人都抵抗不住美味的诱惑。
然而奈何身患糖尿病,想吃又怕血糖升高,让多数病友对水果含泪say“拜拜”。
伟人说过,任何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搞对象都是耍流氓。那么,任何离开水果种类和数量的谈论升血糖都是不要脸。
一般来说,判断一种水果对血糖的影响要考虑三方面问题:升糖指数、摄入的量以及进食时间。
它反映的是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一般来说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小,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大。
我们习惯上定义大于70的为高升糖指数食物,55-70为中升糖指数食物,小于55为低升糖指数食物。
下表列出常见水果的升糖指数:
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这样可以减小水果对血糖的影响,如橙子、柚子、柠檬、桃儿、李子、草莓、樱桃、西瓜等。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西瓜,虽然我们看西瓜的升糖指数是72,但西瓜含的水分多,大量的水分可以减少我们摄入的量并且稀释血糖的浓度,因此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当吃西瓜的。
而像大枣、柿饼、葡萄干、桂圆、荔枝要避免吃用。
总体原则而言,可以吃那些水分大、含糖低的水果,而那些含糖量高、水分少,特别是加工成果脯的就不要吃啦。
当然这个量也不是绝对的,并且每个人对水果的反应也不同,同样吃一样大的苹果,有些人血糖波动就会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养成监测血糖的好习惯,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水果的量。水果虽好,可不要多吃哦。
有些人习惯饭后吃点水果,认为有助于消化,这对于控糖来说的不利的。
我们一般不主张餐前或餐后立刻吃水果,否则容易导致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糖水化合物,造成餐后的高血糖,同时也会加重胰腺的负担,造成胰岛功能的损伤。
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放在最后说,那就是吃水果之前一定不要忽略一个前提,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再考虑如何优雅的吃水果。
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在7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的前提下才可以适当享受水果的美味,如果空腹血糖都已经超过10mmol/L以上就需要暂缓摄入水果了。
由此可见,只要掌握了科学、适时、适量的原则,糖尿病病友也是可以享受水果的美味的。
饮食治疗可谓是糖尿病患者的根本基础,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但是严重的情况就必须去医院进行诊治,这样才可以遏制病情的扩散。以下就详细为大家介绍几种饮食疗法:
1.总热量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也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表获得。算出标准体重后再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
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热卡量后,还要根据病人的其他情况作相应调整。儿童、青春期、哺乳期、营养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总热量。肥胖者要严格限制总热量和脂肪含量,给予低热量饮食,每天总热量不超过1500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为宜,待接近标准体重时,再按前述方法计算每天总热量。另外,年龄大者较年龄小者需要热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热量要少一些。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根据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可进主食(米或面)250~400g,可作如下初步估计,休息者每天主食200~250g,轻度体力劳动者250~300g,中度体力劳动者300~400g,重体力劳动者400g以上。
3.蛋白质
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占总热量的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体重约1g。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千克体重0.6g。
4.脂肪
脂肪的能量较高,每克产热量9千卡。约占总热量25%,一般不超过30%,每日每千克体重0.8~1g。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应采用植物油为主。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对自己身体有益的食品,这是非常关键的,另外,病情严重的话要及时去医院问诊治疗,最后,祝早日康复。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首先,奶中含有的乳糖没有办法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通过乳糖酶作用,分解成葡萄糖之后,才能够被大肠所吸收。
如果体内乳糖酶分泌异常,会导致乳糖在大肠内的堆积。乳糖堆积所形成酸性物质不仅会导致孩子的腹泻,还会在排泄的过程中对皮肤造成一定的腐蚀损伤。
如果孩子腹泻次数的增多,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等就会大量流失。我们将此称为「乳糖不耐受」,这也是孩子成长发育不足的一大原因。
乳糖不耐受分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当宝宝摄入乳糖过多时,乳糖酶来不及把所有乳糖分解掉,这种情况就是「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而「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就是缺少合成乳糖酶的基因,这种情况下,宝宝喝第一口奶的时候就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发生的概率小,门诊中也极为罕见。
1.感染导致的乳糖不耐受
感染除了病毒感染还有细菌感染等,因为感染会导致乳糖酶的下降,从而间接影响乳糖的分解,导致的乳糖不耐受。
2.食物过敏导致的乳糖不耐受
在以往的案例中,由食物过敏引起的乳糖不耐受是最为常见的。宝宝先有牛奶蛋白过敏,然后继发的乳糖不耐受。
3.抗生素导致的乳糖不耐受
抗生素的使用会破坏宝宝肠道菌群的建立。这也是医生在给宝宝服用抗生素的同时还会口服益生菌,就是为了维持肠道内菌群的平衡。
民以食为天!不能吃饭的宝宝就只能喝奶,难不成要断了口粮不成?
如果孩子出现的乳糖不耐受是由继发性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我们建议母乳喂养的妈妈也进行膳食回避,比如奶蛋豆等高蛋白的食物。
除此之外的其他情况,是不建议进行膳食回避的,这下总算是放心啦!
乳糖不仅是我们身体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还有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的重要作用。
所以在宝宝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时候,我们不建议完全回避乳糖。可以保持低水平的乳糖摄入,然后逐渐增加摄入量,看是否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的状态。
如果要用药的话,一般建议在喝奶前先吃下乳糖酶,这样等药物到达了肠道以后再吃奶,药效会更好的发挥。
糖尿病是以血糖偏高为主要特点的疾病,而很多人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血糖偏高这种状况,但也有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低血糖的状况。
有时会经常听到医生嘱咐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时定量饮食,用药规律,如果患者感觉自己有心慌、汗出的情况时,应首先考虑出现低血糖的可能,则应该立即进食,避免产生更严重的情况。
得了糖尿病的病人为什么要警惕出现低血糖呢?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出现异常,患者为了控制血糖,往往需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并配合降糖药物,当进食过少,过量采用控制血糖药物,和运动过多时,则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3.9 mmol/L以下时,就说明该患者出现了低血糖,常见的症状为有饥饿感、心慌、汗出、面色苍白等,严重的患者则会出现昏迷等危重情况。
当昏迷持续时间较长的时候,会严重的损伤脑细胞,甚至会遗留记忆力减退、痴呆等症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少数老年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易并发心脏病、心律不齐甚至心梗等疾病。因此,糖尿病的患者应特别警惕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出现呢?
1、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降糖计划,按时进餐,且应定量,不可过度控制食量,如果进食量明显减少,应该根据减少的量也相应的减少药物的量,这样才科学才健康。
2、一定要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不可以擅自加大剂量,过量的服用导致血糖快速下降引发低血糖。
3、运动也易导致血糖下降,因为运动会导致身体能量大量消耗,能量摄入不足出现低血糖,糖友锻炼前应询问医生是否应吃点东西。
4、如果轻微的低血糖只要患者及时吃高糖食物让血糖得到回升,同时避免低血糖症状加重。
5、定期去正规医院监测血糖、听取医生的治疗建议,患者及家属应学会辨别低血糖,知道出现低血糖的时候应该如何自救。
6、患者外出时,身上要常备一些随身的必须品,比如糖果,饼干等,在出现低糖的状况的时候可以及时补充,能够减少一些意外发生。
“日吃苹果一只,身体健康不求医”,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人们普遍认为苹果对健康的促进作用非常强大。但即便是苹果好处多多,但仍然有人心存疑问,它是不是适合所有人吃呢?糖尿病患者吃苹果会对血糖有影响吗?
血糖高,可以多吃苹果吗?医生告诉你答案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但基本有一个共同点,以低糖食物为主。血糖指数在55以下的都属于低糖食物,也就是说,糖分指数36的苹果,高血糖患者是可以吃的。
苹果的营养物质丰富,功效良多,比如说促消化、补钙、美容养颜等,而且其中的果胶能够对血糖起到一定的控制,帮助减少血糖的波动。因此,高血糖患者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苹果。
血糖高,吃苹果时,要注意这几方面
1、苹果食用的时间
高血糖患者饮食上不光要注意吃什么,也要注意什么时候吃,那么苹果什么时候吃比较好呢?一般建议大概在上午的10点钟吃,这个时候人体的肠胃功能运转的较好,更利于消化。因此,也不会使血糖值出现快速升高的情况。
2、控制苹果的食用量
即便苹果属于是低糖水果,但它也含有一定的糖分,所以,食用时也要有所控制,如果在短时间内吃太多,也会造成血糖的波动,正常情况下,建议每日苹果的摄入量不要高于350克,糖尿病患者应该低于200克。
3、关注血糖水平
血糖高的人吃苹果,要保证一个前提,就是吃苹果之前血糖呈现出的是稳定状态,餐后血糖值低于10时,才可放心吃苹果,这样可以避免吃苹果后血糖升高的现象出现。因此,吃苹果前最好测一下血糖值。
想吃苹果还怕血糖受影响?这2件事做好,血糖或能很稳定
1、补充降糖物质
如果吃着降糖药,血糖水平还是有些不稳的话,就需要在生活习惯上找一下原因,比如说饮食、睡眠等,除了要改善这些情况,还要多为身体补充降糖元素,比如说三川归本卡维素这一类的天然营养素,对血糖调节就十分有利。
血糖控制得不好的人,可以每日吃几粒,可以促使血糖进一步稳定,加强对血糖的控制。
2、多做有氧运动
控制血糖水平,最不能少的方法就是运动,只有每天的运动量超过基础运动量,才可以加速身体血糖的消耗,也更利于对血糖水平的控制。在运动项目的挑选上,建议多做有氧运动,可以消耗人体更多的热量,更利于血糖的调节。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我们常说的三高中的一高,就是高血糖。即便糖尿病发病率非常高,但关于对糖尿病的认识,还有很多人存在很多的误区,咱们一起来走进糖尿病看一看糖尿病相关的一些知识。
一、糖尿病可怕吗?
糖尿病非常的常见,也没有见哪个糖尿病立马就因此而丧失性命,这也就意味着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糖尿病患者不遗传、糖尿病患者不传染、糖尿病患者能治疗,而且糖尿病能够预防。
对于一个被遗传不传染而且可防可治的疾病,你们觉得糖尿病可怕吗?
二、为什么谈糖尿病色变?
既然糖尿病没有那么可怕,那么为什么大家谈糖尿病就为之色变呢?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一旦罹患很难根治,而且糖尿病患者需要在管住嘴的基础上进行治疗,而管住嘴正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痛处。
而且糖尿病患者不可怕,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相当可怕。糖尿病患者可以并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眼病等,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谈糖尿病为之色变的重要原因。
三、怎样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不可怕,并发症才可怕,那也就意味着糖尿病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可怕之处的,毕竟它的并发症会让我们为之色变。
那么怎样预防糖尿病呢?进行有效的生活方式的干预,避免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进行适量的运动,避免肥胖减少,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的进餐规律。
这些都是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基础方法,其实说白了很多慢性病都是生活方式病,只要我们生活方式正确规律,而且没有不良嗜好,那么糖尿病是可以有效减少和预防的。
看懂了吗?糖尿病不可怕,但糖尿病的并发症还是会让人觉得有点可怕,如果你不想罹患糖尿病,那么就进行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避免不良习惯,减少肥胖,这些都可以让我们有效的减少和预防糖尿病。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作为我国知名的三甲医院,在35周年院庆之际,举办了‘互联网+医疗与公立医院改革论坛’,邀请业内专家共同探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和公立医院改革的未来方向。
李先生因脑中风住院,在暨大附一院得到了及时救治。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神经科专家们第一时间得知患者信息,迅速组织手术团队,实现了快速转诊和高效救治。这充分展示了互联网+医疗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优化就医流程方面的优势。
论坛上,暨大附一院徐安定院长分享了医院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新实践。医院通过打造‘门诊全流程闭环式移动服务平台’,实现了挂号、缴费、检查等环节的线上办理,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就医体验。此外,医院还开发了‘就医助理APP’、‘微信服务平台’等,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
在医护应用方面,暨大附一院开发了医护APP,为医护人员提供病情关注、健康管理、线上复诊等服务,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医院还引入了移动医生工作站和移动护士工作站,实现了医疗信息化系统的无缝集成,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是暨大附一院互联网+医疗的又一亮点。医院建立了覆盖全国300多家医院的远程医疗网络,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远程医疗服务。此外,医院还积极开展远程心电、远程查房等业务,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
暨大附一院在慢性病防治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探索。医院开发了‘互联网+糖尿病管理’平台和远程血压监测系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便捷的疾病管理服务。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不仅影响血糖水平,还会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受损,其中肾脏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首发器官。
糖尿病肾脏病,又称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统计,超过4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肾脏损害,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增加。
那么,糖尿病是如何“招惹”肾脏的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的赖德源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及其产生的一系列代谢产物,会导致微血管病变,最终累及肾脏并发生糖尿病肾病。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脏病,赖德源教授建议糖尿病患者关注以下指标:
1. 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4.4-10.0mmol/L。
2.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过去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3. 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除了关注上述指标,糖尿病患者还应积极治疗糖尿病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1. 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2.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的常见并发症,控制血压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3. 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ACEI或ARB类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4. 饮食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应低盐、低蛋白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蛋白质。
5. 透析:当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需要通过透析来维持生命。
总之,糖尿病肾脏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以保护肾脏健康。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运动安全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首先,糖尿病患者不宜在空腹时运动。在运动前,建议喝一杯牛奶或吃几块饼干,为身体提供能量。运动锻炼最好在餐后1小时开始,避开药物作用的高峰期。
其次,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防低血糖。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等小零食,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可以立即进食。外出活动时,应携带注明姓名、年龄、住址、电话以及现用的胰岛素和降糖药物的保健卡,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得到救治。
此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预防运动损伤。穿着柔软、舒适的鞋袜,避免局部碰伤。特别是有末梢神经炎的患者,足部感觉不敏感,更要小心。
在饮食方面,糖尿病患者不能仅依靠运动疗法,还需要控制饮食。对于不能控制饮食的患者,单独使用运动疗法效果不佳。采用运动疗法时,应用胰岛素的患者需要调整胰岛素用量。
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预防适应不良。由于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患者不能像常人一样灵活调节血糖。因此,饮食、用药、运动等都需要定时定量,以保持血糖平衡。
在运动中,糖尿病患者要警惕并发症加重。出现气促、心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伴有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律紊乱加重、严重高血压的患者要慎做运动。老年性糖尿病患者要限制运动强度,病情较轻的患者,最大心率应限制在正常人最大心率的80%~85%,活动方式应以步行等轻体力活动为宜。
对于正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注射胰岛素的部位要避开运动的肢体,以免加速胰岛素进入血液,导致低血糖反应。
以下是一些不适合运动的糖尿病患者:
1. 血糖高于16毫摩尔/升或伴有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心肌梗死者应暂停运动。
2. 有严重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或伴有肺结核病、肝病者禁用运动疗法。
3. 重型糖尿病,且病情控制不佳者,在清晨没有注射胰岛素时,不要进行运动锻炼。
4. 在胰岛素作用最强的时间,如上午11点不宜进行运动;在注射胰岛素后吃饭以前也要避免运动。
5. 有妊娠、腹泻、呕吐、不能进食情况者以及血糖太高、胰岛素用量太大、病情易波动者均不宜采用运动疗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贵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富贵病是一种以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预防富贵病,合理饮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助于预防富贵病的食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蓝莓
蓝莓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花青素等,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此外,蓝莓还具有抗炎、抗肿瘤、改善视力等作用。
二、奶制品
奶制品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同时,奶制品中的低脂肪成分也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建议每天摄入3份低脂奶制品。
三、深海鱼类
深海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建议每周至少食用2次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等。
四、蔬菜
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尤其是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有助于降低糖尿病2型的发病风险。
五、全谷物
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有助于控制血糖、降低血脂。建议每天摄入3份以上全谷物,如糙米、燕麦、玉米等。
六、豆类
豆类富含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脂、稳定血糖。建议每天摄入适量豆类,如黑豆、红豆、绿豆等。
七、坚果
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E等营养素,有助于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建议每天摄入适量坚果,如核桃、杏仁、腰果等。
八、鸡蛋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建议每天摄入适量鸡蛋,如1-2个。
预防富贵病,除了合理饮食外,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简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该病多见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表现为肢体远端麻木、疼痛、蚁走感等症状。为了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关键。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神经病变加重。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调整饮食和运动,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缓解症状。
此外,针灸、理疗等方法对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症状也有一定疗效。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2.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3. 注意足部护理,预防足部感染。
4.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5. 定期复查,监测血糖和神经功能。
春节临近,人们纷纷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大吃大喝、聚餐聚会成为常态。然而,这也导致了一种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脂肪肝。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门诊发现,因脂肪肝就诊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三围人士”是脂肪肝的高发人群,即回家围着电视、办公室围着电脑、出门围着汽车的“三围人士”。他们生活方式单一,多吃少动,且在春节期间作息不规律、大喝无度,导致脂肪堆积,诱发脂肪肝。
脂肪肝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脂肪在组织细胞内储积,超过肝重量5%以上或组织学上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是导致脂肪肝的三大原因。脂肪肝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脂肪肝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通过体检可以发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著名肝病专家孟庆华教授提醒,以下四种不良习惯容易招惹脂肪肝:
春节期间,如何预防脂肪肝?
1. 注意酸碱平衡,多吃蔬菜、水果、茶叶、豆制品等碱性食物。
2. 限制烟酒,加强锻炼,生活规律。
3. 坚持体检,及早发现脂肪肝。
4. 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运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脂肪肝并不可怕,只要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完全可以康复。
糖尿病前期,这个看似平静的词汇,背后却隐藏着健康隐患。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前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实际上,它已经悄悄地侵入了我们的身体。
糖尿病前期,血糖只是轻度升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口渴、体重轻度下降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导致病情恶化。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持续升高。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因此,及时发现并控制糖尿病前期,对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至关重要。
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本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缓解病情。同时,患者还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饮食方面,糖尿病前期患者应注重均衡饮食,食物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主食的厚度要匹配,副食肉类和蔬菜搭配。提倡少吃多餐,定时定量进食。高膳食纤维饮食对于控制血糖尤为重要,可以添加到日常饮食中。烹饪时,只放少量植物油,避免油炸或油炸食品。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内脏、蟹黄、虾蛋、鱼蛋等。少吃精制糖食品,如炼乳和蜜饯。
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适度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同时,患者还需保持正常体重,注意控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措施。
糖尿病前期患者,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需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前期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让我们共同关注糖尿病前期,为健康保驾护航。
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更容易受到三高的侵害。定期检查三高指标,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防控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艳芳指出,很多老年人对血压检测比较重视,但对血脂、血糖的关注不足。事实上,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定期检查尤为重要。
建议20岁以上人群每隔5年,30岁以上人群每隔两年,40岁以上人群每年都应检测一次血脂。有高血压、高血糖、烟酒嗜好或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最好每隔3~6个月查一次血脂,及时治疗,必要时服用他汀类药物降脂。
除了血脂检查,血糖检查同样重要。临床上常有因不知自己血糖升高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例子。糖尿病的血糖升高有三种形式:空腹和餐后血糖都升高、空腹升高、餐后不高、空腹血糖接近正常,而餐后血糖显著升高。建议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增加餐后两小时血糖检测,以便及时治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除了定期检查,日常保养也至关重要。老年人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作为国内知名的急诊科,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李艳芳主任医师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2型和妊娠期糖尿病三种类型。1型糖尿病常见于青少年,起病急,症状明显,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2型糖尿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很多患者甚至没有明显症状。妊娠期糖尿病则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糖代谢异常。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治疗: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低盐的饮食原则,合理搭配膳食,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摄入过多精制糖和含糖饮料。
2. 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建议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3. 药物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则需注射胰岛素进行控制血糖。
4. 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上述治疗措施,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波动会影响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 充足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血糖稳定。
3. 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糖尿病病情。
4. 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这种曾经被认为是“富贵病”的疾病,如今已经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城市中的白领阶层,他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更容易患上糖尿病。本文将探讨办公室白领为何容易患糖尿病,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4.62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5.82亿。
那么,为什么办公室白领容易患糖尿病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工作压力大:白领阶层的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导致身体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容易引发糖尿病。
2.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白领阶层往往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饮食健康,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进而引发糖尿病。
3. 缺乏运动:白领阶层的工作性质使得他们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缺乏运动,导致身体代谢减慢,容易引发糖尿病。
4.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高热量食物;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血脂、血压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的早期迹象。
3.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患上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4. 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办公室白领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