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在我的微博评论里,大家问得最多的就两个话题,一个是“怎么减肥?”另一个就是“怎么养姨妈?”
减肥的问题我们说得不少了,今天来说说,怎么养姨妈。
1.大姨妈为什么会出走呢?
大姨妈,就是月经,就是子宫内膜周期性生长脱落。由于在月经期间,女性的雌激素及孕激素同时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出现脱落。
闭经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
原发性闭经是指:年满18岁或者是在第二性征发育成熟2年后,仍然没有出现月经来潮。
继发性闭经则是:过去曾有规律月经出现,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或者3个周期(根据自身月经周期)以上。
所谓“姨妈出走”,就是继发性必经。
引起闭经的原因多种多样,而在短时间内体重减轻超过10%、体脂丢失超过30%或是体重指数(BMI)小于17.5的女性更容易受到闭经的“青睐”。
最容易发生继发性闭经的女性,是女性运动员。她们还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和进食障碍,临床上因此称之为女运动员三联征(Female Athlete Traid)。所以,长时间强运动负荷,是导致闭经的因素之一。
还有一个导致闭经的原因,就是节食。一般来说,体脂率低于17%更容易出现闭经现象。因为节食可能导致雌激素合成障碍从而引起月经稀发,甚至是闭经。
其实理解起来也很简单,对人类来说,繁衍下一代的功能,对生存来说是最次要的。如果你的身体都已经明显吃不饱(能量和营养素供应不足),还要被迫大量运动,你的机体会认为生存下去都困难了,难道还能繁殖下一代吗?于是生殖功能成为第一个被“舍弃”掉的选项——卵巢功能紊乱、性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而导致了继发性闭经。
如果这种必经没有尽早进行干预治疗,可能造成疾病进展预后不可逆,甚至导致女性不孕的发生。
2.所以该怎么办?
值得庆幸的是,及时通过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调整、适当激素药物应用是可以恢复下丘脑和卵巢功能的。
更有研究显示,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患者可以通过适当营养补充来解决。在营养师的指导下,每日增加300-400千卡的热量摄入,甚至可以不需要药物的干预就能解决。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Mary Jane De Souza博士的研究团队通过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在控制BMI基准下,BMI每增加1 kg/m2,来月经的可能性就会增加10%。
总结一句,养姨妈就是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好好吃饭。
所以,健康减肥特别重要!
千万不要相信那些盲目节食、辟谷的“邪教”——男人们的身体估计还能经得起折腾一点,女生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健康去试!
减肥要循序渐进——活到这么大了,我们应该知道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事情是安全的。
饮食上:优质蛋白质要保证、不要完全远离脂肪、主食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种类。
锻炼上:要听从身体的声音,不要过于强迫自己。每周坚持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就可以了。每周减重1~2斤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范围。
作息上:保持每日至少6小时的充足睡眠。
谈到月经,很多女性都为此感到头疼。每个月都不会“缺席”的大姨妈,来势汹汹。由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很多女性都有各种月经相关的困扰,比如痛经、经期提前或推迟、崩漏等等。
但有一类女性,不同于我们通常认为的量多或疼痛,反而量非常少,一般两天左右就结束了,有些人甚至只有几滴。千万不要觉得这没什么,月经量少可能意味着你身上存在着许多疾病的隐患!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月经量会少。
1、卵巢发育不良
全身性疾病、精神压力大或是长期服用激素类避孕药物等等原因,会抑制卵巢的正常功能,使得卵巢分泌激素水平下降或是不足,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内膜较薄,脱落时出血量就会很少,表现为月经量少。
2、妇科病症
一些常见的妇科病症会引起严重的子宫内膜受损,破坏了部分甚至全部子宫内膜,导致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3、人流手术
如果多次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话,反复粗暴刮宫会使得子宫内膜难以修复再生,也可能发生月经量少或者闭经的情况。
4、无排卵性月经
没有排卵的女性也会来月经,这在医学上被称为“无排卵月经”。和正常月经一样,属于“功能性子宫出血”。这类月经的特点就是时间不规律、血量极少。
如果你发现每个周期,连一包卫生巾(10片/包)都用不到,且每片血量极少,仅仅只沾湿了表面的话,就属于月经量少的范畴了,一定要因此引起注意!
不过,月经量少也不必太担心,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去调理。
(1)勿下冷水
对于月经不正常的人来说,最好不要在经期再下冷水。
(2)勿过于疲劳
身体过度劳累,会影响到身体各大器官的功能,同时还会影响新陈代谢。所以女性在月经期,已经要放松身体,不能过于疲劳。
(3)运动调节
月经期间,女性因为身体不适会变得懒惰。事实上,可以在经期到来前三天,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做一些运动,以舒缓、拉伸的运动为主。经期第五天,身体逐渐开始恢复,此时可以进行一些慢走、慢跑的有氧运动。
(4)勤换内裤
很多女性为了爱美,不注重内裤的材质而是注重内裤的款式。一般来说,柔软、舒适、通风透气好的棉质内裤为宜,每日都要换洗内裤,并且在阳光下晒干。
此外,每晚还需用清水清洗外阴,及时擦干,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干燥。
(5)西药调理
很多女性有月经相关问题的时候会选择吃药。实际上,西药调理月经都是补充一些雌性激素来促进女性重来月经或是调节月经,最常见的就是黄体酮。不过这治标不治本,不建议长期使用。大家也尽量不要乱用药,听医生建议为佳~
女性问题可大可小,稍不注意,可能会引发不孕或是癌症等更严重的病症。所以平时多观察自己的身体情况,发现不对劲一定要及时检查,早日调理~
大姨妈迟迟不来,怎么办?我们上期讲了大姨妈提前来报到,我们今天就讲一讲大姨妈迟迟不来的问题。大姨妈是真的不好伺候,动不动就闹脾气,有人的大姨妈提前来打扰,有人的大姨妈却迟迟不来。大姨妈迟迟不来,是怎么回事?我们该如何面对?那我们今天就来简单聊聊月经后期的问题。
(一)什么是月经后期?
大姨妈推迟,在中医里叫“月经后期”。月经周期7天以上,甚至3~5个月来一次月经,连续2个周期都是这样的,就是月经后期。如果只是偶然一次推迟7天,不算在月经后期的范围内哈~
(二)月经后期的辩证论治
1、肾虚血少
如果经血量少,颜色偏淡,质地清稀,同时,常常觉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白带清稀,脸色晦暗,还有黑斑。看看舌头,如果舌头暗淡,苔又白又薄,那么,这是属于肾虚血少型月经后期,治疗的重点在于补肾益气、养血调经。可以去药店买一盒乌鸡白凤丸,早晚一丸,调理一段时间。日常可以多吃一些核桃、栗子、黑芝麻等食物。
2、气滞血瘀
如果经血颜色暗红,有时候可能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恹恹的,胸闷,抑郁不乐,舌头偏紫黑色,有瘀斑。这是属于气滞血瘀型月经后期,治疗的重点在于活血行气、化瘀止痛。可以选用益母丸、调经丸进行调理,一日两次,日常可以吃陈皮玫瑰普洱茶。
3、血寒
(1)虚寒
如果经血量少,颜色偏淡,质地清稀;小腹冷痛,热敷或按揉后缓解,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呈水样;舌淡,苔白。那么,这是属于虚寒证导致的月经后期,治疗的重点在于温经扶阳,养血调经。可以选用艾附暖宫丸进行调理,一日三次。经期可以在小腹贴暖宝宝,可以喝姜枣红糖水,不要吃寒凉食物,不要碰冷水。
(2)实寒
如果经血量少,颜色暗黑,夹有血块;小腹冷痛,但是特别怕按,按了会更痛,怕冷,手脚冰凉,舌暗苔白。那么,这是属于实寒证导致的月经后期,治疗的重点在于温经散寒,活血调经。可以选用中成药少腹逐瘀颗粒进行调理,一日三次。经期可以在小腹贴暖宝宝,姜枣红糖水,不要吃寒凉食物,不要碰冷水。
(三)健康指导
1、经前血海充盛,不要滥补,可以喝玫瑰花茶进行疏导
2、经期,慎用大寒大热的药物或食物
3、经后血海亏虚,宜调补,可根据体质状况进行调补。
4、经期注意保暖,衣着宽松;情绪条达,不要大怒或抑郁,生活起居规律,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有节制,不宜辛辣、生冷、油腻之品。
希望全天下的小仙女都能安然度过经期~
月经量少如果是血瘀引起的,喝益母草颗粒一般有用,如果不是血瘀导致的,一般没用。月经量少,中医可以分为4个类型,血虚、肾虚、血瘀和痰湿,如果是由于血瘀引起的,可以喝益母草颗粒,是有用的,因为益母草颗粒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使月经量增多。如果是由于其他三个类型引起的月经量少,喝益母草是没有用的,因为益母草并没有补血、益肾以及去痰湿的作用。
月经量少,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用药治疗,不要私自用药,以免耽误病情,同时在此期间也需要注意保持稳定的情绪。
月经期间一般可以吃醪糟,但需要适量。醪糟是用糯米发酵而成的,其中含有维生素、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女性月经期间适当吃些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对健康会有益处。但醪糟中含有少量的酒精,有一定的刺激性,女性月经期间吃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量,避免摄入过多,避免导致身体不适。而且摄入酒精过多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增多。女性月经期间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要偏食挑食,但要避免抽烟喝酒,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经期如果身体有异常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出现月经量少一直不干净的现象可能是月经紊乱,也有可能是宫腔粘连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所致。应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如球囊扩张法、服用地屈孕酮片等。
1.月经紊乱:若机体长期服用避孕药或减肥药物而影响体内的激素水平,易造成月经紊乱,从而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少一直不干净的现象,应及时停药或换药治疗。
2.宫腔粘连:由于子宫内膜创伤、低雌激素水平等因素导致宫腔部分或完全闭塞。可出现月经量减少、周期性腹痛等症状,也可表现出月经一直不干净的现象。可通过放置宫内节育器、球囊扩张法等方式进行治疗。
3.多囊卵巢综合征: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表现出月经量少、月经稀发、淋漓不尽等症状,并伴有痤疮、多毛等现象。可服用地屈孕酮片、醋酸环丙孕酮片等药物治疗。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宫外孕等因素所致。建议查明病因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谨遵医嘱用药。
例假即月经,女性来月经的注意事项包括卫生清洁护理、生活护理、避免性生活等。1.卫生清洁护理:女性月经来潮期间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洁会阴部,经血量多要勤更换卫生巾,也要更换干净的内裤,尽量选择纯棉内裤,减少对生殖器的刺激。不要坐浴洗澡,此时宫颈口开放,容易使污水进入到宫腔内,引发生殖器官感染。2.生活护理:女性在月经期间比较特殊,平时要多注意休息,夜间尽量避免熬夜。尽量选择清淡、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不要吃油炸食物、冰冻食物、浓茶、咖啡、酒等。3.避免性生活:月经来潮期间要避免性生活,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宫口呈开放状态,宫腔表面会形成创面,性生活容易把细菌带入阴道内,增加感染的几率。月经期间也要观察月经的来潮情况和身体的变化,有异常可就医检查及治疗。
平素月经正常的女性不建议在经期进行针灸,本身需要调理月经的患者,可在经期进行针灸。
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对于平素月经量、色、质、周期均正常的女性来说,在经期进行针灸,可能会影响自身原本的月经,因此不建议在此时进行针灸。
若患者本身就存在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症状,则可以在经期进行针灸,以起到调经的作用。但是需注意避开小腹处的穴位,比如关元穴、中极穴等。
患者如果需要进行针灸,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就诊。
如果你看到一个女生脾气暴躁、满面油光、水肿爆痘……没错,她八成是来月经了。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月经周期的规律性,可能与寿命长短有关。
《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月经周期与健康的关系,并提醒你别再做10件伤身事。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阮祥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金鸿雁
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王瑜
2020年9月30日,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Jorge E Chavarro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了月经周期的规律性与过早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1]。
实验评估整个生命过程中,经期不规律或较长是否与全因或特定原因的过早死亡(年龄<70岁)有关,共招募79505名无心血管疾病、癌症或糖尿病病史的绝经前女性,她们报告了14~17岁、18~22岁和29~46岁的正常经期和长度。
结果表明:从基线水平比较,与经期非常规律的女性相比,那些报告经期不规律或没有月经周期的女性BMI更高(28.2%比25.0%),更易患高血压(13.2%比6.2%)、高血胆固醇水平(23.9%比14.9%)、多毛症(8.4%比1.8%)、子宫内膜异位症(5.9%比4.5%)和子宫纤维瘤(10.0%比7.8%)以及较高的糖尿病家族史患病率(19.4%比15.8%)。
在24年的随访中,共有1975例过早死亡,包括894例癌症和172例心血管疾病。总是经期不规律的女性,与相同年龄范围内周期规律的女性相比,随访期间的死亡率更高。
总之,在这项大型前瞻性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青春期和成年期经期不规律和较长与过早死亡(年龄<70岁)的高风险有关。这些联系在青春期和成年期持续存在的不规则和长周期中更为强烈。
对女性来说,月经是健康的晴雨表,如果出现异常,往往是身体拉响了警报。
初潮过早过晚都不好
临床认为,女生初潮时间集中在12~14岁,往往与遗传、环境、营养、饮食等因素相关。
目前,我国把女孩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在10岁前出现月经,定义为性早熟。性早熟会使女生提前进入青春期、停止生长,对性格也有影响。
如果月经初潮早于11岁,要警惕性早熟。初潮晚于同龄人,或超过16岁,可能是卵巢、子宫发育不良,或先天性卵巢功能不全导致的,需去医院检查。
周期不能太长或太短
正常的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应为21~35天。
周期<21天为月经频发,首先考虑妇科内分泌疾病所引起,比如排卵障碍型、黄体功能不全;周期>35天为月经稀发,可能由先天性因素、后天病变导致。
经量过多过少需尽早就诊
一次月经的正常经量应为5~80毫升,少于5毫升属经量过少,多于80毫升则为过多。最简单的判别方法为,一般5毫升的量可湿透1片卫生巾。
月经来潮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调控,其不只与子宫、卵巢有关,也受大脑调控。
节食减肥、熬夜失眠、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等,都可能影响激素调节,导致月经推迟。
偶尔一次月经不调不用特别担心。但如果生活规律、饮食健康,频繁出现月经紊乱,需要引起重视。
多囊卵巢综合征
这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具体病因不明,主要与遗传及环境有关,会出现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表现。
主要以月经周期长、闭经为主,这与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导致排卵障碍有关。
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功能不全,在月经来潮前就会发生少量出血;由于黄体萎缩不全,会发生月经前后少量出血。
卵巢早衰
这类患者通常存在长期的月经减少、经期缩短甚至闭经。此外,还会出现阴道萎缩干涩、排卵率低、性冷淡等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
大约15%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出现经血增多或经期延长,少数患者出现经前少量出血。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激素分泌较少,也会使女性月经推迟,还会伴随食欲不振、嗜睡等症状。
阮祥燕表示,临床上,大多数女性会因为月经量少就诊,但经量过大与器质性病变的关系更为密切,比如排卵功能障碍、异常子宫出血(即“功血”)、黏膜下肌瘤等,必须尽早就医。
月经期间,女性应该少做这10件事情,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1.剧烈运动
月经期间精力、体力、抗病力都有所降低,不宜进行赛跑、跳跃等剧烈运动和繁重体力劳动,以免引起或加重腰酸腹坠、经量过多等。
2.贪吃冷饮
经期贪吃冷饮易引起痛经。建议多吃温热食物,注意营养均衡。
3.吃得太咸
月经前期身体内会有一定水平的水钠潴留,以保证女性不至于因为月经流血而丧失太多的体液。
如果再吃得过咸,会使潴留加剧,诱发头痛、水肿等。
4.饮酒
酒和酒精类饮品都应尽量避免饮用。酒精会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尤其对一些本身经期血量较大或经期较长者,饮酒可能导致大出血。
5.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如正在服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应咨询医生经期是否需停用,以免引起月经过多。
6.游泳和盆浴
月经期子宫颈口微微张开,以利于经血流出,这时若游泳和盆浴很容易使细菌进入子宫内腔导致炎症。
7.捶打腰背
月经期盆腔充血腰部会有些酸胀感,若盲目大力按摩或捶打腰背,会不利于子宫内膜剥落后创面的修复愈合,导致流血增多、经期延长。
8.拔牙或者手术
月经期间凝血功能下降,这期间拔牙或手术有可能引起出血较多,伤口不容易愈合。此时可否进行手术或拔牙,应与医生沟通。
9.高声唱歌
月经期声带会充血水肿、容易疲劳,若不加控制地高声大叫或引吭高歌,易引起声音嘶哑,甚至会对声带造成永久性伤害。
10.性生活
经期过性生活难免将病菌带入阴道,逆行而上造成宫内感染、输卵管炎症,机械性刺激还会导致经血逆流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可能造成不孕。▲
参考资料:
[1] Menstrual cycle regularity and length across the reproductive lifespan and risk of premature mortality: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本期编辑:王晓晴
月经又黑又少考虑为正常生理现象、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损伤、药物等因素导致。
1.正常生理现象:在月经的初期,出现月经量少,以及颜色发黑,属于比较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在1~2天后,月经量可逐渐增加,颜色也会出现明显的改变。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良导致子宫过小,内膜面积小,都可导致月经量少而出现发黑的症状。
3.子宫内膜损伤:如患者多次进行人工流产、胎停育、刮宫、清宫等行为,都可导致子宫内膜的损伤以及宫腔或宫颈粘连,进而导致月经量少以及发黑的症状。
4.药物:部分女性为了避孕可能服用避孕药如左炔诺孕酮胶囊,可影响到正常的月经,导致月经量减少、颜色发黑,还可导致经期延长、非月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等。
此外,阴道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可导致月经又黑又少的现象,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月经推迟是许多女性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月经推迟并不意味着一定怀孕,但怀孕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当女性发现自己月经推迟时,应首先考虑是否怀孕。这可以通过简单的尿检或医院检查来确定。如果排除怀孕,那么可能的原因还有很多,如压力、饮食、生活习惯等。
压力是导致月经推迟的常见原因之一。长时间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情绪波动等都可能影响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月经推迟。此外,不规律的作息、饮食不当、过度节食等也可能导致月经推迟。
对于月经推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如果是因为压力、饮食等原因,那么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是关键。如果是因为疾病等原因,那么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月经推迟:
如果月经推迟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如腹痛、发热等,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月经量少是许多女性面临的常见问题,虽然并非严重疾病,但仍会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将围绕月经量少这一主题,从病因、症状、调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广大女性了解月经量少的相关知识,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月经量少的原因
月经量少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
2. 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3. 子宫肌腺症:子宫肌腺症会导致子宫肌层增厚,影响子宫内膜的剥脱,从而导致月经量减少。
4. 激素治疗:某些激素治疗药物可能导致月经量减少。
二、月经量少的症状
月经量少的主要症状是月经周期规律,但经量明显减少,甚至只有点滴出血。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经期腹痛:月经来潮时伴有下腹部疼痛、腰酸等症状。
2. 月经周期延长:月经周期超过35天。
3. 闭经:月经量逐渐减少,直至完全闭经。
三、月经量少的调理方法
1. 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等因素可导致月经量减少,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2. 调整饮食:多吃富含铁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
4. 适当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5.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可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加重月经量少的问题。
6. 注意保暖:月经期间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7. 及早就医:如果月经量少的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四、月经量少的注意事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2.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3.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4.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5. 如果出现月经量少的问题,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6. 遵医嘱进行治疗,不要随意购买药物自行治疗。
7.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月经推迟,白带异常是许多女性面临的问题。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月经推迟可能是怀孕的信号。如果您有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应警惕是否怀孕。通常情况下,月经推迟7天左右,即孕40天左右,可以通过B超检查检测到孕囊。但由于孕囊较小,B超检查可能无法发现。此时,需要结合HCG值和症状进行判断。如果HCG值超过2500-3000IU/L,但B超检查未发现孕囊,可能存在宫外孕的风险。此外,如果停经50天以上仍未见明显孕囊,需要结合血HCG进行复查,排除妊娠异常。
除了怀孕,月经推迟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针对月经推迟,以下是一些建议:
此外,怀孕期间的女性应注重营养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寒凉的食物,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同时,避免使用药物,避免接触放射线,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月经推迟是许多女性常见的现象,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月经推迟的常见原因,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一、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
1. 怀孕:育龄女性如果出现月经推迟,首先应考虑是否怀孕。可以通过早孕试纸进行初步检测,如果结果呈阳性,则应尽快就医确认。怀孕期间,无需特殊治疗。
2. 内分泌异常: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月经推迟,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此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补佳乐等药物进行调理。
3. 寒冷刺激:冬季天气寒冷,如果不注意保暖,寒气容易侵入体内,导致月经推迟。此外,过量食用寒凉、冰冻食物也会引起宫寒。建议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内避免食用寒凉食物,并注意腹部保暖。
4. 药物影响:部分药物如避孕药、抗抑郁药、抗肿瘤药等也可能导致月经推迟。此时,应立即停药,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二、预防与保养
1. 调整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2.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如桃仁、油菜、慈菇、黑豆等。
3. 注意保暖:尤其在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寒气侵入体内。
4. 适当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内分泌,有助于预防月经推迟。
三、就医建议
如果月经推迟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月经量多伴随头痛,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1. 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并伴随头痛。在月经期间,女性的子宫较为敏感,剧烈运动可能会刺激子宫,导致月经量增加。此外,剧烈运动还会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身体疲劳,从而引发头痛。建议在月经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作息。
2. 气血亏虚
气血亏虚是月经量多伴随头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气血不足可能导致女性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同时也会引发头痛。建议通过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来改善气血亏虚的情况。可以多吃红枣、枸杞、桂圆等具有补血功效的食物,同时可以服用阿胶、当归等中药进行调理。
3. 贫血
月经量多会导致失血过多,进而引起贫血。贫血会导致身体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同时也会引发头痛。建议通过饮食补充铁质,如红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同时可以服用铁剂进行补充。
4. 精神因素
精神压力、情绪波动等精神因素也可能导致月经量多伴随头痛。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放松,避免过度劳累。
5. 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也可能导致月经量多伴随头痛。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内分泌检查,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6. 就医建议
如果月经量多伴随头痛的情况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找出病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7. 日常保养
为了预防月经量多伴随头痛的情况,建议女性朋友们注意以下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
2. 饮食要均衡,多吃富含铁质、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3.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
闭经,即女性月经停止,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某些药物可能会成为导致闭经的罪魁祸首。
首先,避孕药是导致闭经的常见药物之一。尤其是长效避孕药,它们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来达到避孕效果。然而,这也可能导致月经量减少,甚至停经。不过,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性的,大部分女性在停药后可以恢复正常的月经。
除了避孕药,一些降压镇静类药物也可能导致闭经。例如,萝芙木类药物(如利血平)和吩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都可能对女性的月经周期产生影响。
此外,肾上腺皮质类激素(如强的松)的应用也可能导致闭经。这是因为强的松可以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月经周期。
某些中药也可能导致闭经。例如,过于寒凉的中药(如苦丁茶、紫草根、绿豆等)和过于收敛的中药(如五倍子、诃子肉、乌梅等)都可能对女性的月经周期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使用的丹那唑也可能导致闭经。
对于出现闭经的女性,建议及时就医,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近年来备受关注。许多女性朋友关心艾灸是否会影响到月经周期。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从艾灸的原理、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艾灸。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艾灸的原理。艾灸通过燃烧艾草,产生艾热,刺激人体穴位,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艾草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艾灸在治疗寒性病症、调理女性月经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然而,艾灸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来说,艾灸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月经推迟的因素:
1. 艾灸部位选择不当:如果艾灸的部位选择在关元、气海等补阳穴位,可能会使阳气过盛,导致月经推迟。
2. 艾灸频率过高:频繁艾灸可能会消耗体内阴液,导致月经推迟。
3. 体内寒湿较重:艾灸虽然可以温经散寒,但如果体内寒湿较重,艾灸后寒气可能堵塞经脉,导致气滞血瘀,进而引起月经推迟。
为了确保艾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咨询专业医师:在进行艾灸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艾灸方案。
2. 注意艾灸时间:避免在月经期间进行艾灸,以免加重月经不调的症状。
3. 注意艾灸部位:避免在腹部、腰骶部等敏感部位进行艾灸。
4. 注意艾灸频率:避免频繁艾灸,以免消耗体内阴液。
总之,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调理女性月经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进行艾灸时,应注意以上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月经发黑量少,是许多女性朋友们关心的问题。这种情况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生活习惯等。本文将从病因、诊断、治疗、日常保养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解析月经发黑量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病因分析
1. 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会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少、颜色发黑。常见的原因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2. 妇科疾病: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宫颈炎等,也可能导致月经发黑量少。
3. 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也可能影响月经的正常。
二、诊断方法
1. 妇科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妇科疾病。
2. 内分泌检查:通过内分泌检查,可以了解内分泌水平是否正常。
3. 影像学检查:如B超等,可以观察子宫、卵巢等器官是否存在异常。
三、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针对病因,可选用性激素类药物、中药等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饮食均衡、适度运动等。
四、日常保养
1.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会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月经。
2. 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腰部等部位,避免受凉。
3. 饮食调理:多吃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绿叶蔬菜等。
五、医院及科室推荐
1. 妇科:妇科是专门诊治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科室,是治疗月经发黑量少的首选科室。
2. 内分泌科:内分泌科负责诊治内分泌系统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月经不调是许多女性常见的问题,其中月经量少尤为困扰。针对这一问题,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药物进行调理。常见的药物有坤草、鸡血藤、千金拔、麦冬、阿胶、当归、红花、黄体酮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调节内分泌,改善月经不调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饮食调理也是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平衡饮食:蔬菜、水果、鸡蛋、瘦肉等均要平衡摄取,保证营养均衡。
2. 避免生冷食物:月经期间,不要过度节食减肥,避免生冷食物,以免影响月经。
3. 调整作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和精神压力过大。
4. 中医疗法:可以尝试中医疗法,如针灸、拔罐等,帮助调理月经。
5. 注意保暖:注意保暖,尤其是在经期,避免受凉。
此外,如果月经不调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如子宫发育不全、激素分泌异常、卵巢早衰等,还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总之,月经不调月经量少并非不可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避孕已经成为许多女性关注的焦点。避孕套作为一种常见的避孕工具,虽然使用方便,但并不能完全杜绝意外怀孕的风险。因此,避孕药作为一种重要的避孕手段,仍然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然而,并非所有女性都适合服用避孕药。以下是一些不适合服用避孕药的群体:
1. 肝脏、肾脏疾病患者:避孕药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并通过肾脏排泄。患有肝、肾疾病的女性使用避孕药,可能会加重病情。
2.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因此,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避孕药。
3. 糖尿病患者:避孕药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使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服用避孕药。
4. 哺乳期妇女:避孕药可能会影响乳汁分泌,降低乳汁质量,并对哺乳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避孕药。
5. 月经过少的女性:长期使用避孕药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萎缩,加重月经过少的情况。因此,月经过少的女性在使用避孕药前应先咨询医生。
6. 有肿瘤的女性:避孕药可能会对肿瘤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患有乳房良性肿瘤、子宫肌瘤以及各种恶性肿瘤的女性不宜使用避孕药。
7. 孕妇:早孕期误用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导致婴儿发生先天性畸形,因此孕妇不能使用避孕药。
总之,避孕药虽然能够解决意外怀孕的问题,但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在使用避孕药前,应先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是否适合使用避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