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老人膝盖酸痛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哪个好?

中老人膝盖酸痛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哪个好?
发表人:药师方健

上了年纪,身体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膝关节,由于常年累月的负重活动,膝盖会逐渐出现关节软骨被侵蚀、骨赘形成、骨质增生和软骨硬化等一系列生化和形态学的改变,所以许多中老年人都有膝盖酸痛的毛病。

 

这种膝盖疼痛其实是骨关节炎的一种表现,是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并伴有疼痛和活动能力下降为特征的病变。近年来,一种叫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的药物逐渐流行,这两种药物都对关节软骨有保护作用,但在现实中许多朋友却分清楚这两个药物到底哪个更好?要怎么吃?今天药师来为你解答。

 

 

氨基葡萄糖的特点

 

关节软骨的损伤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期间有多种有害因素的参与,如炎症因子的刺激、多种水解酶对关节软骨基质的水解破坏,以及软骨细胞超氧化自由基的生成等。氨基葡萄糖是一种天然的氨基单糖,主要是从螃蟹和其他带壳的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氨基葡萄糖简单来说能够纠正和逆转这些有害因素对关节软骨的损伤,对膝关节软骨基质的合成与软骨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但是,氨基葡萄糖的这种作用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缺点,那就是疗效不确切且起效较慢,许多对氨基葡萄糖疗效的研究并没有得到较为一致的结果,而且大多数研究结果都显示氨基葡萄糖需要连续服用8周以上才能显示一定的疗效,如果使用1年以上疗效才更加稳定。

 

硫酸软骨素的特点

 

硫酸软骨素是从动物软骨中提取而来的酸性黏多糖,能够促进软骨再生,改善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肿胀和积液、防止膝关节位置间隙狭窄,这对于膝关节来说相当于提供了一层衬垫,能有效地缓冲膝关节活动时带来的冲击和摩擦。

 

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哪个好?

 

综述文章《氨基葡聚糖和硫酸软骨素在治疗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指出:氨基葡聚糖及硫酸软骨素是天然的含氨基多糖类化合物, 易溶于水, 90%以上的成分易被肠黏膜吸收, 较小的分子形状允许其可以通过血液 -滑膜屏障, 覆盖并分散至关节软骨内, 能够被软骨细胞吸收。 单独或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治疗均在临床及实验中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且毒副作用小。

 

综合其他学者观点,认为这两个药都是治疗骨关节炎的常用药物,许多研究显示,两药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能够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疗效更加显著,推测的原因可能是硫酸软骨素弥补了氨基葡萄糖疗效不确切及起效慢的缺点,而且两个药物的安全性都比较高,适合长期服用。

 

正因为如此,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两种成分被批准作为非处方的保健品,许多厂家也将这两种成分组合起来,组成复方制剂使用。因此也可以看出,这两个药物其实并没有说哪个更好,它们可以同心协力去为膝盖保驾护航。

 

 

最后,由于这两种药的作用都是非常缓和的,并且安全性都非常高,所以对于有膝盖酸痛的人群,最好可以长期服用,比如持续服用至少8周或1年以上,当然服药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复诊,观察药物疗效和有无药物副作用发生。

 

另外,对于膝盖疼痛的中老年患者朋友,如果确诊膝关节炎,以疼痛为主的患者, 先考虑定时或必要时口服镇痛剂, 国外首选对乙酰氨基酚, 止痛效果明显, 但长期大量应用后有对肝、肾损害的报道,其它常用药物有双氯芬酸、布洛芬、萘普生以及昔布类药物, 但不良反应较多,尤其是胃肠道的反应限制了其长期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崇阳,李艳,牟德华.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促进骨骼健康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5,36(23):382-385

2.王蕾,王宇,刘文俊,等.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硫酸软骨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79-81

3.《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专家共识》

4.郭亭, 赵建宁. 氨基葡聚糖和硫酸软骨素在治疗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J]. 中国骨伤, 2004.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年纪的增长,很多老人都会出现血管硬化的表现。血管硬化是指血管弥漫性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及小血管闭塞致使脑部血供减少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许多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现象,血管是非常富有弹性的,为了使血液流动顺畅,所以内壁很柔软。

     

     

    在平时,我们首先要控制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如果老年人出现了血管硬化的情况,应该及时的吃点扩张血管的药物和软化血管的药物。那么,还能吃些什么能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

     

    大家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关于软化血管的食疗偏方,比如喝醋,吃茄子、西红柿、黑木耳,还有喝红酒、饮茶等,这些说法都有失偏颇,没有得到科学实验的证明,很多都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在相信。

     

    之所以有人相信喝醋可以使血管软管,可能是因为醋呈酸性,可以把鱼刺之类的软化,但醋在喝入人体后,要参与人体的新陈代新,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醋的酸性可以促进胃酸的分泌,但对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影响很小,因此喝醋并不能软化血管。

     

     

    软化血管本身就是伪命题,因为血管在成年之后就逐渐硬化,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问题,只是有人的已经有临床症状,而有人的不影响正常生活。

     

    虽然不能软化血管,但是我们可以使血管硬化的速度减慢。“三高”对血管的影响巨大,所以三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按时服药外,还需在饮食上注意:

     

    1、多吃粗粮

     

    越是精细的主食越容易被人体吸收,迅速转化为血糖,导致体内血糖升高。

     

    2、多食蔬菜

     

    蔬菜含有的热量很低,但膳食纤维含量高,可使促使体内多余的脂质排除体外。

     

    3、少吃盐

     

    吃盐太多会使血压升高,而血压过高就会对血管造成损害;

     

    4、食用不饱和脂肪酸

     

    动物油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食用后直接升高血脂,而橄榄油等植物油内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适当降低胆固醇,因此推荐食用植物油。

     

    5、常见的一些能软化血管的食物

     

    蜂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B2、维生素B6、胡萝卜素,能够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防治血管硬化。

     

    香菇:预防胆固醇的产生,防止血管变脆和动脉硬化,对于预防心血管的产生有积极作用。

     

    海带:具有药用价值,可预防血管阻塞,促进胆固醇排出,也可以预防动脉硬化。

     

    大蒜:具有明显的降指功效,能消除血管中的脂肪,是治疗动脉硬化的良药。

     

    芹菜:众所周知,芹菜可以降血脂。

     

    苹果:含有类黄酮、钾、维生素C、维生素E、糖果酸等成分,可以使体内的脂肪分解,对预防动脉硬化有作用。

  • 作者:杜雨锡 主治医师 吉林市中心医院 中医内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周围总是不乏一些名称特别相近、实际却南辕北辙的事物,如果不小心弄混淆,轻的可能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重的甚至可能危害生命安全。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鱼油”和“鱼肝油”这两个耳熟能详的名词了。那么,老人吃鱼油还是鱼肝油好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鱼油与鱼肝油,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食物。

    去到药店,不少消费者会发现,无论是“鱼油”还是“鱼肝油”,作为保健食品都是圆圆亮亮的黄色颗粒,因此许多网友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鱼油与鱼肝油,是同一种事物,都是鱼身上的油嘛。其实不然,鱼油与鱼肝油,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食物。

    所谓的“鱼油”,指的是鱼身上的所有油类的总称,它包括体油、肝油和脑油,它的主要成分是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广告中常常作为噱头宣传的DHA和EPA。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近年的研究中已经被证实能降低甘油三酯总量,可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心肌梗塞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制作鱼油制剂的原料常见于鲭鱼、鲱鱼、金枪鱼、比目鱼、鲑鱼、鳕鱼肝、鲸脂、海豹油等,一般还会添加少量维生素E起到抗氧化的作用。一般少年儿童多吃鱼摄入DHA与EPA,有助促进大脑发育,而老年人多吃鱼油,则有助改善血脂状况,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所以老年人适当补充鱼油是非常必要的,而DHA和EPA很可能会成为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而所谓的“鱼肝油”,则专指从鲨鱼、鳕鱼等的肝脏中提炼出来的脂肪,黄色,有腥味,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从范围上来说,鱼肝油专指肝脏脂肪,鱼油指全身脂肪,鱼肝油是鱼油中的一种。对于婴幼儿来说,如果要预防佝偻病,则不能补充鱼油,而应当补充鱼肝油(维生素A、D)并同时辅助以维生素D剂,确保维生素D的足够摄入,才能促进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与鱼油不同,鱼肝油具有食用量上的限制,因为维生素A、D均为脂溶性维生素,一旦大量摄入则难以在短期内排出体外,过多摄入容易导致中毒。0~3岁的婴幼儿维生素A每日摄入量2000IU(IU:医学效价单位,也称国际单位。维生素A:1IU=0.3μg,1IU维生素D=0.025μg维生素D3);维生素D每日摄入量0~6个月1000IU、6~12个月1500IU、1~3岁2500IU、成人4000IU以内都是安全的。

    家里有老人的朋友们,及时在生活细节中找到健康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平时一定要依据佰佰安全网老人饮食安全知识库的指引进行科学饮食,在老人适合吃什么营养品方面下足功夫,让他们的身体更健康。

  • 作者:柳瑞

    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可能和年龄、体重、职业损伤、负重、疾病有关,其中随着年龄增大,关节软骨出现的退行性改变是其最主要的病理基础。氨基葡萄糖软骨素可以为软骨修复提供营养物质,可以用于轻度骨关节炎的治疗,对于重度患者作用不大,临床上治疗用药一般以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为主。

    氨基葡萄糖软骨素是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复合治疗药物。软骨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它是从健康哺乳动物的软骨组织中提取的珍贵营养素。氨基葡萄糖也被称作糖胺聚糖,生物学名称是D-葡萄糖胺,是从生物甲壳中提取的生物成分。氨基葡萄糖软骨素治疗轻度骨关节炎有效,但对严重患者效果有限。

    镇痛药物。骨关节炎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人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易产生副作用,骨关节炎的滑膜炎症在早期阶段,不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因素,疼痛不是全部都由滑膜炎引起,所以可以使用一般镇痛药进行镇痛治疗。镇痛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镇痛作用没有明显差异,但是镇痛药物胃肠道副作用更少。

    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物是骨关节炎常规治疗药物。患者出现的炎症表现如关节肿胀、疼痛、积液以及活动限制均可以通过使用非甾体药物来有效改善。但有些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对软骨基质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虽然长期应用可改善关节疼痛,但会加剧骨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

    由此可知,氨基葡萄糖软骨素治疗轻度的关节炎症可以帮助改善症状,但是对于重度关节炎的治疗效用不大。临床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主要有镇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两大类。对于使用非甾体类药物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使用常规的镇痛药物来缓解症状。

  • 骨质疏松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好发于老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而且有相关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可以说,对于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病以及多发病。

     

    骨质疏松症,为一种以骨量低、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常常以骨的密度或质量降低为表现,它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表现有四种:

     

    一是容易产生疼痛的症状,尤其是以腰背部的疼痛最为多见,正常情况下,骨丢失百分之十二左右人体就会产生骨痛,而且老年人得了骨质疏松症以后,骨的密度有所降低,脊柱椎体位置特别容易发生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可能压迫神经而造成身体的疼痛。

     

    二是容易出现弯腰驼背的现象,很多人都知道人步入老年后,身高会有所降低,而且不自主的会出现弯腰驼背,老年人得了骨质疏松症以后,骨密度有所降低,而脊柱椎体部位所受的压力并未减小,胸椎腰椎所受压力较大,因而更容易在多种原因下引起变形,最后表现在外即是弯腰驼背的现象。

     

    三是特别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状严重,特别容易发生骨折,前文中已经提到了椎体很容易出现压缩性骨折造成疼痛。

     

     

    除此以外,老年人一旦受到外力的作用,摔倒或者受到其它暴力,很容易出现其它部位的骨折,尤其注意股骨(髋部)、椎体、手臂等部位,而且老年人体质一般相对偏弱,骨折后恢复较慢,同时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容易诱发肺部感染,该病致残率致死率高,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家庭而言也是极大的负担。所以老年人得了骨质疏松症,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更准确的辨明病因,遵医嘱接受正规医疗机构的治疗。

     

    骨质疏松预防为先,现在的我们要均衡饮食,补充营养还要坚持户外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少喝碳酸饮料、不熬夜。还要遵守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一旦发现骨质疏松,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早用药、联合用药、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 许多人都有过膝盖疼痛的经历,特别是老年人,而同时老年人又容易患骨质疏松,从而会引起全身骨痛、脊柱变形甚至骨折,于是这些人当出现膝盖疼痛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与骨质疏松联系在一起。

     

    正是由于许多人都有这种想法,所以最近有一款保健品卖得特别火,那就是氨糖与钙片的复方制剂,针对的正是膝盖疼痛的人群,宣称“氨糖加钙,挽救膝盖”。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的,且看下面的分析。

     

     

    老年人膝盖痛,更多可能是骨关节炎,而非骨质疏松

     

    许多人会把膝盖疼痛误认为骨质疏松,但其实大多数的膝盖疼痛并不是骨质疏松引起的,而真正的病因是骨关节炎。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长期进行负重活动,就会逐渐出现半月板磨损,关节腔润滑液减少,膝关节退行性变等,再加上炎症因子的浸润与刺激,所以才会导致膝关节疼痛、乏力、活动受限等问题出现。

     

    而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所以膝关节疼痛与骨质疏松的病因是不同的,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氨糖的作用

     

    氨糖全名为氨基葡萄糖,是一种天然的氨基单糖,它可以刺激软骨细胞产生具有多聚体结构的蛋白多糖,提高软骨细胞的修复能力,促使软骨基质的修复和重建,从而可延缓骨关节炎的疾病进展,所以氨糖可以用于包括膝关节在内的全身各部位的骨关节炎。

     

    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服用氨糖安全性非常好,所以美国FDA也批准其列为食物保健品使用。但至于其有效性,由于不同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所以至今其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性还存有争议。

     

    氨糖加钙并非所有人都适用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氨糖对于膝关节炎引起的膝盖疼痛有一定的帮助,而钙片则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所以氨糖加钙并非所有人都适用的。如果是单纯的膝关节炎引起的膝盖疼痛,选择单方的氨糖就已经足够,根本没有必要同时补钙,毕竟价格是其中一方面的因素,而更为重要的是,在不缺钙的情况下长期补钙,还可能会引起高钙血症、便秘等问题出现。

     

    而如果经过骨密度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的话,这时除了补钙之外,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而氨糖显然不适用于骨质疏松。

     

    但有些人说,如果我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呢?如果膝关节炎和骨质疏松同时存在,当然可以选择氨糖加钙,但前提是需要先经过专科医生明确诊断,而不是自己想当然盲目去服用。

     

     

    综上所述,如果大家经济宽裕,而又想保护膝关节的话,建议大家选择单纯的氨糖充当保健品来使用,但如果没有缺钙或骨质疏松的话,切勿盲目选择氨糖加钙的复方制剂,毕竟钱是小事,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专家共识》
    [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
  •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就拿骨折来说,根据骨折部位和严重程度,成人通常是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恢复时间的。在这个过程中,饮食对于骨折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在骨折恢复的不同的阶段,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可能会延缓疾病的恢复时间。

     

    需要忌口

     

    骨折患者需要通过饮食来补充必要的营养,合理的饮食可以使患者更快的康复,而反之可能会导致骨折愈合得更慢。

    哪些错误的饮食习惯和方式是骨折病人需要注意的呢?

     

    1、骨折忌过量摄入糖分。大量摄入糖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摄入过多的糖分会使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影响到骨骼和肌肉功能的恢复。而且创伤本身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再摄入过量糖分,加重身体负担,所以在骨折恢复前期要尽量少吃些糖分过高的食物。

     

    2、骨折忌不易消化的食物。骨折病人往往都会活动受限,加上伤处肿痛,食欲也会不佳,常常会发生消化不良、便秘等情况。如果此时再进食些山芋、糯米等不易消化食物,会加重不适。而以一些容易消化及通便的食物代替,会事半功倍。

     

    3、骨折忌少喝水。骨折病人大多也活动不方便,就觉得应该少喝点水,以免得总是上厕所,其实这个不对的。这个要分时期,如果在骨折早期,水肿较严重的情况下,还是保持正常水量或减少水量都可以,但在骨折中后期,还是要适当的多饮水,促进代谢。所以,骨折恢复期的患者想喝水就喝,不需要顾虑太多。

     

     

    恰当的药物治疗很有必要。骨折的不同时期,用药也不同。

     

    骨折早期(血肿机化期):应给予活血行气,化淤通络,消肿止痛的药物,使气血经络通畅,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淤散,肿消痛止。骨折中后期(骨痂形成与改造期):治疗应以补气血,壮筋骨的药物为主,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氨糖软骨素到底有没有用?

     

    有朋友经常来问,氨糖软骨素到底有没有用?其实,氨糖软骨素本身一种关节软骨的组成基质,还广泛分布于结缔组织、皮肤组织、关节滑液等处。所以,氨糖软骨素对于促进关节软骨组织中蛋白多糖及胶原的合成,维持软骨细胞外基质的稳定可能有效果。

     

    临床研究也表明,氨糖软骨素对于消除炎症和缓解疼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骨折病人来说,消除炎症和缓解疼痛的作用比较微弱,在骨折前期,还是需要及时的应用药物治疗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使用此类产品。

     

     

    伤筋动骨100天,不等于卧床100天

     

    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的规范康复治疗的缺失,很可能导致患者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进而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相反,如果骨折手术后及时进行康复,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   人进入老年,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逐渐退化,很多老年人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为了预防骨质疏松,许多老年人都在服用补钙药,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品种繁多,以至于大多数老年人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补钙药。专家介绍:老年人补钙最好选择含有机酸钙成分多的钙剂,因为有机酸钙更容易被老年人的肠胃吸收。

      老年人在购买补钙药时一定要弄清药品的成分。一般来说,乳酸钙和葡萄糖酸钙属于有机酸钙。而碳酸钙、磷酸钙、氯化钙等都属于无机酸钙。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补钙药主要包括含无机酸钙多的补钙药和含有机酸钙多的补钙药。其中含无机酸钙多的补钙药其钙的含量虽高,但其溶解度较低,对人的胃肠道还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老年人的脾胃功能本来就弱,若服用了含无机酸钙多的补钙药,就容易出现烧心、恶心、胃痛等症状,这不但会影响老年人的补钙效果,还会给其胃肠道带来损害。

      另外,无机酸钙必须经过胃酸的中和才能被人体吸收,老年人的胃酸分泌相对较少,对无机酸钙的吸收率自然不高。而含有机酸钙多的补钙药其钙的含量虽然较低,却不需要很多的胃酸分解就能被人体吸收,故极适合老年人服用。

      降压药中的利尿剂和某些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容易和钙离子发生不良反应。因此,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老年人不可盲目地服用补钙药,如果必须服用,应有医生的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最好能在饭后服用补钙药。因为在饭后服用补钙药,不但能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还能延缓钙离子进入血液的速度,不至于让人的血钙浓度升得过高(血钙浓度升得过高会给人的心脏带来损害)。

      

  • 关节炎又称骨性关节炎,主要发生在膝关节,这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病,以膝关节疼痛为主,很多人可以感觉到膝关节里面有声音,仿佛就是骨头与骨头在摩擦。关节炎真的是骨头的问题吗?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骨头与骨头直接接触之前,还有两层保护装置,一层是关节的软骨,另一层是半月板。关节炎其实最先破坏的是关节软骨,当然半月板此时也已经发生了退变。我们来直观地看一看关节镜底下软骨的磨损。

     

     

    通过以上的讲解,我们已经知道关节炎其实最早的病变是软骨的磨损,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修复关节软骨来治疗关节炎呢?这个想法老百姓会有,医生也会有,软骨移植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技术,我们来看看较为成熟的软骨移植手术:隆鼻术。就是将肋软骨、耳朵软骨等软骨取下来把鼻子垫高。

      
    关节的软骨可以修复吗?医生做了大量的研究,就目前为止,这种研究仍然在进行中,难点在于,关节需要负重,非负重区的软骨可以移植,负重区的软骨移植了是不能存活的。如果能解决软骨的移植问题,关节炎就可以被治愈了。既然不能移植,我们把需求降一级,能不能让关节软骨的退变来得晚一点呢?这时候自然就会联想到软骨保护药物,比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

      
    从原理上来说,氨基葡萄糖是形成人体软骨细胞的重要营养素,是健康关节软骨的天然组织成分。因此从1898年首次出现有关氨基葡萄糖的报道以来,研究就没有停止过,老百姓也一直将其奉为治疗关节炎的神药。它对于关节炎的理论作用主要如下:

     

    促进软骨生成、抑制软骨分解;抗氧化、抗炎。

     

      
    但是理论终究是理论,国外权威杂志的研究结果显示,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氨基葡萄糖对于关节炎并无作用。有人说不对啊,我怎么一吃氨基葡萄糖我就腿不痛了,腰不酸了,腿脚也有劲了?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合用了其他药物,比如止痛药物;


    安慰剂效应,实验证明,安慰剂对关节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之所以得出以上的结论是因为氨基葡萄糖是一个慢作用的药物,我不敢完全否认它的作用,毕竟目前的研究也并不十分充分。但是,慢作用药物的意思就是至少1个月以上才会有疗效,而一吃就见效肯定就不是氨基葡萄糖的作用了。

      
    而且,我们之前介绍过,连软骨移植都不可以治疗的软骨磨损,吃吃氨基葡萄糖就想治好那真的是天方夜谭。氨基葡萄糖是关节软骨的天然成分,在30岁以后就开始减少,45岁以后只有18岁的18%,因此,服用氨基葡萄糖最主要的作用应该是在30~45岁之间补充,用来保护关节软骨减缓退变的,而不是软骨已经磨损了指望此药修复软骨。看到此处,想必我们对于氨基葡萄糖有了新的认识。

     

    王医生经验总结:

    关节炎最早的病变是在软骨,治疗的根本也是软骨;

     

    软骨保护药物都是慢作用药物,至少1个月以上才能起效;


    氨基葡萄糖最佳的服用年龄为30~45岁;


    氨基葡萄糖主要适用于预防关节炎以及轻度关节炎患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高血压选择药物需要根据具体个人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不同年龄、不同伴发疾病的人选择药物不同。随着我国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比例也逐渐增多,这里特别介绍老年高血压朋友吃什么降压药最好。

     

     

    1.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心脏功能有下降趋势,外周血管弹性下降,血管硬度较大,因此呈现收缩压高、舒张压低的特点,同时心脏、脑、肾脏等器官容易受到高血压的影响出现功能障碍。

     

    2. 老年高血压药物首选CCB类(某某地平类)

     

    优选CCB类(地平类,钙拮抗剂)降压药,药品名“某某地平”的就是此类药物。此类药物疗效明确,降压作用较强,禁忌症很少。

     

    此类降压药具有一定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适合老年人血管硬化较多的特点。

     

    通常选择长效制剂,一天服用一次即可,而且能保证作用时间长、起效慢、降压平稳,对心脏、脑、肾脏等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3.疗效不满意时联合利尿剂,必要时加用ACEI(某某普利类)或ARB类(某某沙坦类)

     

    老年高血压也常常选用CCB类+利尿剂方案,利尿剂常用的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或螺内酯。

     

    如果血压还是很高,疗效不佳,可考虑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普利类)或ARB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沙坦类)。

     

     

    4. 老年人降压目标

     

    1)65-79岁老人:

     

    对于65-79岁的普通老年人,一般在150/90mmHg以上时推荐开始使用降压药,降压目标遵循逐渐缓慢降压原则,第一步可先降低到150/90mmg以下水平,如果服用降压药过程中,一直没有不适症状,能够耐受降压治疗,可以进一步降低血压到140/90mmg以下水平。

     

    2)80岁或80岁以上水平的老年人:

     

    对于80岁或80岁以上的老人,降血压的标准相应放宽。

     

    一般此年龄段,收缩压160或160mmHg以上时,才开始进行降压治疗,而降压的目标达到150/90mmg以下水平就可以了。

     

    建议老年人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时,注意老年人的血压水平受昼夜、季节的影响产生变化较大,加强血压的监测,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 骨骼对人体是起到了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作用,是一种坚硬的组织,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和磷酸钙,是人还有颈椎动物都有的,是会因为某些原因而骨质疏松的,那么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怎么办呢。

     

     

    骨质疏松其实就是骨质疏松症,是会让人体内的骨组织量减少的,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会出现骨骼疼痛的,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骨折的,让患者非常的痛苦的,中老年人是更加容易骨质疏松的,那么该怎么样治疗呢。

     

    1、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办法是有很多的,首先就是可以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是可以组织还有治疗骨质疏松的,可以进行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还有二磷酸盐的,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不过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的,是可以分为两类药物的,一种是抑制骨吸收药,还有一种是促进骨性成药。

     

    2、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患者也应该多运动运动的,因为多种运动是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的,绝经期的女性每周坚持三个小时的运动,总体的钙量是会增加的,也可以提高灵敏度还有平衡能力的,所以患者也可以适当的运动的,不过如果运动过度的话反而会让骨量快速丢失的,要科学的进行运动,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

     

    3、患者也要减少摔倒的几率的,要远离一些比较滑的地方,鞋子也应该选择不滑的,也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还有蛋白质,这些营养素一般食物里都有,尤其是瓜果蔬菜还有骨头,如果觉得摄入的不够的话,也能吃这样的药物。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是可以进行这些治疗的,这样才不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出现的,选择合适自己的治疗办法,要有一个良好年轻化的心态,可以每周或者每天早上都去锻炼一次,像太极拳还有广场舞都是比较适合患者来进行的。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