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说起精神病,第一印象可能是「发疯」、「乱骂人」、「行为异常」,或者是失眠、抑郁、自杀、自残等,很多影视剧作品也喜欢把「犯罪」和精神疾病相关联。
其实那只是冰山一角,精神疾病还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身体的各种疼痛、说不清的难过、痛苦、浑身不适、尿频、大便次数多、食欲不振或食欲亢进等。
即使诊断为各种疾病,花钱无数却无法消除疾苦,使病人倍受煎熬,就是说身体的各种痛苦还可以以非常隐蔽的形式隐藏在精神疾病之中,使我们很难识别其庐山真面目,换句话说精神疾病才是这些身体病症的根源,治好了这些精神问题,才可以改善躯体不适症状。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3位患者患病的经历,起病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疼痛」是他们主要痛苦的症状……
故事1:
19岁的刘甜甜(化名)在某大学读书,平素话少,不喜欢社交,很少和宿舍人说话,舍友们背地里说她「自命不凡」。一个人去食堂吃饭、独自去教室上课,不愿参加学校、班级、宿舍的活动,渐渐的各种活动大家也不叫她了。
大三的下学期,班主任找到了刘甜甜,「你最近怎么总是旷课?再这样下去,都难毕业!」「老师,真的不是故意的。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觉得头疼的很,时不时还胸口疼,上述疼痛症状位置不固定,好像经常移动,已经看了好几家医院了,都查不出什么毛病来,只能回宿舍躺着……」
故事2:
兢兢业业的闫爽(化名)是名银行职员,35岁上升空间有限,身体也拼不过年轻一辈。
经常因为身体难受休病假,半年没上班了,病情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觉得浑身疼,喜欢躺着,可是躺着症状也不能减轻,动起来就疼得厉害,终日卧床,根本下不了床!」
闫爽告诉我们,某市的医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按照此病治疗一段时间一点·没效果,又到外地另一个大医院诊断是“肌纤维痛”,又吃了许多药,治疗一段时间还是不见好转,而且到处都疼。
家人听说是精神因素导致的,把她送到某大城市的三甲精神病院求治,被收入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吃了很多抗抑郁、抗焦虑药,疼痛症状有所改善,还是好不彻底。
故事3:
张德民(化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和竞争对手打「商业战」是他的日常。
最近,他打了场败仗,营业额被对手吊打、碾压,那以后经常感觉腿疼、腰疼,没有力气,甚至都站不起来了…
他怀疑自己患了重病,可是一直查不到原因,可是过一段时间又头疼起来,经常去医院检查头疼的问题,可是以往的毛病却不再提了,好像已经好了一样,为了搞清头疼原因,他住进医院,各专科会诊后,结论是「无器质性疾病,建议去心理科治疗」。这个结果使他很沮丧,几乎要崩溃了,七尺的男儿居然哇哇大哭了起来……
于是,我们走访了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找到了3名患者的接诊医生——李江波主任。
李江波从事精神科医疗工作已经30余年了,而且在日本研究森田疗法、心身医学多年,他告诉我们:“精神疾病的一部分症状很有迷惑性,往往以身体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身体各部位的疼痛、闷、晕、胀、无力等,为此无论病人还是家属都会认为是身体出了毛病,各科医师也是首先这样考虑的,会积极地做各种检查,帮助病人查找发病病因,而且给与对症治疗。”
有时即使给予病人充分地治疗,症状还是没见好,医师才会考虑是否存在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建议到心理科治疗。
而很多患者仍无法同意医生的意见,继续换一家医院或换一个科室再重复检查和治疗,往往是几经周折,万般无奈才不得不半信半疑的去精神科或心理科求治。
其实做了几十种检查也不过就是一类检查,即身体检查,若身体检查没问题,患者又不是装病,那一定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心理方面因素,包括心理疾病、不良行为和性格、饮食、性行为异常、人际关系问题等,所以另一部分检查就是心理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去探索非器质性痛苦的真正原因。
所谓术业有专攻,上面3位「各种疼」的病人,遇到李江波之前,也是四处求医,各种检查来了一遍,查不出明确的病变,吃了一些药也都不见好转,即使是吃了一些抗抑郁药物,症状有所改善,仍不能完全得到治愈,。
最终,李江波主任给他们1个共同的诊断——躯体形式障碍,就是我们提到的「精神疾病」之一。
国际上对这个病的病因仍没有弄清,在最近的国际疾病分类,把这个病的名称又改为躯体不适障碍。许多医学专家都认为情绪的压抑和对现实的逃避是「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病因,如果情绪没能表达出来,就会表现在躯体上。
但是事实上其病因也许并不仅限于此,李江波主任告诉我们,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性格倾向于过于敏感、胆小,过度追求完美。
生活中经常由于劳累、被批评、失败、挫折、寒冷、炎热、紧张、恐惧、生气等因素导致躯体不适感,或者由于偶尔的失眠导致身体不适感觉,这种躯体不适本来是对这些刺激因素的正常反应和现象,正常的现象不去在意它很快就会消失,而具有上述性格特征的人,对于身体出现的哪怕一点不适感觉都特别敏感,容易往坏了想,越想越怕。
因此对这些身体不适感觉引起“特别关注”,越是关注,其身体不适感觉就会越是被增强,这是一种精神交互作用,它使躯体不适症状越来越加强,形成恶性循环,逐渐加重而难以治愈。
故事1的主人公比较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同学不理她又很生气,经常生气就头疼,头疼就不上课,就更有时间去关注头痛,就更头疼,可是经常吃完饭就躺着,不容易消化,胃肠又不舒服了,开始关注胃肠,越关注就感觉越难受。
故事2的主人公是银行职员,经常坐着,回家很累,家务都是丈夫做,自己坐着吃现成的,久坐不动很容易导致身体弱,肌肉僵硬疼痛,越是关注这种疼痛,就越痛,就越不爱动(精神交互作用),陷入恶性循环,疼痛久治不愈,心情越来越差,情绪越来越低落,抗抑郁药物治疗以后情绪得到改善,躯体不适感得到减轻,然而不爱动的习惯没有改变,身体肌肉久坐导致的僵硬感仍没有改善。所以尽管服了很多抗抑郁药物,疼痛症状仍然不能彻底改善。
故事3的主人公,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在电脑旁久坐,久之难免颈肩、腰部疼痛,由于工作失利,导致情绪消沉,身体不适感觉增强,为此却怀疑是患了躯体疾病,到医院又查不出器质性疾病,更是心怀疑虑,更加关注躯体不适症状,却没有改变久坐不动的状态,越是这样就越是容易身体不适症状加重。
第一个病人有个特点:闲着的时候疼加重、忙起来的时候疼痛减轻甚至不疼。所以,李江波主任在接诊她的时候,除了对应给与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的治疗外,还建议她发展点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
比如打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这种活动既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大脑的快乐信号,还能让她通过这些活动变得开朗起来,打开心门,积极交友,这样就减少了对不适感觉的关注,切断了精神交互作用,使疼痛等躯体不适症状减轻,心情就更加愉悦,也逐渐愿意与同学适当交往,形成良性循环,躯体疼痛症状逐渐消失。
第二个病人,尽可能去改变久坐、不爱动的习惯,既然没有查出确切的身体各系统的问题,给予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改善睡眠、情绪,同时鼓励她在床上爬起来(因为以往经常躺着,身体不动,尽量休息并无疼痛改善效果);从开始每天走100步,一点一点的加到每天1千步,最后每天突破10000步,用这种「目标性激励」的方式,促使她活动起来,不去关注和放大躯体不适症状,转移注意力,切断精神交互作用,切断恶性循环,建立良性循环;
第三位男病人把自己的疼痛症状想的很坏,认为可能是患了什么重病,越是这样就越害怕,反而症状就越严重,其实怕病就等于希望健康,那就建议他为了健康而多去进行身体锻炼,同时给予抗抑郁药物,改善情绪、睡眠,这样一来关注的焦点发生了改变,切断了精神交互作用,改善了恶性循环,也改善了久坐不动的不良习惯。
通过上述治疗和指导,以及患者的配合,上述患者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精神类疾病一旦发生,有些患者症状来势凶猛,进展异常迅速;有些症状的诱因很难以被患者本人和家属察觉,医生有时也很难鉴别。
但是如果没有器质性疾病证据,按照身体疾病不能使其身体不适症状得到改善的患者,一定要关注是否可能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一旦确定心理方面的异常改变,精神疾病的治疗要采取综合的方法,即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改变其不断关注躯体不适症状的状态。
李江波主任把精神症状、躯体不适症状比喻成「火」,如果单纯用药治疗比喻成消防队灭火,不将持续的不良情绪和不断地对症状的关注掐断,就如同没有切断火源,病情就会反反复复,不能得到好转。
李江波主任有很多病人朋友,他们都亲切的叫他「知心李老师」。面对病人,他喜欢倾注120%的爱心和100%的专业,这也是病人「络绎不绝」、「好评如潮」的原因。
如果您阅读完这篇文章,也发现了相关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卡片,找到我们的李江波主任进行线上咨询,祝您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9年的报告,2018年全球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约为0.11‰,其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发病率约为0.06%。该病好发于16~25岁人群,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分析多起病于成年早期(16~25岁),其中男性患者集中分布在25~35岁,女性患者集中分布在33~37岁及44~49岁。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多在青壮年、中年或更晚些年龄,起病较缓慢,病初表现为敏感多疑、恐慌不安,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往往迷惑不理解,出现妄想性情绪,逐渐发展为明确的妄想内容。主要表现为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幻觉以言语行幻听最常见。部分患者在发病数年后在相当长的一段阶段内,部分工作能力尚能保存,往往不易早期发现。
一、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妄想:妄想的内容可能包括各种主题(例如被害的,关系的,躯体的、宗教的、夸大的)。被害妄想(例如坚信有人迫害自己或家人)是最常见的。关系妄想(例如周围人的言行都是针对他的)也非常常见。夸大妄想(例如相信自己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财富或名声)和钟情妄想(错误地相信另一个人钟情于他/她)也能见到。有重要诊断意义的妄想有影响妄想、被控制感、被洞悉感、思维扩散、思维被广播等。通常患者的妄想内容是奇怪的,甚至荒谬的不可理解,而行为往往受妄想的支配。
幻觉:幻听内容多半是争论性的、或评论性的、或命令性的。幻听还可以以思维鸣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患者所进行的思考,都被自己的声音读了出来。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出现其他少见的幻觉如:幻视、幻触、幻味和幻嗅。幻觉必须出现在清醒的知觉状态下,那些在入睡前或觉醒前出现的短暂幻觉,正常人也有可能出现,诊断意义不大。
情感反应异常:患者的情感反应常常受妄想或幻觉的支配,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情感反应,包括行为孤僻退缩,脱离现实,生活懒散被动等。
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状
紧张性行为:部分患者可出现紧张性行为,是对环境反应的显著减少。这包括对抗指令(违拗症),保持一个僵硬、古怪的姿态,和完全缺乏言语和运动反应(缄默症和木僵)。它也包括无明显诱因时无目的的过多的运动行为(紧张性激越)。其他特征表现为刻板运动、凝视、扮鬼脸、木僵和学舌。
自知力障碍:患者对于自己的认知错误,一般会表现为不承认自己有病,认为看到的东西都是正常存在的,以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一、总怀疑自己有病的老人怎么了?
老人这样的行为,在临床上也被称为躯体症状障碍,或者被称为疑病症,神经官能症等等,其叫法也不尽相同!老人总是怀疑自己有病,反复去就医的行为,也被医生们称之为“逛医”,就好像逛超市一样的去看病。就是典型的逛医行为!他们去医院后检查一大堆,开药也一大堆,有些人可能会检查出一些无伤大雅的“疾病”,而好多人压根检查不出什么问题!难道他们是在装病吗?当然不是,这类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神经官能症,他们因为情绪障碍,导致情绪障碍在身体某个器官得到表现,从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症状,因为不能被识别,或者被识别但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陷入反复不能治愈的困境!
二、有这样的一个老人会有什么样的体验?
我相信好多人会有这样的苦恼!因为不能治愈,患者比较痛苦,而无休止的去医院看病,导致家人也陷入苦恼!最后使得患者的家人、朋友、同事、亲戚都一并拒绝、排斥患者,而这样的行为,更是加重了老人的情绪障碍,就这样,从此进入恶性循环!这样的逛医行为,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看病和经济问题,已经影响到家庭和睦,邻友和谐,亲戚感情,同事关系,朋友友好,从而使得患者身边的能够接触到的圈子,都会增加无尽的烦恼!
三、有这样的老人该怎么办?
其实,老人所做出的所有你认为不理智的思考或者行为,都是有其根源的!老人所有的行为和表现,都是既往不良社会关系导致的恶果!有时候一开始他们的这一举动,就是为了博取更多的关注和爱!但到最后,真的就是一种严重的躯体症状障碍疾病啦!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加大关心和关注,关注和关心需要的是持续的,不是短时间的给予,需要耐心和时间!其次,最大的支持就是陪伴和倾听,对于老人来讲,讲道理、摆事实、简单说教不是最好的相处方式,而陪伴和倾听,才是最好的相处!
然后,到有经验的双心门诊就诊,躯体症状障碍患者,不会去精神科就诊,他们认为自己不是精神因素,所以到医院识别并且有效的治疗才是关键!
最后移情,移情就是情绪的转移,而增加社会交往,增加个人爱好,是移情最好的方法!书法、绘画、运动、美食、好友、出游、聚会等等,都是可以改善现状的有效方法!坚持治疗!躯体症状障碍的患者,有时候药物有效性教好的患者,使用药物后很快症状缓解,但其缓解后很快停药,会导致疾病反复,需要谨遵医嘱,坚持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珍爱和老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让老人度过一个美好的晚年,你的人生才更有意义!你说呢?是不是?
被害妄想症是妄想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坚信别人会对他做出不利行为从而产生恐惧,大多数见于偏执型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的患者。
一、被害妄想症的发病原因
被害妄想症的病因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和确切的病因,暂时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有关,本病主要好发于有家族遗传病史、心理缺陷,以及脑部有损伤的人。
1、主要原因
遗传因素:同一家族中有此病或者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其后代更易有被害妄想症。
心理因素:患者在病前往往有性格内向、易被暗示的倾向,性格多敏感、容易猜忌,无法看轻自我界限,分不清自己与他人的看法,主观、固执,没有安全感,或是因不良的社会因素造成心理创伤。
器质性病变:头部受伤、感染也可能与被害妄想症有关。
2、诱发因素
社会因素,如战争、迷信活动、童年阴影。
躯体因素,如脑外伤、颅内感染等。
心理因素,如爱人或亲人离世、生活受挫。
药物副作用或者吸毒、酗酒。
二、被害妄想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被害妄想症的主要症状是患者产生恐惧,没有原因的相信有人要伤害他或对他进行一些不利的行为,往往有自杀企图。部分患者会出现幻觉和激动、焦虑、烦躁等情绪,严重者会并发精神分裂症。
1、典型症状:被害妄想症患者坚信被人用一种或一些恶意的方式陷害,包括躯体、名誉和权力方面的受害。患者搜集证据、罗列事实或反复诉讼(诉讼狂),不屈不挠。妄想形式比较固定,内容不显荒谬离奇,是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妄想的发展符合逻辑,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结构比较系统严密;患者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与妄想系统相一致,在不涉及妄想内容的情况下,其他方面的精神功能基本正常;典型病例缺乏其他精神病理改变,如没有清晰、持久的听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特征性症状,也无脑器质性疾病、物质滥用等的证据;病程演进较慢,妄想往往持久甚至持续终生,但一般不会出现人格衰退和智能缺损,并有一定的工作生活能力。
2、伴随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幻觉,凭空感觉别人对自己做出不利行为、有人谩骂自己。部分患者伴有激动、焦虑、烦躁等情绪。
3、并发症:被害妄想症患者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长期发展下去可引起抑郁症,患者表现为焦虑、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可有自杀、轻生的想法。
现在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物质条件以及非常丰富,但是疾病的发病率却越来越高了。尤其是现在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很容易导致很多并发症出现,例如最常见的是心脏病,心肌梗塞,心律不齐等等。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很多疾病发生。
心律失常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等等。当然除了这些原因外,像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好。经常服用对心脏有害的药物等等都是会导致心律失常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大家养成好的生活作息,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是非常好的。
1.室颤
室颤是心律不齐的最常见特征,主要是因为心室处理系统部分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而且室颤还会导致血流停止,严重的话在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取人性命,可想而知心律失常的危害是如此巨大。但是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植入除颤器(如果停止跳动,则电击心脏)来治疗。
2、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也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症状,房室传导阻滞主要是因为心房的电脉冲性太弱或者在传输的时候出现错误而不能传到心室,从而导致心跳过慢,甚至还会出现心脏骤停,对于这种情况应该使用药物来治疗或者射频消融术及植入心脏起搏器。
3、房颤
心房颤动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房颤其实本身不会危及生命,但存在一定的中风的风险,而且房颤会让血液淤积和凝结在心房里。但是可以通过服用稀释血液的药物及射频消融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4、早搏
早搏是心率不齐最常见的症状,例如很多心律不齐的患者会感到胸部有阵法性的心跳,这种症状也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如果心律不齐的患者有这类症状是不需要紧张的,也是不需要治疗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生活中压力大、运动量大、或者是喝了很多咖啡所导致的,小编建议大家应该要调整下自己的生活状态。
以上就是我们给大家所说的有关于室性心律失常的表现是怎么样的症状,我想大家看了以后对室性心律失常的表现应该有非常好的了解的。心律失常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很容易导致很多并发症出现,例如最常见的是心脏病,心肌梗塞,心律不齐等等。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很多疾病发生。所以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要重视对心律失常进行预防。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心理冲突是心理疾病的重要表现,那么什么样的心理冲突是正常的,什么样的心理冲突已经达到了心理疾病的级别呢?
我们今天从心理学疾病的角度来看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有常形和变形两种,心理冲突是常形还是变形的是判断个体异常行为是心理问题还是神经症的重要指标。
常形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相联系,涉及到大家公认的重要的生活事件。
例如:高考前想发挥好,不想让不良心态影响自己,不过压力比较大,又有考试焦虑;夫妻关系不和,想离婚又不想离婚,内心痛苦;
二是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无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你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视为不道德的。
比如婚姻绝不只是个人的事,它涉及夫妻双方以及孩子的切身利益。不论你对离婚持什么观点,都不可能完全丢开道德。你可以认为离婚是道德的,也可以持相反的观点,认为离婚是不道德的。
总之,丢不开道德判断。
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两种: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什么关系,或是它涉及的是生活中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不值的为它操心,没有心理疾病的人觉得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例如,某病人每天晚饭后就陷入吃药还是不吃药的痛苦冲突中;吃药怕肝硬化和上瘾,不吃药怕睡不着。这在不懂精神病的局外人看来不是问题,想吃就吃,不想吃拉到,实在决定不了就问医生;
二是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如上例,吃不吃药都和道德没有什麽关系。
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而心理冲突的常形是大家都有的经验。如果陷入心理冲突的常形,甚至并没有痛苦的心理冲突,那么充其量是心理生理障碍,而不是神经症。
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或内脏功能障碍,原来不明显的心理冲突便会尖锐化,很容易出现变形,例如,明显的疑病症状。
再例如某学生期末考试没考好,原来只是一到考试前就紧张、心慌。
可是,近一个月以来,不愿去教室,在教室里总感到心慌,看书也不能集中注意力。
人多时,就感到浑身不舒服,呼吸都感到不顺畅,当众写字,手会发抖。睡眠也不好。这一例子就是伴随生理和失眠症状出现的典型的心理冲突变形。这一例子就是伴随生理和失眠症状出现的典型的心理冲突变形。
心理冲突的解释和分析,需要精神病学的知识和技巧一般可以用容易掌握的方法进行评定。这包括三方面。
1,病程:不到三个月的为短程,评1分;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2分;一年以上为长程,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设法主动摆脱,评1 分;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痛苦,需靠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2 分;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3 分。
3,社会功能:能正常工作和学习的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1 分;
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能力或人际交往效率明显下降着,不得不改变工或减轻工作或只能部分的工作,或者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2 分;
重度社会功能受损或完全不能工作或学习的,不得不请假休息或推卸,或某些必要的社交活动完全回避的,评3 分。
如果总分为3 分,可以认为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6 ,神经症诊断是可以确立的。4分——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诊断。补充的是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要三个月以上才行,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大约有半个月之久,某女眠食不安,工作无心。一天上午在把重要文件放进保险柜锁好后发现抽屉里还落下一份文件,病人十分恐慌。当她把这份文件锁进保险柜后,感到不放心,怕没有锁好,便打开重新再锁。
就这样,她陷入了开了又锁,锁了又开的强迫动作之中。从此,病人一上班就纠缠于保险柜是否锁好了的强迫观念和反复锁柜的强迫动作之中。 这个病例的发展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心理冲突的常形,第二阶段表现为心理冲突的变形。
一开始我们还很好理解,为了确定有没有锁好,所以回去确认。就算第二次回去从新确认也不算不符合逻辑,因为有时我们明明回去确认了,却突然有一件事发生,从而冲淡了先前的确认结果,造成二次确认。
但是后来多次就不符合正常逻辑了,不能被人理解而且严重的影响的正常的生活,自己不能自拔。有一些严重的变形心理冲突会合理化自己的犯罪的动机,例如一个人心理冲突变形后就会觉得我打人,其实是对对方的一种认可,所以这样是变形的。
首先是冲突事件的产生,冲突事件引起了常形心理冲突和正常的行为反应,例如:焦虑,情绪低下等。
再经过长时间的得不到解决,渐渐的就会压到人的潜意识中去,在潜意识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再回到意识层面后便成为了变形心理冲突和不合逻辑行为的体现。
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人又不能从现实中改变这种变形的心理冲突,只能通过改变潜意识中不合理的想法,回到之前的常形心理冲突。
然而已经从变形心理冲突回到了常形心理冲突,如果不能更好的解决,时间一长则又会产生变形心理冲突,甚至比之前更严重。
精神动力理论认为,那些在特定情景下引起人们矛盾情感的事件,会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布洛伊尔曾用催眠法治疗过一个癔病女患者安娜。这位当事人有—个特殊的症状,就是有长达六个星期的时间在干渴得无法忍受时,也不能喝水。
在催眠状态中,她叙述自己童年时,如何走进她不喜欢的女家庭教师的房间,看见她的狗从玻璃杯内喝水,引起了她的厌恶,但由于受尊敬师长道德观的影响,只好将这种厌恶压抑。
在催眠状态(寻找到这个问题的难度是很大的),恢复了她对这个往事的回忆,尽量发泄了她的愤怒情绪,此后她不能喝水的怪病才消失。
面对自己厌恶的女家庭教师所激起的愤怒情感和尊敬师长的道德观之间无法协调,心理的防御机制为了减少现实的不适和意识上的痛苦,只有将这种冲突压抑到无意识中去。因而,冲突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综上所述:精神动力学对变形心理冲突形成的解释更能够说明问题,此外在形成心理冲突的过程中心理防御机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保护自己就得将其受到的冲突变相的转化,有一些则形成常形心理冲突,另外一些便为变形的心理冲突。
综上所述,心理冲突达到了心理疾病的程度的冲突有持续的常型冲突,和变形冲突。如果还是不明白或者怀疑自己有心理问题就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吧。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对抗抑郁症除了患者要及时就医,家人朋友也要给予关心理解。
芳芳,女,33岁。
我得抑郁症是不知不觉的。去年1月,我发现我的工作能力莫名其妙地不行了,对工作不像以前那样应对自如,记忆力也不像以前好,反应没有原来那么快,处理问题也不够决断了。
慢慢地,情绪也出了问题,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甚至对吃、对玩,都觉得没意思。本来睡眠就不好,这个时候呢越来越糟糕,每天睡觉的时间,逐渐从五六个小时,减少到三四个小时,每天都很累、很疲惫。
很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不快乐。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
抑郁症对人最大的伤害,不是情绪好不好。正常人也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开心就不开心,有什么关系?谁能保证永远开心?
开心不是生活的必备条件。抑郁症最痛苦和最可怕的,是动力缺失,能力下降,这会让你觉得自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当我发现自己可能有抑郁症时,我告诉了家人,家人认为我没有病,不能理解我。因生活所迫,我几度努力工作,都是被不可名状的烦恼而障碍,最后只有放弃工作。
我常常以泪洗面,也曾有过轻生的念头,每天被恐惧,压抑,烦恼,嗔恨等情绪笼罩。
家里一点细微的声音,小孩的欢声笑语,家人们进出房间的动静等足以让她我崩溃,我常常彻夜无眠,内心的痛苦莫可名状。
后来,我几度寻医求治,被诊断为抑郁症,医生总结说问题不大,吃药就能缓解。我记得是一种白色的药片,一天三次,吃了一个星期后,之前仿佛在全身游走的烦躁情绪,渐渐平息下来,心情没那么差了。晚上虽然睡不好,但是能睡一点了。
除了吃药,我还定期去看心理咨询师,她会帮我疏导自己的情绪,让我渐渐看到了久违的灿烂阳光,阴郁的心情也被一点一点照亮,病情逐渐好转。
一个月后我去复诊,感觉自己像换了个人,原来那个活蹦乱跳的自己又回来了。
虽然我现在也会有复发的时候,但是,克服了第一次抑郁症,就算后面复发,我也觉得很容易去战胜了。即使现在,我再想起那段靠安眠药都睡不着的日子,感觉也没那么可怕了。
抑郁症虽然是心理疾病,但和躯体疾病一样,及时治疗是关键。通过接受正规治疗,按时服药,抑郁症也是可以战胜的。
许多战胜抑郁症的人群,虽然抑郁症恢复的方法各有不同
一.正视自己的问题,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治疗
很多抑郁症患者会想自己怎么会得了精神疾病?简直是奇耻大辱!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坚决不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因而讳疾忌医,不想让别人知道。但现在我想告诉大家,得抑郁症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抑郁只是因为你以前太累了,生命能量流失了,它提醒你需要调整,需要体养生息,得到更多的关照和支持。对于一个患者来说,打破病耻感,,积极治疗,树立信心,坚持到底,抑郁症就不可怕,是可以治好的。
二.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抑郁症最痛苦和最可怕的,是动力缺失,能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这会让你觉得自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因此,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哪怕是正常人轻而易举都可以做到的,抑郁症患者也努力去做,你只要做成了,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例如,写出一段表达自己的话语,整理好自己的房间等等。
曾经你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而现在通过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你发现了自己存在依然有价值,依然可以做很多事情。通过完成小事件,你积累了自己的成就感,你的自信心也会回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抑郁的症状也会一点点消失。
三.亲人朋友的鼓励与支持
亲人朋友的鼓励与支持相当于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一个抑郁症患者通过自己单打独斗去对抗抑郁是很难把抑郁症治好的。
我们处在一个社会中,必须与这个社会建立起关系,身边最亲的人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人,利用好他们,从他们那里寻求帮助,你会恢复的更快。
最后,我想提醒所有的抑郁症患者,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一个底线,就是绝不自杀。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好起来的可能和希望。
第一,就是不自杀;
第二,按医嘱吃药,一粒都不少;
第三,努力多吃点饭,增强抵抗力;
第四,如果体力允许,哪怕多走一步路也行,加强锻炼。
对抗抑郁症除了患者要及时就医,家人朋友也要给予关心理解。只有形成个人与家庭和社会的双向互动,抑郁症才能好得更快。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一、躯体形式本来就是心理的一个外在反应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躯体形式,本来就是心理变化的一个外在反应,比如害怕时我们会发抖,生气时我们会心跳快,抑郁时我们会情绪低落,不高兴时我们会食欲低下等等等等,躯体形式,是心理在人身上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外在表现,从很多细微的小细节中对人的心理有所表达,如果我们细心的观察,可能会有很多的发现。
二、为什么情绪障碍会表现为躯体症状?
正如第一个问题所描述的那样,躯体形式本来就是心理的一个外在反应。而且人们在潜意识里,会把情绪障碍中的情感冲突,以类似于表演性质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高兴可以表现为手足舞蹈,而不高兴则会表现为情绪低落。正是因为情绪障碍大多数都是负面的,所以,在躯体上的表现,也都是以负面的身体不适为表现形式。
三、怎么缓解这种躯体症状?
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患者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甚至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时也同样如此。这样的躯体症状,如果仅仅是以器官为躯体疾病为治疗靶向,往往治疗效果较差。类似于这样的疾病,需要我们从本质入手,从疾病的原因入手,解决了情绪障碍以后,患者的躯体障碍也会随之缓解,迎刃而解。
躯体障碍也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高,这样的情况还会持续很久,所以,需要我们首诊医师掌握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生活、工作、社交等等使人们开始变得敏感,焦虑,往往一件小事情就会被刻意的放大,身体的一点儿不适就会让人难以忍受。
如今在医院各个科室的门诊上都可以见到这样的病人,他们会有一堆身体的不适症状,但是做相关检查并未发现异常,即使如此,他们依旧觉得浑身不适,这类人他们往往过度的关注自己,容易将小小的不适感放大,其实这时的他们已经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了,只是他们并未认识到,甚至于不愿意承认自己“焦虑”了。
焦虑主要是自身时常感觉到不安、恐惧,主要是以不愉快的情绪为主的,并且还伴有身体不适症状的神经症。
焦虑在情绪上的表现为时常感到有压力,当一件事情背离自己的期望时就会开始恐慌、不安;当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的恐惧;甚至于有些人会习惯性的焦虑,一件小事就会联想出很多不好的结果,从而让自己处于焦虑的一种状态。其实这些都是因为他们过度的关心自己,以自己为中心而导致的一种自我防卫。
焦虑的人在身体上的表现主要是:自己身体的不适会被自己刻意放大,处于安静状态下时就会担心自己某处的不舒服是不是因为得了什么不好的疾病而造成的,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的不适,长期的打嗝、腹胀、自觉腹痛等;还会出现心脏系统的疾病,如持续的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
对于这些表现,任何检查都是正常的,但是患者还是会有不舒服的症状,这些都是焦虑的一种表现。
焦虑的人是可以从他们的行为上感受到的,他们常常表现为坐立不安,各种小动作不停,如抓头发、摸耳朵等;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你会发现声音会变得特别的急促,任何一件细微的小事情都不会放过,和你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甚至于说话时胡言乱语,表达的不够清楚,甚至于会影响他们的工作。
那么,对于焦虑的患者,平素需要做到勇敢面对这些处境,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以提高自信心,要对自己进行心理的暗示,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经常找朋友进行倾诉。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很多人聚德心理疾病离自己很遥远,对心理疾病的认识还停留在“抑郁症”和“精神病”等症状明显的精神疾病上,很少会注意到普通人可能会犯的一些心理疾病。事实上,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问题,虽然表现轻微,但也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有很多人病情不明显,在不知不觉中自愈了。换句话来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表现就是心理疾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个容易被忽视的心理疾病。
正常癖
或许大家刚看到这个词心中会充满疑惑,什么时候正常也是疾病的表现了。通俗点来讲,有正常癖的人会痴迷于遵守很多规则和习俗,而且要求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严格遵守标准,没有一点个性可言。正常癖患者的生活就像提线木偶一般,每一步都踏在既定的轨道当中,丝毫不容许自己有半点越轨行为,非常枯燥和机械化。而且一旦有人和突发事件打破他们内心遵守的这种严格规律,他们就很容易崩溃,陷入极端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
强迫性重复
心理专家发现,人类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具备了重复的能力。当他们感受到深刻的开心或痛苦之后,会接下来的时间中刻意去寻找这种感觉,希望能够重复这种情感体验。就像很多人在分手之后常常感到过度悲伤,明明知道是对方给自己制造了这种伤害,还是希望与他(她)重修旧好,继续之前的感情。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熟悉的事物和人会比真正温暖的新事物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他们会一次一次甘心被伤害,并且重复体验这种伤心的感觉,直至这种病态的重复感再也不能被满足,才能使他们清醒过来。
分离性落魄
分离性落魄与人格分裂的症状有些相似,有些人在经历突然变故或重大事件,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内心会生出极端恐惧的情绪,久而久之会发展成习惯性的自我怀疑。落魄症患者心中的归属感严重缺失,脑海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念头在盘旋“我自己是真正的自己吗”“我究竟属于谁,谁又属于我?”。
我们内心中最原始的归属感来自于我们的父母,这种极端怀疑一旦产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与父母的亲密联系,心中温暖的归属感也会慢慢流失。
因此,不要认为心理疾病离自己很遥远,它其实就在你我中间。平时要认真观察自己情绪的变化,毕竟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我曾经是一个快乐的人,直到那天我突然感到头痛欲裂,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压迫我。起初,我以为只是普通的头痛,休息一下就好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头痛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剧烈。每次发作时,我都感到无助和绝望,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生活是否还有意义。
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来缓解头痛,包括吃药、做瑜伽、甚至尝试了针灸。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效果。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工作、家庭、社交活动都受到了影响。我开始感到孤独和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注册了账号并预约了一位医生。通过视频咨询,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并给出了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医生告诉我,我患有紧张性头痛,并伴有抑郁焦虑状态和躯体化障碍。医生建议我服用文拉法辛,并在必要时使用怡诺思来缓解头痛和焦虑。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开始治疗,果然效果显著。我的头痛减轻了,心情也变得更加稳定。现在,我已经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了,甚至开始写作,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帮助更多的人。
我曾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然而,几年前,我开始出现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症状:头痛、胸闷、四肢无力,甚至有时候会突然感到恐惧和焦虑。起初,我以为只是工作压力太大,休息一下就会好。但是,情况并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我去过多家医院,做了各种检查,结果都显示身体没有问题。医生告诉我可能是神经衰弱或者心理问题,开了一堆药给我吃。可是,吃了很多药,症状依然存在,甚至有时候还会加重。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体,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生病了。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了一篇文章,提到了“躯体化障碍”这个词。它描述的症状和我经历的一模一样。我突然有了希望,决定去找一位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遇到了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医生。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给我做了全面的评估,并最终确诊我患有躯体化障碍。医生告诉我,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需要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并且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几个月后,我的症状明显减轻了。现在,我已经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了。回想起来,如果不是通过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可能还在迷茫中徘徊。这个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和便捷性。
我是一名小说家,平日里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世界中。然而,最近我开始经历一些奇怪的症状。每当我情绪激动时,会突然昏倒,抽搐,虽然有意识,但伴随着疼痛感。这种情况让我感到极度的窘迫和焦虑,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创作。
我在沈阳市的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包括核磁共振和2小时的脑电图,但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最后,在山东齐鲁医院,医生给出了躯体化障碍的诊断。这个结果让我更迷茫了,于是我决定寻求在线医疗的帮助。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我与一位专业的医生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发作情况,并建议我做24小时动态脑电图或视频脑电图,以便更准确地观察我的发作过程。同时,医生也建议我去心理科接受疏导治疗,认为情绪问题可能是我的症状的主要诱因。
我深感感激,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更具体的治疗建议,也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渠道。现在,我正在积极地寻求进一步的治疗,并希望能够早日恢复健康,重新投入到我的创作中去。
我曾经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年轻人,直到那一天,我的生活被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身体不适所困扰。起初,我只是偶尔感到腹部不适,位置总是变来变去,伴随着焦虑、便秘、放屁和打嗝。这些症状逐渐加重,甚至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开始频繁地去医院,但每次都被告知没有大问题,可能是情绪躯体化所致。然而,我的症状并没有因此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连头、胳膊和腿也开始不舒服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通过互联网医院找到了这位医生。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线上问诊,医生耐心地听取了我的所有症状,并询问了我是否做过相关检查。得知我已经做过肠胃镜且结果正常后,医生开始怀疑我可能患有躯体化障碍,并建议我继续服用之前开的抗焦虑药物,观察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症状有所缓解,但仍然存在。医生建议我加大药物剂量,并再次观察2到3周的效果。
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开始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慢慢地,我的身体状况开始好转,腹部不适、便秘和其他症状都有所改善。虽然我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但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那是一个平凡的午后,我,一位普通的北京居民,因为持续的身体不适,决定尝试线上问诊。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那里有一群专业的医生,他们耐心倾听我的病情,为我提供专业的建议。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胃胀痛、全身疼痛、睡眠质量下降等。医生仔细询问了我的病史,并给出了初步的诊断。他说,我的症状可能与躯体化障碍有关,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医生为我开了一些药物,并建议我去大医院住院治疗。虽然我担心独自一人住院,但考虑到病情的严重性,我还是决定接受这个建议。医生还告诉我,珠海中大五院有相关的科室,我可以考虑去那里住院。
在医生的安排下,我很快在北京海淀区的一家医院预约了住院。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医生的耐心和专业让我感到安心。现在,我已经开始了住院治疗,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很快会康复。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性。医生的专业、耐心和细心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信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重新恢复健康,过上正常的生活。
我是一位患有躯体化障碍的患者,最近因皮肤感觉异常而咨询了医生。经过与医生的沟通,我得知医生建议我继续服用帕罗西汀一个月,然后再减量,最少需要吃到3个月才能考虑减量,以稳妥的方式来控制病情。医生的建议让我感到放心,我将继续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希望早日恢复健康。
在咨询过程中,我也向医生提出了其他医生的不同意见,医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解释了减量停药的过程。我对医生的耐心解释和专业建议感到非常满意,这让我对治疗过程更加有信心。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也感受到了医生对患者的关心和负责的态度。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的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我也会积极配合治疗,希望早日康复。
我是一名35岁的男性,最近一周总是感到疲惫不堪,眼睛睁不开,食欲不振,体重也下降了3斤。这些症状让我非常焦虑和担忧,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了详细的交流。
在与医生的对话中,我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和病史,包括长期的胃病和最近服用中药的情况。医生耐心地听取了我的描述,并提出了多个问题以了解更多信息。最终,医生认为我可能患有躯体化障碍,并建议我去精神心理科就诊。
我对医生的建议感到非常满意和放心。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服务让我感到非常便捷和高效,我会继续使用这个平台来管理我的健康。
那天,阳光正好,我踏进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心中满是期待和不安。我是一名患有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多年来,我的生活被这种奇怪的症状困扰着。我坐在电脑前,轻轻敲击着键盘,向屏幕那头的医生述说着我的困扰。
医生的声音温和而专业,他耐心地询问我的症状,让我感到一丝安慰。我告诉他,我的头、脖子、肩膀的肌肉总是感到异常的沉重和疼痛,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压迫着我。医生在听完后,并没有急于给我开药,而是详细询问了我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用药情况。
在得知我已经吃了二十多年的文拉法新后,医生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案。他建议我尝试度洛西汀、黛力新、甲钴胺、维生素B1和硒,并告诉我这些药物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听到这些,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因为我知道,这位医生真的在用心听我说话,用心为我考虑。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新的治疗方案。虽然初期效果并不明显,但我依然坚定地按照医嘱用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症状有所减轻,那种沉重的压迫感也逐渐消失。我心中充满了感激,感谢这位医生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在这里,我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我也明白了医生的品质和责任。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耐心、有爱心,才能真正为患者排忧解难。
我从小就有一个奇怪的毛病,只要涂抹任何东西在脸上或头发上,过一段时间就会头晕。起初,我以为是护肤品或发泥的问题,于是换了各种牌子和类型,但结果都一样。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
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毕竟我不想再因为这个问题而四处奔波。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询问。从我们的对话中,我逐渐意识到我的问题可能并不是皮肤或头发的问题,而是与我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关。
医生告诉我,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焦虑和抑郁引起的躯体化症状。他们建议我继续接受心理科的治疗,并使用抗焦虑和抑郁的药物。同时,医生也提醒我要注意休息,规律作息,避免劳累熬夜,适当运动,并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新的治疗方案。虽然过程中有起伏,但我逐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和身体状况都在改善。现在,我已经可以正常使用护肤品和发泥,不再因为涂抹而头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