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狂犬疫苗常见问题解答

狂犬疫苗常见问题解答
发表人:韩伟

狂犬疫苗常见问题解答

1.狂犬疫苗的暴露等级及处理方式有哪些?

  • I 级暴露——不需要医学处理
  • 喂养或接触犬、猫等哺乳动物
  • 完好皮肤被这些动物舔
  • II 级暴露——立即处理伤口 并且 接种疫苗
  •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无出血)
  • 轻微抓伤/擦伤(无出血)
  • III 级暴露——立即处理伤口 并且 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随后 接种疫苗
  • 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伴有出血
  • 破损皮肤被舔
  • 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

2.如何处理伤口?

  • 用 20%肥皂水及流动清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 15 水钟
  • 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

3.哪里可以打狂犬疫苗?

公立医院急诊、预防保健中心均可接种

4.打完狂犬疫苗,需要注意什么?

在接种地观察半小时,注意有无过敏反应,饮食清淡

5.被咬伤后,需要多久内打疫苗?

狂犬病疫苗接种应越早越好,对于已经暴露数月或多年,且不能确定暴露动物健康状况,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应当按照程序完成疫苗接种。

6.狂犬疫苗免疫期为多久?

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 1 年。

7.狂犬病毒的潜伏期是多久?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 1~3 个月,可短至数天, 极少超过 1 年。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数量、毒力和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病毒数量越多、 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但极少数潜伏期可长达 10 年以上。

8.打完疫苗再次被咬伤,需要重打吗?

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 1 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 0 和 3 天各接种 1 剂疫苗;在 1-3 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 0、3、7 天各接种 1 剂疫苗;超过 3 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为抗鼠疫采取必要的免疫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为抗鼠疫采取必要的免疫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都知道被猫狗抓了咬了要打狂犬疫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宠物饲养的范围也越来越宽泛,出现在人们家里的宠物不止有猫狗,还有小乌龟、小仓鼠、小蜥蜴、蛇,甚至还有食人鱼!如果喜欢郊外游玩的玩家,可能还会碰到其他野生的动物。所以被猫狗以外的动物抓到咬到也是常有的事,那到底哪些动物抓咬后需要打疫苗呢?今天就来给大家理一理。

     

    什么是狂犬病暴露?

     

    首先要知道狂犬病暴露的概念: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狂犬病暴露分级

     

    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每一级都有相应的预防处置方法。

     

    一级:如果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者排泄物,处理的方法是清洗局部,无需其他的医学处理。

    二级:符合以下之一的情况,无明显的出血的咬伤、抓伤,无明显出血的伤口或已闭合但未完全愈合的伤口,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者排泄物。处理的办法是,第一:处理伤口;第二:接种狂犬病疫苗;第三:必要时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三级: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穿透性的皮肤咬伤或者抓伤临床表现为明显的出血;尚未闭合的伤口或粘膜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暴露于蝙蝠。处理的方法,第一:处理伤口;第二: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第三:接种狂犬病疫苗。

     

    哪些动物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需要按照狂犬病暴露进行处置的动物:犬、猫、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猫鼬等食肉目动物,它们均是狂犬病病毒的储存宿主,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成为传染源,因此接触以上动物,都需要按照狂犬病暴露进行处置。需按照狂犬病Ⅲ级暴露进行处置的:蝙蝠也是狂犬病病毒的储存宿主,由于蝙蝠暴露可能为极难察觉的细微咬伤或损伤,从而导致暴露风险大为提高。因此建议蝙蝠暴露处置按照III级暴露进行处置。

     

    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的动物:啮齿类(尤其小型啮齿类,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仓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也未发现此类动物导致人间狂犬病。所以这类动物暴露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不需要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的动物: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等非哺乳类动物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因此这些动物暴露不需要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 之前,有个令人痛惜的新闻。安徽一名6岁的男孩,被一只土狗咬伤后,父母带他去了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可是,在被咬后第13天、距离注射第4针狂犬疫苗还有两天的时候,孩子却突然意外发病死亡,死因最后确诊为狂犬病。

     

     

    被狗咬伤后,及时有效、正确地处理伤口很重要。被严重咬伤者如果没有按要求使用抗血清或者使用时间太晚,或者被严重咬伤者免疫力低下,狂犬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曾有研究报道[1],分析了120 例狂犬病暴露患者预防失败的原因,调查发现,并非所有人在狂犬病暴露后都能及时得到规范的处置,并且预防处置不当的现象不少见。狂犬病暴露患者,暴露后预防处置不当的情况大致有伤口不冲洗、处理不及时,伤口处理不规范,不按规程接种疫苗,或者当患者伤到头面部、全身有多处伤口、出现Ⅲ级暴露时,没有联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或联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不及时等情况。

     

    狂犬病是一种由于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病死率接近百分之百。多是由感染的动物比如猫、狗咬伤人,而传染给人。狂犬病人常会出现恐水症状,也称“恐水症”怕风、进行性瘫痪、咽肌痉挛等症状,常死于急性呼吸衰竭。

     

     

    预防狂犬病,疫苗接种很重要。 狂犬疫苗的接种分暴露前和暴露后。没被狗咬接种属于暴露前接种。早期接种,被狗咬前接种疫苗,优点明显:一旦被感染,疫苗接种可引起疫苗的记忆效应,快速产生中和抗体,阻止病毒侵人, 免疫成功率大,这对潜伏期最短的病人十分有利。

     

     

    WHO 推荐的狂犬病毒暴露前,皮内注射方法0、7、21或28天,皮内注射狂犬疫苗疫苗,暴露后再加强注射。

     

    暴露前预防接种之必要性:

     

    1. 资料显示,在暴露前接种3针,第2年加强免疫1针后,免疫持久性很长,抗体水平可持续10年。10~21年后仍保留有低水平抗体,记忆性免疫强。

     

    2.对狂犬病疫情流行区的居民,特别是儿童 ,前去的旅行者,宠物爱好者,从事狂犬病诊断、实验室研究狂犬病病毒和疫苗生产的工作人员等暴露风险高者,开展暴露前预防接种十分重要。

     

     

    3. 被狗咬暴露前接种疫苗免疫,被狗咬暴露后加强接种,可免去免疫球蛋白注射,减少昂贵的免疫球蛋白费用。

    除微博截图与视频截图外,其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温静,蓝柏钊,李嘉丽,陈开革,钟大明,周甦,莫穆隆,梁柱石.120例狂犬病暴露患者预防失败原因分析[J].内科,2020,15(04):466-468.

  • 叮!你们的科普枝又上线啦,攒了几期,又攒了一些仙女们的关于HPV疫苗的新问题,找了一些被问频次比较高的几个问题,挑出来给大家统一作答。拿好小笔记本了吗?

     

    接种HPV疫苗期间可以接种狂犬疫苗吗?

     

    答:可以

     

    狂犬病的致死率是100%,所以如果被狗咬伤,即使和你现在正在接种的疫苗有冲突,也要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事实上,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其他大部分疫苗也并没有冲突;打完狂犬病疫苗,接着接种HPV疫苗即可,如果接种时间有冲突,可以延后HPV疫苗接种时间,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注意:如果期间有服用蛋白类药物,需要间隔3个月以上再继续接种HPV疫苗。

     

    接种HPV疫苗当天可以洗澡吗?

     

    答:可以

     

    建议打完疫苗4小时内,针眼不要碰水;

     

    技术好的医生/护士,接种完之后你可能连针眼都找不到,所以正常洗澡是完全没有任何影响的。就算是有针眼,你也可以把他想象成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伤口,伤口都是可以用清水清洗的,打针的针眼当然也是可以洗刷刷滴!

     

    建议:打完疫苗当天可以正常洗澡,但是不建议泡温泉或汗蒸,建议淋浴哟~

     

    打完疫苗后,有点红肿和硬结,怎么处理?

     

    接种完HPV疫苗,接种部位的红肿和硬块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会在24-48小时内逐步消退(这也和个人体质有关)。

     

    如果只是红肿,可以用干净毛巾冷敷;如果出现硬结块,可以用干净毛巾热敷(每次10~15分钟)。

     

    如果肿块部位过大,且超过1周还未消退,建议到医院就诊。

     

    HPV疫苗可以打在除了手臂以外的地方吗?

     

    严格来说,HPV疫苗只要肌肉注射就可以了。所以打屁屁也不是不行!

     

     

    不过,屁股上脂肪层肉厚,容易注射到脂肪层里,而且血液循环较差,可能会降低疫苗的效果,最重要的是,不方便脱裤子!!!所以,还是打手臂就好。

     

    HPV疫苗可以和流感疫苗同时接种吗?

     

    答:可以

     

    HPV疫苗与流感疫苗的成分没有冲突,二者可以同天同时接种;如果因时间安排没有同天接种,建议间隔一个月再接种;由于HPV不是活疫苗,因此可以在接种HPV疫苗的同时接种不同的灭活或活疫苗。

     

    不过,国内有一些比较严谨保守的医生,也不建议同时施打多种疫苗,所以最终能不能同时接种,取决于为你打针的医生哦~

     

    接种完HPV疫苗当天需要忌口吗?

     

    答:不需要

     

    无论是打针前还是打针后,都不需要特别的忌口,烧烤火锅小龙虾都可以照吃不误(垃圾食品使我快乐,但还是少chi为妙)。

     

    需要注意的是:建议接种前后都不要饮酒,酒精会使你的免疫应答比正常时候低,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只打了一针HPV疫苗,是不是等于白打了?

     

    答:并不是

     

    HPV疫苗三针的成分和剂量都是一样的,打三针是加强免疫的过程,从而起到长久的免疫保护效果;只打一针体内也会有抗体,只不过抗体浓度可能维持时间较短,不足以达到长久的保护效果。

     

    一般如果打过一针间隔不超过一年,仍可以继续接种二三针,无须重新接种3针;如果超过一年,可以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间隔时长给出建议再决定是重新接种三针还是继续补种二三针。

     

    美国CDC旗下免疫协会的建议是:HPV疫苗无须重新接种,一般补种完成3针接种即可。  

     

    打完HPV疫苗感冒了,可以服用抗生素吗?

     

    答:可以

     

     

    接种疫苗前后,服用抗生素都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所以感冒了该吃药该吃药,该治疗治疗,不用担心(枝枝建议:感冒多喝热水 )。

     

    感染了HPV,需要转阴了之后才能接种疫苗吗?

     

    答:不用

     

    针对疫苗所包含预防亚型的HPV病毒感染,即使转阴了,疫苗也并没有明确的预防作用;所以,不需要等到HPV转阴了再接种疫苗哦~

     

    参考出处:

    《广东省多种疫苗同时接种指导意见》;

    《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酒酿酵母)说明书》;

    魏丽惠.乔友林.预防子宫颈癌百问百答;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https://www.immunize.org/askexperts/experts_hpv.asp(美国CDC旗下免疫规划学会);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现今社会,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家中有个宠物陪伴,确实可以减少孤独感。同时,我们都知道被狗咬伤有患狂犬病的可能,要及时去医院打疫苗预防,但如果被可爱的猫咪抓伤,会不会有严重的后果呢?

     

    前不久,在网上有这样一条报道,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据报道称,四川一名65岁的男子罗某春节期间逗猫玩时,一不小心手上的皮肤被猫爪划破了,当时他也没有注意,也没有进行任何处理,没想到几个月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今年6月份,罗某突然出现反应迟钝、咽喉吞咽不利等症状,随后家人立即将其送往当地医院,经检查发现他出现了脑萎缩和脑梗塞,随即出现了四肢发抖、呼吸困难、多汗流涎等症状。

     

     

    罗某的家人说当时考虑到他已经60多岁了,得一些老年病比较正常,也没有想太多。然而,在医院进行治疗了几天后,罗某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已经无法下地行走,还出现了怕水、怕风及咬舌的症状,医生紧急进行化验及核磁共振检查。待结果出来后,医生基本拟定了诊断,罗某的病症应该是狂犬病。从家人那边了解到,罗某只是在春节期间被猫抓伤过。悲剧就这样产生了,由于被猫抓伤没能及时前往医院医治,最终导致罗某身亡。

     

    下面笔者为大家科普一下这可怕的狂犬病。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1到3个月,长短不一,有的甚至长达一年。潜伏期内大多数患者有发热、食欲不振、头疼、乏力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进入兴奋期,表现为怕水、怕风,极度恐惧及呼吸困难等,最后病毒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很快就会出现瘫痪。一旦出现狂犬病的症状,几乎是致命的。现今医学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目前仍没有研究出治愈狂犬病的药物,所以打疫苗预防很重要。

     

     

    那么被猫抓伤也这么严重吗?

     

    疾控专家指出:只要是被温血动物所伤,都有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所以无论大伤还是小伤都要及时接种疫苗,不能大意。还有一些养猫者认为猫咪养在室内是不会被传染的,这种想法就是错误的,病原体的进入可能因为主人带猫咪出去遛弯或者别人家的宠物的意外闯入,还有可能通过猫粮、水、猫咪餐具、甚至空气传播的病原体,这样的情况猫咪身上很容易滋生病菌。所以为了保护宠物猫和主人的健康,主人一定要定期的给猫咪清洁、驱虫、打疫苗。

     

    温馨提醒,各位养猫爱好者,在日常生活中,被猫咪咬伤、抓伤后一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以免发生感染,然后及时前往医院找专业医生予以诊治,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

  •  

    被狗咬了怎么办?

     

    如果有人问你这样的问题,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赶紧打狂犬疫苗啊。

     

    事实上,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医学常识,因为被狗咬后,你不确定它究竟是不是健康犬,一旦它的唾液中携带有狂犬病毒,那么你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迄今为止,预防狂犬病毒的最佳方式,就是接种疫苗。

     

    但也有一些人,被狗咬伤后,心存侥幸,不以为然,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疫苗,结果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悲剧,事实上,每年都会有患者因为狂犬病发作而死亡。

     

    这种恐怖的急性传染病,致死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一名30岁的年轻小伙,被狗咬伤后不听朋友的劝阻,以太晚了为由拒绝到医院接种狂犬疫苗,事实上,这并非是年轻小伙第一次被咬,原来,他十年前特别喜欢养狗,有时逗狗玩,身上难免被抓伤,有两次还被咬伤了,刚开始,还到医院接种疫苗,之后便顺其自然了。

     

    因为平安无事,所以年轻小伙天真地认为,自己体内应该存在抗体了。

     

     

    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半个月后,自己突然出现乏力,发热,吞咽困难的症状,以为是感冒了,跑到诊所里输了两天的液,却根本没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伙又出现多汗,流涎。

     

    这一天在家中,他突然全身剧烈抽搐,随即意识丧失,家属发现后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

     

    送到医院后,通过检查,医生确诊年轻小伙罹患的正是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

     

    医生说,很多人往往从外表来判断动物健不健康,这是不科学的,很多动物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所以表面“健康”的动物也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一旦被咬伤,未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像年轻小伙这样,因为心存侥幸,结果导致了难以挽回的悲剧,三天后,虽经医生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又是一例因狂犬病发作死亡的患者。

     

    被狗咬伤后,第一步要立刻用流动的清水清洗伤口,第二步就是赶紧接种狂犬疫苗,一般是在伤后第1天、3天、7天、14天、28天各接种一针,一共是五针。

     

  • 关于小月龄宝宝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选择上,宝妈心情是不是像雾里看花,疑云重重。

     

    今天,就让我来为宝妈们揭开的疫苗真相! 

     

     

    问:给宝宝选择肺炎球菌疫苗要注意什么?怎么才能知道这个疫苗是不是安全、有效?

     

    答 : 所有获批上市的疫苗都是经过国家认可批准的,且在上市前进行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目前上市的疫苗在理论上都是安全有效的。

     

    但一个疫苗对宝宝是否真的有保护效果,光有理论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经过广泛验证。只有在真实世界中,通过广泛接种验证过的疫苗,才是真正安全、有效的疫苗。

     

    因此在给宝宝选择肺炎球菌疫苗时,要选择有全球验证效果的肺炎球菌疫苗,这样才能让小月龄宝宝真正拥有抵御肺炎球菌性疾病侵袭的能力。

     

    问:为什么肺炎球菌专挑小宝宝下手?

     

    答: 婴幼儿是肺炎球菌的主要携带者,数据显示,6周龄时宝宝鼻咽部的肺炎球菌携带率仅为10%左右,2月龄后开始迅速增加,同时宝宝出生时从母亲体内获得的保护其不生病的“母传抗体”也从 6周龄起开始下降,到6月龄几乎消失殆尽 ……这一阶段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体内潜伏的肺炎球菌却越来越多,很容易发生肺炎球菌感染,导致一系列严重的肺炎球菌性疾病。

     

    问:为什么一定要在宝宝6周龄时开始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答: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75%的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尤其以6-11月龄儿童的发病率最高。鉴于6周龄起宝宝体内的肺炎球菌定植率开始增加且母传抗体开始下降,因此在6周龄时及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让宝宝在免疫力空窗期来临之前( 6-11月龄)及时获得对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免疫力,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问:不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宝宝将面临哪些疾病风险?

     

    答:小月龄宝宝的肺炎球菌性疾病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后遗症比例高等三大特点,2岁以下宝宝是肺炎球菌性疾病侵袭的高风险人群,6-11月龄的宝宝更危险!一旦发生肺炎球菌感染,引发的可不仅仅是肺炎,还可能有中耳炎、鼻窦炎,甚至透过血脑屏障引起细菌性脑膜炎、菌血症等,这些疾病不仅难以治愈,还可能给宝宝留下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问:为什么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一定要按时、按程序接种?

     

    • 6周龄接种首针
    • 6月龄内完成基础3针
    • 12-15月龄完成加强针

     

    答:宝宝的免疫接种程序是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大量真实世界数据验证后得出的,每一个时间点都是理论和实践双重验证过的最佳时间点。因此家长们一定要严格遵守每个疫苗规定的接种时间给宝宝接种疫苗。

     

    因为6-11月龄宝宝的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发生率最高,因此小月龄儿童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点是: 6周龄接种首针,6月龄内完成基础3针,12-15月龄完成加强针,这样才能在宝宝最脆弱的时候给与TA最周全的保护。

     

     

    宝宝的疫苗选择可不能随便发挥,以上五个问题,希望能解答妈妈们心中关于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疑问,帮助妈妈们弄清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害,让病菌无路可走,让宝宝健康成长! 

  • 有必要打狂犬疫苗么?

     

    众所周知,狂犬病非常恐怖,一旦发病则死亡率达100%,但只要是及时接种了狂犬疫苗它又是100%可预防的。可以说狂犬疫苗在中国属于一种救命药,在我国每年有大量的人被狗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按照2011年的公开数据,中国狂犬疫苗的使用量达到了每年1500万人份,相当于7500万支疫苗,这个数量,超过全球生产所有狂犬疫苗的80%。

     

    那么问题来了,全球80%的狂犬疫苗都给中国人打了,其他国家的人难道不需要打狂犬疫苗?况且欧美发达国家是出了名的爱养狗,在美国吃狗肉、虐待狗都是违法行为,狗狗数量极多。难道欧美的狗都不咬人?事实当然不是,他们国家的狗和中国的狗,咬人的概率是一样的,但是国外人被狗咬了是不打狂犬疫苗的,所以狂犬疫苗的用量很低。这就奇怪了,外国人不怕死吗?还是自带特殊抗体能抵抗狂犬病?

     

     

    真正原因是,欧美日的所有犬类,都是要申请养狗证的,所有注册的犬只,每年都要定期注射犬用狂犬疫苗,被狗咬了之后,只要翻出这只狗的健康证查看其疫苗注射记录,被咬的人就不用注射疫苗了。目前,美国已经达到了50年零发病的标准,连狗狗的健康证都不用翻了,直接默认没事。所以,狂犬病在芬兰、丹麦、英国、法国、德国、瑞士、加拿大、美国、日本等,马来西亚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都已宣布消除,世卫组织认为这些国家的家养犬“无狂犬病风险”,不会再传播狂犬病。这些国家的狂犬疫苗,一般是给被无证野狗、野生动物如狼、獾等咬伤,以及被蝙蝠攻击咬伤之人使用的,所以当然数量很少。

     

    为什么我国狂犬疫苗消耗量如此大?

     

    而中国历史上,在狂犬病失控的时候,曾多次出现全城屠狗的事件,政府的解释是“人命大于狗命”,当时的确遏制住了狂犬病的流行,但是十年之后,一切如故。其核心原因是犬只的繁殖速度实在太快了,而且捕杀耗资巨大,又容易伤及无辜的家养犬,很容易引起民间爱犬人士的抵制。所以,政府换了另外一套方案来遏制狂犬病,那就是大力普及人用疫苗,只要被狗咬了,就打狂犬疫苗,这样发病率就下去了。这一手段效果显著,于是也就造成了我国狂犬疫苗消耗量大的现状。

     

     

    为什么我国宁愿给人打狂犬疫苗也不愿意给狗打疫苗,是不是狗用狂犬疫苗很贵呢,当然不是,1支人用疫苗成本就能生产20支兽用疫苗,狗用狂犬疫苗非常便宜。即使是政府掏钱补贴给市民接种,但是主动给宠物进行狂犬免疫接种的市民依然很少,因为大家没有这个观念。所以中国的人和狗,谁更应该打狂犬疫苗,结论显而易见,如果你爱狗狗更爱自己,请先给自己的爱犬接种狂犬疫苗,别再让“狗伤人,人打针”的本末倒置现象越来越重。

  • 1、第一期接种一定要接种完三次吗? 

     

    第一期接种以每期一次,间隔4~8周,总共接种3次为原则。这是因为在这个间隔里接种的免疫效果最好。 若是只施打2次,虽然也能得到与施打3次相同的免疫效果,然而,有时会因为某些因素,无法获得充分的免疫力。所以,接种完3次比较理想。 

     

    2、预防接种前得了百日咳,该怎样接种疫苗? 

     

    如果孩子在接种百白破疫苗前感染上百日咳,表示对该疾病已经有了免疫力,只要改成接种白喉和破伤风两种混合疫苗即可。 由于接种的种类减少,相应的一期接种次数也减少,孩子只要接种两次便可。 

     

     

    3、接种白百破疫苗后,不慎划伤,还需要去打破伤风针吗? 

     

    接种过白百破疫苗及加强针后,一般情况下能维持1~2年的免疫力。 如果孩子在免疫有效期内不慎划伤,能受到抗体的保护。 但即使这样也要视伤口的深浅、洁净程度而定,若伤口较深且感染的话,再去注射一剂破伤风是最保险的方法。 

     

    4、百白破疫苗还没接种,可以先接种麻疹疫苗吗? 

     

    先接种麻疹疫苗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不过,白百破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应相隔一周以上,麻疹疫苗的接种间隔四周以上。 如果希望接种的情况顺利,最好先接种白百破疫苗的第一针,一周过后再接种麻疹疫苗,之后四周继续接种白百破疫苗的第二针,效果更好。 

     

    5、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孩子为什么哭闹不停? 

     

    一般孩子打完预防针后会因疼痛而哭闹,但父母哄哄就会停止。可接种白百破疫苗后,有的孩子却哭闹不停,情形与平时发脾气的情况也不太一样,甚至不断嚎叫。 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白百破疫苗疫苗中含有一种特殊成分,能使某些特殊体质的孩子在注射后发生低血糖,引起嚎叫。这时,要多给孩子喝一些糖水,使他安静下来。 如果持续哭闹,则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打一些葡萄糖针。 

     

     

    6、精制百白破疫苗与传统的有哪些异同?需要接种吗? 

     

    精制白百破疫苗与传统白百破疫苗均可以有效预防儿童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疾病,免疫程序(包括针次、间隔时间、接种剂量)相同。 不同的是,传统白百破疫苗除了含有效成分,在保持免疫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接种反应。精制百白破疫苗属于计划外疫苗,每针价格15元左右,建议接种。 

  •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恐水是本病的特殊性症状,典型者饮水、见水、闻流水声,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因此,患者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也无法下咽,满口流涎,沾污床褥或向四周胡乱喷吐。

     

     

    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近些年由于流浪狗和流浪猫的增多,狂犬病不容忽视。狂犬病主要侵犯的是中枢神经系统,是人兽共患型的传染病。人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被病犬咬伤而未预防接种者,其发病率平均为15-20%(最高达70%),因此预防接种狂犬疫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狂犬病的潜伏期时间有长有短,短的仅有5日,甚至有达19年或更长的,大多数在3个月以内发病,潜伏期长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患者自身免疫力高低。

     

    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三期:

     

    一、前驱期

     

    前期患者会出现体温成低热状态(37度-38度之间)、头痛、恶心等不适的症状,患者会变得烦躁、对身边的事物有恐惧感,同时还伴有失眠出现,喉部出现紧缩感。本期最有诊断价值的表现是:愈合的伤口以及神经支配区出现的搔痒、疼痛以及蚁走感等感觉异常表现时,要引起关注,一般为2-4天,如若该现象持续时间超过一星期表明疾病不会继续进展。

     

    二、兴奋期

     

    进展到兴奋期,此期患者表现为过度兴奋,极度惊恐样,容易被激惹,对外界刺激敏感(水、光、声)是此期突出表现,咽肌出现痉挛,伴有声音嘶哑,言语不清,严重时出现呼吸肌麻痹,而导致呼吸困难。

     

     

    三、麻痹期

     

    进展至麻痹期:患者肌肉呈弛缓性瘫痪,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一旦发病,时间多在6天以内。

     

    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本病重在积极预防,尽量不要过多的接触传染源,当被咬伤时要积极进行伤口的处理,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对于重症病人,要加强监护,进行隔离,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必要时予辅助手段辅助呼吸。

  • 乙肝疫苗是主要的预防乙肝的方法之一,常常用在对乙肝无免疫力的青少年朋友身上。专家表示,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对于更好地保护病人有帮助。那么什么是乙肝疫苗加强针呢?

     

     

    乙肝疫苗加强针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的乙肝疫苗加强针就是在人体内保护性抗体下降到一定水平,不足以起保护作用的时候再注射乙肝疫苗产生和进步抗体水平,这是注射的疫苗就称之为乙肝疫苗加强针。对大多数的人而言,乙肝疫苗加强针是很有必要的。为保证预防效果,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抽血化验乙肝两对半,若乙肝抗体呈阳性,说明接种成功,同时还应进行乙肝检查化验查乙肝抗体滴度是否在乙肝抗体滴度正常值范围内。人体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乙肝抗体,可以避免乙肝病毒的侵害,而且乙肝抗体滴度越高,人体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就越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内乙肝抗体滴度会逐渐下降,人体对乙肝病毒抵抗的能力就会减弱,此时就要进行乙肝疫苗加强针的注射,对体内的乙肝抗体进行巩固,进步人体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预防乙肝传染。

     

    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主要是因为健康人体内的抗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或降低滴度,一旦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时,也就是乙肝表面抗体弱阳性,属于乙肝的易感人群。这时体内即使有乙肝抗体,也并不能有效的保护人体,如果接触到乙肝病毒,则极易被感染。因而乙肝表面抗体弱阳性者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非常必要。

     

    乙肝疫苗加强针多久打一次?

     

    乙肝疫苗加强针多久打一次不是根据注射的时间来得及决定的,是根据现在体内还存在的抗体水平来决定的。如果注射疫苗的朋友抗体水平在10毫单位/l以上的话就不用加强,如果低于10毫单位/l的话应该加强。有人曾做过观察,接种乙肝疫苗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者,5年后尚有60%左右存在乙肝表面抗体。

     

     

    每个人都得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么?

     

    乙肝疫苗加强针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注射的,有一部分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乙肝抗体滴度会慢慢下降,假如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就不能确保我们不会感染乙肝,这个时候就需要在抗体滴度低下的基础上再打一针乙肝疫苗加强针。因此,为保证预防效果,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抽血化验乙肝二对半,若乙肝抗体呈阳性,说明接种成功,同时还应查乙肝抗体滴度。

  • 乙肝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手段,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以来,已证明其效果显著。然而,乙肝疫苗并非100%有效,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门诊室,一位母亲带着刚出生两个月的孩子前来咨询,孩子出生后接种了乙肝疫苗,但仍然感染了乙型肝炎。这让母亲感到困惑,为什么接种了疫苗还会得病呢?

    医生解释说,乙肝疫苗的原理类似于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疫苗中含有乙肝病毒的结构特征,不会致病,但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增强抵抗力。然而,疫苗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为3-5个月。在这段时间内,人体处于‘防御空虚’状态,仍有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研究表明,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后,只有30%的人血液中可以检测到乙肝表面抗体,这意味着还有70%的人处于易感状态。婴儿在1-3个月内的乙肝感染率较高,这与疫苗抗体产生时间有关。

    除了抗体产生时间,还有其他因素可能影响疫苗效果,例如疫苗质量、储存条件、注射部位和接种者身体状况等。此外,乙肝病毒还可能通过注射传播,如果注射器被乙肝病毒污染,同样可能导致感染。

    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分娩或哺乳时可能将病毒传给孩子,这是医学上所说的垂直传播。据统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所生新生儿有30%-40%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针对这些问题,医生建议,对于新生儿,除了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可以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提供外来的现成抗体,以阻断乙肝病毒的侵害,保护率高达95%。

    虽然肝脏对感染、药物和毒物等致病因子非常敏感,但肝脏血流充足,新陈代谢旺盛,细胞再生能力强。如果早期发现感染,及时治疗,加强营养,孩子的病情会很快缓解,很少会发展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 近年来,乙肝疫苗已成为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然而,仍有不少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仍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这让他们对疫苗的预防效果产生了怀疑。那么,乙肝疫苗真的能够百发百中吗?

    事实上,乙肝疫苗的保护率高达90%至95%,但对于少数人来说,疫苗可能无法起到预防作用。影响乙肝疫苗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年龄、肥胖、免疫抑制等。为了提高疫苗的保护作用,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会产生抗体,抗体滴度大于10u/ml时才能有效预防乙肝。大约30%的人接种乙肝疫苗1个月后会出现抗体,完成全程接种1个月后抗体达到最高水平。在完成全程接种前,抗体可能尚未产生或滴度较低,此时仍有可能感染乙肝。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我们需要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如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等。

    根据人体对乙肝疫苗产生抗体滴度的高低,可分为四组:无反应组、低反应组、中反应组和高反应组。其中,无反应组和低反应组的人仍有可能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感染乙肝。

    为了提高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疫苗的研发,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
    • 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个性化接种方案。
    • 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识,普及预防知识。
    • 加强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管理,降低传播风险。

  • 接种乙肝疫苗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这种观念是不全面的。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副作用较小。接种后,人体通过主动免疫产生抗体,从而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据统计,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转阳率超过95%,并且有效保护时间越长。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HBs滴度较低,无法达到保护阈值,这样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和复制。此外,乙肝疫苗接种后,抗-HBs滴度会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当滴度降至保护阈值以下时,也就不再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了。

    因此,为了保证预防效果,接种乙肝疫苗后,应定期进行抽血化验,检查二对半。若抗-HBs呈阳性,说明接种成功。同时,还应检查抗-HBs滴度。若滴度低于10~100mIU/ml,最好在6个月后复种一次;若滴度在101~1000mIU/ml,应在首次接种后1~2年内复测;若滴度在1001~10000mIU/ml,可在4~6年内复测;当滴度低于10mIU/ml时,应及时复种。

    此外,还有少数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了高滴度的抗-HBs,但仍然患了肝炎。这是因为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度变异的病毒,它发生变异后,可变成新结构、新属性的病毒变异体,原来体内的抗体对新的变异株没有免疫力,就失去了预防作用。

    总之,接种乙肝疫苗后一定要检验接种效果和抗-HBs滴度,并根据滴度情况适时复测,当滴度低于保护阈值时,要及时补种,使体内保持有效的抗-HBs滴度。

    为了更好地预防乙肝,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对乙肝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乙肝患者。

    3.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确保乙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4. 加强对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监测,及时调整免疫策略。

    5.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乙肝疫情。

  •   乙肝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很多人对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了解却并不深入。那么,乙肝免疫球蛋白究竟是什么?它对乙肝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浓缩的被动免疫制剂,能够帮助人体迅速获得保护免疫力。它通过注射的方式输入体内,中和并清除血清中游离的乙肝病毒,避免病毒感染。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乙肝免疫抗体的一种,常用于紧急预防。以下是一些关于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具体作用:

      1. 阻断母婴传播:母亲是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需要在出生后48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联合应用乙肝疫苗,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2. 预防特殊情况下的乙肝病毒感染:乙肝易感者在接触乙肝病毒时,可以单独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

      3. 预防血液传播:在输血、器官移植等过程中,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4. 治疗慢性乙肝:对于慢性乙肝患者,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辅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5. 预防职业暴露:对于从事乙肝病毒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定期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预防职业暴露。

      除了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外,乙肝疫苗也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手段。乙肝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获得长期免疫保护。

      总之,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都是预防和治疗乙肝的有效方法。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乙肝相关的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科学的治疗建议。

  •   新生儿作为人类生命的起点,本应得到悉心呵护,然而,一项重要的防疫措施却让许多新手爸妈感到困惑:为什么新生儿刚出生就要接种乙肝疫苗呢?

      乙肝,全称为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新生儿对HBV普遍易感,而围产期和婴幼儿期是HBV感染的两个高峰期。

      对于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如果不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其感染HBV的风险高达40%-90%。而一旦感染,新生儿有90%以上会发展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甚至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关键措施。

      那么,乙肝疫苗应该如何接种呢?2002年,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对2002年以后出生的儿童实行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需要接种3针,按照0、1和6个月程序进行,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

      对于慢性HBV感染的母亲,如何防止母婴传播呢?首先,要及时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最为理想。同时,在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此外,对于高乙肝病毒载量的孕妇,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也有助于提高母婴阻断率。

      除了乙肝疫苗,其他疫苗也是新生儿健康的重要保障。例如,甲肝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都是针对特定疾病的预防措施。这些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疾病的风险,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总之,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一项重要的防疫措施,可以有效预防HBV感染。家长们要积极配合,按时为宝宝接种疫苗,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乙肝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乙肝疫苗的普及,使得人们对乙肝的防控意识逐渐提高。然而,很多人对于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存在误区,认为接种乙肝疫苗后便可一劳永逸。事实上,乙肝抗体的维持时间并非一成不变,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做好日常防护。

    乙肝疫苗并非一劳永逸

    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乙肝抗体,从而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然而,这种免疫力并非永久性的。研究表明,乙肝抗体的维持时间一般在3-5年左右,具体时间受个人体质、疫苗剂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我们不能将乙肝疫苗视为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乙肝抗体维持时间与身体素质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身体素质较好的人群,乙肝抗体的维持时间相对较长;而身体素质较差的人群,乙肝抗体的维持时间则相对较短。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体质,以延长乙肝抗体的维持时间。

    失去抗体及时接种疫苗

    当乙肝抗体消失后,我们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重新获得免疫力。接种乙肝疫苗的具体时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按照免疫证上的规定执行。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
    •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乙肝病毒感染。

    总之,正确认识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做好日常防护,才能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侵袭,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   乙肝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生儿时期就要开始接种。学校也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以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那么,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什么情况下需要补种疫苗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乙肝疫苗的接种过程分为三针,分别是在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进行接种。接种乙肝疫苗后,机体会产生抗体,从而产生免疫记忆。这种免疫记忆可以保护人体在接触乙肝病毒时,迅速产生抗体,抵抗病毒感染。

      一般来说,乙肝疫苗的有效期可以持续几十年,甚至终身免疫。但如果抗体滴度低于正常值,就需要进行补种。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儿童在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后,需要在5年内复查抗体滴度。如果抗体滴度低于10,建议进行加强免疫,即补种乙肝疫苗。

      治疗性乙肝疫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乙肝的方法,但目前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全球都在关注乙肝的治愈问题,已经有多种能够治愈乙肝的新药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这些药物比治疗性乙肝疫苗更具希望。

      除了疫苗接种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比如,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针具、餐具等物品,注意个人卫生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病医院副院长、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高志良表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但也不能忽视其他预防措施。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近年来,乙肝疫苗已成为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然而,仍有一部分人群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未能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乙肝疫苗无效,问题究竟出在哪?

      乙肝疫苗是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乙肝病毒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然而,部分人群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未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导致免疫应答不足,从而无法有效预防乙型肝炎。

      那么,导致乙肝疫苗无效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疫苗因素是导致乙肝疫苗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疫苗的种类、剂量、保存条件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例如,疫苗的保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破坏疫苗的活性,导致免疫效果降低。

      其次,机体因素也会影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部分人群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原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较差,导致免疫效果不佳。此外,年龄、体重、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此外,接种因素也会影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例如,接种部位的选择、接种时机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针对乙肝疫苗无效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和剂量。在选择疫苗时,应考虑疫苗的种类、剂量等因素,以确保疫苗的免疫效果。

      其次,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疫苗的保存温度应控制在2摄氏度~10摄氏度之间,以确保疫苗的活性。

      此外,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等方式,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之,乙肝疫苗无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有效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

  • 乙肝病毒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将围绕乙肝疫苗接种的十个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乙肝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

    一、为何要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感染会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疾病。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降低患乙肝及相关疾病的风险。

    二、乙肝疫苗的种类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乙肝疫苗主要有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和血源性乙肝疫苗。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安全性高,是目前推荐使用的疫苗。

    三、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有哪些?

    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包括新生儿、儿童、青少年、孕妇以及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血站工作人员等。

    四、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是怎样的?

    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一般为0、1、6个月,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

    五、接种乙肝疫苗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注意观察接种部位是否有红肿、硬结等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应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接触,以免感染。

    六、接种乙肝疫苗后多久产生抗体?

    接种乙肝疫苗后,大多数人可在接种最后一针后1至2个月内产生抗体。如未产生抗体,可再次接种,必要时遵医嘱加倍剂量注射。

    七、乙肝疫苗与其他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乙肝疫苗可以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但需注意接种顺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

    八、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否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感染者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接种乙肝疫苗无法产生保护性抗体。但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帮助感染者产生表面抗体,降低传播风险。

    九、乙肝疫苗是否可以预防其他病毒性肝炎?

    乙肝疫苗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不能预防其他病毒性肝炎,如丙肝、丁肝等。

    十、接种乙肝疫苗后多久可以产生免疫力?

    接种乙肝疫苗后,大多数人可在接种最后一针后1至2个月内产生免疫力。免疫力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为5至10年。

  • 乙型肝炎(HBV)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如果不及时治疗,乙型肝炎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因此,预防乙型肝炎至关重要。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科学地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帮助您了解接种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疫苗种类等信息。

    一、接种对象

    1. 乙型肝炎易感者:包括未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者、无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非乙型肝炎患者。

    2. 密切接触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乙型肝炎患者者。

    3. 医护人员、血站工作人员、输血者等。

    二、接种前检查

    1. 肝功能检查:确保肝功能正常。

    2. 乙型肝炎五项检查:包括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

    三、接种方法

    1. 接种程序:一般采用“0、1、6月注射法”,即第一针在出生后0月接种,第二针在第一针后1个月接种,第三针在第一针后6个月接种。

    2. 接种剂量:每次皮下注射5~10ug。

    四、注意事项

    1. 接种过程中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接种人员。

    2. 接种后注意观察,如有红肿、疼痛等反应,可局部冷敷。

    3. 接种后3个月内避免饮酒、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4. 接种后定期复查乙型肝炎五项,了解抗体水平。

    五、疫苗种类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国产和进口乙型肝炎疫苗,均为基因工程疫苗,安全性高,不会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