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安乐死让肿瘤晚期患者有尊严地离开,为何我国未推行

安乐死让肿瘤晚期患者有尊严地离开,为何我国未推行
发表人:主治医师张新华

“肿瘤晚期的患者特别痛苦,而安乐死能让他们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但是为何我国却没有实行安乐死呢?”


安乐死让肿瘤晚期患者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为何我国却未推行?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亲戚得了肝癌,目前处于肿瘤的晚期,由于肝癌已经发生了转移,所以全身的疼痛感特别明显。刚开始的时候,使用一些止痛药还能缓解,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即便用吗啡效果也不怎么好了,疼痛感让他的这个亲戚难以忍受!看到他的亲戚如此痛苦,我的这个朋友才问了开头的那个问题。


既然安乐有好多好处,为何在我国却没有实行呢?

 


1.实行“安乐死”有什么好处?


不同的人对于生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数还是认为人的生命只有在有质量的前提下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活着都比较痛苦,生活没有质量,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安乐死让肿瘤晚期患者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为何我国却未推行?


富豪


当有人得了绝症的时候,他本身就是比较痛苦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死亡可能就是一种解脱。可以说人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注定已经进入了死亡的倒计时,不管你是高官、富豪还是乞丐,最终的结局都是死亡。既然大家最终的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何在临死之前还要遭遇痛苦呢?得了不治之症,本身就已经经受了很多的折磨了,在死亡的方式上,选择更为有体面的方式,不是更好吗?


安乐死让肿瘤晚期患者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为何我国却未推行?


之前我有一个亲戚,他得了胃癌,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在最初的时候,我就建议他放弃治疗。毕竟胃癌晚期已经治不好了,而且活着还比较痛苦,不如拿着这些看病的钱出去旅游、吃点美食、多陪陪自己的亲人、去完成之前没有实现的目标,然后静静地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安乐死让肿瘤晚期患者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为何我国却未推行?


但是我的这个亲戚并不听我的,他对活着有很大地渴望,而且他的亲属也都不支持放弃治疗,并且说不管治好治不好,作为子女的只要尽力了,哪怕结局不好,也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这里面可能夹杂着我这位亲戚的子女的无知和对亲人的不舍,虽然后面老人家一直进行着正规的治疗、花了不少钱,但是老人家最后还是走了。


从医这几年,我自己也亲眼见过很多病人的同路,当时我就觉得如果实行安乐死该多好呀,这不仅能减少病人的痛苦,而且还能节约很多的医疗资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病人为了治病都花干了家底,但是最终还是人财两空!


安乐死并不是从生到死的转变,而是让病人在死亡的过程中能少受点折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安乐死是对患者的尊重,如果眼睁睁地看着患者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煎熬,我觉得这是对患者人格的亵渎。

 


2.既然安乐死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何我国还不实行呢?


安乐死有很多好处不假,但是它本身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允许了安乐死的合法化,但是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还是不允许安乐死的。


安乐死让肿瘤晚期患者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为何我国却未推行?


法律


如果安乐死以法律的形式被允许,那估计可能会有人利用它“合法”地剥夺他人生命。


安乐死让肿瘤晚期患者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为何我国却未推行?


脑出血


就拿我之前在急诊科见过的一个病人来说吧,他突然有一天突发脑出血,做了头颅CT以后,评估出血量至少在50ml以上,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做手术,否则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不过手术的费用会比较高,保守估计在10万元左右,而且治好后也很可能是植物人。在跟患者家属说明了情况以后,他们迟迟拿不定主意。根据患者的家属交代,老人的几个子女家庭条件都不太好,虽然治疗费用是三个人平摊,但是这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是不小的数目。如果给老人治病的话,那就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如果不治疗吧又怕村里人说闲话!


安乐死让肿瘤晚期患者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为何我国却未推行?


对于这个老人的子女来说,我能看得出他们是不想继续治疗了,不出所料,他们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治疗。不过话说回来,即便给老人治疗了,后续也是要有人专门照顾老人的生活。俗语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时间久了,估计老人的女子就不想让老人继续活下去,如果这个时候他们以帮助老人减轻痛苦为名剥夺老人的生命,那我们也很难判断出这是否合法!


另外,有一些观点认为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都不能随意结束自己的生命。


从伦理上来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帮助患者延长生命也是医生的责任,医生必须尽量挽救患者的生命,而安乐死却违背了上述的精神。


安乐死让肿瘤晚期患者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为何我国却未推行?


还有一点,很多人想进行“安乐死”可能只是一时的冲动。就拿我来说吧,在上高中的时候,作业特别多,虽然每天都努力学习吧,但是成绩一直上不去,所以感觉到压力很大。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经常会在想干脆死了算了。但是说是吧,我又没有勇气,跳河吧我会游泳、跳楼吧太痛苦。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大多数人都是不如意的,如果我国实行了安乐死,那估计会有很多人轻生,这样的话社会不就乱套了吗?


我国没有实行安乐死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代价太大。要想实行安乐死合法化就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即病人的意识是否清楚、确定病人的疾病是不是当前医疗技术无法治愈、患者的家属是否同意患者安乐死、达成安乐死的实施协议等。


我国的人口比较众多,国家比较大,如果真的实行了安乐死,那工作量是很大的,而且管理起来难度也很大,一旦放开了口子,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意大利曾经做过一项距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症)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文章发表在2013年的美国神经病学会医学杂志《Neurology》上。这项研究的含金量很高,因为这项调查持续了六年,调查了≥60岁的204,468名来自意大利北方的民众。最后结果论是,对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癌症罹患风险降低了一半,而对于癌症患者,发生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也下降了35%。

     

    为什么,老年痴呆症患者患癌的概率会大大减少呢?

     

    有媒体戏称为“王不见王”,或“一山不容二虎”。可是,真相不会那么简单。这些现象,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医的病因学说。诚然,中医并没有癌症的说法,因为癌症的最终确诊必须依赖于病理学检测,必须要活检,这是一种“还原论”的方法,古老的中医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

     

     

    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就没有癌症相关的症候群,只是那时中医是用“整体”、“系统”的方法来观察、分析事物。中医从宏观的角度把与癌症相关的症候群叫“症瘕、积聚”。症瘕是积聚的异名, 宋徽宗赵佶派人编过一本书,叫《圣济总录》,这本书就说过:“症瘕癖结者,积聚之异名也。”

     

    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说,“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 “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但是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它们关系密切,病因相近,所以中医经典喜欢将两者一起论述。中医对积聚的定义,从宏观上深刻地揭示了这类病证,既会“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又会“聚散无常”、“四处转移”的性质。

     

     

    那么“积聚”是怎么产生的呢?


    《黄帝内经》对此进行了论述。《黄帝内经》认为,积聚最开始,是因为身体受到寒邪的侵犯,寒气上逆,气机不畅,逐渐形成积。这个寒邪有可能来源于外部,也有可能来源于人体内。

     

    人体内部怎么产生寒邪的呢?

     

    当人长期处于忧愁或愤怒的状态时,就会气机上逆,气机紊乱导致经络不通,阳气的流通也受到了阻碍,血液得不到温暖出现寒凝血淤,津液也开始凝滞而不能流动,如同太阳不暖会出现冰山一样,积聚诞生了。

     

    当代著名医家李可秉持的也是这种看法,积聚产生于阳气受损,或受阻。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人体的七情,也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如果失常,影响脏腑气机,甚至直接伤及内脏,最终导致阳气输布受阻,人体阴云密布。

     

    那么为什么老年痴呆症患者患癌的风险会降低呢?

     

    因为老年痴呆症患者,会出现以记忆力障碍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全面衰退,甚至会完全遗忘自己的家人,从某意义上,处于了“无忧、无惧”的状态。

     

    我忽然想到了几句经文:“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一出生,就在七情六欲的海洋中挣扎,一直拼搏到生命的尽头,最终把一切忘记。我们会因为狂喜而伤心,愤怒而伤肝,悲伤而伤肺,思虑而伤脾,恐惧而伤肾,可是当我们没有这些情绪的时候,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  

    阿尔茨海默病仿佛是老人的脑海里的一块橡皮擦,患病的老人渐渐忘记了最爱的家人、忘记吃饭、忘记从前的一切……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化性病变,是老年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为什么这种常见疾病,会悄悄「偷走」老人的生命?今天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不仅毁坏人的健康,也伤害一个幸福的家庭,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疾病并不专属于老人。

     

    因此,我们也要跟家里的长辈一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健康的体态、良好的心态、适量的脑力活动和增加亲友间的交往,帮助家人也帮助自己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科学审核:
    京东全职医生-精神内科-汪立燕
  • 如今,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很多人可能平时身体一直很好,但突然出现不适,到医院检查,就发现了癌症,癌症让人猝不及防,有人说癌症更像是一个潜伏高手,早期癌症几乎没有任何症状,等到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往往提示已经是中晚期。


    问题来了,得了癌症究竟怎么办,在肿瘤科,化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是很多人都会化疗存有这样的疑问,得了癌症,化疗究竟有没有意义,听说化疗的副作用很大,化疗会让人死得更快,这是真的吗?


    按照癌症的分期,癌症又分为早期癌症,中期癌症和晚期癌症,不同阶段的癌症,治疗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治疗效果最好的是早期癌症,手术治愈率可以达到100%,五年以上的生存率也可以达到100%,而且手术后不需要进行化疗。


    需要进行化疗的,往往提示着癌症已经是中期,甚至是晚期。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癌症的三大治疗手段。手术和放疗属于局部治疗,只对治疗部位的肿瘤有效,对于潜在的转移病灶(癌细胞实际已经发生转移,但因为目前技术手段的限制在临床上还不能发现和检测到)和已经发生临床转移的癌症就难以发挥有效治疗了。而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的手段,无论采用什么途径给药(口服、静脉和体腔给药等),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


    癌症中期,除了需要手术治疗外,手术前手术后可能需要辅助化疗,因为这个阶段,癌细胞有可能已经发生了转移,为了彻底治愈癌症,就需要全身化疗。

     


    癌症晚期,癌细胞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为了消灭癌细胞,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往往可用的治疗方式不多,手术这个时候是不行了,因为癌细胞到处都是,医生切不干净,放疗只能照其中的一个部位,不可能全身都做放疗。全身化疗似乎成为了仅有的选择。


    但是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化疗可以杀死癌细胞,不过有效率只有30%,化疗也可以杀死正常细胞,破坏免疫力,导致身体更为虚弱,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行化疗,对于特别虚弱的癌症患者,肝肾功能不好的癌症患者,心肺功能不好的癌症患者,或者出现严重的感染,这些都是化疗的禁忌症,如果有明确的禁忌症,依然给患者化疗,那么就可能加速患者的死亡。

     

  • 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请过好每一天。

     

    28岁的龙某怎么都不会想到,婚后一个月,自己竟被确诊为晚期癌症,龙某回忆,自己只是感到上腹痛,人没劲,胃口差,妻子说他脸色不好看,让他去医院看看。

     

    龙某刚开始没在意,觉得自己这么年轻,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所以他一拖再拖,等到疼痛越来越明显,甚至影响到了休息,这才引起重视。

     

    到医院后是各种检查,抽血,照片,CT,很快,原因明确,医生告诉龙某,他罹患了胰腺癌,这种癌症被称为癌症之王,更糟糕的是,确诊的时候癌细胞已经发生了全身广泛转移,医生说,已经没有手术机会了。

     

    人生无常,胰腺癌全身转移,作为癌症之王,这种癌症的致死率很高,大多数晚期胰腺癌的患者,生存期只有半年。

     

    对于28岁的龙某来说,生命已经步入倒计时。

     

     

    新婚不久,面对深爱着的妻子和家人,他该怎么办?求生的欲望让他开始接受医生所有的建议,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可是,在确诊晚期胰腺癌之后的第三个月,龙某的意志便已被癌症彻底击垮。

     

    三个月的时间里,他的体重从140斤下降到110斤,一方面是食欲的严重的下降,一方面是化疗引起的不适反应,一方面是癌症引起的剧烈疼痛,龙某告诉妻子,生不如死。

     

    我的时间不多了。龙某告诉妻子,他和妻子相拥痛哭,他们大学时间相识,是公认的完美情侣,大学毕业后,两个人在这座城市里不断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可是即便有一万个舍不得,龙某还是得做出决定,现在他最放不下的人就是妻子,他说,一辈子还长,28年,虽然时间短了点,但还算精彩,自己很快要走了。

     

    他提出了要和妻子离婚,他希望自己死后妻子能回归正常人的生活,重建属于自己的家庭,而不是一直背负丧偶的重担,毕竟,妻子也才27岁,他们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所以,龙某坚定地提出要在死之前就和妻子离婚,他说,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要把所有的东西都留给妻子,希望她过上更好的生活……

     

    三个月之后,龙某的生命走到了尽头,遵照他生前的遗愿,一切从简。

     

    28岁,在最后半年的时光里,他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但也无法对抗命运,他死的那天,妻子抱着他的身体久久不愿松开,她痛哭着说,他把一切都留给了我。

     

    每个癌症患者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癌症,不仅带来的是巨大的痛苦,还给整个家庭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害。

     

    来自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7.5人被确诊癌症,每年为癌症的支出惊人,癌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寿命的主要杀手,而且发病越来越年轻化。

  • “医生,能不能让我不再那么疼!”这是王女士见到医生说的第一句话,听着让人顿时感到阵阵酸楚。47岁的王女士,身患甲状腺癌晚期骨转移,全身剧烈的疼痛折磨的她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消瘦的身体不时地辗转反侧,额头晶莹的汗珠也随之而下。安静的时候,蜷缩的背影让人感到更加心疼。言语之间都不离“疼”这个字眼。“以前吃过止疼药吗?”医生问到,“吃过,不过没敢多吃,怕上瘾了,就和吸毒一样了!”身旁的姐姐连忙说道,“有时候,她要是能忍住,就不吃了,怕吃时间长了,耐药了,就不管用了。

     

     

    对于癌痛的患者,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就是阿片类止痛药,阿片类药是从阿片(罂粟)中提取的一种衍生物。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剂量增加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王女士和家属所担心的“吸毒上瘾”。其实,镇痛≠吸毒。患者服药剂量增加可能是因为产生药物耐受或是疼痛强度增加。我们不能把这种现象当作“成瘾”的信号,更不能把它与吸毒划上等号。事实上,随着治疗措施的跟进,疼痛症状的改变,药物的剂量也是会随之变化的。

     

    现如今,临床上应用的阿片类药物大都是控缓释制剂,医源性成瘾的可能性极低。1984年,WHO在日内瓦举行的“癌症疼痛综合治疗会议”上面向全世界范围推广三阶梯止痛原则。在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即便长期使用止痛药物也很安全,所以癌痛患者是不需要等到忍受不住才使用的。

     

     

    癌痛现状调查显示:

     

    我国癌痛发生率为61.6%,每天约有200万人忍受癌痛折磨,其中50%的疼痛级别为中至重度疼痛,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长期持续的疼痛刺激可导致神经系统的中枢敏化,产生“wind-up”效应,即增加阿片剂量也无法控制疼痛,进而发展为难治性疼痛,成为姑息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常见原因,就是疼痛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以及不能按时按剂量的服用止疼药。

     

    癌痛治疗必须遵循规范化用药的原则:

     

    1、按阶梯给药:以非甾体类药(代表药物阿司匹林)为起始,从低级到高级,逐层递进;

     

    2、无创给药:优先推荐口服给药(简单,容易调节剂量,不容易产生耐药,还可以稳定血药浓度)、肛塞等;

     

    3、按时给药:无论患者服药时,疼痛有没有发作,都必须按时按剂量服用;

     

    4、个体化服药:药物作用于每个机体是有差异的,所以说能使患者的疼痛缓解并且副作用最少,那么该剂量就为该患者的最佳剂量;

     

    5注意具体细节:切莫忽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数出现在用药的早期和用药过量的情况下,例如:便秘、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尿储留等。

     

    在癌痛治疗的过程中,由于不能正规合理化的用药,从而使得机体对止痛药物不敏感了,也就是机体产生了耐受。阿片类药物的耐受性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并不影响使用,治疗中可以通过加大剂量或者缩短用药时间来维持原有的治疗效果。阿片类药物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最高剂量的限制,也就是没有“天花板的效应”。

     

    换句话说就是,当原有的剂量不能达到镇痛效果时,我们可以继续加大剂量直到疼痛的情况改善为止。值得注意的是,像阿司匹林这类非甾体类的药物在服用时,剂量是有限制的。正规治疗下,如果服用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镇痛效果不好,那么就要及时的更换其他的阿片类药物了,而不能再增加剂量了。当然阿片类药物服用剂量增加后,它产生的副作用也会随之增大。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出适当的镇痛剂量是指整个用药期间既可以达到理想镇痛而又不产生不可耐受的副作用的剂量。

     

    关于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其实上是一种心理上的依赖。其目的不是镇痛,而是寻求一种“欣快感”。WHO癌痛和姑息专家组认为,癌痛病人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造成成瘾者是及其少见的的。只要选对方法,采取正规合理化的治疗,癌痛也可以变得不那么可怕。

  • 医学在进步,但为什么进步的医学确不能让所有的人不生病呢?生老病死本来就是自然规律,我觉得医学还不至于进步到让人不会死亡的地步,最起码短时间内不会。但医学的进步确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医学进步如此快,病人确越来越多呢?

     

    一、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的结果

     

    如果翻开我国人均寿命的历史,你会惊奇的发现,从建国到现在,我们的人均寿命已经提高了将近一倍。以我国为例,建国时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到1970年我国的人均平均寿命已经到了59岁,但到了2015年的时候,我国的男性平均寿命已经到了男性74岁,女性77岁。你可以想象,在儿时我们的记忆中,50多岁的人就已经身体佝偻,头发花白的肯定是很平常的事。但现在呢?年近50身体倍儿棒的绝对是大多数。

     

    可能有人有疑问,这个和得病的人多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正是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才使得患病的比例和人数在不断地上升。国人中有高血压2.9亿,心血管病3亿,由此可见,许多人带病生存是常态。所以,人均寿命提高是病人增多的原因之一。

     

    二、老龄化严重的结果

     

    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是我国目前不争的事实,而中年以后,身体逐渐走下坡路的事实,会让更多的人带病生存。以2000年为例,我国老龄人口大约10%左右,也就是每100个人中有10个老年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8年,我国老龄人口已经20%还要多,也就是说,总人口增长不明显的情况下,每100个人中老年人增加到了20多个。而预计到20年后,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30%以上,也就是说,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人。

     

    还有人会问,老龄化和生病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道理就更简单了,老年人距离不愿意面对的死亡越来越近,各个器官老化,生理机能变差也是事实,所以,老龄化严重的后果直接就是病人数量的增加。

     

     

    三、物质水平和健康意识提高的结果

     

    随着新农合和医保投入稳步提升,全民医保已经不是梦想,随着农合医保覆盖范围越来越大,我们看病的门槛真的越来越低了,可能会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你想过吗?原来在农村,去县医院看病的已经是大病了,现在,大多数人已经把看病不再局限于县城,去市里省里甚至北上广已经变得很现实的事情。看病的门槛越来越低了,所以愿意到大医院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君不见卫生院还有小医院门可罗雀,但大医院门口确门庭若市,这不能不说是物质水平提高的结果。

     

    健康意识的提高当然也是和物质水平提高是有关系的,手里有钱了,看病报销了,生活富裕了,更多的人也就更关注自己的健康水平,健康体检,治未病,保健养生,使得更多人愿意积极诊断、早期治疗,所以,医院里人满为患的现象表现为医院越好越明显。

     

    最后,科学的看待和分析,陈大夫认为这些是主要的原因,如果你非要和医生扯上关系,我只能说是医生看病越来越好了,否则,更多的人是死亡而不是带病生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余华《活着》里,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活着》从一问世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版再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活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活着》让我们知道,人与命运抗争的无奈与辛酸。

     

    63岁的老张被送进抢救室的时候,身边没有老伴,没有子女,只有他的弟弟。

     

    弟弟说,晚上去哥哥家的时候发现他喝下了农药,赶紧把他送进了医院。

     

    弟弟特别细心,还把药瓶拍了照片,准确来说,那是一瓶除草剂,百草枯。

     

    看到这样的字眼,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地心头一紧,在所有的农药中毒里,百草枯可谓是大名鼎鼎,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除草剂,但是却可以导致极高的死亡率。

     

    正因百草枯对人体的剧毒性,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种特效的解毒方法,所以目前国家已经禁止再生产百草枯。

     

     

    问题来了,63岁的老张为何要喝下百草枯?

     

    他视死如归,让医生难以理解,63岁了,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经过呢,以致如此对生活心灰意冷?

     

    他说,医生,不用抢救我了,让我死吧,我也没有钱再交费了!

     

    弟弟说,哥哥今天上午才在你们这里做的CT检查,医生让他住院,他拒绝了。

     

    通过查询,医生发现,老张今天上午在医院做了一个胸腹部CT,原来他已经确诊为晚期肺癌,癌细胞发生了全身广泛转移。

     

    一切似乎容易理解了,确诊晚期癌症,无法接受现实,所以选择喝百草枯自杀。

     

    但是,似乎这样的解释又有漏洞。

     

     

    通过老张的弟弟,医生终于恍然大悟,七年前妻子因为晚期肝癌去世,八年前唯一的儿子又因车祸去世,老张顿时成了孤家寡人。

     

    他自己有糖尿病,高血压,长期饱受疾病的困扰,他觉得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到自己家庭里,一次酒后,他和弟弟哭诉,我这辈子,没害过人,可是老天为什么这么对我!是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吗!

     

    若不是对生活极度绝望,又怎么会喝下百草枯呢?

     

    医生说,百草枯中毒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比如肝肾衰竭,消化系统损伤,呼吸衰竭,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肺纤维化。

     

    百草枯的致死剂量很低,即便是很少量的百草枯,也会导致难以挽回的悲剧,治疗棘手,患者也会承受巨大的痛苦。

     

    目前虽然国家已经禁止生产百草枯,但有些农户家里依然存有百草枯,也有一些不法商贩在偷偷生产百草枯,这些都导致了百草枯中毒仍然时有发生。

     

    百草枯有剧毒,老张又何尝不知,若不是绝望至极,他又怎么会选择这样的路呢?

     

    最终,在抢救室里苦熬五天以后,老张去世了,这是一个无言的结局。

  • 这几年,中国的肺癌发病率一直在飙升。中国男性癌症前5位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而女性抽烟人数相对男性虽较少,但是肺癌的患病率也是居高不下。

     

     

    我,一名中国女性,52岁,因为母亲曾患肺癌,有家族史,所以对肺部的定期检查格外重视。2018年8月,我在国内接受了PET-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右肺下叶磨玻璃密度结节,大小约为14.1mm×12.8mm,因为病灶不大,医生说让我每隔3~6个月定期复查即可。

     

    一直到了今年1月,我在北京某肿瘤医院进行CT复查时的结果与3年前相比病灶变大为:右肺下叶长到了1.7cm×1.4cm,并且右肺上叶出现了直径约0.3cm的结节。

     

     

    医生建议我接受微创手术切除后再活检。而我呢,因为母亲的关系,一直对肺部疾病治疗相当关注。得益于互联网的发达,在网上我了解过很多医学知识,也知道现在去国外看病治疗是件可行的事情。于是我没有在国内做进一步治疗,我想听听国外专家会如何诊断我的疾病。

     

    2月,我预约到日本某国立癌症医院呼吸器外科专家渡边医生为我做第二医疗意见。听说渡边医生是位名医,让我对这次的日本看病之行紧张中又多了点期待。27日,我和丈夫在翻译的陪同下见到了渡边医生。

     

    渡边医生看完我的国内影像资料后,告诉我肺癌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即使是肺癌也是超早期,且腺癌的可能性比较大。

     

    按照日本的标准来说,1.5cm以上的病灶会建议切除,而我的病情不需要切除右肺全部下叶,只需要切除病灶的部分就可以.如果接受手术治疗,术后3天即可出院,也不需要使用抗癌药物。

     

    对于国内专家指出的右肺上叶新出现的0.3cm结节,渡边医生说他并不清楚国内医生为何会下这样的诊断,但如果根据日本标准,这个部位1cm以下也可不进行手术。

     

     

    听完医生的详细解读后,我心里感觉踏实了很多,并决定预约渡边医生为我主刀进行手术。正式手术前,我在日本医院进行了各个项目的详细检查,包括造影CT、痰检查、胸片、心电图、呼吸功能检查等。

     

    5月15日,渡边医生就检查结果为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首先,位于右肺下叶的病灶大小为1.6cm,我和放射线医生都认为是原发癌,没有转移,只需要部分切除即可治愈,不会影响到肺活量。伤口大约为5cm,手术后大致3天就可以出院。

     

    从本次的影像结果上来看,之前国内医生提到的右肺上叶0.3cm结节并无阴影显示。我对渡边医生的专业度毫无质疑,只希望能够尽早进行手术。

     

     

    麻醉医生也就麻醉方法作了说明:麻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静脉输液麻醉全身。麻醉开始后,将人工呼吸管从口插入至喉咙深处。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感到疼痛再使用麻醉剂,喉咙可能会感到不适。另外一种方法是硬膜外麻醉,对脊髓使用特殊的针头和非常细的导管进行麻醉药注射。弊端是针头刺入体内时有疼痛感,并且有可能引起神经障碍。

     

    我没想到麻醉医生也会给我讲解得如此详细,并且很坦诚地将两种方法的弊端如实相告。最终我选择了第一种麻醉方法,手术日期定在5月29日。5月28日,办理完住院后,渡边医生再次为我做了详细的术前说明。这一次,我更没想到,赫赫有名的大专家不仅耐心讲解,甚至还作图记录方便我的理解。

     

    关于病情

     

    病名为疑似腺癌,部位为右肺下叶1.6cm磨玻璃阴影,因有增大趋势,所以实施本次手术。虽说是疑似,但通过以往手术案例来看,96%会最终被确诊为腺癌。腺癌是肺癌中最多的一种类型。从分期上来看,为1A期。

     

    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是1期和2期,到了3、4期,不仅要手术,还要配合抗癌药物才能够延续生命。1~2期被发现的几率为1/3,所以你是很幸运的。早期发现会有很多好处。第一,可治愈。第二,不需要使用抗癌药物。第三,不用切除肺部全部下叶。手术后,肋间神经痛是无论如何不可避免的。止痛药会服用3周,感到疼痛时,请不用忍耐告诉我。日常生活可以正常进行,购物、散步等都可以。

     

     

    关于手术方法

     

    采取楔形切除手术。从右侧肋骨打开5cm的小口,再在下面开另一个小口放入腹腔镜。手术结束,放入软管,抽出淤积的血液,手术第二天即可撤去。第二天早上可以摄取水分,中午可以开始吃饭,在护士的陪同下走路。之后,如果无特殊症状,3天后可出院。手术时间约为2小时,加上麻醉,总共大约4小时。

     

    关于并发症

     

    “1个月以内死亡的比例是0.1%。但是这是针对于有旧疾的年长者,因患有心脏病、心肌梗塞、高血压引起中风而死亡的案例统计,您并没有这样旧疾,所以不用担心。”

     

    “有可能因为痰堵塞引起肺炎。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需要适当地活动身体。请从手术第二天开始努力练习走路。出院后也请继续保持,早日康复。”

     

    “手术后也不要总是躺着,可以坐着也可以走动。经常躺着,内脏脂肪的重量会破坏横膈膜、挤压到肺。”

     

    “为了防止肺血栓塞栓症发生,手术到第二天早上,请穿着医用弹力袜,使用按摩器按摩,服用抗凝固药物。”

     

    “关于出血,虽然几乎不需要输血,但是日本红十字会的血液已经准备好。”

     

     

    经过这次和渡边医生面对面的沟通,我已经完完全全地信赖、并且可以放心地把自己交给这位国外的专家了。在这之前我从没想过一位顶级的医生专家会对他的患者解说得如此详细。从肺癌的病期到手术方法甚至可能会引起的并发症,他都特别坦诚地告知了我,让我了解了自己的疾病到底是怎样的、我的手术会怎样进行、术后我应该做什么可以避免并发症且早日康复。

     

    5月29日,手术正常进行。结束后,傍晚,渡边医生来到住院病房,告诉我:“手术顺利结束了,现在你刚从麻醉中醒来。根据术中病理结果,确实为肺部腺癌。手术按照计划进行,非常顺利。今晚你可能会迷迷糊糊地发困。从明天早上开始可以喝水。如果不呛的话,从中午开始可以正常饮食。”

     

    之后我在护士和医生的悉心照料下,于6月1日顺利出院。现在,我恢复得不错,也会按照医嘱去日本定期复查。

     

    如果身边的亲朋好友问起我到底为什么选择去日本接受了手术,我会告诉他们:因为日本医生的严谨、因为他们对待患者的认真负责、因为我感觉到我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我可以向医生提问,可以得到耐心专业的回答。作为患者,我参与在治疗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中,我得知我需要面对的风险,我享受到了所谓的医疗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一系列急救。

     

    通常复苏进行得越早,存活率越高。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50%左右, 4-6分钟内复苏存活率只有10%左右, 10分钟以上,存活率非常非常小了。可见心肺复苏对抢救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前两天出急救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六十多岁老大爷逛菜市场时突然晕倒,路人急忙施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当我们到达现场时看到这么一幕:

     

    有人为老大爷做心肺复苏,还有人在做人工呼吸,而老大爷却在手脚挥舞挣扎抵抗着,那么这种情况到底需不需要为患者做心肺复苏呢?

     

    心肺复苏对于心跳、呼吸骤停者是生存的希望,但如果在有心跳、呼吸的人身上实施心肺复苏那就是一种伤害,因为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是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按压,按压深度为成人胸廓下陷5至6cm、儿童胸廓下陷4至5cm,容易导致胸肋骨骨折的发生,心脏正常收缩泵血也会受到影响,更严重地继发胸腹腔脏器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心肺复苏的指征,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因此,绝对不能在有呼吸、心跳的正常人身上进行心肺复苏!

     

    那么,到底哪些人才需要做心肺复苏?

     

    如果发现有人突然晕倒在地,在拨打120急救电话的同时我们首先要轻轻拍打被救者的肩膀,在耳边重重地呼喊,判断被救者是否有意识,然后用我们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是否有气体流出,用眼看胸廓是否有起伏,同时用手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波动,如果确定其心脏呼吸停止了,这时我们就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

     

    如何做心肺复苏,要按照这7个步骤一次进行:

     

    1、评估环境

     

    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排除危险,并做好个人防护。

     

    2、判断意识

     

    轻轻地拍伤员的肩部并在耳边大声呼唤;同时,观察伤员面部和胸腹部。如果伤员无反应,面部、口唇苍白或明显紫绀、胸口无起伏,说明伤员出现心跳、呼吸骤停。

     

    3、高声呼救

     

    指定专人,快打急救电话120!呼吁会救护的人员一起参加救护。

     

     

    4、摆放体位

     

    将伤员置于坚硬平面,以便胸外按压

     

    5、胸外按压

     

    按压位置:胸骨下半部(快速定位可选用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要点:双手掌根作为着力点,利用上半身力量垂直进行按压;按压后要充分回弹后再次按压;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5-6厘米

     

    6、打开气道

     

    检查伤员口腔(有异物要清除),再使用仰头举颏法,将下颌角和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成人)。

     

    7、人工呼吸

     

    捏紧伤员鼻孔,并张大嘴巴包紧伤员口唇进行人工呼吸,边吹气边用余光观察伤病人胸部是否抬起。人工呼吸时最好用衣服、毛巾等等的布料隔开!

     

    按照胸部按压30次和人工呼吸2次,30:2比例一直循环抢救,直至伤员恢复心跳呼吸或者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再次提醒大家:绝对不能在有呼吸、心跳的正常人身上进行心肺复苏!

  • 2019年1月,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癌症即恶性肿瘤,本质上是一类由于体内细胞异常分裂而导致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

     

    有人问,癌的形成其实是非常艰难和非常智慧的,可是聪明的癌组织为什么要置宿主于死地呢?笔者今天来回答这个问题,顺便说说哪几类人群是癌症发病的高危人群。

     

     

    癌症的真相:癌细胞其实和宿主同归于尽

     

    这个提问很有意思,把癌症细胞想象成有智慧的生物,事实上,癌症细胞是没有智慧的,只要致癌的危险够多,形成也不是那么艰难。虽然癌症细胞可以从逃脱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可这个并不是癌症细胞的本意,因此也就没有所谓聪不聪明这一说法,更也不会有意识地置宿主于死地。

     

    癌症是由人体正常细胞演变而来的,人体细胞在受到某些因素(比如射线照射、慢性炎症、遗传因素和病毒感染等刺)的刺激时发生病变,成为了有恶性行为的癌症细胞,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免疫系统无法杀灭癌症细胞,从而导致癌症细胞不再受到人体基因的调控不断生长,异常增殖生长的癌症细胞不断掠夺人体的营养物质,侵害人体的正常器官,导致人体正常器官功能的衰退,最终威胁到癌症患者生命。

     

    癌症患者的生命到了尽头,癌症细胞也大去之期不远了。一句话总结就是:癌症细胞在无意识的异常增殖中,耗尽了癌症患者的生命,也“作死”了自己。

     

     

    癌症发病的高危人群有三类

     

    有大量研究表明,正常细胞之所以会发生癌变,根本原因是细胞自身基因组中存在癌基因,这是癌症发生的内因。物理(如香烟、空气污染、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紫外线等)、化学致癌因子或致癌病毒等外因的作用可导致相关癌基因突变,使细胞代谢方式和基因表达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细胞发生癌变。下列几类人群为癌症发病的高危人群,值得我们注意。

     

    1)常年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这类人群包含吸烟超过十年以上、每天喝酒量超过二两、常时间生活在油烟和雾霾中的人群。

     

    2)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

     

    这类人群,家中的父母、亲兄弟姐妹有曾患肿瘤疾病的人群会有大概率受遗传等因素影响有患同种肿瘤疾病的风险,这其中乳腺肿瘤是有明确家族特征的肿瘤疾病,如果母亲患有乳腺肿瘤,那么她的女性子女甚至她的亲姐妹患有乳腺肿瘤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有家族病史的人群需要格外注意,定时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

     

    3)因特殊原因长期处于辐射之下或者一次接触大剂量辐射的人群:

     

    这类人群在一定程度的辐射下人体的细胞会发生病变,从而导致肿瘤的产生。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