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青少年抑郁的常见表现13条

青少年抑郁的常见表现13条
发表人:刘福权

 

青少年抑郁往往与成人表现不尽相同,这与其年龄段的心理发育特点密切相关,学习、交友的困扰又更多地成为抑郁发生的促发因素,  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青少年抑郁的常见表现,希望能够引起家长们的注意,早发现早治疗。


1、情绪低落、愉快感减退或丧失,兴趣减退或丧失,疲惫,
2、失眠、注意力不能集中,郁郁寡欢
3、忧伤、爱哭、焦虑、烦躁、激跃、发脾气
4、过于敏感,觉老师、同学都排挤自己,自卑、孤独、无助、同学相处困难、回避社交
5、有些孩子的厌学、网瘾、手机控、早恋,很可能是孩子用来逃避现实困难,缓解压抑的情绪的方式
6、划手腕、烫烟花
7、自杀不容忽视。探讨生死问题,如“人为什么活着”,自杀想法、行为,青少年抑郁症自杀风险高但识别率低
8、没意思成了口头语,心里空虚、痛苦,但有时表面又嘻嘻哈哈无所谓的样子
9、重复动作、强迫想法不能自拔
10、各种身体的不舒服,如各个部位的疼痛等,反复去医院检查
11、对父母过于抵触又/或过于依赖父母
12、曾经或目前主动提及想去看心理医生
13、虐待小动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抑郁发作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老年抑郁症是发病于老年期(年龄≥65岁),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特征以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及诸多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发生率可达50%。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精神疾病中发病率最高(16%-26%)的,其次才是老年痴呆症。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一、老年抑郁症有什么表现

     

     1、情绪低落:不开心,高兴不起来,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流泪叹气。有的则否认心情不好,甚至强装笑脸。

    2、悲观自责,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拖累了子女,严重者觉得活着没意思,有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3、莫名担心:表情紧张、坐立不安、来回踱步,有诸多担心,惶惶不可终日。

    4、反应迟缓:觉得脑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言语少、语调低、语速慢。自觉“脑子较前明显的不好使”。常结结巴巴的说:“我不知道”,“我不会”。

    5、少语少动:行动缓慢,生活懒散,不想做事,不愿与周围人交往,丧失以往生活的热情和乐趣,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甚至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重者终日卧床,达到不语、不动、不食的地步。

    6、睡眠困难:严重失眠,难以入睡,容易醒,早醒,醒后无法继续入睡。

      7、食欲减退:吃饭没有胃口,腹胀、便秘,体重减轻。

    8、各种身体不适:如头痛、腰背痛、关节痛、心慌、胸闷胸痛、出汗、恶心、呕吐等。

     

    二、老年抑郁症应该怎样治疗

     

    自我调整

     

     1.自我心理护理:参加社会活动,参加文体活动,多听音乐等;减少卧床时间,多交朋友,常谈心互助。

     2.家庭和睦:家庭成员间要多关心、支持、互相鼓励,尽力保持家庭和谐气氛。

    3.坚持锻炼:尤其是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跳绳、做健身操、健身舞等,每周至少做3次,每次持续15至20分钟。

    4.营养疗法: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粗粮、鱼等,或服一定剂量的复合维生素B。

    5.阳光疗法:坚持每天早晨连续散步30至60分钟,让脸好好晒晒温暖的阳光。

     

    精神专科治疗

     

     

    当自我调节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应迅速寻求正规专业机构如老年精神科、心理科治疗。服用药物治疗;进行心理治疗以及其他如支持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光照治疗等。

  • 说起抑郁症,人们脑海中常会浮现出林妹妹的形象:整天唉声叹气,动不动就淌眼泪。像这种单纯表现出抑郁症状的其实属于单相抑郁,较好识别,反倒是双相抑郁易被忽视,而双相抑郁却是青少年高发的心理疾病。

     

     

    1.什么是“双相抑郁”?

     

    所谓双相抑郁,指的是患者既有躁狂表现,又有抑郁症状。躁狂时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积极乐观、思维灵活,又或脾气暴躁、行事冲动;抑郁时则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极度自卑。有的人笑嘻嘻地说自己已经自杀过很多次,可怎么都不成功。听语气感觉很搞笑,一般人也会觉得这些人是故弄玄虚,但他们却真的想死。因为存在开朗外向的一面,这类患者常常是群体里活跃的中心,即使情绪低落,也常会被身边的人误以为是遇到一点挫折,暂时闹闹别扭罢了,从而掉以轻心。

     

    2.双相抑郁的苗头

     

    生活中人们常有烦心事,随着时间消逝,心情也会逐渐平复。而双相抑郁患者情绪时好时坏,病程长,通常直到病重时才被家人发现而就诊。据统计,由于患者情绪反反复复,难以识别,一般要5~6年以上才能确诊。而患者就医时如果病情缓解,症状又消失了,加上每个医生的诊断可能不同,最终平均要经过4.6名医生才能确诊。

     

    不过,即使难以识别,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循。双相抑郁患者多数在少年期起病,以青少年多见,这是一个显著的特点。此外,双相抑郁常常具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躁狂和抑郁周而复始,就像海浪一般,情绪高涨时如同到了浪峰,情绪低落时却如跌到浪谷。如此循环往复,即使不干预,抑郁症状也会自行缓解。最重要的是,双相抑郁的发生多与生物源性因素相关,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不大,发病时往往毫无来由,找不到具体原因或明确的导火线。

     

    3.及时治疗双相抑郁

     

     

    虽然双相抑郁发病后症状会自行缓解,但如果一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躁狂和抑郁之间的循环频率会越来越高,发展到最后,患者的情绪时刻在两极之间波动,忽而极度躁狂,忽而极度抑郁,以致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没有办法继续完成学业和工作。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有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带其就诊。

     

    就诊过程中,由于患者往往是抑郁发作,医生无从判断有没有躁狂症状。为尽早确诊病情,患者及家属应注意向医生说明日常生活情况,否则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治疗单相抑郁只需用抗抑郁药,治疗双相抑郁则需加上情绪稳定剂,把两者弄混会加大治愈难度。经正规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都能改善,但均需要足够的时间。一般而言,控制症状需半年以上,此后还需维持治疗。如果每年发病一次,服药后两个周期不发病,便可暂时停药观察。但对面临较大压力或复发的患者,服药的时间应更长一点。如高三和大一的学生,或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或急需适应大学生活,即使之前已经通过服药控制住症状,此时也千万不能停药,以免病情反复影响学业。

  •  

    青少年是抑郁障碍的高发人群。据报道,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病率达23. 9%[1]。《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披露,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的人群中,青少年约占四分之一。寒冬已至,人们肌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都处于抑制和降低状态,这也导致冬季成了抑郁症的高发期。

     

    那隐蔽在暗处的抑郁障碍,正在吃掉我们的孩子。

     

     

    “第一次看到那个孩子的时候,其实我挺心疼的。”

     

    “她没有精神,也没有朝气……就好像是很久不见阳光的那种感觉。”

     

    讲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朱晓敏医生深深叹了口气。

     

    故事的主人公叫小安(化名)。她阳光开朗,自幼成绩优异,中考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还如愿上了重点班。妈妈说,她是个特别让家里省心的孩子,从不让人操心。

     

    这是多少家庭都会羡慕和喜欢的孩子。可是一切都在升高中那年悄悄发生了变化。

     

    01.亲爱的孩子,你怎么了?

     

    小安妈一进诊室就抱怨道:“这孩子,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像变了个人!一回家就把自己锁进房间里,也不爱跟人说话了。” 语气既担心又焦急。

     

    朱晓敏医生看着被家人硬推进诊室的小安。她的周身都笼罩着一层阴郁,与这个本该熠熠生辉的年纪格格不入。

     

    通过了解,朱晓敏医生才知道,自从上了高中之后,小安的成绩就直线下滑,性情大变,不爱跟人交流,也没了精神,在学校老师的建议下,小安妈就把她带来这里了。

     

    在起初的交流中,小安的防御心很强,她就像一只敏感、易受惊的小鹿,对待外界的一切都十分警惕。在朱晓敏医生的一步步引导下,她才开始慢慢说起自己的事。

     

    其实,糟糕的情绪根本就不是从上了高中才有的。疫情期间,还在上着网课备战中考的时候,小安的情绪就开始出现问题了。小安不喜欢网课,她觉得上网课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状态,可是迫于疫情,又无法回到学校;另一面,中考就像一个洪水猛兽,汹涌而来,不给一丝退路。巨大的压力,逐渐消解了小安的自信,伴随而来的是持续而煎熬的低落感。

     

    中考超常的成绩发挥,让一切看上去都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了。但自从上了高中,同学间的激烈竞争、老师日日不停的学习动员,扑面而来的高考压力又再次让小安不堪重负。再看看家中的父母,父亲整日都在忙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管自己;而更年期的母亲,更是情绪化地让人心累。小安变得吃不下也睡不好。

     

    黑色的情绪终于彻底吞噬了小安。她不再快乐了。

     

    小安说:“有时候我会想,不然就离开这个世界算了。”

     

    朱晓敏医生给小安做了SDS抑郁自评量表,78分,重度抑郁。

     

    知道确诊结果的小安,似乎松了一口气。

     

    “哦,原来我是生病了。”小安喃喃道。

     

    02.亲爱的孩子,生病不是你的错

     

     

    针对小安的病情,朱医生开了药物,给她安排了定期的心理治疗。起初小安妈顾虑很多,并不愿意给孩子用药,希望只借助心理咨询解决问题。但考虑到小安的病情比较严重,朱医生在诊疗中又反复地去劝解家长,帮助他们了解抑郁症,逐渐接受药物。

     

    为了避免小安被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另眼相看”,朱医生在开给小安的请假条上没有提到“抑郁症”,只在病因处写了“情绪问题”。

     

    在治疗过程中,小安的情况还会经常反复。而且,病中的她仍然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高中一周六天都在上课,余下一天还要完成作业。小安上进心很强,情况好一些的时候都会坚持上学,为了不落课太多,还常常要抽时间补习。

     

    时间滚滚向前,生活还在继续,没有什么会因为“你生病了”或者“我生病了”就因此按下“暂停键”。对于孩子也是一样,而他们明明才那么小。

     

    青少年抑郁症往往脱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据朱晓敏医生介绍,小安的抑郁带有一定的遗传性,她的外婆和姨妈都有同样的问题。小安的妈妈倒是好一些,有些情绪化,还达不到疾病的状态。只是小安的爸爸总是忙于工作,自打小安来就诊,她爸爸一次也没出现过。小安的病情、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部落在小安妈一个人身上,那些被积压却没有出口的负面情绪,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朱医生指出,小安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存在问题的。小安的父亲常不在家,就难免小安的母亲要抱怨,更何况是在女儿生病期间,做母亲的就会更加焦虑。如果小安的爸爸能多关心一下她的妈妈,两个人一起分担孩子治疗中的恐慌情绪,父母之间关系好了,家庭的包容度就能提升,家庭的氛围就会转好。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彼此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有学者研究表明,家庭亲密度高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反之,低家庭亲密度的青少年,其抑郁情绪较多。且低家庭亲密度的家庭常伴随着争吵、冲突、矛盾,这样的家庭氛围会破环青少年对情绪唤醒和情绪组织的调节能力,进而会增加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并进一步增加其行为问题[2]。此外,研究反复表明,家庭消极环境不仅会导致青少年在家庭里的情绪功能失调,也会影响青少年在家庭之外的冲突情境中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失调[3]。

     

    03.亲爱的孩子,你不是一个人

     

    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全球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每年约有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抑郁症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

     

    2019年有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达6.8%。也就是说,超过9500万中国人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

     

    而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披露,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的人群中,青少年约占四分之一。

     

    每一份数据都在表明,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抑郁症患者的数量正在逐步走高,患病年龄却越来越小。越来越多本应奔跑在阳光下的少男少女,正在被抑郁夺去青春的光彩与色泽。

     

    像小安一样的孩子,可能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都关注。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到2022年,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80%,抑郁症就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

     

    朱医生指出,虽然现在中学基本配备了心理辅导老师,但尚未提供定期的心理健康课程,没有形成系统的辅导体系。目前青少年面临的学业压力与日俱增,因而学校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跟上。

     

    对于家庭而言,得不到恰当解决的父母冲突易于导致或加剧青少年的抑郁、焦虑和痛苦。为人父母,既没有“资格考试”,也没有“上岗培训”,为了未来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健康,青年夫妻应该在结婚生育前就培养起双方对于未来家庭生活的责任感和安全感,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宜成长的和睦环境。

     

    孩子们都还小,不要偷走他们的快乐。

     

    其实最好的家庭,无非就是孩子在闹,你在笑,如此温暖过一生。

     

    最后,我们希望这世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一生向阳,温柔坚定,快乐安康。

     

    本文作者▼

     

    参考文献:
    [1] Wang L,Feng Z,Yang G,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western China: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J]. Psychiatry Res,2016,246: 267-274. doi: 10. 1016 /j. psychres. 2016. 09. 050 转引自刘亮,王艳波,吴佳佳,赵旭东.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对家庭治疗中起效因素的体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34(06):475-481.
    [2] 王建平,喻承甫,刘莎,李文倩.家庭亲密度、抑郁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COMT基因rs737866多态性的调节效应[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04):143-149.
    [3] Davies P T, Cummings E M, Winter M A. Pathways between Profiles of Family Functioning, Child Security in the Interparental Subsystem, and Child Psychological Problems[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004, 16(3): 525-550.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放弃、逃避、退缩、依赖、缺乏勇气,是处于抑郁之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表面看起来是产生于现实中的挫折与失败,但其根源依然来自于内心中的“战争”。

     

    患者会表现出逃避工作、逃避人际交往的倾向,有时连应付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逃避也会以“病态依赖”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在所依赖的人身边才能部分地面对生活,离开所依赖的对象他什么都做不了。一开始,逃避会令他感觉好过一些,起码可以少一些自我挣扎。但逃得了一时却逃不了一世,这是一场来自内心的战争,就算逃避了所有人,所有事,都不会终结。

     

     

    这场战争的起源在于两个自我:理想化自我与真实自我。正是因为理想化自我无法达到,而真实自我又无法接受,所以他一直在两个自我的矛盾中挣扎。开始他会奋力地摆脱真我,以达到理想化的自我,当这种挣扎在现实面前变得苍白无力的时候,他就会慢慢地变得自卑与自恨。

     

    当他既无法放弃幻想,又无法面对真我的时候,就会逃避现实来让自己“心安”。毕竟他自己都无法面对这“丑陋”的自己,又怎敢让别人发现,所以逃避也是维系理想化自我的一种手段。缺乏对真我的接纳,有时也会被外移,就好像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他,没有人会接纳这样的他,如果以这样的自己去见人,就一定会受到他人的伤害或抛弃。

     

     

    总之,因为这种外移的作用(把自己内心中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他可以找到很多支持自己逃避的理由。如,失败、他人的否定、现实的艰难等。但逃避并不能解决这场内心的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失败与挫折。逃避的时间越久,就越没有勇气来面对生活与真实的自己。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抑郁是心灵的感冒,每人都有抑郁情绪,不及时调节就会患抑郁症。抑郁症会成为病人沉重的负担,并带来严重的精神、情感和身体煎熬,对家庭、工作和社会都会带来损害。据统计,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抑郁症及自杀造成的负担之和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尤其令人感到忧虑的是,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对此,家长、学校、社会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儿童行为突变应警惕

     

    儿童还不具备和成人一样能全面用语言表达复杂情绪体验的能力,因此,行为的异常突变就成为儿童抑郁症的重要诊断标准。那么,儿童抑郁症有那些表现呢?

     

     

    性格突变。当一个外向乐观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自卑、内向、退缩时,或当一个文静、有礼貌的孩子突然变得急躁、容易激动、没礼貌,以及经常与家长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时,就应考虑患抑郁症的可能。

    学习突变。当一个一贯成绩优良,勤奋好学的学生突然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上课不专心,作业完成困难,成绩急剧下降,以及自暴自弃时,一定要带他们去看心理医生,以便及时诊治。

    失眠。儿童一般很少失眠,若一个孩子失眠、夜惊、多恶梦、睡眠中经常辗转反侧,且持续时间长达数月,日间精神萎靡不振,这就应警惕患抑郁症的可能。

     

     

    二、及时治疗是关键

     

    儿童抑郁症和成年人有较大的不同,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因此,重视儿童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导致儿童抑郁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我们仍可从儿童的生活经历中找出某些原因。根据患儿发病的有关因素和症状特征,可以采取心理治疗,包括行为疗法、游戏疗法、暗示疗法等。同时要对患儿进行耐心的引导,帮助患儿克服情绪上的障碍,逐步培养其坚强健全的性格。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改善情绪,增进与同学的交往,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家长要学会正确地教育孩子,改善家庭环境,以减少对孩子心理上的不良刺激。

     

     

    必要的时候,须在医生指导下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家长切勿随便给孩子乱用药物。同时,家庭治疗必须贯穿治疗全过程。孩子的进步,离不开父母的配合,父母对孩子不要总是抱怨、打骂,对患儿的进步要满怀期待,并充满信心。坚持不断给患儿加油,而且要能够耐心地看待患儿的“过错”,给予宽容与引导。虽然治疗的过程中难免有反复,但只要坚持“给孩子尊重,多鼓励孩子”这条原则,就能还孩子一片明朗的天空。      

  • 对于那些家有患抑郁症的青少年子女的家庭来说,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挑战。这些家庭中的父母可能会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变得小心翼翼,有时孩子病情的波动也会令他们手足无措。

     

    对于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来说,家人可能是他们唯一的希冀,理应成为能够提供支持和温暖的港湾。本文为这些父母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和建议,或许能够帮助他们度过艰难的时刻。

     

     

    要区分青春期的成长烦恼和真正的抑郁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你可以从这里了解到如何识别抑郁症的迹象和症状,并最大程度地给予孩子帮助。

     

    了解青少年抑郁症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影响比我们认为的要更加严重。实际上,约有五分之一的青少年会在青春期的某些时刻被抑郁症状所困扰。虽然抑郁症是可以被治愈的,但大多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从未得到帮助。

     

    青少年抑郁症不仅是简单的喜怒无常。它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会影响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幸运的是,它可以被治疗,并且父母的帮助能促进孩子康复。你的关爱、指导和支持可以极大地帮助孩子战胜抑郁,并让他们的生活重回正轨。

     

    如果你是一名感到抑郁的青少年······

    你可以寻求帮助,并且你对情绪的控制力比你想象的要强大。无论现在的生活看起来多么令人沮丧,你都可以做很多事情来改变自己的心情,让此刻的你感觉更好。

     

    我的孩子抑郁了吗?

     

    虽然青少年时期偶尔出现不良情绪或不当行为是正常现象,但抑郁症却与之不同。青少年抑郁症产生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单纯的忧郁。抑郁症会根本上地破坏青少年人格,引起令人无法承受的悲伤、绝望或愤怒感。青少年群体中许多叛逆和不健康的行为或态度都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

     

    以下是青少年做出“不当行为”来应对其痛苦情绪的一些方式。

     

    出现学业问题

    抑郁症会导致精力不足和注意力集中困难。在学校里,这可能导致出勤率下降、成绩下滑或使以前的好学生面对学业产生挫败感。

     

    离家出走

    许多患抑郁症的青少年会离家出走,或说他们打算离家出走。这些行为通常是一种求救信号。

     

    滥用毒品和酒精

    青少年可能会用酒精或毒品来试图“自我治疗”抑郁症。不幸的是,这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低自尊感

    抑郁症会引发并加剧丑陋感、羞耻感、失败感和无价值感。

     

     

    手机成瘾

    青少年可能会通过上网来逃避他们的问题,但是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只会增加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更加抑郁。

     

    鲁莽行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参与高风险行为,例如鲁莽驾驶、狂喝滥饮和不安全性行为.

     

    暴力

    有些患抑郁症的青少年(通常是受到欺凌的男孩)会变得好斗和暴力。

     

    青少年抑郁症还与许多其他精神健康问题有关,包括进食障碍和自我伤害。尽管抑郁症会给你的孩子带来巨大的痛苦,并干扰家庭生活,你可以采取许多措施来帮助孩子感觉好受一点。第一步是要知道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以及当发现了这些征兆时你该如何去做。

     

    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和迹象

     

    与有能力自行寻求帮助的成年人不同,青少年需要父母、老师或其他照料者来识别他们的痛苦且提供帮助。但做到这些并不是那么容易。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不一定会表现出悲伤。相反,易怒和激越会是最显著的症状。

     

    青少年抑郁症的迹象和症状:

     

    - 感到悲伤或绝望

    - 易怒且充满敌意

    - 频繁流泪、哭泣

    - 不愿与朋友家人交流

    - 对活动失去兴趣

    - 学校表现不佳

    - 饮食和睡眠习惯发生改变

    - 坐立不安和激越

    - 无价值感和负罪感

    - 缺乏热情和动力

    - 疲劳或精力缺乏

    - 难以集中注意力

    - 感到莫名的躯体疼痛

    - 出现死亡或自杀的念头

     

    青少年抑郁症与成人抑郁症的比较

     

    青少年抑郁症与成人抑郁症的表现差别很大。与成人相比,以下症状在青少年中更为常见:

     

    易激惹或愤怒情绪。如前文所述,对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来说,其情绪通常以易怒,而不是悲伤为主。患抑郁症的青少年可能会脾气暴躁、充满敌意,容易沮丧或暴怒。

     

    难以解释的躯体疼痛。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经常抱怨身体不适,如头痛或胃痛。如果全面体检不能揭示其医学原因,则这些躯体疼痛可能指向抑郁症。

     

    对批评极其敏感。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饱受无价值感的困扰,这使他们极易受到批评、拒绝和失败的影响,尤其是那些自我要求很高的青少年。

     

    不与某些人交流,但不是所有人。成年人在抑郁时往往会自我孤立,但青少年通常会至少维持一些友谊。但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可能比以前更少参加社交活动,疏远父母,或者开始和一群不同的朋友交往。

     

    是抑郁症还是青春期“成长的烦恼”?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孩子是患上了抑郁症还是只是在经历青春期,请考虑症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孩子的行为方式与平时有何不同。激素和压力能导致青少年偶尔的焦虑发作,但不能解释持续的、无休止的悲伤、疲惫感或易怒。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征兆

     

    抑郁严重的青少年,尤其是那些同时滥用酒精或毒品的青少年,经常会想到、谈到自杀或试图自杀,而且实施成功的人数越来越惊人。因此,有必要十分认真地对待任何自杀意念或行为。这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

     

    应密切关注的自杀征兆:

     

    - 谈及打算自杀或拿自杀开玩笑

    - 说些类似“我死了会更好”、“我希望自己永远消失”、“我已经走投无路了”之类的话

    - 喜欢正面地谈论死亡,把死亡浪漫化(“如果我死了,人们可能会更喜欢我”)

    - 撰写有关死亡、垂死或自杀的故事和诗歌

    - 行为鲁莽或多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 将贵重财物送人

    - 像永别一样地与朋友和家人道别

    - 寻找武器、药品或其他方式用以自杀

     

    如果不进行治疗,抑郁症会带来很大危害,因此请不要坐等这些令人担忧的症状自行消失。如果你怀疑自己的孩子患上了抑郁症,请以一种充满关爱的、非评判性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担忧。即使你不确定孩子是否患上抑郁症,他们棘手的行为和情绪都意味着有些问题亟需解决。

     

     

    如何帮助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告诉孩子你已经注意到了哪些抑郁症状和你对ta的担忧,并以此开启沟通。然后,让孩子分享他们正在经历的事,并做好认真倾听的意愿和准备。不要总是质问ta(大多数青少年不喜欢高人一等的姿态或者被当作懦夫),但要明确表示你已准备好并愿意提供他们所需的帮助。

     

    如何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沟通

     

    专注于倾听,而不是说教。一旦孩子开口,就要控制批评或说教的冲动。重点在于孩子正在和你沟通。最好的做法是让孩子知道你会无条件地支持他们。

     

    既要温和也要保持执着。 如果他们一开始将你拒之门外,请不要放弃。对青少年来说,谈论抑郁症这一话题可能非常困难。即使他们愿意,可能也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尊重你的孩子、让他们不会感觉不舒服的同时,还要强调自己愿意去关心和倾听。

     

    理解他们的感受。 即使他们的感受或担忧对你来说似乎很愚蠢或不合理,也不要试图和他们掰扯明白。哪怕是善意地试着解释“事情还没有那么糟”也会让你看起来好像没有认真对待他们的情绪。仅仅承认他们正在经历的痛苦和悲伤就能大大帮助他们感受到理解和支持。

     

    相信自己的直觉。当孩子嘴上声称一切如常,但对导致抑郁行为的原因没有作出解释时,你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如果孩子不愿对你敞开心扉,可以让孩子与值得信赖的第三方交流:学校咨询师、他们最喜欢的老师或精神健康专业人士。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向他人倾诉。

     

    帮助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建议1:促进社会交往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倾向于远离他们的朋友和过去喜欢的活动。但是,孤独只会让抑郁恶化,所以请尽你所能帮助青少年重新建立社交关系。

     

    优先考虑面对面交流的时间。每天都留出交流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不要走神或分心。面对面交流这一简单的举动能为缓解青少年抑郁症发挥重要作用。还有,请记住:谈论抑郁症或孩子的感受不会使情况变得更糟,而你的支持可以大大促进他们的康复进程。

     

    避免社会孤立。尽你所能让孩子与他人保持接触。鼓励他们与朋友出去玩或邀请朋友过来。参加有其他家庭一同参与的活动,让孩子有机会和其他孩子见面并建立良好关系。

     

    让孩子融入集体。提议孩子参加一些活动(例如运动,课余社团,或艺术、舞蹈及音乐课),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孩子的兴趣和才能。虽然孩子起初可能缺乏动力和兴趣,但当他们重新投入生活时,他们会感觉更好并重拾热情。

     

    鼓励参与志愿服务。 为他人做事是一种强大的解郁良方和自尊助推器。帮助孩子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目标,这会给予他们目的感。如果你与孩子一起参加志愿活动,这也会成为一种增进感情的宝贵经历。

     

    建议2:将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乏运动、睡眠不足和营养不良会加重抑郁的程度。不幸的是,青少年群体以不良的健康习惯而著称:熬夜,吃垃圾食品,以及花很多时间玩手机和电子设备。但作为父母,你可以通过建设健康、支持性的家庭环境来控制这些行为。

     

    让孩子运动起来!运动对促进心理健康无疑至关重要,因此,尽可能让孩子活动起来。理想情况下,青少年每天应该至少进行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但这些锻炼不该是无聊或痛苦的。发挥你的想象力:遛狗、跳舞、打篮球、远足、骑自行车、滑板运动——只要能动起来,都是有益的。

     

    限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青少年经常通过上网来逃避问题,但是当面对屏幕的时间增加时,体育锻炼和与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就会减少。这两者都会使症状恶化。

     

    提供营养均衡的饭菜。保障孩子能获得他们所需的营养,食用富含健康脂肪、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以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以此让大脑进入最佳健康状态,帮助情绪改善。摄入太多含糖或淀粉的食物(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偏爱的“肥宅快乐食品”)只会对他们的情绪和精力产生负面影响。

     

    鼓励充足睡眠。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机能状态——长达每晚9-10小时。确保你的孩子不要熬夜,直到能够满足必要的、能够改善情绪的休息时间。

     

    建议3:知道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他人的支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对患者的病情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善,但这还不够。当抑郁严重时,请毫不犹豫地求助在青少年治疗方面受过专业培训的精神健康专业人士。

     

    让孩子参与治疗选择。当选择专科医生或寻求治疗方案时,请务必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你希望孩子有意向参与治疗,请不要忽视他们的偏好并自行作出决定。没有一个治疗师能包治百病,也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适合所有人。如果孩子感到不舒服或者只是与某个心理学家或精神科医生“不来电”,请寻找更适合的专业人士。

     

    探讨治疗选择。与你选择的专业人士就治疗方案进行讨论。对于轻度至中度抑郁症患者来说,谈话治疗通常是一种良好的初始选择。随着治疗进程的推进,孩子的抑郁症可能会得到缓解。如果没有,则可能有必要进行药物治疗。不幸的是,一些父母会力图选择抗抑郁药,而放弃其他昂贵或费时的疗法。但是,除非你的孩子做出危险举动或有自杀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必要服药和/或持续观察),你可以花时间仔细权衡这些治疗选项。总体而言,在更普遍的治疗计划中,抗抑郁药是最有效的。

     

    药物治疗存在风险。抗抑郁药是针对成人研发和试验的,因此它们对青少年大脑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一些研究人员担心,百忧解之类的药物可能会干扰大脑的正常发育——尤其是大脑处理压力和调节情绪的方式。

     

    抗抑郁药本身也存在风险和副作用,包括许多针对儿童和成年早期患者的安全顾虑。并且我们已经得知它们会增加某些患者的自杀意念和行为风险。患有双相障碍、有双相障碍家族史或曾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到伤害。

     

    服用抗抑郁药治疗的前两个月自杀风险最高。应密切监测服用抗抑郁药的青少年的病情是否出现恶化的迹象。

     

     

    青少年抗抑郁药治疗:要警惕的信号

     

    如果注意到以下问题,请致电医生:

     

    - 出现或产生更多的自杀念头/言论

    - 自杀的示意或企图

    - 开始或更加抑郁

    - 开始或更加焦虑

    -  激越或坐立不安

    -  惊恐发作

    -  睡眠困难(失眠)

    -  出现或更加易怒

    -  出现攻击性,愤怒或暴力行为

    -  冲动行事

    -  多动的言语或行为(躁狂)

    -  其他异常行为变化

     

    建议4: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孩子支持

     

    当患抑郁症的孩子接受治疗时,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让他们知道你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提供支持。现在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知道他们是有价值的、被接纳和关爱着的。

     

    要理解他们。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一起生活会是艰难和令人心力交瘁的。有时,你可能会体会到精疲力尽,被拒绝、绝望、心烦意乱或其他多种负面情绪。在这段艰难的时期,重要的是要记住,孩子并非故意变得难缠。他们正在遭受痛苦,因此请尽力保持耐心和理解。

     

    参与治疗。无论是参加心理治疗还是正确服用任何处方药,请确保孩子遵照所有的医嘱。追踪青少年病情的变化,如果抑郁症状似乎变得更严重,请致电医生。

     

    保持耐心。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之路可能崎岖不平,请保持耐心。为微小的胜利感到欣慰,并为偶尔的挫折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不要评判自己,也不要拿自己的家庭与其他家庭比较。只要竭尽全力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就已经是尽职尽责了。

     

    建议5:照顾好自己(和其他家人)

     

    作为父母,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把所有精力和注意都放在了患抑郁症的孩子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员的需求。但是,在这段艰难时期里,继续照顾好自己非常重要。

     

    首先,这意味着在急需支持时向他人求助。你无法一个人包揽所有事情,所以可以请家人和朋友来帮忙。拥有支持自己的一群人能让你在帮助孩子时保持健康和积极心态。

     

    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感到不知所措、沮丧、无助或愤怒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尝试融入朋友们,加入支持小组,或咨询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谈论自己的感受有助于减轻情绪强度。

     

    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孩子患抑郁症的压力会影响你自己的情绪情感,因此,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腾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和幸福。

     

    向家人坦白。不要为试图“保护”其他孩子而回避其患抑郁症的话题。孩子们能感受到异常情况的出现。如果不告诉他们,他们往往会想象出更坏的结果。坦言正在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提出问题并分享他们的感受。

     

    同时关注其他孩子。一个孩子患上抑郁症会导致其他家庭成员产生压力或焦虑,因此请确保不要忽视“健康”的孩子。其他孩子可能需要特别关注或专业帮助来处理他们对这一情况的感受。

     

    避免相互怪罪。父母可能容易将孩子的抑郁症归咎于自己或其他家庭成员,但这只会让原本充满压力的现状变得更糟。此外,抑郁症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除了孩子被虐待或被忽视的情况以外,家人可能不需为此“负全责”。

  • 抑郁症是一个人们了解较早的疾病。但人们往往羞于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而对病不予重视。其实,在正规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生通过检查和问诊能很快确诊抑症。目前也有许多有效的药物治疗抑郁症。绝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病情都可得到改善。抑郁症主要改变人的情绪,不影响人的智力及身体发育。所以,已患抑郁症的患者完全可以放心,只要积极治疗,完全可以正常地生活工作。

     

    1、抑郁症的三大主要症状 - 判断抑郁症的标准

     

    很多人对抑郁症不陌生,但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1)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2)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 变笨了;3)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 生活不能自理。

     

     

    2、抑郁症的其他症状 - 抑郁症表现多种多样

     

    具备以上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适早晨起来严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缓解,那么,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这就是抑郁症所谓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3、抑郁症的躯体症状 - 最容易造成误诊的症状

     

    躯体症状是相对精神症状而言,就是身体感到不适。抑郁症虽说是精神疾病,但很多病人都有身体不适:如口干、便秘、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悸、气短胸闷等。一般老年患者多见。这些患者往往就诊于综合医院的一般门诊,各项化验检查显示正常。如果您或您的父母家人感到身体不适,又查不到其他器质性疾病,建议您到专科医院就诊,也许精神科医生会帮助您尽快恢复健康。

     

     

    4、抑郁症导致的自杀 - 最危险的症状

     

    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并且,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的。所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对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经自杀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症。

  • 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抑郁症,抑郁症的出现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情绪,还给人们生理上带来一些危害,如果出现了抑郁症,不容忽视,那为什么会出现抑郁症呢?

     

    环境

     

    人们的心理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家庭中父母经常吵架,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在公司与同事闹矛盾,被上司批评,压力过大,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心理,让他们对环境的认识产生偏差,情绪波动太大,长期下去可能会出现抑郁的情况。

     

     

    遗传

     

    抑郁症与遗传也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患有抑郁症,那么后代患上抑郁症的机率就会比平常人大,另外,抑郁症患者的不良情绪也很容易影响身边的人。

     

    性格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心态很好,积极乐观,但是有一些人性格比较内向,遇到事情总往坏处想,比较悲观消极,在工作中缺乏自信,忧虑过多,遇事容易紧张,会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又不懂得及时去宣泄,长期如此积压在心里就会引发抑郁。

     

    疾病

     

    比如有些人得知自己患了心脏病或者糖尿病时,一时难以接受,导致心情比较低落,如果不能及时摆正心态,就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很容易慢慢演变为抑郁症。


    想必说到这里你们也对抑郁症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看一下抑郁症的前兆,满足一半的人要小心了。

     

    身体状况

     

    大多会出现食欲不振,吃饭时胃口下降的情况;晚上入睡困难,会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睡眠质量严重下降,早上起床时昏昏沉沉,在工作时难以进入状态,注意力不集中,并且还伴随着头痛;掉发比较严重。

     

    情绪

     

    情绪不稳定,有很多抑郁症患者脾气比较暴躁,无缘无故发脾气,也会出现心情沮丧,脑袋里充满负面想法,把所有事情都想的很糟糕;有时看上去像是生了重病,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思考混乱

     

    思考能力,注意力下降,容易健忘,总觉得自己不像是自己,有些患者会过度担忧自己的疾病,抱怨全身上下不舒服,但是去医院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任何疾病;总感觉浑身无力,也会出现头晕,手麻,腰肩酸痛,恶心的情况。

     

    行为举止方面

     

    在早上起床的时候,感觉浑身无力,自己一个人待在房间时,焦虑不安,内心难以平静,整个人变得特别紧张。喜欢待在昏暗的场所,感觉这样才会比较安心,害怕与人接触,遇到熟人的时候大多会选择躲避。当家人催促着吃药时,会拒绝,认为自己没有生病。


    人际交往

     

    不想跟任何人交谈,对于身边朋友不信任,往往把自己的问题归咎给别人,平时做事情的时候与大家格格不入。还有一些抑郁症患者不喜欢跟人见面,这些人在没发病之前大多是比较随和的,也很喜欢和别人交流沟通,但是现在遇到人都躲躲藏藏的。

     

    个性

     

    比如在工作上必须要求自己达到完美,否则就会耿耿于怀,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因为一点小事就发怒;在自己筋疲力尽的时候,仍然不断的强迫自己。

      
    抑郁症该怎样治疗呢?

     

    转移注意力

     

    因为抑郁症患者长期压抑自己的心情,导致抑郁的情绪难以排解,这时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做,比如一起去看电影,听音乐,看书,或者和朋友出去旅行,都可以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心情愉快,忘记那些不好的情绪。

     

    坚持运动

     

    每天坚持运动如慢跑,打球,建议多去户外运动,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会使人们心情大好,尤其是那些上班族,在室内一工作就是待一整天,在闲暇的时候多去户外走走,让自己放松一下。


    多交流

     

    抑郁症患者大多喜欢独处,不与外界接触,这样社交活动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会使自己的不良情绪越来越严重,建议可以去和家人交流,向家人说出自己的困扰,有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相信一段时间过后消极的情绪会慢慢减少。

     

    除了这些缓解方法,家人也要多给予陪伴和鼓励,相信经过治疗一定会尽早摆脱抑郁症。

  • 现如今,抑郁症已经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疾病。在我国,抑郁症患者数量已经超过2600万,但其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过专科诊治。你是其中之一吗?

     

    出现严重抑郁情绪之后,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极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有持续的情绪低落症状,甚至会有悲观厌世情绪,有时还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有这4个症状,你可能已经被抑郁症盯上了

     

    1、丧失兴趣和活力

     

    以前走的很近、关系很铁的朋友也开始变疏远、不愿意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对别人的事表现得漠不关心、不太愿意讲话和见人。

     

    2、思维迟缓,持续悲观

     

    看起来总是萎靡不振,感觉记忆力下降,感觉生活索然无味,持续性的悲观,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没有缘由的唉声叹息,心情低落,不能自拔。

      

    3、精力不能集中

     

    很多时候难以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工作和生活中变得没有效率,还容易感到莫名的疲倦,觉得浑身无力。

     

    4、睡眠问题多

     

    经常失眠,入睡困难,浅眠多梦,易惊醒,早醒且醒后难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另外有一些抑郁症患者可能睡得太多,经常性的磕睡。

     

    对付抑郁,8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要克服抑郁,不能仅靠各种各样的镇静药物,而首先要从心理上克服认识障碍。

     

    1、为自己创建个人空间

     

    其实,你应当将这些需要告诉你爱的和爱你的人。如果你懂得在人际关系中为自己留有一份空间,你将会减少自己潜在的不满及想逃避的欲望。

     

    2、做一些积极的活动

     

    抑郁的时候,我们可以计划做一些积极的活动,积极的活动能给你带来一丝丝的快乐。

      

     

    3、别求尽善尽美

     

    事事不要都追求完美,比如在公共汽车上被人骂了一句,觉得损害了自己的形象,转而又埋怨自己不好,认为自己无能,处处都倒霉。其实,这都是在自寻烦恼。

     

    4、不要胡乱下结论

     

    人生在不断发展,谁都无法预知未来,因此千万别草率地给自己下结论,一次考试考砸了,就说自己一辈子没出息。别人说一句话,可能并不是冲你说,可你偏觉得他是在故意刺激你,这当然会觉得处处不尽人意。

     

    5、不要卧床不起

     

    情绪低落时,千万不要整天卧床不起,反而应比平时早起一点。

     

    6、小心兴奋剂的不良反应

     

    它们可以人为地让你神经兴奋,忘却烦恼,但药性消退后会令你更加忧虑。

     

    7、让别人了解你的痛苦

     

    当你感到心情不好时,不要一个人强忍,而要学会让你的配偶,或者好友了解你的苦恼。

     

    8、选择食物

     

    全谷米、大麦、小麦、燕麦、瓜类和含高纤维多糖蔬菜、水果等是含色胺酸的食品,易舒缓压力,改善情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一、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在icd-20中,抑郁发作不包括发生于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状态。因此,抑郁发作只包括首次发作抑郁症或复发性抑郁症。icd-10规定的抑郁发作一般标准有3条:1. 抑郁发作须持续至少2周。2.在病人既往生活中,不存在足以符合轻躁狂或躁狂(f30.-)标准的轻躁狂或躁狂发作。3.需除外的最常见情况:此种发作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使用(f10-f19)或任何器质性精神障碍(f00-f09)所致。

     

     

    二、抑郁发作的症状

     

    抑郁发作的症状分为两大类,可以粗略地将之分别称为核心症状和附加症状。

     

    1.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有3条:

     

    (1)抑郁心境,对个体来讲肯定异常,存在于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里,且几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环境影响,持续至少2周;(2)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愉快感;(3)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

     

    2.抑郁发作的附加症状有7条:

     

    (1) 自信心丧失和自卑;(2)无理由的自责或过分和不适当的罪恶感;(3)反复出现死或自杀想法,或任何一种自杀行为;(4)主诉或有证据表明存在思维或注意能力降低,例如犹豫不决或踌躇;(5)精神运动性活动改变,表现为激越或迟滞(主观感受或可观反应)(6)任何类型的睡眠障碍;(7)食欲改变(减少或增加),伴有相应的体重变化。

     

    三、抑郁发作的分级

     

    1.轻度抑郁发作

     

    轻度抑郁发作具有核心症状中的至少两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四条。

     

    2.中度抑郁发作

     

    具有核心症状中的至少两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六条。icd-10中还列举了一系列所谓躯体综合征症状,在含义上与dsm-iv的伴忧郁或经典分类中的内源性抑郁症类似。这些症状包括:

     

    (1) 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失去乐趣;(2)对正常时能产生情感反应的事件或活动缺乏反应;(3)比通常早醒2小时以上;(4)早晨抑郁加重;(5)具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的客观证据(他人的观察或报告);(6)食欲明显丧失;(7)体重减轻(上月体重的5%以上);(8)性欲明显丧失。要符合躯体性综合征的条件,上述症状必须有其四。

     

     

    3.重度抑郁发作

     

    重度抑郁发作分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和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两型。其抑郁表现需具有全部三条核心症状,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八条。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需存在:(1)妄想和幻觉,但不应有典型精神分裂症性的幻觉和妄想(即:不应有完全不可能或与文化不相适应的妄想,不应有对病人进行跟踪性评论的幻听或第三人称的幻听)。常见的情况为带有抑郁、自罪、虚无、自我援引及被害内容的妄想;(2)抑郁性木僵。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又分为与心境相协调的和与心境不协调的两类。与心境相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包括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躯体疾病或大祸临头(灾难)妄想、嘲弄性或谴责性的听幻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包括被害或自我援引妄想,没有情感色彩的幻听。

  • 患者视角下的线上问诊体验

    那天,阳光明媚,我带着一颗忐忑的心,打开了电脑,准备通过互联网医院为老母亲寻求帮助。老母亲患有抑郁症,病情反复,我深知她的痛苦。在经过一番搜索后,我选择了这家知名的互联网医院,希望在这里找到一位有经验的医生。

    在填写完详细的病情描述和病史后,我很快收到了一位精神科医生的回复。医生的态度非常亲切,他详细询问了老母亲的病情,并给予了我一些建议。虽然隔着屏幕,但我能感受到医生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

    随后,医生为我开具了处方,并详细说明了用药的注意事项。在等待药方审核的过程中,我时刻关注着手机,生怕错过任何消息。终于,药方审核通过了,我立即预约了药品,并期待着老母亲能尽快恢复健康。

    然而,在药品送达之前,老母亲突然出现了不适。我急忙通过互联网医院联系了那位医生,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情况,并给出了紧急处理建议。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药品终于送到了,老母亲开始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在用药期间,我时刻关注着她的病情,并及时与医生保持联系。医生也一直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给予我指导和帮助。

    如今,老母亲的病情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我由衷地感谢那位医生。他不仅医术精湛,更是一位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医生。通过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也让我对现代医疗技术充满了信心。

  • 2024年8月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温馨的客厅里,我,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正坐在沙发上,心情却如阴霾的天空。失眠、多梦、记忆力差,这些困扰让我无法集中精力工作,甚至影响到与家人的交流。在朋友推荐下,我尝试了线上问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一丝曙光。

    一位来自精神科的专业医生接听了我的咨询,她温和的声音和耐心的态度让我感到一丝安慰。她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低、精力差等,让我感受到了被理解的温暖。医生并没有立即给我开药,而是先让我完成一份量表评估,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我的病情。

    量表评估的过程并不复杂,医生通过卡片上的问题,引导我反思自己近期的情绪和睡眠状况。当我提交完评估结果后,医生告诉我,我可能患有抑郁症,并给出了初步的评估结果。虽然结果并不乐观,但医生的专业和真诚让我有了继续治疗的信心。

    医生告诉我,由于精神科药品的特殊性,我需要到线下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才能获取处方。这虽然让我有些失望,但我也明白这是为了我的健康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预约了当地一家知名医院的精神科,开始了我的治疗之路。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疗的便捷和高效。在疫情期间,线上问诊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它不仅节省了时间,还降低了感染风险。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 线上问诊:一位患者的真实体验

    那个周末,阳光明媚,我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心中却充满了忧虑。我叫小云,今年25岁,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陷入了深深的抑郁状态。

    从小到大,我总是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我,我的童年充满了孤独和寂寞。如今,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让我感到愈发沉重。

    那天,我鼓起勇气,决定通过网络寻求帮助。我选择了某知名互联网医院,注册账号,填写了个人信息,然后预约了一位精神科医生。

    医生***通过视频通话与我进行了交流。他耐心地听我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没有打断我,也没有急于下结论。他温和的语气让我感到一丝安慰。

    医生***告诉我,我的症状属于抑郁状态,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来改善。他向我解释了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并建议我按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尽管治疗费用让我有些犹豫,但在医生***的鼓励下,我还是决定勇敢面对。他告诉我,只有积极治疗,才能让我重拾生活的信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按时服药,参加了心理治疗。虽然过程并不容易,但我在医生***的帮助下,逐渐走出了抑郁的阴影。

    如今,我已经走出了那段黑暗的日子,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我感激医生***的耐心和关爱,也感谢互联网医院为我提供的便利。

  • 那天,我因为工作压力,心情一直很沉重,头昏脑涨,心慌不已。在网上自测抑郁量表后,我得知自己可能中度抑郁。为了寻求帮助,我尝试了线上问诊,找到了一位精神科医生。

    我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并提到了之前在网上购买的舒肝解郁胶囊。医生询问了我用药的情况,得知我已经吃了17天,然后告诉我舒肝解郁胶囊是可以继续吃的。

    接下来,我提到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我描述了用药后的感受,包括焦虑、心慌等副作用。医生告诉我,如果觉得有问题,可以换其他类似的药,并给出了调整用药的建议。

    我非常感激这位医生,他不仅给出了专业的建议,还耐心地回答了我所有的问题。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抑郁症的知识,也更加坚定了治疗的信心。

    虽然线上问诊无法替代面对面的诊断,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 2024年8月15日,早晨6:46,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这是我在服用盐酸舍曲林片和丙戊酸镁缓释片一周后出现的症状。我开始呕吐,吃什么吐什么,腹泻也接踵而至,生活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痛苦笼罩。

    我立刻拨打了互联网医院的电话,寻求医生的帮助。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位温柔的声音,她耐心地听我描述症状,并告诉我,可以先停下来,等不适感缓解后再从最小剂量开始尝试。她建议我停药一段时间,待身体恢复如常之后,可以先服用舍曲林1/2片,每天一次,过三五天,如果没有不适感,再增加到1片/天;丙戊酸镁的使用也可以照此进行。

    我开始犹豫了,毕竟我只吃了一周,担心这样会影响到药效。医生告诉我,治疗不能急,慢慢来,总比我一直不舒服要好。她让我放心,如果吃了之后又不舒服的话,就再停药观察下。她还提醒我,拉肚子拉稀可能是正常的副作用,而白天困倦、晚上失眠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改善。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决定暂时停药,等待身体状况恢复。这段时间,我开始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同时也在积极调整心态。虽然过程并不容易,但我相信,在医生的关爱和自己的努力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最后,医生提醒我,如果我对她的服务满意,可以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我感到非常感激,因为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是她的专业和耐心给了我信心和力量。

  • 匿名患者的互联网医院之旅

    那是一个平凡的早晨,我感到饥饿难耐,上半身无力,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在我的胸口。吃饭并不能缓解这种不适,反而让我更加闷闷不乐。我对曾经热爱的唱歌失去了兴趣,偶尔甚至会有想死的念头。近几个月,我总是早醒,无法再享受那些宁静的夜晚。

    经过一系列的西医检查,血糖正常,胰岛素有点抵抗,血常规、超声、肝胆胰脾肾、甲状腺和胃镜也都显示正常。然而,消化内科专家建议我去看精神心理科。于是,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寻求一位匿名医生的帮助。

    在互联网医院,我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症状,那位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生活细节,并为我推荐了一些量表进行评估。经过一系列的问答,我填写完了一份详尽的报告。医生根据我的情况,给出了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医生告诉我,我患有中度抑郁、中度焦虑和临床失眠症,并为我开具了相应的药物。我按照医生的指导,在综合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或精神专科医院购买了药物。经过两周的治疗,我的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情绪也逐渐稳定。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不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感谢那位匿名医生,是你们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 您好,我是一名普通的患者,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在互联网医院问诊的经历。

    那天,我感到身体不适,但工作繁忙,实在无法去医院排队等待。于是,我决定尝试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问诊。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很快就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

    医生的态度非常亲切,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并耐心地为我解答了心中的疑惑。他告诉我,我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压力过大导致的焦虑和抑郁,并建议我进行一些放松训练和心理疏导。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一些放松训练,并通过互联网医院与医生保持联系。医生会定期询问我的恢复情况,并根据我的反馈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这段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带来的便利。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办公室,我都可以轻松地与医生沟通,及时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更重要的是,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让我倍感温暖。

    现在,我的病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更加珍惜这份来自互联网医院的关爱。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这种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 那天,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了那家名为***的医院,心里充满了不安。我,一个来自辽宁本溪市的普通人,已经与抑郁和焦虑抗争了整整四年。医生***,一位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医生,用他那充满耐心的声音询问我的病情。

    他详细地了解了我的用药情况,从最初的氟西丁到现在的舍曲林和地文拉法辛,他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急躁,反而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安慰。他说,我的用药量并不大,而且症状有所缓解,这说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在我描述了偶尔出现的惊恐发作和胃酸倒流后,医生建议我再服用一段时间看看,如果情况稳定,就维持现在的药量。他还告诉我,地文拉法辛的最高剂量是一天225mg,这让我对未来的治疗有了更多的信心。

    在询问关于胃部不适和开胃药的问题时,医生建议我去消化科进行检查。他告诉我,胃部问题不容忽视,需要专业医生的诊断。这让我感到既担忧又感激,担忧的是疾病的严重性,感激的是医生的认真负责。

    最后,我提到了自己的惰性和不想上课的问题。医生鼓励我,即使身体和心理都不舒服,也要尽量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他告诉我,外出上课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对抗抑郁和焦虑的有效方法。

    离开医院的那一刻,我感到心情格外舒畅。医生***,这位来自精神科的医生,用他的专业知识、耐心和关怀,给了我无尽的温暖和力量。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越来越坚强,与抑郁和焦虑抗争到底。

  • 今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打开了我的手机,准备查看一下我的健康状况。最近,我一直感觉有些焦虑和抑郁,但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时间去医院就诊。

    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下线上问诊。在浏览了几个平台后,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注册并填写了相关信息后,我很快就被分配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

    医生非常耐心,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并给我提供了一些建议。我告诉他我的主要问题是焦虑和抑郁,他建议我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抗抑郁药物。

    医生给我开了一个处方,并详细解释了每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我仔细阅读了处方详情,然后按照指示进行了操作。

    很快,我就收到了医生的回复,他告诉我处方已经送达药师审核。我感到非常放心,因为我知道,有了专业的医生指导,我的用药会更加安全。

    在用药期间,我确实感觉好了一些。我定期与医生保持联系,他根据我的病情调整了用药方案。我真的很感激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他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得到及时的医疗帮助。

    最后,医生提醒我,虽然线上问诊非常方便,但如有必要,我仍需去医院就诊。我对此表示理解和感激,感谢医生为我提供了全面而周到的服务。

  • 我的线上问诊经历

    那个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安静的客厅里,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来电。电话那头,是***医生温和的声音,他询问了我的基本情况,并细心地了解了我的症状。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时常与***医生在线上沟通。他总是耐心地倾听我的描述,用专业的知识为我分析病情,并给予我温馨的建议。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着进行自我调节,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抑郁情绪。

    我记得有一次,我因为情绪低落而失眠,感到非常绝望。是***医生用他温暖的话语安慰了我,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他说,抑郁情绪是每个人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问题,关键是要勇敢面对,积极寻求帮助。

    在***医生的帮助下,我逐渐走出了抑郁的阴影。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现在,我已经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感谢***医生带给我的改变。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相信,互联网医疗将会越来越普及,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希望。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