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粗粮对糖尿病人好,估计地球人都知道了,但怎么个好法,恐怕多数人就有些蒙圈,有不少糖友认为粗粮干脆就能降糖,好神奇啊!哪有这样的好事,不然还要那么多科学家前赴后继地开发研究对付糖尿病人药物干嘛,都吃粗粮不就得了?
除了喝白开水,您吃任何一种食物,都避免不了升高血糖,别想着既能裹腹又能降血糖的好事。
只是有的食物因为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能影响葡萄糖的吸收,所以餐后升糖作用比其他食物要弱一些。
比如,粗粮之所以“粗”,就是因为它没有经过过度碾磨的“蹂躏”,保留了谷粒较硬的外层,也就是膳食纤维,口感粗糙,恰恰就是这些劫后余生的膳食纤维,在体内消化的速度比较慢,而且能够干扰葡萄糖、胆固醇的吸收,所以才更适合糖尿病人。
粗粮虽好,但怎么吃法好,这里面可大有学问,没有章法地乱吃,血糖不但降不了,还真有可能会蹭蹭升呢。比如下面这三种吃法就容易导致血糖上升:
一是没有控制好量。
餐后血糖水平不但由食物的升糖能力(GI)所决定,还与食物的含糖量有很大关系,比如粗粮的GI相对于细粮都比较低,但绝对不是说粗粮就可以敞开吃,如果粗粮吃得很多,这些粗粮的总含糖量很高,一样会使餐后血糖噌噌往上长。所以,无论是高GI食物还是低GI食物 ,都得严格控制好进食量,控制好食物总的含糖量。
按照糖尿病患者膳食宝塔的要求,谷薯类及杂豆合计每天为250-400克,如果选择玉米、土豆、红薯、山药,您最好每天只选择一种,如果不再选择其他主食,可以吃250-400克,您还可以选择50-100克的玉米、红薯等,再搭配其他种类的主食200-300克,是最安全的。一周之内最好换着花样吃,还可以摄入不同种类食材的多种营养素,又营养又健康。
二是选择了错误的烹饪方法。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相同的食材用不同的方法烹调,其升糖能力也有大大的差别呢。因为淀粉含量较多的食材,加工成熟食后,易糊化,蒸煮时间越长,越软烂,越容易消化吸收,升糖速度越快,越不适合糖尿病人。
就拿即食大米来说,煮1分钟的GI为46,煮6分钟的GI就达到87。许多粗粮也有这样的问题,如煮玉米的升糖指数(GI)为55,荞麦面馒头的升糖指糖为66.7,都属于中等GI食物。同样被划入粗粮行列的薯类也有同样的问题,土豆蒸熟做成土豆泥的GI为73,煮红薯的GI为76,升糖能力就更强了,而蒸山药就比山药泥的升糖能力低,相对就安全一些。
一般来说,粗粮主食加工时间越长,越粗细,食物越好消化,升糖速度就越快,糖尿病人一定要选择正确的烹饪方式。
三是只吃主食,不吃蔬菜,饮食太单一。
蔬菜往往含膳食纤维较多,如芹菜、韭菜、海带等,这些膳食纤维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干扰主食中糖类的消化吸收,减缓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使混合食物的GI降低,所以,选择玉米、红薯等作主食时,最好是搭配着这样高膳食纤维的蔬菜一起吃,就把主食的升糖能力给综合下来了,既补充了蔬菜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又避免了餐后血糖的升高,一举两得。
千万别图省事,一顿饭啃块干馒头就了事,搭配的品种越多、越杂,越有利于抑制餐后血糖。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根据权威的统计,国内的糖尿病人数已经超过了1亿,要知道虽然目前医学比较发达,但是在面对糖尿病的时候,依然是没法除根的,只能通过药物和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
可能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医生在给糖尿病病人开降糖药的时候,也会开维生素B12,很多人对这种情况不太理解。毕竟自己是血糖有问题了,莫非吃维生素B12也能降低血糖吗?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进行一下剖析。
某些药物会抑制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目前来说临床上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就是II型糖尿病,而这类糖尿病患者比较常用的药物就是二甲双胍,它除了具有降糖的效果,还可以改善血脂、增加纤溶活性、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等作用,所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的,二甲双胍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它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它可以抑制人体对于维生素B12的吸收,从而造成人体缺乏维生素B12。
糖尿病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别的疾病,这样的就不得不吃多种药物,要知道大多数药物对于胃肠道都是有一定的损伤的,长期服药的话消化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样也可能会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
维生素B12可以保护神经,而且还具有别的一些作用:
在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认知里,糖尿病仅仅是血糖升高而已,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的伤害。然后事实并非如此,对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并发症。比较常见的就包括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的症状包括肢体的麻木、感觉减弱、痛觉过敏、蚂走感、肌肉萎缩等。
虽然对于这种并发症目前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但是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B12减轻症状。即便还没有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也可以适当地口服维生素B12来预防这种并发症。
另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需要控制饮食,这样的就可能会造成营养的供应不足。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奇怪,糖尿病患者经常吃蔬菜还会造成维生素B12的缺乏吗。其实还是会的,因为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B12含量是很低的,这种人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肉类中,比如动物内脏、牛肉等。
除此之外,可能一些糖尿病患者还合并有别的问题,比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如果人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太高的话,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大大增加,而口服维生素B12有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同样地,人体在造血的过程中也需要维生素B12的参与,缺乏了这种物质就会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糖尿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一个疾病,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我们怎么样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有或者是怎么吃可以把糖的值保持在正常水平的范围内呢?
如果糖尿病得病的是我们亲人,那么作为家属应该给他一些什么建议呢?
1. 我们就应该及时的补充蛋白质,那么我们的早餐就可以吃一个鸡蛋,但是糖尿病的患者不建议吃蛋黄,因为一般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兼有胆固醇高所以不建议吃蛋黄;
2.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的饭菜也是要注意的,可以少盐,我们要口味轻一点,可以多吃一些含钾的食物,另外,在炒菜的时候可以少放油。养成减少油和盐的使用;
3. 我们平时的主食习惯的使用白面和大米,但是建议换成五谷杂粮,以荞面,莜面,玉米面为主,也可以混合白面和大米,不建议多吃;
4. 在吃饭的时候要有饮食的规律,不能暴饮暴食,做到定时定量;
5. 我们可以养成每天使用核桃的习惯,每天吃1-2颗为宜;
6. 蔬菜也是我们平时不可缺少的,可以吃大量的蔬菜。例如:白菜,苦瓜,冬瓜,西红柿,生菜,紫菜,菠菜,木耳等含糖量比较低的蔬菜;
7. 豆制品也是每天必须要摄入的食物;
8. 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吃一点瘦肉,但是不建议吃市面的熟食,建议自己回家自己烹饪。
9. 还要控制平时的油脂的摄入量,少吃一点油炸和油煎的食物,花生,肥肉等高油脂类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10. 一些动物的内脏,蛋黄,海鲜类等含有高胆固醇的食物也要尽量的少吃;
11. 我们尽量选择煮,蒸,拌,炖的方式做菜,尽量减少炒菜;
12.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含糖量的食物的摄入,尽量吃一下低糖的食物。
糖尿病其实不是可怕的病症,真正危害人身体健康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因为血糖的升高会导致体内的一系列变化,它可以导致我们视线模糊,足踝肿胀,溃疡不易愈合等。我们作为幸运的人被赋予了生命,我就觉得我们应该学会爱护自己,不算是不是糖尿病的患者,我们都应该做自身做起,有一个健康的作息习惯保证自己的睡眠充足,精神充足,也要有一个合理的膳食习惯,保证我们的饮食健康,最后我们也要有适当的运动,增加自身的免疫力。
门诊每天都接待很多糖尿病患者,发现他们对饮食有很多的误区,有的不敢吃米饭、不敢吃水果;有的天天吃苦瓜、吃南瓜,说是降血糖;还有的顿顿吃玉米饼子,别的什么都不吃......导致的结果就是,血糖不稳定,忽高忽低,长期这样的话对身体的危害相当大。
糖尿病患者饮食的关键是把握食物总能量,合理搭配各类食物,注意吃饭时的进餐顺序。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要多样化,应包括谷类薯类杂豆、蔬菜、水果、鱼虾、畜禽肉类、蛋类、大豆和坚果、奶类、油脂和食盐,建议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如下:
一、主食每天250~400克(干重 ),其中全谷杂豆占1/3到1/2。
全谷类如全麦、玉米、燕麦、糙米、小米等,杂豆类如绿豆、红小豆、鹰嘴豆等,烹调时多选择杂粮饭、杂粮馒头、杂豆粥等,不要做白米粥。
二、新鲜蔬菜每天300~500克(生重),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深色蔬菜包括深绿色蔬菜如菠菜、油菜等,红色蔬菜如西红柿、橘红色蔬菜如胡萝卜,紫色蔬菜如紫甘蓝等。烹调时多蒸、煮、白灼等,少油煎油炸。
三、新鲜水果每天100~200克左右。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稳定的前提下,可以适量吃一些水果,水果选择升血糖指数GI值比较低的樱桃、柚子、桃子、苹果等水果,水果最好作为加餐在两餐之前或睡前吃,以避免一餐之内摄入太多的糖类增加胰腺负担。
四、鱼虾水产品类每天40~75克(生重)
这类水产品优质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含量都很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五、畜禽肉类(猪牛羊肉等)每天40~75克(生重)
畜禽肉类在选择时,要多选瘦肉少选肥肉,少吃或不吃皮、动物内脏等能量高、胆固醇含量高的部分,尽量不吃腌制、烘烤、烟熏、酱卤等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六、每天吃1个鸡蛋
蛋类营养丰富,性价比高,每天吃1个鸡蛋或者相当量的鹌鹑蛋、鸭蛋等,注意吃蛋时不要丢弃蛋黄。
七、大豆和坚果每天25~35克
大豆及其豆制品营养丰富,豆腐、豆干、豆皮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钙等营养素,其中大豆每天15~25克,坚果每天10克。
八、奶及奶制品每天300克
奶类是钙的最好来源,奶类的升糖指数(GI)很低,有益于控制餐后血糖,非常推荐糖尿病患者喝牛奶。
九、油脂每天25~30克
糖尿病患者要特别限制烹调油摄入,这是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关键之一,在食用油的种类方面,建议橄榄油、亚麻籽油、大豆油等交替食用。
十、加碘盐每天不超过6克
警惕味精、酱油、大酱等含盐高的食物,烹调时使用了这类含盐高的食物就少放或不放盐。
十一、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推荐糖尿病患者多喝水,白开水每天饮用1500~1700ml。若饮酒应减少正常饮食摄入。女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15g,男性不超过 25g(15g 酒精相当于 450ml 啤酒、150ml 葡萄酒或 50ml 低度白酒)。每周不超过 2 次。应警惕酒精可能诱发的低血糖,避免空腹饮酒。
十二、戒烟
吸烟百害无一利。研究表明新发 2 型糖尿病患者戒烟有助于改善代谢指标、降低血压和白蛋白尿。
另外,除了以上饮食要点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控制餐后血糖还要做到以下4点:
1、粗细搭配降低餐后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要粗细搭配食用,即把GI较低的全麦粉、粗杂粮、杂豆等与GI较高的大米、面粉混合烹调或同时食用,避免餐后血糖升高太快太高。
2、每餐都要有蛋白质食物 进食蛋白质后升高餐后血糖的作用很弱,对空腹血糖的影响也很小,高蛋白食物还降低混合食物的升糖指数(GI)。此外,高蛋白食物可增加饱腹感,减轻饥饿感,有助于控制进食量(总能量)。所以糖尿病饮食中应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最好每一餐都有一两高蛋白食物。
3、每餐都要有主食与较多蔬菜搭配 糖尿病患者如果某一餐中蔬菜较多,那么餐后血糖较低。
4、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先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再吃主食,细嚼慢咽,这样做引起的血糖波动会比较小。而且这种进餐顺序的推荐已经写到《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里面,做为一个基本的原则确定下来。
参考文献:
[1]王兴国《糖尿病算算算》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高血糖,在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了,尤其是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现。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血糖的患者已经超过2亿,这不得不引起所有人的重视。血糖如果长期处在偏高状态,就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由于饮食质量的提高,也间接地导致高血糖患者人数不断增加。高血糖患者如果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很有可能会导致血糖持续上升,再加上一些不好的生活作息,会导致病情不断加重。
案例:周大姐今年52岁了,从年轻时就脾气火爆,很少有人敢招惹她。平时身体一直很硬朗,但是最近却不知怎么了,总是感觉口渴,一直喝水还是口渴,并且喝水后上厕所频繁;在吃饭上也不同往日,吃得不少体重却下降。
几天之后情况也没有好转,周大姐开始担心身体出问题,就去医院检查,仔细描述过症状之后,医生第一时间给周大姐做了血糖测试,不出所料,周大姐空腹血糖达到了6.9,再不控制的话,马上就演变为糖尿病了,到时候再治疗就非常难了。
看到检测结果后,周大姐很疑惑,自己平时也不吃甜食,怎么会得高血糖呢?医生向周大姐解释,并不是只有吃甜食才会导致高血糖,一些高淀粉食物,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血糖升高。
不吃甜食血糖也会升高?医生:饭后2件事做不对,血糖不降反升
1、吃过饭就躺下
一吃过饭就坐着或者躺着,既不利于食物消化,还会导致血糖升高。周大姐属于比较懒惰的人,吃饭时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吃完之后就直接躺在沙发上,这样导致加快脂肪的堆积,导致体内的脂肪越积越多,引发肥胖,久而久之诱发高血糖。
2、饭后吸烟
与男性相比较,抽烟的女性远远不及男性,但是周大姐就是其中的一个人。抽烟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尤其是饭后抽烟,会导致胆汁分泌增加,从而抑制胰蛋白酶的分泌,影响糖分的代谢,造成血糖升高。
想要稳定自己的血糖,在平时要谨记3件事
1、补充一些降糖物质
高血糖的人,一定要及时控制体内血液中的糖分含量,加快血糖的分解。血糖不稳的人,平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本卡维素,帮助稳定血糖值。
2、合理饮食
血糖偏高的人,一定要合饮食,均衡饮食,每天要控制糖分以及热量的摄入量,减少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用。要注意控制主食的摄入,适当搭配一些粗粮同时食用,降低糖分的摄入,以此控制血糖水平。
3、适当进行锻炼
想要保持血糖的稳定,一定要坚持运动。长时间缺乏锻炼,会导致体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消耗,容易造成肥胖,从而很容易导致高血糖。选择合适的运动,并且长期坚持,才能有效调节血糖值。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选择中低强度的训练方式,才会帮助消耗热量,帮助降低血糖。
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无糖食品吗?对血糖影响大吗?今天来看看老糖友分享的经验。
1、老糖人华华
说起无糖食品种类很多,有饼干类,主食类,糕点类,饮料类,冲调类,糖果蜜饯类,代糖类,奶粉类,坚果类等等。
根据国家标准无糖食品并不是一点糖分都没有,而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不高于5克属于低糖食品。
因此,目前市场上多数所谓无糖食品只是“低糖”,远未达到“无糖”。我所选择的无糖食品主食类是全谷物扁粮,饼干类如纤缘饼干,粗纤代餐饼干,太空轻食低Gl代餐饼干,饮料类纯牛奶,冲调类纯燕麦片、纤缘粉,代糖类木糖醇牛轧糖,奶粉类阿尔发牌富铬奶粉,原味坚果云南丑核桃等等。
不过这所有无糖食品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就是葡萄糖),所以不能多吃,想吃一定要计算好热量,减少主食的量,在两餐之间加餐吃,控制好一天的总热量,这样既能吃到美味的零食,解了馋,又不增加胰腺负担,血糖平稳。
注意在选择无糖食品时一定要看配料表,它使用了什么糖,则会一目了然。糖友最好做到心中有数。
2、老糖人朱珠
无糖食品是糖人们一直追爱的食品,记得十多年前,我给老妈买无糖食品是在专卖店里买,现在超市及网上也可买到了。
无糖食品种类很多,据我所知有无糖主食类,比如无糖糕点、月饼、汤圆等,还有无糖饮料类,比如无糖酸奶等,还有无糖的糖果类,比如无糖口香糖、糖果等,还有奶制品类,比如无糖奶粉、巧克力,还有就是日常我们做饭使用的调料类,比如无糖酱油、醋。
虽然无糖食品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喜欢淘的食物,认为可以放心吃、随意吃。其实不然,“无糖”并非真正的无糖,包装上的无糖主要指不添加蔗糖,蔗糖指白砂糖、冰糖、红糖等,而影响血糖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所以,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多看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是否为零就行,总之,不管是啥无糖食品,糖人在饮食上还是牢记管住嘴别贪吃。
3、老糖人安安
真正的无糖食物是不存在的,无糖食品只是用甜味剂取代了蔗糖,比如我买过的饼干,包装盒上注明“不添加蔗糖”,但是饼干本身是用面粉做的,面粉含碳水化合物,吃了同样会升高血糖;又如无糖奶粉只是未混有蔗糖,而奶粉中原有的乳糖并没有减少,乳糖经消化后仍可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
当然,无糖食品也不是一点都不能吃,我一般都是在两餐之间、血糖不高时加餐适量食用。想要控制好血糖,还是要驾驭好五驾马车,特别是严格控制饮食,管住嘴迈开腿,即使没有无糖食物,也可以健康控糖。
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出现慢性疾病的人越来越多,糖尿病就算其中一个。并且这些糖尿病的人群里,他们的饮食习惯也各不相同,很多错误的吃饭习惯。不良的饮食结构是他们的通病,并不是吃了太多的甜食和油脂导致的疾病产生,而是不懂一些吃饭中的技巧。同样的一天三顿饭,但是患上糖尿病的人血糖就越来越高,而很多人却很健康。
营养师总结三大吃饭的习惯影响着血糖,让更多的人增加疾病危害的风险
饮食中钠元素很多
少摄入钠元素,并不是代表就只是减少摄入盐的含量就可以了,平常我们的吃的蚝油、酱油和酱类调料,包括鸡精味精,还有腌制的食物里面都会有盐分,都有钠元素,这些是隐藏在我们食物里面的盐分。摄入太多的盐就会导致血糖只升不降,增加疾病危害身体的风险。
每天把盐量控制在6g以内,少吃一点盐,可以把其他调料换成天然的材料,比如辣椒酱换成辣椒,胡椒粉换成真胡椒、花椒等。能接受酸味的人群,也可以突出酸味来代替咸味,也可以把陈醋换成白醋或者柠檬、番茄等食物来替代。
并且烹饪的方式尽量简单,不要选择高油脂和大爆炒。还原蔬菜本身的味道,尽量选择蒸或者煮的方式。
饮食中没有五谷杂粮
在我们日常多饮食中,把吃粗粮的比例增加,可以让我们的血糖慢慢变得平稳。主食也影响着血糖的的升高和降低,杂粮中的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都是对血糖波动比较小的,因此吃这样的食物不容易让血糖变得越来越高。
但也不是任意的粗粮都有对血糖的稳定有帮助,对于精致的米面来说,香糯的小米饭和糯玉米这样黏糯的食物更加提高餐后的血糖,因此也是不建议食用的。
比如同样的杂粮,不要做成糊状和软烂的形态就更利于血糖的稳定。煮的时间长的食物,淀粉更容易被消化,血糖容易被加快。
两餐之间吃很多水果
有研究发现,低升糖指数的水果更适合血糖容易波动的人,两餐之间吃一些水果帮助稳定血糖,但是当日要吃的主食量就要减少,不然还容易长胖。
很多人觉得水果补充维生素,天然健康。没挑没选的吃,吃一些容易升高血糖的水果,三餐还照样摄入精致的主食,导致血糖不断飙升。还有各种干果,吃起来口感丰富,但是升糖指数很高,还不容易控制摄入的份量。
若是糖尿病患者,为了不升高血糖,应该在吃水果的时候测试下自己的血糖,实时监测,吃升糖指数低的苹果、桃子、梨、猕猴桃这样的水果,少吃蜜枣、柿饼、枣干、果脯这样的水果。并且注意一下份量的摄入。
对于需要稳定血糖的人来说,日常还要注意以下习惯
参加运动
平常不参加聚会社交,封闭自己,还不爱运动的人。整天宅在家里打游戏,玩手机,饿了点外卖。这样的人更容易发胖导致出现糖尿病,因为动的太少,并且热量摄入还多,血糖不断升高,脂肪不断堆积。
平常要多参加社交活动,进行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保证每周5次以上的半小时左右的运动,帮助稳定血糖。
调节情绪
平常情绪的不稳定,生气,胰岛素分泌就会导致血糖出现波动,影响神经功能。
平常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耐心平和,不要为了一点小事着急上火,把爱惜自己放在第一位。释放自己的压力,调节良好的情绪。
抽烟喝酒
这种行为也是导致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关键原因之一。很多的患者都是因为长期的 抽烟喝酒患上的疾病,并且女性若是吸烟患上这种疾病的概率更高。
因此,平常要注意减少喝酒的次数,最好把烟给戒掉,把血糖维持好,远离疾病对健康的威胁。
饮食治疗可谓是糖尿病患者的根本基础,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但是严重的情况就必须去医院进行诊治,这样才可以遏制病情的扩散。以下就详细为大家介绍几种饮食疗法:
1.总热量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也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表获得。算出标准体重后再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
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热卡量后,还要根据病人的其他情况作相应调整。儿童、青春期、哺乳期、营养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总热量。肥胖者要严格限制总热量和脂肪含量,给予低热量饮食,每天总热量不超过1500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为宜,待接近标准体重时,再按前述方法计算每天总热量。另外,年龄大者较年龄小者需要热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热量要少一些。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根据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可进主食(米或面)250~400g,可作如下初步估计,休息者每天主食200~250g,轻度体力劳动者250~300g,中度体力劳动者300~400g,重体力劳动者400g以上。
3.蛋白质
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占总热量的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体重约1g。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千克体重0.6g。
4.脂肪
脂肪的能量较高,每克产热量9千卡。约占总热量25%,一般不超过30%,每日每千克体重0.8~1g。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应采用植物油为主。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对自己身体有益的食品,这是非常关键的,另外,病情严重的话要及时去医院问诊治疗,最后,祝早日康复。
高血糖,在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了,尤其是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现。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血糖的患者已经超过2亿,这不得不引起所有人的重视。血糖如果长期处在偏高状态,就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由于饮食质量的提高,也间接地导致高血糖患者人数不断增加。高血糖患者如果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很有可能会导致血糖持续上升,再加上一些不好的生活作息,会导致病情不断加重。
案例:周大姐今年52岁了,从年轻时就脾气火爆,很少有人敢招惹她。平时身体一直很硬朗,但是最近却不知怎么了,总是感觉口渴,一直喝水还是口渴,并且喝水后上厕所频繁;在吃饭上也不同往日,吃得不少体重却下降。
几天之后情况也没有好转,周大姐开始担心身体出问题,就去医院检查,仔细描述过症状之后,医生第一时间给周大姐做了血糖测试,不出所料,周大姐空腹血糖达到了6.9,再不控制的话,马上就演变为糖尿病了,到时候再治疗就非常难了。
看到检测结果后,周大姐很疑惑,自己平时也不吃甜食,怎么会得高血糖呢?医生向周大姐解释,并不是只有吃甜食才会导致高血糖,一些高淀粉食物,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血糖升高。
不吃甜食血糖也会升高?医生:饭后2件事做不对,血糖不降反升
1、吃过饭就躺下
一吃过饭就坐着或者躺着,既不利于食物消化,还会导致血糖升高。周大姐属于比较懒惰的人,吃饭时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吃完之后就直接躺在沙发上,这样导致加快脂肪的堆积,导致体内的脂肪越积越多,引发肥胖,久而久之诱发高血糖
2、饭后吸烟
与男性相比较,抽烟的女性远远不及男性,但是周大姐就是其中的一个人。抽烟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尤其是饭后抽烟,会导致胆汁分泌增加,从而抑制胰蛋白酶的分泌,影响糖分的代谢,造成血糖升高。
想要稳定自己的血糖,在平时要谨记3件事
1、补充一些降糖物质
高血糖的人,一定要及时控制体内血液中的糖分含量,加快血糖的分解。血糖不稳的人,平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本卡维素,帮助稳定血糖值。
2、合理饮食
血糖偏高的人,一定要合饮食,均衡饮食,每天要控制糖分以及热量的摄入量,减少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用。要注意控制主食的摄入,适当搭配一些粗粮同时食用,降低糖分的摄入,以此控制血糖水平
3、适当进行锻炼
想要保持血糖的稳定,一定要坚持运动。长时间缺乏锻炼,会导致体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消耗,容易造成肥胖,从而很容易导致高血糖。选择合适的运动,并且长期坚持,才能有效调节血糖值。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选择中低强度的训练方式,才会帮助消耗热量,帮助降低血糖。
糖尿病是以血糖偏高为主要特点的疾病,而很多人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血糖偏高这种状况,但也有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低血糖的状况。
有时会经常听到医生嘱咐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时定量饮食,用药规律,如果患者感觉自己有心慌、汗出的情况时,应首先考虑出现低血糖的可能,则应该立即进食,避免产生更严重的情况。
得了糖尿病的病人为什么要警惕出现低血糖呢?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出现异常,患者为了控制血糖,往往需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并配合降糖药物,当进食过少,过量采用控制血糖药物,和运动过多时,则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3.9 mmol/L以下时,就说明该患者出现了低血糖,常见的症状为有饥饿感、心慌、汗出、面色苍白等,严重的患者则会出现昏迷等危重情况。
当昏迷持续时间较长的时候,会严重的损伤脑细胞,甚至会遗留记忆力减退、痴呆等症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少数老年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易并发心脏病、心律不齐甚至心梗等疾病。因此,糖尿病的患者应特别警惕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出现呢?
1、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降糖计划,按时进餐,且应定量,不可过度控制食量,如果进食量明显减少,应该根据减少的量也相应的减少药物的量,这样才科学才健康。
2、一定要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不可以擅自加大剂量,过量的服用导致血糖快速下降引发低血糖。
3、运动也易导致血糖下降,因为运动会导致身体能量大量消耗,能量摄入不足出现低血糖,糖友锻炼前应询问医生是否应吃点东西。
4、如果轻微的低血糖只要患者及时吃高糖食物让血糖得到回升,同时避免低血糖症状加重。
5、定期去正规医院监测血糖、听取医生的治疗建议,患者及家属应学会辨别低血糖,知道出现低血糖的时候应该如何自救。
6、患者外出时,身上要常备一些随身的必须品,比如糖果,饼干等,在出现低糖的状况的时候可以及时补充,能够减少一些意外发生。
玉米营养价值高,属于一种很好的粗粮,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肯定是可以吃玉米的,只是需要注意方法。下面听听3名糖友的建议吧。
1
我从小就喜欢吃玉米,记得小时候家住在市委大院里,院非常宽敞,那时爸、妈就利用自家门前一片空地种了玉米和向日葵,秋天玉米和向阳葵成熟后,向日葵剥下来葵花籽、晒干留着过年吃,玉米就煮着吃,甜甜的,非常的好吃。每当回忆起小时候吃自家种的玉米,感觉无比的幸福。
现在每到春天就可以吃上玉米了,再不用等到秋天收割季节吃了。我们糖人吃玉米应选择甜玉米吃,它的升糖指数比糯玉米升糖指数要低。
我吃玉米的方法很多,喜欢煲排骨玉米汤时,将玉米切成小节一同放入煲排骨的砂锅中一起炖,那样做出的排骨汤非常香,还有浓浓的玉米香味。
另外,我也非常喜欢做红烧排骨时,将玉米剁成小节,一同放在红烧排骨的锅里一块炖。这样做出的排骨非常好吃,玉米油香油香的,好吃的不得了。
总之,玉米是个好食材,煮的吃、炖的吃是非常好的,小时候,把玉米粒晒干,爆玉米花吃,也是非常的好吃的零食。
2
说起玉米,我最爱吃的就是家里种的老玉米,现在市面上除了黏玉米就是水果玉米,黏玉米糖人是真不能沾,水果玉米没有嚼劲,老玉米,没有什么甜味,而且我喜欢老点的,我喜欢煮着吃,还喜欢喝玉米大碴粥,玉米饼子。
可是,得糖后,就真的要控制了,之前戴着瞬感时,测过,我吃家里的老玉米,半根,餐后一小时能达到13,于是,从那以后,我只吃三分之一,再吃点鸡蛋什么的,主食就不吃了,因为老玉米比水果的粗,没有老玉米了,我也就不吃了。
至于粥,自从糖后就没再吃,玉米饼子吃,不过消化慢,以至于餐三血糖还在七八点。
总之吧,我吃玉米,不过一般不再吃主食,玉米虽好,适量即可。
3
有一段时间,我没了解玉米真正的所含碳水化合物和多少能被自身吸收,所以我很少吃玉米。
每年春天或小麦收完,我们农村人口家家户户多少都会种上玉米,玉米大多以老玉米和少量的糯玉米为主,每年在玉米长到能煮吃的时候,都会整锅的煮上十几根,当主食,大人小孩都爱吃,但我一般偶尔都是少吃一点,因为以前没学习了解玉米的升糖指数,所以不敢吃。
后来认识了解玉米分几种品种,但它们的碳水化合物被自身吸收升糖指数都是不一样,糯玉米煮出来口感黏糊糊肉嘟嘟的,也非常好吃,但升糖指数也要高一些,老玉米在嫩没长至快干浆时煮来吃也比较香,甜玉米虽名称为甜玉米但它们所含淀粉少,口感脆甜汁多,升糖指数比糯玉米慢,所含碳水化合物也比糯玉米小。
玉米都可以替代一部分主食,糖友在吃不同玉米的时候,可以相应的减少些主食的量,不同食物替代主食时可以餐前餐后监测血糖情况,更好的了解吃某种玉米前后的血糖变化,适量选择才安全。
高血压和高血糖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们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对于高血压和高血糖患者来说,注意饮食调理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和高血糖患者应以低盐、低脂的饮食为主。具体来说,应避免以下食物:
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以下食物:
除了饮食调理,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对于高血压和高血糖患者来说,进行专业诊断至关重要。只有明确诊断,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血压和血糖值已达到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应及时就医,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在饮食方面,高血压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多吃粗粮、蔬菜、水果。如果同时有血糖高,应按照糖尿病标准进行饮食调整,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总之,高血压和高血糖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以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许多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患者延误治疗,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将围绕糖尿病的监测、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糖尿病。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身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然而,在我国,许多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研究表明,只有少数糖尿病患者能够自觉进行血糖监测,而许多患者则是在出现并发症后才意识到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自我监测血糖的益处
自我监测血糖具有以下益处:
如何进行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应每天监测4-7次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睡前血糖。在病情稳定后,可以适当减少监测频率。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
结语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进行管理和治疗。通过加强血糖监测、合理用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患者格外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下是一些饮食原则,帮助患者控制病情,预防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
一、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饮食原则:
1. 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和活动量,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过量摄入热量。
2. 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患者需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
3. 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对维持患者营养和身体机能至关重要,但应避免过量摄入,以免增加肝肾负担。
4. 限制脂肪摄入: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血脂,加重病情,患者应限制脂肪摄入。
5. 充足摄入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肠道功能,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6. 适量摄入水分: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液浓缩,加重病情,患者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7. 限制酒精摄入: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血糖控制,患者应避免饮酒。
8. 避免食用易发酵的食物:易发酵的食物容易产生乳酸,加重病情,患者应避免食用。
9.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二、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饮食建议:
1. 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苹果、梨子等。
2. 控制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鸡、豆腐等,避免过量摄入。
3. 适量摄入脂肪: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等。
4.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5. 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6. 注意食物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烧烤等。
三、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预防措施:
1. 积极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3. 适量运动:进行适量的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4. 保持心情舒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重饮食管理,以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并维持正常的体重。然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与中青年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因此饮食控制不宜过于严格,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心、脑、肝、肾等多器官损害,因此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以低脂、低盐、戒酒为主。
由于肾损害,老年糖尿病患者蛋白质丢失较多,且消化功能较差,导致微量元素吸收不足。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抵抗力下降等问题,容易合并感染和骨折。针对这些问题,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特别是优质蛋白质,以改善身体状况。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肥胖者较少的情况,饮食控制不宜过于严格,目标是接近标准体重。过度减肥会导致营养不良,出现疲乏无力、头晕、心慌等症状,影响患者的饮食治疗信心。
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根本原则。以下是一些不宜食用的食物:
1. 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2. 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等。对于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以预防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
3. 不宜饮酒。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酯升高。部分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症状。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因此,为了患者的安全,最好不饮酒。
以下是一些适宜食用的食物:
1. 大豆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豆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胆固醇和血甘油三酯的作用。
2. 粗杂糖:如莜麦面、荞麦面、热麦片、玉米面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和食用纤维,具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
3. 应少吃或不吃水果。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速度快,可迅速导致血糖升高。但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胶,具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稳定时可以适量食用。
严格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先决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往往因为饮食控制不好而药物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
脑血栓,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该病是由于脑部血管内形成血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
脑血栓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过度劳累等,也会增加脑血栓的风险。
脑血栓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等,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和扩展。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和骨瓣减压手术等,可以去除血栓和缓解脑部压力。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的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脑血栓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脑血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牙齿与身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身体出现不适,牙齿往往会发出预警信号。因此,当牙齿出现问题时,我们不仅要关注牙齿本身的病变,还要警惕身体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
1. 牙龈出血与肝脏病变
牙龈出血是常见的口腔问题,除了牙周炎等原因外,还可能与肝脏病变有关。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当肝功能受损时,凝血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牙龈出血、鼻子出血、月经过多等症状。因此,当出现牙龈出血时,应及时就医,排查肝脏疾病。
2. 牙齿磨动与情绪紧张
磨牙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可能与肠胃道寄生虫、情绪紧张等因素有关。寄生虫的毒素会刺激神经,导致神经兴奋,从而引发磨牙。此外,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导致磨牙。因此,改善情绪、放松身心是预防和治疗磨牙的关键。
3. 牙齿松动与骨质疏松
牙齿松动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状态逐渐下降,骨密度降低,导致牙齿支撑力下降,从而出现牙齿松动。因此,补充钙质、进行适当的锻炼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
4. 牙齿变长与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牙齿变长的现象,这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牙周病等因素有关。高血糖会损害口腔黏膜,导致牙周病和龋齿等口腔问题,进而导致牙齿变长。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问题。
5. 牙齿肿痛与胃热火
牙齿肿痛可能与胃热火有关。胃热火是指胃火过旺,表现为口渴、便秘、恶心、腹胀等症状。胃热火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充血、牙齿肿痛。因此,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缓解胃热火。
6. 牙齿异味与心脏健康
牙齿异味可能与心脏健康有关。牙菌斑是导致牙齿异味的主要原因,而牙菌斑会导致牙龈炎,引发免疫反应,增加心脏病的风险。因此,保持口腔卫生,预防牙菌斑,有助于维护心脏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不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专家提醒广大民众,肥胖并非小事,要重视体重管理,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于2015年9月12日举办“胖友糖友健步行”活动,旨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民众对肥胖的认识。活动当天,参与者将围绕医院周边进行健步行,全程约5公里。活动结束后,还将为完成全程的参与者颁发纪念品。
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能量摄入过多和能量消耗过少。因此,控制体重需要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入手。在饮食方面,要遵循“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的原则,避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食等。在运动方面,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除了饮食和运动,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胖与代谢病外科将继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为广大民众提供科学的肥胖防治知识,助力大家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了解更多减肥方法,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39减肥」微信号:paireliang (←长按复制)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便携式血糖仪逐渐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利器”,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血糖。然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血糖仪也需要定期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近期,卫生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对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管理。一方面,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血糖仪进行校准,每半年至少一次;另一方面,生产厂商也应定期对血糖仪进行质控。这意味着,血糖仪也需要像车辆一样,进行年检,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然而,调查发现,在我国,虽然血糖仪的使用率很高,但校准率却很低。很多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血糖仪时,往往只关注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而忽略了定期校准的重要性。这无疑给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事实上,血糖仪的测量误差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例如,如果血糖仪将偏低的血糖测成正常,医生可能会错误地调整用药,导致患者陷入低血糖昏迷。因此,定期校准血糖仪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判断血糖仪是否需要校准呢?首先,生产厂家通常会随仪器赠送一些血糖校准液,患者可以自行进行校准。其次,患者可以将自测血糖的结果与医院静脉血结果进行比较,如果相差较大,就说明血糖仪需要校准了。
总之,血糖仪是糖尿病患者的‘利器’,但需要定期校准,以保证其准确性。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血糖仪更好地为糖尿病患者服务,帮助他们战胜病魔。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治疗和饮食管理一直是患者关注的重点。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一些误区常常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本文将针对糖尿病治疗中的六个常见误区进行解析,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误区一:糖尿病无法治愈
有些患者认为糖尿病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因此对治疗失去信心。实际上,虽然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二: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
市场上许多无糖食品宣称可以替代主食,让糖尿病患者放心食用。然而,无糖食品并非完全不含糖,其中可能含有其他糖类替代品,同样会影响血糖。因此,患者应控制无糖食品的摄入量,并将其热量计算在每日总热量范围内。
误区三:肉类可以代替主食
有些患者认为肉类不含糖,可以代替主食。然而,肉类中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过多摄入会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患者应保持荤素搭配,合理控制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误区四:胰岛素可以随意增加剂量
有些患者为了应对饥饿,会自行增加胰岛素剂量,认为这样可以将多吃的食物抵消。实际上,这样做会导致血糖波动,增加低血糖风险,不利于病情控制。患者应遵医嘱,合理调整胰岛素剂量。
误区五:中药可以替代口服降糖药
有些患者认为中药可以替代口服降糖药,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实际上,中药虽然可以辅助治疗糖尿病,但不能替代口服降糖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误区六:控制主食量即可控制血糖
有些患者认为主食进入体内会转化为糖,因此越少越好。实际上,主食摄入过低会导致蛋白质和脂肪分解过多,引发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患者应保持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血糖波动。
总之,糖尿病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遵循科学的治疗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尿蛋白能否治愈一直是患者关注的焦点。事实上,糖尿病尿蛋白的治疗难度较大,很难实现完全治愈。
尿常规检查是诊断尿蛋白异常的重要手段。如果24小时尿蛋白超过150毫克,即可诊断为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尿液中白蛋白含量过高,但尿常规检查结果为阴性。蛋白尿不仅可见于肾脏疾病,还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结核、结石、肿瘤等因素引起。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尿检已成为常规体检项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肾脏病。
糖尿病蛋白尿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导致。早期糖尿病肾病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通过控制血糖、服用降尿蛋白药物等措施,可以使部分尿微量白蛋白转阴。若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同时尿常规检查也显示大量蛋白尿,则需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以及降尿蛋白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科学的饮食也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患者应保证营养供给,饮食清淡低盐,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的食物。适量饮水,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减轻肾脏负担。
糖尿病尿蛋白的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进行长期治疗。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尿蛋白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和家属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