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老张是一个70多岁的退休老人,因为特别喜欢养生类的文章,朋友圈里到处都是关于养生的消息和文章。但因为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一知半解的老张总是看到文章的其中一面,而看不到另外一面。这不看到阿司匹林是一种神奇的百年老药,老张也凑起了热闹,吃起了阿司匹林。然而刚吃了三个月的老张竟然出现了黑便,到医院检查竟然是胃出血。已经胃出血的老张,还能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吗?
一、阿司匹林真有那么好吗?
阿司匹林再好,也只是一种药物,不是让我们长生不老的神丹妙药。而且阿司匹林,由很多的副作用,最为常见的就是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皮下出血等情况,而且引起消化道副反应的情况非常多见。而且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有此类副作用的人群并不在少数。由此可见,阿司匹林不是人人都建议使用的,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一般情况下,都是建议已经确诊的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或者是此类疾病高危风险的人群,才建议服用。
二、阿司匹林胃出血后还能继续服用吗?
刚才已经讲到,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主要是诸如胃出血等情况。所以,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合并胃出血的情况就非常多见。一旦出现胃出血等情况,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建议首先停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然后进行止血,查清出血原因,抑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治疗。待出血好转后评估患者出血风险后再行决定是否继续口服阿司匹林!但事实上很多时候,阿司匹林的停用有时还会造成其他相关的风险。这时候如果仍然有口服阿司匹林的适应症,那么就需要在使用抑酸、保护胃粘膜等治疗下和密切监测下继续使用。
三、如何避免阿司匹林诱发的胃出血?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阿司匹林有诱发胃出血的风险,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风险呢?首先就是严控适应症,如果没有口服阿司匹林的适应症,不建议口服阿司匹林以减少出血的相关风险。其次,就是密切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一般情况下,高龄患者、肌酐清除率比较低的患者,以及有其他出血风险的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时,需要谨慎再谨慎。第三,就是密切监测身体的相关异样,比如大便出现黑便,口唇出现苍白,眼睑出现苍白等贫血症状,就需要考虑是否是阿司匹林诱发相关出血,以便及时就医。
还是那句话,阿司匹林再好也不是每个人都建议服用,毕竟它有副作用。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阿司匹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药物,特别是中老年人,很多都服用过阿司匹林或者阿莫西林,当然,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大家喜欢把它们合在一起说,所以我也顺带这样说一下,阿司匹林的治疗范围很广泛,能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还可以抗血小板聚集,那阿司匹林是否可以吃吃停停,可以当保健药物服用呢?
阿司匹林能强身健体?
别傻了,这基本上不可能的,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人家,要谨慎服用,如果没有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也没有三高,就不要乱服用这种药物。
阿司匹林有两种类型,有一种名为:肠溶片,有一种名为:普通片,肠溶片一般建议空腹服用,不建议掰开服用或者用牙咬,这样会增加对肠胃的刺激。阿司匹林普通片一般医生会建议在吃饭之后服用,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具体用量要咨询医生。
有些老年人会纠结,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戒口吗?
我们在服用药物的时候,特别是中药,医生都会有医嘱,说什么东西在服药期间不要吃,不然会受到影响,那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又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戒口呢?这一个问题,老人家是非常关心的,因为担心有部分食物会影响到阿司匹林的效果。
实际上,确实有东西需要戒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不建议喝酒,服用阿司匹林如果喝酒,很容易会导致胃出血的风险增大。所以,爱喝酒的朋友们,如果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建议就不要喝酒咯。
阿司匹林能吃吃停停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有些药物,如果症状好转,或者消失,身体内部会有一种自动修复的功能,当疾病好得差不多的时候,身体就可以启动自动修复系统进行修复,阿司匹林这种药物,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
事实证明,阿司匹林药物如果暂停服用,需要遵循医生的吩咐,如果医生没有让停药,自己停药了,这样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的风险,所以,我们并不建议私自停服药物,以免自身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变化。
总而言之,不管什么疾病,不管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药物,或者服用其他中药,西药,我们在停用之前,最好复诊一下,以免自身会发生意外的情况,私自停药不可取,我们千万不要自己把药停了,然后发生了更加不妥的症状才寻找医生的帮助。
对于两年前有过脑梗塞病史的患者,如果没有出现较严重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如胃出血等问题,即使现在恢复得很好,还是需要继续吃阿司匹林的。
为什么脑梗恢复期还需要吃阿司匹林?
根据临床试验结论、国内外临床治疗指南和各方专家共识,目前公认脑梗后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脑梗再次发作。
早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袖珍指南》推荐:如无明确禁忌证,所有有短暂性脑缺血病史史或推测因脑缺血或梗死出现卒中的患者,均应接受长期(可能需要终生)阿司匹林治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个指南,只要曾经有过脑梗哪怕有短暂轻微脑梗症状的患者,都需要长期甚至终生要服用阿司匹林治疗。之所以世界卫生组织这样推荐,与之前的相关大型临床试验有关,这些试验证实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卒中再发,分别使严重心血管事件、缺血性卒中、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5,而出血性卒中无明显增加。
如果阿司匹林不耐受,用什么药替代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出血或脑出血,则在出血症状好转后期,改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片抗血小板治疗。
尽管很多指南推荐氯吡格雷用于抗血小板治疗,目前而言,如果没有对阿司匹林过敏或有消化性溃疡等禁忌症,仍然首选阿司匹林,这是因为阿司匹林用于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充足,且有价格优势,奠定了其在卒中二级预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如果既往没有脑梗死,也没有三高,能否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梗?
就是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老年人(65岁以上者),他们服用阿司匹林对身体有好处吗?最新学术界认为,健康老人服用阿司匹林没有好处!
2018年9月16日,和《柳叶刀》期刊不相上下的国际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发表三篇论文指出: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健康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没有延长寿命,没有发现有明显好处,反而会存在出血等疾病风险!
因此对于既往没有脑梗的患者,如果没有三高,与其服用阿司匹林,不如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来预防脑梗塞。
73岁的张奶奶有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每天100毫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前段时间,张奶奶突然感觉剧烈头痛、呕吐,且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没有力气。
家人赶紧送张奶奶去医院看急诊,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脑出血,量约5ml!询问病史,结合他目前血压、血糖等化验检查,初步确诊为阿司匹林导致的脑出血。这个案例告诉大家,虽然阿司匹林是比较安全的经典药物,但是长时间也有可能会导致脑出血的风险。
为什么阿司匹林有导致脑出血的风险?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形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基石。很多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降低,储备能力下降,常会导致血栓的形成而引起脑血栓及脑梗死。
对于老年脑部血栓的预防,临床多会采取保守的药物治疗,首选的药物就是采用阿司匹林来防止血栓形成。但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会带来副作用,脑出血就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阿司匹林为什么会导致脑出血?这可能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酶-1的失活,进而阻断血栓素A2生成,最终完成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导致患者凝血功能下降,最终发生脑出血。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出血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有三类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导致脑出血的风险较高,如需要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肝功能不全或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以及存在着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这三类患者要慎用阿司匹林,服用时可能需要减量,实在需要使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按医生交代的用法用量服药。
2)正在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存在幽门螺杆菌阳性、七十五岁以上高龄患者、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布洛芬)的使用情况,建议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或H2受体阻断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预防治疗。
3)肾损害患者;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患者;对其他镇痛剂、抗炎药或抗风湿药过敏的患者;花粉性鼻炎、鼻息肉或慢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过敏性症状)的患者;同时使用抗凝药物(低剂量肝素治疗除外)的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慢性或复发性胃或十二指肠病变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痛风患者等慎用阿司匹林。
除了上述3点注意事项,孕期服药也需特别谨慎,因为动物试验在妊娠头三个月应用阿司匹林可致畸胎,在妊娠后三个月长期大量应用阿司匹林可使妊娠期延长,有增加过期产综合征及产前出血的危险。
在妊娠的最后两周应用,可增加胎儿出血或新生儿出血的危险,在妊娠晚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也有可能使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早期闭锁,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另外,儿童或青少年服用可能发生少见但致命的瑞夷综合征。
那既然阿司匹林有脑出血风险,为何医学界还一直推荐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这是因为大数据统计表明,阿司匹林导致脑出血的发生率非常低,如果不用阿司匹林则导致脑中风的几率要多得多,权衡利弊,使用阿司匹林的获益远大于风险,因此还是需要继续使用。
而且只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正确地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记住以上注意事项,大部分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不会有发生脑出血的风险,且能从服用阿司匹林中获益更多。
每年的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近些年来如何远离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也是当下医疗领域的一个热点。我们都知道,冠心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一些药物,甚至备用一些急救的药物在身边,以防出现心血管事件。对于很多冠心病患者,医生会建议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或阿司匹林,来进行二级预防。除了这两类药物之外,还有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中成药制剂,也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药物。那么问题来了,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可以长期服用吗?
冠心病能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吗?
首先,一个药物能否长期服用,除了要考虑到药物本身的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是否需要服用,所以应该在医生的专业评估和医嘱中决定是否长期服用,即使需要,也应该定期监测和复查。
(1)复方丹参滴丸
复方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和冰片,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临床研究证实,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稳定期患者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率和血压,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心肌缺血,预防心绞痛急性发作,可以用于冠心病患者的长期治疗用药,尤其适合不能耐受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以及运动耐量下降的患者。但是因丹参、冰片都是味苦性寒的食物,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建议长期服用。值得注意的是,复方丹参滴丸除了可以吞服,还可以下含服。
(2)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的主要成分为麝香、人参、牛黄、苏合香、肉桂、蟾酥、冰片等,主要功效为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现代研究证实,麝香保心丸可以多靶向的保护心血管,可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同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糖脂代谢。
临床上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尤其适合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可以改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但是也要注意麝香保心丸中的蟾酥药性强烈,为有毒之品,所以也是要在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下服用。麝香保心丸除了一日三次口服,也可以在症状发作时服用,舌下含服时会偶尔有麻舌感。
结语
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都是冠心病、心绞痛等患者治疗不错的选择,但是是否能够长期服用,还是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此外,今天是世界心脏病日,从此刻起,我们更要关注自己的心脏、了解自己的心脏,远离那些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血压高、血糖高、肥胖或超重、长期吸烟或酗酒、胆固醇高、有很多不良的生活方式或习惯、缺乏适度的运动。
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是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很多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朋友都需要常年和这些药品打交道,但是真要让大家说说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三者之间的区别,服药时间和注意事项,以及急救时如何选药。
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有何区别?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解热镇痛、抗血小板形成,预防心肌梗死复发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等,由于阿司匹林口服经胃肠道吸收后降解为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0-20分钟和0.3-2小时,因此并不适合急救使用,通常用作预防血栓形成和再次复发。
2)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临床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通过释放氧化氮,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动静脉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达到缓解心绞痛的目的。其制剂舌下含服约2-3分钟起效,5分钟可达最大效应,因此是冠心病人必备的急救药物之一。
3)速效救心丸:
速效救心丸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川芎和冰片,可起到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的作用。其说明书没有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但大量的临床经验显示服用此药后可快速缓解心前区不适、胸闷、左肩膀酸沉等症状,常用于冠心病患者急救。
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何时服用?
阿司匹林可在早起服用,也可睡前服用,如果有胃肠道反应最好放在早餐后服用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饭前15-30分钟服用,避免食物干扰,吸收更好。硝酸甘油应在心绞痛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1片,若不见效隔5分钟后再含1片,连续3次后效果不佳立即就医。
速效救心丸也应在心绞痛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为了加快药效可以嚼服,如果10分钟后症状还不缓解再服1次,3次后效果不佳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应即可就医。
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急救时选哪个好?
阿司匹林起效慢,不适合急救用,常用于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但此药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患者应注意。
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都可用于心绞痛患者急性发作,目前更多的是推荐硝酸甘油,如果没有禁忌,冠心病高危人群应当首选硝酸甘油作为备用药,因为硝酸甘油的起效更快,作用更强。但要注意硝酸甘油可降低血压,平时有低血压、休克的患者应慎用。
速效救心丸则具有预防、治疗和急救三重功效,只是急救时没有硝酸甘油效果显著,但可以作为硝酸甘油的替补,在不适合使用硝酸甘油时可以发挥作用。
参考资料: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物学》
阿司匹林在预防脑卒中方面是一把双刃剑,在降低脑梗死发病风险的同时,也可增加脑出血的患病风险。有人说高血压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否则脑出血的发生风险会显著增加,事实真是这样吗?接下来,医者良言将带您一文读懂: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是否会诱发脑出血。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管理不当,既可诱发脑出血,也可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高血压与阿司匹林的纽带为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小板聚集,血压长期升高,会加速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增加动脉斑块形成,在其它高危因素的作用下,如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使动脉斑块的稳定性降低,破裂风险显著增加。
头颈部动脉斑块破裂以后,动脉内膜下的胶原、vWF等物质在炎症细胞与细胞因子的作用下,黏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头颈部动脉,使脑组织血供减少或中断,发生脑梗死。
那么,阿司匹林在预防脑梗死方面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通过前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已经了解到动脉血栓由活化的血小板聚集所致,但血小板的活化需要血栓素A2的参与,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使血小板失活,从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预防血栓形成,进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可能部分患者对“血小板聚集”这一作用会产生负面印象,甚至会错误的认为:原来血小板竟然是脑梗死的元凶。先不要急于下定论,”脑梗死的元凶“这个黑锅血小板还真不能扛。虽然血小板参与了脑跟死的发生,但却是为了发挥它生理性止血的功能。
血小板为什么会聚集在破损斑块处?是因为动脉内膜出现了损伤,它的本意是聚集在此处止血,只不过有动脉斑块的患者存在血管狭窄,在动脉的狭窄处再聚集血小板形成,则加重了狭窄,以致诱发堵血管塞。
正因为阿司匹林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从而使人体生理性止血功能下降,进而增加出血风险,比较常见的出血部位有皮肤与粘膜,也可发生于消化道、泌尿道,甚至脑血管。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血压升高本身就是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此时再增加一个可能诱发脑出血的阿司匹林,对病情的预后是不是雪上加霜呢?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前面已经提到,阿司匹林在预防脑梗死方面疗效显著,长期使用获益明确,但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能长期使用阿司匹林。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前提是血压控制良好,发生脑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使用阿司匹林期间,通常需要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才能提高使用阿司匹林的安全性。
不仅如此,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前,还应明确是否存在增加出血风险的高危因素,如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均可能增加脑出血的发生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前需经专科医师慎重评估,只有获益大于风险,即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低于脑出血的风险时,才能使用阿司匹林。
对于获益大于风险的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既往没有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死,但存在诱发这些疾病的高危因素,通过应用阿司匹林预防这些疾病的首次发生,主要包括:
(1)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
(2)经专科医师评估,未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高血压患者;
(3)以下三项因素,存在任意两项的高血压者:吸烟、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女性≥55岁或男性≥45岁。
有上述任一情况时,均可启动阿司匹林治疗,以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但血压应控制在150/90mmHg以下,以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二级预防是指已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通过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这类患者没得商量,只要脑出血风险不高,不存在使用阿司匹林的禁忌症,均应长期服用,否则再发生梗死的风险相当高。
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需注意:阿司匹林除开抗血小板聚集,还具有止痛、退热、抗炎等作用,用药剂量不同,发挥的药理作用也不同。用于抗血小板聚集时,目前的推荐剂量为每日75到150mg。
由于阿司匹林会损伤胃粘膜,故用药期间应注意保护胃黏膜:阿司匹林肠溶片进入肠道才开始释放药物,可减少对胃黏膜的损害,但需要空腹服药,服用时只能整片吞服,不能掰开或嚼碎,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规格通常为100mg,为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每日服用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即可(前提是规格为100mg/片);也可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但该方案主要适用于已经出现胃肠道症状、不耐受的患者。
综上,高血压会增加脑出血风险,阿司匹林也会增加脑出血风险,看似二者可协同增加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但高血压患者并非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对于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脑梗死的风险,但用药前提是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同时排除其它可增加脑出血风险的因素,如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阿司匹林,相对比较安全。
一、他汀有什么作用?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药,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不仅能强效地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而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三酰甘油,还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他汀类药物,是降脂药物的一个代表,其可以有效的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从而调脂稳定板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后!
所谓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常见的主要是冠心病、脑梗塞、下肢动脉闭塞、颈动脉斑块等疾病!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而他汀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常见的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等!
二、脑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脑出血的原因,常见的有三类,一是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其主要原因是血压太高,导致血管压力太大,最终脑出血!二是脑动脉畸形,尤其是脑动脉瘤较为常见,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也很常见!三是外伤性脑出血,多有外伤病史!这三大类原因是脑出血的最为常见的原因!
三、他汀和脑出血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他汀类药物和脑出血并无直接关系,如果非要扯上关系!只能是他汀类药物服用以后,会减少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从而可以改善血管内皮,避免血管内皮脆性增加,这样反而可以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他汀和脑出血,真的没有关系,如果真要扯上关系,那也是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由于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由其引起的死亡率也在快速上升。阿司匹林作为百年老药,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基石地位一直无可动摇。阿司匹林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可显著减少非致死性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但许多患者可能并不清楚,阿司匹林哪些人必须吃?哪些人可以吃?哪些人又不能吃?本文一次说清楚。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
血小板增多、活化和聚集是导致血栓栓塞性事件发生的基础,阿司匹林能不可逆地将血小板花生四烯酸通路的环氧合酶I丝氨酸残基乙酰化,最终抑制血小板生成血栓素A2从而起到减少血栓栓塞性事件发生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也显著增加了出血风险,因此在决定使用阿司匹林之前,需要充分评估其治疗获益是否大于出血风险。
哪些人必须吃呢?
1.冠心病
包括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均必须服用阿司匹林。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如无禁忌症,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75-100mg/d,如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可口服阿司匹林100-300mg。
2.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无论是心源性还是非心源性卒中,或者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都有比较充分的证据证明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药物预防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
3.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不符合溶栓适应症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防止梗塞范围扩大,改善预后,所以应在发病后尽早服用阿司匹林150-300mg/d,急性期后50-325mg/d。
4.外周动脉性疾病
如果有症状的外周动脉性疾病如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酸胀、乏力或疼痛,甚至因外周动脉缺血引起肢端溃疡坏死,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75-325mg/d。
哪些人可以吃呢?
适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人群,可以吃阿司匹林,具体有以下人群:
1.年龄在55岁以上的高脂血症患者:胆固醇≥7.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
2.年龄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以下至少1项危险因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
3.评估后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10%的人群。
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但伴有以下3项危险因素的至少2项: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低密度脂蛋白水平<1.04mmol/L。
5.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6.如上述条件均不符合,但存在以下5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4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血脂异常。
哪些人不能吃呢?
1.对阿司匹林过敏的人
部分人对阿司匹林过敏,服用可能会导致阿司匹林哮喘,可改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2.有活动性出血的人
处于脑出血或者胃肠道出血急性期时,服用阿司匹林会加重出血危险,并不利于止血,因此这部分人不能吃阿司匹林。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年龄≥70岁、正在服用其他抗凝药物、有胃肠道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慢性肾病4-5期或者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因为获益低于风险。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代表性药物,正是因为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所以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中,出血风险,尤其重要消化道出血风险,始终是比较令医生患者头疼的问题之一!
那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要如何避免消化道出血呢?
一、注意服药时间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阿司匹林的主要剂型,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剂型,包括拜耳在内的诸多厂家,生产的也都是肠溶片,而肠溶片的服药时间是有讲究的,说明书上明确的指出,肠溶片需要空腹服用!之所以空腹服用,是因为其肠溶剂型,如果在餐后服用,会大大增加药物在胃内的排空时间,从而使得药物在胃内被吸收,影响了其肠溶的初衷,也会增加肠道刺激,增加出血风险!所以,服药时间大有讲究,也大有学问!
二、注意胃部情况
阿司匹林肠溶片,有资料显示,使用者中15%的患者会有各种胃肠道副反应,而在这些副反应中,我们都是可以尽早发现其蛛丝马迹的。比如常见的反酸、烧心、食欲减退、腹胀、打嗝、呃逆等等,都有可能是胃肠损害的早期表现,如果能早期发现相关副反应,并给予对症处理,那么也可以将消化道出血的副反应降低到最小!
三、必要时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联合什么药物呢?主要是联合PPI,胃粘膜保护剂!如果早期发现胃病相关损害或者并发症,而且阿司匹林不能停用的情况下,就需要考虑联合消化道用药以预防胃肠道并发症了!而联合用药在指南中也是有明确指证的,所以,在必要时,咨询专科医师,进行有效的药物干预,或许是减少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一环!
四、监测出血相关指标
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定期复查的项目中,血常规多数都会复查,但很少会有人查到凝血、粪常规,而凝血和粪常规,也是早期发现出血高风险的重要指标!如果凝血功能异常,或者血小板减少,以及发现粪便潜血阳性,都是高出血风险,需要加以警惕,尽快干预!
但即便如此,仍然每年都有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所以,防不胜防,或许才是最真实的写照!但注意以上几点,减少消化道出血并发症,或者是非常有用的!
我们首先界定探讨的问题对象,今天讨论的是除外抽烟喝酒、三高、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简单而言,就是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老年人(65岁以上者),他们服用阿司匹林对身体有好处妈?最新学术界认为,健康老人服用阿司匹林没有好处!
学术界对阿司匹林预防健康老人的中风和心脏病发作提出质疑
医学顶尖杂志《柳叶刀》曾经发文认为,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和脑中风并无明确结论。而2014年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既往并无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每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并不能使心血管疾病的低危和中危人群明显获益。此前,美国 FDA 曾经也声明,不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最近,2018年9月16日,和《柳叶刀》期刊不相上下的国际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发表三篇论文指出: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健康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没有延长寿命,没有发现有明显好处,反而会存在出血等疾病风险!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 )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2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作为影响因子最高级别的世界级医学期刊,这一杂志的权威性不言而喻!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这一重磅论点来自一个国际性、随机、双盲的对照性试验,共研究19114名健康老年人,2010年开始试验,平均随访4.7年。
该大型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并未降低健康老年人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试验结果表明,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比没有服用的人反而死亡率更高,主要源于较高的癌症死亡率。当然,这个结论可能有偶然性,毕竟可能存在其它原因,目前尚不能确定认为,阿司匹林导致癌症死亡率增加。
试验结果还表明,两组老人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该大型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增加出血风险,主要2个部位!试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是2个重要部位:胃肠道和脑出血风险。
其实,在此项试验之前,我们已经知道:很多人服用阿司匹林后或多或少有反酸、食欲差、腹胀、腹痛等症状,因为阿司匹林会抑制一些保护胃粘膜的激素的合成,严重时会引起胃粘膜糜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那么,到底还要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作为一个世纪传奇药物,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地位不可撼动,尽管学术界时不时会有一些争议,但我们不能见风就是雨,我们需要理性客观对待,具体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还是要个人具体情况,服用药物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进行!
还是要再次强掉,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和极可能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如果没有阿司匹林服药禁忌症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