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6位大佬,展望医药行业未来五年

6位大佬,展望医药行业未来五年
发表人:医疗新知速递

在2017年(第34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2016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发布大会上,多位医药行业大佬齐聚成都,共同探讨医药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表示,医药人要敢于攻坚克难,将创新与市场、质量与品牌相结合,中国医药发展前景无可怀疑。

沈阳三生制药董事长娄竞认为,中国未来五年将是最大的市场,创新战略的核心是人才战略。

东北制药集团董事长魏海军表示,问题不可怕,有问题才有前进的方向,中国医药产业充满希望。

山东罗欣药业集团执行董事长刘振腾认为,未来五年是中国医药市场整合的关键时期,希望中国医药企业在整合过程中加强合作,为国民提供优质产品。

默沙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诚借用狄更斯的名言,认为中国市场前景光明,但企业需要勇敢走出舒适圈,否则将被市场淘汰。

北京泰德制药总经理孔泰表示,医药行业发展将引领中国医药经济跨越式发展走向世界。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科研用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科研用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科技日报》报道,截至2023年9月底,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下,已有数百个新药项目获得新药证书,众多创新药物正在临床研究阶段,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药物产业化应用,我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联合中国医药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联盟(BTO)在天津举办了“第13届中国(天津)医药高新技术交易会”。会上,国家科技计划重大新药项目竞拍活动正式启动,为众多创新药物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

    本次竞拍活动聚焦具有临床研究批件、市场前景广阔、技术竞争力强的创新药物项目,包括化药、生物药和中药等。项目征集工作已经展开,吸引了众多新药研发机构、制药企业和投融资机构的积极参与。

    竞拍活动不仅为创新药物项目提供了合作机会,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了解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寻找投资机会的平台。相信通过此次竞拍活动,将有更多创新药物项目走向市场,为患者带来福音。

    与此同时,我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搭建技术转移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2011年1月13日至14日,2011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全面总结了2010年中医药工作及“十一五”期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成就,并对“十二五”期间中医药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思想和主要任务进行了部署。

    会议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体现在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机制创新等方面。会议强调,“十二五”时期是实现中医药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制定好“十二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会议提出,到2015年,中医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更加科学合理,中医医疗服务和应急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人才素质明显改善,中药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文化业态更加丰富,实现中医药立法,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健全,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更加显著。

    会议要求,加强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治网络建设,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省(区、市)主管中医药工作的卫生厅(局)长、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同志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司办及直属单位负责人,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代表共240多人参加了会议。

  • 近日,江西省公布了《江西省基本药物增补目录》(2013版)公示稿,该目录新增了228个品种,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增补119个品种,中成药增补109个品种。这标志着江西省正式加入了全国基药增补的行列,并且中成药占比从40%提升至48%,成为全国第五个公布基药目录的省份。

    在增补的品种中,化学药品方面增加了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抗病毒等品类,中成药则增加了内科用药的止血剂、调脂剂,妇科用药的扶正剂、消肿散结剂和儿科用药的消导剂。其中,江西本土企业产品成为新增品种的最大受益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增的109种中成药中,独家品种、独家剂型和独家品规共有84种,其中江西企业生产的产品达到36种。例如,江西普正药业的6个品种被纳入,其中包括全杜仲胶囊、裸花紫珠颗粒、妇女痛经颗粒和红花逍遥片等剂型独家品种,以及江西济民可信的康莱特注射液和江西青峰药业的喜炎平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

    此外,在化学药品方面,相较于307版基药目录,本次江西增补刨除了520国家目录与原307版增补226种的化学品种,化药实际新增30个品种。其中,30%为抗生素,新增的品种包括氨苄西林舒巴坦、奥硝唑、吡哌酸、氯唑西林、头孢羟氨苄、小诺霉素、依替米星等。另外,还对麻醉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用药进行了小幅增补。

    总体来看,江西省的基药增补与青海、甘肃等省保持一致,但未超出广东的力度。这或许与更多省份的增补结果相当。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省基药增补呈现出地方特色更加明显的趋势。除了江西、重庆等省份外,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等省份的基药增补情况也各有特点。其中,北京、上海维持307目录增补原状;浙江明确严格控制独家品种和抗生素产品,并传闻新增30个品种左右;山东尚不确定是否增补,有传闻新增10个品种左右;江苏则明确只进不出;广东实际执行基药品种达近千种。

    未来,各省基药增补和招标将更加注重地方特色,中成药大比例增补、独家品种居多以及地方保护等特点仍将延续。这将对基药整体市场产生分散化趋势,并促使具有地方特色的增补目录不断涌现。

  •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于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办法》的实施对整个抗菌药物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限制抗生素的滥用,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另一方面,为抗菌类中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抗菌类中药在疗效、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望填补抗生素滥用后留下的市场空白。然而,抗菌类中药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仍需在研发创新、营销策略等方面下功夫。

    首先,在研发创新方面,抗菌类中药生产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品种,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其次,在营销策略方面,应充分利用《办法》带来的政策红利,通过学术推广、招投标等方式,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此外,抗菌类中药生产企业还应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医生对中药抗菌作用的认可度。同时,加强学术研究和临床验证,为抗菌类中药在感染类疾病的治疗中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实施为抗菌类中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抗菌类中药生产企业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中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 广药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杨荣明作为大会嘉宾,出席了第62届全国药品交易会的开幕仪式。本次药交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多家医药企业,展示了丰富的医药产品和技术。广药集团在本次药交会上设置了特设展位,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杨荣明董事长在开幕式上表示,广药集团将充分利用药交会这一平台,加强与各方的合作,推动医药行业的发展。广药集团旗下主要企业的一把手也悉数出席了本次大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本次药交会上,广药集团还举办了“落实医改 携手共赢”全国医院终端及商业渠道客户交流会,与各渠道供应商、药店终端零售商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落实新医改政策,做好药品配送、学术推广等工作。

    广药集团还向西藏墨脱人民捐献了35万元药品,展示了其“责任广药”的形象。此外,广药集团还对今年超亿元产品销售冠军及销售100强客户进行了表彰,感谢他们对广药集团的信任和支持。

    广药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杨荣明在会上表示,面对金融危机,广药集团将积极拓展市场,加强与国内外医药企业的合作,推进市场创新战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转化医学这一新兴研究领域逐渐受到关注。转化医学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上海医药与第二军医大学的合作,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

    上海医药与第二军医大学于7月31日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设立“二军大-上海医药转化医学联盟”。该联盟将重点支持二军大优秀团队开展创新健康产品研发,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这一合作有助于上海医药在转化医学领域形成更大的竞争力。

    转化医学强调“从实验台到病床旁”的研发理念,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我国《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推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已成为医学科技自身发展的一个重大方向。

    此次合作的“二军大-上海医药转化医学联盟”,由上海医药出资,重点支持二军大优秀团队承担的有一定研究基础、可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有开发可行性的重大创新健康产品。通过设立转化医学联盟形式的合作,充分发挥上海医药与第二军医大学双方各自优势,促进军地合作攻关、研发重大创新产品,从而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上海医药新一届领导班子履新以来,致力于延续企业科技创新之路,力求开放式的研发模式,在研发策略上重视转化医学的应用。通过吸纳社会创新资源,不断探索产学研联盟创新模式,拓展了与具有雄厚实力的大学、研究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据统计,迄今上海医药已经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数家著名高校研究所建立创新研发合作,合作总金额已超过2亿元;2011年又斥资1.8亿与复旦张江合作开展4个新药项目的研发,大大丰富了上海医药的研发产品链。

  •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其中,药品价格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降低药品价格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药品价格问题。

    一、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

    药品价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一般来说,药品价格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1. 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设备折旧等成本。

    2. 研发投入:药品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成本也会影响到药品价格。

    3.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程度不同,药品价格也会有所差异。

    4. 政策因素:政府的价格调控政策也会对药品价格产生影响。

    二、药品价格的影响因素

    1. 原材料价格: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药品的生产成本。

    2. 研发投入:新药研发投入增加,会导致药品价格上升。

    3.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旺盛时,药品价格可能会上涨。

    4. 政策因素:政府的价格调控政策、医保政策等都会对药品价格产生影响。

    三、如何降低药品价格

    1. 优化药品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2.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

    3. 加强药品市场监管,打击价格垄断行为。

    4.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保制度。

    5. 提高药品流通效率,减少中间环节。

  • 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柱。然而,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中药行业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英国药物管理局曾宣布禁止未经许可的中草药在英国诊所和市场销售,这对中药的国际化推广带来了新的打击。尽管中药具有采用天然药物、保健预防等特点,符合国际消费趋势,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仍然较低。

    造成中药国际化受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缺乏完善的中药标准体系:中药以西药标准来衡量,限制了其发展。2. 质量问题:中药药品“质量门”事件频发,降低了国际市场对中药的认可度。3. 监管标准不完善:中药材加工存在不合理环节,导致假劣药材甚至“毒药材”的出现。

    此外,中药复方成分不明,药效、毒理、制剂等难以与现代化学药相比,也是制约中药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为了推动中药国际化,我们需要:

    1. 建立完善的中药标准体系,规范中药材加工和药品生产。2. 加强中药质量监管,提高中药药品质量。3. 加强中药文化传播,提升国际市场对中药的认知度。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国,在医药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与我国庞大的仿制药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临床医生所开具的处方中,仿制药占比却相对较低。相反,美国临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90%以上会选择仿制药。这一现象引发了对我国医药市场现状的思考。

    美国创新药(原研药)虽然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但价格昂贵,普通民众难以承受。相比之下,仿制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价格更为亲民,更符合广大患者的需求。然而,在我国,原研药仍然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体系尚未完善: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导致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与原研药媲美。

    2. 医疗保险支付体系限制:我国医疗保险支付体系对原研药较为倾斜,导致患者更倾向于选择原研药。

    3. 医生用药观念:部分医生在用药观念上存在偏见,更倾向于选择原研药。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药品政策,旨在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4+7带量采购政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旨在降低药品价格,提高仿制药质量,促进医药市场健康发展。

    面对新的医药市场环境,药店行业也面临着改革与转型。一方面,药店可以积极向DTP药房转型,提供专业的处方药服务;另一方面,药店可以加大国外原研药的销售,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总之,我国医药市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通过完善政策、提高仿制药质量、加强医患沟通等措施,有望实现医药市场的良性发展,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创新药在治疗重大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8年9月12日,第二届中国创新药生态圈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300余位嘉宾。

    论坛以“创新药技术与监管政策的新趋势、新挑战”为主题,聚焦全球医药生态圈建设,探讨如何推动新药上市加速。与会嘉宾就跨国医药公司在中国的转型模式、中国新药研发政策支持、CDMO企业如何助力药企研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上海市金山区副区长王益洋在开幕式上致辞,强调创新药生态圈建设的重要性,并表示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多位行业领袖和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见解,为创新药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论坛期间,迪哲医药、和记黄埔医药、TESARO等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未来规划。此外,药明康德、华领医药等企业代表也分享了他们在CDMO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论坛还特别关注了MAH试点政策对创新药发展的影响。专家们认为,MAH试点政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了更多机遇,有助于推动中国创新药产业加速发展。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创新药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