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理医生教你纠正孩子坏毛病

心理医生教你纠正孩子坏毛病
发表人:刘永贵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困扰。尤其是孩子的坏毛病,让许多家长头疼不已。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孩子就是改不掉。这种屡教不改的现象是否也困扰着你?

那么,如何纠正孩子的坏毛病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正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高兴,以后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这种做法叫正强化。有些父母的眼睛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就称之为负强化。负强化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反而易于强化这种习惯。

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很着急,于是逢人便说:“我这孩子只吃鸡、鸭、鱼、肉……蔬菜一点也不沾,真让人着急。”当着他人的面数落孩子的缺点,这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如此强化下去,孩子改掉偏食的毛病几乎不可能。

其实对孩子来说,这种惩罚和训导都似乎是一种奖励,因为这一行为引起了父母的重视,故孩子对这一行为印象深刻。这就是不少孩子爱恶作剧的原因所在。

二、别只盯着孩子缺点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关注,孩子更是如此。那些眼睛只盯着孩子缺点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总是视而不见,或是觉得孩子做得好是理所当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往往易引起父母的注意。那么孩子就会选择引起父母注意的负面行为,而不愿选择父母毫不理会的行为。

父母关注什么行为,这种行为就会逐渐形成孩子的习惯。因此,父母应多关注孩子好的一面,对良好行为给予及时肯定与奖励,淡化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漠然处之的态度,使他没有加深印象的机会。

淡化孩子的缺点绝不意味着为孩子的行为护短,也不是发现了孩子的缺点时,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设法替孩子开脱辩解,而是策略地对孩子进行正强化。

三、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兴趣班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

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解释,并给予合理的指导,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和惩罚。

五、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虐待儿童综合征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儿童健康成长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关注的焦点。0-3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们的悉心呵护和科学引导。

    在0-2个月的婴儿期,家长应避免以下行为:

    1. 忽视宝宝的哭闹:婴儿的哭闹是其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家长应耐心倾听,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避免宝宝产生焦虑和不安。

    2. 缺乏亲密接触:家长应多抱抱、抚摸宝宝,增进亲子关系,让宝宝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3. 过度限制宝宝的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鼓励宝宝多爬、多动,促进宝宝身体发育。

    在3-5个月的婴儿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与宝宝进行语言交流:家长应多与宝宝说话,引导宝宝学习语言,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2. 为宝宝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家长应多带宝宝外出,让宝宝接触新鲜事物,丰富宝宝的视野。

    3. 鼓励宝宝探索世界:家长应鼓励宝宝多尝试、多探索,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和好奇心。

    在6-8个月的婴儿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为宝宝提供社交机会:家长应多带宝宝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2. 鼓励宝宝学习爬行:爬行有助于宝宝身体协调能力的提升,家长应鼓励宝宝多爬行。

    3. 为宝宝提供安全的探索空间:家长应为宝宝提供安全的探索环境,让宝宝自由探索。

    在9-11个月的婴儿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家长应鼓励宝宝自己吃饭、穿衣等,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

    2. 鼓励宝宝参与家务:家长可以鼓励宝宝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培养宝宝的劳动能力。

    3. 为宝宝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家长应多带宝宝接触新鲜事物,丰富宝宝的感官体验。

    在12-15个月的幼儿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培养宝宝的规则意识:家长应教育宝宝遵守一些基本规则,培养宝宝的规则意识。

    2. 鼓励宝宝自主学习:家长应鼓励宝宝自主学习,培养宝宝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家长应多鼓励宝宝,培养宝宝的自信心。

    在18个月以上的幼儿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家长应逐步培养宝宝的独立性,让宝宝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2. 鼓励宝宝尝试新事物:家长应鼓励宝宝尝试新事物,培养宝宝的探索精神。

    3. 培养宝宝的责任感:家长应教育宝宝承担责任,培养宝宝的责任感。

    总之,0-3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 儿童性侵犯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深远的影响。除了直接的生理伤害外,受害者往往还会经历心理上的创伤,如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本文将探讨儿童性侵犯的常见心理问题、应对策略以及预防措施。

    一、儿童性侵犯的心理问题

    1. 焦虑:受害者可能会因为害怕再次受到伤害或担心他人的反应而感到焦虑。

    2. 抑郁:受害者可能会因为感到羞愧、自责或无助而出现抑郁情绪。

    3.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受害者可能会经历闪回、噩梦、情绪麻木等症状。

    4. 自我伤害:一些受害者可能会通过自残来应对内心的痛苦。

    5. 人际关系问题:受害者可能会因为信任问题而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二、应对儿童性侵犯的策略

    1. 心理治疗:专业的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受害者处理创伤、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2. 家庭支持:家庭的支持和关爱对于受害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3. 教育普及:提高公众对儿童性侵犯的认识,加强预防措施。

    4. 法律援助: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三、预防儿童性侵犯的措施

    1. 加强家庭教育:教育孩子识别和拒绝不当行为。

    2.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社会对儿童性侵犯的关注和打击力度。

    3. 建立儿童保护机制:建立健全儿童保护体系,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的性侵犯行为。

  •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夹腿综合征这一疾病逐渐引起家长们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夹腿综合征?它有哪些表现?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夹腿综合征,又称情感性交叉擦腿发作,是指儿童在安静、独处或卧床入睡前、刚睡醒时,通过摩擦会阴部获得快感的一种行为。这一行为在2-3岁的幼女中较为常见。值得注意的是,偶尔一次的夹腿行为并不算作夹腿综合征,只有病程持续一周以上才能被诊断为夹腿综合征。

    夹腿综合征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发作环境:患儿多在安静、独处或卧床入睡前、刚睡醒时发作;
    • 发作表现:双下肢夹紧或交叉,身体扭动致会阴部摩擦,面色微红,出汗;
    • 持续时间:持续 1-3分钟,随后疲倦入睡,亦有连续发作半小时;有时候一天一次,有时候一天数次;
    • 伴随症状:可伴有屏气、咬牙、发作后两腿无力易跌倒等;
    • 意识状态:发作期间呼之能应答或交谈,阻止其发作会哭闹不休,玩耍及睡眠中均无发作。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夹腿综合征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 局部刺激过多:包括清洁护理擦洗过频、裤子太紧;
    • 病理因素:如蛲虫病、外阴湿疹等;
    • 心理因素:个别儿童因缺乏关爱或受歧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又无玩具可玩,通过自身刺激来宣泄,也可产生夹腿动作。

    面对夹腿综合征,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解除不良刺激:若患有蛲虫病、湿疹等,应及时医治;尽量避免给小儿穿紧身裤,最好穿纯棉内衣。
    • 培养作息习惯:晚上不要过早上床,早醒后也不要赖床,以减少夹腿发作机会。
    • 营造良好环境:父母尽量保持感情和谐,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 参加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尽量减少一个人玩耍。
    • 增加亲情交流:家长有意识地通过抚摸小儿的感性器官,如头、耳、口、鼻、皮肤等,做温和刺激,多拥抱孩子;对孩子的进步做出肯定;多跟孩子沟通、玩游戏。
    • 转移注意力:当夹腿要发作或正在发作时,家长不要批评,给一些有吸引力的玩具逗乐,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采用讲道理、分析后果的认知疗法进行干预。

  • 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们开始进入社交阶段,与同龄人互动玩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宝宝会出现咬人的行为,这令许多家长感到困惑和担忧。那么,宝宝为什么喜欢咬人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宝宝咬人的原因

    1. **好奇与探索**:宝宝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会通过咬的方式来探索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当他们发现咬人可以引起大人的注意时,更容易产生这种行为。

    2. **模仿行为**:宝宝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可能会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并模仿这种行为。

    3. **情绪表达**: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当遇到情绪问题时,他们可能会通过咬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4. **牙齿生长不适**:出牙期的宝宝牙齿生长不适,他们会通过咬人来缓解不适感。

    5. **寻求关注**:宝宝可能会通过咬人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

    二、如何应对宝宝咬人行为

    1. **耐心引导**:当宝宝咬人时,家长要保持冷静,耐心引导宝宝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2. **分散注意力**:当宝宝想要咬人时,家长可以尝试用玩具或其他物品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3. **加强沟通**:与宝宝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咬人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 **提供咬嚼物品**:为出牙期的宝宝提供牙胶、磨牙棒等咬嚼物品,帮助他们缓解牙齿生长不适。

    5. **树立榜样**:家长要以身作则,避免在宝宝面前咬人、摔东西等不良行为。

    三、预防宝宝咬人行为

    1. **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方式,丰富宝宝的生活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2. **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教宝宝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3. **加强亲子互动**:多与宝宝进行互动,增进亲子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安全感。

    宝宝咬人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家长不必过于担心。通过耐心引导和适当的教育,宝宝可以逐渐改正这一行为。

  • 在现代社会,许多家长过度保护孩子,不舍得让他们吃一点苦头。这种过度的关爱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例如,一些孩子连基本的家务活都不愿意做,袜子、衣服都是父母帮忙洗。这种情况下,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离开父母,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事实上,适当的吃苦对孩子是有益的。它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抗压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强。

    许多名人都是通过吃苦锻炼出来的。例如,巴尔扎克一生都在贫困和磨难中度过,但他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了法国文学巨匠。

    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适当吃苦,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抗压能力,让他们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以下是一些让孩子吃苦的方法:

    1. 鼓励孩子做家务,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

    2. 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锻炼他们的体魄。

    3. 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4. 给孩子一些挫折,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

    5. 给孩子一些责任感,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家长,在引导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有些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本文将探讨家长在批评孩子时最忌讳的三件事,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忌讳一:体罚孩子

      体罚孩子是最忌讳的批评方式之一。体罚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身体,更重要的是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应该用言语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

      

      忌讳二:大声吼叫

      大声吼叫只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和恐惧,无法有效地传达家长的意思。家长应该保持冷静,用平和的语气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理解。

      

      忌讳三:喋喋不休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喋喋不休的批评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正确的批评方式

      

      1. 以身作则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 肯定孩子的优点

      在批评孩子之前,先肯定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

      

      3. 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

      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到改正的方法。

      

      4. 给予孩子适当的惩罚

      适当的惩罚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但惩罚要适度,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总结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要注意避免上述忌讳,采取正确的批评方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   作为家长,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孩子总是喜欢在别人说话时插嘴,尤其是在大人们讨论重要事情时,他更是表现得尤为活跃。这种现象让很多家长感到头疼,认为孩子插嘴是不礼貌的行为。然而,孩子插嘴并非完全是坏事,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插嘴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缺乏关注。有些孩子因为缺乏家长的陪伴和关注,感到无聊和孤独,于是通过插嘴来吸引家长的注意。

      2. 求知欲强。孩子好奇心强,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兴趣,当听到大人们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插嘴。

      3. 模仿行为。有些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包括插嘴。

      4. 情绪表达。孩子通过插嘴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兴奋、好奇或不满。

      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纠正插嘴的行为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提供关注。多陪伴孩子,关注他的需求,让他感受到被爱和被关注。

      2. 引导表达。鼓励孩子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比如用“我想说……”的句式。

      3. 设定规则。告诉孩子打断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并设定一些简单的规则,比如等待对方说完再发言。

      4. 做好榜样。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别人说话时插嘴,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5. 情绪管理。帮助孩子学习情绪管理技巧,让他学会用更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总之,孩子插嘴并非完全是坏事,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孩子纠正。通过家长的耐心引导和关爱,相信孩子会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孩子。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抱怨:“为啥孩子这么难管,说什么都不听,但老师说的话却非常管用。”其实,孩子不听话,并非家长没权威,而是教育方式没得到孩子认同。不妨看看幼儿园老师的五大原则,效果事半功倍。

    原则一:有错必罚

    场景:孩子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老师坚持让孩子自己收拾,不代劳。若孩子不收拾,就取消接下来的活动或终止玩具使用权,让孩子认识到错误。

    老师提醒:和孩子一起制定规矩,犯错后必须接受惩罚,不能朝令夕改,今天心情好或不舒服就取消惩罚,否则对孩子没有威慑力,长久下去就不听话了。

    原则二:罚前必警告

    场景:孩子边吃边玩碗里的米饭,老师发现后立即制止,并告知孩子这么做是浪费粮食的表现。若孩子依然故我,老师立即终止其进餐,不管有没有吃饱,都要离开餐桌以示惩罚。

    老师提醒:有时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在犯错,家长要及时终止错误行为,告知这么做不对,予以警告,让孩子有心理准备,给其改正机会。

    原则三:明确惩罚原因

    场景:孩子总爱在洗手池边玩水,老师会勒令停止,并让孩子明白浪费水是不对的。若孩子很想玩水,老师会与孩子约定玩水的时间和地点,并告知不能浪费。

    老师提醒:惩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若孩子没有认识到,惩罚就是无效、没有意义的。心不甘、情不愿的惩罚,只会增加逆反心理,所以惩罚时必须说明原因。

    原则四:明确惩罚起止时间

    场景:老师让孩子面壁思过时,会告知时长,这段时间内不能做任何事。结束时,告知这次惩罚结束,下次再犯,惩罚时间增加2分钟。

    老师提醒:惩罚孩子时,要告知起止时间、惩罚内容。惩罚结束要明确告知,避免孩子一天都胆战心惊。

    原则五:给孩子辩解的机会

    场景:当孩子打架了,老师不会上来就责骂或惩罚。如果不弄清楚原委会冤枉孩子,有时孩子打架仅仅是出于自卫。如果确实是孩子主动挑起事端,老师也会耐心了解原因,再决定是否惩罚。

    老师提醒:有时孩子犯错是无意识的,不要一上来就批评,盲目定罪。给孩子解释的机会,避免冤枉。

    有几种惩罚方式有趣又有效。

    1.“金箍棒”惩罚。戒尺是教书先生的惩罚工具,老师会和孩子一起制作一把戒尺,采用柔软、轻盈的材料。和孩子约定,欺负小朋友、小动物、乱扔垃圾时,可以用“金箍棒”打手心以示惩罚。

    2.没收心爱之物。老师会和孩子约定,乱扔玩具、衣服、食物时,可以没收心爱的玩具作为惩罚。若孩子表现良好,第二天物归原主。

    3.将功赎罪。如果孩子把牛奶洒得满地都是,老师会让孩子自己打扫干净,不仅可以将功赎罪,还能锻炼动手能力。

    中国国际幸福学研究院院长  林玟莹

  • 进入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们离开父母独立面对世界的起点。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至关重要。仅仅依靠家庭早期教育是不够的,家长需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

    孩子入园后,教师将取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地位,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重要的引导者。然而,许多孩子可能不愿意与父母分享在幼儿园的经历,觉得没有必要。因此,培养孩子与父母沟通交流的习惯尤为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回家路上的时间,引导他们讲述幼儿园的“新闻”,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养成与父母沟通交流的习惯,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个性化的指导。

    培养孩子的交流习惯并不困难。家长可以利用晚餐时间与孩子谈论学校的情况。内容可以包括孩子的学习情况和他们在学校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引起他们情绪波动的事情。只要家长认真倾听,孩子很乐意与他们分享各种事情。

    在孩子需要指导时,家长可以适时给予建议。这种平等交流的方式,使孩子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指导,并愿意尝试用家长的经验解决问题。例如,在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时,家长的帮助可以帮助孩子避免心理创伤,避免形成错误的是非观念或反社会倾向。

    为了避免孩子走向错误的道路,家长应该注重预防工作。通过持续的沟通交流,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德国幼儿园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孩子们在自由成长的环境中全面发展。

    德国幼儿园采用混龄制,不设统一教科书,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幼儿园环境开放,室外设有草地、沙地、石头地等“危险设施”,孩子们在其中自由玩耍,培养他们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强迫孩子做事,鼓励他们自己吃饭、睡觉,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德国幼儿园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每个幼儿园的教学目标与方案由老师们自主决定。孩子们在玩中学习,通过参观警察局、消防局、邮局、市政府等社会机构,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幼儿园还注重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带孩子参观森林、垃圾处理厂等,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德国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