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失眠,有些人一失眠就会想到安眠药,但其实偶尔的失眠并不是病,也不需要使用安眠药。但如果是顽固性失眠,常常会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极大的影响,这时的确需要安眠药来帮助睡眠。
而所谓的安眠药,是人们通俗的称呼,在医学上它们又叫镇静催眠药,而且它们的分类有许多种,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就是其中较常用的品种,近年来在我国又上市了一个新品种右佐匹克隆。无论是艾司唑仑、阿普唑仑还是右佐匹克隆,我们其实都不提倡长期服用,今天就来聊聊长期服用这些镇静催眠药,应该注意的地方,最后,特别指出这3种药停药的方法,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哦!
长期服用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的注意事项
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就属于镇静催眠药里面的第一大类苯二氮卓类药物,这一类药物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就是随着剂量的不同,会呈现不同的效应,小剂量可起到镇静催眠的作用,中等剂量有抗焦虑的作用,大剂量可以抗惊厥。第二个是这类药物的作用效果可分为短、中和长效,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属于其中的中效制剂,尤其适用于入睡困难和容易惊醒的患者,而且次日很少会引起精神不振的“宿醉”现象。
但长期服用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长期使用后不可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停用,否则会引起病情反弹和因产生依赖性而出现戒断症状。
2. 用药期间不宜喝酒,喝酒会使这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增强,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头晕甚至昏迷。
3. 这类药物容易引起嗜睡或头晕,用于助睡眠应该在睡前服用,同时用药期间避免从事驾驶或者机械操作、高空作业等。
4. 老年人可能对这类药物敏感性增加,所以老年人服用时应该从小剂量起始服用,同时注意防止老年人跌倒。
5. 这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嗜睡、头晕和乏力,大剂量使用时会使身体协调能力降低、肢体震颤以及抑制呼吸,所以有重症肌无力和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慎用。
长期服用右佐匹克隆注意事项
右佐匹克隆属于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GABA受体而起作用。长期服用右佐匹克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该药使用应该个体化,成人起始剂量为2mg睡前服用,但老年人起始剂量可进一步降低,推荐为1mg睡前服用。
2. 如果高脂饮食后立即服用该药,会导致该药效果降低,所以应与饮食相隔至少2小时服药。
3. 严重肝功能损害时应减少剂量,如以1mg睡前服用。
4. 如果连续用药7-10天失眠症状仍未缓解,需要考虑有其他的精神或者心理疾病,应及时就医。
5. 其余注意事项与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基本相同。
镇静催眠药的停药方法
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或右佐匹克隆本质上都属于精神类药物,停药必须注意缓慢减量停用药物,切忌突然停药!这是因为,在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内缓慢减停药物,让机体对此前用药产生的适应消失,或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发生撤药反应(以及复发)的风险。每次减药,机体都会面对更低的血药浓度,并形成新的适应;减量较慢时,机体预期中的精神药物效应与实际效应落差较小,撤药反应的严重度也会较轻。
总之,由于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或右佐匹克隆都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所以使用时应特别小心,掌握了这些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才能够安全合理使用这些药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通常凌晨三四点醒来睡不着的人,都会服用一种西医名为:褪黑素的药物,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虽然西医用药见效快,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体质都是适合西医医治的,如果我们对于褪黑素不起效果的情况下,其实可以选择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失眠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中医治失眠,病因要找到
中医医治根,西医医治症,所以中西医治还是会有一定的区别,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阴血亏虚在内,阳气亢盛于外而引起的。因为我们现在社会压力比较大,脑补思维比较多,而且作息也不是那么准时,再加上我们的不良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失眠的发生。
失眠其实分为两种,不能一概而论,一种是由于邪实失眠,一种是由于体虚失眠。
第一种:邪实失眠,是由于心神不灵,也就是可能是开心过头,或者生气过火,另外,如果常吃辛辣,高盐,重口味饮食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
第二种:体虚失眠,是由于气血无法润养心神导致的,过度劳作容易引发体虚,另外,如果身体有不舒服或者损耗气血的期间也容易发生这种体虚失眠的情况。
中医治疗失眠的优势
第一:治五脏,并非症状,针对五脏的平衡,开适合内在的药方,从内脏下手,并非仅仅针对症状。
第二:精神调理。其实,失眠和我们的精神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常:烦恼多,常紧张,多疑心,抑郁型的人比较容易会有失眠的症状,所以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用药。
第三:节律。中医不是吃个药就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它有效,长期有效,副作用小,不过我们要对于日常生活有所节制,有节律,按照医生嘱咐要进行一些饮食,饮料,生活习惯等等的禁戒。
第四:心肾,肝脾的调节,因为“火不归根”容易导致失眠,所以对于内脏的调理非常重要。
中医3招,治失眠
第一招:针灸。针灸能够驱邪,很多穴位能够起到很好的调理阴阳的效果,对于失眠人群来说,针灸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第二招:推拿。不要少看推拿,但是我们要选择医院等等比较保险的场所进行为最佳,因为推拿如果手法不好,很容易让身体受到损伤,推拿可以缓解疲劳,而且推拿可以让身体发热,哪怕是揉眼眶,也会让眼睛看得更清楚,这是推拿的功效。
第三招:足浴,如果我们用酸枣仁,茯神,远志等等的中药泡脚,对于治疗失眠来说是非常好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上红花,郁金,路路通等等来一起煎,然后用于泡脚,特别是在睡觉前泡,能够对失眠产生很不错的功效。
拥有好的睡眠,除了以上方法以外,我们平常还可以多吃一些小米,黑枣,核桃等等,这些食物是能够起到一个比较好的作用,能够调节我们的脾胃,起到补血安神的作用,如果我们想保持良好额的睡眠,可以坚持这样做,希望大家都能够拥有一个好的睡眠。
很多中老年人都患有哮喘病,事实上哮喘病的病因非常复杂,不同人患上哮喘病的背后原因差别较大。在诸多原因之中,危害最大的应该是室内变应原,比如室内中常见的屋尘螨、粉尘螨等等。因此定期清洁屋子是非常重要,否则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你患上哮喘。
对于哮喘患者而言,他们最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呢?一般来说饮食习惯是哮喘患者最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饮食不当,不仅会导致哮喘病反复发作,而且还会加重病情。那么对于哮喘病人来说,哪些食物适合他们吃?哪些食物不适合他们吃呢?
1、水果
经常食用一些润肺止咳的水果,对于缓解哮喘病症再合适不过了,比如雪梨、枇杷等,这些水果都非常适合哮喘病人食用。此外这些水果不仅能够缓解咳嗽症状,而且还可以,增强体质,也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群大量摄入。
2、高蛋白食物
除了水果以外,哮喘病患者还可以长期食用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因为患有哮喘病的人,久而久之会出现体虚的症状,抵抗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这时候,补充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对于增强体质至关重要。
3、蔬菜
蔬菜也非常适合哮喘病人食用,因为蔬菜的维生素含量比较高,能够增强病人的体质,而且还能够补充营养元素。因此如果哮喘病人不知道该吃一些什么食物,那么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1、甜食
有一些中老年人虽然患有哮喘病,但是却忍不住想去吃一些甜食。然而,甜食对哮喘病却并没有治愈效果,反而还会加重病情。对于哮喘病人而言,甜食并不适合他们,长期吃这些食物只会加重病症,而且还会使哮喘病反复发作。
2、刺激性食物
除了甜食以外,刺激性的食物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也不宜给哮喘病人食用,比如辛辣食物、烟、酒等。建议哮喘病人尽量不要选择这些食物,对哮喘非常不利。因此,如果有人劝你抽烟、喝酒,请直接拒绝他们。
哮喘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非常困难,但是如果饮食得当,通常不会发作。因此如果哮喘病人想要控制自己的病情,那么就需要做到忌口,对于那些不适合自己食用的食物,坚决说不。长此以往,哮喘病情才能够得到控制。最后,对于没有患上哮喘病的人而言,定期清洁屋子,能够有效预防哮喘病,建议大家记得经常打扫,清新的空气环境对身体比较好。
长期以来,慢性乙型肝炎都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乙肝的主要病因,据估计,我国目前约有7000万慢性HBV感染者。患慢性乙肝的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治疗乙肝的重要手段,核苷类抗病毒药就是其中的主要治疗药物,这类药物包含了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酯等,需要长期服用。恩替卡韦被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推荐作为一线治疗用药,很多乙肝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恩替卡韦,为保证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下这5点一定要知道。
服用恩替卡韦,以下5点应该牢记
1. 什么人适合吃恩替卡韦?
大家可能会认为,作为抗HBV药物,只要是慢性乙肝患者都适合吃恩替卡韦。其实不然,这是有条件的,恩替卡韦适用于HBV病毒复制活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升高或者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成人慢性乙肝的治疗,以及2-18岁儿童慢性HBV感染患者代偿性肝病的符合上述条件的核苷类药物初始治疗。
但由于恩替卡韦对妊娠期妇女的影响研究尚不充分,且动物试验显示该药可从乳汁分泌,因此不建议妊娠期和哺乳期乙肝患者使用,建议首选替诺福韦。
2. 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有不少乙肝患者问,难道恩替卡韦必须终身服用,不能停药吗?其实也不然,服用恩替卡韦直到出现理想的免疫应答,HBV病毒被完全抑制,是可以在严密监测下停药的。在恩替卡韦III期临床试验中,有一组病人在第52周达到治疗方案所规定的应答后,被允许了停药,这可供大家参考。但要注意的是,停用恩替卡韦后可能会发生病情严重急性恶化,所以建议患者不要盲目停用,必须经过医生的许可。
3. 使用恩替卡韦有什么注意事项?
首先恩替卡韦成人用量为每天一次,每次0.5-1mg,要注意应空腹服用,在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服用,不要自行加减剂量;其次恩替卡韦不建议用于HBV合并HIV感染且未经抗HIV治疗的患者,因有可能出现对HIV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并且在开始使用恩替卡韦之前,还要进行HIV抗体的检测。
4. 发生漏服怎么办?
如果发生漏服,如果还没到第二天的话,可以马上补服,但如果第二天才想起漏服,就不需要把前一天的补上了,只需要继续按医嘱服用当天的剂量即可。
5. 恩替卡韦有什么不良反应?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恩替卡韦长期服用安全性较好,初始用药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但多数轻微且短暂,不影响继续服用,但如果症状持续出现,建议更换为其他药物。另外还可能会有肌炎肌痛、肾损伤、低磷血症、周围神经病及乳酸性酸中毒等,这些都是比较少见和罕见的,不需要过于担心。
总的来说,恩替卡韦适合慢性乙肝患者长期服用,也是我国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只要合理使用,记住以上5点,相信能很好控制乙肝病毒,和健康人能完全一样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高血压患者几乎都使用一种降压药,那就是复方利血平片,它如今很少用于降压治疗,曾经有一段时间几乎停产了,但后来有医学界专家呼吁重新使用它,因为在一些难治性高血压时这个药还是有神奇降压效果,不能弃用,如今复方利血平降压片仍然在降压市场有一席之地。
复方利血平片是一种复方制剂由利血平、氢氯噻嗪、维生素B6、泛酸钙、三硅酸镁、氯化钾、维生素B6、硫酸双肼屈嗪、盐酸异丙嗪等成分组成。复方利血平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若使用该药物能有效控制血压,且无较明显不适者能够长期使用,但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一线用药并不包括该药物,原因是这个药长期使用导致胃溃疡等消化性溃疡、精神抑郁、高尿酸血症的副作用较大。
为什么复方利血平片可以用于难治性高血压吗?
1、利血平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末梢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导致去甲肾上腺素被酶降解,使去甲肾上腺素被消耗,妨碍交感神经冲动的传递,进而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以及出现中枢神经的镇静和抑制作。
2、硫酸双肼屈嗪为血管扩张药,直接松弛小动脉平滑肌,它的作用主要来自于减少后负荷,可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cGMP)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cGMP的含量,使平滑肌舒张,小动脉扩张,减低外周血管阻力,扩张静脉作用小。
3、氢噻嗪则为利尿降压药,通过增加水钠的排泄,减少血容量从而使血压下降。虽然以上几种成分联合应用有显著的协同血压作用,但药物随着成分的增多,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是成倍增加,并且也无复方利血平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资料,所以存在一定风险。
复方利血平片为何没能进入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之列呢?
1、用于高血压一线治疗的五大类降压药作用机制相对于复方利血平片简单而明确,不良反应也较少。
2、复方利血平没有心、脑、肾靶器官保护作用,仅仅是降压,故较适用于单纯性高血压,而用于高血压一线治疗的五大类降压药,不仅可以用于单纯的高血压治疗,还能用于高血压伴有其他疾病的治疗。如用于伴有各种心病(如: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衰等)、糖尿病、高血脂、肾病、甲亢、消化性溃疡及精神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以及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等。 用于高血压一线治疗的五大类降压药分别为: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剂(ARB),如:缬沙坦、氯沙坦等;③、钙通道阻滞药,如: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④、β受体阻断药,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⑤、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复方利血平成分较多,使用需注意以下7点:
1、与洋地黄或奎尼丁合用时,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2、与左旋多巴合用可使多巴胺耗竭,导致帕金森氏症;
3、有精神病、抑郁病史者禁用;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5、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用;
6、高尿酸、高血脂患者慎用;
7、红斑狼疮、心绞痛患者慎用等。
综上所述,复方利血平片作为一种便宜老药,由于副作用较多,已经很少使用,但姜还是老的辣,危难时刻它能立下汗马功劳攻克难治性高血压,可谓戴罪立功!这里也提醒高血压患者用药前,应当到正规医疗单位诊治,明确自身疾病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由医师根据辅助检查结果、具体情况选用最佳治疗方案,方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代表性药物,正是因为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所以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中,出血风险,尤其重要消化道出血风险,始终是比较令医生患者头疼的问题之一!
那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要如何避免消化道出血呢?
一、注意服药时间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阿司匹林的主要剂型,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剂型,包括拜耳在内的诸多厂家,生产的也都是肠溶片,而肠溶片的服药时间是有讲究的,说明书上明确的指出,肠溶片需要空腹服用!之所以空腹服用,是因为其肠溶剂型,如果在餐后服用,会大大增加药物在胃内的排空时间,从而使得药物在胃内被吸收,影响了其肠溶的初衷,也会增加肠道刺激,增加出血风险!所以,服药时间大有讲究,也大有学问!
二、注意胃部情况
阿司匹林肠溶片,有资料显示,使用者中15%的患者会有各种胃肠道副反应,而在这些副反应中,我们都是可以尽早发现其蛛丝马迹的。比如常见的反酸、烧心、食欲减退、腹胀、打嗝、呃逆等等,都有可能是胃肠损害的早期表现,如果能早期发现相关副反应,并给予对症处理,那么也可以将消化道出血的副反应降低到最小!
三、必要时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联合什么药物呢?主要是联合PPI,胃粘膜保护剂!如果早期发现胃病相关损害或者并发症,而且阿司匹林不能停用的情况下,就需要考虑联合消化道用药以预防胃肠道并发症了!而联合用药在指南中也是有明确指证的,所以,在必要时,咨询专科医师,进行有效的药物干预,或许是减少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一环!
四、监测出血相关指标
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定期复查的项目中,血常规多数都会复查,但很少会有人查到凝血、粪常规,而凝血和粪常规,也是早期发现出血高风险的重要指标!如果凝血功能异常,或者血小板减少,以及发现粪便潜血阳性,都是高出血风险,需要加以警惕,尽快干预!
但即便如此,仍然每年都有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所以,防不胜防,或许才是最真实的写照!但注意以上几点,减少消化道出血并发症,或者是非常有用的!
阿司匹林肠溶片属于非甾体类药物,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常用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人群中,罹患消化道疾病的概率占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人的15%,而且因为口服阿司匹林所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等情况也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增多而变得非常常见!
所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那是不是老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就对身体有好处呢?
这个问题其实全面的来看,肯定有的人吃了有好处,有的人吃了有坏处。那到底那些人应该吃,那些人不应该吃呢?
事实是,除了需要吃的人群外,任何一类人群,如果没有必要而服药,其获益肯定小于风险,因为所有的药物都有副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作为一个百年老药,其在民众中的知晓度也一直居高不下,有褒有贬,各说由衷,我们今天就来看看——那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肠溶片!
在“2014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关于阿司匹林的描述是这样的:冠心病患者如无用药禁忌症,所有患者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佳剂量范围为75-150mg。
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你是冠心病,只要你还能继续口服阿司匹林,只要没有口服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等理由,都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这里的长期可解读为终身。这也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所以冠心病患者,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均应终身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二级预防比较简单,那一级预防中,那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呢?也就是那些人需要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呢?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分会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抗血小板治疗专家共识”认为:
合并以下3项及3项以上危险因素的无明显心血管病个体,其10年以上心血管病风险≥10%,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1.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
2.高血压;
3.高胆固醇血症;
4.肥胖(体重指数≥28kg/m2);
5.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男性≤55岁或女性≤65岁发病;
6.糖尿病;
7.吸烟。
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果你符合了3项以上,您就是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重要选择对象了!当然,并不是绝对,只是理论上讲服用要比不服用更好!这些都是建立在没有阿司匹林禁忌症的基础上的。
当然还有一项是这样描述的:合并慢性缺血性肾病的高血压病患者也是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适应症。
所以,只有上边描述的病人才需要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如果不是上述的这些情况,单纯的为了口服阿司匹林预防冠心病,那么可能就适得其反了。
最后,这里笔者讲到的仅仅是以冠心病为例,除了冠心病,需要口服阿司匹林的疾病还有很多,比如脑梗死、其他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等等。但是,即使不是冠心病而是其他疾病,其也有相对应的口服药物的标准,也不是一概而论的单纯以“年龄”为是否口服药物好坏的标准。
口服阿司匹林是否有好处,还需要以客观标准来衡量!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阿司匹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典老药,它的历史比我古代云南白药还要悠久,据说阿司匹林要早5年进入临床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可以说上述疾病的首选治疗就是阿司匹林。
然而,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也有毒副作用,另外,有些人因为基因等原因对阿司匹林产生耐药,有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这些情况下,是再也不能使用阿司匹林了,而是需要用到它的替代药物氯吡格雷等药物,以下5种情况不能使用阿司匹林:
1. 存在阿司匹林过敏等禁忌症
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如表现为较广泛皮疹或荨麻疹;有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
2.有哮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史
此类人使用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抗炎药都可能出现急性上下呼吸道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支气管阻塞呼吸功能衰竭。十分钟到两小时内可出现严重的哮喘发作,同时有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咳嗽,这种反应的程度和摄入的剂量正相关,服药剂量越大,反应越严重。100毫克的阿司匹林足以引起这种反应。
3.消化道溃疡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急性期
阿司匹林本身最常见引起出血部位就是胃肠道,因此如果是消化性溃疡出血急性期,万万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同样,对于出血体质的人,也不能用。否则会加重出血,导致生命危险。
4.严重肝肾功能衰竭
对于严重肝肾功能衰竭的人,阿司匹林不能正常代谢,有可能导致血药浓度过高,出血风险就大大增加。因此不能使用阿司匹林。
5.存在较严重阿司匹林抵抗
阿司匹林抵抗就是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后仍然会发生血栓或者是栓塞,实验室检查的指标也不能反映抗血小板功效,如果排除了三高控制不好、服药依从性不好如不能坚持按量按时服用药物等因素,就要考虑阿司匹林抵抗问题。这时可以适当加大阿司匹林剂量,如果还是有阿司匹林抵抗,这时就需要停药改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了。
替代阿司匹林的药物常见的是氯吡格雷,它是后起之秀,但也能发挥抗血小板的药理功效,也常用于常用于脑梗死(缺血性脑中风)病人和冠心病或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可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再次发作。绝大部分人服药期间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少数情况下可能有出血情况发生,如牙龈出血等如有发生,请及时联系医生。如需进行外科手术或牙科手术前,应告知医生。择期手术患者应于术前1周以上停止使用本品。使用其他药物时,可能和本药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后果,需告知医生自己目前正在服药氢氯吡格雷片。也可以选择双嘧达莫、西洛他唑等抗血小板药物,它们的注意事项最主要也是防止出血的不良反应。
这些年我开中药方越来越小心了,不仅要考虑患者的症候,中药的四气五味,还要考虑药物本身的毒性。对于有效,但有毒性,特别是会造成持续不可逆伤害的部分中药,我万分警惕。有时我觉得自己的笔重若千钧,因为责任太大。
所以,我也一直在呼吁严把中医医师的准入关,绝不能让一些不懂得现代药理学的中医师通过“推荐”、“免试”、“免学历”的方式混入中医师的队伍,因为,如果不懂现代药理学的进展,会在“懵懂无知”中使用大量对患者有伤害的药物,危害患者的健康。前几天我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了一种由食用“菊三七”导致的可怕疾病:“肝窦阻塞综合征”。这种病的表现是疼痛性肝肿大、腹水形成,严重可进展为非门脉性肝硬化。目前没有可靠的治疗方法,最终解决办法是肝移植。
实际上,不仅仅只有“菊三七”会导致“肝窦阻塞综合征”,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植物都有可能导致“肝窦阻塞综合征”。而PAs的致病力又很强,PAs中毒剂量的范围约为0.1—10 mg/kg,PAs造成肝脏毒性的最低摄入量仅为O.015mg/k,也就说是1mgPAs就有可能撂倒一个70公斤级别的壮汉。现在我们来谈谈这类植物。
从南非千里光中毒事件谈起。
1920年,在南非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11位儿童因为服用了被“千里光属植物”污染的面粉,发生肝病,大多数死亡。1953年,在牙买加150例儿童由于长期服用含千里光属美狗舌草叶Senecio vulgaris茶而发生肝病。1994年,在伊拉克3个家庭14人,连续发生肝硬化腹水,2人死亡。
经卫生组织调查发现,上述病例都服用了含PAs的植物,并且发现儿童更容易遭到PAs的伤害。2007年8月中国《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曾经做过一次统计,因千里光属植物而导致的309例“肝窦阻塞综合征”中,80%以上为儿童和青少年。但是,不要以为壮汉就不会被PAs击倒。在不丹王国,牦牛就屡屡发生PAs中毒事件,不少体格强壮的牦牛就因为食用了牧场中的千里光属植物而死亡。
哪些植物含有致命的PAs?
除了大家熟悉的菊三七,以及上面提到的千里光,还有大量的植物,特别是有花植物含有PAs。
PAs广泛分布下面四类植物中:紫草科(Boraginaceae ,所有属 );菊科 (A steraceae ,千里光族 Senecioneae、泽兰族 E upatorieae 、紫菀族 A stereae ) ;豆科 (Legum ino—sae,猪屎豆族 Crota l arieae) ;兰科 (O rchidaceae ,树兰族Epidendreae) 等 。
当然,如果不是植物学家,那么要想分清这些科和属是很困难的,那么你必须得记住下面十二种常用中药含有PAs:野百合、猪尿豆、千里光、狗舌草、菊三七、款冬、佩兰、山紫菀、泽兰、紫草、天芥菜、羊耳蒜。
它们幼苗期PAs含量高于成熟期,开花之时,毒性最大。除了菊三七,上面最常用到的是有止咳功效的野百合,款冬花,山紫苑,以及芳香祛湿的佩兰。款冬花相对比较安全,中毒的病例很少,目前未见服用款冬花导致人体中毒的报道。
紫菀中毒的病例就很多了,Sperl等就报道过1例婴儿中毒事件,这婴儿从出生3个月后每天饮用一种含有紫苑的草药茶,15个月后出现严重门静脉高压和严重腹水,所幸完全停药及保守治疗2个月后治愈。
为什么中国PAs中毒的病例较少?
实际上中国PAs中毒病例并不少,特别是菊三七中毒的病例,每年都有大量文献报道,只是主流媒体不跟进,导致大众很难知晓。而且中国是肝炎大国,饮酒又普遍,脂肪肝发病率又高,许多人出现了肝损伤,只是知道转氨酶高了,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PAs导致的肝病,常常被误诊为其他肝炎。所以,不是中国人具有特别抵抗能力,而是许多病例被各种不良养生信息淹没了。美国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禁止市场内出售含PAs的产品。
因为写作这篇文章,需查阅大量文献,在一篇2002年的资料中,我发现了一个令我震惊的事实,美国早已禁止市场出售PAs的产品。
2001年 , F D A 就已经致函美国工商联和美国草药产品协会(A H P A ) , 禁止生产、销售含 PAs的草药:“凡检出 P A s 者 , 无论含量 多低 , 按 照 联邦食 品 、 药 品 和 化妆 品法 案 , 一律 视作伪 劣产 品 。 因 为无 论 P A S 含 量多低都 会对 消费者造成伤害 。”
不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尼,前苏联都早已颁布对含有PAs植物的药品禁止或限制出售的规定。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在1989年就颁布了《0PCS健康与安全指南第26号:吡咯里两啶类生物碱的健康和安全指南》,系统阐述了含PAs植物的分布、毒性,以及对人类的危害。
但是,至今,我尚未见到中国对于含PAs药物的禁令,也没有见到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菊三七,紫菀,佩兰等含PAs的药用植物,依然畅销无阻,大行其道。或许,你们能够做到的,除了呼吁,就是拿出笔,记下我所说的那几种草药,保护自己,然后迅速远离。
他汀类药物自从1976年横空出世以来,历经四十余年风雨,成为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领域的核心药物之一,当人们提及他汀,不仅仅是说降血脂药物,更多的会说是稳定血管斑块,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他汀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酶,从而有效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能有效预防冠心病、脑梗塞的发生或复发。国内外大样本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对于没有他汀服药禁忌症的人,服用他汀第一年就能看到他汀的心血管益处,随后的长期治疗中能看到更多获益。他汀类药物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哪些人群需要长期吃他汀呢?长期吃药需要注意什么才能确保安全用药呢?
注意以下人群需要长期吃他汀类药物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对于以下人群,如果没有禁忌症,应该长期吃他汀:
1.已经确诊缺血性心血管病如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脑梗)者,属于心脑血管病再度发作的极高危人群,需要长期吃他汀。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4.9mmol/L,属于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需要长期吃他汀。
3.年龄在40 岁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4.9mmol/L,但是高于1.8mmol/L,也属于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需要长期吃他汀。这里可以看出,为何门诊很多人血脂范围其实并不高,但也需要服用他汀药物,原因就在这里。
4.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需根据以下危险因素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程度评估,危险因素包括:(1)收缩压≥160 mmHg或舒张压≥ 100 mmHg。(2)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2 mmol/L。(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 mmol/L。(4)吸烟。(5)体重指数(BMI) ≥ 28 kg/m^2,这个指标反映人体是否体重超重情。根据上述危险因素评估如果是高危,应当长期吃他汀。
这里特别提醒:个人情况不同,因此是否需要长期吃他汀,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决策。
注意长期吃他汀可能产生的3个主要副作用以及预防措施
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益处毋庸置疑,但在长期广泛使用中,他汀的一些副作用也倍受关注,尽管发生率不高,但在长期服用他汀过程中,也要关注以下他汀可能导致的以下3大副作用:
1.他汀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和肝脏损伤
他汀类药物可能引发肝脏转氨酶增高,原因可能是该类药物引起肝细胞膜结构改变而导致肝酶的渗漏导致,出现转氨酶升高,不代表肝脏产生毒性,因为真正肝损伤需要多项指标才能体现,包括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直接胆红素。
吃他汀类药物后转氨酶升高,如果是轻度升高,小于正常值上限的三倍,不需要停药,监测肝功能指标,直到指标恢复正常。据统计,约1%的人服用他汀后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的三倍,停药后肝酶水平即可下降。因此遇到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3倍以上时,需要暂停服药,然后每个星期查一次肝功能,直到这个指标恢复正常。
为防止此类副作用,建议他汀治疗开始后1-2个月内复查肝功能,如无异常,则逐步调整为6~12个月复查1次。同时注意:他汀禁用于活动性肝病、不明原因转氨酶持续升高和任何原因肝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上限、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2.他汀可能诱发肌肉疾病
他汀可引起肌病,表现为肌肉疼痛或肌肉无力症状,虽然发生比例很低,但有可能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他汀诱发横纹肌溶解症发生风险约为0.04%~0.2%,剂量越大产生此类不良反应风险越大,且往往发生于合并多种疾病和(或)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因此优选相互作用少的他汀是上策。
由于他汀主要均经过肝脏细胞色素(CYP)P-450酶系代谢,如果同时服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吡咯类抗真菌药、环孢霉素、维拉帕米、胺碘酮、蛋白酶抑制剂等药物,或者吃了大量西柚汁(吃柚子要当心了,安全起见,不吃柚子特别是西柚!),这些药物和食物摄入后能抑制CYP3A4酶活性,可能提高他汀的血药浓度,增加肌病发生的风险。
为防止出现他汀性肌肉疾病,建议在开始他汀治疗前检测血肌酸激酶(CK),如果服用药物期间出现肌肉不适或无力症状以及排褐色尿时,应及时监测CK。如果发生或高度怀疑肌炎,应立即停止他汀治疗。
3.他汀可能诱发糖尿病
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胰岛素分泌、降低肌肉能量消耗等机制诱发高血糖和糖尿病。他汀对心血管疾病的总体益处与新发糖尿病风险之比约为9:1,因此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远大于新增糖尿病风险。当然,服药期间监测血糖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对于糖尿病高危者,在他汀开始前筛查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服用此类药物后要注意适当加强运动锻炼,控制饮食,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之内。
另外,特别提醒,对于80岁高龄老年人,要权衡利弊决定他汀的剂量,因此高龄老人往往同时使用多种慢性病药物,需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而且高龄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调脂药物剂量的选择需要个体化,起始剂量不宜太大,应根据治疗效果调整调脂药物剂量并严密监测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
阿司匹林作为世纪经典老药,正确看待它需要防止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度神话,一个是过度贬低。过度神话就是把它当做无所不能的神药,宣传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不管有没有三高等危险因素,为预防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都可吃阿司匹林,甚至还能预防肠癌,这显然是过度夸大药物的适应症了!
另一个极端,就是过度贬低,比如最近阿司匹林走下神坛的消息广泛流传,很多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也提出质疑,我到底还需不需再要吃阿司匹林?甚至有心梗或有脑梗病史的人也产生动摇,是否不能吃阿司匹林了?其实这是另外一个极端,且看分析如下。
不能对最新的临床研究报告断章取义
无风不起浪,这次阿司匹林走下神坛的消息主要是和前段时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的2个报告有关,全球顶尖大学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科研团队分别在会议报告了2个大型临床研究结果,都认为对于有心血管疾病中等危险因素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无其他危险因素人群,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不能获益,反而有一定出血风险!
这个报告被媒体断章取义,误读为阿司匹林没有预防作用,这其实是误导广大吃瓜群众,后果很严重!因为这个研究报告指出的是阿司匹林对中等危险因素人群的预防作用不大,但并没有否认有高危人群吃阿司匹林的必要性!目前学术界公认,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阿司匹林利大于弊,作用明确,证据充分。
以下8类情况需要每日口服阿司匹林:
以下情况属于心血管高危因素人群,除非有明确的阿司匹林服用禁忌,如对阿司匹林过敏或急性消化道出血等情况,一般都需要每日服用阿司匹林:
1. 男性45岁或以上,女性55岁或以上,如果有吸烟、肥胖、血脂异常、早发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这些因素中的3个或3个以上者,注意,是需要同时有3个或3个以上危险因素。
2.年龄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同时有高血脂、肥胖、吸烟、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这几个危险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者。这里可以看出,年龄、高血压加上一个危险因素就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体现了高血压的危害性。
3.高血压同时有左心室肥厚、颈动脉斑块大且不稳定、微量蛋白尿、肌酐水平高者。
4.年龄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蛋白尿和早发性动脉硬化心血管病家族史这几个危险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者。和高血压类似,糖尿病的心脑血管风险大,同时有一个危险因素也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5.糖尿病同时有蛋白尿者。
6.同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者。这一点不难理解,高血压和糖尿病两大危险因素合并,服用阿司匹林理所当然。
7.有一个程度严重的危险因素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非常高(4.921mmol/l以上、)、高血压程度非常重如高血压III级,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这里注意,只要有一个严重的指标,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8.曾经发生过心肌梗死或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减少疾病复发和心脑血管病死亡的获益大于出血的风险。
以上8类情况的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每日口服阿司匹林,如果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长期坚持用药。一般而言阿司匹林服药时间可根据患者的方便,设定自己每日的服药时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服药即可。服药期间注意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黑便等出血表现,如果有发生,需要就医复诊,排除出血可能。
女性亚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你是否经常感到身体疲惫、精神不振、睡眠质量下降?这可能是亚健康状态的信号。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女性亚健康的原因、症状、危害以及预防和改善方法。
一、女性亚健康的原因
1. 生活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女性面临的工作、家庭压力较大,容易导致身心俱疲。
2. 不良生活习惯: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身体健康。
3. 营养不良:偏食、节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4. 环境污染:空气、水质、辐射等环境污染会影响人体健康。
5. 荷尔蒙变化:月经、生育、更年期等生理变化会影响女性健康。
二、女性亚健康症状
1. 精神状态:情绪低落、易怒、焦虑、失眠等。
2. 生理状态:乏力、头晕、头痛、腰酸背痛等。
3. 皮肤状态:肤色暗沉、长痘、干燥等。
4.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发烧等。
三、女性亚健康危害
1. 影响生活质量:身体不适、精神压力大,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2. 加速衰老:亚健康状态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加速衰老。
3. 引发疾病: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四、女性亚健康预防和改善方法
1.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饮食均衡、适当锻炼。
2.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
3.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4. 适当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五、保健产品推荐
1. 益肾丸:由十二味植物性中药组成,具有补肾益精、调和阴阳的功效。
2. 睡眠保健品: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疲劳。
3. 免疫保健品: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熬夜已成为许多人的常态,无论是加班熬夜还是夜生活丰富,都让“猫头鹰”们乐此不疲。然而,熬夜对健康的危害却不容忽视。北京协和医院老教授曾言,十二点前不睡觉是“不要脸”,凌晨三点前不睡觉是“不要命”。
熬夜的危害
1. **消化系统受损**:熬夜时,人体分泌胃酸量增加,胃黏膜易受损,导致胃溃疡、胃炎等疾病。
2. **癌症风险增加**: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紊乱,细胞代谢异常,增加患癌风险。
3.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熬夜会导致血管收缩异常,增加高血压、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风险。
4. **视力下降**:熬夜会导致眼肌疲劳,视力下降,甚至诱发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
5. **精神心理问题**:熬夜会导致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1. **规律作息**: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2. **饮食调理**:晚餐不宜过晚,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可以适量食用助眠食物,如桂圆、红枣、核桃等。
3. **放松身心**:睡前进行轻松的活动,如阅读、冥想、泡脚等,帮助身心放松。
4. **营造良好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和强光。
总结
熬夜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熬夜已成为许多人的常态。然而,熬夜的危害却不容忽视。那么,熬夜对人体到底有哪些危害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
一、熬夜对身体的危害
1. 影响免疫力: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2. 影响心血管健康:熬夜会导致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影响消化系统:熬夜会影响胃肠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胃溃疡等问题。
4. 影响内分泌系统:熬夜会影响激素分泌,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失眠、肥胖等问题。
5. 影响神经系统:熬夜会导致大脑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6. 影响皮肤健康:熬夜会导致皮肤暗沉、粗糙,出现痘痘等皮肤问题。
二、如何避免熬夜
1. 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避免睡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以免影响睡眠。
3. 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4.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5.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压力。
三、熬夜后的补救措施
1. 睡眠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快恢复体力。
2. 饮食调整: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补充营养。
3. 适量运动: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4. 适当休息: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失眠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失眠的治疗越早进行,治疗效果越好。
在失眠的早期阶段,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伴随的疾病也较少。此时,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疗,治疗效果也更明显。然而,如果病情拖延,失眠症状会逐渐加重,伴随的并发症也会增多,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这些并发症又会进一步加重失眠,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改善失眠症状,患者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光线适宜,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2. 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白天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时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影响;晚餐不宜过晚、过饱。
3. 放松身心:通过听轻音乐、练习瑜伽、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4. 饮食调理:适当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鸡蛋等,有助于改善睡眠。
5.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褪黑素、地西泮等药物改善睡眠。
6. 心理治疗:针对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总之,失眠的治疗越早越好。患者应重视失眠症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被失眠困扰。失眠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那么,如何改善睡眠质量,摆脱失眠的困扰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解答。
首先,饮食调理是改善失眠的重要手段。经常失眠的人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具有安神助眠作用的食物,如百合、红枣、莲子等。这些食物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够帮助舒缓神经,改善睡眠。您可以在晚上煮粥时加入这些食材,做成百合红枣莲子粥,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安神助眠。此外,酸枣仁也是一味很好的安神药材,您可以将酸枣仁捣碎泡水喝,有助于改善睡眠。
除了饮食调理,我们还应注意晚餐的饮食。晚餐不宜吃得过饱,否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影响睡眠。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说法,因此晚餐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通过饮食调理改善睡眠效果不明显,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服用安神助眠类药物。
除了饮食调理,改善睡眠环境也是关键。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您可以尝试改善卧室的装饰,选择喜欢的颜色,并使用深色窗帘和隔音设备,使卧室处于舒适的状态。此外,选择一张舒适的床也非常重要。
除了改善睡眠环境和饮食调理,一些外部节奏的声音也能有效帮助睡眠。例如,火车声、蟋蟀声、滴水声、春雨声或音乐催眠磁带等,可以帮助您建立条件反射,诱导睡眠。此外,睡前喝一杯加糖的热牛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牛奶中的色氨酸可以促进人体产生褪黑素,有助于改善睡眠。
如果长期失眠,可以尝试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您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可能需要使用抗抑郁药物,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失眠问题。治疗时间因人而异,大多数需要3到6个月左右,需要长期坚持治疗。
催眠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戒烟、减肥和治疗失眠,还可以缓解焦虑、缓解压力,甚至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认知。
催眠的原理是通过引导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使其更加放松和集中注意力。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对暗示的接受度更高,更容易接受催眠师的引导。
催眠在治疗焦虑和缓解压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许多研究证实,催眠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焦虑症状,降低压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焦虑和压力,催眠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心理问题,如抑郁、恐惧症、强迫症等。通过催眠,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学会应对策略。
催眠的原理之一是与内啡肽的释放有关。内啡肽是一种人体内合成的神经递质,具有镇痛和愉悦的作用。在催眠状态下,人体会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从而减轻疼痛和压力。
此外,催眠还可以改变大脑的活性,影响个体的认知。研究表明,催眠可以激活大脑中与情感和创造力相关的区域,同时抑制与逻辑和智力相关的区域。这种改变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然而,催眠的效果因人而异,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进行催眠治疗。在进行催眠治疗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总之,催眠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焦虑、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认知。
更年期失眠,是许多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常常面临的问题。这种失眠并非简单的入睡困难,而是与内分泌紊乱、情绪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针对更年期失眠的患者,建议前往内分泌科或妇产科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更年期失眠的根源在于内分泌紊乱。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进而引发失眠。此外,更年期女性常常伴有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这些情绪问题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为了有效应对更年期失眠,除了及时就医外,患者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切勿自行购买药物服用。同时,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更年期带来的各种变化。
总之,更年期失眠并非无法克服。通过及时就医、调整生活习惯、放松心情等措施,相信患者可以逐渐改善睡眠质量,度过一个美好的更年期。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睡前喝一杯牛奶的习惯,认为这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然而,关于牛奶助眠的真相,我们真的了解吗?本文将为您揭开牛奶助眠的神秘面纱。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牛奶中的主要成分——色氨酸。色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它在大脑中可以转化为一种叫做五羟色胺的物质,五羟色胺具有镇静、安眠的作用。
那么,牛奶中的色氨酸是否足以帮助人们改善睡眠呢?答案是否定的。尽管牛奶中含有一定量的色氨酸,但人体血液中的色氨酸浓度需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转化为五羟色胺。而牛奶中的色氨酸含量并不足以达到这一水平。
此外,人体还有一个重要的屏障——血脑屏障。血脑屏障可以阻止血液中的某些物质进入大脑,从而保护大脑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牛奶中的色氨酸需要先进入血液,然后再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这个过程相对复杂,导致牛奶中的色氨酸很难快速发挥作用。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认为喝牛奶有助于睡眠呢?这可能是因为心理作用。人们往往会将睡前喝牛奶的习惯与良好的睡眠质量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心理暗示。此外,牛奶中的钙、磷等矿物质也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从而间接改善睡眠。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喝牛奶对睡眠没有益处。牛奶中的钙、磷等矿物质有助于身体健康,而良好的睡眠质量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如果喝牛奶能让您感到放松,提高睡眠质量,那么这个习惯是可以保留的。
然而,对于患有失眠症的人来说,仅仅依靠喝牛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心理压力、生活习惯、疾病等。如果您患有失眠症,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之,牛奶助眠的真相并非如我们想象中那么神奇。喝牛奶可以帮助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对于失眠症患者来说,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才是关键。
失眠,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困扰着许多人。中医学认为,失眠有虚实之分,虚证如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肝胆不和等,实证如肠胃不和等。
苹果,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据《千金·食治》记载,苹果能‘益心气’,具有补脑养血、安眠养神、解暑除烦、开胃消食、醒酒等功效。
研究表明,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果胶、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浓郁的芳香气味对人的神经有很强的镇静作用,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入睡。
除了失眠,苹果还具有以下保健作用:
1. 降低血压:苹果富含钾,可以置换出血液中的钠盐,排出体外,从而调节钾盐平衡,降低血压。
2. 保护心血管:苹果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心血管健康。
3. 增强记忆力:苹果中的锌是构成核酸和蛋白质的必需元素,对增强记忆力有特殊作用。
4. 治疗便秘:苹果中的果胶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治疗便秘。
5. 预防结肠痉挛:苹果中的有机酸可以缓解结肠痉挛引起的腹泻。
因此,每天睡前吃一个苹果,不仅可以改善失眠问题,还能为身体健康带来诸多益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往往更容易出现腰背疼痛、肌肉酸痛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些症状,很多老人都喜欢让儿女或孙辈给自己捶背。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健康益处。
中医认为,人体的背部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区域,与五脏六腑紧密相连。适当的捶背可以振奋阳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对缓解腰背疼痛、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除了缓解腰背疼痛,捶背还有以下益处:
在进行捶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除了家人之间的相互捶背,还可以选择专业的按摩服务,或购买按摩器材进行自我按摩。
总之,捶背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保健方法,适合广大老年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