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小儿发热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发热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发表人:吴昱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0至0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

2.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3.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6)

4. 儿童发热健康教育30问

5.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

6. 《儿科学》第八版

 

发热,俗称发烧,是儿童生病时常见的症状,也是让家长非常担心的症状。对于发热的孩子,家长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1、WHO推荐的儿童退热药只有两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也被称为解热镇痛药。

具体用法用量如下:

布洛芬,≥6月以上儿童可以使用,每次10mg/kg体重(最大剂量400mg/次),两次用药最短间隔4小时。不同剂型浓度不同,使用前一定看清楚。

(右旋)布洛芬混悬液(100ml:2g)每次0.5ml/kg体重。

对乙酰氨基酚,≥2个月以上儿童可以使用,每次15mg/kg体重(最大剂量600mg/次),最小间隔4小时。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15ml:1.5g)每次0.1ml/kg(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即可。)不同剂型浓度不同,使用前一定看清楚。

 

 

2、体温多少度需要口服退热药

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腋温)≥38.2℃伴明显不适时,推荐使用退热药。因为WHO建议2月以内的小婴儿禁用解热镇痛药物退热,如果体温高于39℃可以给予物理降温。具体方法包括:减少包裹增加散热,温水擦浴3-5分钟。

 

3、退热的目的

退热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发热给患儿带来的不适,也就是改善舒适度。而不是单纯地将体温降至正常。特殊情况(长时间高热、超高热)下需要积极降温,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所以,发热时寻找发热的病因比降温更重要。

 

4、体温多少度属于高热、超高热?

临床上按照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以腋温为准,

37.5~38℃为低热,

38.1~38.9℃为中度发热,

39.0~40.9℃为高热,

≥41℃为超高热。

持续高热和超高热对人体有害,需要积极退热。

 

5、发热对人体利弊同在,不必太过积极的退热。

有些孩子一发现孩子体温偏高就给孩子吃退热药,认为发热对孩子伤害很大。这是错误的,因为发热仅仅是疾病的症状之一,也就是所谓的“标”,而“本”则是导致发热的原因,在儿童急性发热往往是病菌感染所致。退热仅仅是对症处理,并不能治疗疾病本身。同时发热时机体对病菌感染进行抵抗的一种表现,中等程度的发热能够提高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对机体有利。而长时间高热或超高热则会损伤脏器功能,甚至出现细胞因子风暴造成危险。所以,对于大多数情况,不需要太过积极的退热。

 

6、发热时的一般护理也很重要。

发现儿童发热时,要尽快给孩子测量体温,不能用手感觉孩子体温高就认为孩子发热,给予退热处理。建议在家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

对发热患儿进行恰当的护理不仅能够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还能帮助疾病恢复。

注意休息,环境安静,光线柔和,舒适的室内温湿度(18-22℃,相对湿度60%左右),卧室交替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清新,给孩子适当的衣着,多喝温水,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宜选易消化食物。记录患儿的体温、饮水、饮食、大小便情况。如果口服退热药物后大量出汗,要及时快速的更换衣物,使孩子舒适。出门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勤洗手,避免家庭内部传染。

 

7、哪些药物不推荐儿童使用。

尼美舒利、安乃近、阿司匹林等均不能用于儿童退热。

 

8、物理降温也不推荐!

因为退热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孩子的舒适度,避免超高热。而物理降温会增加孩子的不适感,让孩子不舒服,出现寒颤、哭闹、鸡皮疙瘩。所以,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水灌肠等物理降温方法君不推荐使用。

 

9、发热时不能捂汗退热。

在体温上升期,若患儿出现畏寒、寒战等症状,可适当为患儿增添衣物保暖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在发热持续期,由于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尚不完善,太多、太厚的衣物或被子不易散热,反而可能导致患儿体内热量储积出现高热。在婴儿中,过度保暖或捂闷还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脱水。

 

10、哪些辅助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孩子的舒适度

对发热儿童进行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退热毯、降低室内温度等,这些方法均可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

 

11、服用退热药后呕吐,还需要补服吗?

如服用后立即出现呕吐,呕吐物中看到完整的片剂、胶囊剂或全部液体,如有必要,可考虑补服。如果服用时间超过15分钟,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需权衡错过一剂的潜在风险和补服后药物过量的危害。

同时分析用药后呕吐的原因:药物不良反应、疾病本身、喂药不当等,对于依从性差的患儿可考虑处方退热栓剂。不过一定注意栓剂的剂量,根据患儿体重给予适量的栓剂,不可不顾孩子大小都给一粒栓剂退热。有些家长常说退热栓比口服药效果好,很可能是用药过量了!

 

12、口服退热药后一般多长时间开始起效?

退热药物使用后多在30~60分钟体温开始下降,部分患儿如仍高热不退,亦不宜短期内重复使用退热药物,一般应间隔4h以上。

 

13、服用解热镇痛药后,体温一点儿没降怎么办?

服用解热镇痛药后,即使患儿体温仍高,也不宜提前服用解热镇痛药,2次用药应间隔4~6以上,24小时之内用药不超过4次。频繁用药或加大剂量用药,可能导致因药物过量的伤害。发热时,患儿容易出现脱水或不显性失水,理论上,更容易因药物过量而出现肝、肾损害。解热镇痛药治疗无效时,应重点关注引起发热的病因查找和治疗,可以辅以降低环境温度、减少穿着衣物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舒适度。

 

14、目前指南不推荐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

虽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交替使用,较单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在体温降低值上有一些差异,但并不能有效改善患儿因发热而导致的不适,同时增加了解热镇痛药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由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剂量、间隔时间和用法不同,造成用药的方案复杂,易造成家长和医护人员的混淆,导致解热镇痛药的药物过量甚至中毒。

 

15、高热时输液不一定使疾病好得更快。

多数情况下,发热患儿不需要输液治疗,是否进行输液治疗,取决于病情及诊断,与体温高低无直接关系。

 

16、尤其是不能为了退热而滥用抗生素、滥用糖皮质激素。

 

17、注射退热药需谨慎

当口服药不能缓解时,或对于危重患儿、不能口服用药的患儿、胃肠道吸收障碍的患儿等,可考虑注射给药。但临床治疗用药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合理用药原则“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优先考虑口服方式给药。

 

18、退热药不能预防热性惊厥发作,对于热性惊厥或癫痫患儿出现发热时建议按一般退热原则处理。

 

19、孩子发热需要立即去医院吗?

目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不能单纯以发热程度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所以不能仅仅通过体温高低判断孩子的病情轻重,可以通过下表帮助判断是否需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如果只有绿色“低危”表现,发热儿童可在家中护理,但需了解何时需要进一步就诊。如果发热儿童存在“黄区”的临床表现,应尽快就诊;如果发热儿童存在“红区”的临床特征,应立即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小婴儿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进展迅速,更容易出现重症,所以<3月龄的婴儿体温≥38℃、3~6月龄婴儿体温≥39℃时,需要非常重视。

若果发热儿童看过医生后出现这些情况,提示病情出现变化或加重,需要再次到医院就诊。

 

20、儿童急性发热的常见病因:

儿童急性发热很常见,病因众多,有轻有重。可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从病原可以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等。其中病毒和细菌属于最常见的原因。

从感染部位可以分为:呼吸道感染,比如急性鼻咽炎(普通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消化道感染,比如轮状病毒肠炎、诺如病毒胃肠炎等。

小婴儿容易出现的泌尿道感染、中耳炎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就是脑炎、脑膜炎等。

还有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血流感染。

非感染性病因包括:风湿免疫性疾病(如川崎病)、肿瘤、脱水热、药物热、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外胚层发育不良等原因。相对少见。

大部分急性发热会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少部分经儿科医生详尽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后,急性发热的病因暂时不明确,属于不明原因急性发热。

 

21、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有哪些?

儿童急性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以病毒最为常见,其次是细菌。因为病毒感染多有自愈性,仅需要退热等对症处理就可以,而细菌感染则需要使用抗生素, 所以,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判断是否细菌感染非常重要。

医生处理观察临床表现外,还会化验血常规、CRP、PCT等进行辅助判断是否细菌感染,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没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则不能使用抗生素。

 

22、什么是不明原因的急性发热?

发热时间≤7天的称为急性发热;

经儿科医生详尽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后,急性发热的病因暂时不明确,属于不明原因急性发热。

虽然病因不明,大多数孩子经过医生治疗会逐渐退热痊愈。但是,需要警惕的是有些孩子处于某些严重疾病的早期阶段,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需要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对于医生和家长,既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表现,也不要过于紧张焦虑,进而过度检查,过度治疗。

 

23、孩子反复高热会烧坏脑子吗?

很多家长都担心高热会烧坏孩子大脑,其实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发热本身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但发热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特别是高热时,患儿可出现烦躁、谵妄、幻觉等。同时某些孩子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婴幼儿期发热较其他时期容易出现热性惊厥。只要对症处理,退热后均能恢复正常,不会留下后遗症。

那些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热儿童,往往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如果发现过晚得不到及时治疗就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出现瘫痪、癫痫、智力低下等情况。

出现抽搐、昏迷固然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典型表现,但是疾病早期很少出现,更多的是一些不典型表现。如:大孩子会有头痛、呕吐、精神差,尤其是退热后仍然头痛,需要警惕脑炎。婴儿可能出现颈强直、前囟膨隆、多睡、烦躁、哭声尖、吃奶差等等情况。

通过上面的“三色”图片,如果出现这些表现均属于黄色或红色的范围,需要及时就诊。所以掌握了这张表格不会耽误孩子的病情。

24、接种疫苗后发热如何处理

有些疫苗接种后会出现发热,多数发生在疫苗接种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个别人发热可能提前,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出现,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

但不推荐在疫苗接种后预防性使用退热药物。当接种疫苗后发热时,首先应该尽量判断发热是否由接种疫苗所致。如果接种疫苗后出现短暂的发热,体温在38.5℃以下,无其他明显异常反应,大多属于疫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可多饮水、多休息,密切观察,体温会慢慢下降。如果持续发热,或出现高热,不能仅考虑是接种疫苗所致,需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根据具体病因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如果除了发热,还有其他呼吸道、消化道的症状,可能不是疫苗后反应,而是小孩子在外出接种疫苗过程中护理不当、环境变化出现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出现发热。

 

25、炎症、病毒、细菌的关系

炎症包括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感染的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而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26、支原体是个啥?

支原体是一种有别于细菌与病毒的病原体,常见的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对支原体无效,需要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

 

27、如何判断急性发热的孩子是否细菌感染?

    孩子出现急性发热,多是感染所致,如果是细菌感染则需要使用抗生素。医生仅仅依靠孩子的症状难以判断是否细菌感染,往往需要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来判断患儿是否细菌感染,有时是否严重细菌感染。如果考虑严重细菌感染,需要积极治疗,避免出现败血症、休克、迁延感染等严重情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新生儿环境性高温疾病介绍:
新生儿发热在新生儿中较常见。新生儿正常的体表温度为:肛温36.2℃~37.8℃,腋下温度36℃~37℃。当新生儿肛温超过37.8℃,腋温超过37℃时,即为新生儿发热。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感染性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和非感染性因素(新生儿脱水、环境温度高、母体因素)等有关。主要表现为异常哭闹、精神不振、不吃奶、皮肤灼热、口唇干燥等,严重者可出现惊厥(突然丧失意识、肢体抽搐等)。本病多采用物理降温进行治疗,可缓解或消除发热症状;如果物理降温无效,或发热是由感染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等)引起,需及时就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持续发热,尤其高热(体温超过40℃)可能引起惊厥、脑损伤、神经系统后遗症等,甚至威胁患儿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小时候体弱多病,每次发烧,爸妈总是说:“多喝点热水,盖上被子发发汗就好了。”然后我就问:“为什么?”父母总是会说:“一辈辈传下来的,都是这么好的。”相信大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景。每次自己或身边的人发烧,都会说一声:“多喝热水,发发汗就好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却感觉很有道理。然而,在医院,每次听到护士喊:“X医生,XX床病人37.6℃”,医生总是会说:“敷点冰块,物理降温”,却从来没听到过“喝点热水,给他盖上被子捂捂”。那么,发烧后哪种处理方法才是对的呢?

     

     

    发烧,即发热,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或者体温不升高,自觉全身或身体局部发热。造成发热的原因很多,中医上将发热的类型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因六淫,即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热)。常见的外感发热多是由风、寒、火(热)、暑、湿所致,如风寒束表之发热、风热犯表之发热、暑湿伤表之身热等。内伤发热多是由于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衡导致的发热,主要有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郁发热、痰湿郁热、血瘀发热,因其致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老一辈常说的“捂捂汗”,其实属于中医治疗中的汗法。通俗讲就是打开毛孔促进出汗,使在表的邪气随汗而除的方法,即开泄腠理,宣发肺卫,解表祛邪。然而,出汗并不都需要“捂”出来。如:外感风寒之发热,常表现为怕冷较重,发热轻,无汗,流清涕等,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多喝热水,发发汗”的方法,辛温解表,驱邪外出而退热。

     

    而风热犯表之发热,“捂汗”之后虽有汗出而热势不退,甚至体温升高,出现烘热欲焚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冰敷的效果就会比较好。风热犯表,身热明显,汗出不畅,面红口干,用以辛凉解表之法,配以冰敷,对退烧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无论是“捂汗”还是“冰敷”,大都针对的是邪气在表之外感发热,对于内伤发热,就不太适合。对于内伤发热,或滋阴、养血、益气、温阳,或解郁、化痰、活血化瘀,若是血虚或阴虚之发热,再用发汗的方法,则会更加耗伤阴血而加重病情;若是冰敷,也只是缓解一时的热势,冰退则热势复来,甚至延误病机,出现严重后果。

     

    程式《医学心悟》有云:“论病之源,从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无论是“捂汗”还是“冰敷”,对退热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一定要对证使用,不可乱用。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活性益生菌一般7~12天才开始在肠道内发挥作用,人体细胞新陈代谢周期90~120天,这也是菌株定植在体内菌群逐渐平衡的周期,所以一般建议,服用益生菌需要持续3~4个月,切勿断断续续,吃吃停停。


    有的父母担心“服用益生菌会不会产生依赖”,答案是不会。

     

    曾听到过一种说法:“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肠道消化、分解和发酵可以产生益生菌,如果人体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导致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久而久之人体肠道便会有依赖性,而人体一旦对益生菌产生依赖,终生都将依靠使用益生菌产品来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

     

    乍听之下,感觉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根本站不住脚。

     

    首先,人体内的微生物,本来就是从外界获取而并非人体自己产生的。

     

    胎儿时期肠道是几乎无菌的,出生后随着母乳、辅食等食物的摄入,开始不断有微生物定植,因此说“人体丧失自身繁殖益生菌的能力”的说法就是错误的。

     

    再来看,定植在人肠道内的益生菌,会不会因为不断补充益生菌而丧失自我繁殖的功能?

     

    这也不会,因为自我繁殖是益生菌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与人体是否补充益生菌完全不相干。

     

     

    那为什么我们需要长期补充益生菌?

     

    如果孩子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消化道保持健康、肠道菌相有良好的构成,那么是不需要额外持续补充益生菌的,但现实情况中往往没办法做到。

     

    饮食结构有问题,经常出现腹泻、腹胀、嗳气、肠道中坏菌多好菌少,那么就只能通过“外援”益生菌来调整菌相。

     

    在“健康”这件事是非常公平的,平时不愿多花心思注意,生病时就得多花钱买单。

     

     

    家长们在选择益生菌时除了要注意菌种、菌种含量,还要看菌株编号,菌株编号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有编号的益生菌,意味着做过大量的筛选和研究,经过测序的微生物基因序列信息和固定的遗传性状,相反,没有编号的菌株,功能和作用就不明确,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有这个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益生菌的数量和活性,不过比起数量,益生菌的活性和有多少活菌能够定植在肠道,才是真正决定结果的关键,因为益生菌在到达肠胃之前要经过胃酸,如果益生菌无法成功通过肠胃分泌的胃酸胆盐消化酶,那么孩子吃下去的不过是糖粉/糖水而已。

     

    所以家长们在选择益生菌时们要注意,其菌株需要能耐受恶劣的消化道环境,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多层包埋技术处理,才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益生菌能够定植肠道中。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1. 维生素B族的定义和生理功能

    B族维生素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老大(维生素B1硫胺素)、老二(维生素B2核黄素)、老三(维生素B3烟酸)、老五(维生素B5泛酸)、老六(维生素B6吡哆醇)、老七(维生素B7生物素)、老九(维生素B9叶酸)、老十二(维生素B12钴胺素)这一系列8个成员。一家人有很多共同的特性,所以经常一起工作互帮互助,增加彼此的作用。

     

    B族维生素很重要,但是也容易缺乏。它们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产生能量,不论我们眨眼、走路还是思考,身体的一举一动都需要能量,而B族维生素参与到每一次能量的产生中。

     

    如果缺少B族维生素,我们每一个细胞的功能就会迅速降低,引起一系列代谢障碍的症状,比如容易疲劳、烦躁、抑郁、皮肤发炎、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等各种症状,所以它们有多重要不用多说了。

     

    维生素B族特别容易缺乏,这是由它们的物理特性决定的,因为他们都是水溶性的,所以不能在身体里长期保存,每天都需要源源不断地从膳食中摄取,才能保证正常的功能。

     

    2. 哪些人最容易缺乏维生素B族?

    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的人群容易缺乏维生素B族,主要有以下6类人群:

     

    总吃精米精面,流失很多B族维生素;

     

    总爱吃煎、炸、煲的烹饪方法做出来的菜肴,过度烹饪流失很多B族维生素;

     

    甜食和油炸膨化食品吃得多,消耗的B族维生素多;

     

    经常喝酒,消耗的B族维生素多;

     

    压力大、熬夜多,会消耗大量的 B 族维生素;

     

    出汗特别多,尤其在夏天,喝水多,流汗和排尿都增多。如果夏天总容易犯困,那么想想是不是和缺维生素B族有关系了。如果以上6条都存在于你身上,不好意思,你缺乏维生素B族的风险非常高。

    3. 与维生素B族相关的疾病

    由于维生素B族的功能太强大了,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功能、生殖系统、视力、压力、改善发质和皮肤等方方面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果B族维生素缺乏或摄入不足,就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病症,比如脚气病、癞皮病、舌炎、皮炎、湿疹、脱发、巨幼细胞性贫血、疲劳、脂肪代谢障碍、糖尿病、食欲不振、抑郁失眠、情绪暴躁等,出现这些病症的人群可能需要补充B族维生素啦。比如大家常听说的叶酸,都知道备孕和孕期的时候需要补充,可以预防胎儿发生神经管缺陷。

     

    其实除了备孕外,叶酸缺乏居然还与抑郁症有关。临床研究发现1/3 的重型抑郁患者细胞内的叶酸含量偏低。所以容易抑郁的人群,记得关注叶酸摄入的是不是足够哦!

    4. 不同人群对B族维生素的不同需求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不同人群对B族维生素的需求量不同,可以找到不同年龄、性别,相应的8种B族维生素的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

     

    5. 提供足够维生素B族的一日醒脑食谱

    很多人都觉得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补充B族维生素,其实并补不了!除了叶酸在蔬菜中含的比较多之外,其他的大部分B族维生素都不在蔬菜水果中,而是在全谷物、动物内脏,肉类、蛋类,豆类、酵母和奶类中含量更高,所以荤素搭配是补充维生素B族的小窍门。

  • 有的家长认为,既然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那打了流感针,孩子就不会得流感了?这里要注意,我们用的词是“预防”,并不是完全阻断,虽然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疫苗的保护力可以达到100%,因此无法保证孩子接种后就肯定不得流感。

     

    而且,即使打了流感疫苗,接种后抗体增加到足以预防流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大概需要14-30天才能发挥保护效应,所以接种流感疫苗后的2-4周内还是会有得流感的可能。

     

    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 1~4 天,如果在疫苗产生抗体之前就已经感染了病毒,也会出现得流感的情况。由于普通感冒和轻症流感有相似症状,家长应学会识别孩子是否得了流感,以便早做处理。

     

    一般流感出现高烧的频率较高,部分可高达39℃-40℃,而且高烧往往会持续3-5天,吃退烧药也不容易降下来。常伴有呼吸道和全身症状如: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食欲也比较差,可能还会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还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此外,流感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而流感病毒的流行毒株可能每年都在变,不同地方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也不同,因此疫苗都是针对当年的流行毒株进行研制的。还有监测数据表明,流感病毒抗体大概只能维持一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即使新一季将流行的流毒株没有变化,也需要每年接种才能持续获得免疫力,获得有效保护。

     

    并且我们不能一味的单靠流感疫苗来保护自己,坚持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1.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嘱咐孩子勤洗手,避免触摸眼睛、口鼻等,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居家隔离: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家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注意居家隔离,为避免交叉感染,应戴口罩、勤洗手、分开就餐、不共用毛巾,更不应带病上学、上班等;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不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

     

     

    3.注意均衡营养,适当运动,规律作息:营养均衡,饮食有节,注重顾护脾胃;多做运动,坚持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注意保暖防寒,适时增减衣物,保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

  • 维生素是什么呢?

     

     

    维生素(英语:Vitamin)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维生素不能像糖类、蛋白质及脂肪那样可以产生能量,组成细胞,但是它们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

     

    庞大的维生素家族

     

    现阶段发现的有几十种,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维生素是机体代谢和调节正常细胞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成份,机体缺少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会发生组织器官的功能紊乱,甚至发生疾病。

     

    如维生素A可维持正常视觉、皮肤代谢、调节免疫,缺少则会引起视觉问题,并增加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发病率;

     

    B族维生素参与维持体内代谢及造血功能,如果缺乏会导致食欲差、皮炎、疲劳、贫血、神经炎、心脏病等;

     

    缺少维生素C容易出血及反复呼吸道感染;

     

    缺少维生素D会直接影响钙的吸收而引起佝偻病,并且容易感染;维生素E能帮助机体代谢、促进红细胞生成,缺乏则会出现贫血、水肿、神经炎、皮疹等。

     

    宝宝维生素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其实大多数小儿通过正常、营养均衡的饮食是可以得到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的,我们平时吃的水果、蔬菜、肉类等提供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甚至有些营养成分在复合维生素制剂中都找不到。因此从食物中得到的多种维生素,要比从复合维生素药剂中得到的丰富的多。所以你只需要给孩子准备好营养均衡的饮食,并不需要额外的补充。或者宝宝如果有不舒服,可由医生来决定孩子是否需要补充、补充哪类维生素及补充的量。过多的维生素补充也会对宝宝身体产生危害呢。如维生素A、D、E、K小儿摄取过量就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维生素中毒现象;维生素C如果摄入过量就会引起腹痛、腹泻。

     

     

    哪些原因会造成宝宝维生素缺乏呢

     

    食物供应严重不足,摄入不足;如:食物单一、储存不当、烹饪破坏等,比如叶酸受热损失;吸收利用降低;如:消化系统疾病或摄入脂肪量过少从而影响脂溶性Vit的吸收;维生素需要量相对增高;长期食用营养素补充剂的人导致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 玉米须即玉米的花胡子,小时候经常拢一捧扔到小伙伴身上,扮作天女散花,亦或是一种很好的武器。

     

     

    第一次知道玉米须有药效是在那年收获玉米的季节邻家来了个戴着很漂亮的帽子城里的阿姨,叔叔端着簸箕让我们把比较干净的玉米须挑出来,留着。那会儿妈妈会悄悄告诉我们,城里来的阿姨生病了,需要这个来治病,让我们把好一点儿的玉米须放到簸箕里……长大后,才知道,城里的阿姨患的是尿毒症,那时已经很严重了,多次化疗,头发已经所剩无几,为了使生活质量好一点,才到村里寻找这味药,以求减轻自己的疼痛。

     

    而为什么说玉米须是排水的奇物?这主要归结于其特有的性质:

     

    玉米须:味甘,性淡,无毒。主要作用于膀胱、利胆经,能够有效地将体内过多水分代谢排出体外,治疗水肿,可以改变小便不通畅的症状,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糖含量,改变黄疸症状,治疗高血压等病症。

     

     

    玉米须在收获的季节表露部分大多已经干枯,变黑,玉米皮包裹部分会有部分青绿色,手感柔滑,采取时将干枯部分剪下,保留柔滑部分尤佳,任谁也不会想到儿时用来嬉戏的玩物会是一味对身体有好处,能够排除体内水分的奇药。

     

    玉米须常用于治疗肾炎所引起的浮肿,用水煎成汤连续服用,每次放入50—100克玉米须,适量清水,一日服完。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曾记载:能降血压,利尿消肿。说的就是玉米须。

     

    小贴士:①用于治疗高血压时,可将60克玉米须放入锅中,加3碗水,加热煎成汤,分3次食用,一日内喝完;

     

    ②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时,可将50克玉米须放入砂锅内,添加适量的清水,煎煮1个小时,弃须取汁,一日内喝完,主要功效为减轻体内热量,平肝利胆。

     

    ③玉米须只适用于较轻的水肿,需根据病情,遵医嘱用药。

     

    玉米须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2、《岭南采药录》: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频服。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鼻血、红崩。


    4、《四川中药志》:清血热,利小便。治黄疸,风热,出疹,吐血及红崩。

  • 低血压,是与高血压相反的疾病。患者的血压过低,可能由于过低的血压导致一些疾病症状。低血压的患者于高血压的患者在症状还有治疗注意上都大有不同,血压过低也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还有身体状态产生较大的影响。低血压患者如果出现一些低血压的症状,就要及时护理和治疗。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在测量下,成人的血压低于正常血压时,就是低血压。但是一般,人们的血压在正常幅度下是有变化的,随着昼夜波动还有季节性的波动。所以应该在多次同一时间的测量下,来判断是否是低血压,不能通过某一特定情况下,来判断是低血压,最好是多方考虑作出综合判断。


    ​低血压患者一般有一下症状:疲乏、无力,尤其是在早上,这种症状表现得尤为明显,患者感到四肢无力和精神萎靡,在休息以后会好转,但是随之时间长又会有这种感觉。,在傍晚和下午感觉尤甚。头痛、头晕:低血压患者中,这是最主要的症状,头痛的症状会在进行脑力活动以后更加严重,体力活动的长久进行也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每个患者头痛的性质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因人而异。多表现为颞顶区或枕下区隐痛,也可呈剧烈的搏动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心前区隐痛或不适:低血压病患者心前区隐痛、不适,不仅可在体力劳动或紧张脑力劳动时发作,在安静时也可发作。严重的时候,甚至引起心绞痛样发作。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还会出现失眠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发白,容易出汗,经常忽冷忽热,手脚发麻的症状。

     

     


    低血压患者,在饮食上尤其要多加注意。荤素都要吃,荤素搭配合理,保证合理膳食,充分摄入各种营养物质,才能保证体质的增强。如果患者还同时伴有红细胞含量过低的话,可能会伴随贫血症,要多吃不喊蛋白质、铁、维生素和叶酸的食物,例如红糖、牛奶、蛋黄、猪肝,还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改善贫血状况,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还要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患者不要吃生冷和凉性的食物,比如菠萝还有芹菜以及各种冷饮。不要吃能够降低血压的食物,例如玉米。


    如果患者没有低血压的症状的话,不用进行特殊处理,可以通过进行适当的锻炼来改善体质,也可以服用一些能够不起补气益血的中药。对于低血压的预防,人们在生活中最好保持适当的锻炼,锻炼有利于加强体质,可以改善血压的状况,保障人们的血压状况。在饮食上也不要过于避免食用低脂肪和热量的食物,合理膳食。

  •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微博

     

    过敏体质,医学上称为特应质,是指一种易于发展成特异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基因倾向,过敏体质的人群对螨虫,花粉等过敏原会产生特异性的Ige抗体。

     

    特异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在儿童期是比较常见的,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比如哮喘的儿童发病率在上海高达7%。

     

     

    门诊上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困惑:

     

    过敏体质的孩子是不是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呢?

     

    过敏体质的孩子是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比如哮喘孩子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频率远高于普通儿童,而且呼吸道感染之后咳嗽症状明显较普通孩子严重。

     

    过敏体质孩子发生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最为常见。有一研究对比了同居一室的哮喘和非哮喘人群合并鼻病毒感染,发现哮喘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频率更高,症状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其他的如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易感程度也高于非过敏的人群。除了显性感染,过敏性体质的病人潜伏感染和微生物定植的风险也增加。

     

    为什么过敏体质的孩子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呢?

     

    天然免疫是机体对抗病毒感染的第1道防线,上皮细胞在天然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哮喘患儿存在上皮细胞屏障功能受损,粘液纤毛功能失常所以容易感染。

     

    过敏体质的患儿存在干扰素反应异常,在病毒感染后呼吸道上皮分泌干扰素能力缺陷,难以产生足量干扰素以清除病毒,导致其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

     

    哮喘等特应性体质患儿在病原微生物感染时会产生过度的Th2免疫应答的免疫反应。这种应答削弱了抗感染免疫,同时产生变应性炎症使呼吸道症状更为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哮喘等变应性疾病显著增加病原微生物的潜伏感染和定植风险,潜伏感染和定植一方面一定条件下会转为显性感染,另一方面可以造成慢性的呼吸道炎症。

     

    特应质儿童在呼吸道感染时往往存在过敏性炎症和感染性炎症并存的现象,而过敏原暴露在呼吸道感染过程中起着增强呼吸道炎症的作用。因而,对于过敏体质儿童发生呼吸道感染时不仅要抗感染治疗,而且需要重视抗变应性炎症治疗。

     

     

    过敏体质孩子如何减少呼吸道感染机率呢?

     

    1、查找并规避相关过敏原,以减少过敏性炎症的刺激。特别秋冬季节交替之际,空气中飘散的致敏原峰值较高时,适时减少外出,佩戴口罩。

     

    2、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少去人群聚集处,勤洗手,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均衡饮食。

     

    3、积极治疗控制相关过敏性炎症,比如通过症状和肺功能评估哮喘控制状况,通过规范的吸入治疗控制哮喘,可以减少呼吸道症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4、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根据感染性质有针对性的治疗,肺炎支原体用大环内酯类,细菌用头孢或阿莫西林。切忌随意使用抗生素。若哮喘患儿原吸入治疗方案可以短期升级。抗感染同时加强针对变应性炎症的治疗。

     

    5、积极体育锻炼(游泳),增强体质。别想着有啥灵丹妙药吃了孩子能不生病,如果有此神药,黄医森早就推荐给你了。

  • 线上问诊的温暖体验

    那天,阳光明媚,却无法驱散我心中的阴霾。我的孩子突然发起高烧,连续几天打退烧针都不见好转。焦虑、无助的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小儿内科医生。

    医生***通过线上平台与我沟通,详细了解孩子的病情。他耐心地询问了我孩子发烧的具体情况、用药历史、过敏史等,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专业和关怀。他告诉我,孩子可能是因为流感引起的发烧,并给出了治疗方案。

    根据医生的指导,我给孩子服用了奥司他韦和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孩子吃完药后,体温开始慢慢下降,精神也好了很多。看着孩子恢复健康,我由衷地感谢那位医生***的悉心治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医生***还多次与我沟通,了解孩子的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在医生的指导下,孩子终于战胜了高烧,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这里,我们可以随时找到专业医生咨询,省去了排队、奔波的烦恼。更重要的是,医生们用心倾听、耐心解答,让我们感受到了医者的温暖。

  • 那是2024年8月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客厅的沙发上,小家伙突然发烧到了39.1度,我和妻子顿时慌了神。虽然我们平时也会关注一些育儿知识,但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高烧,我们心里还是没底。

    我立刻拿出手机,在京东互联网医院APP上预约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等待过程中,我们心里充满了焦虑,生怕孩子病情加重。

    预约成功后,我们按照指示来到了线上问诊室。医生***温和的声音立刻让我们放松了下来。她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症状,包括发烧、咳嗽、是否有清鼻涕等,还询问了孩子的饮食和用药情况。

    医生根据孩子的症状和情况,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她告诉我们,如果孩子没有咳嗽,可以先不用加阿奇霉素,可以先观察一下。同时,建议我们继续按照感冒发烧的治疗方法,使用泰诺林和奥司他韦。她还推荐了蓝芩口服液或者小儿热速清作为辅助治疗。

    医生还耐心解答了我们的疑问,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我们了解到,奥司他韦需要连续服用5天,如果孩子体温恢复正常,可以继续服用完整个疗程。医生还告诉我们,如果孩子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通过与医生的沟通,我们感到非常安心。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让我们对治疗充满信心。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为孩子进行了治疗,并在第二天孩子的体温开始下降。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专业。医生的专业建议让我们对孩子的高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孩子。我相信,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这样的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 那天晚上,我的孩子突然发烧到了38度多,当时我非常慌张,赶紧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幸运的是,第二天早上孩子的烧就退了。然而,好景不长,两天后孩子又开始了低烧,而且发烧的时间总是在半夜两三点,白天则体温正常。这让我非常担心,于是我们决定去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

    通过线上问诊,我详细描述了孩子的症状,包括发烧的时间、用药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不适。医生非常耐心,不仅询问了孩子的具体情况,还提醒我注意观察孩子的其他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等。

    医生根据我的描述,建议我们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在医院,孩子进行了拍片和查血,结果显示孩子可能患有病毒性感染。医生为孩子开了头孢和希刻劳两种药物,并建议孩子打针治疗三天。

    在治疗期间,医生还通过互联网医院询问了孩子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孩子病情有所好转,但仍然在半夜发烧。医生又建议我们配合使用希舒美,并详细说明了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医生的专业、耐心和细致让我感到非常安心。而且,互联网医院方便快捷,让我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那是一个普通的傍晚,我的孩子突然发起高烧,体温直冲40度。我慌了神,赶紧带着孩子去了附近的儿童医院。那晚,孩子哼哼唧唧,我急得团团转,医生***却始终保持着冷静,耐心地询问病情,仔细检查,并给出了合理的治疗方案。

    医生***告诉我,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他建议我给孩子服用美林退烧药,并告诉我如何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给孩子量体温,如何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食欲等。那段时间,我几乎成了医生***的学生。

    然而,孩子的高烧并没有因此退去。夜里4点,我再次带着孩子去了医院。医生***告诉我,孩子可能是支原体感染。他建议我给孩子挂水,并告诉我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在医生***的耐心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各项检查,并按时给孩子挂上了水。

    挂水期间,我时刻关注着孩子的病情变化。医生***每天都会给我打电话,询问孩子的病情,并告诉我如何调整治疗方案。在他的帮助下,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体温也逐渐恢复正常。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他不仅医术精湛,更有一颗仁爱之心。他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治疗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

  • 那天傍晚,我看着六个月大的宝宝在洗澡后开始发烧,夜里最高温度达到了38.4度。我慌了神,但冷静下来后,想起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个便捷的医疗服务。我立刻拨通了线上问诊的电话,医生***温柔地询问了宝宝的症状,得知除了发热外没有其他症状,其他人也没有生病。

    医生***告诉我,宝宝可能是病毒感染,这是自愈性疾病,可以先观察。但要注意控制体温,如果持续高烧不退,宝宝会很不舒服,可以适当吃退烧药。我听了医生的建议,给宝宝贴了退烧贴,并询问了是否需要用药。

    医生***详细解答了我的疑问,告诉我宝宝没有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不需要吃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用药时,正常穿衣就可以,体温38.5度以上,宝宝因为发热很不舒服就可以吃药了。医生***还告诉我,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很不好,或者出现其他严重情况,反复发烧三整天以上仍旧不退烧,需要到医院就诊。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给宝宝正常穿衣,监测体温,并按时用药。宝宝的情况逐渐好转,我心中的石头也落下了。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也让我对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服务更加信任。

  • 那天,我的孩子突然发起了高烧,温度一直维持在39度以上,这让作为家长的我们十分担忧。经过一番询问和观察,我们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们遇到了一位非常专业的儿科医生。医生首先询问了孩子的症状,包括是否有呕吐、咳嗽、痰等情况。孩子并没有呕吐,但是咳嗽有些深,医生建议可能是支气管受到了影响。

    医生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病情,了解到孩子之前因为细菌感染有过高烧,所以这次发烧可能是旧病复发。医生根据孩子的症状和病史,给出了治疗方案。他建议我们继续给孩子服用头孢克洛,并增加了一种新的药物——美普清。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还提醒我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发热、喘息等症状,要及时复诊。孩子服药后,病情逐渐好转,发烧消退,咳嗽也有所减轻。

    这次通过互联网医院的治疗,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线上医疗的便捷和高效。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让我倍感安心,也让我对互联网医疗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此,我想对那位医生说一声谢谢。感谢您的专业、耐心和关心,让我在孩子生病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我的孩子突然开始发烧,最高温度达到了38.4度,而白天的时候体温则在37.6到38.4度之间波动。我急忙拿起手机,打开京东互联网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医生***的耐心指导下,我详细描述了孩子的病情,包括验血结果显示支原体阳性,中午已经给孩子吃了半袋阿奇和希舒美。医生***根据我的描述,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他告诉我,孩子咳嗽一两声,可以考虑使用易坦静来缓解症状。

    在咨询医生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不仅专业,而且非常耐心。当我询问关于病毒感染的问题时,他告诉我,病毒感染本身没有特效药,主要依靠自身抵抗力。他还提醒我,如果孩子的大便不好,就不要吃清热药了。

    关于阿奇霉素的用量,医生***告诉我,一般阿奇霉素是吃三停四,停完四天再吃三天。当我询问如果吃过一轮阿奇还不见好转,需要怎么处理时,他告诉我,如果孩子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就需要去复查了。

    在与医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患者的关心和责任感。他不仅给出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提醒我需要注意的事项。我非常感谢医生***的帮助,也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便捷的医疗服务。

  • 那天,阳光明媚,我带着宝宝来到医院,心里有些忐忑。宝宝已经发烧一周了,每天晚上都会烧得厉害,让我这个做妈妈的十分担忧。

    在儿科诊室,一位温柔的女医生接待了我们。她耐心地询问了宝宝的病情,然后细心地查看了宝宝的身体。她告诉我,宝宝可能是普通感染,但为了确保安全,她建议我们住院观察。

    住院期间,医生每天都会来查房,询问宝宝的情况。她不仅关心宝宝的病情,还关心我们的心理状态。记得有一次,宝宝晚上烧得特别厉害,我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医生看到我疲惫的样子,特意留下来陪我们聊天,安慰我不要担心。

    在医生的专业治疗下,宝宝的情况逐渐好转。她告诉我,宝宝连续吃了20几天维生素C,其实一般没什么关系,因为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多了就会排出来。但医生也提醒我,不需要长期服用,症状消失后就可以停药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宝宝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十分感动。在离开医院的时候,我对医生说:“谢谢您,您不仅治好了宝宝的病,还让我学到了很多育儿知识。”医生微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利。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真是太方便了。

  • 那是一个普通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然而对于我和我的孩子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一天。孩子,一个1岁1个月的宝宝,体重20斤,身高78cm,他昨夜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发烧,而我,作为母亲,经历了焦虑、不安和无助。

    孩子发烧是在凌晨四五点开始的,我们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试图缓解他的不适。然而,到了中午,孩子的体温再次升高,达到了38度多。我立刻带孩子去了北京儿童医院,做了头部CT,结果显示头部并无大碍。血常规检查显示血象正常,但有贫血的情况。

    医生经过仔细询问和检查后,告诉我们孩子可能是受寒或者摔到后受到惊吓引起发热,并开了清热解毒的药物。尽管如此,孩子晚上还是反复发烧,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心如刀割。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选择了线上问诊。通过互联网医院,我联系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他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病情,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他告诉我,孩子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感冒引起的发热,让我不用担心,并告诉我如何继续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如何调整用药。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给孩子继续进行了物理降温,并按照医生的处方调整了用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的体温终于稳定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他们的指导让我对孩子的病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加从容地面对孩子的病痛。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捷和高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健康问题,而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式。无论是在家中、办公室还是外出,我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这对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 宝宝发烧的互联网医疗之旅

    初遇互联网医院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家的宝宝突然发烧了。以往,这种情况我们可能会立即去医院,但这次,我选择了尝试互联网医院。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遇到了一位亲切的医生,他详细询问了宝宝的病情,并给出了初步的诊断。

    病情的变化

    宝宝在医院打了点滴,体温有所下降。但到了晚上,宝宝的体温又升高到了39.5度。我急忙再次联系了医生,他告诉我,宝宝可能感染了病毒或支原体,并建议我继续给宝宝输液,并观察病情变化。

    医生的耐心与专业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与医生保持联系。医生不仅耐心解答我的疑问,还根据宝宝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他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让我对宝宝的康复充满信心。

    病情的转好

    在医生的指导下,宝宝的病情逐渐好转。虽然宝宝开始出现咳嗽症状,但医生告诉我,这是正常的恢复过程。最终,宝宝退烧了,精神状态也好了起来。

    感谢与反思

    这次互联网医疗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虽然线上问诊无法完全替代面对面的诊疗,但在一定程度上,它确实为患者提供了便利。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它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