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随着冬季的到来,许多人都开始注重养生,而‘补冬’便成为了冬季养生的热门话题。为了保健身体,很多人会选择购买中药材炖煮药膳进行进补。然而,在众多中药材中,如何辨别新鲜度和品质,成为了许多消费者的一大难题。
中医师陈旺全提醒,冬令进补要吃得健康无负担,购买和处理药材时一定要多加留意,谨记‘闻、摸、看、问’四大辨识原则,以及烹调前先行清洗的步骤,才能避免补身不成,反而伤害身体。
‘补冬’是冬日传统,很多人喜欢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来一碗热呼呼的滋补汤品或药膳,满足口腹之欲。然而,冬日药膳补身旺季,也是药材商赚钱获利的最佳时机。消费者在选购药材时,应多加留意药材的新鲜度和完整性,以免购买到变质、劣等、未受认证的药材,进补不成,反成冤大头。
中草药种类繁多,博大精深,想要一一根据其特性判断新鲜与否并不容易。但即便如此,消费者仍可以通过以下四大辨识原则,来确保购买到优质的中药材:
原则1:看一看
通过肉眼观察药材外观是否完整,有无反潮、软烂、发霉、变色等异常状况。对于果实类药材,可以拨开果实观察果核颜色,判断新鲜度。
原则2:闻一闻
闻一闻药材是否有刺鼻的硫磺味,以判断是否经过硫磺燻制,避免重金属残留。
原则3:摸一摸
触摸药材是否出现大量细屑、粉末,以判断是否保存不当,产生黄曲毒素。
原则4:问一问
询问商家是否能提供药材的进出货原料来源,是否有经过许可,以降低购买到劣质药材的机会。
此外,为了减少摄入重金属、农药等有害残留物,熬煮中药前应先简单冲洗,去除脏污及残留农药。在炖煮时,打开锅盖让蒸气散发,也有助于去除部分的农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近年来,药品采购腐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药品采购体系,我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近期召开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会议上强调,对药品集中采购中的腐败问题要‘零容忍’,一经发现,一查到底,决不手软。
会议指出,自2010年7月以来,我国推行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在保证临床用药质量、降低药品价格、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如药品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重点品种虚高价格、药品配送行为不规范等。
陈竺部长强调,各地要完善药品质量评价体系,探索降低重点品种虚高价格的有效形式,加强对药品配送行为的管理,解决医疗机构回款难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短缺药品供应的有效方式,不断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机制和采购办法。同时,要扩大采购范围,将价格较高、社会反映强烈的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采购范围,逐步实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集中采购。
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在会上指出,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要紧密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大局,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同时,要突出重点,以群众反映强烈的药价虚高、医药购销秩序混乱为突破口,以点带面、统筹推进。
总之,我国将继续加大对药品集中采购的监管力度,确保药品采购的公平、透明,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
近年来,全球医药行业并购浪潮不断,国际巨头纷纷通过并购实现瘦身强体。其中,葛兰素史克(GSK)与诺华、拜耳与默克等巨头间的并购案例,都体现了这一趋势。然而,这次并购潮与以往不同,其目的并非单纯的规模扩张,而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导向。
对于国内药企而言,国际巨头的并购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国内药企可以通过并购提升自身实力,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国内药企也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并购,获取优质资源和市场份额。
然而,国内药企在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国内药企在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国外巨头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国内药企在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压力。
为了应对挑战,国内药企需要积极提升自身实力,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国内药企也需要加强与国际药企的合作,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此外,国内政府也需要加大对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国内药企开展研发和创新;可以加强与国际药企的合作,促进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总之,国际医药巨头的并购潮为国内药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内药企需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转型升级,为我国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中药行业迎来蓬勃发展。2016年,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中药产业更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中药产业“走出去”,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11月26日,在“2016创新中药及植物药国际峰会”上,备受瞩目的“2016年最具科技创新力中药企业”榜单正式揭晓。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知名药企脱颖而出,位列前三甲。
此次评选活动由科技部指导,旨在树立我国中药行业发展风向标,推动中药产业科技创新。评选过程严格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综合考量企业创新能力、研发实力、市场竞争力等多个维度。
**权威评选数据**
评选过程中,评审小组综合了《中国医药统计年报》、《中国新药研发监测数据库》等多份权威数据,并结合企业信息调研、行业报道、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等,全面评估企业科技创新力。
**科学评选标准**
评选标准涵盖了药品层面和企业层面两个方面。
**药品层面**
1. 创新维度:考察药品的创新程度,包括新药注册分类、创新产品相关专利及论文、创新产品获奖情况等。
2. 布局维度:考察药品研发的技术侧重及研发体系布局的能力,包括研发线上产品剂型等。
3. 竞争维度:考察药品未来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包括同时申报的新药数、同类产品已经获得批准的新药数等。
**企业层面**
1. 驱动维度:考察企业的创新驱动能力,包括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国家及省级资助的重大项目、创新产品相关专利及论文情况等。
2. 发展维度:考察企业自身的成长速度与稳定性,包括新产品销售收入、研究开发费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研发平台和研发技术等。
3. 规模维度:考察企业的规模与对研发投入的保障程度,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利润、资产总额、负债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中药在饮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食补佳品。然而,市场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也层出不穷。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中药的简易鉴别方法,帮助大家挑选到优质的食用中药。
一、枸杞子
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鉴别枸杞子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会用硫磺熏蒸枸杞子,使其颜色鲜艳、保质期延长。这种枸杞子颜色异常鲜艳,闻起来有明显的酸味,手感偏软,味苦且偏酸,要谨慎购买。
二、龙眼肉
龙眼肉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鉴别龙眼肉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会用荔枝假种皮充当龙眼肉,或者向其中掺入红糖或果酱增加重量。这些假龙眼肉对光不透明,柔润感差,味不甜而微酸,可以区别于正品。
三、菊花
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鉴别菊花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会为了增加重量,将白矾掺入菊花中。这种掺假菊花仔细观察可见表面有白色结晶附着,气味刺鼻,味酸。还有颜色太鲜艳、太漂亮的菊花因可能是硫磺熏过的,也不能选用。
四、西洋参
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鉴别西洋参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会将生晒参加工后充当西洋参,或者用已经提取了有效成分后的西洋参经干燥后充当正品。这些假西洋参断面灰白干枯,形成层环成暗棕红色,质地僵硬,气味淡,要谨慎购买。
总之,在选购食用中药时,要仔细鉴别,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确保健康。
果实类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常采用完全成熟或将近成熟的果实,部分品种也采用幼果。这些中药材在采集和加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部位,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果实类中药材中,常见的品种包括五味子、陈皮、大腹皮、甜瓜蒂、柿蒂、橘络、丝瓜络和桑椹等。这些药材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各有特点。
五味子通常采用完整的果实,而陈皮、大腹皮等则采用部分果皮或全部果皮。甜瓜蒂则采用带有部分果皮的果柄,柿蒂则采用果实上的宿萼。橘络和丝瓜络则采用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桑椹则采用整个果穗。
在鉴别果实类中药材时,我们需要注意其形状、大小、颜色、顶端、基部、表面、质地、破断面及气味等特征。例如,五味子具有独特的香气,陈皮表面可见凹下的油点,吴茱萸则具有隆起的肋线等。
除了性状鉴别,我们还可以通过显微鉴别来进一步确认中药材的真伪。果皮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
外果皮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的具有毛茸,有的具腺鳞,有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色物质或色素,有的表皮细胞间嵌有油细胞。中果皮大多由薄壁细胞组成,有的可见维管束、石细胞、油细胞、油室或油管等存在。内果皮大多由1列薄壁细胞组成,有的内果皮细胞全为石细胞,有的则由多层石细胞组成。
了解果实类中药材的鉴别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辨别其真伪,确保用药安全。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市场的快速发展,伪劣产品充斥的现象日益严重,给患者的用药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中药饮片包装监督管理的通知》,对中药饮片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
通知明确要求,生产中药饮片的企业必须选用符合药品质量要求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并确保包装上的标签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同时,中药饮片在发运过程中必须进行包装,每件包装上必须注明品名、产地、日期、调出单位等,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
此外,通知还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销售、使用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中药饮片,一律不准销售。这将有助于规范中药饮片市场秩序,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然而,仅靠监管措施还不足以完全解决中药饮片市场存在的问题。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涉及到种植、加工、储存等多个环节,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要加强中药材的种植管理,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提高中药材质量。其次,要加强中药饮片加工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炮制规范,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再次,要加强中药饮片储存环节的管理,防止中药饮片发生霉变、虫蛀等问题。最后,要加强中药饮片销售环节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总之,加强中药饮片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需要政府、企业、医疗机构、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努力。
近年来,我国药品研发和审批工作不断加强,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进行了严格的自查核查。2016年1月21日至2月2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收到11家企业提出的撤回申请,涉及21个药品注册项目。
这些撤回的药品注册申请中,部分药品可能存在临床试验数据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无法满足上市要求。针对这一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相关企业立即停售相关药品,并对已上市药品进行风险评估和整改。
此次自查核查行动体现了我国对药品安全的重视,以及对药品研发和审批工作的严格监管。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次事件进行分析:
1. 药品研发与审批
药品研发和审批是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此次撤回的药品注册申请,暴露出部分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存在数据造假、临床试验不规范等问题。这提醒我们,在药品研发过程中,应加强数据管理,确保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 药品安全监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进行了严格的自查核查,体现了我国对药品安全的重视。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对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3. 患者用药安全
此次撤回的药品注册申请,可能会对部分患者的用药产生影响。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醒广大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关注药品信息,如发现药品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4. 医疗机构与药品企业
医疗机构与药品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疗机构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关注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药品企业,共同推进药品质量提升。
5. 公众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药品安全的认知,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用药意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近日宣布了一项名为“探索候选药用分子新用途”的计划,旨在利用废弃药物研发新药。该计划已资助9个项目,总经费达1280万美元。这标志着NIH国家转化医学推进中心(NCATS)在加速药物研发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果。
该计划起源于2012年,当时NIH与辉瑞、阿斯利康和礼来等三家制药公司合作,共享24种已通过安全测试但未能进入市场的废弃药物,以探索其新用途。NIH为此投入了2000万美元作为研究经费。
这些项目的研究对象包括杜氏肌营养不良症、酒精/尼古丁成瘾、阿尔茨海默氏症等8种疾病。研究人员将利用动物试验和早期临床试验,探索这些废弃药物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的潜力。
NIH曾成功地将一些废弃药物重新利用。例如,抗生素孢曲松钠最初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后来发现它还可用于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抗雌激素药物它莫西芬最初用于治疗乳腺癌,后来发现它还可用于治疗躁郁症。
NCATS希望扩大试点方案,但受限于NIH的经费预算。
2013年,全球制药行业经历了专利保护失效后的过渡期,各大制药巨头的收入排名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将分析2013年全球制药巨头的收入情况,并探讨其原因。
辉瑞和默沙东由于忙于专利和重组事宜,收入排名下降。艾伯维虽然从雅培制药分拆而出,但未能进入前十。礼来和拜耳则凭借出色的业绩,分别上升一位和几位。
强生、诺华、罗氏、葛兰素史克、礼来和拜耳的收入均有所增加,其中强生和拜耳的增长尤为显着。辉瑞、赛诺菲、默沙东和阿斯利康的收入则下降,主要原因是专利损失。
强生通过调整战略,成功走出了困境。诺华则面临员工裁减和研发费用缩减的压力。罗氏凭借其稳定的抗癌药物,实现了3%的收入增长。辉瑞则通过裁员和精简措施,试图摆脱对立普妥的依赖。
赛诺菲在应对波立维仿制药竞争的同时,也遭遇了巴西销售和物流的混乱。葛兰素史克则在中国行贿丑闻中度过。默沙东则因顺尔宁专利失效,收入大幅下降。
拜耳凭借其血液稀释剂和眼部药物,实现了9.4%的收入增长。阿斯利康虽然新兴市场销售增长,但专利到期带来的冲击仍然严重。礼来则面临着再普乐专利保护丧失的影响。
201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药品审评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报告指出,2012年,我国批准的创新药临床试验数量明显增加,审评时限缩短约2个月,从8个月缩短至6个月左右。这得益于国家食药监局鼓励创新、合理配置审评资源的策略,使得国产创新药临床试验数量由2011年的55件上升到2012年的61件。
报告中还提到,2012年我国药品注册申请逐渐回归理性,但仿制药重复研发、重复申报现象依然存在,仿制药研发中工业化能力不足问题突出。
为提高药品审评效率,鼓励药物创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了《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意见》,通过改革药品审评审批工作,进一步加快创新药审评,实行部分仿制药优先审评,以满足国内临床用药的需要。
报告还显示,2012年,我国药品审评中心化药受理量略有升高,中药受理量小幅下降,生物制品基本持平。
总之,2012年度中国药品审评报告显示,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创新药审评时限缩短,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