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生物工程人才在医疗健康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一流技术的生物工程人才,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与华东理工大学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了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生物工程人才培养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跨国合作,将德国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与国内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为我国生物工程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项目采用“2+2”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国内高校完成两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后,前往德国比伯拉赫应用技术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学习,再回国进行两年的实践应用学习。
为了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项目还安排学生在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比伯拉赫生物制药基地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习。实习期间,学生将接受企业导师的亲自指导,深入了解生物制药行业的实际操作流程,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还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保障。勃林格殷格翰公司表示,将优先录取该项目毕业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
此外,比伯拉赫大学也积极参与该项目,为我国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去年,比伯拉赫大学派出3名大学生来华东理工大学进行交换学习,促进了两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全球生物制药领域的领导者,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生物工程领域的发展。通过此次合作,公司希望能够培养更多具备国际化视野和一流技术的生物工程人才,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涂善东教授表示,此次合作是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典范,有助于提升我国生物工程领域的整体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项目将为我国生物工程领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杀手之一。血液和骨髓造血系统癌症作为癌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其发病部位特殊,治疗难度较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珠控股与TNI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针对血液、骨髓造血系统癌症及癌症患者免疫力恢复的抗癌药物——中珠1018。
中珠1018作为一类化学药品,其研发历程经历了漫长的临床试验和审批过程。目前,该药物已获得临床前研究阶段的重要成果,并在中国境内获得独家许可权。这一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在血液、骨髓造血系统癌症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珠1018的研发成功,离不开TNI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先进技术和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辛勤付出。TNI公司专注于癌症及免疫系统疾病相关药物的研发,其技术实力为该药物的成功研发提供了有力保障。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投资方,对药物的研发成果享有知识产权,也为该药物的成功研发贡献了重要力量。
中珠1018的研发成功,将为我国血液、骨髓造血系统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然而,该药物的临床应用仍需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流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中珠1018能够尽快上市,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除了中珠1018,我国在癌症治疗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研究成果。例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疗效。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我国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保持积极的心态、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健康、适量运动,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癌症复发风险。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动物混合实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英国医学科学院(BAMS)近日发布报告,呼吁立法限制此类实验,尤其是避免制造含有人类基因的‘怪物’。
报告指出,将难以在人类中开展的试验转移到动物中的做法由来已久,例如使用含有人类DNA的小鼠开展新药试验。然而,涉及大脑、生殖细胞以及人类某些特质的研究,如皮肤、脸型和语言,将引发担忧和恐慌。
为控制此类研究,报告建议政府建立专门机构,与现有监管体系协同,对敏感领域的研究进行监管。
此外,报告还强调,其他国家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科研人员和监管人员也应考虑到公众关切。
这一报告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对于人兽混合实验的伦理和风险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一些与医疗相关的拓展内容:
1. 疾病诊断: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型诊断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 药物研发:新药研发是医疗领域的重点。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可以加速新药研发进程,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3.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4. 医疗伦理:在医疗领域,伦理问题至关重要。医生和科研人员应遵循伦理规范,确保患者权益。
5. 医疗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管,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药及植物药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6年11月25日至28日,由国家中药现代化(上海)创新中心、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和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2016(第5届)创新中药及植物药国际峰会”将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召开。
本次峰会将聚焦中药最新政策、创新研发、战略管理、产业发展及市场投资等方面,旨在推动中药及植物药行业的创新发展。以下是本次峰会的主要内容:
一、会议亮点
1. “政产学研”结合,黄金嘉宾阵容
峰会邀请到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核心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以及国内领先的中药企业、投资机构高管等,共同探讨中药及植物药行业的未来发展。
2. 院士论道,高规格的思想碰撞
峰会邀请近十位院士进行圆桌讨论,就中药创新发展的现实与未来进行深入探讨,为行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3. 四大分论坛,满满的都是干货
峰会设有创新精英、院总对话、产业发展、市场投资四大分论坛,分别聚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市场的趋势与选择、资本的布局与前景等方面,为参会者提供丰富的交流机会。
4. 榜单发布,把脉中药产业未来
峰会将发布“最具科技创新力中药企业”获奖名单,为行业提供参考。
5. 两大会前会,畅谈创新与前沿
峰会将举办“青年人才汇”和“中药产业发展座谈会”,为青年人才和行业人士提供交流平台。
二、大会议程
具体会议议程请关注官方网站。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药研发和注册流程也日益完善。本文将围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第四章——药物的临床研究,为您解读其中的关键内容。
一、药物临床研究概述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四章第二十六条,药物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旨在评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其中,临床试验分为I、II、III、IV期,分别对应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I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估药物的安全性,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II期临床试验在I期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III期临床试验则是对药物进行更大规模的对照和非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IV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后的应用研究,旨在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二、药物临床研究的关键环节
1. 病例数要求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四章第二十八条,药物临床研究的受试病例数应符合统计学要求。对于罕见病、特殊病种等情况,可申请减少病例数或免做临床研究。
2. 特殊情况处理
在疫苗的菌、毒种选种阶段,如无可行的动物模型而确需进行小量人体研究,以及其他体外及动物试验无法进行评价的药物或制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特殊临床研究。
3. 管理与监督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四章第三十六条规定,药品注册申请人在获准进行药物临床研究后,须指定监查员,遵循《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监查临床研究的进行,保证按照临床研究方案执行。
4. 严重不良事件报告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四章第四十一条,承担临床研究的单位应严密注意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障受试者不受损害;对已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保护受试者安全,并在24小时内向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三、总结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四章对药物的临床研究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药物研发和注册过程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安全性。了解相关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新药研发和临床研究。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新版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无疑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本文将从新版基药目录的背景、中药扩容、基药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解读,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份实用的医学科普知识。
一、新版基药目录的背景
新版基药目录的出台,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民医保,让更多患者受益。根据相关规定,基本药物目录原则上每三年调整一次,此次新版基药目录的出台,正是基于这一原则。
二、中药扩容幅度加大
在新版基药目录中,中药类药物的扩容幅度较大。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对中药研究和认知的提升,以及中药在治疗疾病方面的优势。例如,骨伤科用药、清热剂、扶正剂、止咳平喘剂等,都在新版基药目录中得到了扩容。
三、基药市场前景看好
随着新版基药目录的出台,基药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民生证券表示,未来基药独家及类独家品种拥有放量的潜力,它们的招标情况较好,中标价得到较好维护,中标率也较高。
四、中药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新版基药目录的出台,对于中药产业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中成药、民族药等有望在基药目录中得到更多体现,从而推动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关注基药管理制度
新版基药目录的出台,对基药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基药管理制度,确保基药的质量和供应,让更多患者受益。
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不断发展,药品供应体系不断完善。然而,一些用量小、临床必需的基本药物品种却面临着市场供应不足或供应不稳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信部、卫生部等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对用量小、临床必需的基本药物品种实行定点生产试点的实施方案》,明确药品定点生产将于2013年正式启动。
该方案旨在通过定点生产的方式,确保基本药物品种的稳定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据悉,试点将选择5-10个用量小、临床必需的化学药品种开展,如儿童用药、急救用解毒药等短缺品种。
在定价方面,方案明确“薄利”将是未来定价的首要原则。发改委将负责制定定点生产品种的统一采购价格,并保证给予生产企业合理盈利以调动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定点生产企业应具备综合实力强、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高、既往生产销售情况好、原料药配套能力强等条件。
此外,方案还规定了定点生产企业选择、招标程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每个试点品种的定点生产企业原则上为2家,定点生产企业招标每2年1次。
药品定点生产的重启,对于保障基本药物供应、提高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药品供应体系将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将得到更好保障。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药行业也不例外,大数据技术正在为医药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带来深刻变革。8月30日,一场以“大数据颠覆概率论,仿制药敢超原研品”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次论坛由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主办,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教材编务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协办,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坔星人大数据研发公司提供数据支撑,是首届吉娜仿制药与儿童药高峰论坛。
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药政府官员、专家、企业家以及媒体工作者近300人参加。沈阳奥吉娜药业董事长魏国平在开幕式上表示,新医改实施以来,医药产业正处于变革时期,本次论坛将围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儿童药口服剂型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论坛分为“大数据时代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面面观”和“适用于儿童的口服药剂型点点论”两个主题。专家们就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现状、大数据在仿制药研发中的应用、儿童用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我国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已启动多年,但进展并不顺利。专家们认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望为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此外,论坛还就儿童用药的现状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相信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新型中药制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中药配方颗粒行业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其安全性问题也一直备受争议。为了推动中医药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华润三九积极响应国家药监局的政策,于2019年9月22日联合中国药学会中药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正式启动十万例配方颗粒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非干预性的研究方法,对配方颗粒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计划纳入10万例受试者。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全品种配方颗粒安全性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项目。
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因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配方颗粒的质量和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华润三九此次启动的研究项目,将为配方颗粒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
项目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湖北省中医院、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等单位的60余名课题研究者参与。项目将持续扩大入组医院,以确保研究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中国药学会中药临床评价专业委员杨忠奇主委在启动会上介绍了整个方案,表示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全面了解配方颗粒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案。
华润三九表示,希望通过该项目为行业提供大样本系统性的安全性研究数据,规范配方颗粒行业标准,引领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高质量、健康、有序发展。未来,华润三九将继续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在中药材市场,保证药材质量一直是重中之重。而传统的药材交易方式,如麻袋或蛇皮袋,虽然直观,但难以保证药材在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为了提升中药材的质量,我国正在积极探索中药材仓储现代化之路。
首先,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是关键。通过追溯体系,可以实现药材来源可查、去向可究、责任可究。这需要实现大宗中药材的现代化、规模化仓储,并解决防虫防霉等难题。例如,借鉴烟草行业的气调剂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中药材仓储中的防虫防霉问题。
其次,信息化是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的重要支撑。通过建立现代化、国际化、规范化的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对中药材流通的全过程监管。此外,制定中药材等级标准也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措施。
同时,中药材包装也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分类药材,制定统一的包装标准,可以有效地解决药材在流通环节中的质量问题。
总之,中药材市场的发展需要从仓储现代化、信息化、标准化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中药材的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近年来,贵州省医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全国医药产业的重要力量。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展示贵州省医药产业的最新发展情况。
一、中药民族药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工业总产值为30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20%。这得益于贵州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民族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
二、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自2014年以来,贵州省已建成医药产业园区6个,在建医药产业园区13个。这些园区为医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推动了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
三、医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共有医药工业企业254户,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55户、医疗器械企业99户。这些企业涵盖了中药、化学药、生物药等多个领域,为贵州省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药品生产批号数量持续增长
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共有药品生产批号2264个,其中,中药1176个,化学药品1068个,生物制品20个。这些批号涵盖了多个治疗领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五、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自2014年以来,贵州省已建成医药产业园区6个,在建医药产业园区13个。这些园区为医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推动了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
六、医药科研实力不断提升
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共有医药科研人员1842人,全年医药科研经费达到2.9亿元。这些科研人员为贵州省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七、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截至2013年底,中药材种植抚育面积突破400万亩,居全国第3位。这些中药材不仅满足了贵州省医药产业的需求,还出口到国外,增加了贵州省的出口收入。
总之,贵州省医药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相信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贵州省医药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